内阁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谁大)

 2023-05-26  阅读 6535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内阁大学士,以及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谁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清朝内阁大学士权力有多大?相当于如今的什么官职?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属于正一品大员,其主要负责为皇帝起草文章并肩负编纂史书的重责,其权力还是很大的。类似于今天的政治局常委的官职。一、大学士的设立我国古代的官职是多种多样的,各个官职所负责的也不尽相同。大学士这一职位最早是起源于唐宋时期,到了明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内阁大学士,以及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谁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清朝内阁大学士权力有多大?相当于如今的什么官职?

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属于正一品大员,其主要负责为皇帝起草文章并肩负编纂史书的重责,其权力还是很大的。类似于今天的政治局常委的官职。

一、大学士的设立

我国古代的官职是多种多样的,各个官职所负责的也不尽相同。大学士这一职位最早是起源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之后随着内阁制的建立,大学士这一职位的职权也慢慢升高了许多,权力随之也扩大了。唐宋初期的大学士相当于是充当皇帝秘书这一职位,明朝雍正帝创立内阁军机处后,大学士开始有了内阁大学士这一官称,其主要的工作范畴从原先的起草文章、编纂史书转变为掌钧国政,会试考官,筹办祭礼等。明清时期的大学士在权力上要高出先前的大学士,其晋升空间也很大。

二、清朝内阁大学士的工作

明清时期的大学士也是有所不同的,明朝雍正九年,置办大学士,乾隆十三年招满汉大学士各二人,官衔清朝大学士分三殿三阁,官阶一品。是文臣里面更高级别的,为皇帝处理日常的政务工作,给出治理国家的建议。清朝内阁大学士这一官职是延续明朝的四殿两阁制度,一品大员的内阁大学士除了兼任尚书工作外,还要编纂史书,充当会考的考官,殿试的考官,为朝廷选拔有用的人才,可见其权力是很大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皇帝也会派内阁大学士出任某地的巡抚工作。

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官职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政治局常委的工作,其工作的内容虽较古代有所区别,但是本质上是相像的。二者所负责的日常工作都是负责对国家的管理给出相关建议,并实施国家颁布的法规法则,其中心思想上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大学士是什么官阶?

大学士在明清两代就相当于宰相,在现代相当于总理、副总理。

大学士为正一品,是明清两朝的最高官。理论上,清朝大学士最多可以有六人,但一般只设置两三人,多时也只有四五人。

清大学士官阶:三殿三阁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为文臣更高级,名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清初有议政处制其权力,雍正年间置军机处后,其职权被取代,但军机大臣及内外官员之资望特重者仍授大学士,以示尊崇。

在六个名号的大学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顺序从高到低为: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后来变成: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顺序迁转。

内阁大学士有几个名额

5个

明朝实行内阁制度,内阁大学士包括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五类。

大学士的身份刚开始只是皇帝的顾问,品级都很低。

大学士的品级都只是正五品,比知府的品级还低。但是明朝皇帝废除宰相后,大学士的权力在逐渐增加,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可压制六部。

清朝历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名单

一、内阁大学士名单

1、崇德年间

①、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

②、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鲍承先;

③、内弘文院大学士:希福。

2、顺治年间①

①、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宋权、宁完我、陈泰、雅泰、额色黑、张端、金之俊、蒋赫德、党崇雅、王永吉;

②、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洪承畴、陈名夏、成克巩、王永吉、傅以渐、胡世安、车克;

③、内弘文院大学士:希福、冯铨、宁完我、祁充格、李建泰、希福、陈名夏、陈之遴、高尔俨、刘正宗、图海、吕宫、巴哈纳、卫周祚、李霨。

④、建极殿大学士:谢升。

3、顺治年间②(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无名号)

4、顺治年间③

①、内秘书院大学士:巴哈纳、金之俊、胡世安、车克;

②、内国史院大学士:额色黑、成克巩、卫周祚、苏纳海;

③、内弘文院大学士:蒋赫德、李霨、觉罗伊图。

5、康熙年间①

①、内秘书院大学士:巴哈纳、金之俊、车克、成克巩、车克、孙廷铨、魏裔介、班布尔善、巴泰;

②、内国史院大学士:成克巩、卫周祚、苏纳海、蒋赫德、巴泰、对喀纳、索额图、杜立德;

③、内弘文院大学士:伊图、蒋赫德、李霨、图海。

6、康熙年间②

①、中和殿大学士:图海、巴泰;

②、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李霨、魏裔介、杜立德、王熙、梁清标、吴琠;

③、文华殿大学士:对喀纳、冯溥、黄机、宋德宜、李之芳、伊桑阿、徐元文、张玉书、张英、温达、萧永藻、嵩祝、白潢;

④、武英殿大学士:莫洛、熊赐履、明珠、勒德洪、吴正治、余国柱、阿兰泰、李天馥、马齐、王顼龄、富甯安;

⑤、文渊阁大学士:佛伦、席哈纳、陈廷敬、李光地、王掞;

⑥、东阁大学士:熊赐履。

7、雍正年间

①、中和殿大学士:无;

②、保和殿大学士:马齐、张廷玉、鄂尔泰;

③、文华殿大学士:嵩祝、萧永藻、白潢、张鹏翮、田从典、朱轼、嵇曾筠、查郎阿;

④、武英殿大学士:马齐、王顼龄、富甯安、马尔赛、迈柱;

⑤、文渊阁大学士:王掞、高其位、张廷玉、逊柱、蒋廷锡、陈元龙;

⑥、东阁大学士:尹泰;

⑦、协办大学士:徐元梦、田从典、张廷玉、逊柱、尹泰、陈元龙、福敏、彭维新、巴泰、三泰、徐本。

8、乾隆年间(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⑩①、

9、嘉庆年间

①、保和殿大学士:无;

②、文华殿大学士:和珅、董诰;

③、武英殿大学士:阿桂、福康安、保宁、勒保、松筠、明亮;

④、文渊阁大学士:孙士毅、庆桂、章煦、戴均元;

⑤、东阁大学士:王杰、董诰、苏凌阿、禄康、松筠、托津;

⑥、体仁阁大学士:刘墉、朱珪、费淳、戴衢亨、刘权之、曹振镛;

⑦、协办大学士:保宁、庆桂、书麟、吉庆、琳宁、朱珪、禄康、纪昀、刘权之、费淳、戴衢亨、明亮、松筠、托津、邹炳泰、曹振镛、百龄、章煦、伯麟、戴均元、吴璥。

10、道光年间

①、保和殿大学士:无;

②、文华殿大学士:长龄、穆彰阿;

③、武英殿大学士:明亮、曹振镛、穆彰阿、潘世恩、卓秉恬;

④、文渊阁大学士:戴均元、文孚、琦善、宝兴、耆英;

⑥、协办大学士:伯麟、长龄、吴璥、孙玉庭、英和、蒋攸铦、富俊、汪廷珍、卢荫溥、李鸿宾、文孚、穆彰阿、阮元、琦善、王鼎、伊里布、汤金钊、奕经、卓秉恬、敬征、陈官俊、祁寯藻、赛尚阿、杜受田;

⑦、体仁阁大学士:曹振镛、伯麟、孙玉庭、蒋攸铦、卢荫溥、潘世恩、阮元、卓秉恬、祁寯藻。

11、咸丰年间(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

①、

②、

③、

12、同治年间

①、保和殿大学士:无;

②、文华殿大学士:桂良、官文、倭仁、瑞常、瑞麟、李鸿章;

③、武英殿大学士:贾桢、曾国藩、李鸿章、文祥;

④、文渊阁大学士:官文、倭仁、瑞常、瑞麟、单懋谦;

⑤、东阁大学士:左宗棠;

⑥、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曾国藩、朱凤标、文祥、宝鋆;

⑦、协办大学士:麟魁、倭仁、瑞常、曾国藩、骆秉章、文祥、李鸿章、全庆、左宗棠、单懋谦。

13、光绪年间(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

①、保和殿大学士:无;

②、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荣禄;

③、武英殿大学士:文祥、宝鋆、文煜、灵桂、额勒和布、麟书、王文韶、孙家鼐;

④、文渊阁大学士:麟书、荣禄、王文韶、崇礼、昆冈、孙家鼐、世续;

⑤、东阁大学士:左宗棠、阎敬铭、恩承、张之万、昆冈、崇礼、孙家鼐、世续、那桐;

⑥、体仁阁大学士:宝鋆、英桂、载龄、全庆、灵桂、额勒和布、恩承、张之万、福锟、昆冈、徐桐、王文韶、孙家鼐、敬信、裕德、世续、那桐、张之洞;

⑦、协办大学士:英桂、沈桂芬、载龄、全庆、灵桂、文煜、李鸿藻、额勒和布、恩承、阎敬铭、张之万、福锟、麟书、徐桐、荣禄、刚毅、翁同龢、王文韶、崇礼、孙家鼐、徐郙、世续、敬信、裕德、那桐、瞿鸿禨、张之洞、鹿传霖。

14、宣统年间

①、中和殿大学士:无;

②、保和殿大学士:无;

③、文华殿大学士:世续;

④、武英殿大学士:孙家鼐;

⑤、文渊阁大学士:世续、那桐;

⑥、东阁大学士:那桐、鹿传霖、陆润庠;

⑦、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鹿传霖、陆润庠、徐世昌;

⑧、协办大学士:荣庆、鹿传霖、陆润庠、戴鸿慈、徐世昌、李殿林。

二、军机大臣名单

1、雍正年间

爱新觉罗·胤祥;张廷玉;马尔赛;蒋廷锡;鄂尔泰;哈元生;马兰泰;福彭;钮祜禄·讷亲;博尔济吉特·班第。

2、乾隆年间

鄂尔泰;张廷玉;钮祜禄·讷亲;博尔济吉特·班第;索柱;丰盛额;乌雅·海望;莽鹄立;萨尔图克·纳延泰;徐本;富察·傅恒;汪由敦;高斌;蒋溥;陈大受;舒赫德;来保;尹继善;刘纶;

兆惠;刘统勋;雅尔哈善;阿兰泰;钮祜禄·阿里衮;裘曰修;梦麟;三泰;富德;于敏中;阿桂;富察·福隆安;索琳;温福;丰升额;桂林;章佳·庆桂;

福康安;袁守侗;梁国治;阿思哈;和珅;明亮;李侍尧;董诰;福长安;王杰;孙士毅;松筠;台布。

3、嘉庆年间

阿桂;和珅;王杰;福长安;董诰;台布;沈初;傅森;戴衢亨;吴熊光;那彦成;爱新觉罗·永瑆;章佳·庆桂;成德;刘权之;德瑛;英和;托津;方维甸;卢荫溥;松筠;勒保;桂芳;章煦;戴均元;和瑛;文孚。

4、道光年间

曹振镛;黄钺;英和;卢荫溥;文孚;松筠;长龄;玉麟;王鼎;蒋攸铦;穆彰阿;潘世恩;赵盛奎;赛尚阿;奎照;文庆;隆文;何汝霖;祁隽藻;陈孚恩;季芝昌。

5、咸丰年间

祁隽藻;赛尚阿;何汝霖;季芝昌;穆荫;舒兴阿;彭蕴章;邵灿;麟魁;爱新觉罗·奕䜣;瑞麟;杜翰;文庆;柏葰;匡源;文祥;焦祐瀛。

6、同治年间

爱新觉罗·奕䜣;文祥;桂良;沈兆霖;宝鋆;曹毓瑛;李棠阶;李鸿藻;胡家玉;汪元方;沈桂芬。

回答于 2022-12-19

内阁大学士和宰相是同样级别吗?

内阁大学士和宰相是同样级别的。

宰相跟内阁大学士,这是中国历史上很有意思的一对关系。宰相的来源,最早可以追述到商朝。它是辅佐君王的最高行政官员,统领百官,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凡是与国家大政利益相关的事务,宰相都有权处置。

确切的说,宰相并非是一个具体的官职,而是职权,以及背后的制度。在整个中国历史,只有辽代真正用过宰相这一称呼。其余时候,宰相都有其他称呼,如相国、丞相、大司徒、同平章事,都同属于此。

扩展资料:

宰相制度在明朝时,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并废除了丞相制度,独揽大权。朱元璋本人确实是历史上少有的劳模皇帝,且精力十分旺盛。

可是朝廷事务实在繁杂。这时的朱元璋或许可以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皇帝都不敢轻易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了。

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再设立内阁大学士,充当顾问,担任秘书工作。虽然朱元璋不愿意给予大学士太高的地位。但是,随着后来明朝皇帝不再像朱元璋这么勤政,开始把大事托付给内阁大学士。由此,内阁大学士地位抬高。

它是朝廷中地位最高的官员。即便清朝设立军机处后,军机大臣分走了内阁大学士的实权,但它依然地位最高。理论上来说,内阁学士也掌握着宰相的实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阁大学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宰相

明代内阁大学士是几品官?是正五品还是一品?

初设时为正五品,之后加官至正一品。

内阁大学士,明代为正五品,包括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2年)废丞相及中书省,十五年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以为皇帝顾问。成祖即位后,以侍讲、侍读学士等翰林官参预机务,入内阁,

至明中叶,遂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替皇帝起草诏令,批条奏章,商承政务,其本身官阶在尚书、侍郎下,但实权甚重。稍后,以尚书、侍郎入阁办事,兼大学士,加官至于一品。

扩展资料:

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仁宗时,任用杨士奇、杨荣为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

明世宗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内阁权力的有无及大小,内阁实际地位的高低,也主要体现在其所写“票拟”被采纳的程度上。洪熙、宣德时期,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万历前期张居正的“票拟”,差不多都转化为“朱批”的蓝本,在这种情形下,内阁权力迅速增大就成为可能。

随着内阁权力的不断增大,内阁成为一个重要的部门,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内阁大学士开始由尚书担任,而这些尚书有的还担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阶为正一品。

于是六部尚书有事只好请示内阁大学士,这就使他们实际上成为内阁的下属,等于又恢复了中书省统率六部的旧制。

后来内阁大学士又按地位高低顺序,分为首辅、次辅、群辅,首辅“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在这种情况下,内阁便有了宰相化的发展倾向,个别内阁辅臣的权力也像以前的丞相那么大了,于是相继出现了像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没有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权的“权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阁学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阁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谁大、内阁大学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af9a9VW8CBQJU.html

标签:大学士内阁

发表评论:

本站为非赢利网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