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夷(任仲夷与广东改革开放)

 2023-05-27  阅读 4970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任仲夷,以及任仲夷与广东改革开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任仲夷的介绍任仲夷(1914年9月-2005年11月15日),原名任兰甲,曾用名任夷,河北邢台威县西小庄人。中国 *** 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广东改革开放起步发展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参加“一二·九”抗日救国学生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任仲夷,以及任仲夷与广东改革开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任仲夷的介绍

任仲夷(1914年9月-2005年11月15日),原名任兰甲,曾用名任夷,河北邢台威县西小庄人。中国 *** 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广东改革开放起步发展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参加“一二·九”抗日救国学生运动,次年加入中国 *** ,1937年任北平市 *** 西北区委书记,其后在鲁西北抗日游击第三纵队、 *** 冀南区党委党校、 *** 邢台市委等地任职。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任 *** 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 *** 龙江省委常务书记等职。1966年秋开始被批斗,后下放农村劳动,1972年以后历任 *** 龙江省委书记、 *** 辽宁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等职。1980—1985年任 *** 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1985年后退出领导工作岗位,任 ***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任仲夷在辽宁任职期间,曾主持 *** 案的 *** 工作。在广东任职期间,大力开展市场经济试点,使广东走在全国的经济前列,为特区建设与发展探索出新路,并推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之路。

任仲夷的人物轶事

在依然严峻的政治空气下,任仲夷果敢地绕过“禁区”,为 *** *** 定调。 *** 对常识的坚守、冲破思想奴役的勇气,强烈地撼动着一个盲从时代的麻木民族。

1979年春,中国人看到了现代社会以来最残酷的行刑方式。

“没等 *** 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被几个蹿上来的人按倒在水泥地上,头枕一块砖,强行切断了喉管。为了维持呼吸,就把一个三寸来长的小手指粗的不锈钢管 *** 气管里,再用线将连接着钢管的金属片缝在刀口两边的肉上。 *** 奋力反抗,剧痛使她咬断舌尖,血水淌满了前胸。她脖颈上的伤口,不时地冒着带血的气泡,嘴里不时地呕吐着似血似水的唾液。”《辽宁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连续发表长篇报道,一步步试图还原这4年前的酷刑。这是个艰难的过程。至今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是谁下达的虐杀命令,是哪些人具体执行了虐杀命令的——他们的姓名、年龄、身份、这么多年来他们如何做到让自己的良心安宁。被披露部分的真相,使“ *** ”三个字,一夜间在中国社会翻腾。愕然、愤懑、谴责、怜惜、喟叹、控诉、咏颂——各种情绪以累积了十年的惊人能量,在诗歌、连环画中持续发酵。

*** 生前是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她之所以被虐杀,是因为她指出“文革”走的是左倾政治路线,当时全国弥漫着的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不对。她说:“再过几十年的人看我们现在和党的领袖的关系,就像我信鬼一样可笑,像神话一样不可理解。”

她的话没有深刻的哲理和独到的洞见;然而,她对常识的坚守、冲破思想奴役的勇气却强烈地撼动着一个盲从时代的麻木民族。 *** 之死,使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获得了对极权政治的初次启蒙,找到了独立思考、坚守真理的精神力量。“党啊,我的党,你要将我引向何方?”当 *** 把孤绝的遗言留给她至死追随的政党时,她或许没有想到,自己能在4年后沉冤昭雪,并引起空前的回响和共鸣。

1979年的春天乍暖还寒。“文革”的阴霾还没散去。当年判处 *** 死刑的原审法官,坚持他是“按照实事求是定罪的”。他对复审案件的法官说:“毛主席、毛主席著作,她( *** )反了。你能翻案?”

时任辽宁省委第一书记的任仲夷果敢地绕过“禁区”,为 *** 定调: *** 反对林彪、“四人帮”。他将 *** 批评毛主席的言论,模糊笼统地列入神志不清时所讲,“把这些说成是她的,是不公平的”。3月,辽宁省委作出了《关于为 *** 同志 *** 昭雪、追认她为革命烈士的决定》。与此同时,国内否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极左思潮正在顽强逆流。

在依然严峻的政治空气下,任仲夷在各种场合,毫不讳言自己对 *** 的赞赏和愧疚。

任仲夷说, *** 的惟一“罪名”就是公开说出并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且这些观点是对组织讲的。对他个人来说,听了觉得心中有愧。在看望 *** 的母亲郝玉芝时,任仲夷坦承:“我不如志新,我不如她敢想,更不如她敢说。”

更可贵的是,任仲夷将 *** 悲剧的元凶指向专制制度。他坦言, *** 冤案绝非孤例,倘不健全民主法治,类似悲剧还将发生。依当时之政治情势,任仲夷所为所言承受的巨大风险,非今日我们所能想象。

这从后来戛然而止的宣传活动可得印证。三个月后, *** 突然从主流宣传渠道消失,一切归于沉寂。这一“急刹车”,曾留给外界诸多猜想。有人说,这是 *** 的第二次死亡。直到今天, *** 的审判案卷仍然在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作为绝密档案封存。 *** 案件的全貌还未得到完整披露。

尽管如此, *** 之死给国人带来的震撼一直挥之不去,民间各种怀念她的文章、诗歌等时隐时现。人们为她建网上纪念馆、写墓志铭,祈愿这位30年前为冲破专制思想牢笼殉难的女性,能在另一个世界获得自由。

任仲夷的社会评价

任仲夷对改革的推动,终其一生,从未放弃,从未沉默。体制内的官员中,对改革的支持,像他这么坚定一贯、不遗余力的,不多;对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像他这么深刻中肯、不稍隐讳的,更少。

改革开放的先驱,是各方对任仲夷的盖棺之论。先驱,意指“在前面引导的人”,用来评价任仲夷,再确切不过。

1978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的第三天,任仲夷就撰文批判“两个凡是”,最早表态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9年,在辽宁营口,他就有石破天惊之语:“由穷变富是革命的目的”;1980年,他初到广东,就提出“生产力标准”问题,“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主政广东的1980到1985年间,他最早主持外贸改革、物价改革、投资体制改革,支持“蛇口工业区”政改。此间各种创举,难计其数。这种改革最初的“敢为天下先”,一直延续到他退出领导岗位后。用他一位老友的话,打仗要有先锋,办大事难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中国改革特区中冲锋,更是在禁区和雷区中冲锋:任仲夷被称“任胡来”,被指要把广东变成旧中国的租界,被质问“是否还是 *** 员”。

1982年情势最为严峻。因为改革刚启,有人求富心切,不了解国家政策, *** 贩私现象频现。中央有人直指广东领导“放羊”,放言“再这样下去,不出三个月广东就要垮台”,提出要把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行到底。为此,任仲夷连续两次被召入京,写了有生以来唯一的一份检查。他后来回忆道,这份检查,应当说是真心的,但也有违心的地方。比如,自己实在不同意“广东不是‘活’得不够,而是‘活’过了头的观点”,“实事求是讲,广东还有很多该活的没有活起来”。

这次“二进宫”最为外界所称颂的,是任仲夷在重压之下的担当、对改革开放一如既往的坚持。在传达中央精神的领导干部会上,他开场就说:这不是一次杀气腾腾的会,而是热气腾腾的会。广东工作 *** 现的问题省委要承担责任,自己作为第一书记,更要承担领导责任。对下面的干部,他没有传递“压力”,反而强调,只要不搞违法乱纪和犯罪活动,工作上还是允许犯错误的,对干劲足、闯劲大的干部应予鼓励。

广东五年,是任仲夷事业达到顶峰的五年,更是他政治生命乃至人身安危“风雨飘摇”的五年。凭借“排污不排外”的睿智、“扶持不压制”的开明、“明哲不保身”的担当,任仲夷击退了诋毁广东改革的黑潮,使广东成为改革开放政策成功的铁证。他心秉真理的烛照,顶住种种强势干扰,穿越了改革开放最初的幽暗岁月。1979年,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23位,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当五年后任仲夷离任时,广东省的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一。1980到1985年广东发生的一切,已经将“任仲夷”三字深嵌中国改革开放史。

有人说,广东有今天,多亏了任仲夷。任仲夷说,不,广东有今天,多亏了 *** 。胡 *** 等人也功不可没。他还说,这是历史,历史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在历史和真理面前,任仲夷是个忠诚的信徒。

出生于“五四”运动前夜的任仲夷,因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而走上革命道路。他说自己参加革命,就是为民主、自由和民族的复兴。政治的舞台风云际会,对他来说,理想主义始终是风浪吹打不去的情怀。

2000年的一天,他和几个老干部在一起吃饭,突然停下筷子,盯着大家,问:“你们说说,年轻的时候,我们追随 *** 究竟是为什么?”见大家面面相觑,他又自言自语地说:“还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国家吗?”

十年“文革”的磨难,使他对革命的初衷愈加坚定。无论处于何种位置,他总能摆脱既得利益羁绊,耳辨“左”风、眼明“右”路。

他坚持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滞后于经济改革;认同人类社会进步,必经民主、科学、法治之道;力促舆论开放,言论自由,反对种种无端干预。

对好友于光远的短文“讲道理”,任仲夷点评道:世上总会有蛮不讲理和用歪理、假理欺人、骗人、压人、害人的人。对这种人,实难以理喻之,只好置之不理。必要时,联合志同道合者,坚决与之战斗,真理终将无坚不摧,战胜一切邪恶。他爱真理,常常为志同道合者挺身而出:1979年,他大胆 *** *** 案,上世纪80年代初期保护清华学生周为民,晚年鼎力支持开明报刊。他说,中国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但只有解放思想,启蒙而不是愚民,才能让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人口包袱才能变为国力优势。

任仲夷本人就是启蒙者。他抗言直论,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内心之所感。他的文章和发言,总是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有力,真笃诚恳。慧解“和谐社会”便是绝妙一例:“和”左边为“禾”,右边是“口”,即人人有饭吃:要大力发展经济;“谐”左边为“言”,右边为“皆”,即人人有言论自由。

晚年时分,他仍体察时局、放谈国是,为了政治民主化,不惜冒巨大的风险,大有赴汤蹈火之无畏。

《政治体制改革更需要勇气》这篇任仲夷留给中国的政治遗言,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读来,如空谷足音,弥足珍贵。他常说,自己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达观。好多事情他是看不到了,但他仍然相信那一天终究会到来。

任仲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任仲夷与广东改革开放、任仲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afc18VW8CAgFQ.html

发表评论:

本站为非赢利网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