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推手(太极推手入门教学简介)

 2023-09-19  阅读 15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推手入门教学视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太极推手是什么 太极推手是什么 太极推手是什么,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对于太极拳的了解比较的少,太极拳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武术,有很多的好处,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有利的,经常的练习太极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好,下面一起看看太极推手是什么。 太极推手是什么1 一、太极推手是什么 1、推手,永年旧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推手入门教学视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太极推手是什么

太极推手是什么

太极推手是什么,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对于太极拳的了解比较的少,太极拳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武术,有很多的好处,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有利的,经常的练习太极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好,下面一起看看太极推手是什么。

太极推手是什么1

一、太极推手是什么

1、推手,永年旧称“打手”,本文依然沿用“打手”称谓。打手是走架训练的补充、继续与深化。“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

2、走架是同无形的人进行打手,打手是同有形的人进行走架。两者心态须保持一致,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3、姚继祖(1917年一1998年)曾说“推手是进行太极拳技击技能实战训练的一种形式,是学习太极拳法以致应用的中间途径”。

4、它与实战有相当的距离,仅是提高太极拳技击功夫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太极推手十五法

1、以手指敌人中心,手不能用,肩肘指之,肩肘不能用,心意指之。

2、遇刚则柔,而刚要紧在其后。

3、进手时要用螺旋力,静动不离粘连黏随,追风赶月之意。

4、彼螺旋,我亦螺旋而进之;进时须垫步。

5、不得已而退时,须用己手掩护敌手,整身则退之为要,所谓“雀跃”也。

6、两手用力要平均,如抱球状;不可此手有力,彼手无力。

7、如甲手势失败时,则须快进乙手为佳。

8、敌手击来时,不必惧他;只须顺其势,借其力而击之。

9、顺敌劲之梢节,直到敌之中节,进击敌之根节要紧。

10、动手时,务以周身成一家为要,不可用局部力。

11、敌人取我之中节时,须用全体变中以应之。

12、手不得到敌之根节时,不可发;周身圆动力打去。

13、全身动作,时时以划圆圈为主,然圈越小越佳。

14、手腕要灵活,如蛇吸食之状。

15、腰间要灵活,如蛇缠物之形。

太极推手是什么2

练习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1、对呼吸:拥有“开阔”的心胸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肺组织的弹性好,胸廓的活动度也大,同时还会增强肺的通气功能。

太极拳,多半是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深长均匀,在反复的动作中,腹肌和膈肌经常运动,因此可以增加透气功能。又能通过腹压有规律地改变,使体内的血流加速,增进肺泡的换气功能,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老人的活动能力。

2、对骨骼肌肉:矫正脊柱

习练太极,对我们身体的脊梁骨脊柱,有很明显的锻炼效果。练太极几乎每个招式都会用到腰,长期的积累下来,对脊柱的形态和结构有良好的作用。“很少能看到练太极的老人会发生脊柱畸形的,驼背的也很少。

3、对消化:机械 *** ,预防便秘

因为中枢神经系统主管着体内的所有系统,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隔山打牛”的效果,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改善消化系统的仅能,还能避免因神经系统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运动、分泌、吸收的紊乱。

4、对心血管:消除瘀血的良方

太极拳的动作很多,包括了各组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还包括着有节律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膈运动。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就能加强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的瘀血现象,是一种消除体内瘀血的良方,同时,加快血液的流通,也就改善了血液循环的状况。

5、对中枢:优化大脑“软件系统”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用意”,注意力要集中,对大脑活动都有良好的锻炼作用。从动作上来讲,练太极动作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要上下不乱,前后连贯。因为动作有时较复杂,所以需要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无形中,就一次次地优化我们大脑的“软件系统”,加强了系统的工作能力。

6、对物质代谢:打击胆固醇

太极对身体的影响往往都是潜移默化的,对待胆固醇也是这样。打太极拳对脂类、蛋白质类以及无机盐中钙、磷的代谢,有良好的影响。打太极也会影响物质代谢,可以说是运动防老。

太极拳推手的五种劲道

太极拳推手的五种劲道

太极拳已经变成了全民都爱好的.养生运动。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有很多,不见可以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增强体质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太极拳的推手,是练太极拳的关键所在。今天,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太极拳推手五大劲道如何练习!

掤劲

此为轴之上旋作用。对方大力压下,其进攻位置当在上部,则顺其来势与方向,加以向上旋转动作,使对方之力必悬空。

上旋作用等于轮带之下加一从动轮轴,可起转移牵引之效,使对方之力落空。减轻重量之滑轮或轴心中之弹丸,以及气之膨胀或浪潮之向上作用均属掤劲。

履劲

这种劲道主要是在身体旋转动作切换的时候用到。

左旋谓之左履,右旋谓之右 模 斜上旋谓之掤履,斜下旋谓之采履。

若以手掌运用履劲,不必旋转,只是以掌心或手指加以粘黏牵引即可。轻重快慢,全以对方之动向为转移,自己只须不丢不顶,随其所之而之。

挤劲

此乃两个轮轴并行而异向之旋转作用。如压面机之滚轴,同时向内旋转,则面片在两重并旋之中逼挤而出。

推手时一方以肘劲或靠劲进攻,另一方则以采履之劲顺而入反出。此劲须用刚劲,即口诀曰︰‘如钱之投鼓,如球之撞壁’也。

按劲

此乃轮带之挫动作用。轮带处于发动机与大车轮之间,其动态如水之流泄,能起带动牵引作用。

轮带表面属掤劲,里面与车轮接触部分属按劲。大车轮本身是被动,受轮带之挫力而旋转者也。

又如制爆竹之挫纸机,半月形车轮下置半月形挫床,将纸筒置挫床上,车轮推过,纸筒即被挫紧,亦属按劲。

然按劲并非全力下按,太极拳诸劲全是旋转,是活动力而非死力。

采劲

此乃轮轴之下旋作用。对方用力进攻,我则在其长臂上加一轴,有牵引其前进之作用,所谓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进之愈长,退之愈速之意。

此劲在平衡对方之力时起杠杆作用,即如秤杆与秤砣,不问物体轻重,仅将极小之秤砣加以牵引转动而已。

凡对方之力向前向上时均可以采劲牵引之,其根自断,其身自浮。

;

陈式太极拳推手的五种方法怎样的

陈式 太极拳 作为传统的 武术 拳派,其必有过人之处。推手是其优秀代表,推手是每个习拳者的追求的梦想,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教程中对推手有严格的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推手的五种 方法 。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推手的五种方法介绍

想学推手,首先要练好太极拳的基本功,推手在是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的,是太极拳境界提升阶段。

第一种方法叫挽花

可以单手挽也可以双手挽,比如甲乙两人对立,两脚不动,甲与乙两脚套在一起,互相用滑空的方法,对挽连绵不断。彼此用牵牛之法,将脚跟牵动。有功夫时,让你有牛大之力也牵不动,脚蹋地丝毫不动。

两手如称杆之灵,用缠丝劲,如蚕作茧,丝头不断,完全是用巧。推得功夫成熟时,特殊表现:未会牵牛意如何,两手犹如用丝箩,年年祈与人间巧,不到人间巧更多。

学习推手注重的是方式方法,练好推手要懂得用劲,这样才能成功制止住对方。

第二种方法叫推手

甲乙两人对立,彼此两脚不动,甲用双手按乙胳膊,乙用棚法将甲滑空,。乙再用两手按甲胳膊,甲用棚法将乙滑空。可以推得很长时间,什么时侯没有力气,什么时候停下来。

这个推手的方法完全杀走法,也就是滑空之法,两人推得功夫纯熟时,推得身上比冰凌还滑,胳膊如棉花裹铁。两个人的内劲接连得如胶似漆,粘沾不散,这个功夫推的只有半个圈,只有一个按,一个棚,没有捋和挤。

推得长久时特点表现滑如冰凌,粘如胶,软如棉花,硬似铁。

推手是检验太极拳学习阶段,练好推手具有实战防身的作用,学习推手要学会气沉丹田,在实战中发挥丹田劲。

第三种方法叫挤

就是甲乙两人交手,甲的左腿进入乙的右腿里面,彼此都是弓步法,甲用双手按住乙的胳膊,乙用滑空法走出去,用两手捋住甲的右胳膊往左引。

甲用右肩靠住乙的胸往外挤,又用乙的背折靠的方法,将甲的来劲滑空,用两手按住甲的胳膊,甲用滑空法走出去,捋住乙的胳膊,乙用棚劲,棚住甲两手,右腿后退一步。

甲左腿往前一步蹋到乙的右腿里面,乙用双手捋住甲的左胳膊,甲用左肩靠住乙的胸,又用乙的背折靠的方法。乙用滑空之法走出,捋住甲的左胳膊。甲棚住乙的两手,用左腿往后退一步,内脏有打左肋靠之法。

乙用右腿往前进一步,如此两个人一来一往对推,不间断,这样推法就成圆圈了,棚捋挤按也都用上了,十三式的精华也都会在其中。

推成之后,离开推手就可以得到技击的作用。这样推成功后的特点表现是:棚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第四种方法叫捋

就是甲乙两个人把棚捋挤按四种方法套在一起,手法与第三种的推法一样,与第三种推法不同的是;甲乙二人的前腿肚都要铺地,在地上盘旋,使裆内都有弹簧力。

这个推法完全是叫下盘稳固腿上有力,也就是陈氏一代太极大师陈长兴所说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这个方法就是培根润源的方法。

这个方法推成功之后,特点表现为两腿仆地犹顽石,下盘稳固定根基,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

第五种方法叫花步

就是甲乙二人的手法和步法与第三种相同,二人推过三四个回合之后,彼此都变了方法。就是舍己从人,随机应变,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方法。两个人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方式,彼此或用垫步,或用偷步,或用横步,或用跃步,灵活运用。

步为周身之枢纽,灵与不灵在于步,活与不活在于步,有时该进两步的进两步,该进三步的进三步,彼此两手套在一起。或用肘,或用靠,乘虚而入,乘空而击。甲攻乙,乙用滑空之法将甲的来劲滑空(引空),乙用攻法攻甲,甲用滑空之法将乙的来劲引空。

甲乙彼此围攻之势互不相让,就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强中还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英雄。这个推手之后特点表现为:二人推手如 围棋 ,一来一往见高低,围到山穷水尽处,陡然一势判雄雌。

初学陈式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拳架要点立身中正是第一要紧的事,应当贯穿太极拳练习的始终。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弯腰,旋转等动作。它是指做到支撑八面,体现太极拳沉稳从容的气度。这一点可以在推手中得到检验,只有保持立身中正,才能使自己处于以不变应万变的主动地位,才能从容应付对方的各种劲道,不至于手忙脚乱。另外,从拳架外形美观角度上看,立身中正的拳架能给人一种大不一样的感觉。具体到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如下:

1.头顶正,不可以歪脖,不要仰脸,也不可勾头。目光平视,下颌微向里收,这样就比较容易做到虚领顶劲。

2.注意含胸,这有助于背部的脊柱放长。臀部下敛(但不是指重心下坠),不可突出臀部,有助于尾闾中正。于是,相应于头部,就有了上下对拔之意。

3.四肢自然舒展放长,注意不可完全伸直,应该让关节保持适当弯曲。手臂做上举动作时,千万不要忽视沉肩坠肘。

4.手掌掌心微凹,手指不可曲拢,也不可完全伸直,五指不需要并得太紧,也不要过分叉开,目的是为了让劲能够放长,到达指尖。 5.运动时肩,肘,腕要节节贯穿,才能够收放自如。腰部为全身主宰,犹如机械装置中的主传动轮轴。两足则是人身体的根基,就象一棵大树的树根,树根如果不牢,遇到大风就容易被吹倒 。

6.应当时时留心的一件事:沉胯开裆。实际上,沉胯则自然开裆。做到开裆,劲就可到三合,即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上下照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周身运动时成为一个整体,要知道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是周身的协调运动,应当避免做动作时顾此失彼。 第二部分发劲 太极拳的劲是整体劲,由全身各部位协调运动产生。发劲要从练习拳架开始,如果感到心气下降,气沉丹田,就说明身体各个部位已经符合太极拳要求。如果感到重心不稳,心气上浮,便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动作,看看哪个部位做得不合格(可以对照书本上的拳架要求检查自己),通过自己不断揣摩就能找到正确的感觉,有人说,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过以沉下去。

7.从身法整体角度看,务必要做,我们可以通过与别人推手来检验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 发劲时,应当按照陈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周身骨节依次排开)和具体要求练习,正确的发劲练习步骤是: 1.力求肢体外形正确,按外形要求检查自己,这个阶段是肢体动作引动内气,所以练好拳架很重要。 2.动作协调后,自然会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这时要求内气催动外形,古拳谱中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 3.第二步的这种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技击的对抗要求,在此基础上应继续下功夫巩固其运动体系,使其在任何干扰下,都能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成为"撞之而不开,破之而不散,浑然一圆"的运动体系。再者,从生理上分析发劲过程如下:要想产生整体劲,决不能只利用身体某一局部肌肉发力,整体劲的来源于地面对整个人体的反作用力。以右掩手肱拳为例,腰向左转,往上贯穿背、肩、臂,右拳随着腰的旋转向右前发出,往下贯穿胯、腿、足等关节,这样,肌肉的配合运动导致足部对地面有一个作用力,于是,与作用力形影不离的地面对人的反作用力由脚向上,通过腿、胯、腰、背、臂,发于右拳。要注意避免的是产生抛力,就是说地面的反作用力没有传递出去,力的冲量最终作用在自己身上。虽然讲起来发劲过程这么麻烦,实际上,作用和反作用是同时的,这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只有通过意识指挥,内气贯通,才能做到在发劲的一瞬间汇聚全身的力量发在右拳。此外还要注意,劲是汇聚周身之力突出在出击点上,这个出击点可以是拳头,肩,肘,胸等,只有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因势利导、得机得势,才能将劲在最适当的时机、发在对方最要紧的部位。(注:本段内容主要依据陈小旺关于发劲的论述) 第三部分意、气、力 练拳时要求放弃杂念,呼吸自然,气要沉,神态如猫捕鼠,凝神敛气,不能散漫。同时又要做到神态镇定,防止动作僵硬变形。太极拳谚常讲"用意不用力",初学者应当好好体会。用意不用力决不是要人缩手缩脚,动作拖沓无力。相反,用意不用力,正好有利于产生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有人比喻为绵里藏针,有人形容说动作外形看上松柔,一旦接触到,犹如碰到钢筋铁骨。我认为,用意不用力,是要去除天生的蛮力、拙力,譬如练习举重时,屏住气,使局部肌肉持续紧张所产生的那种力。太极拳应当锻炼出来的是内劲,是意、气、力三者的结合。通过意识指挥,使身体协调气血通畅,在发劲时,就能运用自如。太极拳练习者的肌肉力量比不上专业举重运动员。然而,前者优势在于他能在意识控制下,瞬间发劲,给人迅雷不及掩耳之感。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之间"。

夏季练太极拳注意事项

1、中老年朋友和病患弱者,每次修练时间不要超过二十分钟。练习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循序渐进。开始练时可先分段练,渐渐打完整套拳路,当身体不适时,应酌情暂停。

2、避免在空调密闭的环境中练功,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污浊的庭院里进行健身锻炼,

3、训练场地要选择荫凉通风的地方。同时注意避开风口,以防风邪。不在烈日下和不通风的闷热地方练习,以免中暑,应选择公园、广场、树林、花园等环境安静而幽美、空气清新而旷达的场所。

4、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5、在打开电扇的室内练习,要注意力电扇远些,电扇应摇头转动,不能对准练习者直吹。

6、训练时间以安排在早晚凉爽时为好。

7、夏季气温高,准备活动的时间可以短些,内容可以少些,针对性应强些,可多采取提高注意力,引起兴奋性、有专项技术性质的动作。不做准备活动就练,会因身体没有获得一定的兴奋性,而导致动作不协调,甚至引至损伤。

8、训练内容以技术的全面训练为主,兼顾重点动作和短缺环节的突破性训练。应注意根据气温,灵活调整运动量,在气温过高的时候训练,运动量应小些,耐力和力量性训练应减少,柔韧性训练可增多。

9、口渴时不要图痛快大量饮水,更好度是温开水适当补充食盐。一般运动中不要饮水,如出汗过多,可少量补充。如仅是渴感,可口含水簌簌嗓门,就能缓解。运动刚结束,更好度不要马上喝水,稍稍休息后,在少量多次的饮用。喝点淡盐水,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水盐平衡,喝些糖水、果汁、有助于尽快补充消耗的能量,促进身体恢复。

10、运动后,不要马上走近电扇也不能让电扇对着身体直吹。切忌练完后立即进行冷水澡。

11、夏季太极服可选择面料有很多,棉、丝绸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从实用性和观赏性上来看,丝绸的材质可能会更好一些。丝绸面料与棉质面料比较,制作的成衣飘逸,悬垂感好。棉质太极服在运动之后出汗会影响透气性,穿在身上不够柔软,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此外丝绸的太极服也比较好打理清洗,起皱以后也不需要熨烫。

猜你喜欢:

1. 陈式太极拳推手的方法

2. 太极拳推手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3. 太极推手的三种训练方法

4. 推手中九节的使用方法

5. 陈式太极拳推手技击法

太极拳推手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的一种检验或训练的方法。

太极拳推手也称演手、粘手、揉手、擖手、打手,武术界普遍称为“推手”。

“打手”一词,作为太极拳术语,源出王宗岳《打手歌》。这是一首七言拳术歌决,共六句四十二个字:“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掤,音peng,朋,太极拳术语)。由此说明,在清代乾隆年间,太极拳推手也叫“打手”,并含有短打、散打的意思。

后来随着环境变化,演变成相对文明的 揉手、推手。

但,“推手”并不是太极拳所独有的方式。

在中国武术各拳种里,不少发展较为完善、系统的拳种,在训练程序上一般分为:基础功,初级套路、高级套路、对练套路,拆招、单操,推手,散手等,形成由浅入深的若干阶次。

诸多拳种流派在对待保证安全情况下的技击训练问题上,都非常重视推手训练模式,在互不伤害的基础上长期交手实践。

由于历史的、地域方言的和师承等原因,有的拳种在名称上不一定叫推手。如形意拳的撕扒操手(搓手),太极拳的推手,八卦掌的推手,白鹤拳的盘手,武当纯阳拳的缠手,花拳的抄手,通背拳的卷手,戴氏心意拳的磨手,咏春拳的碌手训练等。

各拳种的具体形式、表现方法、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异。这些相类似的训练方法和阶段,都属于武术推手的范畴。

例如形意拳撕扒操手,练功要求互相沟通,重武德,讲友善,不允许出毒手,不重拳相加,不击打致命穴道。“撕扒”是山西形意拳上乘训练功法的一种,是在互不伤害的原则下,练就知已知彼功法的必修课。撕扒不是瞎打乱撞,是在对手训练中把握分寸,相互出招,双方吞化的切磋交流方式。

南方咏春拳的碌手训练是该拳种非常重要的训练课程。碌手训练集中了咏春拳核心手法,一可练习知觉的敏锐反应,探知对方劲力的虚实、长短、急缓和动向,二可锻炼睁(肘)底力,充分展现咏春拳“硬如铁,软如棉”的力法。碌手融会了咏春拳中摊、伏、睁、膀、铲、耕、扣、钩、黐等手法,使练习者掌握运用黐桥搏击,取形控势、来留去送、逢甩必冲、朝面追形、听劲等法度。

在甘凤池《花拳总讲法》中就有“对练推手”的记述。

《花拳总讲法》在“抄手”练习方面,这样写道: “抄论〔手〕者习练也,必将〔使〕二人双〔对〕面抄 习,他勾我押,他冲我扳,他掌我挽,他肘我勾……抄 手之法更化无穷,上中下三盘俱要精熟。”

甘凤池,清康熙、雍正年间的著名人物。金陵人 氏,擅长武术,精拳脚和剑法,善导引服气之术。《花拳总讲法》手抄本。抄本的首页写着:“乾隆肆拾伍年,京陵甘凤池 先生谱,花拳总讲法,海昌俞昂云先生藏本,姜柘村先 生传授,李谭月先生传,门人杨叶洲又藏。”抄本的最 后一面写着:“道光十二岁在壬辰小春月上浣叶舟杨文 澜抄于石门官廨。”

可见,“推手对练”并非起于太极拳。

并且,时下陈式太极拳的推手,有个转变阶段。

1928年,陈照丕、陈发科到北京教拳,其推手只有顺步推手一种,其法不及杨家完备。

当时,许禹生带向恺然在体育学校见陈照丕。看照丕练了拳,推了手,还和陈照丕谈论了好一会。不曾见倒也罢了,会过之后,向恺然反而更加疑惑起来。陈照丕演练的“地道”的太极拳,不仅和吴鉴泉传授的形式大不相同,就是和杨澄甫所传授的比较,也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再看他推手,只有同边活步的一个方法,就是一个左脚向前,一个右脚向前,拥挤进一步,搌按退一步。”

我问他:“推手共有几个方式?”

他说:‘就是这一个方式。’

我又问:没有站定不动脚的推法吗?

他说:‘没有。’

我又问他:没有四隅进退名叫大捋的推法吗?

他也说:‘没有。”

向恺然很是怀疑。

当时,向恺然觉得,大捋之法,决非创自杨家,一定是陈照丕未得其传,其法尚不及杨家完备。

许禹生和向恺然的看法颇为一致。

陈照丕的自述,他的拳脚功夫学自其叔祖陈延熙及父亲陈登科和三叔陈发科。他们一族的传承关系是这样的:

陈耕耘—陈延年—陈登科—陈照丕;

陈耕耘—陈延熙—陈发科—陈照奎。

若是如此,那么,陈耕耘跟陈有本学拳的时候,陈有本还不会太极拳,应是后来从他处学到了太极拳,并改编成了陈鑫著述中的陈式太极拳小架。当时,陈耕耘学到的,应是无极通背缠拳(包括通背十五红“炮捶”),后来,陈长兴指导陈耕耘,改编成了而今的“陈式太极拳老架”。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陈式太极拳老架与小架有所不同,为什么陈拳与杨拳有所不同?

后来,在杨氏太极拳的影响下,陈式太极拳增加了推手方式。

太极推手力学原理

太极推手力学原理

太极推手是武术界一项很有名的健身与技击相结合的运动方法,作为一名太极拳和推手爱好者,掌握和懂得一点力学原理,使太极拳和推手运用更加科学化,有助于提高太极推手者技击能力和健身水平。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太极推手力学原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合力原理应用

合力也叫叠加力。它的原理也就是避开对方攻击,顺着对方的力,加上我的力,两力作用于对方身上,是合力的应用。在推手中就是以小力打大力,以显示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双方在盘手中,对方用双手推我胸部,我即落胯、下沉,两手下捋,同时转身退步,将彼前倾而跌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顺手牵羊的道理。又例如在盘手中,我双手推彼胸部,彼接我之力,后退牵羊,紧跟着我即上步前推,使对方失 势后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顺手推舟的道理。使用此原理,要注意体现“柔”、“顺”、“随”三字。柔就是柔化引动对方的重心。顺就是顺着对方的来力方向和顺势顺劲而加力。随就是彼走我应,人去我随,我始终舍己从人,跟随而去,得势而合,伺机取胜。

二、惯性原理应用

物体不受外力,不改变原有状态。物体有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的特性,这种特性在力学中叫惯性。日常生活中物体惯性的例子,如人们在行驶的公交车上站立着,驾驶员突然急刹车,人们也就向前晃动,甚至发生跌仆。这就是物体惯性的一种表现。利用惯性原理是太极推手顺势借力的理论依据,对对方的攻力,要讲究粘随不死顶硬抠巧妙地运用惯性原理。既能减轻自己的体力消耗,又能加大力的作用,向某一方向的运动,使对方陷入被动而失去平衡。例如双方在推手中,我用意加力于对方身上,对方认为时机已来就用猛力抵抗,只想推我出线,我即让步松手,使对方身体受惯性作用,向前冲去而失去平衡,或对方用大力向我进击而来,我用掤劲接迎,他用更大力击我,我速松手,使对方向前而落空。这就是惯性原理运用的具体体现。又如,当对方全身向前运动时,我运用可行方法,使他的下肢突然“急刹车”,并加大他上体向前或向后运动的惯性,这时对方如不相应地动步相随,就会失去重心,向前或向后跌出,因此在推手中自己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到立身中正,上下相随,才不致被对方利用我的运动惯性。在推手中运用惯性可减轻疲劳,但利用别人的惯 性必须冷静、沉着、恰到好处。我们学习了“惯性原理”,并结合推手应用,再来回顾乘车之事,处理情况就不同了。发生之瞬间,相应地屈膝蹲身降低重向前动步,整个躯体一起前进,上下相随才能保持躯体平衡。

三、力偶原理应用

凡两个平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者,在力学上叫做力偶。它的直接作用能使物体旋转,使对方倾倒跌出。例如,在推手中,当对方用右手推我左肩时,我接对方之力,向左旋腰转体使对方来力扑空,同时我身体继续旋转,用右手推其左肩给对方一个与来力向反的推力就与对方之力构成力偶,产生旋转,使对方失去平衡而倒地。又例如,对方用右手推我右胸部,我用右手接彼右小臂内侧处,我左手接彼上手臂外侧近肘关节处,用我两手同时相反用力,制约对方。在双方友好的推手中轻轻地形成力偶,然后两手前送使对方失去平衡即可,注意不能伤害肘关节。再例如,对方双手推我胸部,我右手向下按压对方左臂,左手上抬对方右肘,同样可将对方旋转倒地。推手中的化打劲、例劲等都是力隅在推手中的具体运用。在使用此原理要注意如下几点:(1)两端用力大小要相等,方向要相反,并发生于同时;(2)两端用力必须相互错开而平行;(3)力偶不能产生合力,但能使物体旋转;(4)出手要上下相随,步到手到,充分发挥腰腿功夫,全身劲力内外协调完整一气;(5)发劲要特别注意自己下盘稳定,动作要敏捷而惊险使其突然失重而跌出。

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应用

“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或者说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在推手中,如我用右手轻推对方左肩外侧,引出对方左肩的反作用力,我迅速用左手推其右肩外侧,可把对方向左推出。又如我用两手后捋对方左臂,使对方产生反作用力,我迅速跟着向前送劲,可把对方向后推出。再如,彼双手推我胸部,引出我胸部的反作用,我胸部始终粘住彼双手,我胸部向上或向下走圆形向前动步出击,使彼后倒跌地。这类方法在推手中运用是很广的。在实际推手中应注意,一般出手总是以少力或小力为上,粘连黏随,不丢不顶,不肯立即用大力去推击对方,也绝对不用硬推硬进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不引起太大的反作用力作用于自身。在推击对方时,对方也会有一个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我,因此,为了避免推击对方时有可能造成的损失,用力以小或少用力为好。

五、螺旋原理运用

太极拳出手就强调旋腕转膀,劲走螺旋。在练法上强调“运劲如缠丝”。缠丝运动的形象如螺旋又走弧线,好像射出的子弹有自身螺旋形旋转,又有抛物线的运动路线,螺旋劲就要有这种形象。机械行业用的“千斤顶”就是根据螺旋原理制成的。螺旋原理是应用于太极推手常用的一种方法。表现在上肢旋腕转膀,在下肢是旋踝转腿,在身躯上旋腰转脊,三者结合形成一个其跟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空间螺旋曲线。所以说太极劲不是一个平面圈,而是立体的螺旋运动。例如,在推手中彼两手按住我两手腕,我两手转腕旋膀,劲走螺旋,使彼放手,如不放手,我螺旋向前或向后,使彼跌倒在地。又例如,在推手中,对方右手抓住我右手腕,我即左手按住对方手背,同时我右手缠绕走螺旋,擒拿。使彼手腕受阻而下蹲。再例如,在推手中,我右脚前靠足尖上跷扣住彼右脚,我膝盖贴着彼右膝,我下肢旋踝转腿,使彼跌倒在地。使用此原理要明白,1、螺旋原理用于太极推手主要的特点:一是可以稳定重心,二是可以增大力量,三是缠丝劲别多。2、在运动过程中都是走螺旋线或弧线,当把对方发出去是走切线中呈直线发出,而且必须专注一方,周身劲整。发劲在落点上,必须强而有力,如“以肩对腕”,“以胯对脚”就是为了使手足以肩胯为后盾并以腰轴为主宰。4、螺旋劲的运行不可产生缺陷、凹凸、断续的缺点。5、只走圆形,不走直线的错误认识,太极推手是讲技击的,这就行不通了。若说因为“圆多直少”或“圆多方少”,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六、弹力原理运用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使其发生形变时所产生的力,就叫做弹力。弹力的大小,决定物体形变大小。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越小,弹力越小。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物体形变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弹力的方向总是跟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趋势是一致的。如,太极推手中的“随曲就伸”“曲中求直”“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的理论,都与弹力原理相吻合。太极拳家常说,人身有五弓,也就是以脊柱为一大弓,上下四肢为四张弓。当我引入近身,得机得势时,这四张弓在脊柱大弓的带动下,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使人防不胜防。发挥了弹弓弹力的作用。在推手的具体操作中要注意:1.粘字当头,发放前不可粘得太实,要把粘劲松开些,然后突然发放,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弹劲的威力;2.臂与肘的曲度也不可太大,如曲度太大,不但弹劲变小,而且还会被对方逼成“自困自”的地步,所以,一般以手臂能保持圆撑为原则;同样脚的蹬地,不光是依靠脚掌,而主要依赖腿的屈膝蹬伸,借以获得向上向前推进人体的功能,推手的发劲,就是靠的随曲就伸,所以说“劲起脚,发于腿”。

七、离心力原理应用

快速旋转的物体会产生向周围外侧的牵引力,这就是离心力。如在太极推手中,对方一手握住我右小臂,另一手握住右大臂时,我即用己右手臂顺时针或逆时针快速画几圈,使彼之力顺旋转后的离心力,将彼向圆周外侧切线抛出。又如在推手中,我动步由彼正面转到彼后面,抱住彼胸肋部;我快速转体旋圈,将彼顺势抛出。此原理应用要求:1.必须顺着同一方向旋转,而不可先顺后逆或先逆后顺的画圈;2.不可有丝毫断续,否则离心力就得不到积累,也就无法发挥离心力的作用;运动力由旋转而最后以切线方向走去,也就是说先走圆形,最后把力送出是直线。

八、杠杆原理应用

杠杆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动力臂越长越省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秤砣虽小压千斤”,这里面利用的就是杠杆原理。人本身就是一个活动的杠杆系统,因而在推手中能动地造成力的支点,创造杠杆形成的条件,尽量使动力臂增长,使力集中作用于对方肢体的某一部位,造成对方局部受力的被动状态,达到打击对方旳目的。如,双方在推手中,我左手按住对方右手腕,右手插入对方左腋下粘住后不使其右手臂弯曲,随即我右转腰,使彼前倾倒地。因为动力臂长,所以很省力。又如,在推手中,我用右手按住对方右手腕,左手按住对方右肘,右转腰,将彼身体前倾而失势。再如,两人在推手中,我右手按住对方右手腕,左手拿住对方右肘,右转身将肩贴住对方右肩窝外侧用腰腿劲,将彼背抱向前摔出,使彼跌倒。应用此原理要注意,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活杠杆系统,可以简单地分为上肢、身躯、下肢三系统。下肢系统,作为支撑体重的形式出现;因为必需要有一个支持点,才能谈得上力的作用,没有脚和腿的有力支撑,身躯、上肢的力量也就无法发挥。在推手中我们常说“力从腰发”,正是杠杆用力的一种形式。因为人的重心在腰部,把力点落在腰部,无疑等于加大了杠杆力臂的作用。而比单纯的手力、臂力胜许多倍。正因为人体是一个活杠杆,如局部受力,会引起全局连锁反应,有保护自己不受损坏的本能。如果简单地使用手法,不起决定胜负作用。因此要把意念集中对付,善于使用两只手,能动地造成力的支点,使力集中作用于指、腕、肘等部位,造成对方手局部受力的被动状态。

九、重心原理运用

由于地球的引力,事物都存在自身的重量。这是人体内部重力中心所在,人体重心的垂线在两脚围成的面积之间,也叫支持面,或者说两脚围成的面积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所以也叫支持面。支持面和重心是人体保持平衡的重要因素。支持面越大,人体就越容易保持稳定,也就是稳定度越大。重心越低,越靠近支持面,稳度也越大。重心垂线在支持面上的落点越靠近支持面的中心,稳度越大。有时候,当重心垂线没有直接落在支撑脚上的时候,人体还需要脚底与地面之间摩擦力来保持重心垂线的稳定。人是个活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而使重心下降,保持自己站得很牢,这毕竟是一个本能。推手讲究周身均有虚实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手法、步法、身法各方面。人体受外力作用,重心偏离支持面的时候,通过步型调整,步法转换,使两脚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朝有利稳定重心的方向变换虚实,构成新的支撑面,或通过手法、身法、腿法来降低重心高度以稳定重心,保持自身平衡是战胜对方的防守基础。例如,双人在推手中,对方双手猛烈向前推我胸部,我立即曲膝弯腰,两手相接,稳定重心,这时对方身体已向前失重心,我立即转身顺势将彼抛出身后而失去平衡。要稳定重心一靠腰腿功夫,二靠身法灵活,三靠上肢的开合屈伸。太极十三势中最后一势说的是中定。中定是太极拳的核心。所有技法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中定,破坏对方的中定,失去对方的中定,就是失去对方稳定性。站桩是静态平衡,拳架习练是自身的动态平衡,推手则是在双方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比自身的动态平衡难度更大,虚实变化,要随着双方作用力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让对方找不到我的“中定”之法,即一是要气沉丹田,下盘稳健,二是以腰为轴,灵活转变,“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运用此重心原理要掌握二点:1.两脚拉开,身架就低,容易稳定,但移动速度就慢,招式变化也慢了。因此,力争取一个合理的平衡为好。在推手运动中讲究周身虚实变化要分清,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应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些表现在手法、步法、身法诸方面。

十、摩擦力运用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摩擦力分为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动摩擦力,其力的大小与垂直的正压力成正比例。例如,在太极推手的捋法(包括上捋、中捋、下捋),就是动摩擦力的具体运用。凡给予对方压力太大,就会形成硬拨现象,反之压力太小,又会产生打滑现象,达不到动摩擦力应用效果,所以要加强提高推手的运用摩擦力水平。这里要讲一下,推手中应用摩擦力不限于捋式,只要肢体相接,都可使对方发生倾跌现象。例如,双方在推手过程中,对方双手按我胸前,我即用双手腕将彼双手腕轻轻打开,随即我左转身,用右手前臂向彼左手前臂粘滚劲直向彼心窝去,彼就后倒失势。静摩擦力,在推手时两脚踏实地面而成一定步型站立,对方推按我,仍保持静止不动,说明两脚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总是与推力的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在推手中也能起到身体稳固的作用。我们明白了摩擦力(包括动静摩擦力)在推手中的重要作用,还要讲究动静结合为用,又要随时抓住战机,又能出奇不意,攻其无备。在推手具体操作上,一定要贯彻好粘连黏随,不丢不顶的原则,特别是粘字,要粘得恰到好处。粘得太重,容易顶,粘得太轻易丢,没有粘字就谈不上连黏随,所以 说,“克敌制胜,全在用粘字”,“不谙柔化,何来用粘”。这说明要“以柔克刚”的话,在技术上,就离不开“粘”字,从而证明“粘”字是太极推手的主要特点。

十一、压力原理运用

力学原理中,在压力一定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根据这一原理,推手时就必须考虑着力点越小越好,其目的就是通过缩小着力点面积来增大压强而制服对方。如在推手中,一方把拳头握起让中指比其他四指突出,这样的握拳要比平常的握拳方法更好,用同样的力打出去,所获得的力的作用就会更大。

;

太极推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太极推手入门教学视频、太极推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081Bj0EAgVXUQE.html

标签:太极推手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886秒, 内存占用1.81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