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后人(段祺瑞后人非诚勿扰)

 2023-09-07  阅读 8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段祺瑞后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段祺瑞后人非诚勿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段祺瑞为什么坚决不肯让儿子和张学良结拜兄弟?段祺瑞对长子段宏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段宏业从小就不务正业,棍棒也没有使这位公子哥有什么出息。他先后娶了九个老婆,除了造就了一个大家庭,一事无成。段宏业从小寄养在亲戚家,十几岁才回到段祺瑞身边。和他的父亲一样,段宏业也酷爱围

今天给各位分享段祺瑞后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段祺瑞后人非诚勿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段祺瑞为什么坚决不肯让儿子和张学良结拜兄弟?

段祺瑞对长子段宏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段宏业从小就不务正业,棍棒也没有使这位公子哥有什么出息。他先后娶了九个老婆,除了造就了一个大家庭,一事无成。

段宏业从小寄养在亲戚家,十几岁才回到段祺瑞身边。和他的父亲一样,段宏业也酷爱围棋,是当时围棋界有名的高手。对于子女和亲属,段祺瑞要求极为严格,从不给予什么特殊照顾。他对段宏业虽然十分喜爱,但却没有为他的前途铺平道路,而是教育他从最低层做起,靠能力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在民国时期的天津,段宏业的知名度并不输于他的父亲。段宏业虽是个 *** ,但最负盛名的还是他的围棋。据说当时的国手如吴祥麟等还非他敌手,后来日本人曾授之以段位。在关于"民国四公子"的多种说法中,有一个版本里就有段宏业的名字。

段宏业又育有子女九人,最大的女儿即段瑂。关于段瑂其人,目前能找到的关于她的记述很少,因早年移居香港,如今在天津的段祺瑞后人对段瑂记忆并不深刻。但他们都听家里的长辈提过,段瑂与段祺瑞的外孙女袁迪新当时都是段家非常出众的 *** ,因为她们都是又漂亮又能干,并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女性。或许是段祺瑞生命中的第一个孙辈,段瑂很受段祺瑞疼爱,段祺瑞曾将一幅自己所藏的十分珍贵的国画《十六应真图》传给段瑂,段瑂后来与丈夫曾昭德赴港生活后将此画带至香港。

北洋军阀的 后代消息

吴佩孚后人

吴道时,字智中,1909年农历8月12日生,1950年农历7月15日逝世,年41岁。吴道时是吴佩孚之弟吴文孚的独子,自幼为吴佩孚嗣子。吴佩孚兄弟三人,其兄夭折,其弟又早逝,除吴道时外未有其他子女。

因吴佩孚尊崇儒学反对洋学,吴道时少年未入“洋学堂”读书,只是延请家教攻读经书。19岁时曾被授予少将军衔。1928年与曾任北洋 *** 国务院总理的张绍曾之女张义先结婚。

1932年吴佩孚到北京后,吴道时侍奉膝下,不曾再任军政职务。1939年吴佩孚被日寇杀害,吴道时谨遵“不当汉奸”的遗训,自此赋闲在家。1946年冬,扶吴佩孚灵柩安葬于北京玉泉山。

1948年,吴道时患心脏病并发肝硬化,卧床两年有余,于1950年农历7月15日病故于北京。

吴道时有二子:长子吴运乾,次子吴运坤。

吴运乾,1929年生,1949年毕业于北京育英中学,1956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51年与张亚男女士结婚。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先后在天津师范学校、第六干部中学、河西业余大学、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任教。1988年任副教授,1990年退休。2006年因突发脑血栓去世。

吴运坤,1931年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育英中学。同年与余益慧女士结婚。先后在冶金部驻津办事处、天津近代化工厂工作,1991年退休。

吴运乾有三子:长子吴晞,次子吴晔,三子吴星。

吴晞,1955年生,1972年天津九十中学毕业后到河北省广宗县下乡,198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毕业。先后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部、深圳图书馆任职,现任深圳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1982年与靳萍女士结婚,1983年生一女吴紫嫣。

吴晔,1959年生,1976年天津耀华中学毕业,1978年天津公用局技校毕业,同年到天津客车修配厂工作,现于天津高速公路管理处就职。1985年与张德敏女士结婚,1987年生一女吴紫微。

吴星,1961年生,1980年天津体育馆中学毕业,1984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毕业,同年到北京热力公司工作,现任北京热力集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7年与刘燕女士结婚,1991年生一女吴紫菲。

吴运坤生有二子:长子吴昀,次子吴暐(日韦)。

吴昀,1958年生,1975年天津耀华中学毕业后参军,1978年复员后到工商银行工作。1989年天津河西职工大学金融专业毕业,2003年获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南开支行行长、高级经济师。1983年与邢瑛华女士结婚,1984年生一子吴岩泽。

吴暐,1965年生,1983年天津和平中学毕业,1985年天津公用局技校毕业,同年到天津第一煤气厂工作,现于新华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任职。1990年与王毅红女士结婚,1993年生一女吴紫舒。

按,此文为吴佩孚长孙吴运乾教授生前为郭剑林教授著《吴佩孚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所撰写的附录。因出版社差误,错将郭剑林教授旧作《一代枭雄吴佩孚大传》(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的同名附录刊入,故情况陈旧不符。现根据作者原稿订正。凡与以上情况不符者,均属讹传。

冯国璋后人

冯巩与家庭(关于冯家家谱的部分)

●冯国璋为冯家订了 “国 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十字排辈规定

●冯家遇大声地回答德皇威廉二世, “不,我是中国人!”

●因为买外国油漆受了窝囊气,冯家遇发誓办起了中国第一家油漆

●冯海山悄悄渡海去了香港,又拿起了画笔

●冯巩的香港、新加坡、曰本之行

●他在台湾见着了张学良

1909 年,即宣统元年, 50 岁的冯国璋被清廷委以军咨府军咨使的要职。

这一职务相当于陆军参谋长,要负责全国军队驻扎、调防、军事演习等重大

事务。

同年 10 月 23 日,冯国璋作为清 *** 创办军事学校和培养军事人才的先

导者和大功臣,又被委以考试陆军留学毕业生主考大臣。

在这一年,冯国璋为 《冯氏家谱》重修作了序言,并规定今后冯氏家庭

以 “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十字为排辈次序。

冯国璋作为起首的 “国”字辈。

他的五个儿子为 “家”字辈,分别取名为家遂、家迪、家遇、家迈、家

周。

而孙辈从 “ 海 ” 字 辈 , 有 海 岱 、 海 嵊 、 海 岩 、 海 � 、 海 岛 、 海 � 等 。

曾孙辈本也该从 “禁”字,但因政治气候和社会环境所迫,只能违逆祖

上的遗训,以示与 “反动家庭决裂”。所以到冯巩这一辈孩子就不再以 “禁”

字排辈了。而到了冯巩的下一代,则又接着 “开”字的顺序取名,冯巩的儿

子就叫作 “冯开诚” 。

应该说,早年身为清廷大臣的冯国璋能为其族人后代订出 “国家海禁开,

东方大事起”这十个字,可以称得上是很有政治远见的,是积极进步的。

冯国璋一生由一介书生而入武林,读文史后再习军事。在他所处那个时

代,经历了数次战争,其中亲自参与的就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进

京等战事;中国作为战败国,付出了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沉重代

价。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或是身为一名有强烈民族

自尊心的军事将领,冯国璋曾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见解,屡屡向上司和

清廷进言,并且一直身体力行地为 “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 起”这一宏愿而

尽心尽力。

冯国璋当时已深切地感知,一个自诩为泱泱大国的国家,由于数百年来

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国力早已衰败不堪,远远落后于西 方列强一大截了。

他两次东渡扶桑,从那个自明治维新以来变得强悍起来的国度中,发现了一

条中国富强昌盛,再树雄姿的可行之路,那就是打破海禁,引进外国的先进

思想和科学技术,让国人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但其时其势,这位汉族的清廷重臣也有与当年李鸿章相似的忧虑和顾

忌,眼看着京城里那个冥顽不化的满清朝廷,还有早已腐败不堪的各级衙门

地方官吏,落后的农桑耕作制和淤堵不扬的贸易商业,还有几乎空白的现代

工业……这副积重难返的烂摊子,就决定了真正要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形成 “大事起”的强盛之势,非一朝一代人所能办到的。

因此,冯国璋把希望放在了儿孙辈身上。

1903 年,在他 44 岁时,奉清廷之命,与满族军官铁良、凤山再度赴日

本考察军事,回国后任练兵处军学司正使兼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督办。督办之

职如现今之校长,是个掌有实权的职位。

就在这年,他的第三个儿子冯家遇考入了由他任督办的北洋速成武备学

堂。

冯家遇生于 1888 年,考入学堂这年仅 15 岁。他前面有两个哥哥,忠厚

敦实的家遂奉父命在河间老家诗经村奉养祖母、母亲,顾守家宅;家迪自幼

体弱多病,不能外出做事;而后面的两个弟弟家迈、家周还没出世呢,所以,

冯国璋就极为器重这第三子家遇,决意要 *** 成国家之栋材。

冯家遇聪明好学,且性格刚倔,好胜心极强。进入学堂后,便以一名普

通学员的姿态勤奋学习各科学业,从不依仗父亲的名势。进校很久,同学中

竟无人知悉这个瘦瘦巴巴的小青年竟是冯督办所钟爱的三公子。

这年寒冬,家遇所在的班练习骑术。冯家遇虽是其中最年幼的一员,却

勇力过人,争先骑上一匹白马,未等那蒙古族教员吩咐骑马要诀,便一抖缰

绳,乘马在尚残留片片积雪的操场上飞驰。

谁想那马跑得兴起,到操场尽头竟收不住步伐,而那头正好有几位身穿

锦袍的武官大员徐步走来,丝毫未顾及急奔而至的白马。

就在那马眼看要撞上路人的紧急关头,骑在马背上的冯家遇猛地用双手

紧紧勒住缰绳,使那白马在霎那间耸起前腿,直立而起,并愤然发出吁咴咴

的嘶声。

行人居然就是本学堂督办大人冯国璋和他的僚属。这位受了惊的上司一

仰脸,望见了那匹踡前腿直立而起的白马,也认出了那位莽撞而勇敢的骑士

就是他的三小子,不由地转惊为喜,大声道: “嗨,小子,真棒!”这以后 ,

莽小子立马惊督办的小故事就在这所学堂传开了。冯家遇这个尚属少年的将

门之子便开始引起众人的关注。他们毫无例外都猜测,即使不靠其父督办的

提携,单凭冯家遇那聪明和勇猛劲儿,将来准是个统领千军的将帅之才。

但人们的预测都错了。三年后,冯家遇以优异成绩从武备学堂毕业,即

考上留学生,渡海去了德国柏林工学院,攻读化学冶金专业去了。

北洋武备学堂内分设日文和德文两门外语课程。不知为什么,两度出使

去曰本的冯国璋偏给儿子选择了德文班,其后又让冯家遇考德国学校。其中

缘故也不难猜测。曰本虽然也已强盛,但它的成长也仅是汲取了西方列强的

先进文化和科技,不过是学了别人而已。中国要强盛,就不必从曰本去拿二

手货,直接去西方学来更好!

1906 年 4 月, 18 岁的冯家遇和一个姓张的德文班同学,乘坐德国远洋邮

轮,飘洋过海,登上了那个高傲自负的德意志帝国的国土,开始了他一生中

最重要的四年留学生生涯。

现在一部分后人在天津。北京这一支是个火车司机,他儿子我认识。他们确实都有点象。

冯玉祥将军的后人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儿媳、原大连舰艇学院院长冯洪达将军的夫人余华心女士

将门虎子三兄弟——记冯玉祥三子冯洪国冯洪志冯洪达

冯玉祥的3个儿子崇文尚武,不愧忠良之后。

大儿子冯洪国是1926年加入中国 *** 的老党员,曾在父母的部下领军。父亲对他要求极其严厉。冯洪国严于律己,一直带领部队战斗在抗日前线,与张自忠、吉鸿昌等将军们一道为国效忠。冯洪国青年时代就读于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时曾发表声明,谴责冯玉祥反对中国 *** 的倒退行为。

二儿子冯洪志和蒋经国在留苏时是同学。1982年冯洪志曾给蒋经国写过一封信,称:“岁月无情,人生易老,吾人均已年届垂暮。先人所系之铃,由吾兄解之,则上无愧于先人,下无累及后代,利害去决从于一念,是非功罪定诸百年。”他还曾特意到浙江溪口蒋经国母亲的坟头抓了三把土,回到美国后将土装入信封,辗转寄给蒋经国。冯洪志现在美国定居,仍表现出一个炎黄子孙精忠报国的坚定信念。

三儿子冯洪达在父亲逝世后,经 *** 和朱德同意,进入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后转入苏联巴库海军学校学习海军专业,1953年回国后投身于新中国海军建设事业。1990年1月,他被任命为海军北海舰队少将副司令员。

张作霖后人

张作霖,原配赵氏1898年生长女张首芳(又名冠英)家东北元老鲍贵卿之子鲍豫才,1901年生长子张学良(字汉卿),夫人于凤至、谷瑞玉、赵绮霞;1907年生次子张学铭(字西卿,后任天津市长,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夫人朱六 *** 朱洛筠;二房卢氏,1907年生次女张怀英,嫁达哈尔王子,后离婚;1911年生四女张怀卿;三房戴氏,无子女;四房许氏,1909年生三女张怀瞳,家园东三省巡阅史、《清史稿》总编修赵尔巽之子赵天赐;1911年生三子张学曾(字远卿,后赴美,在联合国任职),1913年生五女张怀曦,1916年生张学思,又名张学诗,字述卿, *** 海军少将,曾任海军参谋长,大连海军学校,东北师范大学创始人,“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五房寿氏,1920年生五子张学森(后赴美,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职,后张学良赴美,均由张学森照顾,1990年曾被 *** 接见,1995年病逝于北京,其女张闾蘅现为全国政协委员),1922年生六子张学浚,1924年生七子张学英,1925年生八子张学铨;六房马氏,1925年生六女张怀敏。

张作霖共有八子六女,共十四个孩子,其中,长子张学良、四子张学思分别是 *** 的上将和 *** 的少将,一门在三个不同的 *** 出了三位将军,这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家。但是,家门不幸,张作霖和张学良、张学思三个人都是以悲剧收场,张作霖1928年被日本人炸死,张学思1970年被林彪逼死,张学良在经历了长达54年的幽禁之后,2001年死于檀香山。或许是由于祖先的悲剧,张氏家族的第三代中,从政的人并不多,多数都是从商,只有张作霖五子张学森的次女张闾蘅女士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也是香港立法委员。

曹锟后人

曹锟共娶了四房,元配郑氏无出,二房高氏生一女,三房陈寒蕊生一女一子,四房刘凤玮生一女两子。

元配郑氏

曹士藻(过继抚养的,曹锐之子)

二房高氏

女儿曹士熙

三房陈寒蕊

一女曹士贞,一子曹得岳(即曹士岳)

四房刘凤玮

一女曹士英和两子曹士岱、曹士嵩

曹锟的嫡孙曹继信,在天津。

段祺瑞的外孙女杜婉华

李鸿章后代

李鸿章生前共有两任正室夫人。1845年,他按照家人安排与周氏联姻,直至1861年原配周氏去世。之后,李鸿章娶了安徽太湖一个著名书香之家的千金赵小莲。赵小莲的祖父是清嘉庆元年的状元赵文楷。自赵文楷起,赵氏祖孙四代进士。原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也出身于这个赵氏家族,是赵小莲的侄重孙。

赵小莲的身价自然非同一般。李鸿章对这个继室格外看重。封建社会原配夫人的地位很高,死后应与丈夫合葬。但最终与李鸿章合葬的,竟是继室赵小莲。相传,赵小莲有“旺夫运”,从1863年到1892年,她嫁到李家的30年,恰恰是李鸿章在中国政坛上最大红大紫的30年:办洋务,办海军,办学堂,都是在这一时期。1892年赵小莲去世,李鸿章也开始走向低谷。

李氏家族虽然以办洋务著名,但骨子里却还是个很念旧的家庭。李家起家、打仗靠的是淮军,儿女婚嫁时最相信的也是淮军,特别看重地方上很有实权的官僚家族,希望借豪门联姻巩固家族的地位。

四川总督刘秉璋曾师从李文安和李鸿章父子,后又被李鸿章调往淮军,统领淮军的主力部队。而刘李两家,从儿女到姑侄,竟先后通了七门姻亲。

除了与淮系要员联姻外,李家还攀了很多阔亲戚,来扩充自己的实力。曾国藩的长子,盛宣怀的长子,段祺瑞的外孙女,湖州望族徐仁良,江南首富刘镛的曾孙……都和李家成了亲戚。

李鸿章不像他的兄弟那样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经方、经述、经迈。其中,大儿子还是从六房李昭庆家过继来的。

在婚姻问题上,李鸿章的女儿菊耦名声颇为响亮。她与张佩纶的传奇婚姻,曾引起世人的关注。张佩纶当时已年近四旬,结过两次婚,由于他在福建马尾海战中的错误指挥,导致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背上了罪臣的名声。李鸿章欣赏他的才学,并没有嫌弃他,毅然决然要将最心爱的女儿嫁给这中年男子。据说当时赵氏夫人哭闹着不让最心爱的女儿过门,只因菊耦也十分欣赏张佩纶的才华,只好作罢。菊耦的孙女便是现代著名小说家张爱玲。

虽然李氏家族的联姻网,看上去密不可破。然而,李鸿章去世后,随着时局的变动,李氏家族也四分五裂。他们大都背负着骂名,开始自力更生。其中,有的利用分得的家产,秉承好学上进的家风,开拓了一片天地;也有些子嗣,因为吸食大烟,打牌 *** ,下场悲惨。

第四第五代靠自己改变局面

李鸿章家族的第四代和第五代,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出身问题。他们多半没有沾到父辈的光,惟有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变局面。

在如今的李家后代中,李道增是学术地位最高的一人。李道增1930年1月出生于上海,是李鸿章之弟李鹤章的第五代孙。他是清华大学首任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道增的父亲很早便离开安徽来到了上海,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李道增母亲就读于上海中西女中。在这个“半新不旧,不中不洋”的家庭熏陶下,他从小就接受着中西两种文化教育。李家是传统的大家庭,李道增记得:“父亲受礼教的影响,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守法;家教很严,非常重视小孩的教育,要懂礼貌,懂得做人,每学期成绩单都要给家长看”;“父亲很重视中文的教育,要我们写大字、练小楷。”

李道增英文功底很扎实,他六七岁起开始学习英文,上中学时就开始看英文参考书。正是由于李道增有这一特长,在我国最早与西方在建筑领域内交流时,他成了不可或缺的人才。在李道增看来,这一切也与家族的传承有关。“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那么早就开始接触西方,引进了很多西方的科技和理念,他也把西方的教育带到了家中。我父亲英文和国学就非常好,是他教育了我。”

在上海普陀区真光路的一个小区内,记者见到了李昭庆(李鸿章六弟)的第五代孙李道钧。李道钧1944年生,退休前是上海染料化工八厂助理工程师。李道钧说,当年他的曾祖父李经叙曾被李家托付给晚清著名外交官伍廷芳,后出任江南制造局会办和金陵制造局总办,精明能干。伍廷芳出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时,李经叙以二等参赞的身份赴秘鲁,负责代办公使事务。数年后,又赴墨西哥任职,但非常不幸,没去多久就病逝在那里。后来,李经叙的大儿子李国源、侄子李国栋都相继当了外交官,加上李鸿章,祖上可谓三代外交官之家。

采访中,当谈起家族中最有实力的人,很多李家后代都提到了李家老六房“家”字辈三兄弟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他们是李昭庆的第四代孙,现居海外,都是亿万富翁,且深居简出,颇为神秘,被称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舰”。

李家昶和李家景兄弟,年纪轻轻便离开父母到了香港,身上只有几十美金,一切从头学起,经过十数年的努力,成为香港著名的实业家。从国内到国外,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李家昶兄弟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们还曾一起闯荡非洲,旗下企业有环球钢铁厂、环球搪瓷厂、西茂钢铁厂、捷丰纺织印染厂等等。李家曙1927年出生,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开始创业时什么杂活都干过,从香港到新加坡,从银行业、纺织业到矿业,甚至还在马来西亚的原始森林里开过钨铁矿。他凭借自己的打拼,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

李氏家族自改宗以来绵延数百年,繁衍十几代,现在的李氏后裔以道、永、昌辈居多,遍布海内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望族。

北洋军阀段祺瑞惹人争议,客观看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处很多,为何这样说?

中国的民国时期,是一个风云诡异的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大军阀,惹人诟病的,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段祺瑞、曹锟、张作霖等人。

特别是段祺瑞,在很多人眼中,段祺瑞作为北洋时期皖系军阀的首领,作为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一文中被鞭挞的对象,一定是独裁的、腐败的,实际上,段祺瑞一生中可圈可点处颇多。

首先,段祺瑞一生之中,“三造共和”功不可没。1911年,段祺瑞振臂一呼,率领前线北洋将领46人联名致电清 *** ,呼吁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妄图称帝时,段祺瑞作为袁世凯左膀右臂,不惜惹怒袁世凯,也要阻止他这种行为;以至于他不断被贬黜;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使复辟破产。

虽然“三造共和”有功可居,但我们也应该辨别出,段祺瑞一系列行为只是为了自身地位,权力考虑。在推翻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后,仍实行独裁专制,属于换汤不换药。

其次,段祺瑞收服外蒙古居功至伟。辛亥革命后,段祺瑞瞅准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无暇顾及外蒙古的时机,派徐树铮一举收复外蒙古,在当时,就引起全国人民欢呼。外蒙古的回归,不仅打击了民族分裂势力,更保证了中华民国的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在这一点上,作为当时的 *** 首脑,段祺瑞是值得称赞的。

对段祺瑞,或者说对军阀统治者,人们都有一个普遍的概念,把军阀与汉奸划为等号,其实不然。段祺瑞虽然亲日,并且多次同日本秘密签订借款合同,但在日本请他出面建立伪 *** 时,他态度坚决,绝不落水做汉奸。

段祺瑞确实多次同日本秘密签订了借款合同,他把借来的钱都用来扩充军备、建设城市。有一次他对徐树铮说:“虽然我亲日,但我多半是利用他们,危害人民的事不能做,那是要被骂老祖宗的,我借了日本人的钱,可怎么还、还不还、什么时候还都是我说了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扶持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随后妄图占领华北地区,企图利用段祺瑞在北洋军中的影响,建立华北伪 *** ,由段祺瑞做华北伪 *** 首脑。可不管日本人如何拉拢利诱,都被段祺瑞一口回绝。

从这些方面能够看出,段祺瑞执政期间虽然亲日,但多是无奈。他的亲日是有底线的,他仍是爱国的。

对于段祺瑞,争议最大的(非盲目评价的),莫过于“制造”“三一八”惨案。其实,把责任完全归于段祺瑞实在不够公允。

第二次直奉大战之后,曹锟吴佩孚战败, *** 落入冯玉祥、张作霖手中。此时年迈(55岁)的段祺瑞,被“请出山”作为当时执 *** 的总执政。当时的段祺瑞已经没有昔日辉煌,作为“傀儡”被扶上 *** ,用来维持张、冯之间的平衡。

被称为“段祺瑞的灵魂”徐树铮南下时被冯玉祥谋害后,段祺瑞与冯玉祥的关系彻底破裂,并因此一夜间衰老很多,因此时常在家中养病,执 *** 执 *** 由他人决定。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16日,日本以国民军破坏《辛丑条约》为由,与签订《辛丑条约》的八国特使,对段祺瑞执 *** 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并集各国军舰于大沽口,以武力威胁北洋 *** 。

列强的最后通牒激怒了全国人民,自3月13日起,北京开始爆发大规模 *** 。3月18日,众多学生聚集在执 *** 门前广场列队请愿,广大市民也纷纷加入其中。在这次情愿中,执 *** 卫队开枪射击请愿群众,造成46人死亡,150余人受伤,酿成惨案。

当时段祺瑞正在家中养病,并没有在执 *** ,究竟是谁下令开枪,不得而知。段祺瑞于后来得知惨案发生,万分震惊,立即下令严惩凶手之余,忙赶到事故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且发誓众生不食肉,以示忏悔。

虽然段祺瑞当时不在执 *** ,下令打枪的也不是他,但他作为当时执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这件事成为他一生的污点。

段祺瑞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且立下誓言终生不食肉。这个誓言,即使在病危之际,医生一再劝告他开荤增加营养,他都不曾动摇,直至去世。

段祺瑞性格耿直、为人坦诚,不逢迎,不阿谀奉承,虽然脾气暴躁,但心地善良,尤以为官清廉而闻名,素有“六不理总理”之称,即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嫖娼,不赌钱,一生没有购置房产,死后没有余财,尽显其人格魅力。这对于一个多年处于中国 *** 巅峰的官员来说,实属不易,值得后人称颂、学习。

【历史好的北京人进】:北京市区内有哪些中国近现代史的遗址?或者至今仍存活的历史人物(其后代亦可)?

首先,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是:1940年 *** 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现代史的时间范围是:1949年至今

1、圆明园遗址(1860年英法联军干的)

2、卢沟桥(1936年7月7日七七事变)

3、人民英雄纪念碑

4、名人故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两处: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1处:鲁迅故居、 *** 故居、李大钊故居、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康有为故居、梅兰芳故居、程砚秋故居、齐白石故居、老舍故居、茅盾故居。等

冯麟阁有后人吗

冯麟阁有后人,冯庸是冯麟阁的儿子。

冯德麟与张作霖共同驱赶奉天督军段芝贵,把持东北大权。1917年,支持溥仪复辟,被段祺瑞击败俘获。经张作霖运作获释。晚年投身创办实业。其子冯庸,创办了东北高等学府冯庸大学。1926年,逝世于北镇,从南门凯旋门出殡。冯德麟是张作霖早年的对手。

冯德麟去世后,冯德麟的长子冯庸拿出冯家几乎全部家产,着手创办了冯庸大学。冯庸与张学良同年(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出生,两人曾结拜兄弟。

冯庸毕业于北京中央陆军第二讲武堂,被张学良任命为东北空军司令。1926年,冯德麟去世后,冯庸续父职担任军职。九一八事变后他加入中华民国空军,军衔累至中将。

扩展资料:

冯庸与张学良同年(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出生,两人曾结拜兄弟。

1926年,冯德麟去世后,冯庸续父职担任军职,后他加入中华民国空军,军衔累至中将。他拿出冯家几乎全部家产,着手创办冯庸大学。当时冯庸认为,中国内忧外患的主要原因是工业落后,“工业兴国,先育人才”,这是他创办冯庸大学的本意。

冯庸早年曾任东北空军司令及铁甲车司令。西安事变前曾任国民 ***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中将研究委员。他到西安向张学良要求带兵,当一名师长。但张仅许诺他当个旅长。

期间,张将自己的苦闷和对蒋介石的不满向冯倾诉。冯想利用自己与陈诚的交情,把张的处境和苦衷反映给蒋,以疏通蒋张关系。但这些经陈诚转达给蒋时,却变成了对张的揭发和控告,使蒋后来觉得冯忠诚可靠。因此,在事变后他仍得到重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麟阁

段祺瑞后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段祺瑞后人非诚勿扰、段祺瑞后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193Bj0AAQZXUwM.html

标签:后人段祺瑞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616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