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人杰(狄仁杰是什么朝代)

 2023-08-15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狄人杰,以及狄仁杰是什么朝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唐朝狄仁杰是哪里人唐朝狄仁杰是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狄仁杰(630年-700年11月15日),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狄仁杰早年 *** 明经科,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以不畏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狄人杰,以及狄仁杰是什么朝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朝狄仁杰是哪里人

唐朝狄仁杰是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狄仁杰(630年-700年11月15日),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

狄仁杰早年 *** 明经科,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但不久就被来俊臣诬陷下狱, *** 后贬为彭泽县令,契丹之乱时被起复。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纳言、右肃政台御史大夫。他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封内史,并于同年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后又追赠司空、梁国公。

狄仁杰的最终结局如何!

提起狄仁杰,大家都知道他是大 *** ,断案如神。除此之外,狄仁杰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相,与管仲、李斯、萧何、陈平、诸葛亮、房玄龄、寇准、王安石、张居正并称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名相”。

那么狄仁杰的结局如何呢?

回答问题前,先来了解下狄仁杰的基本概况。

一、成长经历,才能横溢。

狄仁杰,公元630年,出生于太原的一个官宦之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庭官员,可以说是根红苗正。

他自幼好学,青年时期就通过明经的科举考试,随后出任汴州判佐。

后来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赏识与推荐,被提升为并州都督府法曹。

并于676年狄仁杰被提升为大理丞,上任后,就处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一冤假错案,从此一鸣惊人,名声大振,成为朝野上下推崇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

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由于他心系百姓,刚正廉明,执法不阿,深受百姓的爱戴,名声与威望也很高。

所以官位连升,到691九有,狄仁杰已被提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

二、为人做事,品德高尚。

为人胸怀坦荡,具有大局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件事上。

一则是,两次被诬陷。

一次是被当时的宰相张光辅暗地里告他出言不逊,侮辱宰相。所以,狄仁杰因此被贬为复州刺史;一次是受到武承嗣的诬陷,告他谋反,而被捕入狱。于是狄仁杰写下 *** ,送到家人手中。狄仁杰的二儿子曾拿着他的 *** 进宫找武则天伸冤,才使狄仁杰得以 *** 。

武则天亲自召见了狄仁杰并问他为什么要承认谋反。狄仁杰说当时要是不承认,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武则天又问他:

“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可知道是谁吗?”

狄仁杰却这样回答道:

“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

令武则天深感叹服。

另一则是,狄仁杰的小儿子狄景晖在魏州任职时,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甚至毁坏了当年为他建造的生祠。当狄仁杰知道小儿子的恶劣行为后,非常气愤,毅然罢免了小儿的官职,还停发了他的工资。 

所以,狄仁杰的才干、人品、胆识与名望,越来越得到武则天的赏识,而且被武则天视为最信任的人。

下面,就来说说狄仁杰的结局吧。

一、晚年请辞,武帝不允。

狄仁杰晚年之时,屡次向武则天请辞,武则天未批准。

696年十月,契丹在河北作乱时。武则天再次请狄仁杰出任魏州刺史,平定了战乱,稳定了局势,扭转了乾坤,不仅让百姓重返田地耕作,还吓跑了契丹侵略者,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灾难。当地百姓歌颂之,相与立碑以记恩惠。

武则天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赐给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写了

“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

二、被拜内史,独获天宠。

狄仁杰的社会声望不断提高,狄仁杰和武则天既是君臣又是益友,深得武则天的信任与敬重。

697年十月,被武则天招回朝中得委以重任,即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又恢复宰相职务,即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还允许他免行跪拜之礼。

700年,狄仁杰升为内史(中书令),即唐朝的最高行政长官。在陪同武则天到三阳宫暑时,有个僧人想邀请武帝观看安葬佛骨,狄仁杰跪于马前好言劝阻,使武则天半道返回。

之后,武则天又赏赐狄仁杰一所豪宅,在随同的文武百官中,唯有他获得皇帝如此丰厚的奖赏,可谓是独得天宠。

三、年老体衰,仍尽全力。

700年秋天之时,武则天想要建造一尊浮屠大像,预计费用得达到数百万元,国库库存都不够,于是命令全国的僧尼,每天捐钱赞助。狄仁杰知道后,立即上书谏言:

“如来佛祖设教,以慈悲为主。……这既劳民又伤财,一但再遇到灾难,到时候谁还能救援呢?”

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

当时,狄仁杰已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但仍然尽心竭力,关心社会命运和国家前途。

提出一些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建议或措施,在以后几年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寿终之后,延续追赠。

700年九月,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并且停止朝政三天,同时,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

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而且在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甚至在他去世的230多年后的941年,狄仁杰又被后晋朝廷追封为太师。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疾恶如仇、坚持原则; 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恤百姓,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深受同僚和百姓爱戴。

此外,他还为大唐盛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所以说,狄仁杰无论是身前,还是身后的名声都很好,被历朝历帝王所传颂与敬仰,流芳百世。

狄仁杰的结局,相比其他几位名相而言,可以说是最完美、最令人赞叹的!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谁?

狄仁杰,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编辑本段【狄仁杰生平】

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他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仪凤元年(676年),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唐高宗大怒,命令将其杀死。狄仁杰奏罪不当死,唐高宗疾言厉色地说:“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狄仁杰神色不变,据法说理:“犯言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通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终于迫使唐高宗改变了主意,赦免了权善才的死罪。

狄仁杰的生平事迹

狄仁杰是唐代、武周政治家,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狄仁杰 事迹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狄仁杰的人物生平

1.早期事迹

狄仁杰早年 *** 明经科,出任 汴州判佐,后在 阎立本的推荐下,担任 并州都督府 法曹。

后来,狄仁杰升任 大理丞,他刚正廉明, 执法不阿,一年之内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一时名声大振。

2.尽忠职守

676年( 仪凤元年),左威卫 大将军 权善才、右监门 中郎将范怀义误砍 昭陵柏树, 唐高宗要处死他们,狄仁杰却认为他们不应判 死罪。唐高宗怒道:“他们是让我作不孝之子,必须要杀他们。”狄仁杰道:“汉朝时有人盗取高庙玉环, 汉文帝想要灭其族, 张释之直谏道:‘假如盗取了 长陵一把土,将如何按律加其罪?’于是罪只杀一人。陛下的法律悬挂在宫外阙门上,法律规定本来就有差别等次的,罪不至于死而让他们去死,这是什么缘故呢?现在误砍一株柏树,就杀掉二位大臣,后世之人将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高宗于是免去了二人的死罪。几日后,狄仁杰被授予为 侍御史。

679年(调露元年), 司农卿韦机督建完成宿羽、高山、上阳等宫,狄仁杰以宫室太过壮丽为由上表弹劾, 韦机因此被免官。不久,狄仁杰又弹劾左司郎中 王本立恃宠跋扈,请求交付 法司审理。高宗下诏宽宥,狄仁杰道:“朝廷虽然缺乏人才,但是却不缺王本立这种人。陛下为什么要爱惜此人,而亏损王法呢!如果一定要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贬到没人的地方,给将来忠贞的人作为警戒!”王本立因此被治罪。

不久,狄仁杰加 朝散大夫,又改任 度支郎中,并在高宗前往 汾阳宫(在今山西静乐县)时,充任 知顿使。

3.治理地方

686年(垂拱二年),狄仁杰出任 宁州刺史,在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深受拥戴,宁州百姓还为他立碑颂扬。当时,右台 监察御史郭翰巡察陇右诸州县,弹劾了大批官员。到达宁州后,见颂扬刺史美德的人不绝于路,郭翰对人说:“一到州境内,就知道治理的如何了。”于是向朝廷推荐狄仁杰。不久,狄仁杰被征拜为 冬官侍郎。

688年(垂拱四年),狄仁杰充任江南巡抚使。当时,江南之地有很多民间自行设立的祠庙,狄仁杰奏请焚毁1700余所,只留下 夏禹、 吴太伯、 季札、 伍员四祠。不久,狄仁杰改任文昌右丞,又出为 豫州刺史。

当时,越王 李贞在豫州起兵反抗 武则天失败,六七百人受到株连,五千余人没入官籍。司刑使逼狄仁杰行刑,狄仁杰认为判决有误,请求延缓行刑,然后秘奏武则天道:“我本想正大光明的上奏,但似乎有谋逆的人说清之嫌;但是如果我明白什么是对的又不说的话,恐怕违背了陛下您怜悯天下百姓之心。这些人做出谋逆之事并非他们自愿,希望您怜悯他们的不得已。”武则天就下旨赦免了她们的死罪,改为发配到 丰州。囚犯们被押至宁州时,宁州父老到郊外迎接,并道:“是我们的狄 使君救了你们的命吧?”于是囚犯们相互搀扶着到百姓为狄仁杰立的石碑旁哭成一片,斋戒三日,这才离开宁州。囚犯们到丰州后,又为狄仁杰立碑,以颂恩德。

当时,宰相 张光辅率军讨平李贞之乱,部下将士自恃功劳,大肆勒索,狄仁杰一概不予听从。张光辅怒道:“你这州官是要怠慢元帅吗?”狄仁杰说:“祸乱河南的只是一个李贞而已。现在一个李贞死了,而千万个李贞又生了。”张光辅不解其意,狄仁杰道:“您率领三十万军队平定叛乱,但是不能约束士兵,纵容他们的暴行,那些无辜百姓死亡惨重,不忍目睹,这不是一个越王死了而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吗?况且,那些遭胁迫跟随越王的人,他们势必不愿坚守,等到朝廷军队突然攻来之后,放弃城池归顺朝廷的不可胜数,那些归顺的人顺着绳子从城墙上滑下,城池四周踏出一条条的小路,你为什么纵容那些贪求战功的人,去 *** 这些准备归顺投降的人呢?只恐怕冤声沸腾直冲九霄云天!我如能请来 尚方斩马剑,就杀了你这罪人,到时我再向朝廷请罪,即使我死了,我的功德也将永远铭记在百姓的心中。”张光辅无言以对,但是却怀恨在心,回朝后便弹劾狄仁杰出言不逊。狄仁杰被贬为 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后出任 洛州司马。

4.被诬谋反

691年(天授二年)九月,狄仁杰升任 地官侍郎、判 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对他说:“你在 汝南的时候,有很多好的政绩,你 想知道是谁中伤你的么?”狄仁杰回答道:“如果陛下认为我错了,我就改过;如果陛下明白我并无过错,这是我的幸运。我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并把他当做我的朋友,我情愿不知道。”武则天叹服。

692年(长寿元年), 来俊臣诬陷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法律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狄仁杰下狱后,认罪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得到满意的口供,将狄仁杰等收监,只待来日行刑,不再严加防备。狄仁杰向狱吏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冤屈情况,塞在棉衣里,让人送回家去。看守的王德寿丝毫没有怀疑。

狄仁杰的儿子 狄光远得到帛书后,持信上告。武则天看了帛书,质问来俊臣。来俊臣道:“狄仁杰等入狱后,我并未用刑,假如没有事实,怎么肯承认谋反!”武则天便命人前往查看,来俊臣伪造狄仁杰等的谢死罪表,让使者上奏武则天。

武则天召见狄仁杰,问道:“你为什么承认造反?”狄仁杰道:“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作谢死表?”狄仁杰道:“我没有写过。”武则天令人拿出谢死表,才知道是伪造的,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贬为 彭泽令。此后, 武承嗣多次奏请诛杀狄仁杰,都被武则天拒绝。

5.再次拜相

696年(万岁通天元年), 契丹作乱,攻陷 冀州(今河北临漳),一时间河北震动。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 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狄仁杰到职后,改变了前任刺史尽趋百姓入城,缮修守具的作法,让百姓返田耕作。契丹人听闻后,退兵而去。不久,狄仁杰改任 幽州都督,获赐 紫袍、 龟带。武则天还在紫袍上书写了十二个金字,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

697年(神功元年),狄仁杰升任 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 光禄大夫,兼 纳言。当时,朝廷征发百姓戍守 安西四镇,以致怨声载道。狄仁杰为此上表劝谏,又建议废除 安东都护府、重立高氏为君主,暂停江南粮草运输、抚慰河北。朝廷虽未采纳,但有识之士都认为他的意见正确。不久,狄仁杰 *** 纳言,兼右 肃政台 御史大夫。

6.请立太子

698年(圣历元年),武则天欲立梁王 武三思为 皇太子,询问宰相们的意见。狄仁杰道:“我看天下人都还思念唐朝,若立太子,非 庐陵王不可。”武则天大怒。后来,武则天对狄仁杰道:“我梦见下了好几盘 双陆都没有赢,这是什么原因?”狄仁杰回答道:“双陆 不胜,是因为无子,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太子是天下根本,根本一动,天下就危险了。姑侄与母子谁更亲?您立庐陵王,那您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 宗庙。若立三思,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武则天醒悟,当天便派人到 房州迎接庐陵王 李显。

不久,李显到达洛阳。武则天把李显藏在帐后,召见狄仁杰。说起庐陵王之事,狄仁杰恳请意切,哭泣不止。武则天让李显出来,对狄仁杰道:“把皇太子还给你。”狄仁杰跪拜叩头,又道:“太子回来了,还没人知道,人言纷纷,怎么才能让人相信呢?”武则天便让李显住在 龙门,按礼节迎接回宫,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十分高兴。当初,吉顼、 李昭德多次请求太子回宫,武则天都不肯答应。只有狄仁杰以母子天性为说词,最终感动了武则天,恢复了唐朝的嗣统。

同年秋天, 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 河北道行军元帅前往征讨,并让他便宜行事。突厥杀尽所掠掳的男女达万余人,由五回道退回漠北,狄仁杰追之不及,后改任河北安抚大使。当时,百姓大都被突厥胁从,突厥兵离开后,因害怕被杀就纷纷逃跑或隐藏。狄仁杰上奏皇帝后,赦免河北诸州百姓,使他们回乡生产。

7.晚年生活

700年(久视元年),狄仁杰进封 内史。不久,武则天到三阳宫避暑。当时,有个胡僧请武则天去参观埋葬佛舍利,武则天应允。狄仁杰跪在马前,劝道:“佛是戎狄的神,不值得让皇帝屈尊驾临。那胡僧诡计多端,是想借此迷惑百姓。况且,沿途山路艰险狭窄,容纳不下多少侍卫,不是皇帝所应当去的地方。”武则天便在中途返回,道:“我是为了成全狄公的正气。”

武则天对狄仁杰非常敬重,常尊称他为 国老,从不直呼其名,对他的退休请求不予批准,还不让他行跪拜之礼,道:“每当看到您跪拜的时候,朕的身体都会感到痛楚。”武则天还免除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的义务,并告诫官员道:“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军国大事,就不要去打扰狄公了。”

同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武则天闻听后,哭道:“朝堂空了。”追赠 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并废朝三日。此后,每当有朝廷大事不能决断时,武则天都叹道:“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夺走我的国老。”

705年(神龙元年),李显复位,是为 唐中宗,追赠狄仁杰为 司空。 唐睿宗继位后,又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狄仁杰的人物评价

总评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狄仁杰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 贞观之治,下启 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代评价

阎立本: 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

蔺仁基: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石敬瑭:唐梁国公狄仁杰,禀五行正气,耸九谏直操,鼎祚危而复安,黔庶否而获泰。惠流河北,名振寰中,惟尔事君,无愧臣节,用光遗像,式示明恩。论道 经邦,著周官之贵位;贞魂毅魄,焕魏土之灵祠,昭是宠嘉,永光缇素。

刘昫:天子有 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致庐陵复位,唐祚中兴,诤由狄公,一人以蔽。或曰:许之太甚。答曰:当革命之时,朋邪甚众,非推诚竭力,致身忘家者,孰能与于此乎!仁杰流死不避,骨鲠有彰,虽逢好杀无辜,能使终畏大义。竟存天下,岂不然乎!

欧阳修:武后乘唐中衰,操杀生柄,劫制天下而攘神器。仁杰蒙耻奋忠,以权大谋,引张柬之等,卒复唐室,功盖一时,人不及知。故唐 吕温颂之曰:“取日虞渊,洗光咸池。潜授五龙,夹之以飞。”世以为 名言 。

范仲淹:商有 三仁,弗救其灭;汉有 四皓,正于未夺。呜呼!武暴如火,李寒如灰,何心不随,何力可回!我公哀伤,拯天之亡,逆长风而孤鶱,诉大川以独航。金可革,公不可革,孰为乎刚!地可动,公不可动,孰为乎方!一朝感通,群阴披攘。天子既臣而皇,天下既周而唐,七世发灵,万年垂光。噫!非天下之至诚其孰能当!

张商英:诸葛武侯、狄梁,公正人之杰也。武侯处三分偏安、敌强君庸,危难疑嫌莫过如此。梁公处周唐反变、奸后昏主,危难嫌疑莫过于此。为武侯难,为梁公更难,谓之人杰,真人杰也。

谢肇淛:狄梁公之仕女主也,有取日之绩;姚广孝之佐靖难也,有化国之勋。

归有光:君德赖以培养,生民赖以滋息,社稷赖以镇定,此忠厚之臣也。其在于古,若偿金、脱骖、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其大者,则如曹参、周勃、丙吉、狄仁杰、郭子仪、裴度、吕端、王旦、韩琦之徒是也。

王夫之:若夫社稷臣者,以死卫主,而从容以处,期不自丧其臣节,如 谢安之于 桓温,狄仁杰之于武氏,亦岂矫矫自矜以要权奸之知遇乎?

乾隆帝:“余少时亦有仁杰,非感知己之深,乃服其韬晦,且以复唐自任之论,今以武氏始终夺唐祚及仁杰不能匡复观之,未免失言。”

蔡东藩:当日者嬖幸擅权,盈廷芜秽,无一非武氏家奴,惟娄狄二公,以功名终,颇有重名,然 娄师德只务圆融,不知大体,所 差强人意者,惟狄仁杰一人。

看了“狄仁杰事迹 ”的人还看了:

1. 神探狄仁杰破黄金案

2. 历史名人成功的故事

3. 名 *** 狄仁杰中的经典台词

4. 中外名人传记故事丛书中故事

狄仁杰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狄仁杰唐朝的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晋阳人(今山西太原)。

狄仁杰出生在太原狄氏,从小爱学习。曾任并州法曹、汴州判佐、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等官职。以不惧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然而仅仅四个月后,就被残暴的官员来俊臣诬陷谋反被夺职下狱, *** 后贬职为县令。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进拜纳言,他劝武则天恢复李显为太子,这使唐朝得以延续。

九视元年(700年),狄仁杰拜内史,同年九月逝世。他被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梁国公、司空。

一生为官,两任宰相,一生清廉,为民请命,惩治腐败,铲除贪官污吏,辅助武则天建立了盛世大唐,他为治理国家和许多地方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命运太糟糕了。多次被别有用心的朝廷官员诬陷攻击,人身安全数次受到威胁;但为了大局着想,他敢于在朝廷上犯言直谏,将生死置之度外。

狄仁杰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心系民生,在各个官位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在担任宰相后,帮助国家缔造和平,纠正了武则天的许多弊端,狄仁杰继承了贞观之治,开启了开元鼎盛时期的武则天时代,做出了突出贡献。

狄仁杰为官,正如老子所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他敢于违抗君主的意旨,始终保持着体恤百姓,不畏强权的本色。他总是居庙堂之上,关心人民。后来人们称之为“唐朝砥柱”;在武则天统治期间,他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位,审判积累的案件和可疑案件,纠正不公正、错误和虚假的案件;他担任负责刑法的大理丞,任职一年后,他判决了大量积压案件,涉及1.7万人。其中没有人上诉伸冤。他的公正可见一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廉洁勤政的清官。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听到这个消息,泣言之:“朝堂空也!”赠文昌右相;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 唐睿宗即位后,被封为梁国公(所以后世称之为狄梁公)。狄

狄仁杰是哪个朝代

导语: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狄仁杰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人物简介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 *** 后贬为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二、人物生平

踏入仕途

狄仁杰年轻时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为汴州判佐,后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推荐,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

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后改任侍御史。

调露元年(679年),狄仁杰改任度支郎中,并加朝散大夫,后随唐高宗巡幸汾阳宫(在今山西静乐),充任知顿使。

累职拜相

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被外放为宁州刺史。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深受爱戴。宁州百姓立碑勒石,以颂扬他的德政。当时,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弹劾了大批州县官吏。但当他到达宁州(治今甘肃宁县)境内后,却不断听到当地百姓称颂刺史,因而向朝廷推荐狄仁杰。不久,狄仁杰被征拜为冬官侍郎。

垂拱四年(688年),狄仁杰充任江南巡抚使。当时,江南之地遍布淫祠(指民间自行设立、不在祀典的祠庙)。狄仁杰奏知朝廷,焚毁淫祠一千七百余所,只留下四所祠庙,以供奉夏禹、太伯、季札、伍员。不久,狄仁杰又改任文昌右丞。

同年九月,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  当时,越王李贞在豫州(治今河南汝南)起兵反抗武则天。宰相张光辅率军讨平叛乱,但却纵容部将大肆勒索。狄仁杰一概不予听从,还正言斥责张光辅,称其之罪甚于李贞。 张光辅怀恨在心,便于回朝后弹劾狄仁杰出言不逊,侮辱宰相。狄仁杰因此被贬为复州刺史。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 *** 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武则天对他道:“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可知道是谁吗?”狄仁杰答道:“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武则天叹服。

谪贬彭泽

长寿元年(692年)正月,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狄仁杰当场认罪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得到口供,将狄仁杰等人收监,只待来日行刑,不再严加防备。狄仁杰向狱吏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冤屈情况,塞在棉衣里,请求送回家中。负责看守的王德寿并未起疑,让人送交给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狄光远持帛书向武则天诉冤。

武则天看罢帛书,召来俊臣前来质问。来俊臣辩称:“臣并未对狄仁杰等人用刑,连他们的冠带都未曾剥下,饮食寝宿也一切如常。假如没有谋反的事实,他们如何肯承认谋反?”武则天便派通事舍人周綝到狱中查看。来俊臣先给狄仁杰等人穿戴齐整,然后让周綝入内查看。周綝惧怕来俊臣,只是唯唯诺诺,甚至都没有看狄仁杰等人一眼,便回去向武则天复命。来俊臣还命人假冒狄仁杰等人的名义,伪造《谢死表》,让周綝呈给武则天。

武则天决定亲自过问狄仁杰谋反案。她召见狄仁杰,询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道:“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武则天又问为何要作《谢死表》,狄仁杰则答称并未写过。武则天便让人拿出《谢死表》,方知道表章是伪造的,因此免去狄仁杰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贬为地方官。其中,狄仁杰被贬到彭泽,担任县令。此后,魏王武承嗣多次请求诛杀狄仁杰,但都被武则天拒绝。

复居宰辅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一时间河北震动。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当时,前任刺史为了抵御契丹,尽趋百姓入城,缮修守城器具。但狄仁杰到任后,却让百姓返田耕作。孙万荣闻听狄仁杰被起复,不战而退。魏州百姓争相立碑颂德。不久,狄仁杰调任幽州都督,获赐紫袍、龟带。武则天还在紫袍上题写了十二个金字,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当时,朝廷征发百姓戍守安西四镇,以致怨声载道。狄仁杰为此上表劝谏,又建议废除安东都护府,复立高氏为高句丽君主,暂停江南粮草运输,抚慰河北百姓。他的建议虽未被朝廷采纳,但却得到了有识之士的赞同。不久,狄仁杰又 *** 纳言之职,兼任右肃政台御史大夫。

圣历元年(698年),突厥南下骚扰河北,劫掠百姓万余人。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征讨突厥,并许以便宜行事之权。突厥军杀尽俘虏,由五回道(在今河北易县西)退回漠北。狄仁杰率十万大军追击,但未能追上,只得退回河北。武则天又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让他安抚河北。当时,河北百姓多被突厥胁从,在突厥退军后害怕受到牵连,纷纷逃匿。狄仁杰奏明皇帝,赦免河北诸州百姓,使他们回乡生产。

晚年生活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随武则天巡幸三阳宫。当时,文武百官多随驾前往,唯有狄仁杰获赐宅第一所,恩宠冠绝当朝。是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 。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辟,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景龙四年(710年),唐睿宗继位,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天宝六载(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狄仁杰被后晋朝廷追封为太师。

狄人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狄仁杰是什么朝代、狄人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1dfBj0BBAVXUwU.html

标签:人杰朝代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629秒, 内存占用1.7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