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李玫瑾12至18岁简介讲座)

 2023-08-14  阅读 11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李玫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玫瑾12至18岁全集讲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李玫瑾为什么被骂为什么李玫瑾从一个受人喜爱的犯罪心理专家变得口碑一落千丈 因为她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在没有几乎没有任何证据支撑的前提下对案情妄加评论 带偏大众 尤其给刘鑫和刘鑫的粉丝提供了造谣江歌案的思路 污蔑了江歌的清白 刘鑫 刘鑫粉丝及相关自媒体据此在各

今天给各位分享李玫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玫瑾12至18岁全集讲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李玫瑾为什么被骂

为什么李玫瑾从一个受人喜爱的犯罪心理专家变得口碑一落千丈 因为她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在没有几乎没有任何证据支撑的前提下对案情妄加评论 带偏大众 尤其给刘鑫和刘鑫的粉丝提供了造谣江歌案的思路 污蔑了江歌的清白 刘鑫 刘鑫粉丝及相关自媒体据此在各大平台大肆制造传播此类言论 并将其“证据”提交至二审法庭 2022年底 二审法庭经过慎重审判 维持原判 并给予了江歌肯定的评价 推翻了江歌是“同性恋”“陈世锋的目标”是江歌等说法

以下转自知乎答主 他说得更详细

2018年2月2日播出的《圆桌派》第三季第三期《渣男:如何一眼识别渣男》李玫瑾教授的观点,引起了广泛争议。

李玫瑾的观点,至今被刘鑫支持者利用(舆论控制上叫“诉诸权威”),作为洗白刘鑫的“核心证据”:李玫瑾教授都说陈世锋就是去杀江歌的,你难道比李玫瑾教授更懂案情?

而圆桌派播出的同时,刘鑫团队正在炒作“江歌同性恋”话题,李玫瑾的观点:“刘鑫和江歌彼此称呼“三叔”和“少女”,可能被陈世峰误会,可能是陈世峰杀人的动机”成为了刘鑫团队另外一个“核心论据”:李玫瑾说同性恋跟杀人动机有关!李玫瑾教授是专家,她不比你到你懂?

《圆桌派》的观点形成舆论以后,李玫瑾被攻击、被辱骂,对于弄错的基本事实,李玫瑾教授没有更正,还因为逆反心理,倒向了刘鑫支持者阵营,在微博和刘鑫支持者互动,并依据刘鑫支持者提供了的更多错误细节,进一步进行“专业分析”。

陈岚21年8月微博

“李玫瑾教授站刘鑫”,或者站过刘鑫,是事实。

我们来看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上的观点:

1、从陈世锋的作案特点来看,他杀江歌的意图也挺明显,【他第一刀就非常致命,因为正常情况下,这个如果抵抗的话,都是应该是手上的,他第一刀就直接冲喉咙去,气管,喉咙都切了一半下去】从陈世锋的用刀手法来判断,陈世锋就是蓄谋杀害江歌;

【】部分说明,李玫瑾对于案情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第一,李玫瑾教授并不知道江歌手上有5处防御伤;第二,李玫瑾教授并不知道,江歌的大衣和衬衣上还有14处破口;第三,因为不知道防御伤的存在,不知道衣服上的破口,李玫瑾相信了陈世峰的辩解:我的第一刀是正当防卫,结果就致命了,江歌就失去意识倒地了,江歌倒地后,我补那10-11刀前,江歌已经去世了,所以我是杀人未遂。

李玫瑾以为陈世锋第一刀就产生了致命伤(6号伤口),就切开了气管,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用刀手法“,来分析杀人动机,实在是荒唐可笑。

2.刘鑫和江歌彼此称呼“三叔”和“少女”,很容易让人误会,可能会 *** 到陈世锋,这可能是陈世锋的杀人动机。

“三叔”和“少女”,并不是两人私下里的称呼。在东京读语言学校时,刘鑫是中途搬到江歌宿舍的,宿舍总共四个人,排资论辈,才有了“三叔“和“少女”的称呼,这是宿舍四个人彼此之间的称呼,在女生宿舍,这种称呼是很正常的。

如果陈世峰会被一个称呼 *** ,都会杀人,那么面对刘鑫的新男友,陈世峰应该作何反应呢?

陈世峰的真实杀人动机,或者是去杀谁的,法院早有结论。

江歌遇害案判决书

因为江歌是陈世峰杀人的阻碍,所以是故意杀死了江歌,当然对江歌杀意强烈。

陈世峰预谋杀害的对象是刘鑫,从证据上看,也是很明确的,看刘鑫和陈世峰冲突的时间线。

2016年8月26日凌晨,刘鑫跑出陈世峰家门的时候,用日语喊了救命,邻居因此报警;刘鑫手臂被抓伤,手机被抢走。

8月31日,陈世峰家,两人出现严重冲突,陈世峰拿刀割腕威胁刘鑫复合,刘鑫要报警,手机第二次被抢走。

9月1日,刘鑫给江歌的 *** :“他昨天拿着刀要割腕威胁我,要我留下来,我都被他吓的真是要疯了,我现在想想都要窒息了,我现在只要离开阿姨的店我就害怕,我好怕他突然出现拿着刀与我同归于尽,我从来没有这么绝望过”。

9月1日,在打工的中华料理店老板娘调停下,刘鑫会和陈世峰坐下来聊天,痛哭,刘鑫借了陈世峰1万日元,陈世峰改变策略,放弃暴力逼迫刘鑫复合。

9月15日,陈世峰送月饼和枸杞,刘鑫拿到研究室分了。

10月12日,周三,陈世峰送生日礼物,换了那1万日元。

10月19日,周三,送可乐鸡翅。(未证实)

2016年11月2日15点,周三,刘鑫固定打工日,陈世峰把刘鑫堵在了家里,按门铃的时候还堵上了猫眼,动机未知。

16点20分,刘鑫出门后还给了陈世峰他家的钥匙、哪怕洗衣机和冰箱还在陈世峰家,分手态度坚决。之后,陈世峰跟在刘鑫后面,倾诉自己最近有多惨,刘鑫未理睬。

16点48分,在电车上,陈世峰用散布亲密照片和视频、联系刘鑫父母威胁刘鑫复合,刘鑫没同意。

18点10分,在打工的拉面店门口,刘鑫指着同事小林说:这是我喜欢的人,陈世峰没说话就走了。

18点左右,陈世峰出现在大东文化研究室,检方推测是取水果刀,研究室遗留的刀具包装盒,和案发现场遗留的刀柄碎片,属于同一款刀。

19点04分,陈世峰 *** :如果你跟他(小林)好了,我会不顾一切”。

19点35分,陈世峰约刘鑫第二天在学校见面,成功让刘鑫放松了警惕。

21点44分,陈世峰换上了 *** 眼镜,包里带着替换衣物、刀子的陈世峰,走楼梯离开自己的公寓,步行去了两站以外的车站坐车,在莲根车站外的711,带上口罩,买了一瓶威士忌,买电车票的时候用的现金,没有使用会留下记录的西瓜卡。

22点57分,陈世峰到达东中野车站,在明治大学附中门口的天桥附近,停留了超过半个小时,这是刘鑫(之前)回家的必经之路。

23点09分,陈世峰和刘鑫开始在 *** 沟通,陈世峰用“。。。”、“不顾一切的追回来”,来解释那一句杀气腾腾的“如果你跟他(小林)好了,我会不顾一切“,哪怕刀子已经带在了身上,人已经在埋伏,陈世峰掩饰了自己的杀意。

23点12分,刘鑫 *** 江歌:“你等我一下吧,我挺害怕的”,哪怕知道江歌需要等她50分钟以上。

23点30分左右(注:警方采集的 *** 照片没时间)

刘鑫: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我不想你为我做什么。

刘鑫:我们之间的事情就当作人生的一段插曲好了,我们都相互吸取教训。

23点31分

陈世锋(语音,翻译版,非原文):我也想调整我的心情,但是心里越来越痛苦,每天晚上梦到你,想忘了你,却不能。我本来期待你对我有所回应,没有想到只看到你一脸冷漠,我真的不希望你这么冷漠,我的痛苦,将永远不会结束。

(注:陈世锋家是听不见电车声的,而语音背景中有电车声,当时接近凌晨,陈世锋不在自己家,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注:刘鑫在笔录里否认听过语音,声称是过了几天才听的,但是警方11月3日9点的取证照片证明,语音已读)

刘鑫:那我以后不给你冷脸了,你自己慢慢恢复,但是不要再威胁我了,你威胁我我只会不由自主的超(朝)你摆臭脸。

刘鑫:不给你冷脸不代表我们会和好,这是前提。

(注:刘鑫当时回应了语音里的关键词:冷漠)

23点37分

陈世锋:你跟他(小林)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刘鑫:这是我的隐私

23点38分,陈世锋离开埋伏地点,前往大内公寓。

至此,陈世峰对刘鑫杀意坚决。

23点57分,刘鑫在新宿站换乘,晚上电车间隔时间长,推测是这时候,刘鑫仔细听了一遍语音,发现了语音背景里的电车声,陈世峰家是听不见电车声的,说明这时候陈世峰不在自己家;“如果你跟他好了,我会不顾一切”+“你跟他进展到什么程度了”+陈世峰不在自己家,刘鑫有理由“害怕陈世锋在某处伏击我”,于是连发5条 *** ,让江歌直接去A3出口等。

11月2日23点57分

刘鑫:你去我们家附近那个地铁口

刘鑫:就是烤肉店门前那个口

刘鑫:我知道那个口是三号出口,走习惯了

刘鑫:万一走到别的出口再走错了

江歌:OK

江歌:a3

江歌:我知道

(万一走到别的出口再走错了?走错了就走错了,能怎么样呢?)

刘鑫实际上已经感觉到了危险,但是不报警、也不提醒江歌,只因为出站以后没看见陈世峰,就放松了警惕,还觉得有了江歌陪伴,陈世峰哪怕在附近,应该也不敢怎么样,不负责任地帮江歌做了这个决定。

可能需要额外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陈世峰预谋杀害刘鑫,最终遇害的,是江歌?

陈世峰在大内公寓的三楼平台等待

陈世峰在大内公寓三楼平台等候,这里距离刘鑫和江歌会出现的路口10米左右,开楼下小门,走上或者跑上16级台阶,再经过8米的走廊,开门,留给陈世峰的反应时间,可能也就20秒,他很难做出理性的决定。

这个环境,跟陈世峰原本的计划,原本埋伏地点相差太多了,他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在天桥这里杀人以后,可以从容逃跑,再拿走刘鑫手机、钱包,伪装成抢劫,销毁刀具、衣物,哪怕之后被抓,警察恐怕连陈世锋的杀人动机都无法确定,因为江歌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就做成完美谋杀了。

原本埋伏地点

刘鑫和江歌就突然出现在了视野中,这不在陈世峰的计划中。

首先,陈世峰不可能当着江歌面杀刘鑫,因为会有目击者,江歌还会呼救,哪怕成功杀了刘鑫,他也跑不掉,这不是陈世峰的计划,这样做,根本不需要精心预谋。

然后,留给陈世峰的思考时间,只有20秒左右,刘鑫和江歌跑起来了或者步速很快,让陈世峰感觉或者误会,自己被发现了,而如果刘鑫报警,胁迫罪是刑事犯罪,自己很可能会被遣返回国,前途尽毁,他完全不能接受,在他的视角,只能“被迫”杀人。

最后,如果先杀了后面的江歌,再进门杀刘鑫,计划还是可以完成他看上去有那么一点机会,他首要目标是捂嘴,不能让门里的刘鑫发现,对于江歌,他自然也是杀意坚决。

他选择从三楼下来跟了上去,也许是抢进门不成,反正从背后捂住了刚挂好伞的江歌的嘴,但在,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没想好怎么动手,江歌还“用力的敲门”和按门铃求救,刘鑫发现了,最终,陈世峰用了至少1分37秒才放倒了江歌,江歌受到致命伤之前的“悲鸣“,吸引了邻居出门,陈世峰被目击+水果刀折断+锁门+刘鑫已经报警,只能跑掉,杀刘鑫未遂。

江歌从背后被袭击,推向了门口,从右手食物掉落位置判断。

《圆桌派》本来是很轻松的谈话节目,李玫瑾教授有完全的言论自由,哪怕她的观点是错误的。

但是在她的言论被刘鑫支持者利用的,已经严重损害了江歌名誉的时候,李玫瑾教授没有仔细阅读已经非常详细的庭审报道,去澄清和纠正自己的观点,反而因为自觉遭到江歌妈妈支持者的网络暴力,倒向了刘鑫阵营,完全采信刘鑫支持者说法,在微博发表了更多不负责任的言论,就更让人遗憾了。

李玫瑾完全采信了刘鑫支持者的说法。

和李玫瑾互动的这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冷眼萌叔,李玫瑾居然认同他的分析。

时至今日,李玫瑾教授没有为自己的言论说过一句道歉,实在是一件让人很遗憾的事情。

如何评价李玫瑾教授?

知道李玫瑾教授,也是因为药家鑫,因为当年药家鑫的一句“担心农村人难缠”激起了围观者的愤怒,加之药家鑫的残暴行为,让人们对他恨之入骨,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玫瑾教授在坐客央视时,对药家鑫的犯罪心理进行了分析,她结合药家鑫经常弹钢琴的习惯,提出了“激 *** 人”的说法,最终刺痛了大家的神经,让她一度饱受质疑,受到严重的抨击。

看到这个提法,当时我也感觉很诧异,药家鑫的行为怎么能和弹钢琴混为一谈呢?但是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冷静思考,李玫瑾教授讲的不无道理,她用了专业的犯罪心理学进行了冷静的分析,而没有感情用事。后来,我又看了她对马加爵犯罪心理的分析,更加确定她对犯罪心理学,尤其是未 *** 心理的研究的专注和深入。

我看了很多李玫瑾关于教育的讲课,她从婴儿到幼儿、再到青少年,每一个阶段都分析的细致入微,而且都能切中要害,她在婴儿的教育阶段始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孩子必须要自己带,而且我记得她现在好像一直在建议,让生完孩子的母亲享受六年的带薪假。

对于李玫瑾教授的讲座,建议家长们好好听一听看一看,尤其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我感觉还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她能够从根源上找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和解决的办法,她可能不会让孩子成才,但可以保证孩子的心理 健康 成长。

李玫瑾教授是搞心理学的,但更重要的是她是搞犯罪心理学的。她的经验之谈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她对罪犯的观察。她的意见建议也是告诉大家如何从原生家庭着手,不让孩子长歪到不可收拾。这的确是一个片面的角度,但却很有效很直接。特别是现在中国的父母,真正懂孩子早期教育的很少。李玫瑾教授的很多建议的确能给为人父母的不少帮助。比如如何培养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如何不宠溺孩子,如何给孩子她最需要的爱等等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看到有些人批评她的心理学理论过时,应用错误。这也正常。她那个年龄段的人当初学心理学的时候不就是弗洛伊德理论正盛行的时代么。再说哪一个理论不是在被不断完善中的?你怎么就知道你现在学的东西再过二三十年不是过时的东西呢?与其太细究那些学术的东西,不如像李玫瑾教授一样,把高深的理论化成浅显易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小提示,给更多家庭带去好处。她讲座里犯的某些错误,你就用理论和实践来分析指出,提出你对同样事情的不同处理建议。这才是真正的观点碰撞,对观众听众都大有益处。一味的批评,甚至漫骂,除了说明你很嫉妒,还能起什么作用呢?

今日说法说过一个16岁少女杀害自己母亲的案例,当时请的就是李玫瑾教授,记得她当时说她认为造成这个家庭的悲剧的起因是父亲对女儿缺乏交流与沟通,什么事都是自己做主,不经过女儿的同意就强行替她做选择。

说实话,我真觉得此时的李玫瑾教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她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很让人省心的那种,所以体会不到自己若是摊上这么一个混账孩子自己是什么感觉,难道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平时交流沟通就很多吗?

药事件,李不是因为激 *** 人而被网民们骂。激 *** 人,大家是能理解的。而是因为她他对于为什么连续杀8刀的一个解释,弹钢琴的动作,成为一种习惯动作,于是在捅人的时候捅了8刀。

这种理论,源自认知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术语叫做行为迁移理论。但是行为迁移不可能发生在从钢琴到杀人这件事情上。行为迁移和认知迁移是有非常严格的条件的。说明她没有掌握这种迁移的条件。

对于迁移发生的条件,有两种要素要求综合考虑,第1个就是,训练任务与迁移任务要具有相同的要素才可能发生。

第2个就是。迁移并不会发生在任务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是否获得对训练任务的概括化理解。

对于认知迁移和行为迁移,在学习,教育和宇航员训练,军事训练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所以必须要准确掌握发生的条件才有可能应用于实践。

不管如何,对于弹钢琴的熟练化动作,都不可能迁移成杀人的习惯性动作。

另外从她的各种视频和言论中可以看出,她受到的理论背景影响,主要来自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比如说他认为小孩五六岁,没有学会规则以后就永远不可能培养出规则感了。这就是典型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原生家庭决定论。而事实上,心理学术界早已经抛弃这种原生家庭决定论了。人的人格是终身成长的,这是目前心理科学学术界的共识。

小明讲的心理学,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传播正确的科普心理学知识给大众。

~~小明讲心理训练

最近看了很多李教授的视频,讲的案例都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让我们可以更多的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成长。

李教授也讲到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其实也告诉我们,如果你错过了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又错过了孩子12岁之前的教育,那么18岁之前的教育就真的不能再错过了。

讲到心理学,我既认同弗洛伊德的童年经历对人的决定性影响,也认同阿德勒的发展心理学。

对还没定性的青少年来说,对自我多数情况下没有清醒认识,一边想摆脱家庭的影响一边又会用家庭对待他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世界,造成迷茫和困惑,做出很多极端的事。其实还是童年的经历在决定着现在的行为。

为什么我也认同阿德勒的发展心理学呢?现在有一大批心理有点毛病的人,跌跌撞撞的走过了最难的青少年时期,摸爬滚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能正视问题,且知道怎样克服问题,这样一群人是走出来的人。也有很多人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依然在遭受童年经历的侵害。

人格是可以发展的,前提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

一句话评价就是,一个经常跨过界的犯罪心理学专业人士。

我有一个做警察的朋友,在多民族混居且民风彪悍的地方做警察,却支持证据先行和沉默权,非常值得佩服的一个人。

为什么提这个人,因为药八刀事件后,他认为不应该因为激 *** 人这四个字去质疑李玫瑾。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至少从专业上来讲,她那套在警察实务中是有可操作性的。

但是,药八刀并不是激 *** 人,在药家鑫案审理的时候,药说得很清楚,他杀人,是因为那是农村人,他怕被讹。这意味着他是经过思考然后去执行的,不是俩人吵架,抄起一板砖砸人头上。

李玫瑾在要素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做了一个被媒体不断放大的判断,这就是她争议的最初,也是她跨界的表现之一。

理论上,要素不齐,专业人士根本不应该发表判断。但考虑到媒体干预的因素,如果只出现一次,那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杀母案发生的时候,她仍然不管不顾地把责任全面推向家庭。

根据报道,凶手遇到三个问题1.半岁成为留守儿童2.7岁发生车祸3.和母亲共同居住。

其中除了中间一条,有一定发生概率,其余两条,在中国的普遍性有多大,看看春运火车票多难买,就知道了,如果留守儿童=杀人犯,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差不多都有了杀人的能力,中国居然十几亿人,是不是很奇怪?

而中间那一条,7岁发生车祸,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指出车祸造成什么生理性问题(比如,如果前额叶受损,会使部分行为不受自己控制)。如果由此产生创伤后的心理问题,显然也不是靠爹妈的爱能够解决的。

后来在锵锵三人行上,对药案,还有马加爵案,她发表了一套她的价值观,一个是爱可以战胜一切,一个是性冲动的男孩子容易犯暴力错误。

爱与美这事和我的价值观不符,我是金牌女王那套逻辑,和你一样惨甚至比你更惨的人,没有去犯罪,你去犯罪,只能说你有问题。

第二个观点嘛!我是认可的,扩展说一下,李玫瑾还原马加爵案,认为,马加爵在假期看 *** ,召妓,被室友知道,打牌的时候,被室友提出来,羞愤杀人。

马加爵案年头比较长,所以,这个是可能发生的。降低性的耻度,使性压抑不至于到犯罪边缘,这点我是认同的。

这里要说的是,在那期节目中,她承认她对高学历的青少年有偏爱。

她目前从事的第二个事业,是 育儿 专家事业。这个就属于明显跨界了。

心理学作为一个科系,下属多种专业,儿童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完全是两个门类。当然,是有互通的,这令得她的 育儿 观点很容易显得似是而非。

从大面上来讲,我并不认同她有资格去大谈 育儿 。原因很简单,样本不够,量不够,质也不够,并且偏向性明显。

李玫瑾有一个女儿,据她说很优秀,但一般来讲,在亲妈眼里,自己的孩子都很优秀。不信你去问冰箱男的妈,她儿子优秀不优秀?

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讲,李玫瑾的女儿属于中等偏上,可能可以再靠上一点。这个偏上还包括很多先天和环境的因素,有一个做教授的妈,不管是基因还是生活环境都要优于其他孩子。在父母同等学历,同样的城市,甚至同样的小初高中的情况下,有多少比她女儿优秀的?有多少不如她女儿的?

这只是一个样本,而且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样本。如果以此来论断李玫瑾的 育儿 经是成功的。那么,那些在棍棒底下成长的,有一样学历,差不多人生的人,但父母的学历更低,成长环境更易恶劣的人,难道能证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正确性吗?

哦,提一句,以中国那代人的 育儿 经验来讲,后者的样本量大概更足够一些。

这道理就和郑渊洁把他的孩子培育成才或者不成才,都不足以证明中国教育好与不好。

她的另一个样本来源可能来自于犯罪者和案件幸存者,比如她常拿来说的,善良可以救命。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一个绑匪 *** 了很多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对凶犯做了个善意的举动,救了这一屋子的孩子(还是救了他自己,忘了,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大致情形就是这样)。

这仍然是孤证不立,同样的,我们可能可以找出更多的案例来说明善良可以要命。这只能说,在这个案件里,这孩子的一句话对凶犯有良性的触动,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更多时候是没有触动。

而犯罪者角度上,她把她的爱是一切理论用得非常得泛滥,嗯,就是滥。好像只要孩子在爱里成长就不会犯罪一样,别逗了,给你一个天生反 社会 人格,你爱他,他接收得到吗?这不是再基础不过的犯罪心理学的问题吗?

这套理论最大的恶,就是犯罪者皆可同情,如今只要有男的杀人了个认识的女的,甚至杀了人全家,就拿感情纠纷说事,就是这个理论过度 *** 的恶果。

对犯罪者成长环境和心理生成的归因,只适用于预防犯罪,不适用于犯罪以后的开脱。这一点,至少在国内是非常混乱的。作为中国犯罪心理学的重要人物,李玫瑾在这一后果上有没有一点责任?

而基于爱是一切的理论,她又提出了三年产育假的逻辑,理由是,要在孩子三岁以前给到足够的爱。

她提了一个反向的方式,说有些人在三岁以前玩命打孩子,因为孩子在此之前没有记忆,要打服了,以后有记忆了好带,还不记仇。

我不知道这个反向方式是从哪来的,人类幼崽出于生存需要,是最可爱的阶段。换句讲,人家就是照着成年人类产生保护欲的方向长的,说惹毛了,再可爱也不管用了(或者可爱度不够)开揍那是有的。有目的,且目的不是杀人(比如杀女婴),而是教育,这也太违背人性了吧!

她基于这个不太合情理的 育儿 方式提出反驳,指出孩子在三岁以前虽然没有显性记忆,但是会有潜意识,所以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爱。

其实人家反向也是表示孩子会有潜意识,能打服呗!

还是那句话,人类幼崽出于生存需要,是最可爱的阶段,所以天然感受到的爱就不会少,再多不是溺爱啊?

接着,她又提出,不能给孩子一直换照料的人,因为这样孩子会混乱。所以要一个人来带,建议给母亲三年产育假。

人类不是群居动物吗?认识更多的同类,并且产生联系,本来就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好吗?既然三岁以前的潜意识这么重要,为什么不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形 *** 类本来就应该和很多人类共同生活的思维模式?

这个逻辑是不是有点乱?

卡伦·霍尼和多萝西·迪纳斯坦告诉我们,男性对女性的恐惧, 特别是他们在婴儿期对母性的主体力量的恐惧 ,都 历史 性地具体化为对于女性的诋毁——《阁楼上的疯女人》

卡伦霍尼是19-20世纪的心理学家,死于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说,在李玫瑾开始从事心理学专业之前,关于婴儿时期母亲对于婴儿的影响已经有了论著。如果她试图转业到儿童心理学方向,从专业角度往 育儿 专家发展,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在这些已有论据中,寻找可以反驳的理论,而不是拿着自己普普通通的心理鸡汤往死了灌。

退休老太太有发挥余热的心,我们能理解,但目前看来,李玫瑾的余热显然有点毒。

李教授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看过她对教育的一些分析,我特别认同,尤其是李教授不会把孩子的所有过错归结到孩子身上,而是归结到教育,孩子结交坏孩子是本身的不安全感?比如她认为一个人脾气大那么她的童年一定是有缺失的,有些人并不是有意脾气大,而是控制不住自己!

很多视频中子女不孝被骂,近期播出的电视剧《都挺好》引发共鸣、十几岁的孩子杀人,难道是孩子的错?很多人建议将14岁不服刑事责任这个年龄降低,有什么意义?你把一个14岁孩子判30年能干嘛?父母干嘛去了,没教好才应该进监狱不是吗?所以很多父母都是放养,出了事一点也不自责!

还有就是对于小孩子如何教育,李教授的很多话也能让很多人醒悟,各个年龄段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打骂吼!总之,多看看这些视频有好处,也不说过分夸谁,捡有用的听!

谈谈我的看法,三点。

作为一个罪案剧的爱好者,对犯罪心理学和犯罪心理侧写比较着迷,李玫瑾老师除了是国内犯罪心理侧写领域的数一数二的专家,还有一个专业领域,就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和预防。

她经手的真实案件何其多,绝不是什么样本不足,相反,是接触了足够多的某些类型的犯罪人和犯罪行为,在研究其与幼年家庭教育的相关性时形成的自己独到的理解。

所以说实话,李老师的观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怎么培养出好孩子,而是怎么才能不整出熊孩子,这么看来,应该都是实实在在得来的血的教训,起码值得家长一听,给自己提个醒。

李老师赞成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观点: 就是在孩子年幼时,6、7岁至多青春期之前,是形成影响一生的重要观念的时期,这个观念会指引在人遇事之时,一瞬间的下意识反应,很多时候决定人一生的就是这一瞬间。

比如,药家鑫案件,按照李老师的分析药家鑫在幼年时期,家里过度强调学琴的重要性,在练琴这件事情上极为严苛,一旦练琴时犯了错打骂特别要命,导致药家鑫在犯了错这件事情上内心感受极度恐惧,没有形成犯了错不可怕,可以改正和弥补的朴素观念。

所以到后来开车撞到人,他在一瞬间的念头不是补救,而是杀人掩盖错误,这也是李老师为什么说药家鑫是激 *** 人的考量。

再比如,马加爵的案子,其实是因为灭口,因为马加爵出身贫困家庭,他印象最深的观念就是家人常说的人穷志不穷,穷人也有气节,所以当自己 *** 的事情被室友发现,并在牌桌上被人拿来威胁时,为了保全所谓气节面子才走了错路。

但是以上所说绝不是为了犯罪人推脱,恰恰相反,我们要归因,要吸取教训,起码我觉得药家鑫和马加爵案里,包括前段时间热议的高中生不堪妈妈唠叨,开车门跳江的惨剧,就是因为幼年家庭教育中欠缺了生命教育。

“人命大于天”——不管是别人的命还是自己的命,都是最宝贵的。

恰恰这个最最应该植入内心的朴素观点被忽视了。

在幼年时,该有的观念没有植入孩子内心,而不该有的错误念头却根深蒂固。 这就是很多犯罪人童年生活的养育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理解李老师很多的其他观点:

比如三年产假的提议,其实是提倡幼儿时期亲子陪伴,隔代教养很容易出现的就是:重物质轻精神,缺乏人生观的指导教育。

比如幼年教育要奖惩有度,惩罚的作用在于将正确观念深深烙进孩子的心里,一生受益等等。

李老师是犯罪心理学家,不是 育儿 专家,她的观点有她专业背景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应该是深入全面长期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特点,尽可能多的学习尝试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么?

那些叉着腰评判别人的,指手画脚纸上谈兵的,要么你没孩子,要么就是干啥都爱找标准答案。

可教育孩子这件事 是一门广深的学问,绝不是依靠哪一派理论或者哪一种观点就可以轻松搞定的,更何况它是绵延一辈子的人生课程, 哪会有一劳永逸的标准答案呢?

居然有人说原生家庭对人影响的定论被否定了!一个职场心理专家真的就去研究职场吧!先不说这个定论是近几年才被放大来说的,就说原生家庭影响的问题。

我们大部分人,原生家庭会陪伴我们人生的前20年甚至更多。父母如果在前五六岁没有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只能说明父母就是如此,他们改不了,那么日积月累除去前5.6年,剩下的十几年又会如何,难道不是影响?

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大吗?如果不大为什么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在南方那边会那么严重?那边生男生女的固有思想是一代传一代的,他们的父母鄙弃女儿,她们大多数也会认为女孩就是不如男孩。这难道不是家庭影响?如果说这个问题太大,那换个。

家庭暴力婚姻不幸,没有人在20多岁未婚时会想过以后会过得不幸福。也许你的父母幸福美满,但如果你的婚姻不幸带给孩子的伤害又是多少?现在有多少人是因为父母吵架暴力离婚,而导致不愿结婚的?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伤害不可估计。你乱丢垃圾,孩子也会。你骂人说脏话,孩子也会。你认为小错误不算错误,熊孩子就是孩子,那么孩子也会无所谓。

所以,家长要做好人,孩子才好做人。

专业的犯罪心理学知识我不知道,对那个领域也不了解。

知道李玫瑾教授是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个李玫瑾教授分析马加爵事件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中李玫瑾教授对待马加爵的父母的态度和评价让我对李玫瑾教授印象很深刻。她说马加爵的父母很淳朴很善良。马加爵的父母在知道自己的儿子犯了这么不可饶恕的罪时,马加爵的父母让自己的儿子回来认罪。同时,马加爵的父母带着他们全家在每个受害人家人长跪不起,乞求原谅。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人犯罪,有时他的家庭也会承受莫大的压力。很多犯罪人家人是很善良的,犯罪人可以不顾自己,但是的行为不但对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庭带来了伤害,也对他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伤害。

后来看了几个李玫瑾教授分析的案件,药家鑫案件,白银案件,章莹颖案件。其实,我个人还是很认同李玫瑾教授分析的思路。如果大家有谁不认同李玫瑾教授的观点,其实可以当做一个故事听,或者是当做多一个看待这件事的一个角度。

让我深深的喜欢上李玫瑾教授的一点就是她所做的公益。

她说过一个犯罪分子,很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跟着年迈的奶奶,稍微长大一点就出去流浪,没有谋生的能力只能靠偷维持生存,然后被抓起来了,接触的也是一些不务正业的犯罪分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放出来依然没有很好的谋生能力,常常还是会犯罪。这样恶性循环,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像这样的人在年幼的时候我们 社会 要给予一定的关怀。

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小孩,让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己的工作事业很重要,挣钱很重要,但是小孩的成长更加重要。

李玫瑾教授的一些视频推荐大家看看,值得一追。

李玫瑾为什么老得那么快

劳累过度,气虚体弱。而且李玫瑾教授年龄是63岁,1958年出生的。年龄也是很大了,所以老的快也是正常的。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心理学家李玫瑾用了40年,总结了上千例罪案,发现决定命运的并不是智力,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性格、智力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流行词汇。

李玫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玫瑾12至18岁全集讲座、李玫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248Bj0CDQBYUgI.html

标签:李玫讲座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1372秒, 内存占用1.79 MB, 访问数据库17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