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拉尤萨夫扎伊(马萨拉 犹大)

 2023-09-18  阅读 18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马拉拉尤萨夫扎伊,以及马萨拉 犹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女性必看的外国励志书籍分享读美好的书,做气质女人,书籍是女性的必备品,外国有很多优秀的书籍是适合女性看的。下面我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女性必看的外国励志书籍,欢迎参阅!女性必看的外国励志书籍 1.《Lean In》 看谢丽尔·桑德伯格怎样平衡工作与生活 这是任何想要向前一步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马拉拉尤萨夫扎伊,以及马萨拉 犹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女性必看的外国励志书籍分享

读美好的书,做气质女人,书籍是女性的必备品,外国有很多优秀的书籍是适合女性看的。下面我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女性必看的外国励志书籍,欢迎参阅!

女性必看的外国励志书籍

1.《Lean In》

看谢丽尔·桑德伯格怎样平衡工作与生活

这是任何想要向前一步的职场女性必读的书。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是 Facebook 的首席运营官和财富杂志评选出的更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之一,我们可以在本书看到社会和文化的哪些方面推动了她的事业发展。

2.《The Female Lead》

Edwina Dunn 所著的关于女性改造世界的故事

这本书赞扬了那些为改变专业领域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女性,其中甄选了60位政治,艺术,新闻,教学,工程,科学,电影和社区的杰出领袖。

3.《I Am Malala》

这本由马拉拉·尤萨夫扎伊和克莉丝汀娜·拉姆所著的书讲述了一个为了争取教育权利却被塔利班杀害的女孩的故事。

全世界都知道她,但你应该亲自去了解这个女孩鼓舞人心的故事。作为一个青少年,她为了争取平等的教育权利站在了塔利班分子面前。她是诺贝和平奖最年轻的获奖者,她的事迹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中东地区性别歧视的现状。

4.《Hidden Figures》

这是 Margot Lee Shetterly 创作的关于美国梦和在黑人女数学家帮助下美国赢得太空竞赛的事迹。

这本书所改编的电影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讲述了四位非裔美国科学家在冷战期间帮助 NASA 取得重大突破而不为人知的故事。纵观她们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像是从一个独特的微观视角窥视了美国历史的演变历程。

5.《The Glass Universe》

D *** a Sobel 讲述了哈佛大学天文工作者们观测宇宙的故事。

畅销书作家 D *** a Sobel 这本书揭示了女性在天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和贡献。这些被当成“人类计算机”的女性为男性同行做计算服务,做出了许多革新——虽然在历史上经常被遗忘。Sobel 以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详述了她们的故事。

女性看的国内励志书籍

《莎菲女士日记》

丁玲 著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4年9月

莎菲是五四浪潮中的叛逆女性,痛恨和蔑视一切,却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患了肺病后,她开始放纵自己的感情,追求南洋华侨凌吉士,却又鄙视他卑劣的灵魂,终日陷于痛苦中挣扎。

莎菲的形象是矛盾的。她坚强自立,却又苦闷沉沦: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莎菲离开了家乡,决意南下,一个人“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向往自由自在的她选择独居,这在当时女性里并不多见。但与此同时,莎菲又异常苦闷沉沦,常常意志动摇,甚至借酒浇愁。爱情方面,她对凌吉士一见钟情,又敢主动追求,但偶尔又会胆怯退缩——“常常话到口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

理解莎菲身上的矛盾性,得从她那时代的复杂上着手。在五四运动退潮后,社会变得迷惘、混乱,部分青年也不似以前那样热血,目标明确,而是在人生道路和方向上不知所措。莎菲就是这样一类人的形象在文学中的代表:她的思想具有前卫和现代的特点,但她的行为又无法完全服从她这部分思想的指令,这就导致了她的意识和个体的扭曲。这也是我们看到她为何如此“别扭”的缘由。

部分读者对《莎菲女士日记》的写作水平不满,称作为丁玲的早期作品,犹显稚嫩。但抛开写作水平不谈,从这部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意义来看,《莎菲女士日记》的文学意义尚是名副其实的。

适合女性看的书

《另外那个女人》

[英]多丽丝·莱辛 著 傅惟慈等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1月

这也是个起初受爱情之累,最终从中解脱的女性的故事。柔斯与交往3年的男友乔治分手后,在失去双亲的脆弱中遇到了吉米。在被告知吉米已婚的情况下,柔斯劝说他尽快离婚,但吉米却一直拖拉。直到她忍无可忍,给柔斯妻子皮尔逊太太寄了封信后,才知道一直以来的真相,做出了最后的选择。

柔斯在故事之初的形象十分刚强、果敢:她可以不顾父亲的反对,与男友分手;可以靠工作来养活自己和父亲。当她的父亲劝说她不要再去上班时,她满脸鄙夷,说:“女人就应该独立生活。我喜欢独立生活。”对柔斯来说,她的生活应当是自己掌控的。直到她遇到吉米,她开始变得依赖他,变得优柔寡断。这段爱情几乎让她和她的生活失控,但最后柔斯还是彻底斩断了它,并借此回归到此前的那种独立、自信的状态。

借柔斯之口,多丽丝·莱辛说出了诸多饱含女性主义思想的话语,尤其是在与父亲的对抗中,柔斯那“女人必须自己照顾自己”“女人就应该独立生活”等话语不仅将她那独立女性形象刻画了出来,也引起了读者的许多共鸣。同时,多丽丝·莱辛在故事中还多处描写了男性与女性在感情、生活、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小说里的男性在破坏爱,女性则在守护爱;男性想要“自由”,女性则想要安稳……结尾柔斯决定与皮尔逊太太一起生活,且不依靠男性,更是把多丽丝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1. 世界10大励志书籍推荐

2. 适合女孩子看的励志书籍推荐

3. 适合女生的经典励志书籍推荐

4. 30本人生必读的励志书籍推荐

5. 世界上最伟大励志书籍有哪些

6. 100本优秀励志书籍推荐

1997年七月十二日发生了什么

1997年7月12日,这个日子目前已经被联合国定为“马拉拉日”,为表扬她为争取女童受教育的权利所做出的贡献。她出生于巴基斯坦西北部、与阿富汗接壤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瓦特县,生长在一个穆斯林家庭,排行老大有2个弟弟,她的父亲齐亚乌丁·尤萨夫扎伊是一名学校校长、诗人和教育活动家,对她的影响颇深,因为她原本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但是她的父亲认为当医生一次只能治好一个人的病,必须逐个治疗,但是如果成为一名政治家却可以把整个国家的病都治好,让马拉拉从此立志成为巴基斯坦总理。

马拉拉在联合国的演讲稿:书和笔是更好度武器(2)

马拉拉在联合国的演讲稿:书和笔是更好度武器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为了每位孩子的璀璨未来我们要求学校和教育。我们会继续旅程,向和平与教育的目的地前进。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我们。我们会为自己争取权益,我们会为自己的'声音带来改变。我们相信发自我们话语的感染力与力量。我们的话语可以改变全世界——因为我们众志成城,为教育事业团结奋斗。如果我们要实现目标,那么让我们利用知识这一武器自我激励,让我们通过团结与友爱自我保护。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们不可忘记数以百万计的人在贫困、不公与无知中遭受苦难。我们不可忘记数以百万计的失学儿童。我们不可忘记我们的姐妹兄弟等待着一个璀璨与和平的未来。

那么,让我们开展一场对抗文盲、贫困和恐怖主义的壮丽抗争,让我们捡起我们的课本和笔,它们才是威力最强大的武器。一个孩子、一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可以改变世界。教育是唯一的答案。教育为先。谢谢大家。

   【相关资料】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个17岁的少女应该是什么样的?对于很多人来说,17岁应该是一个最适合做梦的年纪,17岁的女孩应该是明艳活泼、无忧无虑的。但时对于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玛拉拉来说,年纪轻轻的她已经为女童教育权战斗了多年。昨天,玛拉拉以17岁的年龄和另一位印度儿童权利人士萨蒂亚尔希共同获颁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这一奖项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获奖者。

北京时间昨天下午5点,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亚格兰在该委员会宣布了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者: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儿童权利活动人士萨蒂亚尔蒂和玛拉拉。

亚格兰: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认为,一名印度教人和一名穆斯林、一位印度人和一位巴基斯坦人,共同参与这场为教育、反极端主义的抗争,有重要意义。

对于巴基斯坦少女玛拉拉的获奖,媒体似乎并不意外。因为2013年,她就曾获得提名。而玛拉拉的故事要从2009年说起。当时塔*班控制着马拉拉的家乡斯瓦特地区,他们禁止民众从事 *** 活动,并且严格限制女子接受教育。当时只有12岁的玛拉拉却勇敢地为英国广播公司乌尔都语网站撰写起了博客:一个巴基斯坦女学生的日记。

玛拉拉:1月14日,再也不能去上学了。今天去学校的时候,我心情很不好。从明天开始就放寒假了,但校长只告诉了我们放假的消息,却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开学,以前都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我猜想,是塔*班已经下命令,从明天开始禁止女孩上学。我很乐观地相信,新学期一定会再开始的。但当我离开学校时,我回望了一下校园里的建筑,好像我不能再见到它似的。

2013年7月12日,16岁生日的马拉拉·尤萨夫扎伊(Malala Yousafzai)在联合国大会上,为“马拉拉日”发表演讲。2012年10月9号,一名塔*班人员袭击了马拉拉搭乘的校车,开枪击伤了她的头部,导致她颅底骨折、左侧下颚骨关节受损、脑部受损,命悬一线。塔*班扬言说,袭击是因为玛拉拉不接受警告、坚持上学,总是说不利于塔*班的话,如果她幸存的话将再次发动袭击。但是9个月后,劫后余生的玛拉拉再次出现在联合国的演讲台上:

玛拉拉:今天,我很荣幸的站在这里,在枪口下,我意识到笔和书本的重要性。有一句哲言说,铅笔比枪更有力量。死去的只有软弱、恐惧和绝望,由此生长出来的是力量、动力和勇气。我还是那个玛拉拉,我的抱负没有变、我的希望没有变、我的梦想也没有变。

作为女童教育权的主要代言人,玛拉拉并没有因威胁停下她奔走呼号的脚步。她的事迹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什么这个小女孩的身上有着远远超出同龄人的勇气和力量。

欧洲议会主席马丁舒尔茨:这个女孩所经历的斗争无法和我们现在所做的相比较,这是一个被谋杀所威胁的少女,一个11岁的女孩被告知将被杀害,仅仅因为她想要上学读书。想象一下她所表现出的勇气。就我而言,在21世纪,玛拉拉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品格。

2013年4月,马拉拉登上了美国《时代》的封面,并被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7月,联合国宣布将她的生日定为“玛拉拉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发表讲话时说,极端分子袭击玛拉拉恰好证明了他们最害怕什么,那就是一个拿着书的女孩。昨天,玛拉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传来,巴基斯坦塔*班的发言人对此表示谴责。而身在英国伯明翰的玛拉拉则召开发布会,她说,这么多的人为争取儿童权利工作着,自己非常高兴,从不感到孤单。

玛拉拉:当时我在上课,老师进来告诉我说我有个重要的消息要告诉你,然后他说,你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祝贺你!得奖让我感到很荣幸,这会激励我继续前进,我们想让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哪些人?

历届(1901年-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名单:  

1、1901年琼·亨利·杜南(瑞士)红十字会创办人

弗雷德里克·帕西(法国)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的创始人

2、1902年埃利·迪科门(瑞士)国际和平局局长

夏尔莱·阿尔贝特·戈巴特(瑞士)国际议会和平局局长

3、1903年威廉·兰德尔·克里默(英国)推动国际和平运动

4、1904年国际法研究院(总部当时位于比利时)

5、1905年贝尔塔·冯·苏特纳(奥地利)著名女作家,和平运动的代表人物。

6、1906年西奥多·罗斯福(美国)美国总统,调解日俄战争

7、1907年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意大利)记者、政论家

路易·雷诺(法国)国际法专家

8、1908年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瑞典)作家、新闻记者、政治家因主张以和平方式解散瑞典-挪威联盟而获奖。

弗雷德里克·贝耶(丹麦)和平主义者、政治家

9、1909年奥古斯特·贝尔纳特(比利时)国际法协会主席

保罗·德康斯坦(法国)法国政治家、促进美法和解

10、1910年国际和平局(总部位于瑞士)

11、1911年托比亚斯·阿赛尔(荷兰)国际法庭的创建人

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奥地利)记者

12、1912年伊莱休·鲁特(美国)律师

13、1913年亨利·拉方丹(比利时)法学专家、国际和平局局长,被誉为“欧洲人民和平运动的忠实领导人”

14、1914年、1915年、1916年均未颁奖

15、1917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瑞士日内瓦)

16、1918年未颁奖

17、1919年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美国总统、国际联盟的最初倡导者

18、1920年莱昂·布儒瓦(法国)国际联盟大会主席

19、1921年卡尔·亚尔马·布兰廷(瑞典)瑞典首相

克里斯蒂安·劳斯·朗格(挪威)历史学家、国际议会联盟秘书长

20、1922年弗里乔夫·南森(挪威)北极探险家、国际难民事务先驱

21、1923年、1924年均未颁奖

22、1925年奥斯丁·张伯伦(英国)英国外交大臣、《洛迦诺公约》的倡导者

查尔斯·盖茨·道威斯(美国)“道威斯计划”计划的制定者

23、1926年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法国)因在《洛迦诺公约》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奖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德国)因在《洛迦诺公约》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奖

24、1927年费迪南·爱德华·比松(法国)人权联盟的创立者

路德维希·克魏德(德国)历史学家

25、1928年未颁奖

26、1929年弗兰克·凯洛格(美国)因倡议缔结《九国非战公约》而获奖

27、1930年纳坦·瑟德布卢姆(瑞典)神学家,因倡导世界基督教会间的团结而获奖

28、1931年简·亚当斯(美国)芝加哥赫尔宫协会的创始人。她因争取妇女、黑人移居的权利而获奖

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美国)卡内基争取国际“和平”奖励基金会主席

29、1932年空缺

30、1933年诺曼·安吉尔(英国)作家、经济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成员

31、1934年阿瑟·亨德森(英国)政治家,工党创始人之一

32、1935年卡尔·冯·奥西埃茨基(德国)政治记者和政论家,反法西斯主义者

33、1936年卡洛斯·萨维德拉·拉马斯(阿根廷)时任阿根廷外交部长,因成功地调停查科战争而得奖。

34、1937年罗伯特·塞西尔(英国)国际联盟创始人

35、1938年南森国际难民办公室

36、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均未颁奖

37、1944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瑞士日内瓦)

38、1945年考代尔·霍尔(美国)美国国务卿,促成了联合国的成立。

39、1946年爱米莉·巴尔奇(美国)妇女争取和平和自由国际同盟创办人

约翰·瑞利·马特(美国)世界基督教男青年联盟主席兼创办人

40、1947年英国教友会与美国教友会

41、1948年未颁奖

42、1949年约翰·博伊德·奥尔(英国)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第一任总干事,表彰其为消除饥饿所做的努力

43、1950年拉尔夫·本奇(美国)第一个获奖的黑人,表彰其为调解阿以战争所做的努力

44、1951年列翁·茹奥(法国)国际工会联合会副主席,表彰其坚持不懈的斗争和工人运动

45、1952年史怀哲(德国)医生,表彰其长期在非洲从事医疗工作的努力

46、1953年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美国)美国国务卿,其倡导的马歇尔计划改善了西欧战后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7、1954年联合国难民署(瑞士日内瓦)

48、1955年、1956年均未颁奖

49、1957年莱斯特·伯勒斯·皮尔森(加拿大)时任加拿大外交部长,因主张派遣联合国紧急部队(UNEF)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而获奖

50、1958年乔治·皮尔(比利时)

51、1959年菲利普·诺埃尔-贝克(英国)于两次大战间致力于解决战争制造的难民问题、救援组织,与和平工作

52、1960年艾伯特·约翰·卢图利(南非)

53、1961年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

54、1962年莱纳斯·卡尔·鲍林(美国),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

55、1963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League of Red Cross Societies(瑞士日内瓦)

56、1964年马丁·路德·金(美国)

57、196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纽约)

58、1966年、1967年均未颁奖

59、1968年勒内·卡森(法国)

60、1969年国际劳工组织(瑞士日内瓦)

61、1970年诺曼·勃劳格(美国)

62、1971年威利·勃兰特(前西德)

63、1972年未颁奖

64、1973年亨利·基辛格(美国)

黎德寿(越南,拒绝领奖)

65、1974年肖恩·麦克布赖德(爱尔兰)

佐藤荣作(日本)

66、1975年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前苏联)

67、1976年贝蒂·威廉斯(英国)

梅里德·科里根麦桂(英国)

68、1978年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埃及)

梅纳赫姆·贝京(以色列)

69、1979年特里莎修女(马其顿)

70、1980年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维尔(阿根廷)

71、1981年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瑞士日内瓦)

72、1982年阿尔瓦·米达尔(瑞典)

阿方索·加西亚·罗夫莱斯(墨西哥)

73、1983年列赫·瓦文萨(波兰)

74、1984年迪斯蒙·图图主教(南非)致力推动南非废除种族隔离政策

75、1985年国际防止核战争医生组织(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

76、1986年埃利·维瑟尔美国籍罗马尼亚作家,因在1958年发表的小说《夜》中叙述他在 *** 集中营的经历

77、1987年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哥斯达黎加总统,在达成中美洲和平协议的努力而获奖

78、198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美国纽约)表彰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减缓那些停战合约正在商讨中的地区的紧张局势所做出的贡献”

79、1990年戈尔巴乔夫末代苏联 *** 中央总书记(1985~1991)唯一一位苏联总统(1990~1991)。俄苏政治家,国务活动家。苏联的改革和“公开性”的创始人

80、1991年昂山素姬缅甸女政治家,“争取民主和人权的非暴力斗争”

81、1992年里戈韦塔·门楚·图姆(也翻译为里戈贝尔塔楚),危地马拉女政治家,“在尊重本土人民权利的基础上,为争取社会主义以及种族文化和解所做出的贡献”

82、1993年纳尔逊·曼德拉(南非黑人领袖)

戴克拉克(南非总统)“在和平的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方面的贡献

83、1994年阿拉法特(巴勒斯坦领导人)

希蒙·佩雷斯(以色列外长)

拉宾(以色列总理)三人共同推进巴勒斯坦的和平独立进程

84、1995年约瑟夫·罗特布拉特,生于波兰的英国核物理学家

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加拿大)在国际上削减核武器的努力,把“最终消灭核武器”作为长远目标

85、1996年卡洛斯·菲利普·西门内斯·贝洛(东帝汶)

何塞·拉莫斯·霍塔(东帝汶)和平化解东帝汶冲突方面的工作

86、1997年国际反地雷组织(ICBL)及其领导人乔迪·威廉姆斯(美国)在禁制和消除地雷

87、1998年约翰·休姆(北爱尔兰)

大卫·特林布尔(英国)在寻求和平解放北爱尔兰冲突上的努力

88、1999年“无国界医生”组织,在许多地区率先推展人道援救工作

89、2000年金大中(韩国前总统)促成朝鲜与韩国两方领导人会面,增进朝鲜半岛与东亚和平

90、2001年联合国及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加纳)为他们对更有组织与和平的世界做出的努力

91、2002年吉米·卡特(前美国总统)为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不懈为国际冲突寻找和平解决方案、致力于增进民主及改善人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

92、2003年希尔琳·艾芭迪(伊朗)为民主和人权,特别是为妇女和儿童的权益所作出的努力

93、2004年旺加里·马塔伊(肯尼亚)为可持续发展、民主与和平作出的贡献

94、200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埃及)在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95、2006年穆罕默德·尤纳斯及孟加拉乡村银行(孟加拉国)为表彰他们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

96、2007年阿尔·戈尔及 ***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美国)唤醒人们对地球暖化问题的重视

97、2008年马尔蒂·阿赫蒂萨里(芬兰)三十多年来在各个大陆为解决国际冲突而作出的重要努力

98、2009年奥巴马(美国现任总统)其致力于加强国际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之间的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

99、2011年塔瓦库·卡曼(也门),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利比亚)与莱伊曼·古博薇(利比亚)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00、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01、2013年,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其为销毁化学武器做出的“巨大努力”

102、2014年,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尤萨夫扎伊以及印度人凯拉什·萨塔拉蒂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03、2015年,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获得2015年诺贝尔“和平”奖

104、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以表彰其为结束该国历时50多年的内战所作出的努力

105、2017年,非 *** 组织“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

106、2018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德尼·穆奎格和伊拉克的纳迪娅·穆拉德获奖

107、2019年,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阿比·艾哈迈德·阿里获奖

108、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世界粮食计划署

《十七岁的猫》读后感

是这样的:

17岁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尤萨夫扎伊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她是谁?她为推动世界和平做出了什么?她为何在自己的国家受到如此多的批评和质疑?

(马拉拉。)

文_苏化语

2012年10月9日,这一天的早晨看起来跟平常的每一天毫无区别。阿玛尔·阿默德·汉走进BBC总部大楼,在员工餐厅拿了一杯咖啡,然后乘电梯到五楼办公室。他是BBC乌尔都语部分的负责人,如往常一样,他在9点半准时召集20个员工开始例行晨会。

这个时候,他看见巴基斯坦团队在夜里发布在BBC乌尔都语网站上的新闻:15岁女孩马拉拉被塔利班枪击,头部中弹,目前生命垂危。

阿默德·汉愣住了。他认识这个女孩,他当然认识她。

四年以前,塔利班开始了对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的高压统治,包括禁止任何女孩上学读书。那时,阿默德·汉和他的编辑们商量着,如果能找一个斯瓦特地区的小姑娘来写日记,只管记下在这种情况下的校园生活,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直观地感受到那里所发生的事。

他们在白沙瓦有个通讯员,这个叫阿卜杜尔·海·卡卡尔的记者正好跟斯瓦特当地一个老师齐亚丁·尤萨夫扎伊有点交情。尤萨夫扎伊很爽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他在自己的班上问:“有谁愿意写这样一个博客?”

一个女孩自告奋勇,但第二天,她却告诉他,父母认为这太危险了,不准她这样做。其他孩子的家长也有着一样的担忧。最后,尤萨夫扎伊向BBC推荐了自己的女儿。那就是马拉拉。

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想到,马拉拉会因为这个博客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而后,又因此遭到塔利班的报复,差点送命。再之后,大难不死的她成为这个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儿童权利活动家,并在201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模范

早在成为活动家之前,马拉拉是一个模范学生。

两岁半的时候,马拉拉就能坐在一群10岁孩子中间,安静地听老师讲课。“她不吵也不闹,她能够听懂老师在讲什么,而且也不会觉得无聊。”尤萨夫扎伊的一位同事兼密友说,“等稍微再大一些,她总能拿到班上的第一名。老师都认为她是个天赋出众的姑娘,但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

马拉拉把她的零花钱都花在买书上。她跟世界上其他小孩子一样喜欢哈利·波特,她的书包上面就印着哈利·波特的图像。但她的阅读面更广,她读贝娜齐尔·布托的传记,还有奥巴马传记,等等。她最喜欢的书是保罗·科埃略的《炼金术士》,她常常引用里面的名句:“当你真正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

她热爱学习,但周遭的环境却在2008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塔利班取得了斯瓦特地区的控制权,推行严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并且禁止女童接受教育。同年,超过400所学校被迫关闭。尤萨夫扎伊把马拉拉带到了白沙瓦,在那里,他们参加当地一个媒体俱乐部活动, *** 塔利班对女子学校的攻击。当着许多全国性媒体大人物的面,11岁的马拉拉做了生平第一次公开演讲,题为“塔利班怎么敢剥夺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受到了广泛好评。

接下来,就是为BBC撰写博客。

阿默德·汉和他的团队非常注意马拉拉的安全,他们告诉她,更好度用个笔名。于是,马拉拉开始用笔名Gul Makai写作,这是当地民间传说中一个女英雄的名字,在普什图语里的意思是“矢车菊”。

她的博客内容很简单,就是每一天上学和生活的日记。文字也不复杂,但非常真实。在第一周的某天,她写道: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了武装直升机和塔利班。自从斯瓦特地区开战以来,我就一直在做这样的梦。妈妈给我做了早饭,然后我就上学了。我有点害怕,因为塔利班发布了一条禁令,禁止任何女孩子去学校。

我们班原本有27个学生,但今天只来了11个人。应该是塔利班禁令生效的缘故。自从禁令发布以来,我有三个朋友都转学去了其他地方。

在放学路上,我听到一个男人说,‘我要杀死你’。我不禁加快了脚步,过了一会儿,我才悄悄回头看他是不是还在我身后。幸好,这只是虚惊一场,原来他正在打 *** 。他一定是在威胁别的什么人。”

她的博客一开始只登在BBC的乌尔都语网站上,后来被翻译成了英文,放在BBC的首页进行 *** 。一夜之间,这个博客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大家都想知道,这个叫“矢车菊”的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存在,她究竟是谁。

在她的家乡,马拉拉并没有藏匿起来。2009年2月18日,她跟父亲找到了塔利班反对者、著名新闻主播哈米德·米尔。当时米尔正在做街头采访,马拉拉跑到他面前要求出镜,米尔同意了。马拉拉对着米尔和观众说,“我所要求的只有受教育,为此我绝不惧怕任何人”。

7个月后,塔利班终于从斯瓦特地区撤出,而马拉拉已经成了当地女童受教育运动的一面旗帜。她开始积极发起倡议,要求提高教育拨款(当时巴基斯坦的教育经费只占GDP的2%),鼓励家庭打破传统,让他们的女儿也能上学。许多学校因此改名为“马拉拉学校”,以感谢她的努力。

(2014年5月14日,美

马拉拉尤萨夫扎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马萨拉 犹大、马拉拉尤萨夫扎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309Bj0EAAZVVgM.html

标签:犹大萨拉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1105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