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课件(一去二三里课件图片)

 2023-09-21  阅读 10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一去二三里课件,以及一去二三里课件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导读: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说课内容 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一去二三里课件,以及一去二三里课件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导读: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说课内容

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说教学

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学生读课题,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学生交流学法)结合图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自我拼读过程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老师在范读时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以把握古诗的整体节奏,体会童谣的韵律美。

第二环节:生字认识

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课件演示生字,先顺序出现,在乱序出现)。采取抽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里”的声母是边音,(这里可以CAI课件出示,重点字的读音选择)并组词,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提醒学生:.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想像的良好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其次,出示课件主题图,着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表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这一部分,应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最后,背诵全诗,提问:你在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这个小山村热闹吗?美吗?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还可以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课件演示,一学生读有关诗句,一学生指图,教师辅助点击鼠标,出现放大的图画区域。)

课间休息:做识字游戏《摘苹果》,使课堂的气氛达到一个新高,同时学生适当放松。

第四环节,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首先引入田字格,(多媒体出示田字格,并演示各个部分)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并用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又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来巩固田字格的认识。写字时,学生先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一”。出示课件“一”在田字格的方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 。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而“三”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指导,让学生体会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并可以用实物 *** 反馈学生作业,学生展开互评。在这里,我引入一个故事: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学生练写了三个字,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教育意义。]

总之,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写四方面结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手学生,努力使朗读教学和写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配乐诗朗诵。学生伴随音乐自由朗诵,强化印象,学生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1

分析学生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

四、写字

(设计意图:练写了三个字,学生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意图。)

教学反思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学生终于学完拼音,开始接触汉字了。第一篇识字是古诗《一去二三里》,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课文,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的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一幅幽静美丽的山村田野画面,这首诗巧妙地把一到十10个数字隐藏其中。

在教学古诗时,我运用课文的插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了解古诗所写的小山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其中“烟村”、“亭台”这些词语学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烟村”是什么,“亭台”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诗句变得简单化了。再让学生通过想象,使我们大家和诗人一起都置身于这美丽的小山村中,从而体会诗人的感受,最后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们一个个都读得兴致勃勃,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由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我从田字格的结构教起,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写字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横)“一”。板书示范(横)“—”在田字格当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而“三”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板书,让学生体会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的第一课。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村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是描绘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是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顺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自学课文,自学生字,检查自学情况,指导朗读课文,练习写字,巩固练习,实际活动”这一活动过程进行教学,采取多种形式有趣识字的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图画,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分辨“八”和“入”。

【课前准备】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插图(一)的课件,果子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卡片。

【教学设想】

从图入手,在读文中识字,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韵母(ai 、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ch、sh、yi、wu)和三个三拼音(jiāò、zuò、huā)

2、激趣导入:

开学到现在,同学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一的课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听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烟村、亭台、花)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板书:美)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板书课题并注上拼音。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课题的“去”和“里”是什么意思?结合具体实例帮助理解。

三、初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

2、教师放慢语速带读课文,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一)画出12个要认识的12个生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除了这12个生字外,其他的字怎么办?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学生各自看着拼音拼读12个生字。(每个生字拼读两遍)

5、教学生字:

⑴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注意“去”“四”“三”“十”)

⑵ 去掉拼音打乱顺序抽读12张生字卡,开火车读,小组竟赛读,全班齐读。

⑶ 分一分:你们能把这12个生字分成两类吗?为什么这样分?(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把“去”和“里”分为一组。)

⑷ “找朋友”游戏:把“一”至“十”和数学中的阿拉伯数字“1”至“10”的卡片发给学生,找出自己的朋友,如“一”和“1”是一对好朋友。

⑸ 用“去”“里”组词,看谁组得多。

⑹ 动动手“我会做”:学生用自己的手,怎样做手势来表示这十个数字,使别人会意。

⑺ “摘果子”游戏:把12个生字藏在果子后面,摘一个领读对了,就奖励这个“果子”。

⑻ 带生字准备回家:学生认读12个生字。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问:小山村的景色美吗?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你能把课文读得美一点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自愿起立表演读,小组竞赛读,师生表演读,全班齐读。)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父母听。

2、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本课的生字,比一比谁找得多。

【教学反思】

不知什么原因,上完这节汇报课后,总有许多遗憾环绕在我的脑海里:二十多年的从教路,虽然有徘徊过,也有成功过,有令自己欣慰的时候,但这一节课总的感觉是不成功的。

我几番的思前想后,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在新课程理论的阅读过程中,虽然能感觉到新课程为我们的教育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图景,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把握不住尺度,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我也知道:新一轮课改,教师不仅要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从图入手,观察说话,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从而引出这首个歌谣,让学生感受歌谣的美,多种形式地、有趣地学习生字。但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好四十分钟的时间,没有合理地安排每一个环节,恰当地分配时间,结果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最后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朗读感悟童谣的美,只能把遗憾留给下一节课。

为此,我认为课前了解学情,沟通学路,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人,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极为重要。我也知道,当今课改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体现以学定教,不能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而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接受情况而灵活地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活动中得到发展。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写字是本课重点;分辩“八”和“入”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或生字卡片。

【设计特色】

游戏中识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看图图画上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见了什么?

二、出示课题

老师范读 板书课题并学习新字“里”。

三、自读课文

1、根据拼音自读课文,看谁更先读会。

2、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感受小山村的美丽。(领读,一起读等)大致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

四、自学生字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先自己读准确,再读给同桌听。

2、用圆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课后的生字注上拼音。

五、检查自学情况

做找朋友的游戏。重点指导读准“三、四、十”。

六、看图找出文在篮球上的生字

七、练习写字

1、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

2、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说清楚笔画所占的位置。

3、学生描红,并书写,老师巡回指导。

八、巩固练习

选卡片填空,读儿歌等。

九、实践活动

课后找一找,看一看,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一到十的数字。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4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拼音我们都学完了,你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2、点击课件,出示:sān、wǔ、yī、liù、bā、shí、èr、sì、qī、jiǚ。

3、拉火车读音节,看那列火车开得最快。(小火车、开开开、火车头!)

二、自主研读、认识生字

1、同学们学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大家到一个小山村看一看!(出示《一去二三里》挂图,挂图后面是这首诗的板书。)

2、大家仔细看一看,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两个小朋友在山间的小路上看风景。)

3、想一想他们可能在谈论什么。

生:小哥哥指着远处说:“你看看,那有一个小村庄,冒着烟呢,村子里的人正在做饭!村庄后面是几座小亭子,真漂亮啊!”小妹妹说:“我们身边的花也很漂亮啊!你闻闻,多香啊!”(提示学生按照顺序观察,把短诗中写的内容说全,可适当发散。)

4、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想了这么多小哥哥和小妹妹说的话!有人啊,只用了20个字就把他们说的东西全都说全了!大家想不想看看?(揭掉挂图,展示板书。)

5、根据我们学过的拼音把这首短诗读一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正音。)

6、师:老师标红的这些字就是我们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根据老师标的拼音,你能读出它们吗?(指名读,学生齐读。)

7、师:在课文中我们都能读出来,但是如果这些生字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并试着用这些生字组词或说一段话。)

8、师:认识了这些生字,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看看诗中都写了哪些美景。

三、反复品读、感受画面

1、同学们仔细看这首小诗,你能从诗中“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呢?在诗中把这些景物挑出来、画上横线,并在图画上把你看出来的景物圈一圈。

生:烟村、亭台、花……

总结:两个小朋友,走了大约二三里路,看到了一座小村庄,村子里炊烟袅袅。再往前走是几座亭台错落地排列着,他们身边的小路旁开着各种美丽的野花。

2、两个小朋友看到那么多美丽的景物,他们多高兴啊!谁能读出他们那种高兴的心情?(指名读,学生点评。)

3、他读得非常流利,但是还不够高兴。下面听老师读一下,感受一下,怎样读出小朋友高兴的心情。(教师范读,指导停顿和重音。)

4、下面老师找同学来读一读,谁读得最有感情,老师就为他把这幅图画再挂上去!

5、指名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直到学生能够读出诗歌的声韵,把图画挂上去,盖住诗歌的板书。

6、背古诗,边背边想象诗中的景色。

四、指导写字(课前认识田字格和三线格)

1、观察生字一共有几笔,每一笔是什么笔画,在田字格中占什么位置,找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边指导、边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样子。

2、伸出手指书空:学生一边念笔顺、一边书空。(例“木: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撇、四笔捺。)

3、在课本上描红,并仿写几个。

4、找写得好的和写得有问题的进行评议。

5、学生在三线格本上进行书写。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是一首古代童谣,要求认识十二个生字,配有两幅插图。

【学生分析】

学习本课时,学生刚刚学完汉语拼音,在学拼音的过程中已经认识了部分生字,学习了几首儿歌,有初步的学习生字和儿歌的经验。但学生对汉语拼音还没有达到熟练巩固的进步。本课要掌握的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多的接触。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有余力者会背诵。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

1、小朋友,大家在幼儿园学过许多儿歌,谁还记得哪些儿歌中有数字?你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⑴ 学生回忆旧知。

⑵ 指名背诵儿歌。其余学生跟背“

备选若学生一下子说不出来,则教师举例示范。

(如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2、这些数字儿歌可真有趣!

环节意图:通过让学生回忆旧知,调动学生的原有语言储备,为学习新内容做准备。

二、学习古诗

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古诗,里面也有数字,大家想读吗?

2、读通诗句:

⑴ 请打开语文书翻到44页,先把数字宝宝圈出来,再读一读。

⑵ 谁能把圈出来的数字宝宝大声地念给大家听?

指名读,师生正音。(课件出示诗句,并圈出十个数字)

大家一起读一遍。

⑶ 有一个数字宝宝在诗中的读音跟刚才大家读得不一样,找找是哪一个?(课件圈出yí)

① “一”在第四声的前面要变成第二声,在诗中它的后面是qù第四声,所以是“yí去二三里”。另外还有“yí个人”、“yí辆车”、“yí座山”,你还会说吗?指名说。

② 再来把第一行读一遍。

⑷ 现在,你能把整首诗读下来吗?试试看:

① 学生自由读。

② 指名读,评价正音,学生齐读。教师适当作指导及示范。

③ 齐读。

⑸ 每首诗都有一个题目,这首诗的题目叫──(课件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学生齐读课题:

① 题目和诗句的第一行内容一样,读得是否一样呢?听老师读读看。你听出有什么不同?学生听读并说一说不同之处。

②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评议

③ 同桌两个人互相读一遍,听听是否读得不一样了。同桌互读互评

④ 谁能加上题目读整首诗?指名读。

⑤ 男同学读一遍,女同学比一比。

3、了解诗意:

⑴ 老师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仿佛看见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你们看见吗?你能说说你看见了哪些景物吗?说不出来,你可以再仔细读读这首诗。学生自由表达交流。

⑵ 根据交流情况,随机理解“一去”“里”“烟村”“亭台”等词。

备选若学生不涉及到这几个词,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他们理解大致的意思。

⑶ 现在,电脑娃娃要考考大家了。它出现一个画面,叫大家猜是哪一句诗。指名猜或集体猜。

(课件出示诗句)生齐读。

环节意图通过猜诗句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将诗句的内容与画面建立联系,进一步理解诗意,为诵读全诗做铺垫。

4、诵读全诗:

⑴ 一路走出去不远,只见一个村子里炊烟袅袅,有四五户人家,山上有亭台六七座,路边有八九十枝花,多美呀!

⑵ 你喜欢这首诗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美美地读一读。生自由感情朗读。

⑶ 谁想美美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⑷ 配乐朗读。

⑸ 适当背诵。请会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再美美地读一遍。

三、猜谜语,巩固生字

1、大家学得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猜个谜语,好不好?看,这是一首谜语诗,你会念吗?

一 片 二 片 三 四 片,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片,

千 片 万 片 无 数 片,

飞 入 芦 花 都 不 见。

学生自由念诗。

2、出示芦花图片,稍作介绍。学生猜谜。

3、出示谜底雪。

4、仔细观察,这首谜语诗与刚才学的诗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学生观察后回答。

5、出示十个数字顺读一遍,倒读一遍,打乱顺序读一遍。

四、作业

1、课堂作业随堂练习2、4题。学生独立作业后校对。

2、课外作业把《一去二三里》读或者背给爸爸妈妈听,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让爸爸妈妈猜猜《雪》这首谜语诗。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语文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交流。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种笔画。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通过看图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通过诵读,体会小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读通课文,规范地写字。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学完了汉语拼音,我们就可以借助拼音读书、识字啦,你们高兴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借助汉语拼音来学习一首小诗。

2、板书课题,教学生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说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是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达,再看看有几户人家?

3、这里住的人家不多,只有四五家。再数数看,图上有几座亭台楼阁?

4、花多吗?能数得清吗?

三、初读课文

1、刚才我们看的图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中所写的内容,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听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3、指名分句读古诗。

4、齐读。

5、通过读课文,看图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四、学习生字

1、认识田字格前的四个生字:

⑴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生字。

⑵ 指名认读生字。

⑶ 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生字。

2、学习书写生字一、二、三、四、五、六:

⑴ 出示投影,教师讲述田字格中的字是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这些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几种笔画。

⑵ 齐读生字。

⑶ 让学生在课文中把生字一一画出来。

五、指导写字

1、认识生字中的笔画。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幼儿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作用和一些简单常识,知道保护牙齿。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牙卫生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刷牙。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人小镜子一面。口杯、牙刷一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观看动画片:《牙齿逃跑了》引导幼儿了解牙齿的用处。

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看片断(一)

师提问:皮皮睡觉前都做了些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看片断(二)

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牙齿遭到破坏会受得了吗?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看片断(三)

师提问:牙齿为什么逃跑了?(因为不刷牙,会龋齿,牙齿生气了就逃跑了)

没有了牙齿,人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回答牙齿的用处)

2、牙齿有哪些作用呢?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展示牙齿的功能。(咀嚼、发音、美观)

3、小结:牙齿的用处可大了,可以帮助咬断嚼碎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发音,使我们说话清楚;让我们变得漂亮。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护牙齿。

二、探究保护牙齿的方法。

1、小朋友们有蛀牙吗?请幼儿同伴间互相看看、说说。

2、自己每人拿一面小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蛀牙。

3、出示课件图片,认知龋齿。

师:牙齿非常有用,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牙齿,那么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小朋友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吧!

4、结合课件图片,教师小结保护牙齿的方法:早晚刷牙、不咬硬物、少吃糖、定期检查。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正确的刷牙方法。观看课件《乐乐学刷牙》每位幼儿跟随动画一起学刷牙。

6、看完动画课件,老师结合模型带领幼儿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老师先示范,再请个别幼儿尝试)

7、表演《刷牙歌》

三、活动结束:

1、播放刷牙方法的图片,幼儿在图片提示 *** 验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

2、幼儿刷牙,老师巡视指导。

活动反思:

受活动时间的限制,只能抓住刷牙这一重点,让孩子们进行探索,对孩子们好奇的有关牙齿治疗、牙齿保健等方面的认知还比较粗线。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古诗《绝句》

活动目标 :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 :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 :

一、 导入

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

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 展开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三、 结束

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大班古诗教案《一去二三里》

【 活动目标 】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 活动准备 】

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 】

一、 教师创设情境 , 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

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有房子。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

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这些亭子可真古朴美丽!

对啊,这边还有大树呢,这些大树枝繁叶茂。大树底下遍地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诗歌中是怎么说这些美丽的小花的?(八九十枝花)

好,现在请你来做一朵花儿,美美地开着。

图上还有两个小朋友,你觉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小山村的美丽风景啊,可能决定去逛一逛,瞧一瞧。这么美的风景他们一走就走了多远?诗中是怎么说的?(一去二三里)。是的呀,天气真好,我出门走走、逛逛,不知不觉啊就走了二三里路,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走着走着,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座古朴美丽的亭子,嗯?什么东西可真香啊!原来是路边开着许多美丽的小花呢!

师:这幅图画真美啊!《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说的就是图上的意思,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说出了这么多的意思,可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试着朗诵这首古诗吧!(孩子朗诵古诗一遍,强调题目要念,题目和古诗第一句一样)

教师提要求:我们朗诵古诗的时候要慢一些、这首诗写出了这么美丽的景色,那你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是怎么样的啊?那我们就用愉快的心情来朗诵这首古诗。(孩子朗诵古诗第二遍)

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诗中说了烟村、亭台、花朵,我们可不可以用动作来表示他们呢?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一去二三里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试着做动作)那烟村四五家呢?下面又是哪一句啊?准备怎么做?最后一句呢?(孩子朗诵古诗第三遍,边念边做动作。)小朋友,古人可真了不起,他们表走边看美丽的风景让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一首诗就出来了。现在啊,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回小诗人,一边走一边来朗诵这首古诗。(引导幼儿做动作,读出古诗韵味。请一到两个孩子表演。)

嗯,他可真的很像一个小诗人呢!

三、 教师用多种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 ,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师:小朋友,古诗我们慢慢读来还真有一番味道呢!其实呀,我们还可以变一种方式来读古诗呢!还记得我们之前唱过的《静夜思》吗?我们就把它唱出来吧!

现在我们来试试用静夜思的曲调来唱《一去二三里》吧!

嗯,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这样唱出来又是一番味道呢!

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来读这首古诗,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还可以怎么读这首古诗。(教师边用积木打着拍子边朗诵诗歌)

原来古诗有这么多种有趣的朗诵方法,小朋友们可以下课之后试着用老师这样打拍子的方法读古诗,你也可以想想还可以用别的来朗读今天学的这首古诗!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问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活动准备:

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活动过程: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幼儿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幼儿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4.分组合作,对半成品花灯骨架进行美化、装饰。

观察半成品花灯骨架,商量装饰的办法。

分组合作,美化装饰花灯。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可拼插成花灯的吹塑纸、毛线、剪刀、笔等制作材料,供幼儿尝试用对插连接的方法自制花灯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小脚的特点和功能,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脚丫乐园(有沙子、地砖、鹅卵石、海绵)。

2、小组操作材料:毛巾、肥皂、钉子、火、笑娃、哭娃等等五套。

3、律动磁带:《大鞋和小鞋》。

【活动过程】

一、脚步律动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用小脚来跳个舞,好吗?

二、赤足坐在地毯上,认识双脚的结构。

1、脱袜子(儿歌)。

2、初步认识脚趾、脚背、脚心。

3、小脚为什么会有臭味?怎样让我们的小脚变得香香的呢?

三、通过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认识脚的功能。

1、小脚有什么本领呢?请幼儿去小脚丫乐园走一走、踩一踩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2、幼儿赤脚体验踩在沙地、海绵、鹅卵石、地砖上的感觉。

3、活动后谈话小结:我们的小脚真有用,除了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能感觉冷、暖、硬、软、光滑和粗糙等。

四、通过小组操作,引导幼儿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1、(出示笑的小脚和哭的小脚图片)小脚为什么会笑?小脚碰到哪些东西会哭呢?哪些东西是小脚喜欢的?哪些东西是小脚不喜欢的?分别送到它们的身边。

2、幼儿小组合作操作送卡片。

3、和幼儿一起讲述。

4、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活动结束】

1、穿袜子(儿歌)。

2、摸过脚,脚上的细菌都到手上了,怎么办?我们一起去洗手吧!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印脚印。看看自己的小脚印和别人的`小脚印有什么不一样,可以告诉老师和你的小伙伴哦。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各种跳法,能根据信号做动作。

2、用肢体动作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跳跳糖

2、欢快的背景音乐

3、家长工作:请每位家长在家给孩子吃跳跳糖,预先丰富孩子的经验。

4、红、黄、蓝、绿跳跳糖胸饰。

活动过程:

一、品尝跳跳糖并交流吃跳跳糖的感受。

1、师:“今天围裙妈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样非常好吃的东西,猜猜看是什么?”(教师故做神秘地告诉幼儿,让幼儿充满好奇,调动气氛)

2、师从背后慢慢地拿出跳跳糖

“哈!是跳跳糖!今天跳跳糖要来和宝宝们做游戏呢!你们想尝尝跳跳糖的味道吗?”

(教师告诉幼儿跳跳糖喜欢坐的神气的宝宝,示意幼儿坐好,维持课堂纪律)

3、分发跳跳糖,并请幼儿尝跳跳糖。

教师可以走下去巡视,问问幼儿“你的跳跳糖是什么味道的”“跳跳糖在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吗?”

4、讨论

(1)师:“告诉围裙妈妈,你们吃到的跳跳糖是什么味道的啊?”(甜的、桔子味道的、苹果味道的)

(2)师:“跳跳糖吃到嘴里会怎么样啊?”(会跳、会发出叭啦叭啦的声音)幼儿交流跳跳糖吃在嘴里跳动的感觉。

5、师小结:跳跳糖的味道是甜甜的,吃到嘴里会跳,还会发出叭啦叭啦的声音,告诉你们,那时跳跳糖在你们的小嘴里唱歌跳舞呢!跳跳糖真神奇啊!

二、用肢体动作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

1、师:“我们也来当跳跳糖吧!宝宝们想一想刚刚吃跳跳糖的时候嘴里的跳跳糖会怎么样啊?”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跳起来

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想出各种跳的方法,如双脚跳、单脚跳、交替跳等,引导同伴间相互模仿。

(师:宝宝们快看,××跳的真好!快来!快来!我们来学他一起跳!)

2、休息并进行初步的点评。

师:“跳跳糖累了,让跳跳糖休息一下吧!”(示意幼儿安静下来)师小结:宝宝们跳的真好!围裙妈妈看到有的跳跳糖是两只脚跳的,有的跳跳糖是一只脚 跳的,还有的跳跳糖是这样跳的(两 *** 叉跳)。

3、游戏:开心跳跳糖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姿势来跳。

发给幼儿不同的胸饰,引导幼儿按颜色分类跳或根据情节变化跳,以增强幼儿的兴趣,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如“红色的跳跳糖跳”、绿色的跳跳糖跳和 *** 的跳跳糖一起跳”、“两颗糖跳到了一起粘住了”等等。

4、游戏结束:跳跳糖们我们到外面的大草坪上去跳吧!

幼儿园教案 篇6

幼儿园音乐教育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纲要》中的艺术领域目标及解读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幼儿音乐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音乐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音乐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音乐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这是必须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彻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

第一层次目标——艺术教育终极目标

第二层次目标——音乐教育总目标

第三层次目标——各年龄段音乐教育目标

第四层次目标——具体音乐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美感人”——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音乐教育

用美好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环境和音乐中蕴含的美,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

2、“以乐施教”——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儿音乐教育

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动人”——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音乐教育

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智慧与灵感,满足幼儿活动与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儿的人格,提升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动

2、韵律活动

3、音乐欣赏活动

4、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

1、“三段式”结构:即把音乐活动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组织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所普遍采纳,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音乐活动组织结构。一般在开始和结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复习性质的活动内容。开始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律动进教室-练声-复习歌曲或韵律动作,结束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复习韵律活动、歌表演或音乐游戏。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动。

2、“一杆子式”结构:既没有明显的三部分划分界限,而是围绕新内容来组织安排活动结构。突出主题,激发儿童兴趣为导入目的,递进式的进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学习活动。这种组织结构目前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得较多。

四、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及教学方法

※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

(一)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价值与目标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幼儿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 *** 感体验。歌唱活动中幼儿的自主表现、情感体验的抒发与正确歌唱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关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1、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指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唱歌,都应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嘴唇的动作要求自然,正确的歌唱姿势,可以使幼儿在歌唱时保持更佳的气息通道状态,有利于用美好自然的声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长歌声,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地吸气,均匀的用气。

3、发声: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动听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儿童学会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来唱歌就必须用一定的发声技巧。对于幼儿来说,首先要告诉幼儿的是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开、不大声喊叫,也不过分的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

1、引出主题。

2、范唱新歌。

3、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

4、用全曲带唱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时用教唱的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新歌中的难点。

6、采用各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反复练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模式二:先分解后累加的模式 (案例分析)

1、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歌词、曲调分解出来,作为节奏活动、语言文学活动、节奏朗诵活动、韵律活动等材料分别加以使用,使幼儿初步掌握歌词或旋律。

2、采用按节奏朗诵歌词并同时倾听曲调的过渡方法,最终由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

●从动作开始的设计:

范例:小班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提出游戏的方式:教师说出身体某一部分的名称时,全体幼儿以最快的速度将双手放到该部位上去。

2、教师以随意的顺序说,有时快,有时慢,使幼儿感到紧张有趣。

3、教师改用歌词中的顺序说,并逐步加快,让幼儿逐步发现其中重复的规律。

4、教师改用歌唱的方式发出指令,让幼儿逐步熟悉歌曲的整体形象。

●从情景表演开始的设计:

范例:小班歌曲《谁饿了》

1、教师表演,用动作象征性地表述全部歌词内容。如“一直大猫出来了”(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肚子饿的咕咕叫”(做出表现肚子难受的样子),“看见了小老鼠”(做出看见食物很惊喜的样子),“啊呜啊呜吃完了”(先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再做出吃饱后很满足的样子)。

2、教师邀请幼儿猜想教师的表演所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一开始是谁来了?他怎么了?后来它看见了什么?最后它又怎么了?

3、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组织歌词演唱给幼儿听。

4、教师邀请幼儿一起随歌声边唱边做动作。

●从故事讲述开始的设计:

范例:中班歌曲《迷路的小花鸭》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棵柳树,柳树下有一只小小的花鸭子,小花鸭正在伤心地哭。接着,教师请幼儿猜想:小花鸭为什么要伤心地哭?最后,教师完整地讲述第一段歌词中的故事。

一年级《一去二三里》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一去二三里》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一去二三里》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

【教学重点】

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课件设计】

课文的插图生活中各种数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一年级《一去二三里》语文教学设计2

一、拼音导入,识字教学

1、引出生字读音

我们在拼音王国认识了很多的拼音宝宝,老师这里呀!有一些可爱的拼音宝宝又忍不住跑出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瞧!他们来了!你能叫叫他们的名字吗?

(幻灯出示:yi qu er san li si wu liu qi zuo ba jiu shi jia yancun shizhihua带标调)

2、引出生字

读得真棒!许多生字宝宝也忍不住要跑出来和聪明的小朋友们交朋友了!老师呢在这些拼音宝宝下面贴出生字宝宝的照片!你能去读一读吗?(幻灯出示:生字)

3、拼音宝宝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教室里只剩下字宝宝!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4、小朋友们真是太能干了!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一起来玩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字的:老师呢!叫一个字宝宝的名字,但不发出声音,请小朋友们根据王老师的嘴形猜猜老师叫的是哪个字宝宝!老师也想来玩一玩这个游戏!那你们来当回主考官,来考考王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5、情景教学

A、刚才的游戏中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好!老师决定让聪明的小朋友们参加识字王国的运动会!男女生比赛!男生是蓝队!女生是红队!谁能把老师手中的字宝宝读对了,你就能参加运动会了!(制作生字卡片分蓝红两种颜色)

B、下面运动员要进场了!请报到号码的运动员到讲台上了报道!“例如:我是男子组一号”

C、运动员都乱套了,好用三秒种时间马上按顺序排好队伍!

D、大家一起来检查一下都排对了没有!男生顺着数,女生倒着数!

二、通过贴图的方式研读课文。

过渡:运动会结束了!小朋友们可能发现了!今天我们的字宝宝好象都是数字宝宝!其实他在古代有首歌谣就把这十个数字宝宝全都放进去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正文)共同作画!

1、让我们一起跟着两个小朋友去那美丽的小村庄看看吧!

多干净多美丽的小山村啊!你想说点什么?

(如果我是那山村的人,我一定要保护好环境!)

2、这小山村不是特别远,走在静静的山路上大概走二三里路就到了!

路上你都看到些什么东西啊?(生说,随时随地贯穿环保意识教育)

3、走着走着!比看到了什么呀?“烟村四五家”,贴房子!画烟!

过渡:是呀!这是一个多么宁静的一个小山村啊!四五户人家正烧着饭,烟囱上炊烟正慢慢地飘着……

4、我们继续往前走!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大概有多少啊?请一个小朋友来贴图!亭台就是亭子,见过亭子吗?这时候你最想在亭子上做什么?

看书,写字、画画、吃东西,是啊!在亭子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你想多来亭子玩耍的其他小朋友说点什么吗?“亭子这么干净,不要乱扔垃圾,亭子很漂亮,请不要在它身上刻字!”

坐在亭子上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5、看到很多美丽的花!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

如果学生说摘花,马上进行环保教育,小花小草也有生命,我们不能去摘!亭子周围的小花不能摘,校园里的可以摘吗?

6、修改黑板!变成一幅完整的画!

7、小结情景创设:你们看!沿着弯曲的山路,大概走二三里的路就来到一个安静的小山村,山村里住着四五户人家,烟囱上炊烟慢慢地升起!不远处的山坡上有几座亭子错落有秩地排列着,树上!路边开着各种美丽的鲜花,多美的小村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一夸这美丽的地方!

8、配乐朗读!

三、拓展。

是呀!咱们祖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也是最美丽的文字!在这美丽的汉字中就是由一个个美丽的笔画组成的,那今天我们就要来写所有笔画中的第一个笔画——横!我们今天认识的字宝宝一就是由横这个笔画完成的!

四、写字指导。

我们的汉字宝宝呢!也特别喜欢住哪里?知道吗?在田字格里面,简单介绍“横中线”“竖中线”!为什么特别喜欢住田字格呢,因为在那里我们的汉字宝宝能变得更端正更漂亮!下面我们就要来试着把“一”送回到田字格回去!(幻灯)

写字,边巡逻边及时表扬!(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以及写的字)

9、自我问答: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一年级《一去二三里》语文教学设计3

【课时目标】

巩固复习生字。

了解数字的不通用处,了解基数和序数。

能背诵有关的诗歌、儿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注意纠正四和十的读音。)

2.听写:一、二、三。

如果你还能写其他数字也可以写其他数字。

二、认读笔画横

三、认读儿歌。

上节课,我们学习十个生字,还会写了三个字,你们真的都学会了吗?

1.出示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练时注音)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2.先由老师带读,再学生根据刚才学习的情况跟读。同学互读。齐读

了解数字使用的不同场合。

3.真是不看不知道,简单的数字也有那么多讲究,我们再来读读《一去二三里》齐读

你在这诗歌中找到了哪些数字?

如果我们都把他们改为数学的阿拉伯数字,你看合适吗?(不合适,这是中国古代的诗歌,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格式。)

谁知道一般汉字的数字和数学的阿拉伯数字使用在什么不同的场合?(一般在文章中都使用阿拉伯数字,除了在特别庄重的场合,如文件的题目、标语;或者是古诗,古词。)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到街上去看一看。看投影片日常生活中数字的使用。

了解基数和序数。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必须用汉字的数字,那就是数字是表示事物先后顺序。比如第一、第二等等。

那么反过来,一般1、3这样的数字就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四、小结知识,拓展课外

今天,我们学习有关数字的许多知识,其实有关数字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留意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

《一去二三里》教案设计

一去二三里是邵康节所作的诗,又名山村咏怀。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笔画“一”。

难点:分辨“入”和“八”。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目标】

1、朗读歌谣,初步感受课文的景色美。

2、认识笔画“一”和田字格,会写“一”。

【课时重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会写生字“一”,写好笔画“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音节tínɡ èr yān tái liù jiā jiǔ huā shízuò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经过开学到现在一个多月的学习,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掌握一把通往知识宝殿的金钥匙,那就是汉语拼音,有了这些拼音朋友的带领,我们将很快地进入识字王国,在那儿我们会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咦?这是什么地方?不急,你将会从这首古诗中找到答案。知道什么是古诗吗?想读吗?

2、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音节可以画一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和同桌一起读两遍。

4、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5、用铅笔圈出这首诗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记一记。

6、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7、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齐读诗歌。

8、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听师范读。刚才脑海里出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

2、看图。师: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

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

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

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

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要求读流利、读正确。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试背。

四、巩固生字。

1、全班交流: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自主识字的学生)

2、打乱顺序开火车巩固生字。

3、给生字排排队。(一至十是数字,去和里不是)

五、认识田字格,学习田字格歌

1、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拼音的家在四线格,那汉字的家在哪儿呢?这就是生字的家(出示田字格),就是这样四方方的,中间有横中线和竖中线分割成四个一样大小的小格。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2、了解作用:有了它们就知道笔画的位置了,可以帮助小朋友把字写工整、写匀称,

3、读儿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六、指导书写“一”:先师范写,生描红

1、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摆正,肩放平,腰挺直,脚踏实。还要做到三个一……

2、指导写字。

介绍笔画名称:“一”由一笔组成,这个笔画叫横,生书空。

书写要领:师范写,边写边讲述,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有一点向上斜,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字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

一去二三里课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一去二三里课件图片、一去二三里课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324Bj0LDARYVgM.html

标签:一去课件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367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