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组(灯影组二段特征)

 2023-09-19  阅读 20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灯影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灯影组二段特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黑色岩系的分布5.1.2.1 空间上的分布中国南方扬子陆块及周缘的黑色岩系,主要分布在扬子陆块东南及江南隆起的湘黔地区,扬子西缘的米苍山-龙门山-康滇地轴一线,大巴山南部三个区域(图5.1)。周边可以包括南秦岭中志留统(若尔盖地区)、桂西下泥盆统。5.1.2.2 时代上分布黑色

今天给各位分享灯影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灯影组二段特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黑色岩系的分布

5.1.2.1 空间上的分布

中国南方扬子陆块及周缘的黑色岩系,主要分布在扬子陆块东南及江南隆起的湘黔地区,扬子西缘的米苍山-龙门山-康滇地轴一线,大巴山南部三个区域(图5.1)。周边可以包括南秦岭中志留统(若尔盖地区)、桂西下泥盆统。

5.1.2.2 时代上分布

黑色岩系时代上分布广泛,从晚震旦-早寒武世到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均有分布。

震旦系分为上、下两个统,从老到新地层为南沱组(Z1n)、陡山沱组(Z2d)和灯影组(Z2dy)。南沱组主要为冰碛岩建造,夹少量层纹状泥岩、碳质页岩、硅质岩和砂岩。陡山沱组主要为薄层黏土岩、白云质黏土岩、微-细晶白云岩夹薄层或透镜状硅质岩及碳质黏土岩,常具有水平细纹层理。白云岩及硅质岩多在底部。灯影组主要为台地碳酸盐组合,是震旦系分布最广的一个组。

图5.1 扬子克拉通边缘寒武系黑色页岩

其中,陡山沱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主要成磷期之一,磷矿累计探明储量68.7亿t,占我国磷矿石总储量的40.9%,扬子地区陡山沱期磷块岩90%形成于鄂西-黔中陆缘底内(图5.2),在区域上磷块岩沉积于较深水陆缘区相对隆起的浅水环境中。陡山沱阶磷矿主要分布于鄂西、湘北、湘西、黔中地区,在扬子地块东部及东南缘构成四大聚磷区(图5.2)。陡山沱阶含磷岩系在扬子地区有很大的一致性,分布比较稳定、变化不大。含磷岩系底界,一般以区域性稳定的“含锰白云岩,白云质底砾岩”为标志,习称下标志层;顶界一般以“含竹叶状磷块岩砾屑、卵形白云质砾屑及硅质、磷质核形石和硅质条带或团块泥质白云岩”的稳定标志层(亦称上标志层)顶面为界(东野脉兴,2001;郑文忠和东野脉兴,1994)。

梅树村期也是我国和世界主要成磷期之一,探明磷矿储量75亿t,占我国磷矿总储量的44.6%。含磷岩系包括渔户村组待补段、中谊村段、大海段和筇竹寺组八道弯段,中谊村段和八道弯段各含两个工业矿层,但两段磷矿类型和分布有很大差异。渔户村组中谊村段磷矿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块西缘,北起四川的清平、绵竹,向南经马边、雷波,再向南到东川、会东、会理,直到滇东止于玉溪南部。在清平—绵竹、汉源—乐山、马边—雷波、会东—东川、富民—华宁地区形成五大聚磷区(图5.3)。梅树村阶含磷岩系全貌与陡山沱阶含磷岩系基本一致,所含四个磷矿层中的第三、第四层矿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与陡山沱组的第三层矿相似,属于物理作用形成的中低品位内碎屑磷块岩,而且其分布也仅局限于四川汉源一些局部地区,与陡山沱组第三层矿仅局限于湖北荆襄一样,没有全区性和代表性,也不是主要矿层。而第一、第二层矿则稳定的分布于川中滇东成矿带,构成两个主要的工业矿层(东野脉兴,2001)。震旦系地层中的碳质板岩及磷块岩中均有较高的放射性,铀普遍偏高,局部地段可以形成铀矿化点。

图5.2 扬子地块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岩相古地理及磷矿分布规律图

(据东野脉兴,2001)

1—古陆;2—同生断裂;3—相区界线;4—相界线;5—亚相界线;6—海侵方向;7—海流方向;8—大型磷矿床;9—中型磷矿床;10—小型磷矿床 Ⅰ—台地碳酸盐岩相区:Ⅰ1—潮坪湖相;Ⅰ1-1—潮坪湖砂泥岩碳酸盐岩亚相;Ⅰ1-2—湖粉砂泥岩、白云岩亚相;Ⅰ1-3—潮坪湖白云岩泥岩亚相;Ⅰ1-4—蒸发潮坪石膏白云岩亚相;Ⅰ2—潮坪含砂白云岩相;Ⅰ3—湖黑色页岩泥灰岩相;Ⅰ4—台地边缘相;Ⅰ4-1—台地边缘浅滩白云岩亚相;Ⅰ4-2—台地边缘浅滩硅质石英砂岩亚相;Ⅰ5—滨岸石英砂岩相;Ⅱ—陆缘坻相区:Ⅱ1—陆缘坻泥岩、磷块岩、白云岩相;Ⅱ2—陆缘坻泥岩、白云岩相;Ⅲ—浅海陆棚相区:Ⅲ1—浅海含磷锰质页岩相;Ⅲ2—浅海硅质岩泥岩相;Ⅲ3—浅海含磷页岩、碳酸盐岩相;Ⅲ4—内陆棚黑色页岩白云岩相;Ⅲ5—外陆棚黑色页岩相;Ⅳ—浅海盆地泥岩、砂岩相区;Ⅴ—深海盆地泥页岩相区

寒武系下统分为牛蹄塘组(

n)、明心寺组(

m)、金顶山组(

j)和清虚洞组(

q),黔东南三都地区,整个下寒武统为渣拉沟组(

z),湘西北把榔组(

p)对应黔北的明心寺组和金顶山组。下统下部主要为一套黑色微细纹层状页岩、泥岩、粉-细砂岩,上部为清虚洞组的白云岩、灰岩夹砂岩、页岩。中统分为高台组(

g)、石冷水组(

sh),主要为白云岩及少量灰岩、砂页岩。上统为芙蓉统,分布广泛,主要为白云岩。寒武系黑色岩系最主要的含铀层位是牛蹄塘组、九门冲组。

图5.3 扬子地块早寒武世梅树期岩相古地理图

(据东野脉兴,2001)

1—古陆;2—沉积剥蚀区;3—未沉积或沉积后剥蚀区;4—相区界线;5—亚相界线;6—大中小磷矿床。Ⅰ—台地相区:Ⅰ1—台地泥岩、白云岩亚相;Ⅰ2—台地硅质岩、白云岩亚相;Ⅱ—陆缘坻相区:Ⅱ1—陆缘坻白云岩、磷块岩亚相;Ⅱ2—陆缘坻白云岩、泥岩亚相;Ⅲ—浅海盆地相区:Ⅲ1—浅海盆地白云岩、泥岩、硅质岩亚相;Ⅲ2—浅海盆地泥岩、磷块岩、硅质岩亚相;Ⅳ—陆缘浅海潮坪白云岩、泥岩相区;Ⅴ—内陆棚泥岩、硅质岩、白云岩相区;Ⅵ—外陆棚硅质岩、泥岩相区

奥陶系主要是下奥陶统五峰组,为黑色碳质、硅质页岩及含砂质页岩等,俗称五峰页岩,该套黑色岩系以黑色、含碳质为其主要特征。

志留系主要是下志留统羊肠沟组、塔尔组、拉拢组,主要为硅岩、灰岩、板岩。

泥盆系主要是中下泥盆统四排组砂质泥岩、郁江组泥岩、东岗岭组灰岩、白云岩。

二叠系下统栖霞灰岩、茅口灰岩为浅灰色生物碎屑亮晶灰岩、亮晶鲕粒灰岩、泥晶灰岩,上统龙潭组第一段是硅质岩、硅质角砾岩、黏土质角砾岩、黏土岩、玄武质角砾岩、凝灰岩及含煤层。

在上述不同时代黑色岩系中,与铀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上震旦统到下寒武统碳质板岩、碳质泥岩、磷块岩、黑色碳酸盐岩等黑色岩系,下志留统黑色硅灰岩、碳质板岩,中下泥盆统黑色泥岩、粉砂岩、碳酸盐岩。

汇聚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南华纪—早古生代随着扬子古陆与华夏古陆的汇聚,南华裂谷海槽的萎缩、消亡,南华裂谷海槽洋壳向华夏古陆俯冲,使其北西缘同样出现沟-弧-盆格局,武夷山、云开山一带是早古生代古岛弧存在的位置(郭令智等,1980)。本区该时期位于裂谷海槽的北西侧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位置,由西北向东南分别出现浅水台地相、陆缘斜坡-盆地相。

(一)台地相

为南华纪—奥陶纪台地相地层,分布于黔东地区沿河、福泉、平塘一线以西,自下而上分别为南华系澄江组、南沱组,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寒武系牛蹄塘组、明心寺组、金顶山组、清虚洞组、高台组、石冷水组、娄山关组,奥陶系桐梓组、红花园组、湄潭组、十字铺组、宝塔组、龙马溪组。

1.澄江组

区内该组分布零散且岩性、岩相、厚度变化均大,为一套紫红、灰绿色以砂岩为主的地层。该组横向上变化明显,反映了陆地河流相地层特征。因出露极少,并入浅水台地相。

据尹崇玉等(2007)资料,在贵州省开阳县金中镇化工厂附近,该组底部的含锆石粘土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为795±15Ma。

2.南沱组

在北部地区,由紫红夹灰绿色冰碛砾岩组成,冰碛砾岩呈块状,层次不清,砾石成分复杂,砾石大小混杂,略显自下而上砾径变小、含砾量减少之势,砂泥质胶结。在南部地区,下部为灰紫、灰紫红、紫红色厚层块状砾质泥岩、砾质砂泥岩,上部为紫红、灰绿色砾质砂岩、含砾泥岩。砾石表面常见压坑、擦痕、磨光面等冰川动力结构。

该组厚度38~62m,与其上覆陡山沱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下伏大塘坡组整合,或与澄江组、清水江组假整合。

3.陡山沱组

主要岩性为浅灰、灰、深灰等色块状砂屑磷块岩、藻砂砾屑磷块岩、砂屑状凝胶磷块岩,夹鲕粒砂屑磷块岩、细晶白云岩及渗流豆白云岩。底部常含有磷粉至细砂岩或砂质白云岩。基本层序是由细粒砂屑磷块岩或泥质砂质磷块岩与砂屑磷块岩组成韵律,由这种韵律又与含砾砂屑磷块岩组成从浅滩到潮坪的沉积旋回。

Barfodetal.(2002)从瓮安陡山沱组磷矿层中获得Lu-Hf年龄为584±26Ma,Pb-Pb年龄为599.3±4.2Ma(Barfodetal.,2002)。从瓮安陡山沱组上磷矿层中获得Pb-Pb年龄为576±14Ma(Chenetal.,2004)。

4.灯影组

主要岩性为浅灰色厚层至块状藻屑白云岩、粉至细晶白云岩、砂砾屑白云岩及鲕粒白云岩、夹硅质白云岩、凝块状白云岩,局部夹黑色炭质粘土岩及薄层白云岩。其顶部具黑色含磷结核炭质页岩、磷块岩、硅质岩。白云质硅质岩、粘土岩中具水平层理。在遵义一带,常夹几厘米至10余厘米厚的镍、钼、钒矿等。

5.牛蹄塘组

主要岩性为下部灰黑、黑色高炭质页岩或炭质泥岩,夹少量灰绿色薄层砂岩或黄棕色细砂岩,底为富含黄铁矿及有机质的黑色硅质岩及磷块岩;上部深灰、黄灰色含砂质页岩、页岩夹薄层砂岩及炭质页岩。

本组与下伏地层灯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以硅质岩的消失或炭质页岩(粘土岩)的出现作为本组的底界。在遵义一带,底部常夹几厘米至10余厘米厚的镍、钼、钒矿等。

6.明心寺组

区内岩性分布较稳定,化石也较丰富,根据岩石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岩性段。下段:主要由青灰、灰绿、灰色页岩及含砂或粉砂质页岩组成,夹粉砂质粘土岩或粘土质粉砂岩、砂岩及少量薄层泥质灰岩。中段:由深灰、灰色厚层泥晶生物灰岩、古杯灰岩、鲕状灰岩及泥质灰岩、含砂质灰岩组成,夹黄灰色粉砂岩或砂岩。上段:为绿灰、灰 *** 薄层粉砂质粘土岩、页岩,夹薄层砂岩。

7.金顶山组

主要岩性为灰绿、灰、黄绿色薄—厚层含云母粉砂岩、细砂岩、砂质页岩,上部夹灰色薄—厚层生物鲕粒泥晶灰岩、生物泥晶灰岩。化石丰富,产三叶虫、腕足类等。

8.清虚洞组

下部为灰、浅灰色中—厚层具豹皮状、条带状泥质泥晶灰岩,泥-亮晶生物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时夹少量泥质粉砂岩及页岩。上部为中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泥晶灰岩、薄层泥质白云岩,偶夹黑色燧石团块。

9.高台组

主要具有较多的碎屑岩组分,下部为黄灰、灰绿色薄—中厚层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夹页岩、泥质砂岩。中部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粉砂质白云岩、鲕状灰岩,夹页岩。上部为青灰、灰 *** 薄—中厚层泥质粉砂岩、砂质白云质粘土岩,夹砂质页岩和砂岩。

10.石冷水组

上部为灰、浅灰色薄层夹页片状白云岩及中厚层角砾状白云岩。中部为灰、浅灰色薄层叶片状、蛋壳状白云岩,夹中厚—厚层细粒白云岩及角砾状白云岩。下部为灰至深灰色中厚至厚层微至细粒白云岩,具豹皮状、泥质条带构造。

11.娄山关组

第一段:下部为浅灰、灰色薄层微晶白云岩,夹薄层泥质白云岩,偶夹中厚层鲕状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上部为灰色、浅灰色厚层夹中厚层及薄层微—细晶白云岩、鲕状白云岩、含团粒细晶白云岩、藻屑团块白云岩、藻砂屑白云岩,夹中晶白云岩,局部地区夹少量薄层含泥质微晶白云岩。

第二段:灰—深灰色厚层状微—细晶白云岩,夹薄层含粉砂质粘土质白云岩及页岩,普遍具似层状结核状硅质岩或燧石。

12.桐梓组

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碎屑状白云岩、含燧石细粒白云岩,向上渐夹有灰色薄—中厚层泥质白云岩,局部地区相变为灰色中厚层砾状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及含闪锌矿的生物碎屑灰岩夹少量页岩。上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块状生物碎屑白云岩含燧石微粒白云岩、假鲕状白云岩夹灰 *** 薄层泥质白云岩,局部为具竹叶状构造的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夹钙质页岩。

13.红花园组

岩性为一套灰、深灰色中厚层—厚层(时具块状)结晶生物碎屑灰岩(部分灰岩具竹叶状构造)、假鲕粒灰岩,夹黄灰色粘土岩及硅质岩(或燧石条带)。本组岩性和生物群较稳定,富含头足类、三叶虫、腕足类、海绵等生物化石。

14.湄潭组

岩性主要以灰绿、黄绿色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为主,夹泥质灰岩、瘤状灰岩(图版2-8)、生物灰岩及多层细砂岩和少量长石石英砂岩。厚0~301m,一般厚200~250m,与下伏红花园组灰岩连续沉积。

15.十字铺组

岩性为灰、灰 *** 泥灰岩、泥质灰岩及灰色厚层灰岩、含铁鲕状灰岩。一般厚20~30m。与下伏湄潭组呈整合接触,以灰、深灰色中厚层鲕状灰岩之底为界,与湄潭组粘土岩或含泥质瘤状灰岩、生物灰岩分开,界线清楚,全区稳定。

16.宝塔组

浅灰、灰色中厚层—厚层泥质条带灰岩、泥晶灰岩,底部常为一层紫红、灰红色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质灰岩中缝合线构造发育。

17.龙马溪组

下部岩性主要为黑色炭质页岩,局部地带下部有暗灰色含钙粉砂质粘土岩,水平细纹层发育,富含笔石。中部是碳酸盐岩,产三叶虫、腕足类、双壳类和珊瑚等。上部岩性为黑色炭质页岩或灰、深灰色微—薄层状含炭质粉砂岩及页岩。

(二)陆缘斜坡-盆地相

南华纪—早古生代斜坡-盆地相地层,分布于黔东地区沿河、福泉、平塘一线以东,自下而上分别为南华系长安组、富禄组、大塘坡组、黎家坡组,震旦系陡山沱组、老堡组,寒武系渣拉沟组、都柳江组、杨家湾组、三都组,奥陶系锅塘组、同高组、烂木滩组、赖壳山组。

1.长安组

主要见于测区黎平、榕江一带。下部为灰、灰绿色块状砾质泥岩夹粗粒砂岩、粉砂岩、砂岩凸镜体及粘土岩等,中部为灰、灰绿色含砾泥岩夹粘土岩,上部为灰、灰绿色厚层块状砾质岩屑砂岩、砾砂质泥岩、砾质泥岩。厚度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有增厚之势,为812~1898m。底界以砾质岩出现与下伏地层划界,整合接触。

2.富禄组

主要见于测区黎平、榕江一带。下部为灰、灰绿色厚层块状岩屑石英杂砂岩、岩屑砂岩、粗粒岩屑石英杂砂岩,含少量钙质,偶见水平纹层或黑色矿物局部偏集呈断续水平纹层。上部由灰色块状含砾泥岩、岩屑石英杂砂岩、粘土岩、粉砂岩、含砾岩屑砂岩、含砾泥岩、含砾砂岩等组成,粘土岩具碳酸盐化,与含砾岩屑砂岩、含砾泥岩组成条带或为夹层,砾砂岩局部含钙质及同生角砾。底部时有0.2m红色含铁砂岩,厚200~800m。底部以红色含铁砂岩出现与下伏长安组分界。

3.大塘坡组

下部为深灰、灰黑色炭质粘土岩,含粉砂质炭质粘土岩,夹多层似层状、凸镜状菱锰矿及凝灰岩或凝灰质岩。上部为灰、深灰色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及泥岩夹少量粉砂岩,具卷曲层理、水平层理等,含菌、藻、疑源类等化石,厚0~200余米。底部以含粉砂质炭质粘土岩与下伏地层分界。

据尹崇玉等(2007)资料,在贵州松桃黑水溪大塘坡组一段凝灰岩样品中,19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667.3±9.9Ma,周传明等在贵州松桃寨郎沟剖面大塘坡组下部凝灰质层中测定的锆石U-Pb年龄为662.9±4.3Ma(Zhouetal.,2004)。

4.黎家坡组

岩性为灰绿、浅紫色砾质砂岩、砾质泥岩,中上部夹浅紫色粘土岩。岩石呈块状,无层理。砾质岩中的砾石成分复杂,由石英砂岩、石英岩、脉石英、粉砂岩、板岩、千枚岩等组成,下部见花岗岩砾石、酸性-基性岩岩屑。砾石形状各异,为棱角状—半 *** 状,大小悬殊、排列无序,砂泥质胶结,厚2320m。以灰绿色砾质砂泥岩与下伏大塘坡组深灰色粘土岩平行不整合接触。

5.陡山沱组

岩性为黑色、灰黑色页岩、粘土岩、炭质粘土岩,夹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粘土岩。底部通常具有几米至十几米厚的灰色厚层粉-细晶白云岩,中上部常夹有白云岩。该区基本不含具工业价值的磷矿层。

6.老堡组

深灰色至灰黑色薄层板状硅质岩与炭质硅质岩。其中水平纹层明显,普遍含黄铁矿微粒,偶见磷结核或团块。

7.渣拉沟组

岩性为一套黑色炭质页岩夹砂质页岩凸镜体,中、上部夹少许砂质页岩,上部炭质减少,渐变为砂质粘土岩,富含黄铁矿结核,风化后呈红褐色。

8.都柳江组

下部为黄绿色粘土岩、泥岩为主夹深灰色泥晶灰岩和炭质页岩;上部以灰色含粉砂屑泥—细晶灰岩及泥晶白云岩为主夹黑色炭质页岩。

9.杨家湾组

下部为灰色厚层块状砾屑灰岩、砾屑白云岩、灰岩和白云岩,上部为灰色薄、中层灰岩和泥灰岩夹少量页岩,厚200~370m。底部以炭质页岩消失和砾屑灰岩、白云岩出现与都柳江组分界,整合接触。

10.三都组

主要由深灰、黄灰色泥质、粉砂质灰岩组成,夹少许砾屑、似竹叶状灰岩和钙质页岩、砂质页岩,厚450~600m。

11.锅塘组

由灰黄、灰色薄层泥质条带泥晶灰岩、泥质灰岩夹多层泥晶砾屑灰岩、少量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及钙质页岩,顶部由微—细晶白云岩或白云质砂岩组成,厚300~522m。

12.同高组

下部为灰绿、黄灰及蓝灰色粘土岩,质纯细腻,含少量泥质团块及结核,顶部常见绿色斑点。上部为黄绿、灰绿色粘土岩与泥岩、钙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互层或夹层,富含云母片,具水平纹层,厚300~490m。

13.烂木滩组

下部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泥质微—细晶灰岩,富含头足类及少量三叶虫。上部岩性为蓝灰色薄层强硅化微—粉晶灰岩夹粉砂质泥灰岩及硅质岩组成,厚10~69m。

14.赖壳山组

由黄绿、灰绿色粉砂质页岩、粉砂质粘土岩及薄层泥质粉砂岩组成,产丰富的笔石及较多的三叶虫化石,厚28.5m。

中国新元古代疑源类生物地层学

尹磊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210008)

尹崇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摘要 根据对中国疑源类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新元古代疑源类的演化大体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从老至新分别为:前陡山沱期、陡山沱期、灯影期和梅树村期。其中多数较大个体具复杂纹饰结构的种类在第一阶段开始出现,在陡山沱期达到繁盛,而在伊迪卡拉动物群主要爆发期到来之前绝灭。伴随着早寒武世的海侵,一个随之而来的以微刺藻属为主的刺球类爆发标志着寒武纪的开始。

关键词 新元古代 疑源类生物地层 具刺疑源类 演化

1 引言

中国的新元古代地层(1000~570Ma)出露广泛,其地层层序被南沱冰碛岩分隔成三大部分。在华北和华南北部,新元古代早期的前南沱期地层(1000~720Ma)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而在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南南部则以火山岩沉积为主。南沱冰碛层广泛分布于华南扬子地台,其地质时代极可能相当于欧洲的瓦兰格冰期(Varanger tillite)和澳大利亚的马立诺上冰期(Marinoan upper tillite)。但是,南沱组同位素年龄资料为720~680Ma。新元古代晚期南沱冰期之后的地层层序(680~570Ma)在华南以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为代表。

陡山沱组厚100~300m,最厚可达800m。在地台边缘由砂岩和页岩组成,而在沉降区其上部出现碳酸盐岩和硅质岩。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和贵州北部出露陡山沱组的磷酸盐沉积。

灯影组通常由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厚200~900m。本组上部通常出现硅质岩和燧石透镜体。灯影组被含有多门类小壳化石的寒武系更底部地层所覆盖。

自60年代晚期以来,在中国新元古代地层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古生物学化石证据。其中包括很多国内外著名的化石记录。本文将简要概括中国新元古代疑源类生物地层学序列。

2 中国新元古代疑源类生物地层学

中国的疑源类早期演化从老至新大体可以划分4个阶段,它们是:前陡山沱期、陡山沱期、灯影期和梅树村期。

(1)前陡山沱期:在山西省永济县水幽沟剖面和河南省渑池县麦集沟剖面的汝阳群中,已发现具刺疑源类化石,包括Shuiyousphaeridium、T *** ania、Trachyhystrichosphaera和Cymatiosphaeroides等属[2,9~11]。此外,汝阳群还发现具有明显形态特征的球形疑源类化石,如Ta *** anites、Dictyosphaera、Simia等,壳壁出现明显的圆形孔、条纹等纹饰。根据这些属种的膜壳大小、表面纹饰和刺的特征分析,汝阳群所发现的大多数疑源类与新元古代所发现的疑源类组合相当类似。但是,汝阳群北大类组所测的海绿石K-Ar年龄值为(1183±73)Ma。另外,根据肖书海等(印刷中)最近关于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汝阳群之上洛峪群碳酸盐岩稳定碳同位素出现了近于零到轻微负值的曲线,显示一个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最早期(1600~1000Ma)的时代特征。无争议的新元古代早期(1000~850Ma)疑源类组合以华北地台中部燕山山脉青白口系中发现的组合为代表。该组合以球形疑源类为主,它们多数是纹饰简单的单个或细胞集合体。在大约850~700Ma,这个疑源类组合面貌出现了一定变化。一些新类型,如:Sinianella、Pololeptus、Trachyhystrichosphaera和类似Asterocapsoides的碎片在安徽刘老碑组和史家组的疑源类组合 *** 现。另外,这个地质时期一些洲际分布的类型,如Trachyhystrichosphaera、Germinosphaera等在河南鲁山地区的董家组出现。可能由于寒冷气候条件的影响,冰川成因的南沱组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分异明显减少。甚至在黔东和湘西间冰期大塘坡组的页岩中所发现的疑源类,如Leiominuscula、Protoleiosphaeridium和Sphaerocobgregus等普遍个体都很小(图1之a—c)。

(2)陡山沱期:南沱冰期的结束引起温度的普遍回升,导致温暖气候的到来。加之,被上返洋流从深海携带的富营养物质[1]以及由于冰水溶化所带来的新的更广泛海侵,所有这些极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发展,致使陡山沱期具刺疑源类的分异度达到一个新水平。依据形态特征,目前在华南陡山沱组燧石和磷块岩中已确定大约29属30种刺球类(图1之d—i)。其中一些主要类型,如Tianzhushaia、Ericiasphaera、Echinosphaeridium、Megahystri-chosphaeridium、Trachystrichosphaera和Briareus等,已经在世界其他地区相当时代的地层中被发现。如澳大利亚中部Amadeus盆地的Pertatataka组[12,13];斯瓦尔巴卡尔王子岛Sco-tia群[3,4];西伯利亚地台末里菲至早文德地层[6];挪威南部海德马克群Biskopas砾岩[8];哈萨克斯坦南部文德系Chichkan组[5];和印度小喜马拉亚地区Infrakrol[7]。在已知资料中,毫无疑问扬子地台陡山沱组所发现的具刺疑源类组合是代表伊迪卡拉动物群大爆发之前浮游植物演化面貌的最典型组合。

(3)灯影期:覆于陡山沱组之上的灯影组,其疑源类组合面貌与从陡山沱组页岩中所发现的疑源类组合类似,以球形疑源类为主。而大多数大个体、形态复杂的疑源类大约在伊迪卡拉动物群大爆发时期绝灭(图1之j)。

(4)梅树村期:扬子地台寒武系更底部的疑源类以出现一个以微刺藻Micrhystridium为主的组合为标志,包括Paracymatiosphaera,Megathrix等属(图1之k—r,图2之a、b、f)。这个层位相当于我国小壳化石Anabarites-Circotheca-Protohertizina带的层位,并与东欧地台Asteridoum tornatum-Comasphaeridium velvetum(疑源类)生物带大体相当。推断这个层位接近纽芬兰(加拿大)以Phycodespedum出现为标志的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层位。

图1 扬子地台震旦系—寒武系过渡地层的代表疑源类化石

a—Leiominuscula sp.;b—Protoleiosphaeridium sp.;c—Sphaerocongregus variabilis;d—Echinosphaeridium maximum;e—Asterocapsoides sinensis;f—Tianzhushania spinosa;g—Eotylotopalla delicata;h—Ericiasphaera spjeldnaeii;i—Papillomembrana compta;j—Leiosphaeridia sp.;k—Micrhystridium regulare;i—Filisphaeridium echinulatum;m—Filisphaeridium minutum;n—Micrhystridium ampliatum;o—Paracymatiosphaera irregularis;p—Symphysosphaerasp.;q—Eoaperturilites monoscissus;r—Megathrix longus;s—Leiosphaeridia asperata;t—Lophosphaeridium sp.;u—Archeodiscina umbonulata;v—Skiagia orpicularis;w—Skiagia ornata;x—Annulum squamaceum

图2

a—Micrhystridium regulare L.Yin,陕西宁强地区宽川铺组,×1000;b—Micrhystridium ampliatumWang,湖北秭归县庙河村岩家河组,×1000;c—Eotylotopalla dactylosaL.Yin,湖北长阳县高家堰流溪剖面陡山沱组,×390.d—Echinosphaeridium maximum(L.Yin)Knoll,湖北宜昌莲沱王丰岗剖面陡山沱组,×200;e—Tianzhushania polysiphonia C.Yin,湖北宜昌莲沱王丰岗剖面陡山沱组,×140;f—Megathrix longus L.Yin,新疆阿克苏地区玉尔吐斯组,×120;g—Lophosphaeridium sp.,湖北宜昌田家园子剖面陡山沱组,×410;h—Papillomembrana compta(Spjeldnaeii)Vidal,湖北宜昌晓峰河剖面陡山沱组,×210

如上所述,早期具刺疑源类的演化阶段提供了一个新元古代地层区域和全球性对比的标志。

参考文献

[1]P.J.Cook and J.H.Shergold.Phosphorus,Phosphorites and Skeletal evolution at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Nature,1984,308,231~236.

[2]关保德,耿午辰,戎治权,杜慧英.河南东秦岭北坡中—上元古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10;图版11,图13~16.

[3]A.H.Knoll.Vendian microfossils in metasedimentary cherts of the Scotia Group,Prins Karls Forland,Svalbard.Palaeontology,1992,35(4),751~774.

[4]A.H.Knoll and Y.Ohta.Microfossils in metasediments from Prins Karls Forland,Western Svalbard.Polar Research,1988,6,59~69.

[5]V.N.Sergeev.Microfossils from transitional Precambrian-Phanerozoic strata of central Asia.Him.Geol.,1989,13,269~278.

[6]B.S.Sokolov and A.B.Iwanovsky,(Eds).The Vendian System Vol.1 Paleontology.Springer-Verlag,1990,154~195.

[7]Tiwari Meera and A.H.Knoll.Large Acanthomorphic Acritarchs from the Infrakrol Formation of the Lesser Himalaya and Their 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Palaeontology,1994,37(2),204~219.

[8]G.Vidal.Giant acanthomorph acritarchs from the Upper Proterozoic in southern Norway.Palaeontology,1990,33(2),287~298.

[9]阎玉忠,朱士兴.山西永济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微体古生物学报,1992,9(3),267~282.

[10]尹崇玉,高林志.中国早期具刺疑源类的演化及生物地层学意义.地质学报,1995,69(4),360~371.

[11]L.M.Yin.Acanthomorphic acritarchs from Meso-Neoproterozoic shales of the Ruyang Group,Shanxi,China.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1997,98,15~25.

[12]W.L.Zang and M.R.Walter.Latest Proterozoic plankton from the Amadeus Basin in central Ausrealia.Nature,1989,337,642~645.

[13]W.L.Zang and M.R.Walter.Late Proterozoic and Cambrian microfossils and biostratigraphy,Amadeus Basin,central Australia.Mem.Ass.Australas.Palaeontols,1992,12,1~132.

灯影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灯影组二段特征、灯影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379Bj0EAwFSUwI.html

标签:灯影二段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448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