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喜(李树喜诗词)

 2023-09-17  阅读 27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李树喜,以及李树喜诗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尔来似被读书误,逢人到处劝读书,是谁的诗句?出处:出自唐代诗人颜真卿的七言古诗《劝学》。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白话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更好度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李树喜,以及李树喜诗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尔来似被读书误,逢人到处劝读书,是谁的诗句?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颜真卿的七言古诗《劝学》。

原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话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更好度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劝学》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时读书已晚。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李树喜品评历代用人方略怎么样

远古至西周:草莽英雄走向历史舞台;春秋:诸侯割据与人才争夺;战国:人才流动与百家争鸣;两汉:盛衰兴亡的人才教训;三国魏晋:乱世群雄与天下纷争;西晋至隋: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和科举制的开始;唐王朝:社会兴盛与人才繁荣。。。“李树喜品评历代用人方略”讲述了历代封建社会最高领导人的用人方略。

安平出过什么名人?

历代名人

圣姑(郝女君),战国时期,安平阎会涡村人,现存其庙宇。

崔篆(?——?),西汉安平人。王莽时建新大尹,临终作《慰志赋》。

崔駰(?——92年),东汉文学家,安平人,崔篆之孙,著述颇丰。

崔瑗(77——142年),东汉书法家,安平人,字子玉,崔駰次子,著《崔瑗集》五卷。

崔寔(?——170年),字子真,东汉政论家,安平人,著述颇丰。

崔烈(?——192年),东汉安平人,崔寔堂兄,官至司徒。

崔洪(?——291年),字伯良,西晋安平人,官至司农、吏部尚书。

崔州平,名及生卒不详,字州平,东汉隐士,博陵安平(河北安平)人,与诸葛亮、徐庶、庞统、石广元、孟公威等名士交厚。

张载(?——?),字孟阳,西晋文学家、辞赋家、田园诗人,安平人,官至著作郎、中书侍郎。著有《剑阁铭》、《榷论》、《濠汜赋》等。与其弟张协、张亢俱以文学、辞赋著名,史称“三张”。

张协(?——?),字景阳,西晋文学家,诗人,擅长五言诗,与其兄张载齐名,官至中书侍郎,河间内史等。

张亢(?——?),字季阳,西晋文学家,辞赋家,诗人,著述颇丰。

李德林(530——590),字公辅,史学家,博陵安平人。官拜散骑侍郎,授内史。修《齐史》未果而终,其子李百药完成。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安平人,唐史学家、诗人。官拜吏部尚书,续修《北齐书》(齐史)。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唐代诗人,代表作《题都城南庄》。

崔莺莺,唐崔相国之女,《西厢记》主人公。

张益(1369——1410),字克谦,安平人,明洪武二十九年入太学。官至监军,永乐帝赐尚书衔。

张凤(1396——1461),张益之子,安平人,宣德二年进士。为官清廉,官至户部、兵部尚书。

门洞开(生卒不详),字启明,安平义门村人,明万历二十八年举人、四十四年进士。历任山东文登知县,国子监博士、工部虞衡司主事。以弹劾魏忠贤著称于世,著有《依隐园集》。

刘明寿(1912——1939),又名大庆,安平黄城村人, *** 党员,烈士,历任安平角邱区区长、清苑县抗日大队队长、县长等职。与日寇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安贵普(1914——1940),安平宅后寺村人, *** 党员,烈士,历任深北特委书记,安平县委书记、河北游击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冀中第四军分区司令部政治处主任。为开辟清苑、蠡县、博野抗日根地,协助吕正操等八路军领导收编徐二黑、张八、何经武等地方民团武装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与日寇激战中,英勇捐躯,年仅26岁。

宋永安(1883——1940),安平徐疃村人,烈士, *** 党员。早年加入人民抗日救国会,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历任安平军用代办所所长,县长等职务。参加了卢沟桥抗战,受我党委托与李锡九争取孙殿英部、段海洲部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壮大了冀中抗日武装力量。在八路军领导的反围剿破路战斗后被俘,宋永安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在看守所自缢殉节。终年57岁。

李子逊(1905——1942),安平任庄村人, *** 党员,烈士,参加“五卅运动”,组建保定学生非常委员会。发展壮大了我党在蠡县、高阳的抗日组织。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并任教员,42年在河北饶阳反日寇大扫荡突围时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徐老山(?——?),安平香管村人,民族实业家,安平丝网工业主要奠基人。

王东沧(1911——1944),河北安平前子文村人, *** 党员,抗日英雄,民族烈士,抗日电视连续剧《滹沱河风云》主人公。历任四区抗日游击队队长,安平县抗日大队队长,七分区独立营副营长等职务。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王东沧率领县游击队员巧取日寇在角邱村的炮楼,在刘兴庄创造了一日三捷的战例,在李村邢庄一带连续伏击敌人,共歼灭日伪军四十多名,击毙了骄横狂妄的日寇小队长小森、武田。之后,又在蔺岗、宋岗战役中,击毙了三县剿共总司令郑国志,有攻克了王六市岗楼,火烧了大同新、南寨炮楼,继而又取得东毛庄、邢庄、侯疃、油子等处的胜利。配合八路军正规部队转战于冀中平原,沉重打击了日寇有生力量。1944年2月10日,王东沧带领县大队的一个小分队夜宿任家庄,因汉奸告密,日军纠集了驻安平等五处的日伪军,以20倍的兵力向王东沧小分队疯狂进攻,王东沧部突围未果,便迅速抢占了小张庄高房屋据守,从上午一直激战到天黑,共击毙日伪军七八十人。天黑后,王东沧队长和指导员辛志斌分两路突围,途中王东沧队长壮烈牺牲,年仅33岁。(

王玉坤(1913-1984),全国劳动模范。安平县南王庄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 *** 。1954年秋,王玉坤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次年春,整社干部按照部分富裕中农意见将大社划为小社。王玉坤、王小其、王小庞3户贫农和另3户中农划为一个社,王玉坤任社长。时间不久,那些富裕中农又闹退社。王玉坤经再三劝解仍不起作用,遂召集小其、小庞开会,对他俩说:“党告诉我,要大家富裕,自己富裕,就坚决领导农民办社。我听党的话,一定要办下去,你们呢?”小其、小庞也都表示愿意办下去。于是,王玉坤在3户中农退社后,仍然同小其、小庞两户贫农继续走办社之路。 *** 中央主席 *** 得知王玉坤等3户贫农坚持办社的事迹后,给予极高的评价,誉之为“英雄人合作社”、“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 1956年1月,王玉坤当选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于2月7日晚在 *** 怀仁堂受到 *** 主席、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同年11月,王玉坤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获 *** 中央颁发的金质奖章。此后,历任安平县南王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高级社社长、南王庄公社副社长、安平县革委副主任、 *** 安平县委副书记等职,并先后当选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第九、第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根生(1923——2008),河北安平人, *** 党员,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早年投入抗日救亡,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历任安平县大队政委,安平、永清县委书记,广东、吉林省委书记、省长,农业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著有《滹沱河风云回忆录》。后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滹沱河风云》,剧情充分讴歌了英勇不屈的安平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艰苦卓绝场景;再现了以民族英雄王东沧为队长的安平抗日游击队(县大队),配合党 *** 的“百团大战”痛击日寇的惨烈场面。

佟志广,生于1933年,河北安平人, *** 党员,知名学者,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历任国家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复关”首席谈判代表,中美贸易谈判团团长等重要职务。现任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佟教授擅英文、精文史、诗词、书法,喜中外古典文学名著及音乐、京剧、绘画等。译著《石油输出国组织》等书。

佟 英

男,1924年8月生,河北省安平县人。湖南省委统战部原部长。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 *** 。历任冀中区安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副主任,藁无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冀中区第七分区抗联会青年部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湖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会长,湖南海外联谊会会长等。1995年离休,现为省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抗战时期组织青年群众参军参战,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在担负中央团校领导期间,为培养团的骨干和革命建设人才,培训团县委书记以上干部1200多人,少数民族团干部400多人,还举办了各种短训班。在各方面支持下,建起了当时湘江最大的“湘潭大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湖南医学院数百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师生平了反,其中正副教授五十多名。推动了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的开展。做统战工作头几年间,大家一道,为全省二十万多名统战家庭对落实了政策,在此基础上,展开各面工作,巩固和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为振兴经济和统一祖国服务。

乔修业 男,1934年1月生,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为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天津市文史馆研究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高级荣誉顾问、中原书画院、温州墨池画院名誉院长,《世界名人录》特约顾问编委等职。曾先后从师张大千的弟子刘君礼教授、著名书画家严六符、刘止庸研习山水画。

李银桥(1927——2009),河北安平河疃村人, *** 党员,历任 *** 主席卫士长、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北京市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副局长等重要职务,与其夫人韩桂馨女士合著《 *** 和他的卫士长》等书。

 .赵本立

河北省安平县人,85岁,黄埔军校第十八期骑科高材生, *** 中将,曾任台湾“国防部”教育部长、越南战争 *** 军援团参谋长。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 *** 党员,安平孙遥城村人。当代著名文学家,“荷花淀”派创始人。早年投入抗日救亡,历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编辑,晋察冀日报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延安鲁艺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等职务。代表作有《荷花淀》、《荷花荡》、《风云初记》等,有《孙犁全集》存世。

弓仲韬

建立我党第一个农村支部,中国 *** 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23年8月诞生于河北省安平县台城村。落成一年的“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已接待参观者2000人次。台城村坐落在安平县西部。80年前,中国 *** 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 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在这里诞生,创始人为弓仲韬。

弓彤轩,女,生于1921年,著名书画家,原河北省委第一书记、革命家、中组部顾问林铁同志夫人。爱国志士弓仲韬之后,历任县委书记、中组部办公厅顾问等职。著有《弓彤轩书法篆刻绘画选集》等书。

张进良(1921——1974),安平两洼村人,实业家,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上海永茂染织厂创建人。历任全国工商联第一届委员,上海徐汇区政协副主席、上海徐汇区副区长等职。

张广林(1923——1991),安平张营村人,实业家,安平丝网工业奠基人之一。早年投入抗日救亡,于1950年与张连仲等多位实业救国者,发起组建国营安平拔丝厂,并长期任厂长。为安平丝网工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飞,(1914——1987),安平后刘兴庄村人,安平县抗日游击队主要组织者之一,六集抗日电视连续剧《滹沱河风云》主人公之一,历任队长等职。抗日英雄张根生、王东沧的战友。

张 孟旭

原名张志良,1909年10月28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马店乡赵院村的一个中农家庭。

1925年,张孟旭少怀壮志,考上了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时,接触到该校教员、 *** 地下党员张伯生,在他的影响下于1929年加入中国 *** 。

1930年,张孟旭任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党支部书记,组织学生反对 *** 统治,在散发传单中被 *** 特务抓住,1936年出狱。

1937年,张孟旭在家乡附近组织起抗日武装。同年9月,张孟旭任 *** 安平县委组织委员,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月至1942年5月,张孟旭转战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先后担任深县县长、冀中行政公署民政科长等职。1943年,张孟旭被分配到平北,任平北地分委委员、平西专员公署平北办事处主任,与平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反日军“蚕食”斗争。1945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张孟旭接到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的命令,任命他为张家口市市长。收复张家口后,张孟旭在开展治理城市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解放后,张孟旭先后担任过湖南省副省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85年在北京逝世。

赵京战,笔名苇可,河北安平县马店乡赵院村人,1966年入伍,空军功勋飞行员,副师职,大校军衔(已退休)。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常务副主编。主要著作有诗集《苇可诗选》、《苇航集》。

李树喜,45年生,安平人, *** 党员,作家、诗人,《中华诗词》编委,代表作有《李树喜诗词三百首》等多部。

中华诗词学会的历任领导

第一任会长:钱昌照

第二任会长:周谷城

第三任会长:孙轶青

名誉会长:臧克家

常务副会长: 郑伯农

顾问:马凯张岳琦郑欣淼欧阳鹤张结杨金亭梁东周笃文段天顺

副会长:丁国成宣奉华 赵京战 晨崧雍文华王亚平 钟振振赵焱森张福有

星 汉 刘麒子 杨逸明武正国

秘书长:王德虎

会长助理: 李文朝

副秘书长:李一信

培训中心主任:李树喜

领导名单简介 段天顺,1932年生,北京市房山区人。曾任北京市水利局副局长、民政局局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现任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北京志》副主编,北京诗词学会会长,北京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燕水古今谈》、《京水名桥》、《燕水竹枝词》、《民苑集》、《新竹枝词集》等。主编《当代咏北京诗词选》等。

李文朝

李文朝,山东梁山县人,1948年生。中国人民 *** 电视宣传中心原主任,少将军衔,高级记者,大学文化,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军事节目委员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 *** 《红叶》诗社编委。曾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济南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 *** 电视宣传中心政治委员。参与主创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好新闻奖”、全国军事题材电视新闻、专题特等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著有《古枝新蕾》、《戎雅春秋》、《李文朝将军诗词选集》、《花果与根须》、《新闻行知录》、《长城壮歌》等。有多首诗词发表在《人民日报》等主要报纸和刊物。《沁园春·四季画屏》、《五言古体诗·登泰山》等被制作成电视诗词艺术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本人入选《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等辞书。诗词作品及手稿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李树喜,河北省安平县人。高级记者,作家,人才学家,历史学者。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3年后到光明日报工作,历任特派记者,机动记者部主任,社会部主任、新闻研究部主任、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等。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中华诗词年鉴》编委会副主任、《中华诗词》编委。在新闻、文学、诗词、人才学、社会调查方面皆有著述,已出版个人专著、文集22种。拥有中华诗词韵库专利专利号(同赵京战共同拥有)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人才史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联大、河北大学等教授,中国国情网、国家文化网、中国演艺网、中国网视新闻总监。主要著作:《两个美国老乡》、《人才佳话》、《中国人才史稿》、《沉甸甸的人生》、《流浪汉之歌》、《中国人才思想史》、《阿波丸之谜》、《世纪荒言》、《用人通鉴》、《李树喜品评历代用人方略》、《诗词之树》等。

国宝(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历史扑朔迷离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到底在哪里?自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下简称“北京人”)不知所踪后,这个谜就一直在 *** 之中,但到现在都未能如愿。1998年,包括有“北京人”之父之称的贾兰坡院士在内,14名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发起的“世纪末大寻找”同样无果而终。

近日,随着北京市房山区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北京人”去向之谜的老话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北京人”也许已被毁坏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否还存在世上?”面对晨报记者这样的询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主任杨海峰态度非常乐观,“我个人认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不但在世,而且应该不难寻找,因为现在距离失踪的时间并不长,找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据悉,对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否在世这个问题,有关专家多年来基本持3种态度,一种认为化石还在世,另一种认为化石已经毁于战火,再一种就是对化石的去向态度模糊,认为无法推测。

“我之所以认为它还在世,就是化石包装得相当考究。”杨海峰补充说,“即使没有多少文化素养的人看到,也不会轻易将其扔掉或毁坏。”他认为,根据中国古人类学家、最后一个见到化石的胡承志老人讲述,包括“北京人头盖骨”在内的化石当时包了整整6层,而且由内到外相当仔细,即使装到两个没有特殊标志的木箱里,相信就是当时一般的日本兵发现也会上报的。

“我不敢,也不能随便下结论。”谈及化石的去向,88岁的胡承志态度却相当谨慎,“因为我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推测化石的去向。”他表示,当时战争非常残酷、战事频繁,如果是金银珠宝书画,倒还可能保存下来,但对于几个死人骨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难说日军有如此高的辨别能力。对此,曾给父亲贾兰坡做了十年秘书的贾玉彰也持同样态度,表示不好对化石去向下结论。

“综合目前各种信息和线索,我认为,化石极有可能毁于战火了。”对此,上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北京人之父”贾兰坡的学生陈淳说,“找到化石的希望应该比较渺茫。”在1998年,老师贾兰坡联合其他十余名院士发起“世纪末的大寻找”,但最后却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陈淳表示,从目前的资料判断,“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当时应该放在协和 *** 地下室保险库,日军突然发动战争并占领 *** ,而化石根本没来得及运走,日军就在地下室将其毁掉了。另外,他还举例说,当时连协和 *** 的院长、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都被俘虏,连逃命都来不及,谁还能顾及化石呢。

化石埋在日坛公园

“那是1996年,有个日本老兵临死前,向中国有关部门传递消息,称化石埋在日坛公园的一棵松树下,这棵松树还做了特殊记号。”谈及那次挖掘,贾玉彰回忆到,“开始大家都不信,但确实找到了那棵松树。”

1996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电震探测组,对埋藏区域进行了两次高密度电法、面波、多道浅层地震法的探测,并很快得出了结论,经过协商,最终与北京日坛公园管理处达成了1996年6月3日上午正式发掘的协议。

“当时,专家们对于挖掘非常低调,现场四周都用塑料布遮挡,”贾玉彰说,“因为感觉可能性不大,但还要找一找,所以没有对外声张。”

但是,一直挖到2米多深时,专家们仍未发现有任何埋藏物,更未见有动土现象。根据这一情况,专家们经过商议,再往下挖一段,结果都是细黄砂岩。随后,再次扩大挖掘范围,仍未发现有埋藏物,现场专家由此判断,当时物探异常应是地表下大量灰白色钙质结核层引起的,所以决定停止发掘寻找。

化石装在沉船“阿波丸”号上

“据美国提供给中国的信息,化石很有可能在‘阿波丸’号上。”说起化石的去向,历史学者李树喜对媒体不止一次地透露,他研究寻找化石已经多年。据悉,美国总统尼克松当年访华时,曾将美方认为的化石下落作为绝密礼物送给了中国 *** ,称化石可能在日本沉船“阿波丸”号上。

据了解,“阿波丸”号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是一艘日本远洋油轮。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军队征用的“阿波丸”,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军官和要人驶向日本。4月1日午夜时分,该船行至中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

令李树喜坚信“北京人头盖骨”就在这艘沉船上的直接理由,是一份美国交给中国方面的资料。李树喜对媒体说,1996年,他在整理资料时突然发现了从未见过的内容,其中有这样一层意思:当年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很可能就在沉没的“阿波丸”上。

1977年,中国曾对“阿波丸”沉船进行过一次初步打捞,但由于当时潜水技术的限制,只发现了3000吨锡锭和一些其他东西,并未找到“北京人头盖骨”。但是,打捞人员却找到了伪满洲国政要郑禹的家藏小官印和圆砚,由此推断,该船印证了携带大量中国北方宝物的猜测,也成为“阿波丸”可能装载“北京人头盖骨”的有力旁证。

“我认为不大可能!”贾玉彰态度明确。他认为,如果日本人得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何必要等到1945年才运回日本呢,何况这还是一艘从新加坡绕道过来的船只。“不过,这也是一个寻找线索。”他对晨报记者表示,“只是估计可能性很小。”

化石在“哈里逊总统”号上

有学者认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应该丢失在从北平到秦皇岛的运送船只“哈里逊总统”号上,而“哈里逊总统”号由于受到日舰追逐,半途被击沉。

据说,1941年12月5日,带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乘坐专用列车前往秦皇岛,准备在那里把化石送上一艘由上海开来的美国定期航轮———

“哈里逊总统”号。当时,这艘船预定在12月8日到达秦皇岛码头。

“这艘船根本没到秦皇岛。”对此,陈淳教授坚定地表示。他说,“哈里逊总统”号一直没有驶到目的地秦皇岛港去接应美国海军陆战队,它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开航以后,一直被一艘日本军舰追逐,最后,搁浅在上海以东长江口附近,随后被日军击沉。

化石在“里斯本丸”号上

最近,浙江舟山传出消息,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能在“里斯本丸”号沉船上。

据有关资料记载,1942年10月2日凌晨,装载着700多名日军官兵,以及1800多名英国被俘人员和财物的“里斯本丸”号运输船,途经舟山附近海域时被鱼雷击沉,船上所载大量文物和奇珍异宝随之葬身海底。后来,附近渔民救起英军官兵384人,而据获救的英国战俘回忆,船上载有大批被日军掠夺的黄金财宝和文物,还可能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听到这个消息,贾玉彰表示怀疑,因为这些年来从没有听说过该船,从地点、航行路线上判断也不可能。舟山当地“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历史调查研究会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头盖骨”在“里斯本丸”沉船上可能是流言,英军战俘的说法值得怀疑。

化石在天津美兵营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夏皮罗在《北京人》一书中说,一位原海军陆战队军人曾告诉他,化石曾辗转到了驻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

1971年10月21日,据护送北京猿人化石出国转移任务的执行人、美国医生费利说,装有北京猿人化石的箱子放在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大院里的6号楼地下室木板层下面。

“后来,那里专门给我来过消息,说根本没有化石。”贾玉彰透露。据悉,旧时兵营已是几经易主,现属天津卫生学校,6号楼在1976年大地震中震塌,后夷为平地改作了操场,在修大楼时连地基都挖开了,结果啥也没有。但贾玉彰表示,有一点可以确认,父亲贾兰坡也考证过,化石确实运到了该兵营。

化石在原美驻北平领事馆

据称,古人类学家周国兴教授后来得到一条重要线索,化石可能就在原美驻北平(北京)领事馆里。由于周国兴教授出国访问,此说暂未得到证实。

胡承志透露,他在把化石包装好后,运到 *** 办公室就走了,此后他再也未见过。“至于以后怎么运,我并不清楚。”

据贾玉彰透露:“我父亲贾兰坡考证过,化石后来运到了天津的美海军陆战队兵营,并从那里运到秦皇岛,但半路该部队被日军俘虏,化石从此不知下落。”“由此看来,化石还在美领事馆的说法也不可信。”

化石将运往美国

1929年12月2日,是古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时刻,北京人头盖骨被发掘出来!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936年,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又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一年发现了三个成年猿人的头骨化石。

1937年本是遗址发掘的黄金时期。然而卢沟桥事变之后,在周口店的挖掘工作被迫中断,但研究人员还可在设在北平协和 *** 的新生代研究室对化石进行整理研究。

到1941年,日美关系日趋紧张。在当时被日军占领的北平,日军开始占领中立国美国驻北平的一些机构。存放和保管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北平协和 *** 虽属美国财产,但看来也难以幸免。在这种情况下,新生代研究室决定为北京人化石找一个更为安全的存放地点。

当时有三种处理方案。第一,把化石运往抗战的后方重庆,但在战争环境下,长途运送安全难以保证;第二,在北平就地掩埋,但在沦陷区安全同样无法保证;第三,运往美国保存。从当时的情况看,第三种处理方案是更好度的选择。

据古人类学家胡承志回忆,由于在合作挖掘化石时中美签的合同规定,在周口店发掘的所有化石都是中国财产,禁止运送出境。所以当时美国公使馆的人拒绝接收。后经国民 *** 协调,远在重庆的美国驻华大使同意并授权,驻北平的美国公使馆才接收这批珍贵的古人类化石,并准备将其安全运往美国保存。

运走前,胡承志对化石进行了精心包裹。他感叹,大概我是最后一个见到北京人化石的中国人,以后没有中国人看见或知道它的下落了。

美军队秘密押运

1941年12月5日凌晨,一列美海军陆战队专列驶出北平,据说车上装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按计划列车到秦皇岛后,化石运到“哈利逊总统”号轮船,然后运往美国。

此次托运的负责人是即将离华赴美的海军陆战队退伍军医弗利,两箱化石就是被混装在他的27箱行李中被送上火车的。

弗利说:这件事在当时相当秘密。在秦皇岛,弗利的助手戴维斯负责接收这批特殊的行李。戴维斯说:我去取了那些行李,有27箱,我把它们都放在了我的房间里。

弗利等待着第二天坐“哈里逊总统”号回国。然而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军迅速占领了美国在华的机构,美海军陆战队在秦皇岛的兵营也被日军侵占,弗利和戴维斯成了俘虏。在天津的战俘营中,弗利他们陆续收到从秦皇岛兵营运送来的行李,但北京人头盖骨已不见踪迹。

日军的反常行为

化石是否落入日军手中?事隔半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常谷部和助教高景东二突然在英文版的北平新闻上声称,保存在协和 *** 的北京人头盖骨被窃。日本人似乎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日军并没有在秦皇岛发现头骨化石。

很快,一场追寻北京人头盖骨的行动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对追寻工作格外卖力,几乎所有参与发掘工作的人员都受到审查。

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狱中被关了48天,他的孩子回忆了那段经历:那是1944年5月初的一个早晨……一些日本人穿着军装,带着枪冲到我爸爸妈妈住的北屋,过了十多分钟,日本人推着我父亲出去了。在日本宪兵队,追问我父亲“北京人”的下落,我父母都说:“不知道”。一说不知道,日本人就动手打,最厉害的时候还灌辣椒水,一直把我父亲灌晕过去。最可恶的是,据我父亲讲,就是临出来那一天,又来审问,说裴文中要枪毙你了,你还有什么话可说的,这儿给你留下了纸和笔,你写遗书吧。我父亲开始写起来,结果日本人哈哈大笑说,裴文中今天放你回家了。

古人类学家周国兴回忆说:当时曾经传出一个消息,这些东西已在天津找到了……之后,就莫名其妙地把很多被拘留的人都放了……如果说日本宪兵队没得手的话,怎么那么轻易地放人?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日本发布的公告声称,已将劫掠到东京的一批古人类化石连同劫掠的发掘工具一起,移交给了盟军当局,以便归还中国。然而中国 *** 从盟军总部接收到的日本归还物品清单中,却没有北京人化石。盟军总部也应中国 *** 之邀,动用驻日盟军参与广泛搜寻,结果一无所获。

再次发掘周口店

1949年9月,周口店的发掘者们在找寻不到化石的情况下,又把目光投向了周口店,希望会有新的发现弥补丢失的遗憾。而此时的周口店龙骨山已是长草没膝,荆棘丛生,到处是日军暴行留下的累累伤痕,当年的办公房屋荡然无存,满山的树木也被砍伐殆尽。

发掘周口店的计划很快批了下来。9月27日,中断了12年的发掘工作重新开始。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和技工们先把1937年回填的土重新挖掘出来,在挖土过程中,他们获得了三颗牙齿,这是当时惟一在中国人手中的北京人化石真实标本。

此后,又陆续进行了几次发掘,获得了两颗北京人牙齿和其他动物化石。值得提到的是,1966年由古人类学家裴文中主持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块额骨和一块枕骨,它们显然是属于同一个头骨。新发现的头骨碎片与1931年、1936年的第五号头骨的两块颞骨,拼合成一块比较完整的头盖骨。显然,它们属于同一个个体,这是目前仅存的北京猿人头盖骨的标本。

北京人头盖骨是怎么消失的?

“北京人”化石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 *** ,1940年12月26日,日军占领了北平,美日战事一触即发。

“头盖骨”若继续留在北平很不安全,当时身在重庆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副所长尹赞勋致信给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术研究员,时在北平的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裴文中,述说险恶形势和对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保存的担忧,并提出托美国友人运往美术机关暂存。

*** 中央行政秘书长翁文灏也开始积极协调将“头盖骨”运送至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暂存。

1941年1月10日,翁文灏和尹赞勋致信给协和医学院院长胡顿、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魏敦瑞:“鉴于美日关系日趋紧张,美国正与中国站在一条战线共同抗日,我们不得不考虑在北平新生代研究室的科学标本安全问题。我们准备同意将它们用船运往美国,委托某个学术研究机关在中国抗战期间替我们暂为保管。”

同时,翁文灏还直接写信给美驻华大使詹森阐明自己希望转移“头盖骨”的意思。但是,根据先前达成的协议,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周口店发掘工作,其发掘出的实物必须留在中国,不得出口。美国方面婉言拒绝。

翁文灏等中方人员的努力依然没有停止,他们一再申请,美方官员和科学家一再婉拒,往来切磋数月时间。

1941年11月,经翁文灏的一再协调,最后又经过蒋介石点头,重庆 *** *** 才明确表态,允诺“头盖骨”出境。在翁文灏的一再恳请和调停下,美国方面终于同意了头盖骨由领事馆安排、由美国人带出中国,暂存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据公布的档案资料记载,“头盖骨”转移行动按计划开始,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护卫,乘北平到秦皇岛的专列到达秦皇岛港,在那里登船,船名“哈德逊总统号”,预定12月8日抵秦皇岛。8日上午,列车抵达秦皇岛。

此时,日本对珍珠港的空袭已经开始,随即,驻在秦皇岛山海关一带的日军突然行动袭击美军,美海军陆战队的列车和军事人员包括美在秦皇岛的霍尔姆斯兵营的人员顷刻成为日军的俘虏,包括“北京人”在内的物资和行李当然成为日军的战利品,从此不见踪影,至今66年……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到底在哪里?自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不知所踪后,这个谜就一直在 *** 之中,但到现在都未能如愿。

1998年,包括有“北京人”之父之称的贾兰坡院士在内,14名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发起的“世纪末大寻找”同样无果而终。

1,“北京人”也许已被毁坏

对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否在世这个问题,有关专家多年来基本持3种态度,一种认为化石还在世,另一种认为化石已经毁于战火,再一种就是对化石的去向态度模糊,认为无法推测。

根据中国古人类学家、最后一个见到化石的胡承志老人讲述,包括“北京人头盖骨”在内的化石当时包了整整6层,而且由内到外相当仔细,即使装到两个没有特殊标志的木箱里,相信就是当时一般的日本兵发现也会上报的。

由于当时战争非常残酷、战事频繁,如果是金银珠宝书画,倒还可能保存下来,但对于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难说日军有如此高的辨别能力。

上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北京人之父”贾兰坡的学生陈淳认为,综合目前各种信息和线索,化石极有可能毁于战火了。找到化石的希望应该比较渺茫。在1998年,贾兰坡联合其他十余名院士发起“世纪末的大寻找”,但最后却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陈淳表示,从目前的资料判断,“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当时应该放在协和 *** 地下室保险库,日军突然发动战争并占领 *** ,而化石根本没来得及运走,日军就在地下室将其毁掉了。

另外,他还举例说,当时连协和 *** 的院长、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都被俘虏,连逃命都来不及,谁还能顾及化石呢。

2,化石埋在日坛公园

1996年,有个日本老兵临死前,向中国有关部门传递消息,称化石埋在日坛公园的一棵松树下,这颗松树还做了特殊记号,后来有关人员确实找到了那棵松树。”

1996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电震探测组,对埋藏区域进行了两次高密度电法、面波、多道浅层地震法的探测,并很快得出了结论,经过协商,最终与北京日坛公园管理处达成了1996年6月3日上午正式发掘的协议。

但是,一直挖到2米多深时,专家们仍未发现有任何埋藏物,更未见有动土现象。根据这一情况,专家们经过商议,再往下挖一段,结果都是细黄砂岩。

随后,再次扩大挖掘范围,仍未发现有埋藏物,现场专家由此判断,当时物探异常应是地表下大量灰白色钙质结核层引起的,所以决定停止发掘寻找。

3,化石装在沉船“阿波丸”号上

历史学者李树喜认为化石很有可能在‘阿波丸’号上。据悉,美国总统尼克松当年访华时,曾将美方认为的化石下落作为绝密礼物送给了中国 *** ,称化石可能在日本沉船“阿波丸”号上。

“阿波丸”号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是一艘日本远洋油轮。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军队征用的“阿波丸”,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军官和要人驶向日本。4月1日午夜时分,该船行至中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

令李树喜坚信“北京人头盖骨”就在这艘沉船上的直接理由,是一份美国交给中国方面的资料。

1977年,中国曾对“阿波丸”沉船进行过一次初步打捞,但由于当时潜水技术的限制,只发现了3000吨锡锭和一些其他东西,并未找到“北京人头盖骨”。

但是,打捞人员却找到了伪满洲国政要郑禹的家藏小官印和圆砚,由此推断,该船印证了携带大量中国北方宝物的猜测,也成为“阿波丸”可能装载“北京人头盖骨”的有力旁证。

4,化石在“哈里逊总统”号上

有学者认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应该丢失在从北平到秦皇岛的运送船只“哈里逊总统”号上,而“哈里逊总统”号由于受到日舰追逐,半途被击沉。

1941年12月5日,带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乘坐专用列车前往秦皇岛,准备在那里把化石送上一艘由上海开来的美国定期航轮——“哈里逊总统”号。当时,这艘船预定在12月8日到达秦皇岛码头。

但陈淳教授坚定地表示这艘船根本没到秦皇岛。“哈里逊总统”号一直没有驶到目的地秦皇岛港去接应美国海军陆战队,它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开航以后,一直被一艘日本军舰追逐,最后,搁浅在上海以东长江口附近,随后被日军击沉。

5,化石在“里斯本丸”号上

浙江舟山传出消息,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能在“里斯本丸”号沉船上。

据有关资料记载,1942年10月2日凌晨,装载着700多名日军官兵,以及1800多名英国被俘人员和财物的“里斯本丸”号运输船,途经舟山附近海域时被鱼雷击沉,船上所载大量文物和奇珍异宝随之葬身海底。

后来,附近渔民救起英军官兵384人,而据获救的英国战俘回忆,船上载有大批被日军掠夺的黄金财宝和文物,还可能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6,化石在天津美兵营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夏皮罗在《北京人》一书中说,一位原海军陆战队军人曾告诉他,化石曾辗转到了驻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

1971年10月21日,据护送北京猿人化石出国转移任务的执行人、美国医生费利说,装有北京猿人化石的箱子放在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大院里的6号楼地下室木板层下面。

据悉,旧时兵营已是几经易主,现属天津卫生学校,6号楼在1976年大地震中震塌,后夷为平地改作了操场,在修大楼时连地基都挖开了,结果什么也没有。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化石确实运到了该兵营。

7,化石在原美驻北平领事馆

据称,古人类学家周国兴教授后来得到一条重要线索,化石可能就在原美驻北平(北京)领事馆里。由于周国兴教授出国访问,此说暂未得到证实。

贾兰坡考证过,化石后来运到了天津的美海军陆战队兵营,并从那里运到秦皇岛,但半路该部队被日军俘虏,化石从此不知下落。由此看来,化石还在美领事馆的说法也不可信。

对于这一系列的猜想,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随着许多参与周口店发掘工作的当事人和知情人的辞世,寻找北京人化石的难度正越来越大。裴文中、杨钟建、贾兰坡等人陆续离开人间后,人们根据他们的遗愿,将他们安葬在龙骨山上。

带着生前无尽的遗憾,这些中国古人类学的先驱们在九泉之下,依旧静静地守望着这片50万年前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家园。

李树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树喜诗词、李树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3ebBj0EBA1YVQI.html

标签:诗词李树喜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669秒, 内存占用1.81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