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八旗(汉八旗后来都成了满人吗)

 2023-09-14  阅读 16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汉八旗,以及汉八旗后来都成了满人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汉八旗是汉族还是满族?汉族。八旗汉军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汉军旗份佐领,并非单独有八个汉军旗,部分误称为“汉军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八旗汉军深受皇太极信赖,在清朝初期统一战争及稳定汉地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出任清朝高官者也屡见不鲜,清朝中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汉八旗,以及汉八旗后来都成了满人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汉八旗是汉族还是满族?

汉族。

八旗汉军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汉军旗份佐领,并非单独有八个汉军旗,部分误称为“汉军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

八旗汉军深受皇太极信赖,在清朝初期统一战争及稳定汉地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出任清朝高官者也屡见不鲜,清朝中期逐渐衰败失去了影响力。

组织机构:

为八旗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误称“汉军八旗”。努尔哈赤所建的八旗.其成员绝大多数是满洲人,又称八旗,开始只包括满人,各旗也有少数蒙古人和汉人。

皇太极即位后,一方面积极从事扩张政策,另一方面仍然注意缓和民族和社会矛盾,他命令臣下做好“养人”的事情,尤其是对新掠取或来降的蒙古人、汉人做好安置。

归附皇太极的蒙古人和汉人官兵日益增多,以至八旗无法容纳,于是皇太极在八旗满洲的基础上,于天聪九年(1635年)建立八旗蒙古(2万5千人),此后又于崇德七年(1642年)建立八旗汉军(3万3千人)。加上原有的满人旗,合满、蒙、汉八各旗。这就使八旗制度臻于完备,武装力量不断扩大。

清朝的汉八旗是怎么来的?

汉八旗是努尔哈赤将俘虏的明军整编后,按八旗编制组织的军队。

八旗汉军的主要来源是主动归附后金或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及其继承 *** 清朝掳掠于辽东的人丁,以汉人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曾入明为官的蒙古人等等的“重炮兵部队”。

清代的“满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都是哪些?各有什么职责?

八旗是清代满族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正式创立。1601年初建时仅三旗:黑旗、白旗、红旗。1615年因“归服益广”将三旗析设为八: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合称八旗,统率满洲、蒙古、汉军。

一、满八旗: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 八旗的建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

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制度的特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9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 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八旗的兴衰 清军入关, 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 *** 进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八旗官兵因此获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多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清王朝虽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二、汉八旗:

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大量汉人被掠为奴,编入满洲八旗之内,成为家内奴或拖克索(农庄)内从事生产的奴仆。同时,为扩大兵源,从为奴的汉人中抽出一些壮丁(规定每20人抽一人当兵),其所需马匹器械由20名汉人共同出钱购买。其壮丁家为汉军户,对汉军户有优厚待遇,比如,可以全家迁入努尔哈赤所在的城中居住,以示信任。

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区的汉人编入满洲八旗人家为奴,编庄别居,减少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对这些汉人,由投降过来的原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汉人官员来管理。

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二月,明朝辽东总兵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后(袁崇焕于崇祯二年公元1628年处死毛文龙),其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军从山东登州前来辽东投奔后金。皇太极对他们来投非常重视。当他们来到沈阳城郊时,皇太极在浑河岸边亲自迎接,行满族特有的抱见礼,可以说是非常之举。为与满洲八旗有别,命孔、耿所部使用白镶皂旗帜,即白旗镶黑边,受皇太极直接统辖。这是第一次出现打着有别于满洲八旗旗帜的汉军。汉人既然可以编成军,皇太极决定自己建立汉军,下令从所属的满洲八旗的汉人壮丁中每十名抽出一名,组成一旗汉军,这是皇太极组成汉军的开始。随着军队的发展,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即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的第二年,又分汉军旗为两旗。又过五年,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汉军八旗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是旗人,也称汉军旗人。因此,应说旗人是由满、蒙古、汉三族人组成的,而不能说旗人都是满人。

三、蒙古八旗:

在人们的口语中,谈到清朝八旗制,常常会听到汉军、汉八旗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人,在明朝时期,由女真民族首领努尔哈赤统率,逐渐强大,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国。努尔哈赤把自己属下的部民,按旗编制组成军队,先是四旗,即四种颜色的旗子。后来,人数增多,变为八旗,这便是八旗的由来。满族人都编入旗内,都称为旗民,也称为在旗的。由于满族全部编入旗下,所以,便出现了凡满人都是旗人之说。但旗人并不都是满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努尔哈赤、皇太极势力增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蒙古八旗。后金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满洲八旗。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把蒙古五牛录扩编成两个蒙古旗。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又把两旗扩编成八旗,至此,蒙古八旗出现了。

清朝的汉八旗和蒙古八旗是怎么来的

其中的汉八旗由汉人组成,所使用的旗帜与满八旗、蒙八旗一样,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汉八旗起源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因为他们竟然是大明叛 *** 化而来。叛军比降军要可恶的多,叛军是主动背叛大明去当走狗,降军往往是被俘或者力战不敌而投降。

在汉八旗成立之前,清朝八旗军中也是有汉人的,主要是被八旗兵劫掠的辽沈汉人。他们一部分成为旗人的家奴,要么干家务、要么从事生产;另一部分人是抽出的壮丁,规定每20个汉奴抽1人,直接编入八旗军中作战。

当时,汉人在八旗军中还是挺重要的。因为1631年以前,八旗军中没有大炮,攻城的时候难免不方便。旗人不会制造火炮,而汉人有这能力。

皇太极曾重用因永平之战俘获的王天相,命他铸造红衣炮,并开始设立汉军一旗,旗纛为青色,额驸(皇帝的女婿)佟养性来带这支炮兵部队。

那么,汉八旗是怎么出炉的?这跟明朝的袁崇焕扯上关系。1628年,袁崇焕处死明朝辽东总兵毛文龙,搞得毛文龙的老部下整天疑神疑鬼,怕会遭到黑手。

终于到了1633年,原来毛文龙的手下大将孔有德、耿仲明等决定背叛大明,要过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率军从山东登州前去辽东投奔皇太极。

那边的皇太极自然非常高兴,也非常重视。他亲自到沈阳城郊的浑河岸边迎接,以满族特有的抱见礼相见。

皇太极给孔有德、耿仲明的部队一面很特别的旗帜,即白旗镶黑边,以区别于八旗。后来,皇太极干脆从八旗的汉人中每10名抽出1名,组成一旗完全独立的汉军。

公元1637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第二年,他就把汉军扩充到两旗。又过了五年(164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汉八旗正式出现。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汉八旗随龙入关,对大明残缺的金瓯大打出手,为满清问鼎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蒙古八旗是怎么出现的呢?

随着努尔哈赤的崛起,引起辽西蒙古科尔沁、扎鲁特、巴林、弘吉喇、巴岳特和乌齐叶忒等内喀尔喀诸部的不安。他们多次与叶赫女真乃至明军联手,发动“万余骑”的战争,与努尔哈赤为敌。

因为战争的原因,部分蒙古人便以投诚、战俘或零散逃人的身份流入到后金。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让他成为常胜将军,压服蒙古诸部后,确立了与蒙古部落的同盟关系。科尔沁与内喀尔喀五部的台吉、贝勒们纷纷内附后金。

随着归附的蒙古人的增加,后金 *** 从1621年起,陆续将蒙古壮丁编入满洲八旗,每个旗分到5个牛录的名额,共有40个蒙古牛录。后来,40个蒙古牛录被分为左右翼二旗。

1634年,随着察哈尔蒙古林丹汗的病逝,皇太极终于取得对漠南蒙古的统治权。皇太极决定将分布于八旗内的40个蒙古牛录析出,与新附蒙古“相合”,扩编为八旗蒙古。

汉八旗究竟怎么回事,汉八旗的后人在哪

汉军八旗有“尚、耿、石、李、佟、祖、蔡、王”八个姓氏。 汉军八旗的主要来源是明末主动归附或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后金及其后身清朝俘获于辽东的人丁,以汉人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曾入明为官的蒙古人等等,起初均编隶于满洲八旗之下。由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对汉人的种种苛政,起初的地位并不高。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便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汉军的始建就是体现之一。 汉军八旗因战功封有很多知名世家,如李永芳、范文程、佟养性、石廷柱、尚可喜、耿仲明、沈志祥、张大猷、鲍承先、祖大寿、马光远、蔡士英、孙得功、王世选、左梦庚、施琅等家族。有“尚、耿、石、李、佟、祖、蔡、王”八家为“汉军八大姓”一说。虽然汉军在外八旗中通常被认为地位次于满洲、蒙古八旗,是整体地位最低的,尤其是清朝中期汉军专缺裁撤后,汉军出仕只能递补汉缺,但汉军世家的待遇还是很高,世家子弟在某些情况下可因功勋家族出身而享受破格补满缺入仕的优待。

汉八旗什么意思?

一、八旗来历的传说: 过去有“从龙人关”之说,其实从龙人关说的是八条小龙。开始,这八条小龙并不团结,相互之间经常发生你争我斗,逞强好胜。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他们的事后,就召见天使说:“地上有人向我告状,日头和月亮总是在一起,这样天天都是白天,半阴半阳的,人们感到很不舒服,总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庄稼也长不好了。”人们很着急,都要求把他们分开。你传我的谕旨,命令八条小龙来完成。 这八条小龙知道命令后,都想立头功,个个争先恐后,这个来,那个去,搬月亮,挪日头,不管费多大的劲儿,怎么也弄不动,大家急得抓耳挠腮,一点好办法也想不出来了。 正在无计可施时,龙王威风凛凛地来到他们面前,责问:“这么长的时间,你们为什么没有完成玉帝交给的任务?” 小龙纷纷抢着说:“日头、月亮太沉了,我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整天都跟着月亮和日头后头跑,总是追不上,有时追上也是跑不动,有时跑到头里也是拦不住,还是被它们撞到一边去了。” 龙王问:“你们是怎么去的?” 小龙们回答说:“我们是一个接一个去的。” 龙王听后,大发雷霆,当即骂到,你们这帮笨蛋,都赶不上下界凡人,他们还知道,人心齐泰山移呢!如果你们团结起来,不就可以了嘛。假如你们各拿一只箭,用力一掰就断了。如果把这8只箭绑在一起,还能掰断吗?过去你们不能取胜,就是单个力量太弱的缘故。 小龙们一听,恍然大悟,当即表示组合到一起,重新回到了天上,相互结合在一起,正象汉字的金字,金字也正好八画,实际上就是八条小龙组合而成。金字塔两条龙头合在一起,变成了金字头上的尖,他们齐心协力,象个楔子,在日头和月亮之间一拱,就真的把日头和月亮给拱开了。日头和月亮分开后,由于日头跑得快,很就跑到头里去了。月亮跑得慢,就落在了后边。 这八条小龙完成了任务,也累得筋疲力尽,纷纷朝地上掉下去,此时,刮起一阵大风。说来也巧,不知道从哪里刮来八块颜色不同的大布落在地上,这八条小龙正巧每条龙落在一块布上,它们不仅落在布上还张在了布上。 后来,后金国将这八块带有龙图案的布当成了旗标,由于八条龙和八块布的颜色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旗色。 白色的小龙落在黄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黄旗;蓝色的小龙落在白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白旗; *** 的小龙落在红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红旗;树皮色的小龙落在蓝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蓝旗。一条小龙,虽然落在黄布上,由于黄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黄旗;一条小龙,虽然也落到白布上,但白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白旗;一条小龙落到了红布上,由于红布外边镶了一条白边,所以就叫镶红旗;另外一条小龙落在蓝布上,也是由于外边镶了一条红边,所以叫镶蓝旗。这些旗上都有一条小龙,也都有与明字搏斗的场面,还有云彩、火焰等。 2、八旗的建立及演变: 年代地点人物设旗情况 1601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万历29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初设正四旗:黄、白、红、黑 1615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正四旗改为:黄、白、红、蓝 同时增设镶四旗即: 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1635年 盛京沈阳(天聪9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编蒙古八旗 1637年 盛京沈阳(崇德2年) 清太宗皇太极 成立汉军二旗:正黄、镶黄 1639年 盛京沈阳(崇德4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汉军为四旗,正白、镶白 1643年 盛京沈阳(崇德8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充汉军为八旗 合计8×3=24旗×7500人/旗 18万人 2、八旗的 *** 组织形式及人员兵力: (1)八旗的基层组织官职——牛录(佐领)额真 牛录——满语中是“箭”的意思。满族(女真人),狩猎时集体出行,头人负责所有的“箭”,因此在组织中将这组织的头人,称为牛录额真。始于1601年,定编300人。 (2)八旗组织中的中层官职——甲喇(扎兰、加兰)也称参领,额真。五牛录编入—甲喇,一甲喇(扎兰)=5牛录(5×300)=1500人。 (3)八旗组织中的最高官职——旗主为固山额真 5甲喇=1固山=5×1500人=7500人。 (4)每旗7500人×8旗=60000人。 3、八旗中的旗的区别: (1)八旗中正、镶旗的读音: 八旗中有正、镶区别,也称“整”、“厢”旗,字面不难理解其意。正——整个、全部讲;镶——在原纯色基础上镶的边,也做“厢”. (2)区别:正四旗龙首向右,龙腹内有五朵祥云;镶四旗龙首向左,龙腹内有三朵祥云. (3)旗的样式: 1) 正四旗左右长7尺5寸,上下宽6尺,长方形;镶四旗,是正四旗尺寸剪去外上下角 2) 八色龙旗,均做龙图.镶旗形成,只是加边后,中间面积小,龙形小些。 3) 龙与旗色配合:黄旗配蓝龙,白旗配蓝龙,红旗配黄龙,蓝旗配红龙。 4) 旗杆:长一丈五尺,朱红色,龙头向旗杆,杆端为铁枪头。 4、八旗颜色的含义: 女真人当时分成五种颜色:红、黄、蓝、白、黑。当时的女真人将:红色代表太阳, *** 代表土地,白色代表水,蓝色代表天,黑色代表铁。铁又先于土,有土就不要五色,只有 四种颜色:红、黄、白,蓝。 称:女真人靠天吃饭,靠天种地、有水、有日,就能生存、发展。 所以用:黄—代表土:白—代表水;红—代表日;蓝代表天。因此用天、地、日、水,对应蓝、黄、白、红。 5、上三旗与八旗旗主们及左右两翼分设。 (1)进北京后的上三旗与下五旗 上三旗为“天子自将”,多归皇帝自领,地位最高,人多势众,成为核心;它们是:正黄、镶黄、正白,守卫皇城,挑取侍卫。担任皇帝外出护卫,是亲军。 下五旗守卫京城外,大批派往各地驻防护卫。它们是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1)1601年设立四旗的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正白旗,旗主努尔哈长子禇英统领; 正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赤次子代善统领; 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 1615年扩为八旗的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镶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正白旗,旗主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统领; 镶白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十二子阿济格统领。 正、镶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统领。 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侄子阿敏统领。 镶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统领。 (3)左右两翼设置: 左翼:镶黄、正白、镶白、正蓝 右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 6、进驻北京后,满族八旗在北京城的戍卫驻扎(京旗)、(禁旅八旗): (1)北京城内城是方城,按方位颜色布防: 两黄旗驻北方(驻德胜门、安定门); 两白旗驻东方(东直门、朝阳门); 两红旗驻西方(西直门、阜成门); 两蓝旗驻南方(崇文门、宣武门). (2)八旗军队位置按“五行阴阳”划分: 两黄旗驻扎北方,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 *** 代表土,土能挡水; 两白旗驻扎东方,东方在五行中代表木,白色代表金,金能降木; 两红旗驻扎西方,西方在五行中代表金,红色代表火,火能克金; 两蓝旗驻扎南方,南方在五行中代表火,蓝色代表水,水能灭火。

汉八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汉八旗后来都成了满人吗、汉八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45bBj0FBAJQWg0.html

标签:成了满人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576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