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骧

 2023-08-07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赵家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在辽沈战役中,四个逃跑的将领结局是怎么样?在辽沈战役中,四个逃跑的将领分别为卫立煌,他在逃跑后被蒋介石罢免并处于监视的状态,最终在北京病逝。第二个则是赵家骧,他在金门炮战中被炸身亡。第三个龙天武,逃跑后在台湾出任 *** 第六军副军长,最终在1983年病逝。第四个是潘裕昆,他最终在杭州病逝。

今天给各位分享赵家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在辽沈战役中,四个逃跑的将领结局是怎么样?

在辽沈战役中,四个逃跑的将领分别为卫立煌,他在逃跑后被蒋介石罢免并处于监视的状态,最终在北京病逝。第二个则是赵家骧,他在金门炮战中被炸身亡。第三个龙天武,逃跑后在台湾出任 *** 第六军副军长,最终在1983年病逝。第四个是潘裕昆,他最终在杭州病逝。

杨立仁的原型是谁

杨立仁的原型在不同时期应该是下面几个人的综合

初期 邓文仪 黄埔一期学生,黄埔军校区队长,后任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此人深的蒋介石的信任,几乎都是在机关工作,未参与直接军事领导行动,并且在蒋介石的授权下组织复兴社活动,成为13太保之一。赴台后积极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其家乡也是湖南醴陵。这些经历和立仁的经历很像,特别是早期在黄埔的一段

中期 徐恩曾 中统副局长 *** 局长职务~ 这一点符合立仁在中统的地位,众所周知中统是CC派也就是陈立夫搞的 陈立夫是幕后,剧中楚材的原型就是陈立夫,而立仁和楚材之间的关系也很类似陈立夫和徐恩曾的关系。 剧中立仁在上海开无线电培训班,历史上这个培训班就是徐恩曾开的。 另外,45年抗战结束不久徐就被免去特务机关的职务,与立仁抗战后不在中统很相似

后期 赵家骧 此人和立仁在东北的职务相似,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 赵家骧没有黄埔背景,却是个将才,毕业于陆大,与杜聿明关系很好,35岁便出任东北保安司令部的参谋长。这一点与剧中立仁被杜聿明调到东北战场很相似。 不过此人结局很不幸,58年大陆炮击金门时不幸殉职。

辽沈战役中国军队伤亡情况是怎样的?

辽沈战役双方数据:

中国人民 ***

东北人民 ***

(1947年更名,原名东北民主联军,也称东北野战军)自1945年被派往东北后,发展、壮大了自身力量,自全面内战爆发前,兵力已有30万。经历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等战役后,不断扩充,发展力量,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人民 *** 已经拥有野战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多万人。在东北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

东北人民 *** (东北野战军)司令部

司令员 林彪(代号101) 元帅

政治委员 罗荣桓(代号102) 元帅

[辽沈战役中, *** 进攻锦州]

辽沈战役中, *** 进攻锦州

参谋长 刘亚楼(代号103) 上将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谭政 大将

政治部副主任 陶铸 (无军衔)

作战处处长 苏静 中将

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

司令肖劲光 大将

副司令员 陈伯钧 上将

政委 肖华 上将

政治部主任 唐天际 中将

参谋长 解方 少将

副参谋长 潘朔端 少将

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

司令 程子华 (无军衔)

政委 黄克诚 大将

各纵队(相当于军)

第1纵队(后改38军)司令 李天佑 上将 政委 梁必业 中将

第2纵队(39军)司令 刘震 上将 政委 吴法宪 中将,参谋长 吴信泉 中将

第3纵队(40军)司令 韩先楚 上将 政委 罗舜初 中将

第4纵队(41军)司令 吴克华 中将 政委 莫文骅 中将 副司令 胡奇才 中将

第5纵队(42军)司令 万毅 中将 副司令 吴瑞林 中将 政委 刘兴元 中将

第6纵队(43军)司令 黄永胜 上将 副司令员杨国夫 中将、李作鹏 中将,政委赖传珠 上将,参谋长 黄一平 少将

第7纵队(44军)司令 邓华 上将 政委吴富善 中将

第8纵队(45军)司令 段苏权 少将 政委邱会作 中将

第9纵队(46军)司令 詹才芳 中将 政委李中权 少将

第10纵队(47军)司令 梁兴初 中将 政委 周赤萍 中将

第11纵队(48军)司令 贺晋年 少将 政委 陈仁麒 中将

第12纵队(49军)司令 钟伟 少将 副司令员熊伯涛 少将, 政委袁升平 中将,参谋长王亢

炮兵纵队司令 朱瑞(第一任,义县战斗中触雷牺牲) 苏进 少将(第二任)

以上各纵队均有3个师,另外还有17个独立师

中国 *** 军

*** 于此地部队仅有55万人,卫立煌正规军仅48万人,

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 *** 二级上将)

所属部队:

第一兵团(驻长春)

司令:郑洞国,辖新编第7军和第60军。

新编第7军,军长李鸿

——该军辖新编第38师、253师和290师,后放下武器,投诚

第60军,军长曾泽生

——该军辖182师、265师和286师,后起义

第八兵团(驻沈阳)

司令周福成,辖第53军和第6军。

第53军,军长周福成

——该军辖116师、130师和270师

第6军,军长罗又伦,后由赵家骧接任

——该军辖第207师、195师(后该师改隶第49军)

第九兵团(驻沈阳)

司令廖耀湘,辖新编第1军、新编第3军、新编第6军、第49军、第71军和第52军以及骑兵司令部。

新编第1军,军长潘裕昆

——该军辖新编第30师、50师和287师

新编第3军,军长龙天武

——该军辖第14师、54师和292师

新编第6军,军长李涛

——该军辖新编第22师、169师和296师(后改隶第52军)

第49军,军长郑庭笈

——该军辖第79师和105师

第71军,军长向凤武

——该军辖第87师和91师

第52军,军长刘玉章

——该军辖第2师和25师

骑兵司令部,司令徐梁

——辖骑兵第1、2、3旅

锦州指挥所(驻锦州):司令范汉杰,辖 第六兵团、新编第5军和新编第8军,第54军一度归其指挥。

第六兵团:

司令卢浚泉 辖第93军和第184师。

第93军,军长盛家兴

——该军辖第263师、264师和266师

新编第5军,军长刘云瀚

——该军辖第26师、293师和284师

新编第8军,军长沈向奎

——该军辖第288师、289师和88师

第54军,军长阙汉鶱

——该军辖第8师、36师和198师

林彪最出名的一场战役简介

展开全部

平型关伏击战[平型关战斗小档案]

战斗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9月25日,历时1天

战斗地点:山西省灵丘县平型关

战斗手段:山地关隘伏击战

林彪职务: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师长

林彪年龄:30岁

所辖部队:八路军第115师是我军抗战主力中的主力,精锐中的精锐

雅号别称:“抗日英豪”、“民族英雄”、“无敌元帅”、“常胜将军”

战斗特点:我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吴克华简介,以伏击战为主

我军主要将领:林彪、聂荣臻、陈光、徐海东、陈士榘、肖华、杨得志、李天佑、杨成武、杨勇、张绍东

敌军主要将领: *** 、三浦敏事、粟饭原秀、滨田、新庄、桥本、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挺进抗日战争前线后的第一仗,取得了中国全面抗战以来“零的突破”,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打出了 *** 和八路军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辽沈大战[辽沈战役小档案]

战役时间: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

战役地点:吉林省、辽宁省

战役手段:运动战、阻击战、围歼战、攻坚战

经典战斗:义县攻坚战、塔山阻击战、锦州攻坚战、黑山阻击战、长春围困战、辽西围歼战、沈阳攻坚战

林彪职务: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林彪年龄:41岁

雅号别称:“101”

所辖部队:东北野战军为我军主力中的主力,精锐中的精锐

战役特点:东北战场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军的军力和经济力均已超过 *** 军,军队在数量上特别是质量上都占优势。已不打伏击战,作战样式多元化,以城市攻坚战为主,阵地阻击战相结合

歼敌情况: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反正及投诚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吴克华简介,1个冀辽热边区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此外,还有1个骑兵司令部,5个炮兵团、战车团等特种兵部队。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我军主要将领: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周纯全、肖劲光、肖华、陈伯钧、程子华、黄克诚、吕正操、李天佑、曹里怀、刘震、韩先楚、吴克华、胡奇才、万毅、吴瑞林、黄永胜、赖传珠、李作鹏、邓华、段苏权、邱会作、詹才芳、梁兴初、方强、贺晋年、钟伟、苏静

敌军主要将领:卫立煌、郑洞国、范汉杰、孙渡、侯镜如、梁华盛、赵家骧、卢浚泉、盛家兴、阙汉褰、刘云瀚、沈向奎、曾泽生、周福成、尤天武、李涛、潘裕昆、郑庭芨、刘玉章、向凤武、

战役战斗经典理由:辽沈战役结束后,国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 *** 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东北野战军获了得第一个战略决战的完全胜利,取得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宝贵经验,率先成为人民 *** 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

浅谈 *** 几个战区参谋长

参谋长这样需要系统军事知识和业务过硬的技术型军官,一般是一个部队的军师,说话一定的份量。但是 *** 的参谋长,却是有权无势,原因就是蒋介石收编一些杂牌后,对有能力的,作战成绩优秀,给予一定地位。又不放心把部队交给他们,往往他们的军衔和下一级相同,比如战区参谋长和下面的军长同一级别。他们一般受过正规军校教育,长期在幕后指挥。而指挥者未必有专业知识,但指挥者一定有权威,敢定夺,并能听取意见。就说我党的粟裕,长期担任红七军团参谋长练就一身好功夫,为以后的出类拔萃打下基础。

级别比较高的参谋长是集团军参谋长,其次是战区参谋长,权重要弱一些。 *** 几个重兵集团分别是胡宗南集团军、卫立煌集团军、杜聿明集团军,这都是蒋介石的主要作战力量。因此他们的参谋长都是有一定功力的,分别是胡宗南的参谋长盛文,卫立煌的参谋长郭寄峤,杜聿明的参谋长赵家骧。民国三大参谋长就打这儿出来,实际上比三位强的人也有很多,但位置不显眼,作用也有限,没有他们出风头的机会多。

“西北王”胡宗南是 *** 军中最受老蒋宠信的人,有“天子门生第一生”之称,胡宗南的参谋长盛文年轻时考入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毕业后任第10师参谋处主任。抗战中,他任过天水行营参谋处处长、第34集团军参谋长,受得了胡宗南的信任,后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作为国军西北地区最高指挥机关的参谋长,宜瓦战役的惨败,在蒋军内部引起了强烈震动,参谋长盛文被撤职查办。自从胡宗南的部队对陕北共军发起进攻以来,确实是深陷泥潭,不能自拔。胡宗南把自己的老参谋长罗列调回来,希望能挽回局势,盛文则任第3军军长。兵败西康的盛文隐藏在古庙的柴火堆中得以幸免,此后经过化装由水路逃到了香港再转台湾报道。盛文被委以''国防部''参事的虚名直到1965年退役。

郭寄峤保定9期毕业,成绩优异名列前茅。郭寄峤成了第一战区卫立煌集团军的参谋长兼陆军第九军军长,并得到重用。同时兼任乃兼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部参谋长,与日本人在中条山、太行山两山区对峙,五年间来,先后击退日军十四次大规模之攻势,并歼敌甚多,使其突破黄河两进企图无法得逞。日本侵华军总部参谋长,曾对北平一家中文报纸记者说:“中国战区参谋长郭寄峤,是一位战略家。

第三个参谋长是“赵家骧”,他是河南汲县人,他毕业于东北讲武堂,后又转到陆军大学,从军校毕业后,他受同学郑作民邀请担任第二军少将参谋长,并且参加过武汉会战,随后不久又调入第五军任参谋长,当时军长是杜聿明,而后升任十一军团参谋长,在昆仑关血战中赵家骧的军事才能,赢得蒋介石的欣赏。不过胡琏、赵家骧与另两位副司令章杰、吉星文在金门视察时, *** 突然炮击金门,除了胡琏腿脚利索跑进坑道,另外三人同时阵亡。

第三战区的参谋长黄伯韬。祖籍广东梅县,汉族客家人,初在江苏省边防部队任排长、连长。被奉系军阀张宗昌俘虏后,投靠奉系,升任旅长。张宗昌被蒋介石消灭后,投靠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第41师师长、冀察战区参谋长、国民革命军司令部高参、第三战区参谋长、陆军中将、中华民国陆军第二十五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华民国国军第七兵团司令。1948年11月22日在淮海战役中身亡。

以上是几个比较能力强,名气大的战区级参谋长,其他不细说,因为参谋长更换也是常有的事,变动大。好些也就是混饭吃,碌碌无为居多,比如第八战区参谋长章亮琛,没什么才学依靠拍马听话,得到朱绍良信任,一次朱绍良带着章亮琛去重庆开会。章亮琛心宽体肥,精神萎靡,开会时居然睡着了,并且鼾声大作,引得全场侧目。 老蒋正在上边讲得眉飞色舞呢,突然听到有人打鼾,气得七窍生烟。他当场就问了章亮琛一个基本的军事问题,章亮琛一问三不知,惹得会场将领个个哄堂大笑。闹出这样的大笑话,朱绍良居然依旧对章亮琛信任有加。直到蒋介石亲自给朱绍良打 *** 斥责:“这样的人如何能做参谋长?你怎么专用稀烂班子?”。不得已之下,朱绍良这才把章亮琛给免职了。

为什么没有六、七战区参谋长呢?原因是成立战区的重兵集团被日军消灭,属于游击区域所以就没有必要设立了。另外, *** 后期用人之际,多数参谋长的归宿还是进入了实权部门,担任部队主官,如国防作战部的郭汝瑰担任72军军长等等。

辽沈战役卫立煌表现

1948年初,卫立煌一回国,就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行辕代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总揽东北党政军大权。卫立煌到东北后,即集中兵力,固守要点。不管各地守军如何告急,不管蒋介石如何一再电令其派兵解围,他总是把兵力集中于沈阳、锦州、长春附近,拒不出战。蒋介石对卫立煌连日来不肯出兵,坐守沈阳的策略,十分不满。严令卫立煌只留少数兵力守沈阳,把主力部队向南开,打通沈锦路,严守锦州。卫立煌不接受蒋的 命令 ,因此,蒋卫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5月初,蒋介石再次电令卫立煌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到锦州,成立机动兵团以随时准备行动。但卫立煌根本不同意,派赵家骧、廖耀湘代表他赴京,面蒋 请示 机宜。蒋听完汇报后,对卫立煌 意见 不予理睬,便下令 决定 :只留五十三军和二O七师(都是原东北军)守沈阳,其他各兵种混合在一起,编为一个机动兵团,并指定归廖耀湘统率。廖觉得机动兵团可以扩充个人势力,立即表示接受。卫立煌感到,自己已被蒋置于无权过问的地位,仍坚决反对,不予执行。

9月12日,辽沈战役首先在北宁路山海关、唐山段打响, *** 以迅猛动作切断北宁路,占领了辽西走廊,将 *** 在辽东半岛的军队压缩在锦州、锦西两个孤立的据点。蒋介石见势不妙,急飞北平亲自指挥,命令卫立煌立刻出辽西解锦州之围。卫立煌却借口“沈阳只能固守以自保”而不执行蒋的命令。24日,驻守锦州的范汉杰连电告急。同日,蒋介石急召卫立煌到南京,迫令卫立煌由沈阳出兵西进锦州。卫立煌表示沈阳兵力不足,不能西进,要蒋就近从关内调援军解锦州之围。蒋介石坚持原命,并派参谋总长顾祝同监督卫立煌执行命令。卫立煌回沈阳后,在 军事 会议上仍坚持己见,多数将领也说只可守。无奈,顾祝同只得回南京复命。顾带回的东北将领的文字汇报大意是:由沈至锦千里,背三条大河,七道小河,侧敌行军,犯兵家大忌。国共两军谁先过辽河谁败。

10月3日,蒋介石亲飞沈阳,撇开卫立煌直接授命廖耀湘组织机动兵团,以南下解锦州之围,同时命令驻守葫芦岛的侯镜如指挥东进兵团强攻塔山。其间,卫立煌曾亲至葫芦岛,告诉侯镜如说:“你这个兵团解锦州之围,并率部与廖兵团会师是不容易办到的。”卫再三嘱咐侯,要稳扎稳打,不要强行攻坚,徒作无益的牺牲。

在锦州危急之际,蒋介石命令范汉杰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守锦西。但卫立煌却 指示 :“锦州坚守不动,一退就乱。”14日, *** 向锦州发起总攻,蒋介石电令范汉杰坚守一周待援。激战31个小时后, *** 守军10万余人被全歼,锦州解放。

10月30日,蒋介石派专机将卫立煌接离沈阳至北平。

11月26日,蒋介石发布命令:“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戎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12月中旬,卫立煌携眷属离开北平经上海至广州,在广州被 *** 特务拦阻而返回南京。

12月15日,新华社公布了43名 *** 战争罪犯名单,卫的名字列在第28位。

赵家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赵家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58aBj0CAAJTVgw.html

标签:赵家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413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