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访印频意外(希拉里事件)

 2023-09-19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希拉里访印频意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希拉里事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论中美关系对当前及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2010年即将过去,世界又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从地区形势看,美国政治、经济难题相互交织,欧盟重大改革开始启动,中东局势变数增加,朝鲜半岛局势堪忧……新华社海外7个总分社的社长以笔谈形式,对不断演变的地区形势展开评

今天给各位分享希拉里访印频意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希拉里事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论中美关系对当前及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2010年即将过去,世界又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从地区形势看,美国政治、经济难题相互交织,欧盟重大改革开始启动,中东局势变数增加,朝鲜半岛局势堪忧……

新华社海外7个总分社的社长以笔谈形式,对不断演变的地区形势展开评析。

亚太地区:地区关系因美国加快“重返亚洲”而复杂化

新华网香港12月26日电 2010年,在亚洲国际舞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身影颇为突出。在美国总统的出访日程表上,到访亚洲的时间最长;浩浩荡荡的美国舰群,不断在亚洲海域炫耀武力。这一年,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因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强势向纵深推进而日趋复杂化。

“重返亚洲”的战略,由美国 *** 2009年7月公开提出,旨在重新确立和提升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奥巴马总统自喻为美国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热衷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希拉里国务卿深明远意:“美国的前途与亚太地区的前途紧密相连,而这个地区的前途有赖于美国。”

美国的“重返亚洲”不仅是战略,更是落实到实际行动,而且是加速度。翻阅美国今年的外交日历,从美国总统到外交国防官员,像“走马灯”一样穿梭亚洲。外长和防长的“2+2”双边会谈机制,从美日之间向更多国家扩展。美国已俨然成为亚洲的“常驻大国”。

奥巴马接连在亚洲出席国际和地区会议,长时间访问印度诸国,还在纽约召集美国—东盟峰会。今年11月,奥巴马先后访问印度、印尼、韩国和日本,其中在印度逗留时间长达4天之久,苦心推动与印度的伙伴关系。

希拉里出入亚洲更是频繁有加。就在奥巴马今年11月访问亚洲数国前夕,她率领人马踏步亚洲多国,推动美国“在战略、政治、多边、经济和贸易方面参与亚洲事务”。几乎同一时间,国防部长盖茨也在亚洲活动。

有评论指出,美国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兵分三路同时出现亚洲舞台,实为美国外交之少见。

美国“重返亚洲”言行并举,外交军事协同推进。美国不仅在阿富汗增兵,巩固在亚洲盟国的军事存在,而且在亚洲地区大肆进行军事演习。7月底,美国海空集群驶入韩国东部海域,举行美韩34年来最大规模的军演。8月,美国航空母舰高调访越驶入南海,紧接着美韩军演又在日本海和黄海展开。年终岁尾,4天的美韩军演刚一结束,8天的美日军演随即登场,规模是美韩军演的6倍。

12月初的美日军演,“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率领20艘战舰集群,加上号称“空中堡垒”的B—52战略轰炸机等150架战机,还有万余名美国官兵参加。日本投入兵力超过3.4万人,出动舰艇40艘、战机250架。日刊强调,这是和平时期日本最大的军事行动。美国持续在亚洲军演,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战略图谋。国防部长盖茨一言道白,美国“正在考虑重新调整美军的全球部署,其中一项是增强对亚洲的驻军”。

在加速“重返亚洲”进程中,美国直接插手亚洲国家间的争端。无论是“天安号事件”、“ *** 事件”,还是“南海争端”、“湄公河资源利用”等问题,美国都积极介入。

美国在亚洲的所作所为,自然有着深刻目的。《 *** 》评论说,美国正与日本和韩国恢复冷战时期的联盟关系,并在亚洲其他地区加强势力。美国不仅要利用美日韩军事同盟,构建美国坐镇的东北亚军事板块,还试图通过介入南海争端加强与越南等国关系,形成美国主导的东南亚军事领地。

纵观亚洲今年的形势与美国的行为,与其说美国加快“重返亚洲”,不如说美国正在试图把亚洲更多国家拉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用奥巴马之言概括美国“重返亚洲”成果,就是“美国加强了既有同盟,深化了新的伙伴关系,重新密切了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地区组织的关系”。(作者为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

欧盟:在阵痛中进入过渡期

新华网布鲁塞尔12月26日电(记者刘江)2010年,欧洲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以主权债务危机为重要标志,欧盟在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阵痛”中,进入了由“后冷战”向“后危机”时代过渡的重大转折期。

今年年初以来,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不同程度陷入主权债务困境,导致金融市场动荡,欧元稳定受到冲击;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群众 *** 、 *** 乃至社会骚乱。危机最严重的希腊和爱尔兰分别于今年5月和11月被迫寻求外界救助。目前,这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不排除加剧的可能。

欧元区“债务海啸”表面上看是债务和金融问题,但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欧洲经济发展模式长期失衡的结果。首先,欧洲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发展之间出现失衡。欧元区虽然使用了统一货币,但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纪律,在劳动力市场自由化和技术研发方面也相对滞后,致使欧盟地区劳动生产率多年来踌躇不前。

其次,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发展之间出现失衡。欧盟经济一体化起步较早、进展较快,但政治一体化却举步维艰、一波三折,这大大制约了欧元区的治理能力。再者,欧洲资本福利主义发展模式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之间出现失衡。长期以来,欧洲尤其是希腊等南欧一些国家片面强调“高工资、高福利、高补贴”,结果形成巨额财政赤字,导致 *** 债台高筑。

为了应对这场危机,欧盟“标本兼治”,主要采取了四方面措施:一是出台了1100亿欧元的希腊救助机制和7500亿欧元的备用救助机制,并从这套备用机制中拿出了627亿欧元救助爱尔兰;欧洲央行继续向金融机构补充流动性,并购买欧元区国家国债;二是欧盟各成员国尤其是债务危机国家大力紧缩财政;三是推行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强化财政纪律、新建宏观经济风险监测机制、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建立持久性危机应对机制等,完善欧盟尤其是欧元区经济治理;四是制定以“灵巧增长”、“可持续增长”、“包容性增长”为目标的10年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改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求加快经济复苏并促进新一轮增长。尽管遭遇主权债务危机,今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及欧盟经济仍出现了明显复苏势头,全年总体表现好于预期。最近,欧盟委员会大幅调高了今年的增长预测,其中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率由春季预测的0.9%上调至1.7%,欧盟由1%上调至1.8%,而去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都是负增长。不过,目前欧洲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截至今年10月,欧元区失业率已攀升至10.1%,创近10年来新高。另外,欧盟各国复苏进展不平衡,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仍将是负增长。

去年12月《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但一年来欧盟政治一体化仍举步维艰,进展不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欧盟领导层及各重要机构以及各成员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应对债务危机、消减开支、控制失业、促进复苏等紧迫经济问题上,政治一体化问题被“边缘化”。

第二,《里斯本条约》确定的“欧盟总统”与欧委会主席、轮值主席国领导人之间,欧洲议会与欧委会、欧洲理事会之间,欧盟及其下属机构与各成员国 *** 之间,权力再分配仍处于初始阶段,相互关系远未理顺;领导岗位和机构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影响了欧盟工作效率。

第三,在处理债务危机、金融改革和解决族群矛盾等重大问题上,德国、法国、英国等欧盟大国坚持本国利益优先、“主权让渡”有限,甚至与欧盟高官公开发生“口水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毒化了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氛围。

第四,欧盟力图“用一个声音说话”以提高其国际地位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在二十国集团、八国集团及其他一系列国际多边外交场合,英、法、德等欧洲大国的地位和话语权仍高于欧盟;美欧峰会一拖再拖,俄欧峰会虚多于实,热点外交进展鲜见。在过去一年中,虽然欧盟一体化外交遇到各种困难,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欧盟“外交署”最近成立并正式运行。“外交署”对分属于欧盟各机构以及27个成员国的外交权力和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将有助于巩固和拓展欧盟的重大利益以及国际影响力。

2010年欧盟对外开拓的另一个亮点,是大力提升外交战略水平。欧盟领导人认真反思了当前囿于战术而疏于战略的做法,认为外交战略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欧盟已明确将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作为自己的“战略伙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主张将来把埃及、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乌克兰和韩国等也列为“战略伙伴”。此外,欧盟还把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经贸合作以及移民和签证等问题明确界定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

2010年,欧盟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更趋活跃。欧盟着力发展大国关系,与中、美、俄、日、印等分别举行峰会;强化地缘战略,巩固和发展“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继续向东南扩展,稳步整合“西巴尔干”,并积极推动与中东、北非等地区国家的战略合作;强调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分别与拉美及加勒比、非洲以及东盟等举行峰会或部长级会议。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最近阿什顿代表“5+1”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举行了会谈。

在最近发表的一些重要文件中,欧盟承认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爆发后,这一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国家集团进入了一个重要“过渡时期”。过渡意味着不稳定因素乃至重大风险可能随时随地凸显;在危机中过渡,更使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欧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在新的一年里,欧盟将面临各种新困难、新问题,欧盟也会进一步深化经济、内政、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以尽早走出经济衰退,并加快政治一体化步伐,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本文作者为新华社欧洲总分社社长)

中东地区:局势起伏跌宕前景难测

新华网开罗12月26日电(记者李红旗)2010年,中东局势起伏跌宕,热点问题非但没有降温反而平添变数。巴以和谈受挫、伊拉克民族和解和战后重建举步维艰、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苏丹南部公投前景坎坷。国际社会对中东的关注一刻没有放松。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4月和6月先后在伊斯坦布尔和开罗向伊斯兰世界示好,声称将竭尽全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帮助中东地区人民实现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之后美国高官频频出访中东,先是促成巴以间接会谈,后于今年9月初启动了间隔20个月之久的直接谈判,但两轮艰难交锋下来,边界划分、难民回归和耶路撒冷地位等棘手问题无一突破,犹太人定居点扩建问题更是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为打破僵局,美国又提出向以色列提供20架先进战斗机和在联合国阻止对以色列不利提案,以换取以色列延长90天定居点限令,遭以拒绝。美国日前不得不宣布,其打破定居点僵局的努力失败。尽管美国声称不放弃中东促和的目标,但中东和平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中东和平进程裹足不前的症结主要在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继续采取迁就政策。以色列右翼 *** 当政,对美国的促和压力软顶硬抗,而美国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不愿向以色列增压,屡屡从原持立场后退。

在以色列方面,总理内塔尼亚胡为维护右翼 *** 联盟,一方面不断表达与巴方恢复和谈的愿望,另一方面在定居点扩建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以议会最近通过的关于领土让步须经公投的议案,使和平前景更加黯淡。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则饱受与哈马斯公开决裂的困扰,难以在定居点问题上做更多让步,指望美国通过向以色列施压帮助突破定居点障碍,但结果是冷水浇头。面对僵局,巴方称有多种选择,包括单方面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并寻求国际支持,但美国的态度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美国会置以色列的诉求于不顾而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令人怀疑。

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自8月底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后,伊拉克安全局势并没得到彻底改善,爆炸袭击事件屡屡发生,民族和解进程接连受挫,战后重建荆棘载途。今年3月伊拉克议会选举后, *** 组阁僵局历时8个月之久,各政治派别最终于11月达成协议,新 *** 也于12月21日正式成立。不过,伊拉克的的局势恢复稳定和经济复苏仍需时日,外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将使伊拉克百废待兴前景堪忧。有分析家指出,美国当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和财政包袱,这应促使其重新审视中东政策。

2010年,伊朗核问题持续“高温”,使中东政局前景充满变数。奥巴马上台伊始,向伊朗频摇橄榄枝,以经济实惠诱使伊朗放弃铀浓缩计划,遭到对美国充满疑虑的伊朗拒绝。美国今年6月带头在联合国推出第四个制裁伊朗决议,但伊朗仍没有就范,依然坚持铀浓缩计划。

为缓解国际压力,伊朗先是同土耳其和巴西达成核燃料交换协议,但没有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积极响应,后又同意与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加德国恢复谈判。日前在日内瓦举行的伊朗与6国的谈判传出积极信息,双方同意明年元月在伊斯坦布尔继续会谈,但人们普遍对会谈能否取得突破持谨慎态度。

在以色列计划突袭伊朗核设施的传闻屡见报端之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和平谈判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而和平谈判成功的关键是增进相互信任,以良好的政治意愿和高超的政治气魄共同商讨双方的关切,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苏丹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热点。今年4月,苏丹举行了24年以来的首次多党选举;明年1月,南部公投即将举行。随着公投日期的临近,各政治势力博弈日趋激烈。公投将决定贫穷落后的南部是否脱离北方而独立,结果将对苏丹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对地区政治版图带来巨大变化。

尽管饱受连年内战之苦的苏丹北南双方都希望公投将公平、公正、透明,但双方在边界划分、石油资源分配和债务问题上的分歧依然难以弥合。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石油资源丰富,在非洲大陆和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国际社会应该尊重苏丹人民的正当选择,为苏丹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除以上热点问题外,中东大国埃及的政局动向也引人注目。新近举行的埃及议会选举中执政党大获全胜,但由此可能引发的反对派反弹为明年总统选举增添新的变数。此外,“包裹炸弹”事件凸显也门反恐形势的严峻。

与此同时,地区重要国家关系的改善为中东政局走向释放出一些积极的迹象。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向阿拉伯国家靠近,7月同埃及就开启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一致;叙利亚同邻国黎巴嫩实现关系正常化,双方同意在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伊朗同黎巴嫩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同意加强全面合作;海湾国家在新近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重申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这些变化,为中东和平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望2011年,中东热点问题仍可能持续“高温”,各方博弈仍将继续,但为实现中东和平发展的努力也不会停止。目前而言,各方已显示出解决难题的良好意愿。但要实现中东地区和平发展的目标,需要各方体现出政治魄力和智慧。尤其是美国,应该审时度势,采取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立场。(本文作者为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社长)

非洲地区:政局更趋稳定 经济复苏稳健

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社长王朝文:2010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多数国家局势更趋稳定,政治更加成熟;经济复苏稳健,整体形势向好;经济一体化步伐坚定,里程碑进展举世瞩目。与此同时,个别国家局势依然十分脆弱,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困难。

2010年被非洲联盟(非盟)确定为“非洲和平安全年”。非盟以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针对困难重重的津巴布韦联合 *** 、久拖未决的马达加斯加政治危机和反复推迟的几内亚和科特迪瓦总统选举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虽然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但这些国家的政局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今年非洲经济表现不俗,成为全球新亮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报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今年整体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5%,有望成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该组织认为,非洲经济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危机前各国经济基础的稳步提升,包括相对稳定的增长、低通胀、外汇储备增加以及债务的逐渐减少等。

非洲国家经济一体化今年也取得重大进展。东非共同体成员国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共同市场。这是继2008年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立自由贸易区后,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上又一重要的历史 *** 件。

拉美地区:几家欢乐几家愁

新华社拉美总分社社长潘国俊: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拉丁美洲整体经济形势比预期好,多数拉美人因前两年经济危机而紧锁的愁眉现在已经舒展。但也在这一年,拉美天灾人祸奇多,数以百万计的家庭遭遇灾难冲击。

受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影响,拉美国家经历了两年的经济衰退。但在2010年,拉美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多个国际机构评估,拉美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5.2%以上,贫困人口亦有所下降。总体而言,美洲南部地区国家经济形势一枝独秀。而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古巴等国经济增长不尽如人意。

在政治方面,巴西劳工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当选总统对拉美政治格局意义重大,她的胜利稳住了左翼和中左翼政党在拉美占领大半壁江山的局面。

拉美地区今年遭受的自然灾害也比往年更多更重。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几乎把首都太子港夷为平地,20多万人死亡。上百万难民迄今依然住在简易帐篷里。2月27日智利中南部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造成500多人死亡、数千人失踪,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美国:民众怨声载道 超级大国今非昔比

新华社北美总分社社长曾虎:2010年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这种发生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进而影响外交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集中通过11月初美国的中期选举表现了出来。

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用总统奥巴马的话说,是民主党“遭受了惨败”。不过,这一结果绝非意外。由于金融海啸之后经济复苏举步维艰,执政已近两年的民主党难逃其责,选民自然要通过手中的选票向其宣泄不满。

表面看来,失业率长期徘徊在9.5%左右的高位,是美国 *** 和国民最头痛的问题。然而,美国经济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高失业率问题。美国经济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是美国 *** 的超巨额债务。与债务问题同样尖锐的是不断扩大的“财富鸿沟”,即社会财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美国虽然仍旧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但其所面对的种种挑战,尤其是难以挣脱的经济困境,使得这一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亚欧地区: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张铁钢:2010年,亚欧地区局势可以说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特点是西“晴”东“雨”。

纵观全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处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一直受到双方不同程度的或“拉”或“打”。今年,前者扭转了“亲西方”的外交路线,后者改变了“向俄罗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目前,两国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多方向对外交往非常活跃。

俄罗斯在梅普双重体制领导下,政局和社会总体稳定。经济上,尽管今夏遭受旱灾和森林火灾,但仍然保持稳定发展,并以“现代化”为目标呈复苏走势。内政方面,尽管首都莫斯科今春发生地铁连环爆炸,北高加索地区迭发恐怖袭击事件,但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外交上,俄罗斯虽然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互存戒心,但仍然努力推进“经济外交”战略,积极探索安全合作新途径。同时,俄在独联体这个“特殊利益区”的影响力有所恢复。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5个中亚国家,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贫富悬殊持续扩大。特别是吉尔吉斯斯坦发生导致 *** 更迭的流血骚乱,政局迄今尚未完全稳定。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外高加索3国,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地处中俄之间的蒙古国,则继续在大国之间折冲樽俎,经济呈稳步发展之势。

展望2011年,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多方向务实外交,仍将是亚欧各国不约而同的主旋律。虽然外高加索和中亚一些国家甚至俄罗斯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或恐怖主义威胁,但是亚欧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稳定繁荣的努力必将奏出动人的乐章。

美国西拉里的丈夫是谁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丈夫是谁 希拉里与警卫性丑闻曝光

2015-10-01 07:41铁血网

1975年,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结婚,育有一女。由于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很快转而投靠美国民主党。结婚初时,希拉里拒绝改从丈夫姓氏,仍坚持自称“希拉里·罗德姆”。在当时普遍保守的阿肯色州,此举明显过于激进,被认为是缺乏传统家庭观念的表现,也对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产生了负面影响。权衡利弊之后,希拉里最终让步,从此真正成为了“希拉里·克林顿”。

1998年莱温斯基事件揭露后,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的婚姻状态一度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不少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顿离婚,但她最后选择妥协。她的决定保护了她自己和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她一向提倡的女权主义理想。2012年12月15日,希拉里因胃部病毒感染脱水晕倒,撞到头部造成脑震荡。2014年9月26日,希拉里的女儿切尔西在社交网络上公布自己的女儿夏洛特降生了。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9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她祝福曾与丈夫克林顿传出绯闻的莫妮卡·莱温斯基(Monica Lewinsky)“过得好”,并称自己现在对那起事件已经不会想很多了。希拉里在接受 *** 新闻网(ABC)访问时说,早在事发当时,她就面对过此事,现在她“已向前迈进”。曾贵为第一夫人的希拉里还说,如果她要对莱温斯基说什么的话,她会“祝福她”。她希望莱温斯基“该是时候想想自己的生活”,找出生命的意义与乐趣。

早在2000年,就有美国媒体援引一名兽医的话爆出希拉里具有“同性恋”倾向。这名兽医透露,一次他到白宫为克林顿夫妇的宠物猫“袜子”治病时,意外撞见希拉里正在走廊里和另一名女子热烈拥抱。据悉,希拉里希望借此在2016年总统大选时,博得更多同性恋者的支持和投票。第二个重磅炸弹是,希拉里将会首次披露她隐藏了17年的秘密——莱温斯基想给克林顿生一个孩子,从而将克林顿从她身边彻底夺走。早在1996年,当时身为“小三”的莱温斯基竟明目张胆地告诉希拉里这个“正室”,称克林顿真正爱的人是她而不是希拉里,而克林顿已经打算离婚,然后和她结婚生子组建家庭!这一“事实”让希拉里震惊,她冲进白宫浴室,呕吐不止。

我喜欢上了一个网红,但是那种源源不断的涌出的不配

大胆追,勇敢爱。如果你觉得感到自卑,那你就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啊,不应该抱怨。外在是爸妈给的改变不了,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在。

美国国务卿 希拉里, 有人说她的什么像诗歌一样 什么像散文一样?

是《美国政治风向标》一书中“党内预选”一章的内容

2008年,希拉里与奥巴马在美国民主党内部争夺竞选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希拉里团队的一段话。

希拉里的竞选班子紧紧抓了奥巴马竞选讲话中冗长的漏洞,对奥巴马发起猛烈的攻击,说“他的竞选像一首诗歌,而执政就会像一篇散文”。而希拉里的演讲会更像是拉家常,虽然很琐碎,旁人听起来索然无味,但在选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上,她都能胸有成竹地娓娓道来。

本书的内容有: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性的 党内预选,是由选民来决定政党提名的过程,包括初选和党团会议两种方式。 担任过34年众议员以及众议院议长的民主党着名政治家奥尼尔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性的。”的确,在美国的选举政治中,无论高层的竞争多么激烈,媒体上的报道多么火热,竞选活动最后都必须落实到地方。具体到总统选举就是候选人必须从预选阶段甚至更早开始争取基层民意,特别是以州为主要单位的民众倾向。 美国历史上曾没有预选,而是由党内大佬在密室交易后圈定党内提名。这种不民主的方法受到多方唾弃,历时半个世纪才改为今天的预选方式,由选民而不是政党领袖来决定政党提名。首先党内的候选人要经过激烈竞争,而预选也就成了大选的演练。 预选,准确地说,也不是选民直选,而是选民选择代表去参加在夏季举行的政党全国代表大会进行投票。全国大会不再是竞争场所,而是确认选民选择的地方。具体到各州何时进行、如何进行初选,以及其他规则都由各州决定。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初选和党团会议。前者是选民投票选择代表,后者是召开某区域选民会议来投票。 初选 初选一般分为直接初选和间接初选。直接初选是选民直接选择喜欢的候选人,将选票分配给支持某候选人的代表。间接初选是选民能在选票上看到代表名字,而代表也可以不宣布自己的支持对象。 其次,根据参与选民的群体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 关门初选(closed primary):只有登记为某党选民的人才可以参加该党初选,目前大约有15州采用。 开门初选(open primary):不必登记均可参加。有些州对无党派者开放,对其他党不开放。还有些州全开放。政党领袖往往不喜欢这种初选,因为它允许党外选民影响党内提名选择。不过这是目前更流行的初选,大约有27州予以采用。 *** 初选(advisory primary):允许选民在选择大会代表的同时,表达对最喜爱的候选人的倾向。 再次,关于结果分配,又有赢家通吃制(winner-take-all)和比例代表制两种。比例代表制更受欢迎,民主党一般采用比例代表制,只要获得15%以上的选票都可以得到相应比例的代表席位。 2008年,民主党在全国均使用“比例代表”制。在初选中,假如A、B、C、D四个候选人分别得到35%、30%、20%和15%的选票,那么本州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就按照这一比例进行分配。如果是党团会议,则按照选区得票比例分配参加州代表大会的代表。 不过,即使是“比例代表”制,如在党团会议中,代表的分配也不是那么严格精确。按照规定,选区内所有得票超过15%“生存线”的候选人,至少要获得一个代表名额。比如在一个选区,假设有五个参加州代表大会的名额,上述A、B、C、D四个候选人由于都超过了生存线,那么A可能会得到两个代表名额,B、C、D都要保证至少有一个代表名额,那么B、C、D之间的得票差距就会被忽视。 在爱荷华党团会议当天,美国C-SPAN电视台直播了该州第53选区(第蒙市罗斯福中学餐厅)的民主党党团会议。在这个400余名选民参加的党团会议中,奥巴马获得180人、爱德华兹获得150人、希拉里获得70人的支持。这个选区六个代表名额最终三个分配给奥巴马,两个给爱德华兹,一个给希拉里。 与此不同的是,共和党在有些州实行比例代表制,有些州则是“赢家通吃”制。与总统选举中的“胜者全得”不同的是,初选中的“赢家通吃”是在选区层次的“全得”。每个选区的代表名额将全部给在这个选区得票最高的候选人。如果仍以上述四个候选人为例,A候选人将得到本选区全部代表名额。 党团会议 党团会议是一个选举小区域内的选民聚会,讨论候选人的优缺点,然后在群体氛围中投票决定候选人,往往是一个州各个区域在同一时间召开会议。有良好组织动员能力的候选人及其团队,能够凭借在会议上支持者的数量,引导舆论的走向,从而赢得投票。 党团会议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提名制度,比初选历史悠久,但它没有直接投票的初选来得简单易行,也没有不记名投票来得公平、理性,投票率远比初选低,今天已经较少采用。但是这样一种“市镇会议”的形式,深深根植于自殖民地时期开始普遍实行的市民自治传统。从程序角度来看,初选和党团会议都比密室交易要民主,但是从投票率和投票者的角度来看,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相对于大选,初选特别是党团会议的投票率很低,大概是大选的1/10-1/2。这个问题由于时间表的提前更加恶化,因为排在时间表后面的选民觉得提名已经显而易见,他们的意见已无关紧要。 相对于低投票率,很多人更加担心初选和党团会议吸引的选民类别。学者们发现,初选选民比大选选民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富裕、年龄层次更高,他们更有政党倾向,更多接近政治活动核心。对于共和党来说,初选选民更保守;对于民主党来说,他们更自由化。候选人被迫在初选和大选中表态不一致。初选时,他们会表达党派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观点来赢得他们党的忠实拥护者。在大选时,他们更接近中间派选民集中的政治中心。初选中,有极端意识形态倾向的候选人更具有优势。如果五个民主党自由派和一个共和党保守派在新州竞选,很可能后者赢。党团会议的参与者更少,比初选少1%。愿意花整晚时间来讨论候选人和议题的投票者,其党派性比初选投票者更强烈。 以下是2008年爱荷华党团会议和新罕布什尔预选的实例。 爱荷华州,人口29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98%。在美国50个州中,人口排名第30,面积排名第31。 新罕布什尔州,人口130万,占全国人口的0.43%,在美国50个州中,人口排第41位,面积第42位。 不客气地说,除了每四年一次的总统初选,这是两个州不大有机会上到美国几大报头版的地方。然而单在这个不大的爱荷华,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在电视 *** 上的投入是4000万美元,平摊到290万选民身上,每人17美元。由于最终参加党团会议的选民只有10-20%,因此候选人相当于为每个与会者花费了150-200美元的电视 *** 费。 预选时,在爱荷华州1700多个选区,注册党员到自己家附近的指定地点(通常是学校、教堂、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有时甚至是在某人家的客厅里)参加会议。在类似早期新英格兰地区的小型“市镇会议”上,选民们讨论本党政策、各候选人派遣的干部面对选民做直接竞选,随后选民投票选举自己支持的候选人。选举没有选票,每人发张白纸,人们写上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名字。整个过程不那么严格,即使名字拼写错了,比如把克林顿的Clinton写成Klinton,只要不造成误会,也是有效选票。各会议点选举结果出炉后即向州党部上报并由媒体公布。 民主党党团会议没有投票过程,注册党员们是“公开用脚投票”,与会者按照支持的候选人来分组,支持同一候选人的与会者站到一起形成一组。 提早的日程始终是这两个州的骄傲。当大多数美国人还没有开始投票时,这两个州的大众们就为大选奠定了基调,确定了某些候选人的优势,排除了某些他们不喜欢的候选人。尔后,大部分美国人会大致认同他们的选择,紧密团结在领先者的周围。 爱荷华州的党团会议与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被证明是对两党候选人的关键考验。近几十年的总统选举史表明:如果一个候选人同时拿下这两个州,那么就似乎能拿下全国提名。如果这两个州都没有拿下来,结果几乎就是出局,唯一的例外是1992年的比尔?克林顿。当年,两州都选择了自己的老乡。不过,克林顿表现不错,反而赢得了全国性支持以及大笔捐款,最终进入了白宫。然而,更能说明问题的记录是,从1952-1988年,最终赢得总统大选胜利的候选人都赢得了新罕布什尔州初选的胜利。 在两州的胜利,不仅仅是客观意义上的选票胜利,其实是一场高超的心理期望游戏。更明确地说,候选人表现超出人们预期,才是真正被关注的“胜利”,反之即使最为领先,也未必是胜利。比如1996年,多尔被认为是共和党的领先者,但是他在爱荷华州只赢得了26%的选票,领先帕特里克?布坎南仅3%。所以媒体认为布坎南赢了,因为他超出了原先的预期,让多尔陷入困境。多尔随后输掉了新罕布什尔州,好在几周后他恢复了状态并赢得了提名。奥巴马的肤色vs希拉里的眼泪 2008美国总统大选,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在共和党方面,黑马白马在两场预选中次第杀出,各路候选人陷入一片混战。在民主党方面,焦点则集中在女人希拉里和黑人奥巴马身上。 2008年1月3日,爱荷华州的第一场预选就给大家带来了意外,先前气势最盛的希拉里不仅输给了奥巴马,甚至还输给了爱德华兹。媒体和舆论的风向随即发生了偏转,奥巴马乘胜杀入新罕布什尔州,CNN的“民调”显示,奥巴马在该州领先希拉里13%。有媒体披露说,希拉里阵营已经放弃了在新罕布什尔取胜的希望,把注意力转向了下一个州:“希拉里阵营的唯一目标是不要输得太惨,尽量缩小与奥巴马的得票差距。” 1月8日晚7点,新罕布什尔州预选的投票数字开始陆续公布。对于这场万众瞩目的选举,各家电视台倾注全力转播,各路专家和评论员们纷纷现身演播室做现场评论。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一个问题:新罕布什尔的失败对于希拉里意味着什么,她的总统之路是否就此终结?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屏幕上评论员们在高谈阔论,荧屏下端的统计数字在不停地滚动变化。当10%的票站将数字报上来的时候,希拉里38%,奥巴马36%;到15%的票站将数字报上来的时候,希拉里40%,奥巴马仍然是36%。而演播室的评论员们似乎毫不知情,依然喋喋不休地讨论着“希拉里输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观众都看懵了,明明是希拉里在领先,评论员们在侃什么呢!两个多小时之后,最后的选举结果出来了:希拉里以39%的得票率,以两个百分点战胜了37%的奥巴马。这一下,演播室里的专家和评论员们都傻了眼,选前明明是奥巴马领先两位数的民调,怎么最后来了个大翻车呢! 根据美国民意调查的一般规律,抽样调查的误差概率应该是3%,也就是说差距在3%以内就难分伯仲。而此次新罕布什尔的民调结果超过10%,理论上是不应该出错的。 自20世纪中叶美国对大选展开“民调”以来,历史上只出过一次“大错”,那是在1948年,“民调”显示杜威将压倒杜鲁门,而结果正好相反。“民调”科学家迅速对这次重大失误展开了研究,发现出错的原因在于“民调”的通常手段是通过 *** 进行抽样访问,而当时 *** 并不普及,有 *** 的都是有钱人,穷人没有 *** ,因此导致调查的样本没有代表性。从那以后,民意调查技术和手段不断精进,并成为一直是可以信赖的预测结果的工具。 新罕布什尔“民调”失真的问题旋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媒体和专家们纷纷给出了解释。 有人认为,选前的“民调”失真可能是希拉里阵营故意玩弄的一个策略,通过制造奥巴马遥遥领先的假象,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认为大局已定,不用出来投票,而希拉里的支持者则会倾巢出动。这个解释比较诡异,似乎媒体和“民调”是可以 *** 纵的,这在现实中恐怕不太可能。 另一种解释认为,“民调”失真主要是新罕布什尔州的选民结构导致的。新罕布什尔州位于美国东北部沿海,人口流动比较大,年轻的、第一次有投票权的选民占总数的23%。选民中有不少是外州搬过来、年龄介于30—49岁的中产阶级和50—69岁把这里作为退休养老地的居民。这些选民的倾向性不明确,独立性强、摇摆性大。美国德瑞克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系主任阿特尔?桑德教授认为,奥巴马的落败,主要因为独立人士和年轻选民没有踊跃出来投票,导致“民意”和实际结果不符。这仅仅是一个靠得住的解释,但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同一般人理解的民主不同,美国的选举历来是靠选民的自觉自愿和政治热情,而不是强制投票的。因此,遇上刮风下雨、工作忙或者在家照顾孩子,都有理由不去投票,这样的选举理论上无法正确反映全体合法选民的意志。曾有一位阿根廷人这样评价美国的民主选举:“这算什么民主?在我们国家,如果我的护照上没有投票的记录,我是不能被允许出国的。” 美国选举投票的非强制性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选举的投票率向来不高,总统大选的正式选举通常不到50%,国会选举只有30%左右,而总统候选人的党内预选的投票率更低。投票率的问题往往成为候选人竞选者策略的关键,只要己方支持者的投票率越高,获胜的几率就越大。当年小布什的天才政治顾问卡尔?罗夫就是因为参透了这个道理,辅佐小布什夺取并保住了白宫的宝座。奥巴马的策略是“倚小卖小”,显示年轻、活力、未来和变革。他的竞选演讲通常会从“让我为21世纪而变革……”开始。奥巴马是位天才演说家,他的口才非常吸引人。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与古罗马的西塞罗都是史上有名的演说家,据说他们俩的区别是:听完西塞罗的演说,人们会由衷地赞叹讲得好;而听完德摩斯梯尼的演讲,人们会立即情绪激昂地上街 *** 。奥巴马的演说堪比德摩斯梯尼,使得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希拉里的策略恰好是“倚老卖老”,她的年龄、资历、经验加上人脉。因此,希拉里的竞选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优势,全国的“民调”始终领先,在党内也有众望所归的意思。然而她的最大弱点就是缺少个人魅力,在不亲近的人面前,她的说话会让人昏昏欲睡;而在亲近的人面前,她又显得太咄咄逼人。随着新鲜感的消退,希拉里的竞选越来越让人打不起精神,支持率节节下滑。 新罕布什尔的结果在根本上是两位候选人优劣势消长的结果。在爱荷华最初的兴奋过去后,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现实,关心两位候选人在教育、医疗、儿童保护等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的观点。这个时候,奥巴马的优势突然变成了劣势,人们发现他的演说虽然很美,但更像是一场表演,缺少实质内容。希拉里的竞选班子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对奥巴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说“他的竞选像一首诗歌,而执政就会像一篇散文”。而希拉里的演讲更像是拉家常,虽然听起来索然无味,但在选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上,她都能胸有成竹地娓娓道来。 最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选举前一天的一个小型集会上。一位妇女出其不意地提出了一个私人的问题:“你用什么办法总是能够保持头发和外貌都那么完美?你是怎么保持这种乐观的良好状态的?”面对如此女性化的问题,平日总是显得老练、淡定的以至于总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希拉里突然动了感情,她回答:“那真不容易。如果我不是以全副感情来相信我所做的是正确的选择的话,我是做不到的……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机遇,我真不希望倒退。”她的声音变得哽咽起来,眼角闪烁着泪光。 希拉里的眼泪立即成了媒体的头条新闻。这一幕向选民展示了一个女人的本性,同时也打动了无数女人的内心。而她的竞选对手和媒体则讽刺说,希拉里难得动一次感情,这回眼看要输才哭这么一鼻子,甚至说这是希拉里精心设计好的两滴眼泪。媒体的刻薄更加激发了女性选民的不满,希拉里自我控制和情感不外露被描绘为冷冰冰缺乏人性,她掉了泪又被说成是女人的软弱,这显然是性别歧视在作怪。于是,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的女性选民中赢得了47%的支持,比爱荷华高出8%。这不能不说是两滴眼泪起到了作用。 对奥巴马而言,新罕布什尔“民调”失真则可能是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征兆,这便是所谓的“布莱德利效应”。汤姆?布莱德利是黑人政治家,上世纪80年代两次竞选加州州长都遭失败。在选前乃至选后的站口“民调”中,他始终领先对手5%,但最终投票揭晓的结果却每每落后6%,一进一出的误差在10%左右。“布莱德利效应”后来被研究者定义为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暗流:许多选民,即使是来自相对开放、自由派的选区的选民,在面对公开民意调查时,不会说他们不投黑人的票,因为那不符合主流社会的“政治正确”,但是秘密投票时却做相反的选择。爱荷华的民主党的地方投票都是公开的,虽然白人占96%,但许多白人害怕被邻居认为自己有种族主义倾向,在众目睽睽之下都会将选票投给奥巴马。而到了秘密投票的新罕布什尔,情况就不一样了。 奥巴马的肤色、希拉里的性别,这是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两个隐性关键词。虽然没有人敢公开谈论,但其实是无法回避的。 “超级星期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选日程不断提前导致本来漫长的2—6月份的过程一下子浓缩到了1—2月份的决策,2008年这种压缩式的预选更是登峰造极。特别是2月5日,这是个星期二,有20余个州同时进行初选,计有7000万名注册选民将在这一天前往投票。故这一天被政治评论员冠以“超级无敌星期二”(Super-DuperTuesday)或“海啸星期二”(Tsunami Tuesday)。初选日程的变化源于各州希望提升自身重要性的努力。人们普遍相信,初选开始越早,越容易影响风向,该州受到的国内外关注就越高。比如有最多代表的加利福尼亚州就不断提前自己的初选时间,1992年是6月,1996年是3月26日,2008年提前到2月5日。 在初选中,专家们会常提到“彩车效应”(bandwagon effect),用以指代人们习惯于聚集在假定的胜利者周围。在2008年高度集中的初选日程中,会产生如何的彩车效应?最早初选的爱荷华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的角色面对超级初选是增强还是削弱?竞选人如何在如此密集的初选中分身有术?有一点可以肯定,要赢得密集型的初选,候选人身后的组织非常重要。首先是制定合适的竞选策略,主次轻重区分清楚,其次是在各州的基层竞选组织必须有力配合,组织鼓动支持者投票,以应对候选人无法在短期内同时出现在各州的情况。 根据专家们的普遍意见,超短裙式的初选利弊共生,主要有三个优点、四个缺点。 三个优点是: 它促成更早的一致,以便政党尽早团结在自己的候选人周围,团结备战大选,避免自乱阵脚。拉长的初选季鼓励政党内部斗争,短季意味着领先者很早出现。 它避免过多关注少数州的选民情绪。新州和爱州不代表全国选民;给予更多州的选民表达意愿的机会。 它鼓励有最强组织的候选人。多州同时投票有利于那些建立完善全国竞选组织的候选人。地区性的、边缘性的候选人不易得到支持。 四个缺点是: 它青睐了资金充裕的候选人。以前可以重点投资于少数初选州,寄希望于好结果可以带来大笔资金。但是,现在要同时在多州开支,费用巨大就需要事先筹资更多。 它意味着更多的电视 *** 和网络关注,更少的零售竞选。很难在极短时间内的广阔地域建立个人声望,其结果是竞选更依赖商业电视和选民更少时间了解候选人。 它导致3月份至夏季之间选民的疲劳期。2000年这段时间选民关注率下降了50%。 它对不知名的候选人不利。二三十年前,相对不知名的候选人在先初选的少数州可能表现良好,使他们成为可行的提名竞争人,而现在可能性很小了。

参考:

在美国大选中得罪希拉里的关键人物“意外”死亡了?

据9月27日报道,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一手炮制多条知名“假新闻”的写手,38岁的保罗·霍纳(Paul Horner),9月18日被警方发现死于家中床上。凤凰城当地警方称死因疑为“药物服用过量”。

报道中称,尸检显示没有迹象表明是他杀。验尸员表示霍纳有处方药滥用的历史,现场的证据也显示可能是药物服用过量所致。

保罗·霍纳以杜撰虚构故事和传播互联网“假新闻”而闻名。这些“假新闻”在脸书上颇受欢迎,得到了极高的关注。

▲保罗·霍纳资料图

而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他一手炮制的多条“轰动性”的假新闻,更是让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总统大选的走势。这些新闻包括“阿米什人让特朗普赢得宾州”,“奥巴马是同性恋和极端穆斯林”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曾编造过的一条特朗普 *** 者获得3500美元酬劳的假新闻,更是被特朗普的竞选团队作为事实转发。

▲一些权威美媒甚至专门对此事进行报道来辟谣

保罗·霍纳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是他帮助特朗普赢得了总统一职。霍纳说,“他(特朗普)的支持者经常不顾事实,只要看到帖子就发,什么都信。”即使是特朗普总统团队内部的成员,包括特朗普的儿子埃里克(Eric)和当时的竞选经理科里·莱万多夫斯基(Corey Lewandowski)也分享了霍纳所发“假新闻”的链接。这也使得他在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顿的总统竞选角力中,名声大噪。

不过,对于这名资深“假新闻”写手的突然离世,推特网友的反应也是出奇的一致——“这不会也是条...假新闻吧?”

▲“假新闻吧?”

▲“真的假的?”、“我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死了?”

是真是假相信后面一定会知道真相的。

希拉里访印频意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希拉里事件、希拉里访印频意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5fbBj0EAgNRUww.html

标签:希拉里意外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652秒, 内存占用1.82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