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与李氏(董生与李氏剧情简介)

 2023-09-08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董生与李氏,以及董生与李氏剧情简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闽南戏剧有哪些梨园戏、歌仔戏、南管戏、打城戏、高甲戏等。1、梨园戏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董生与李氏,以及董生与李氏剧情简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闽南戏剧有哪些

梨园戏、歌仔戏、南管戏、打城戏、高甲戏等。

1、梨园戏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

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

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歌仔戏

歌仔戏,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

2006年5月20日,歌仔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64。

3、南管戏

南管戏 早期由大陆传到台湾属于闽南语系的戏剧。包括有「七子戏」、「高甲戏」 、「白字戏」三种。

七子戏:台湾的「七子戏」源自于福建泉州的「小梨园」(童伶)和「大梨园」( *** ),一般狭义 的「南管戏」即指「七子戏」(小梨园)。

「梨园戏」为闽南语戏中最古老的剧种,约于康熙三十六 年以前传入台湾。

4、打城戏

打城戏,流行于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它是由地方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

打城戏的表演艺术重在武功、杂耍,这是从京剧武打程式中学来的,而音乐曲调是在佛曲、道士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泉州傀儡戏的音乐曲牌。

2008年6月7日,打城戏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高甲戏

高甲戏,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 *** 。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而演出剧目则分为“大气戏”(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

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来自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高甲戏的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8。

参考资料来演:百度百科——闽南

中国现当代著名剧作家李龙云的简介

李龙云,著名作家、剧作家。1979年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师从陈白尘先生。1982年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专职剧作家。1987年在《半月谈》第12期《中国人物》专栏中被列为当代中国九名剧作家之一。1988年,入选 “中国当代十名优秀剧作家”。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特殊津贴。

主要剧作有《有这样一个小院》、《小井胡同》、《这里不远是圆明园》、《荒原与人》、《正红旗下》等。另著有小说《古老的南城帽》、《落马湖王国的覆灰》等。1996荣获第一届振兴话剧艺术“金狮奖”。

《荒原与人》是李龙云的代表作,写于1985年,是我国现代戏剧原创中的经典作品。这出戏别具一格,情节故事完全为表达人物内心活动而铺排,80%以上的台词不是现实情境中的对话而是人物的内心活动,对二度创作极具诱惑和挑战,舞台呈现必将是充满诗意和意象的。

王仁杰简介:二十世纪的几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花朵飘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的世纪,我们这个正在复兴的古老民族,固然依旧需要鲁迅与胡适之,但我们更不能没有王国维、辜鸿铭、陈寅恪与钱穆。而我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亦如是:既要有人大胆创新,也要有人小心守成。多少年来,前者强调太甚,后者声音太弱,生态有所失衡,因此且容我借此绕舌几句。

王仁杰创作情况:主要作品有梨园戏《节妇吟》、《董生与李氏》、《枫林晚》、《陈仲子》、《皂隶与女贼》、歌剧《素馨花》,昆曲《琵琶行》及担任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剧本缩编。作品选《三畏斋剧稿》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现任福建省泉州市戏剧研究所所长、一级编剧,是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泉州市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节妇吟》和《董生与李 氏》是王仁杰的代表作。

董生与李氏剧情简介

《董生与李氏》取材自尤凤伟的当代农村故事短篇小说《乌鸦》,整部剧叙述了穷塾师董生受彭张员外临死嘱咐,监控彭之寡妻刘氏,防止其再婚,没想到却因而与刘氏造成感情,从而“监守自盗”的故事。

本剧在2003—2004年国内舞台美术样板工程评比中,得到权威专家评审团的满分,被称作“几乎无可取代”的“少见之作”。

商贾彭张员外临死之时,恐其妻刘氏移情别恋再醮,密嘱其邻、塾师董四畏暗中管控。董因葬母曾向彭借款,无可奈何答允。董窥视刘氏选择,遂成“每日课程”,董禁不住为刘氏才色所动。

某夜,董登墙窥李,见其月下窗边,一改昔日缟素,浅吟低唱,且移灯西厢,疑为私情。董没忘记彭之嘱咐,遂跟随查询到底。谁料西厢里外,唯刘氏一人。

董主动唐突,匆惶欲退,忽遭刘氏一阵嘻笑怒骂,领悟李对己一片苦心,两个人遂有偷会之秘。翌日,董扫墓向彭“个人述职”。董主动心中有鬼,在彭魂胁迫下,下跪受责。彭命董“代行家规”,戮杀刘氏。

董乞求无果,冲冠一怒为红颜,严词斥责,并劝其离开。彭慑于董之凛然正气,含愤屏蔽掉。董李二人最终成为幸福眷属。

董生与李氏的内容简介

《董生与李氏》取材自尤凤伟的现代农村题材短篇小说《乌鸦》,全剧讲述了穷塾师董生受彭员外临终嘱托,监视彭之寡妻李氏,以防其再嫁,不料却因此与李氏产生爱情,进而“监守自盗”的故事。该剧在2003—2004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中,获得专家评委满分,被誉为“几乎无可挑剔”的“罕见之作”。

董生与李氏的剧情梗概

富户彭员外临终之时,恐其妻李氏移情再醮,密嘱其邻、塾师董四畏暗中监管。董因葬母曾向彭借贷,无奈答允。董窥探李氏行止,遂成“每日功课”,董不禁为李氏才色所动。

某夜,董登墙窥李,见其月下窗前,一改昔日缟素,低吟浅唱,且移灯西厢,疑有 *** 。董不忘彭之嘱托,遂尾随查看究竟。谁料西厢内外,唯李氏一人。董自觉唐突,匆惶欲退,忽遭李氏一阵嬉笑怒骂,顿悟李对己一片苦心,两人遂有偷会之秘。

翌日,董上坟向彭“述职”。董自觉心中有鬼,在彭魂威逼下,跪地受责。彭命董“代行家法”,戮杀李氏。董哀求未果,冲冠一怒为红颜,严词痛斥,并劝其离去。彭慑于董之凛然正气,含愤隐去。董李二人终成美满眷属。

董生与李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董生与李氏剧情简介、董生与李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680Bj0AAg1XUQ0.html

标签:李氏生与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9024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522秒, 内存占用1.7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