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危机(鲁尔危机的原因)

 2023-09-21  阅读 15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鲁尔危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鲁尔危机的原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鲁尔危机的事件简介德国的赔款问题是凡尔赛和约中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1922年7月,德国 *** 以通货膨胀、财政危机为由,请求延期支付赔款。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

今天给各位分享鲁尔危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鲁尔危机的原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鲁尔危机的事件简介

德国的赔款问题是凡尔赛和约中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1922年7月,德国 *** 以通货膨胀、财政危机为由,请求延期支付赔款。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 *** ,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危机对德国的打击是惨重的。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什么事件使法国丧失了在德赔款问题的优势?

一战后,德国以各种理由不履行战后赔款。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此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在这次事件中,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优势。 对此,德国 *** 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紧接着出现了鲁尔区大部分企业停工,大量工人失业,工业生产总值下降,资金大量外流,通货膨胀严重。后来柏林工人 *** ,德国社会出现动乱,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

危机大大打击了德国的发展。英美两国担心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这样就威胁到了自己在德国的利益,因此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在这场危机中损失最大的是法国,它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优势丧失,德国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法国不得不受英美的摆布。

占领鲁尔失利后,法国国内主张与德国和解的力量渐占上风。1925年法国与德国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希望通过协商,改善与德国关系,解决以后的战争赔款问题。这些主张得到了德国 *** 的积极响应。1925年10月,德法比英意和波捷等有关国家在洛迦诺开会,缔结了德法比英意《相互保证公约》。同时德分别同法国、比利时签订《仲裁条约》。这些条约统称《洛迦诺公约》。

《洛迦诺公约》缓和了法、德等国的关系,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平等的地位,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稳定。公约的缔结也为德国重新铺平了成为政治大国的道路,并且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不久,德国成为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此后,德国逐渐突破了《凡尔赛合约》对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上的限制。这一公约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

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法国发生了哪些社会变化?急需

一、 20年代的英国、法国

1.英国经济的衰退和政党政治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地位衰退表现在:

其一,债务激增,从1914年的6.5亿英镑(314900万美元)1920年增至78.28亿英镑(3804408万美元),英国从美国的主要债权国变成美国的债务国。

其二,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原来在国际市场上起着共同货币作用的英镑受到美元的冲击,利用英镑对世界进行财政剥削的支配地位削弱。

战后的经济困难导致英国的政党政治发生变化,工党取代了保守党,开始同自由党轮流执政。随着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地位的削弱和垄断组织在经济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自由党和它所奉行的自由主义原则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由党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战后的英国工党是以工人为主要成分奉行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左翼政党。工党领袖关于通过议会民主实行社会改革和建立财产公有制的词句,对于希望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工人群众颇具吸引力。工党执政期间,在资产阶级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劳动者的社会福利改革。

2.爱尔兰和英帝国自治领的分离运动加强

大战后,英国的殖民地虽然增加了近260万平方公里,但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出现瓦解的趋势。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兴起,1921年爱尔兰南部26个郡脱离英国,成立自由邦。当时对于英帝国殖民体系变化影响最大的是自治领的分离运动。随着自治领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脱离英帝国完全独立的呼声越来越强。宗主国英国在自身实力衰落的情况下也无法维持原来的殖民统治,被迫在1926年的帝国会议上作出决议,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拥有完全独立的地位,在法律上与英国平等,自治领与宗主国靠“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这一信条被维系在英帝国内。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将上述演变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英国已经失去对自治领的实质性政治控制,仅存留松散的政治联系,各自治领都可以以独立国家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威斯敏斯特法是英国被迫顺应殖民体系瓦解这一客观历史趋势的法律文件。

3.法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政策

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大战给法国造成约2000亿法郎的巨大物质损失,这个“高利贷帝国主义”国家已由债权国变成外债高筑的债务国,出现严重的财政困难。但是,在相对稳定时期,法国经济发展比较快,法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原因:一是得益于战胜国对世界的重新瓜分。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萨尔煤矿的开采权,使法国的冶金工业生产能力增加了75%;德国的赔款和拥有比本土大20倍的殖民地,也是法国经济复苏的有利条件。二是法国 *** 经济政策的调整。一方面,实行减支增收的财政改革,广征赋税,降低公务员薪金,限制粮食消费,调整币制,稳定法郎,使财政状况好转;另一方面为缓解社会下层的不满,实施了社会福利措施,使人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是20年代法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由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没有达到彻底肢解德国的目的,会后又没有得到英美两国以条约形式保障法德边界,因此,寻求在欧洲大陆的安全保障成为20年代法国外交政策的重心。1920至1927年法国先后与德国周围的中小国家比、波、罗、捷、南等国缔约,在欧洲大陆建立起主要针对德国的安全保障体系,其目的在于维持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拒绝了法国的结盟建议,继续对欧洲大陆奉行均势政策。

二、 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

意大利是帝国主义列强中实力最弱的一个。战后初期,意大利又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工业凋蔽、农业荒芜、失业人数日益增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工农革命运动高涨,工人奋起夺取工厂,农民夺取地主土地,资产阶级统治机构陷于瘫痪状态。为了镇压工农运动,巩固统治地位,意大利大资产阶级决定实行极权统治。另外,巴黎和会上意大利分赃最少,当年英法为换取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许诺的扩张领土的要求未能兑现。大资产阶级期望有一个强有力的 *** 和铁腕人物来扭转意大利在国际上的被动局面,以武力实现领土要求。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组织采用恐怖手段镇压工农运动,帮助资本家和地主夺回工厂和土地,从而赢得大资产阶级的欢心和金钱、武器支持,发展为拥有武装并控制意大利北部、中部许多地区地方 *** 的全国第一大党。1922年秋,墨索里尼率党徒进军罗马,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教材小字部分介绍了墨索里尼全面强化法西斯统治的措施。法西斯的上台表明意大利资产阶级在稳定统治秩序时选择了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同的道路。

三、 20年代的美国、日本

1.美国的经济繁荣和金元外交

美国是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典型国家。经济繁荣突出表现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特别是汽车业、电气业、建筑业和钢铁业。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德、法三国比重总和的79%。

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有:

第一,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局面为美国经济繁荣提供了较好的国际政治环境;战后,欧洲各国恢复发展经济缺少资金,为美国的资本输出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第二,大战中积聚资本,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战前美国就是经济强国,大战中,美国参战晚,本土又未受到破坏,美国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向各交战国供应武器大发横财。美国由欠欧洲国家约55亿美元的债务国变成欧洲国家倒欠美国100亿美元的债权国,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

第三,开展生产合理化运动,通过技术革新和机器设备更新,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技术革命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四,开拓市场,通过分期付款的方法, *** 国内消费市场的表面活跃;扩大对外商品输出,占据过去由英德控制的世界贸易市场。但是,在美国经济繁荣之中,潜伏着不可克服的危机:农业长期不景气,旧工业部门开工不足,大批农民破产、工人失业,贫富差距扩大,欧洲各国经济恢复的完成,使美国的海外市场逐渐缩小等,使美国日益膨胀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国内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严重,繁荣只能是暂时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 *** 就开始推行金元外交,战后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运用金元外交,支配世界事务。战后,美国金元外交的重心首先是拉丁美洲,到1928年,20个拉美国家中已有14国被美国资本所控制;其次为东亚,美国的金元势力在东亚特别是中国的扩张,引起同日本扩张的尖锐矛盾;再次为欧洲,通过为欧洲各国经济复苏提供贷款和解决德国赔款问题,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预。金元外交的推行,表明美国在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同时,力图在国际政治中取得支配地位。

2.日本经济的增长与内外政策

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发展。战争期间日本趁 *** 商品暂时退出亚洲市场之机,几乎垄断了亚洲市场;俄英等协约国的军需品、日用品订货, *** 了日本的工业生产;潜艇战使日本海运业首先发展起来。大战使日本由外贸入超国变为出超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日本经济虽然增长迅速,但与 *** 国家比相对脆弱。1920年爆发了日本历史上空前深刻的经济危机。在持续萧条阶段,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关东大地震发生,日本财产损失达100亿日元。日本 *** 一面以防止“财界的混乱”为名,全力救济受灾的大资本家,一面以维持治安为借口,大肆逮捕对反对天皇统治的社会主义分子和工人运动积极分子,制造惨杀旅日朝鲜人和中国人的事件,以转移受灾人民对 *** 的不满。

1924年,为摆脱经济困境,日本币原外相推行与英美妥协的“协调外交”和对华尽量避免武力的经济侵略政策。1927年,由于英美在华势力增强,日本统治阶级调整对华政策。大军阀田中义一上台组阁后,推行对华武装干涉的“积极外交”。出兵山东和制造“皇姑屯事件”体现了田中内阁分离满蒙、阻碍中国统一、保护日本侵华权益的行动意图。东方会议是日本统治集团为制定侵华政策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后发表的《对华政策纲领》确定了分离满蒙、侵略中国、霸占远东的方针,把侵占中国东北和内蒙古的方针作为日本的最高国策公开确定下来。东方会议的内容在田中奏折中充分反映出来,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的行动证明田中奏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侵华的指导纲领。

四、 德国赔款问题

德国赔款问题是出现在《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条约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1日前交付200亿金马克,协约国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及分配比例问题。1921年,法国操纵下的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限42年还清。德国则在支付10亿金马克后以财政危机为由,要求延期支付。在巴黎和会后,法国更先在赔款问题上处于领导地,它积极推行削弱德国的政策。美英出于自身商品输出的需要,希望复兴德国经济,提出了减少赔款总额和延期常服的新方案,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因此,英法矛盾、德法矛盾激化。

1、 鲁尔危机

法国和比利时在1921年1月出动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而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企业一律停工,国家补偿企业主的损失,救济失业工人。法国必须支付高额的占领费才能维持对鲁尔的占领。鲁尔危机导致德法矛盾激化,也使法国因受其累,难于解脱。同时引起美英两国的不安。

2、 道威斯计划

1924年,道威斯计划出台。这是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新的赔款计划。这一计划的突出特点是:

· 没有规定德国赔款的总额;

· 规定了赔款的来源;

· 提出由英美向德国提供贷款,帮助德国恢复经济,以支付赔款。

对此,斯大林指出:“这个由美国制定的道威斯计划的内容,就是要欧洲各国利用德国所应偿付欧洲各国的赔款,去偿还积欠美国的贷款。”这一计划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德国的赔款负担,有利于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德国扫清了道路,是美国插手欧洲事务的重要步骤。同时也表明,美国成了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大赢家,而法国却进一步失去了称霸欧洲的优势。

3、 杨格计划

1929年,由美国操纵的专家委员会又在道威斯计划的基础上,修改出台了“杨格计划”。它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139亿金马克,59年内付清,大大减轻了德国赔款的负担。

1932年,德国以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为契机,宣布无力支付赔款,赔款问题不了了之。在英美的扶植下,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

五、 洛迦诺公约

大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又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1925年的洛迦诺会议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召开的。会议达成公约,即洛迦诺公约。它实质上使纵容德国向东发展,推动它侵略苏联的帝国主义条约。它的签订具有两个重要作用:

· 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同德国的关系,为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 提高了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德国恢复了欧洲政治大国的地位,不久参加了国际联盟,并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发展的本身又潜伏着严重危机。

· 首先,美国20年代的繁荣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的,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军,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 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 *** 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使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的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

· 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潜伏了货币和信贷系统崩溃的危机。

1929年10月,以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2、 经济危机的特点

· 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何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

· 破坏性极强,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很快复苏。

3、 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

从局部看,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 *** 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 *** 、 *** 和 *** 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迦金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为何没能维护世界和平,反而迅速崩塌了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于是,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由,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即俄国做出回应,你敢揍我南斯拉夫兄弟,我就敢揍你。这个时候德国跳出来大喊,你们敢动我好朋友奥匈我就敢动你们。于是在各方一阵呼朋引伴之后,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当然,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利益冲突与暗流涌动,参与者大多有自己的算盘,并非是简单的如同他们所宣称的那样履行盟友义务或为了维护欧洲和平。总之,一场波及全世界的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开始,到1918年11月11日德军投降为止,前后历时四年,波及15亿人口,仅伤亡即有3000万之巨。

上图_ 一战旧照

战争结束了,但引起战争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为此,参战各方派出代表,在凡尔赛商讨战后秩序,最终的结果,就是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凡尔赛以及其他次要的条约,一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这些次要的条约包括《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特里亚农条约》、《色佛尔条约》等等。

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瓜分德国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欺压所有战败国及一系列小国(夺走领土及巨额赔款),限制德国的军备等等。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和之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在实际上重新规划了新世纪的秩序,德国等战败国获得了非常严苛的欺压。

英法等胜利国希望通过严苛的限制,削弱德国等国的势力,以此来维护和平。

上图_ 《凡尔赛和约》(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又称:《凡尔赛条约》)

然而,这么一套以各国军力为参考而制定的精心设计的体系,却在短短二十年里轰然崩塌了,本应该被严重削弱的德国率先发难,一口气击败了法国,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凡尔赛体系初建立时,就有很多人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不可能长期运作的致命缺陷,就连英国首相劳合乔治都亲口言明“我们所起草的文件(指凡尔赛条约及其他条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他给出的理由十分简单,由于开给德国的条件过于苛刻,实际上而言,德国只有推翻体系违背条约一条路可走。而德国从战争阴云中蛰伏到足以再次发动战争,这一时间差不多就是二十年。就连德国军事部长也给出了同样的看法,“这不是和平,而是二十年的休战。”

当然,如此来解释凡尔赛体系的崩塌实在太过片面也太过表面,实际上看似精密的凡尔赛体系存在着很致命的机理性缺陷,这才是其快速崩塌的本质原因。

上图_ 一战时期欧洲地图

上图_ 一战后的欧洲版图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退出。没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美国,并不在凡尔赛体系之中。此时美国信奉的是孤立主义,也就是“欧洲打生打死与我无关。”战后虚弱的英法两国只能勉强的处理欧洲及世界的事物,实际上非常力有不逮。美国的缺席,导致英法两国在如何维护一战后的世界秩序上,缺乏有力的有效的机制。

一战中最大的受益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为强大并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的美国,同时还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队的美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第一序列的大国,但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却拒绝承担其应有的大国责任。

上图_ 一战后通货膨胀的德国经济

举例来说,在美国没有宣布退出凡尔赛体系前,法国以放弃莱茵河左岸的领土为筹码换取英美对法国家安全的承诺。但随着美国的退出,这一约定也烟消云散。由于德国的入侵是可预见的,因此,防卫力量不足的法国,没有保卫自身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协同比利时兵出鲁尔,这就是“鲁尔危机”。鲁尔危机的解决产物是“道威斯计划”,这一计划导致德国的经济和军事能力得到快速的恢复。

此外,英美法三国在债务和赔款的问题是揪扯不清,缺乏有效的大国协调机制,由此加深了三国之间的矛盾,给了德国在外交上“伐交”的机会。

上图_ 道威斯计划(DawesPlan)是道威斯委员会提出的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

也就是对抗当时格格不入的苏俄,在对德国的处理上手下留情,试图使德国作为牵制苏俄的工具,这也是英美选择对德国的快速恢复视而不见的重要原因,同样也是解决鲁尔危机时选择执行有利于德国的道威斯计划的原因。

作为日后两极的美苏两国,在这一体系中处于几乎完全的缺席状态,虽然美国是自行退出,而俄国则是被他国孤立。但这毫无疑问可以在某种程度可以解释凡尔赛体系的快速崩塌。

凡尔赛体系的矛盾之处主要在于对德国的处理,它既没有严苛到像法国人所想的那样,死死地将德国踩在脚下,但也没宽大到使战败的德国人可以安居乐业,无论是严苛还是宽大,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拖延下次战争的到来,但英美却在这种时候妥协出了一个弊端重重的中庸之策。在激起德国民众的民族仇恨之时,还为了牵制苏俄而给予德国快速发展恢复生机的机会。

“和平的种子不能永远的栖息繁衍于痛苦、仇恨与不堪入目的回忆之上。”

后来,1933年 *** 上台后对德国将军们的讲话就是 “为了反对凡尔赛和约而战。” ,可见凡尔赛体系在对德问题处理的弊病所在。

上图_ *** 与 纳粹党

当然,硬要说凡尔赛体系完全没有建立一个大国之间的协商工具也不对,这就是国际联盟。但遗憾的是,由于各个大国之间追求的不同的国家利益压倒了国际联盟维护协议的原则,导致这一松散的联盟既不能制裁大国的侵略战争,也不能阻止军备竞赛的愈演愈烈,这又成为了凡尔赛体系的致命缺点。

五大战胜国之间缺乏政治互信,这使得一方面德国问题完全没有得到解决 , 一方面又过于宽容,使德国拥有对抗条约的力量,而美苏长期游离在整个体系之外,又导致德国的行动没有得到制约,国际联盟也形同虚设 ,这些因素让所谓精密的凡尔赛体系实际上压根没有稳定过国际关系,从建立的逻辑到运行的机制都严重有问题的凡尔赛体系实际上只能引起新的战争,这是一开始就注定好了的。

这件事实际上的教训是:世界和平需要建立一个高效而健全的协调机制,这个体系必须能囊括所有大国及正在发展的潜在大国,并且体系的建立不能以互相压制为目的。而如上几点,凡尔赛体系都没能做到。

参考资料:

【1】《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徐蓝

文字由 历史 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鲁尔危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鲁尔危机的原因、鲁尔危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6a9Bj0LAAxWVgQ.html

标签:鲁尔危机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481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