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快跑影评(罗拉快跑影评镜头分析)

 2023-09-21  阅读 13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罗拉快跑影评,以及罗拉快跑影评镜头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电影《罗拉快跑》影评,3000字《罗拉快跑》――命运前再次感受人类的渺小曼尼为老大完成一项毒品交易后,带着装有10万马克的钱袋准备女友罗拉的接应,然而罗拉却被人抢了钱包,耽误了见面时间。曼尼只好搭乘地铁回去,车厢里只有一个乞丐。这时车厢里突然出现了两名警察,曼尼本能地下车就走,慌乱间把钱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罗拉快跑影评,以及罗拉快跑影评镜头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电影《罗拉快跑》影评,3000字

《罗拉快跑》――命运前再次感受人类的渺小

曼尼为老大完成一项毒品交易后,带着装有10万马克的钱袋准备女友罗拉的接应,然而罗拉却被人抢了钱包,耽误了见面时间。曼尼只好搭乘地铁回去,车厢里只有一个乞丐。这时车厢里突然出现了两名警察,曼尼本能地下车就走,慌乱间把钱袋忘在车厢里,很明显,钱袋被乞丐拿走。而此时曼尼离与老大见面交钱的时间中午12点只剩下20分钟,于是曼尼打 *** 向罗拉求救,罗拉必须在20分钟内搞到10万马克,不然曼尼就会被老大杀死。如果罗拉在最后几分钟没有赶到,曼尼就只有铤而走险,抢劫 *** 亭对面的超市。

20分钟搞到10万马克!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罗拉别无选择!

罗拉选择求助于是某银行董事的父亲,于是罗拉开始狂奔!

整个电影其实就发生在这生死攸关的20分钟内,这20分钟内发生了什么事情,罗拉是否能找到父亲,父亲是否会帮她,她又是否能及时赶到曼尼处?如果电影仅仅给观众这样一些悬念,并最终一一给出答案,也不失为一部情节紧张的悬疑片,但导演用意显然不在于此。影片高妙之处在于,导演打破了传统叙事结构、叙事角度以及时空限制,对同一事件讲述了三种不同的故事情节,这种讲述故事的做法显然是大胆的,导演以观众的视角去导演整个电影,同一个故事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结局。

电影多处用了动画、蒙太奇、大量的快速切换镜头,贯穿始终的喧闹的摇滚乐,罗拉的红头发以及奔跑晃动的画面营造出的紧张急促的气氛足以让人窒息。

然而导演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仔细比较三种情况,就会发现罗拉遇到的这些偶发事件以及罗拉的选择产生了混合连锁效应,最终影响了结局。

非常关键的一个事件是遇上梅耶先生。梅耶的车是去银行接罗拉父亲的,在前两种情况下,梅耶因撞车耽误了行程,没准时赶到银行。也正是由于这个时间差,罗拉才得以见到父亲。而在第三种情况下,梅耶没有撞车结果接走罗拉父亲,导致罗拉最终从赌场赢得10万的概率事件,但同时也间接导致了梅耶车与那部车更严重的车祸,殃及父亲。

遇见急救车也是一个关键事件,第一种情况,罗拉没有想搭急救车,急救车在遇到玻璃时也停了车。而第二种情况下,由于罗拉的干扰,急救车就撞上了玻璃,并直接导致司机为赶时间超速行驶撞上了曼尼。

其实,在罗拉筹钱的20分钟事件中,只有父亲一个人是和罗拉直接相关,会产生直接关系的人。梅耶、单车男子、乞丐、急救车司机都本应是局外人,但却与罗拉产生了联系。这些看似非常偶然的事件,其实都有产生的原因,而原因导致结果,结果又导致原因,这样的因果循环便导致了事件产生的必然性。所谓必然在偶然中产生,偶然又都存在于必然中的道理就在于此。

想起了几年前看到的一则电视新闻:郑州航院的一名大四学生骑车经过路边一个建筑工地时,突然被一个电线杆砸中头部,当即生亡。这件事情让我开始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当电线杆倒下时,正好有人经过,又正好砸中头部,又正好砸中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何况又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是多小的概率事件啊。如果把那个人被砸中之前经历的事件一一回放,一定会知道究竟是哪些偶发事件导致了这个必然。也许是遇到一个老同学说话的时间直接增加了几率,也许是为了早点回学校,抄近路正好赶上那个时间。也许,也许还有太多的也许,然而人已逝去,终无奈何。

电影中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罗拉两次都碰见了乞丐,却都匆匆而过。而在第三种情况下,罗拉居然凭92.7个马克赢了10万马克,而曼尼竟也追到了乞丐要回来了钱袋。于是罗拉拼命弄到的10万马克突然失去了意义,罗拉像个呆子一样,不知所措。似乎是导演故意跟观众开了一个玩笑,却发现其实人生本无常,命运本多舜,有人忽然一夜成名,有人忽然一夜暴富;有人第一次买 *** 就会中头奖,有人第一次坐飞机就遇上飞机失事。有时候你越想得到越得不到,忽然有天就得来全不费功夫,有时候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你不怕了却也不来了。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种瓜得豆,种豆得瓜,人生就是这样的循环错乱,让世间凡人或狂喜或狂悲,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又有谁能达到?导演毫不留情的以此来隐谕人面对人生和命运时的渺小无能,让人愈加怅然无助。

想起了《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被天主教认为是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最后的一个场景,布拉德皮特扮演的警察最终还是因暴怒( *** 因为嫉妒杀了警察妻子)杀了 *** ,这就中了 *** (自称是代神惩罚人类)的安排,因为 *** 自己犯了嫉妒之罪,要借警察之手杀了他自己,那么警察也因暴怒受到惩罚, *** 替撒旦完成惩罚人类七宗罪的任务终于完成!看到这点,让人不寒而栗,影片有浓重的宗教昭示意味,人终究要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受到惩罚。人终究逃不过自己的命运。《七宗罪》的一个隐谕是讲人的宿命,而《疾走罗拉》也是在讲人面对命运的无能和渺小。

然而电影毕竟是电影,可以选择不同的结局;人生终究还是人生,永远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也忽然能够理解为何那么多人把自己的精神献给一种宗教保管,当人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时候,思考生命与世界,与宇宙的关系时突然发现有很多问题无法回答,无法解释,于是产生了恐惧感,而所谓恐惧感就是一种不确定感的深层心理反应。其实人充其量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浮沉,在面对未知的力量时,会变得渺小不堪。于是很多人开始相信命运,相信未知的力量,相信把精神交给神来保管就会在恐惧感中得以永久的安歇。不知道是不是人被上帝造出来时就对万物对宇宙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又找不到自己的庇护人,于是人类就自欺欺人地虚拟出一个万能的神,接着制造出宗教,告诉自己有神与我们同在,那种恐惧感就会消失了。可悲的人类啊!

短短一个小时十几分钟的电影《疾走罗拉》像一部无情揭示人类宿命的诏书,让人无限深思,心存敬畏!

《罗拉快跑》影评

        电影讲述了罗拉的三次奔跑和三个结果,看了影片,会发现人的一生中将会面临无穷多的选择,而选择后得到的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会有无限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节点,都会有变化。

      就像影片开头中说的:不要追问真相与答案,因为根本存在这种东西。看完后就会明白,在这个不可预知的、复杂的世界上,我们的选择就是像罗拉一样一直快跑下去。

        影片讲述的罗拉为解救自己男友曼尼从而改变了人生的时间轴,使自己的命运了变成了三种不同的可能的故事,这三种命运都表现了罗拉对自己男友的爱很深,是比较震惊到我的地方。

影评篇——《罗拉快跑》

电玩精神与剪辑精神的交织

——简评电影《罗拉快跑》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种经过剪辑的艺术载体。《罗拉快跑》被定义为“电玩时代的电影”,因为该电影的创作精神在好几个方面与新一代年轻人为主体的电玩的精神如出一辙。该电影由著名导演汤姆•提克威导演。讲述了一个叫做罗拉的女子,因为男友粗心的弄丢老大的10万马克,为了拯救爱人,罗拉必须在20分钟内帮助男友得到20万马克。整部电影贯彻了三个主题:1.活在当下2.一起向前冲3.错了重来。

第一,活在当下,指的是人物的所有生命力,甚至是生存的意义,都只在行动的当时才能爆发出来。因此,他们不会思前想后,一切全都是做了再说。本片女主角罗拉接到男友曼尼的 *** 后,表示一定要在二十分钟之内拿到十万马克,然后念头一转,就直奔她的银行家父亲要钱。她不会先打 *** 联络以确定父亲在不在银行,也不会思考跟她关系不好的父亲是否一定肯马上给她一大笔钱,总之直接做。第二,一起向前冲。本片的主要内容是“跑",不顾一切向前冲。年轻力壮的最大本钱不是“思考”而是“行动”。第三,错了重来。本片将同一事件用三个不同角度重演一次,本质上就是电玩精神的发挥,这次创新不成,下次换个方式再来。电玩游戏的最大特点是玩家扮演一个角色,不断闯关,每一关都有被消灭的可能,和人生不同,电玩游戏般会有三条命,条命OVER了,还可以用第二条命、第三条命去继续闯关。人生则只有一条命,玩完了,不可能再重来。

电玩游戏给我们带来的人生成幻在《罗拉快跑)冲得到了真实影像的诠释。这种诠释和漫画改编成电影不同,它奉行的是电玩的内核,也是所谓新新人类的精神。这即便算不上电影在形式上的一次革命,也可以读是一种非常勇敢的尝试,电玩内核在大银幕上得到了空前的体现同时,这种体现和它的意众群体产生了强烈的互动,在互动中产生出新的震撼。就像那种叫作“深水炸弹"的酒(把一杯白酒放在一杯啤酒中),很容易就能使人陶醉。

除了电玩精神之外,《罗拉快跑》还奉行了简约主义的精神,虽然表面看起来眼睛会小很疲劳,但却不用动太多的脑子。因为影片在快节奏、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切换背后,其表现的主题却非常简单清晰。《罗拉快跑》的影像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除却几段慢镜头的特写,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凝滞的镜头,从而使观众的眼球开始疲于用奔命般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影片在影像上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色调: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件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 *** 的天空和大地肉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力量。

技术时代的来临赋予电影无限发展可能,于是《罗拉快跑》应运而生。虽是技术的象征,但是处处皆是导演工匠精神的所在,正如我们的法学精神,不断进步但是不离宪法大纲,不断发展但是围绕民生。

罗拉快跑观后感

罗拉快跑观后感(一)

相比国产的和美国的电影,我对欧洲电影的接触就少一些,德国的就更少了。而《罗拉快跑》就是一部德国拍摄的经典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在德国柏林,一个黑社会喽啰曼尼告诉自己的女朋友罗拉,因为失误,丢失了十万马克。如果在二十分钟内找不到十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于是,罗拉在二十分钟内不断的奔跑。同时,曼尼在 *** 亭中不断地打 *** 到处借钱。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 *** ,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影片从一开始就给我一种奇异的感觉。别的影片在介绍演员的时候仅仅把他(她)的名字放在上面,而本片在开始介绍主要演员的时候,不仅介绍了演员的名字,而且还把演员的头像照片放到了上面,每次照片出现都会旋转180°,像是美国的罪犯进入监狱时拍的照片,给人一种黑色、压抑、惶恐不安的感觉。整部影片看下来,也恰恰是这种感受。片子里,罗拉一直在不停的奔跑。从家门到银行,从银行到街角的超市,除了停下来说话,几乎每一步都在奔跑,而且是大踏步的奔跑。镜头的内容在不断的切换,由电影的画面变成动画的画面,由运动的镜头,变成图片的切换;镜头的角度也在不断的转换,比如在罗拉家里拍摄她的妈妈打 *** 的情景,旋转了180°,再到罗拉下楼梯时,螺旋状的楼梯仿佛把人引入一个黑暗的中心,让人觉得眩晕,分不清南北。

影片的主人公罗拉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她有一头火红的头发,炫目夺彩。我一直觉得,红色代表着热情、张扬与自信。大多数人的头发都是黑色,外国有金色的,但一头红色的头发确实少见。不管罗拉头发的颜色是天生的,还是后来染的,都代表了她的一种个性:倔强,对生活不服输,永远相信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相信她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影片中,她男朋友心烦意乱、手足无措的时候,她没有乱;当她男朋友感到绝望的时候,她没有放弃;即使当她听到要二十分钟内筹集到十万马克的这一超级难题的时候,她依然在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办法。罗拉一直在不断的、拼命的奔跑,也许奇迹就会在她的不断奔跑中产生。这让我想起了新东方的口号: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忽然想起,我小时候是看过《罗拉快跑》的一些片段,只是当时觉得很怪异,就是一个人在那不断地跑啊跑,每一次跑完了之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重新跑,而不是像绝大多数的电影有完整的情节。现在再看这部片子,又有另一番感受。罗拉的每一次奔跑,因为其中的'微小差异,()就会演化出差别巨大的结果,第一次罗拉死了,第二次曼尼死了,而第三次则两人都幸存了下来,并且成为了富豪。这似乎昭示着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转折点。我们可能会想:假如那年高考,我……假如那次比赛,我……假如那天晚上,我对她说……假如……就像下棋里面有复盘一说,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我们总会想象,人生若能"复盘",该会是另一番模样,就像影片里的罗拉。但是人生不是游戏,不是下棋,每走一步便会在生命中留下真实的脚印,抹不掉,擦不去,更改不了。生命正是由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组成,善待每个细节,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影片中一句台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罗拉说:"上帝,帮帮我,求你了,就这一次。"西方人似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信上帝,或者在生活中的大多数的时候信自己信过上帝,因为上帝也说过,上帝助自助者。

生活中,似乎也只有自助者,才能活出精彩。

时间与命运--《罗拉快跑》观后感(二)

有人说,命运是时间轴上的一个个点的连线,一旦发生就不可改变。但很多时候,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总是想,要是当初做某事的时候稍微快一点或者慢一点,结局会不同吗?

看了《罗拉快跑》后,不由得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罗拉的男友是个小混混,有一天被指派进行一次交易,结果他在地铁上搞丢了交易所得的10万马克,被一个流浪汉捡走。如果中午12点前交不出这10万马克,他就有性命之忧,于是他打 *** 给自己的女友罗拉寻求帮助,并说如果20分钟后,她不能帮忙搞到10万马克,他就去抢劫附近的一家超市。为了筹到钱营救男友,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时间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20分钟的时间里能筹到10万马克吗?虽然她的男友仅仅只是一个黑社会的小喽罗,但是她还是那么深深的爱着他,为了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怨无悔。罗拉奔跑着,不停的奔跑着,在不停的奔跑着的时候,那一头红色的短发,在风中张扬舞动着,性感无比。但是,从倒计时一开始,20分钟里每一秒发生的事都可能影响命运。如果这是一个电子游戏,我们可以在任务失败的时候重新再来过,可是人生呢?可能再有选择的机会吗?

导演说,我是影片的上帝,我可以。于是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第一次:罗拉在冲出家门,跑下大楼的时候,被邻居牵的狗吓到,耽搁了几秒钟。结果,由于她的奔跑,影响和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导致她父亲的一个朋友撞车、向她兜售偷来的自行车的小贼,以及差点撞上玻璃的救护车等等,而她不知道的是,这些人的命运也间接影响到了她。当罗拉赶到父亲的银行时,正遇上她父亲的情人跟他摊牌,说她已有了身孕。罗拉冲进去向她父亲要钱时,父亲刚好下定决心,要抛弃妻女,另娶新欢,就把罗拉轰了出去。罗拉没借到钱,结果晚到一步,男友已经去抢超市,罗拉于是和他一起抢劫,在逃跑时被警方击毙。一切都结束了吗?没有,这仅仅只是一种可能而已。

第二次:罗拉在冲出家门,跑下大楼的时候,被牵狗的邻居伸腿绊到,耽搁了更多时间。路上仍然导致她父亲的一个朋友撞车,但在赶到父亲的银行时,因为晚了几秒钟,他父亲已经在和他的情人激烈的争吵,因为她告诉罗拉的父亲,孩子不是他的。怒气冲冲的父亲拒绝了罗拉借钱的请求,同样被激怒的罗拉抢过警卫的枪,打劫了她父亲的银行。在拿了钱去拯救男友的路上,由于她的奔跑,导致救护车撞上了玻璃。结果,她及时赶到,阻止了男友去抢劫便利店,但男友却被飞驰的急救车撞死。这辆车,就是因为罗拉而撞上玻璃,并因此而加速狂奔的。难道这就是宿命,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

第三次,不甘心的罗拉再度狂奔,这次下楼时,罗拉怒吼着冲向牵狗的邻居,直接越过他们冲出大门,没有耽搁一秒钟。因此,她父亲的朋友看见她跑过而停了下来,没有撞车,结果是他开车直接去到罗拉的父亲那里,按照预约和罗拉的父亲共进午餐。罗拉父亲的情人因此也没能和他摊牌。罗拉晚了一步,看着父亲的车开走,无奈之下,跑去赌场,用一枚筹码赢得了10万马克。而此时她男友也找到了那个流浪汉,找回了丢失的钱。

一颗子弹,一次车祸,一枚筹码:版块式的三个段落用同一条主线——罗拉的奔跑——共同组成了一个关于时间、关于偶然、关于选择、关于命运的故事。我相信,不管罗拉再跑几次,每一次的结局都将不同,她都无法操纵生活中一切偶然的出现——偶然是必然要出现的,这些看似无关的偶然,其实都在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命运。所以影片开头便有下面字幕:"我们不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它的起点。让我们重新认识探索吧。""游戏之后也就是进行游戏之前。"

有影评说:"导演在《罗拉快跑》这样一个表面荒谬非理性,内里却丰富深刻的后表现主义作品中,表现了后工业时代这个充满了紧张生产和压抑紧迫的氛围,人们对生命的深层次思考。科技越发达,人类却越觉得世界的不可知,越觉得世界和命运的无法把握。"就象罗拉的奔跑,早1秒钟,晚1秒钟,结果居然会如此地迥异。影片不仅讲述了一个偶然发生的故事,更展开了一场偶然与宿命的讨论。

萨特说,"选择就是你的命运".每一个人的命运都相互关联和影响。人的一生就像是罗拉这20分钟的奔跑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偶然和选择的可能,但是我们永远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一旦选择,时间无法倒流,命运也就无法改变。

影评《罗拉快跑》!大虾们帮忙写一篇啊!1200字

《罗拉快跑》像是一场闯关游戏,因为有无数种可能,无数种偶然,无数种选择,到最后只能选择一种满意的结局。导演将时间和命运的主题摊开给我们看的时候,我们看到人生

三种选择,三个20分钟,像是错综的人生,将路途中的种种事情便引向了另一个方向。

仔细比较三种情况,就会发现罗拉遇到的这些偶发事件以及罗拉的选择产生了混合连锁效应,并最终影响了结局。其实,在罗拉筹钱的20分钟事件中,只有父亲一个人是和罗拉直接相关,会产生直接关系的人。梅耶、单车男子、乞丐、急救车司机都本应是局外人,但却与罗拉产生了联系。这些看似非常偶然的事件,其实都有产生的原因,而原因导致结果,结果又导致原因,这样的因果循环便导致了事件产生的必然性。所谓必然在偶然中产生,偶然又都存在于必然中的道理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罗拉快跑》杂糅了喜剧片、动作片、黑帮片、 *** 片、卡通片等风格类型,而整部影片在影像上更是由高速节奏、画面分割、录像、动画等多媒体和剪辑技巧拼贴而成,构成一个具有电子游戏特点的电影。贯穿始终的喧闹的摇滚乐,罗拉的红头发以及奔跑晃动的画面营造出的紧张急促的气氛足以让人窒息。这些诸多新的元素却阐释了一个象征性的人生问题。那些飞快变迁的人生,那些分秒甚至毫厘不同就改变的结局。《罗拉快跑》的成功并不在于故事本身的精彩,而在于它开创出一种全新的故事讲述的方式。在这个“美女救英雄”的故事里,导演抛弃了故事整一、叙事流畅、时间呈线性发展、情节依据从开端经历发展导致 *** 最后结尾的模式,运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一个简单的故事被翻来覆去地讲述了三遍。

这应该属于一个美救英雄的故事。影片的“女权主义”色彩是不言而喻的,而从闯关游戏的角度看,罗拉是一个闯关者、是一个拯救者的角色 *** 应该是毫无疑问的,这样曼尼成为一个毫无作为的“被拯救者”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当罗拉最后站在十字路口迷茫时,这就象征着一种对于命运的无可奈何、非常惊恐的感觉,当她牵着男朋友的手走向一条确定的道路的时候,更多的可能即将开始。人与人之间的爱,能让人在未知的命运前表现的更加勇敢。

生命本是偶然,罗拉拼命要跑是为要改变命运。但是至于结果是如何并不在罗拉的掌控范围。然而电影毕竟是电影,可以选择不同的结局;人生终究还是人生,永远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罗拉快跑影评

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电影,以一种模拟游戏的方式,让罗拉经历了三次的20分钟。在这三次渐进的过程中,罗拉不停地奔跑着,为了给曼尼送去救命的10万马克,在三次奔跑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因而也有了不同的结局。第一次,她最后走投无路成了曼尼抢超市时的帮凶,最后被击毙在街头;第二次,她主动成为了暴力的实施者,抢劫了她父亲的公司成功拿到了十万马克,但在即将把钱送给马克的时候,马克被车撞死;而第三次,罗拉放弃了暴力行为,而是走进了赌场,利用了自己叫喊的特殊能力,赚到了钱,而曼尼,遇见了拿了他钱的乞丐,却并没有对其施加暴力,而是在思考一番过后以手中的枪作为交换,拿回了自己的十万马克,他们俩终于获得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影片的设置很有意思,一个懦弱的男人和一个果敢的女人走到了一起,而这个男人恰好迫切地需要这个女人的帮助。在第一次里,罗拉被动地成为了暴力行为的帮凶,丧失了其作为女性的基本特征,因为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而被击毙,第二次,罗拉又似乎主动承担了男人的暴力行为,使曼尼的存在成了摆设,因而曼尼死去,而在第三次,罗拉还原到自己的女性本质,曼尼也以一种相对女性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判断选择,于是皆大欢喜。

在罗拉最后一次的奔跑里,无论是罗拉还是曼尼,都放弃了暴力的方式而选择了一种女性化的思维,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思维也正是导演汤姆•提克威所倡导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性别文化的问题。在导演看来,暴力是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只有和谐共存,非暴力,以柔克刚,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冲突,解决长远问题。

注:该影评来自 知乎

作者:FayeFayeFaye

罗拉快跑影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罗拉快跑影评镜头分析、罗拉快跑影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6cfBj0LAg1SUgw.html

标签:罗拉影评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581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