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分界线)

 2023-09-21  阅读 14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春秋战国,以及春秋战国分界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春秋战国是什么朝代?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春秋战国,以及春秋战国分界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春秋战国是什么朝代?

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

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扩展资料:

春秋时 *** 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

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春秋战国时代是由封建制向郡县制过渡的时代,是先进的封建生产关系战胜落后的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时代,在学术上是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空前活跃的时代。

各种艺术蓬勃发展,有声有色。春秋战国持续了几百年,各诸侯国独立发展,形成不同的文化氛围,李学勤先生概括为几个文化圈: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巴蜀滇文化圈。在相互兼并战争中相互融合。

秦统一后,共同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春秋战国之交,欧洲的希腊文化也正进入发展的盛期,中西两大文化体系遥遥相对。两相比较,希腊以技艺高超的雕刻闻名于世,为后世留下无数的艺术珍品,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则以多功能的青铜器闻名于世,青铜器是集雕刻、绘画、书法、工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融实用、审美于一身,既是沟通人权与神权的信物,又是区别等级名分的标记。

春秋战国是什么朝代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引自百度百科

春秋战国不是一个朝代,而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以前是奴隶制度,春秋战国结束以后是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是奴隶制社会制度和封建制度的分水岭,春秋战国其实是两个历史阶段,三家分晋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瓜分晋国为标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劳动生产工具的不断升级,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经济出现了新趋势,原来的奴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经济制度,社会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天子的地位不断弱化,诸侯势力发展壮大,已经不再听命于周天子的命令,东周时代已经完全过去,进入了春秋战国乱世,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

秦国进行商鞅变法,从弱小国家变成强大国家,经过30多代人的努力,结束乱世,建立了历史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拉开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序幕,

春秋战国指什么?

问题一:春秋战国是什么意思 1、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2、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3、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失去权威,已经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诸侯国了。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行了激烈的争霸战争,互相征战,先后称霸的有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争霸战争为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五个人。

问题二:春秋战国的春秋是什么意思? 春秋本是一部史书的名字,它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春秋战国中“春秋”就是得名于这史书《春秋》。不过,春秋战国中春秋与史书《春秋》的年份并不完全重合。现在所说的春秋战国都是周王朝的一个时期,是后世史学家和学者进行的人为划分,并不是一个朝代的名称。 我们目前采用的分期方法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提出的,他把春秋起止年份定为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和周元王元年的前一年(公元前476年)。司马迁的分期方法在后来的有些学者看来不科学、粗糙、主观性太强,但却简单、清晰、方便,因此为后世绝大数学者所采用。 战国一词虽然早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但是并不是作为那个时期的名字。把它安排作为这一时期名称的是西汉的大学者刘向,他修订了《战国策》,因此就把这一时期命名为战国。 其他不同的分期方法有: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时间)和公元前403年(三家成为诸侯)时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瓜分晋国,战国七雄的局面形成,所以就以这一年为战国的开始之年。不过北宋时期的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认为应该是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23年,这一年周威烈王策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问题三:请问春秋战国为什么叫春秋战国?春秋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春秋争霸,战国称雄]

五霸变更由如春秋交替一般的轻易,

七雄易主却须战争手段来达成。

春秋战国 皆是后人对那段混乱时期的一种形象称呼

.........春秋变换自然界不可抗拒的法则......

...

.

..

也有人说源于《春秋》《战国策》。

但我本人却认为并非如此...

先有时间的确定 再有《春秋》《战国策》等著作的命名。

就是孔子本人也是先听说春秋时期,后对《春秋》命名(本人猜测)

问题四:春秋和战国具体区别是什么? 春秋与战国是属于周朝因军政管治权下放不当演变成后来列国并起的时代,就是由周朝迁都洛邑起为东周的时期,具体区别是春秋比战国更为混乱,春秋时期大小不一有:燕、戎、齐、秦、蜀、巴、楚、吴、越、晋、卫、鲁、郑、陈、蔡、宋等诸候各据一方,不过即使周朝已经全无实际的统治权,但各诸侯仍然奉周天子为王,仍然称自己是臣下,而进入战国时期的七雄:齐、楚、燕、魏、赵、韩、秦则切底消灭了其它诸候国,进一步整治了混乱局面,更迫令周天子给予其各自封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到最后由强秦灭掉其它六国与周朝,正式结束了整个东周时代,故此若说分别,就应该是战国时期没有春秋时期那么混乱,战局和形势都清晰一点,不用看得眼花缭乱。

问题五:春秋战国是怎么回事? 所谓春秋战国,要从夏商周说起,这三个朝代是我国奴隶时代的主体,在维护国家 *** 上采取了”分封制”,即将王室成员和重要大臣分封到地方成立小王国,臣属于中央.后各地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到周王朝由西周过度到东周时,中央王权日益衰落,最终成为傀儡,形成了天下诸侯争霸,分裂战乱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春秋战国时期,简单描述就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而春秋和战国的分界没有准确的时间界限,主要以一些历史事件为分界标志,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商秧变法”,它代表着夏商周以来的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变,也就是说春秋战国的实质是两种社会体制的过渡期.

至于,这段时期为何叫春秋战国,大概出自<春秋>一书,其相传为孔子所著.

最后,春秋战国时代是以秦统一六国而结束的.

问题六:春秋战国分界线是什么 春秋战国分界线

春秋(前770-前475)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 春秋战国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盯,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为战国始年等。

问题七:春秋战国是什么意思 1、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2、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3、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失去权威,已经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诸侯国了。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行了激烈的争霸战争,互相征战,先后称霸的有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争霸战争为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五个人。

问题八:春秋战国的春秋是什么意思? 春秋本是一部史书的名字,它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春秋战国中“春秋”就是得名于这史书《春秋》。不过,春秋战国中春秋与史书《春秋》的年份并不完全重合。现在所说的春秋战国都是周王朝的一个时期,是后世史学家和学者进行的人为划分,并不是一个朝代的名称。 我们目前采用的分期方法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提出的,他把春秋起止年份定为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和周元王元年的前一年(公元前476年)。司马迁的分期方法在后来的有些学者看来不科学、粗糙、主观性太强,但却简单、清晰、方便,因此为后世绝大数学者所采用。 战国一词虽然早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但是并不是作为那个时期的名字。把它安排作为这一时期名称的是西汉的大学者刘向,他修订了《战国策》,因此就把这一时期命名为战国。 其他不同的分期方法有: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时间)和公元前403年(三家成为诸侯)时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瓜分晋国,战国七雄的局面形成,所以就以这一年为战国的开始之年。不过北宋时期的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认为应该是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23年,这一年周威烈王策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问题九:请问春秋战国为什么叫春秋战国?春秋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春秋争霸,战国称雄]

五霸变更由如春秋交替一般的轻易,

七雄易主却须战争手段来达成。

春秋战国 皆是后人对那段混乱时期的一种形象称呼

.........春秋变换自然界不可抗拒的法则......

...

.

..

也有人说源于《春秋》《战国策》。

但我本人却认为并非如此...

先有时间的确定 再有《春秋》《战国策》等著作的命名。

就是孔子本人也是先听说春秋时期,后对《春秋》命名(本人猜测)

问题十:春秋战国时期的七个诸侯国指是什么? 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结成联盟,打败了齐、秦、楚等大国,成为较强盛的国家。后来这个联盟破裂,齐国、秦国兴盛。

战国中期,魏国军队攻打赵国,赵国请齐国帮助退兵。魏国内部空虚,大军事家孙膑带领齐国的军队直接去打魏国的首都。魏国军队本已攻破赵国首都,听见自己的国家情况危急,便急忙从赵国撤军去救魏国,刚走到半路,就遇上了埋伏的齐国军队,齐国军队堵住魏国军队,打了个大胜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

两年后魏国进攻韩国,齐国的军队在孙膑的指挥下围魏救韩。齐军假装后退。第一天撤出后营地留下的炉灶足够做10万人的饭;第二天留下的炉灶只够做5万人的饭;第三天留下的炉灶减少到只够做3万人的饭。魏军从炉灶的数量推测,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挑选了精锐的士兵,追赶齐军,一直追到马陵(今天的河南省境内),结果被埋伏在这里的齐军彻底打败。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两次战役后齐国取代了魏国称霸中原。

战国后期,秦国越来越强盛,其他6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抵抗秦国,于是就想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秦国为了打败其余的六国,挑拨六国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都和秦国亲近。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到关键时刻常常不能齐心合力,结果给了秦国机会。秦国先后征服了其他国家,并灭了周王室,统一了中国。

齐国为临淄。楚国为郢。燕国为蓟。韩国为宛。赵国为邯郸。魏国为大梁。秦国为咸阳。

楚的都城――宛(今河南南阳)战国七雄之一

*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战国七雄之一

*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战国七雄之一

*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战国七雄之一

七国称雄指战国时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并存及互相兼并的一段历史。

春秋战国时间起止时间

春秋战国时间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

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扩展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中国最后一个青铜器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 *** ,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 *** 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介绍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百度百科》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人才辈出并且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虽然说非常混乱,处在一个不断的分裂时期,可是确实是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好时代。因为自从周天子掌握了天下,共主权威之后,经过了数百年的演变,会发现王室衰微,周天子开始有名无权,根本就没有掌控底下诸侯的能力。

而底下的各国也是因为所处的地方不同,军备战势实力不同于是就开始了,出现争夺霸主的局面。大国吃小国各国的兼并和争霸,同样的也让许多地区开始了统一起来,于是后面就出现了春秋五霸还有战国七雄。在春秋纷争的时间内,可以说齐恒公先是任用管仲,进行了内部国家政治的改革,让齐国迅速的强盛起来,齐恒公也成了春秋五霸之首。

而在之后晋文公整顿军队,并且还打败了楚国,也成为了霸主之一。春秋时期可以说各个国家兼并和斗争非常的激烈,同时也让不同种族出现了融合。而战国时期的打斗更是激烈,直到最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让实力强大起来之后,就有了秦王扫六合,终于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乱,实现了大一统。

春秋战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春秋战国分界线、春秋战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6d2Bj0LDAJQVQ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645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