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老子道教文化研究会)

 2023-09-20  阅读 11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老子道教文化研究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道商有理事会员吗?我也知道,我的几个朋友也是那的会员,我也正准备加入呢,他们公司的联系方式我可以告诉你啊,还有他们公司的理事会组织原则与会费缴纳,你可以看一看的。 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的有关规

今天给各位分享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老子道教文化研究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道商有理事会员吗?

我也知道,我的几个朋友也是那的会员,我也正准备加入呢,他们公司的联系方式我可以告诉你啊,还有他们公司的理事会组织原则与会费缴纳,你可以看一看的。 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的有关规定,老子道学文化研究协会道商委员会在学会章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几项章程、六项制度及会费收费标准,作了如下修改:1、遵循爱党爱国的立会宗旨,为 *** 老子道学文化,大力拓展道商委员会的细节工作,以及道商理事会的会费工作和道商委员会设立道商企业家联合会和中国道家书画院工作。  2、学会组 *** 员方面增加热心老子道学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学术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各地省级道学研究团体以及民间道学爱好者,使协会人员的组成更加广泛,民间基础更为扎实。3、进一步明确了学会的宗旨,效法日本“松下政经塾”的立会理念:学商政抱团发展,即,服务 *** 、服务社会、服务学术、服务企业、服务会员。服务服务团队【道内资源共享】,体现我们学会的【我们主义】之志同道合抱团发展的特点;为会员服务,体现协会更人性化的管理,如果连自己的会员都服务不好,就不可能服务好社会,不可能服务好道学弘道事业。4、学会业务范围方面,增加道商培训计划;生态低碳农场加书院道场;稷下学宫民间智库;道商认证;学术成果认证;会员资格认证;逐步开展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学术交流; *** 服务;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5、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增补道商委员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人选必须具备的条件、选举产生办法及各自的职责内容,使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的产生、任期、职责更加明确和规范。6、进一步明确了会员的权利和义务。7、在学会章程的基础上,道商委员会制定了接纳新会员制度、协会接受捐赠制度、协会奖惩制度、协会财务制度、协会民主决策制度、协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六项制度。8、为使学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根据国家社会团体管理办法,结合学会的经济状况,也参照了其他社会公益团体的做法,制定会费收费标准如下:(1)常务理事团体会员单位每年100000元以上。(2)理事团体会员单位每年50000元以上。 (3)普通团体会员单位每年5000元以上。(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等免费。(5)个人会员年费120元。如申请办理个人会员证的,需要每证交纳10元工本费。(6)会费是维持学会的正常运转的基础,需要各位省级分会以及理事团体、普通团体、以及各位普通会员支持。按时缴费,是学会发展的重要部分,连续2年不交会费视为丧失一切学会权利,如因特殊情况者,可以及时补交恢复。九、联系方式:单 位: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道商委员会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太玉园叠拼别墅13A207 室   邮编:101101  联 系 人:刘先生、陈女士、刘剑虹电 话:(010)80895335 86939889 网 址:

《齐善鸿讲道德经》:值得阅读一生再送给子孙后代的好书

老子的道德经名气如雷贯耳,我却只记得一句开头如顺口溜的文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默默在心底念叨几次,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问身边朋友也是一头雾水.JPG,不愧是我的朋友……

于是找来了全篇,也就五千多个字,一口气读完,依旧是如坠云雾,不得其法,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齐善鸿大师的这本《齐善鸿讲道德经》,整个人都茅塞顿开了,生活工作中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可以说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背诵的好书,受益一生不说,讲给亲人朋友听,等老了再给孩子孙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惊世巨作。

齐善鸿老师是南开大学的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拥有诸多荣誉在身,他研究老子和道家思想三十多年,把这些年的感悟和道学智慧充分融合,于是有了这样一本《齐善鸿讲道德经》,把短短五千字的《道德经》扩充成一本厚厚的四百多页内容讲解,有多少知识和精华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是作者毕生智慧的结晶。

本书从《道德经》八十一章原文出发,讲解每一章的核心要义,将晦涩难懂的原文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表达,把老子的智慧与生活、工作中的痛点、盲点相结合,转难为易,化繁至简,深入浅出的文字,带我们进入道德经的世界。

在每一个章节里分别进行原经文的摘录,释义的讲解,核心要义的阐述,关键词的重点突出,再到最后的汇总——悟道箴言。

他并不是单纯的讲解道德经的好,而是让我们真正透彻得去领悟,去发自内心的感到自己受到了触动,再用人生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与道德经里的内容一起去启发我们思考,带我们走出自己的局限,重塑我们的思维方法,找到自己合适的人生模式,和应该前行的道路。

众所周知《道德经》是老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的智慧为什么可以一直延续到今天,还那么适用,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全文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圣人的行事法则”,并不是说我自己就那么夜郎自大,就想成为圣人,完善自己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我浅薄的语文阅读理解,我是这么翻译的:圣人就是什么也不做,也什么都不说,来教别人做事说话。我自己翻译完了都想笑死在厕所,这句话当然不是这么解释的。

齐善鸿老师讲到,“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作为,其真意是:不要用自己的主观想法代替客观规律,不要用自己的自私做法剥夺别人的利益,老子在这里说的“无”,是提醒人们要做到“无我”和“无私”,这样才能合乎天道和人道。

而“行不言之教”就是做到知行合一,少说多做,用事实说话,我们就能越来越接近真理,别人也能从我们的做法中受到教育。

而我越是读,越是觉得老子太过理想主义,居然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方法,让别人因此感动到改变自身,接着改变世界,到底是这个浮躁的世界改变了我的价值观,还是我本来就浮躁,所以根本不相信这些了。

后来转念一想,这本书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看见,更多的人来学习,然后会有更多的人或多或少得作出一些改变,我们的思想落后我们的经济太多了,需要充实而富裕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生活,还有我们的脑子和精神,这本书让我们再一次接近了圣人,不求成为他,只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我自己。

End。

the ocean merges into the drop=一粒粟中藏世界

(“第六届昆仑高峰论坛”暨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2021年年会 ·南京大学)

摘要:

本篇系《心经锥指》(未版)节选。由西亚著名苏菲Rumi说的“the ocean merges into the drop”到中国道教五派共主吕洞宾说的“一粒粟中臧世界”,人一旦深入修行文化的三摩地(核心、底层),人就会清晰地看到和听到古印度佛教居士维摩诘说的“芥子纳须弥”的各种变异(说法),以及古典的 “天人同构” 观的起源,以及,人类文化传统中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老调重弹”的主旋律……

关键词:

the ocean merges into the drop

一粒粟中藏世界

天人同构

作者简介:

谢群教授,成都人。

研究方向为舞美艺术与宗教哲学

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道教学译丛》编委

1 、

这是我孩子的作业,我给打了满分。

但是我不能告诉她,这句话的禅机。

即便是我孩子,我也不能告诉她……

面对晨曦旭日,你能这样吟诵么?

虽是绝唱,但不应景。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把它放进大海里。”

这句佛陀与弟子的“问答”,广为人知。

但是( 参禅悟道的 )人得知道,这是个 “通俗说法” ,在修证中了无意义。

换言之,这些鸡汤之说,多为世人“说法布道”用。

这才是佛陀的原话。

哦,耳根敏锐的同学,已经听到了维摩诘在说“芥子纳须弥”,已经听到了傅大士在吟哦“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

是的没错,“一义而多名”,或“异名同体”——这个才是禅机,是要人参研的。慧根更猛些的同学,已经听懂了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鹅鹅鹅, 心=芥子,三界=……

所以憨山说“ 一粒但能轻嚼破,始知佛法总无多 。”

所以佛陀又说“比丘们,一般凡夫,都只从一些细琐、微小、世俗的戒行,例如五戒、十善、俭朴严谨的正命生活、乞食、不蓄积财物等来赞叹如来而已,不能从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这一方面来赞叹佛陀。 只有从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来赞叹,才是真正如实的赞叹如来 。”(《长阿含经》)

印度名嘴Osho,七十年代风靡 *** ,后又声名狼藉,被西方联合驱逐。

他的书在中国也流行过一段时间,被文化部门很及时地发现并禁止了——印度教性力派的一脉传承——以此可成道基本可以说是胡扯,伤风败俗倒是毫无疑问的。客观而言,印度教虽然是婆罗门教的演变,但它里面高深的理论有不少是从佛教学来的,可谓附佛外道的一种。当然,后者也从前者学到了不少,比如那六个“呼啦圈”玩得像雾像雨又像风……

The Fish in the Sea is Not Thirsty 是大佬的一本演讲集子,里面有他倾诉他对他的老乡卡比尔的无比敬仰的内容:

奥修在讲解卡比尔的诗歌时,他还连带着说了一个父与子的故事:

从大佬嘴里转述来的几百年前的卡比尔父子的这段对话,已经不好查源了。

就像印度的历史一样不好查,也许是奥修随口杜撰的“方便说”呢?

在印度失传的东西,往往在其它文明中可以找到。

这句话在伊斯兰教的苏菲文化圈中,显示了踪迹:

表面上,这个汉译应该是:

你不是海洋里的一滴水,你是整个海洋在一滴水中。

但是,就像希腊文化在湮灭之际,它的“火种”的保留者是波斯-阿拉伯人那样,这些伊斯兰文化的继承者是欧洲人。所以,这些从英文传来的意思,我觉得不是鲁米的本意,以我对他的了解,这位古波斯著名的苏菲想说的是:

你不(仅仅)是海洋里的一滴水,你(也)是整个海洋在一滴水中。

一生以织布谋生的卡比尔(Kabir,1398-1518)虽然被锡克教尊为“古鲁”(祖师爷),但他的师承是伊斯兰教。就像苏菲文化是伊斯兰教徒汲取了印度教(“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东西,在西亚中东形成的一个产物一样,锡克教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妥协、融合后,在印度形成的一个产物。所以它同时受到了瑜伽文化、佛教文化和苏菲文化的影响,这不奇怪。

所以这位伟大的古代诗人、古鲁和印度最有名的圣者之一、也是伊斯兰教的先知。他活了120岁,但是有关他生平的记载很少。同时在印度,卡比尔也许是一个被人引用最多的作家,被尊崇为北印度语的诗歌之父。卡比尔的追随者有非常之多,形成了庞大的迦比尔教派,也称作圣道或圣人之路教派。

卡比尔也是影响 泰戈尔 (Tagore)最深、最受其推崇的古人之一。

1915年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现代的“印度诗圣”,与英国知名基督教神秘学家伊芙琳・恩德晓(Underhill)合作,Songs of Kabir首次被编选翻译至西方世界。

在《卡比尔之歌》中,泰戈尔从孟加拉语翻译为英文的原句是这样的:

人们都听说过水滴融入海洋,

但是鲜有人知,大海注入一滴水。

其 “一粒粟” 者,观之各种论文与各种网文的各种解释,鲜有不落其相、不违祖师意者。

而禅德已把这个 “正令全提” 隐藏在《 化米 》中了:

呵呵,释道之争由它争去。你就想想那个气场那个势能吧,十四世纪在西班牙开办了Carmelite Reform女修道院的大德兰嬷嬷有类似的比喻,比较一下,与生平不可考的中国崔真人的 “天应星地应潮” 如何:

当“ 一切 ”返于“ 一 ”,即“ 一切 ”在“ 一 ”中“ 示现 ”的那个“ 反者道之动 ”的一瞬间,有谁能设想到那个内含大海的一滴水,那个颤颤悠悠、欲炸未裂的大水滴,该是一个什么样的“ 临界 ”的状态么?!所以他对他说 “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注意,“反”者文言通“返”。

注意看哈,这里有一粒“彩蛋”:

马祖说“ 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

吕祖说“ 一粒粟中臧世界 ”;

Rumi 说“ the ocean merges into the drop. ”

那么,下面的“公式”,诸君有异议么?

一口=一粒=the drop(一滴)

西江水=世界=the ocean (大海)

从“比较宗教学”的视野俯瞰,再看《悟真篇》曰“一粒灵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再看《悟真篇注序》曰“诱此先天之始气,不越半个时辰,结成一粒,附在鼎中,大如黍米,此名金丹也”——这“一粒灵丹”的来历与大小,乃至其色、其香、其味,还要谁说么?丹派在以外丹名相演绎内丹时,禅谓“ 逼塞虚空 ”谓“ 遍一切处 ”谓“ 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 。”道曰“ 圆即圆兮方即方 ”曰“ 不方不圆是至道 ”。所以说白玉蟾以“真如本性”、“即心是道”定义金丹时,他(在《钩锁连环经》里绕来绕去地)最终说了“ 金丹……即心 ”,嗯嗯,与乃祖吕洞宾之说合辙了:“ 所以还丹,谓还其心。外境不迷,内境自澄。心即是丹,丹即是心。能悟之者,可保丹心。丹心即道,丹道即心 ”——咬得碎这颗彩蛋,大奖拿去;咬不碎的,牙齿留下……

现今炼丹的师傅们再睁眼瞎说这颗灵丹“大如弹丸色如朱橘”害臊不?

那是结石啊得治ಥ_ಥ

内丹学派提供了一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你的想象力飞翔起来:

“静极生动”、“感而遂通”、“天人合发”、“取坎填离”、“水生金”、“子生母”、“冲气以为和”, 是的,那位学物理的博士说对了,就是宇宙诞生之初的—— “奇点” ,是 “膨胀” 是 “喷涌” , The Big Bang!

在宇宙“乒乓”的那个瞬间,开挂的星空已穿越亿万光年。

高道道“ 一粒粟中藏世界 ”,高僧曰“ 一粒破时全体露 ”,佛说“ 刹那即永恒 。”

人装,或者人不装,它就在那里,人又何必装呢?!

噫,须弥芥子、芥子须弥,原来同一物!!本是一家人!!!

哦,明白了明白了,“ (我)见山是山(我)见水是水 ”、“ 尽大地是个自己,何同何异 ?”明白了没有?

上清派道士都看出来了,原来“ 小大固无殊,远近同一缘 ”原来芥子须弥是同“ 一物 ”是“ 一家人 ”!

“饶他为主我为宾”什么个药镜? *** 真人在教人怎么做啊:

我不需要去装它,只需“置身事外”观察着:

“ 口对口窍对窍 ”人家“自然而然”地自个装自个哈,“ 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这还是问题么?“自噬之道也”。

禅宗这个“ 自心的变化 ”在内丹道中是怎么表现的咧?举个例子,简说一下:

“万古丹经王”里,龙与虎这对神兽互相吞噬很热闹吧:

“ 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相贪便,逐相衔嚥,咀嚼相吞 。”(《周易参同契》)

由此而后,龙虎与铅汞一样,遂成内丹道的常用概念。

“ 即朱砂水银,亦是一物,同出异名,合之为道。盖言能保其元神,则道心自见。《悟真篇》曰‘本是水银一味,周流历遍诸辰。’即是此意,其比喻甚妙而当也 。”(彭注、闵释《金丹四百字》)

所以人一生搜集了不知多少火候口诀,在实践中无一可用,故曰“ 名是事不是 ”——理论上是如此实践中不是如此,噫,这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具体教案那啥是-`д´-

燃鹅,此时此刻的你已非彼时彼刻之尔, “那有间房著白云,佛来也请居门外。”

所谓 “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就是说这时,不需要谁给你讲道了,都是聒噪。

意译一下:

“他”,宗教专用名词,上帝、耶稣或神的第三人称代词。

在中国这个字比较少用,因为它对多数人没什么影响。

“他”若落实在修行文化中,也是“本体”的代词。

逻辑只能把人带到他的门口,体验本体(天人合一)要靠“ 直觉 ”。

所以,陆大夫问南高僧怎样把长大的鹅鹅从瓶子里整出来呢?

前提是还不能打碎瓶子,谁有得“法子”塞?

注意,在后天此题无解!

无非“ 不方不圆是至道 ”(曹仙姑)、“ 圆即圆兮方即方 ”( *** 真人)的换了个说法。

于是乎高僧直接喊了“ 大夫何在 ”?

宣州刺史不及思索、随声而应——鹅鹅就是这样出来的!

鹅、鹅、鹅比喻——比喻——比喻 “法界” ;

鹅、鹅、鹅隐代——隐代——隐代 “先天”。

其实,瓶中养鹅,在人间也是子虚乌有事。

大夫陆宣就是想整明白:此心(生于并被)束缚于色身久矣,如何解放出来?

南泉不加思索地直呼其名就=佛说“ 拟议即乖,校量即错 。”

高僧这一“喝”,在理论上给陆同学指明了方向,但是在事儿上,那还远着呢,“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也就等于给大夫指出了“解脱”境界在哪里了,可谓“理上得之”。至于事上得之,就是说具体怎么把自己整出来呢?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或者说很简单了!赵州有交代,“ 尿是小事,须是老僧自去始得 。”-`д´-

不仅得亲自去葛藤里整,在整的过程中,天才都感叹了,“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

有人问尼采什么是幸福,他的意思是为时已晚,人们的幸福只在生前。

西方人眼中的疯子——尼采打倒了上帝,他在重估一切时,“发现”人们崇拜的真理只是骗人的把戏。他的虚无主义来自哪里?在古希腊怀疑主义学派高尔吉亚眼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存在;即使有东西存在,人们也无法认识;即使能够认识,人们也无法说出。这两位的思想,在东方不难找到知音。

让道家说,后天返回先天,在鹅鹅进瓶之前,它就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一落后天即不自在,内有仁义理信智外有法律制度种种限制,先天法界、虚无之境中的完全绝对的自由、平等(或幸福),不复存在。

禅师大吼之际,后者本能地应声——这个 “不假思索” 和 “不及思索” 处,就是法界先天如来境界,就是圣贤教诲 “止于至善” 之地,曰“不方不圆”曰“是方是圆”——隐藏在宗教文化中的寓言比比皆是,高明的寓言不仅洗练隽永,而且也是修养的总结。

佛法中“更高级别”的寓言,或者叫 “大话头” ,到 “芥子纳须弥” 、 “龙女献珠” ,与“谁下地狱”就算到头了、叹为观止了。

显然,波斯的苏菲“略输文采”于天竺的菩萨了,且“气势”也不及。要是两家在大学里同时开讲,哪个教室里的学生多,不用说了就。

所以菩萨的“大话头”广泛流传时,苏菲的“鲁拜”只能留与知音会心一笑。

所以当描述越是趋近于理性,就是激情和修辞退场的时候了。

所以,(大海)装入(水滴)以后,吾人之心,满足得不可胜言。

所以,(鹅鹅)整出(瓶子)以后,吾人之心,惬意得何可胜言?

圣贤还有一个说法叫“知足常乐”:

人们只看到布袋和尚笑,不知道他到底笑啥,高道当然知道喽——

丹派的 “真消息” 会么?

人若会的人就会得:

无论是 “心满意足” ,还是 “知足常乐” ,比起西方的 ecstasy ,其意境和谐如此,如沐春风秋月,是谓 “安祥禅” 是谓 “内丹道” 。

喏,高道说得多明白, “真消息” 源自 “心下虚” ,南宗祖师爷说得更直白了, “道自虚无生一炁” 啊!傅大士说 “慧剑当心刺” 圆悟说 “顶门直下轰霹雳” 通微说 “无孔铁锤当面掷” 博山说 “一条白练蓦头穿” 者,皆“同出异名”。

*** 真人下一句是什么? “便从一气产阴阳” ——看见没有,丹派的肾上心下说,正是中国的“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之传统的投影。而禅宗里根本没有“肾”的事,它只认一个名相——“心源性海”,正是印度文化的“独一无二”观的投影……

换言之,“肾上心下”与“三界唯心”,皆假名尓……

所谓 “惯会做贼” 者, 盗天机 之别说。

“心满意足”之后呢?

平等观也就“油然而生”。

噫——,

“醉眼” 看世界,何处不平等?哪里有遗憾?

啥子与啥子还有啥子区别塞?

分别心遂 “戛然而止” 矣!

2 、

在社会关系上,或说政治制度上,佛陀由此(法界中事)推及到人间之“众生平等”,迎来了印度文化的高峰,不过在印度教的传统势力范围内,总归昙花一现;呵呵,这个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也得到过验证,“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不是么?

把精神意识世界和先是客观世界之间画等号,人类思想得到了一个跨越式进步。于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体验哲学”最成功的、最有价值的直觉“演绎”,就是那个“天人同构”观了,整体论啊全息论啊,被道医发挥得淋漓尽致。

苏菲以“果仁果壳”之喻,比起来菩萨以“芥纳须弥”之喻,显然是“略输文采”了,以及“气场不逮”了。

不是吗,天竺的菩萨把须弥山装进了芥子里,波斯的苏菲只是把果仁送进果壳中。从比较学角度看,谁更会说法?马皇后去世时,明太祖伤心之际偏缝阴雨连绵,传 *** 高僧问话。“泐秀才”一路小跑,不耽构思,人到诗成:

原来是,爱护他关怀他常常请他喝茶的结发妻子去世了,根本不看重人命的重八真心伤心了。法师这么一说,小事儿就大啊,诸神致哀,举国同悲,明太祖释怀了。说得不好,“剥皮揎草”为未可知。

“同出异名”!这就是修行文化的核心之一,丹派谓之“天机”之其一。

在修行人交流彼此经验心得时,佛教文化称之“独一无二”、“唯我独尊”,因为它没有跨越哲学意义上那个“一分为二”的高度:

我曾经遍览世界(哲学)名著,几乎一本也没有看懂。

最后,我从书缝里看到了三个字“此书完稿于精神病院”。或者五个字“大师完成此留给下个世纪人类书之后即自绝人间”——“好的哲学”不会引人走向“绝望”,“好的哲学”是“坐碍反通”,是在“绝望”中为劳苦大众指明出路,像佛陀、像马克思博士……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的哲学就像他们的艺术一样,在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王羲之时就已经达到顶峰了,后来只是“奇技淫巧”(技术)的“进步”而已……

当人们能“一分为二”看世界时,这种(朴素辩证法与矛盾论的)哲学高度,我们今天看过去“不多如此”者,实在就是人类文化思想的“巅峰“之一!

中国(哲学)思想在先秦时即登峰造极,重要的概念、范畴都已经确立并演变至今,某种意义上是近代世界思想的源头。

比如“欧洲孔子”——法国重农学派的领袖魁奈,这位撰写了《孔子简史》的“孔粉”,1756年,曾促使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效仿中国古代皇帝,举行了 “籍田大礼”。在宣扬重农思想时,他对中国经典的征引,为了显示其论文专集《重农主义,最有利于人类的管理的自然体系》的神圣和权威,特意把出版地点标为“北京”。

然而对魁奈影响更大的还是老子的思想——魁奈第一个将老子的“无为”翻译成“自由放任”,影响之深远,我就不想说了。多少年后,人们在撰述新冠病毒大流行那一年的往事,他们会重新思考“自由”的原旨。

1966年9月,哈耶克在东京作的演讲,论及《自由主义社会秩序诸原则》时,激动地反问:“难道这一切,不正是《老子》第57章之首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吗?老子的为“无为”对哈耶克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对欧洲的启蒙有多大?你去想。

当代中国人以哈耶克的中国传人自居时,他们知道哈耶克是老子的门徒么?历史及现实就是如此得诙谐。

所以西方哲学名著成年以后我就不看了。有了《老子》,你还看他孙子的书?

都是老调重弹啊,几千年前立下的标高没有人超越过,都是在延伸而已……

西方最黑暗的时期,中世纪,“神权”的空前强大,让许多知识精英开始反思。在历史上,我们统称这段时间为启蒙时期,《道德经》于明末随西方商船和传教士带入欧洲。

伏尔泰说,中国文化的传入,是对西方文化的一次巨大冲击。

冲击,就意味着变革。启蒙运动,在大量经典哲学的支持下,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在《孔子与中国之道》中说“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他又间接的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

当然,传教士先是关注到了道教,比如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论述道教起源于老子,但利玛窦又说老子没有留下任何著作。直到1687年,柏应理才在巴黎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子》序言中引用了《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但真正对《道德经》传入欧洲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法国传教士白晋等人。

白晋认为《道德经》第十四章的“夷”、“希”、“微”三字的合称就是“耶和华”的发音,意即上帝。这使得耶稣会士们激动不已,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傅圣泽和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开始着手翻译《道德经》。卫方济的拉丁文译本完成于17世纪,傅圣泽的《道德经评注》系拉丁文和法文合译本,约完成于1729年。第三个译本是德国神父格拉蒙特的拉丁文译本。1817年朱利安出版了第一个法文译本,1842年儒莲在巴黎出版了当时更佳的法文全译本,最早的英文译本是始于1868年的湛约翰译本,1870年最早的德文译本维克多•斯特劳斯译本问世,1828年丹尼尔·西维洛夫第一个用俄文翻译了《道德经》全文。

但是马克思博士的著作,非读不可!他是老子更好度的学生之一……

尽管他对导师的“大同”理念,做出了激情澎湃、如火如荼的延伸……

齐善鸿学术水平如何

齐善鸿是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一大串的名头就不一一列举,他用了三十年寻道、悟道和行道,他将中国道学智慧充分融入到自己的的生活和生命之中,可见其对道的领悟已经达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高度。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老子道教文化研究会、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6e9Bj0LBAFVVgA.html

标签:研究会道教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813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