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华(朱月华百度)

 2023-09-15  阅读 9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朱月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朱月华百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赣榆县出过哪些名人?分类: 地区 江苏 连云港市 问题描述: 包括政界、学术和商界等等 解析: ▲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始皇二十八

今天给各位分享朱月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朱月华百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赣榆县出过哪些名人?

分类: 地区 江苏 连云港市

问题描述:

包括政界、学术和商界等等

解析:

▲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登泰山勒石颂德。然后经黄县、(月垂)县,攀成山,登芝罘(今烟台)山,南下琅琊台,逗留3个月。在此期间,秦始皇看到海州湾内出现海市蜃楼,认为是仙人所显,遂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寻求长生不死之药。徐福入海数年求药不得。

9年以后(前210年),秦始皇再次东巡又找来徐福,徐福怕秦始皇怪罪,诈称海中的大鲛鱼十分厉害,船只难以靠近仙山取药,须派善射者同去,射杀鲛鱼,才能上岸求药。泰始皇再次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师、武士、射手500多人,装带五谷种子、粮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药。徐福东渡没有获得“不老药”,却在熊野浦登陆后,发现了“平原广泽”(即日本九洲)。长生不死之药没找到,返回恐遭杀身之祸,便长居于此,不再复返。徐福等人在九洲岛等地向日本土著民族传播农耕知识和捕鱼、锻冶、制盐等技术,还教给日本人民医疗技术等秦朝先进文化,促进了社会发展,深受日本人民敬重。日本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医药神”。和歌山县、佐贺县、广岛县、爱知县、秋田县、富士山地区都有徐福活动的遗迹。佐贺、新宫等地神社都把徐福作为神来大会奉祀,每年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为了弘扬徐福精神,中国、日本成立了全国徐福会,连云港、龙口、胶南、沧州、苏州、慈溪和新宫、佐贺、大阪、富士吉田、鹿儿岛、东京等地也都成立了徐福会。近几年,有关徐福论著和文艺作品不断出版,有关徐福的剧目亦搬上了舞台。

▲胡松年(1086—1146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今赣榆县)人。他忧刚国忧民,为官清正。在出任平江(今苏州)知府时,人还未到任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便闻风敛迹。他到任以后,在大街上张榜公布兴利除害等17件大事,让广大百姓献计献策,监督执行,深受人民拥护爱戴。他曾多次上书朝廷,建议坚决抗金,大造战船,建立水军,加强长江防线,得到朝廷的赏识。朝廷要派人出使金国,不少人人感到疑虑和害怕,胡松年挺身而出,接受朝廷出使金国的任命。在金国朝廷上,不顾个人安危,不辱使命,出色地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因主战有功,被提升为吏部尚书权参知政事。朝廷每次给予他的赏赐,都以“军兴费广”为由拒受。有人劝他积蓄点钱财,留给子孙,他都以“儿孙自有儿孙福”、“给子孙留财产,会助长子孙懒惰”的道理,婉言谢绝。他的高风亮节、优良品质,备受时人的尊敬和后代的赞誉。秦桧当政时.胡松年从不“曲意阿附”。宋绍兴五年,胡松年因遭攻讦而引疾辞职,改任宣州知州。绍兴十六年(1146年)胡松年病逝,后迁葬故里。

▲裴天佑,字顺之,号鹤州,明赣榆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历任建安县(今福建建瓯)令、监察御史、大理寺卿、光禄寺正卿等官职。他清正廉明,执法如山,得到朝野一致赞誉。后因朝廷腐败,弃官还乡后,撰写《鬻儿行》长诗,著成《拙逸亭稿》,并校正张峰所撰的《隆庆海州志》。去世后,其墓志由御史何宽撰文,潘季驯书写。

▲倪长犀(1631一1688年),字六通,赣榆县倪家林村(今赣榆县土城乡倪林村)人。

清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科举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殿试中进士。历任河南仪封(今兰考县)、湖北谷城知县。

康熙七年六月(1668年7月25日)郯城发生8.5级地震,倪长犀作《地震记》一篇,记述较蒲松龄等有关诗文至为详备。曾受知县俞廷瑞之聘总纂《康熙赣榆县志》。《中国方志大辞典》称该志“采集社会现实材料,文献价值较高”。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卒于知县任所,年58岁。倪长犀善书法、篆刻,工五、七言律诗,著有《栎天阁诗存》一辑。

▲许鼎霖(1857一1915年),字九香,赣榆县人。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光绪十六年(1890年)受命为内阁中书,充本衙门撰文。光绪十九年(1893年)为秘鲁领事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调皖先后任盐运使、庐州知府、署理风阳知府、大通税监、安徽道员, *** 芜湖道署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调浙江省任洋务局总办。宣统二年(1911年)初任本溪湖煤铁公司督办、盐政正监督、奉天交涉使。1914、1915年任苏北荡营垦务督办、江北贩务主办。

许鼎霖曾参加“君主立宪”运动,光绪二十二年(1906年)他组织项备立宪公会任会董。宣统元年(1909年)9月筹办江苏省咨议局任总会办,宣统二年(1910年)又充任北京资政院议员。宣统三年(1911年)任资政院总裁数日。1913年初加入 *** ,为江苏省议会议员。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许鼎霖和南通的张謇创办耀徐玻璃公司,和严信厚等在海州创办海丰面粉公司。宣统二年(1910年),许鼎霖创办赣丰机器油饼厂。此外,又分别与张謇、严信厚合伙经营镇江开成铅笔罐厂、赣榆海赣垦牧公司、上海同利机器纺织洋线麻袋公司、上海大达外江轮船公司,并向北京博利呢革厂、景德镇江西瓷业公司等企业投资,被誉为实业界“江北名流”。清 *** 多次予以嘉奖。

▲周藩西(1884—1953年),名元屏,赣榆县人。博学多才,长于金石、医药,成年后专攻中医。擅长伤寒、妇科、儿科等疾病的治疗。1916年,周藩西参加中医师考核,获得行医执照,在哈尔滨市悬壶开诊。

1922年,周藩西定居新浦行医,精心治愈许多疑难疾病患者。

1931年,新浦霍乱流行,周藩西用针刺和黑锡丹治疗,救活了不少病人。其医著有:《中医初学捷径》、《辽东药物粗识》,批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周藩西对金石、书法也颇有造诣,其作品编为《周藩西先生遗墨》出版。

朱爱周(1902—1940年),名秉莲,字爱周,赣榆县罗阳人。1918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1922年考入北平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后历任 *** 灌云、盐城县公安局长,赣榆县常备大队长,江苏省第三水警区区长,赣榆县长等职,在中国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他号召全县各阶层人民团结对日,共赴国难。他聘请师资筹建赣榆中学,号召青年一面学习文化知识,一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4月,朱爱周领导地方武装,配合万毅指挥的五十七军六六七、六六八团,粉碎了伪军刘桂棠、张宗元部的进攻。1936年2月,日军进犯海州,赣榆形势危急,朱爱周果断开狱释囚,并亲为训话,后来这些人均加入了抗日队伍。2月27日,赣榆失守后,朱爱周采纳 *** 人的建议,依托鲁南丘陵地带,开展全县抗日游击战争,组建赣榆县常备总队,自任总队长。是年,县常备总队扩编成拥有3000人武装的常备旅,朱爱周任旅长。他和八路军配合作战,多次重创故人。

朱爱周非常重视同 *** 的合作,学习宣传 *** 统战政策和游击战争思想,甚至在 *** 掀起 *** *** 、派人监视他时,仍坚持国共合作,使 *** 在赣榆的抗战工作未受影响。

1940年3月21日夜,日军偷袭赣榆县 *** 和保安旅驻地韦家岭时,朱爱周壮烈殉国,时年39岁。1983年11月,江苏省人民 *** 追认朱爱周为革命烈士。

▲朱智贤(1908一1991年),字伯愚,赣榆县赣马人。教育、心理学家。1930年,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赴日留学,考取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学系研究员。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回国在高校任教。先后任香港达德学院教授、教务长兼中山学院院长,华北人民 *** 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兼教育组长,全国著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编委,《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

朱智贤一生发表重要论文有《儿童教养之实际入》、《小学学生出席与缺席问题》、《小学行政新论》等50多篇;出版著作有《民众教育实施法》、《通告讲波实施法》、《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心理学常识漫话》、《表年心理》、《儿童心理学》等18部。其中《儿童心理学》被公认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吸收国内儿童心理学成果、体现我国当代学术水平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他曾负责国家重点项目《心理学大词典》、《中国心理学发展特点及教育》的主编工作,还翻译了日本、苏联有关心理学的著作。

▲符竹庭(1912一1943年),江西省广昌县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参加红军,并转为 *** 党员。

1929年后,历任中央红军独立二团大队政委、红三军第七师特务团政委、七师二十一团政委、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举世闻名的长征和平型关大战。

1939年秋,符竹庭与肖华等率部转入鲁西,与杨勇、肖华一起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符竹庭率部转入鲁南,任一一五师教导三旅政治部主任;年底,调任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委员,兼鲁南区党委书记。1941年春,符竹庭率教导二旅进入山东滨海地区;3月,率教导二旅及山东纵队二旅一部,成功他发动了青口奔袭战,建立了滨海抗日根据地。1943年1月,符竹庭与曾国华率教导二旅,攻克日冠在鲁南的重要据点郯城,彻底粉碎日寇对我滨海区的扫荡。1942年4月,符竹庭任滨海军区政委、滨海区党委书记。11月19日在罗荣桓同志领导下,符竹庭与陈士榘率部攻克赣榆县城,获赣榆战斗大捷。

赣榆城被攻克后,我军区机关迅速转移到赣榆县西北部山区,符竹庭于11月26日晨,在马旦头村南遭道敌人伏击偷袭,壮烈牺牲,年仅31岁。符竹庭牺牲后,遗体安葬于赣榆县抗日山(马鞍山)烈士陵园。为纪念符竹庭,1945—1950年赣榆县曾改名竹庭县。

▲王玖兴(1916年一 ),赣榆县海头镇人。1936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心理学系。1937年,转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学习。

1944年秋,王玖兴报考国立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任该校哲学系哲学史课教员。1940年春,王玖兴赴瑞士夫赖堡大学留学,进修哲学和心理学。1955年夏,取得博士学位。同年秋,就任夫赖堡大学讲师,讲授中国哲学。

1957年6月,王玖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西方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工作。1976年,王玖兴任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研究室副主任。翌年,他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副主任,当选为中华全国西方哲学史学会理事。并先后出席在南斯拉夫、美国、德国召开的国际康德哲学协会国际会和国际黑格尔联合会国际大会。当选为“国际辩证哲学协会”理事会理事,荣任第七届国际康德哲学大会名誉主席。

王玖兴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西方哲学史副主编,中华全国西方哲学史学会理事、顾问,上海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博士研究生导师,《德国哲学》杂志编委、《黑格尔全集》副主编、《康德哲学》(六卷本)主编。

王玖兴先后在中外刊物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名著《杜拉迈书目测验研究》(德文版);出版10多本译著,如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与贺麟合译)、费希特《全部知识学基础》、卢卡奇《理性的毁灭》,雅斯贝斯《生存哲学》等。

▲朱月华(1922一),赣榆县欢墩镇朱孟村人。自幼进私塾学习,16岁当了塾师,教书不到一年,投奔八路军,成为二队二营机枪连战士。曾任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团参谋长等职,参加过锦州、四平、天津等著名战役。1949年9月调任三三八团副团长,1950年7月被任命为三三八团团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被授予朝鲜 *** 国旗勋章。1951年5月后,调任三三七团团长。1953年任师副参谋长,同年5月,任一一三师参谋长。

1954年冬,升任副师长。 1965年3月,升任一一三师师长,授予上校军衔。1968年7月,任三十八军参谋长,1969年7月,升任副军长。1973年5月,升任三十八军军长,同年8月,当选为党代表,出席了 ***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6年3月,调到中央军政大学学习至年底结业。

1978年6月调任五十五军军长。1980年下半年调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任 *** 副司令员,1987年1月离职休养。

▲王辉(1924一),赣榆县土城人。1938年8月参加抗日同盟会,1939年8月加入中国 *** ,为淮河大队战士。历任独立三中队政治宣传委员,长安大队警卫团中队政治指导员、连长、营长,宿迁顺河区区长,淮海大队副大队长,豫皖苏独立三团副团长兼参谋长,48师作战科长,第五兵团工程兵总队参谋长。1952年5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机械工程兵第六团团工。1953年至1958年留学于苏联(古比雪夫)J1959年回国任工程兵军训处处长。1964年任工程兵五十三师师长,是年12月任二炮通化基地副司令员兼五十三师师长。1967年8月,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68年任武汉军区工程兵主任,同年7月任 *** 河南省委常委兼郑州市委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1975年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1977年10月任 *** 郑州铁路局党委书记。1978年10月,任 *** 河南省委书记。1979年11月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5年离休。

▲王辅一(1929一),赣榆县城头镇东大坊村人。青少年时代一面读书、一面参加抗日活动,当过儿童团团长、青抗先队长。1944年8月,到山东滨海学习,毕业后参加八路军,先后在山东滨海军区政治部、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工作,参加过宿北、鲁南、洛阳、开封、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在华东军区、 *** 政治部任秘书、二级秘书(团职)、科长,主要从事文字工作。1969年起,历任 *** 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 *** 百科编审室主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副主任、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副部长等职,组织编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有关新四军、第三野战军的历史、战史、人物和宋、元、明、清历史条目,参加组织编纂了达1000多万字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他发表的主要著作有《罗炳辉将军传》、《罗炳辉的故事》和《项英传略》等;主编了《新四军事件人物录》、《简明军事百科手册》等等。

1992年,参加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分册,被军事科学院评为军事科研成果编辑一等奖。1957年和1990年先后被授予 *** 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功勋奖章。1988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6月被评为研究员,现离休。

老山战役各军长结局?

总共有11军,军长,陈家贵

13军,军长,阎守庆14军,军长,张景华41军,军长,张序登42军,代军长,魏化杰43军,军长,褚传禹50军,军长,张立勋54军,军长,韩怀智55军,军长,朱月华

在1984年4月28日,老山战役爆发。此前,越南士兵多次骚扰入侵我国边境,向学校、农场等地开枪开炮,打伤打死我国边境军民230多人,严重威胁到了我国领土主权和边境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军忍无可忍,出兵与越军作战。这场战役,打了近10年,我军收复了老山等地。在老山战役中,曾有一名军官被俘,也是唯一一个。后来,他怎么样了?

4月28日凌晨六点十分,14军1营的战士们正根据作战计划朝着预定目标走去。然而,由于越军早就预判到了我军可能穿插的路线,并做好了埋伏,等待我军的到来。1营正好走进了越军的火力中,炮弹从天而降。我军没有隐蔽的地方,导致伤亡惨重。2连连长王仕田和指导员高少林都受了伤,副连长丛明壮烈殉国。2连没了主心骨,作为副指导员的汪斌本来是做后勤补给工作,这时主动向刘年光营长请缨,请求他允许自己去把副连长的遗体找回来。刘年光营长明白他的想法,同意了他的请求。

于是,汪斌带着司务长韩金才和通讯员邵文忠不顾危险,向敌人纵深搜索前进。然而不幸的是,三人遇到了越军的一小股部队。越军立即朝着几人开枪,他们寡不敌众,另外两人牺牲,汪斌的左腿受了伤。正当他准备取下邵文忠背上的冲锋枪继续战斗时,越军包围上来,用枪托打昏了他。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绑在树干上,几个越军正把他往山下拖。他明白自己已经被敌人俘虏了,对一个入伍7年多的老兵来说,俘虏非常可耻,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当俘虏。所以,他一直在想办法。

次日下午,汪斌被转移到越南的一所监狱中,给他戴上了手铐。晚上,敌人给他送来了晚饭,然后离开了。他想保住自己军人的气节,于是把绑腿绑在窗户的栅栏上,准备自行了断。谁知看守发现了他想寻死,立即冲进来把他脱下来,然后对着他一顿猛打。自杀失败了,但汪斌没有放弃。后来,他被转移到河内,敌人对进行了多次残酷的审问,他遭受了很多折磨,始终坚贞不屈。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司令员是谁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部队序列及指挥员:

东线兵团

广州军区司令员(前敌指挥):许世友(开国上将)

副司令员:刘昌毅(开国中将)

政委:向仲华(开国中将)

副政委:谷景生(开国少将)

参谋长:周德礼

副参谋长:焦玉山(开国少将)

政治部主任:王淳

北集团: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集团部队总指挥):欧致富(开国少将)

广州军区陆军第41军(步兵第121师、步兵第122师、步兵第123师)

军长:张序登(1988年中将、官至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政委:刘占荣

第121师师长:郑文水(官至第41军副军长)

第121师副师长:李新良(1998年上将、官至北京军区司令员)

第121师副师长:李培江

第123师367团连长:刘粤军(少将军衔、现任兰州军区参谋长)

某团参谋长:欧金谷(2003年中将、现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南集团: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集团部队总指挥):吴忠(开国少将)

广州军区陆军第42军(步兵第124师、步兵第125师、步兵第126师)

军长:魏化杰

政委:勋励

副政委:王永宁(1988年中将、官至成都军区副政委)

第124师师长:固辉(1994年上将、官至南京军区司令员)

第124师司令部作训科科长:刘镇武(2004年上将、现任副总参谋长)

第124师参谋长:文国庆(1995年中将、官至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第126师副师长:孙佳权

第126师副师长:赵连玉(1979年3月牺牲,对越反击战中我军职务最高的两位烈士之一)

第126师副政委:林凤云(1979年2月17日牺牲,对越反击战中我军职务最高的两位烈士之一)

某团政委:熊自仁(2000年中将、现任南京军区副政委)

某炮兵营长:陈显华(1993年中将、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东集团: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集团部队总指挥):江燮元(开国少将)

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步兵第163师、步兵第164师、步兵第165师)

军长:朱月华(官至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政委:郭长增(代)

副军长兼164师师长:萧旭初(1988年少将)

第163师师长:边贵祥(后任第55军军长)

第163师政委:吴恩庆

第163师副师长:李万余(后任第55军副参谋长)

第163师参谋长:邢世忠(1998年上将、官至国防大学校长)

第163师487团政委:刘远节(1988年少将、官至广东省军区政委)

机动集团:

1:武汉军区陆军第20军(步兵第58师)军长:张福钰(后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

2:武汉军区陆军第43军(步兵第127师、步兵第128师、步兵第129师)

军长:诸传禹(后任湖北省军区司令员)

政委:赵盛昌(代)

副军长兼127师师长:张万年(1993年上将、官至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3:武汉军区陆军第54军(步兵第160师、步兵第161师、步兵第162师)

军长:韩怀智(1988年中将、官至副总参谋长)

政委:朱志伟

副军长:王英洲(1988年少将、官至河南省军区司令员)

副政委:成得禄

军司令部作训处处长:蒋于华(1993年少将、官至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

军区炮兵作训处处长:陶伯钧(1998年上将、官至广州军区司令员)

第160师师长:张志信

第160师政委:李兆贵

第162师师长:李九龙(1994年上将、官至成都军区司令员)

第162师副师长:田云杰

4:成都军区陆军第50军(步兵第148师、步兵第150师)

军长:张志礼(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政委:张立勋

西线兵团

昆明军区司令员(前敌指挥):杨得志(开国上将)

第一政委:刘志坚(开国中将)

副司令员:张海棠(开国少将)

参谋长:孙干卿(开国少将)

政治部主任:刘炎田

武汉军区作战部副部长(协助杨得志指挥西线作战): *** (2002年上将、现

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

1: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步兵第31师、步兵第32师)

军长:陈家贵(官至昆明军区副司令员)

政委:张琦

2: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步兵第40师、步兵第41师、步兵第42师)

军长:张景华(后任昆明军区参谋长)

政委:范新友

第42师师长:王润成

某师参谋长:王继堂(中将、后任驻香港部队司令员,现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3:成都军区陆军第13军(步兵第37师、步兵第38师、步兵第39师)

军长:阎守庆(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政委:乔学亭(官至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

4:成都军区陆军第50军(步兵第149师)

第149师447团参谋长:桂全智(2001年中将、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大器晚成的55军,对越自卫反击战全军战绩第一,却在裁军中被撤编

55军是我军内部成分非常复杂的一个军,它既有四野部队的成分,又有 *** 起义部队的加入,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在战场上却表现极好、战绩极佳、作风极硬。

在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中,因为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55军却遗憾地被裁撤。

要说55军,不能不提陈明仁将军,对,就是在四平城建立了“陈明仁防线”挡住了东野大军围攻的陈明仁。此战后,东北野战军视陈明仁为劲敌,连毛主席都不得不钦佩陈明仁布防的精妙。

不料,声名鹊起的陈明仁反而给自己惹上了麻烦。陈明仁被人告发在守城时纵兵抢粮,遭撤职查办,不得不到南京当了一个闲职。后来,陈明仁先后任华中“剿总”副司令、武汉警备司令、湖南省主席、湖南“绥靖”总司令。

1949年8月,陈明仁在湖南通电起义,所属被改编为中国人民 *** 第21兵团,下辖 52军(辖214师、215师)、53军(辖217师、219师) ,陈明仁担任兵团司令员,隶属第四野战军建制。

第21兵团成立后,随即进入广西境内参加剿匪作战,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和整顿,部队面貌在此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1951年9月,52军、53军军部撤销,并将所辖的 214师、215师、217师、219师 改由兵团直辖。

第21兵团在 *** 内建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1952年3月15日,第21兵团部改组为荆江分洪水利部队,214师、217师也都改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

同一时期,由于国防形势好转和新中国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 *** 实现了一定规模的裁军,一些部队陆续被撤销 *** ,或转为公安部队、地方部队。与第21兵团一样同属于第四野战军序列的48军、49军也在此时被撤销 *** 。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以48军军部组成新的第21兵团团部,原48军的 144师 、原49军的 145师 和原21兵团的 215师、219师 组成新的第21兵团。

1952年10月8日,中央军委命令第21兵团改编为第55军,144师、215师保持不变,145师和219师合编的新219师。

这样, *** 建制内一支新的军级部队——55军就正式诞生了。

从55军及它下属三个师的组成来源可以看到,各部队的成分都是比较新的,它的三个师当中,有两个师带有48军、49军的血统。

这里面也简要介绍一下48军和49军,这两支部队虽然也属于强大的第四野战军,但是在四野其他主力部队面前属于资历最浅的两个小兄弟,建军时间较晚,两支部队的前身分别是成立于1948年3月的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十二纵队,要是论战斗力的话,还不能与老牌的主力纵队相提并论。

144师 的前身是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3师,该师有个老红军部队“红一团”,即430团,这个团是从142师后调入的,原来的 *** 是424 团,调入后改为430团,1969年后改称487团。

145师 的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2师,145师虽然名气不大,但师史上却有个著名人物,就是后来抗美援朝时担任“旋风部队”40军军长的温玉成。

215师 的主要构成是长沙起义的 *** 军第一兵团所属部队, 219师 的主要构成是长沙起义的 *** 保安部队。

当145师和219师合并以后,55军的主要成分已经从主要由起义部队构成,转变为以原东北野战军部队构成为主,甚至还有一些老红军部队,这对一支年轻的军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1969年年底,全军重排 *** ,按照“三三制”顺序和命名原则,55军所属144师、215师、219师分别改称 163师、164师、165师 。

55军建军后长期在两广地区驻防,先是在广西桂林地区,后来调整到广东西部的湛江地区,最后进驻粤东的惠来、揭阳一带

1955年,陈明仁被授予上将军衔,但他却不计名位,放弃大军区副职的高位,主动向军委申请继续在一线部队带兵。同69军的董其武将军一样,陈明仁长期以上将军衔“高衔低配”,长期担任军一职。

作为黄埔一期生,陈明仁既有出色的军事理论功底,又有着极其丰富的实战和带兵经验,55军在其打磨下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实战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最有效途径,也是锻造过硬部队的磨刀石。1979年2月,55军在东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取得重大战果,全军共歼敌10309人,并打下了越北咽喉谅山,取得了东西两线战场的最大胜利,创造了军、师、团、营、连各个建制级别歼敌之最的纪录,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也位居参战的各个军之首,一战名扬全军。

对于一个建国后才成立的新部队,55军有如此优异的表现,堪称是后来居上的典型。

尤其是163师,成为歼敌数量最多的步兵师,仅一个师就有4个单位、7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由此,163师成为我军数一数二的英模单位。而487团毙敌1932名,为歼敌最多的团,对得起“红一团”这个称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63师488团3营,该营先是坚守阵地两昼夜,打退敌人13次反扑,出色完成切断敌退路、阻击增援之敌的任务。之后在攻打敌方纵深的战斗中,一鼓作气抢占大桥头,控制桥头要点。接着全营坚守大桥三昼夜,打退敌人6次进攻。全营共毙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能攻善守英雄营”称号。

带领55军打出如此优异成绩的是时任军长朱月华,朱月华来自38军,抗美援朝时期曾担任38军113师338团团长。338团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穿插三所里一役中表现神勇,朱月华由此备受重用,一路提升为师参谋长、师长、副军长。到55军担任军长前,朱月华已经担任“万岁军”38军的军长长达六年之久。无论是作战履历,还是抓战备训练的经验都是十分丰富的。

有这样的军长 *** ,55军战绩能不出彩?

按理说,这样一支英雄部队在后来的百万大裁军中应该予以保留,而且在最初的军委征求意见方案中55军也是要保留的,不过后来广州军区建议保留42军,合并55军。

当时广州军区下辖41军、42军、55军,41军就是“塔山英雄团”所在部队,部队驻扎在广西柳州一带。42军部署在广东惠州一带,55军部署在粤东地区。广州军区建议撤销55军的理由是该军驻地偏僻。

广州军区认为,42军的驻地位置较好,易于辐射全省,巩固海防。如果是保留55军,撤销42军,那部队调动移防的动作就大了,成本也加大了很多。

最终军委采纳了广州军区的建议,决定保留42军,撤销55军的 *** ,将55军部分单位合并到42军,组建成为42集团军。

如今来看,当年的理由其实并不太完全成立,因为部队调整移防是很常见的事情,尤其是在六七十年代,我军很多军级部队都进行了跨军区的大规模换防,从东北调防到华东(如46军),从华北换防到西北(如21军),从大西南换防到中部(如54军)都很常见。在本军区内部进行换防,实在算不上是什么大动干戈。

其实,无形之中决定55军去留的一个硬原则是“裁新留旧”。

55军被裁撤,除了确实有一部分避免大规模换防、以节约军费的打算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55军资历较浅,尤其是以老红军、老八路军为主体发展起来的骨干部队、英模部队相对来说较少。

虽然经过建国后三十多年的发展,55军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一支与其他兄弟部队并无差异的人民子弟兵,但是在很多人心中,55军始终都带有根深蒂固的“起义部队”痕迹,是 *** 中的“杂牌”。不少人甚至认为,55军被裁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根不红”。

55军要与42军竞争一个保留名额,虽然42军也是一支较晚成立的部队(与48军、49军同期成立,是四野在关外最晚成立的三个军),若论 历史 ,这两个军半斤八两。但42军“根正苗红”,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前四次战役,而55军虽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一鸣惊人,风头盖过其他部队,但无奈资历更浅,再加上驻防地等相对不利因素多重叠加,最后只能遗憾告别 历史 舞台。

55军虽然被撤编,不过其主力163师却得以保留,划归到第42集团军,1993年迎来了他们的高光时刻,“红一团”参与组建了首批驻港部队步兵旅,并在四年后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而164师则调归海军南海舰队,改编为海军陆战队164旅,也算是给这支“大器晚成”的部队保留了一点血脉!

时至今日,163师487团已经被改编为合成旅,转隶第74集团军。海军陆战队扩编成军,164旅也改换新 *** 。在如今的人民 *** 序列中,依然有原55军所属部队的火种。

五十五军是否上朝鲜战场?

根据史料,55军没有去过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期间,55军一直在国内执行剿匪任务。不过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担任55军军长的朱月华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杰出指挥官。

朱月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朱月华百度、朱月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75eBj0FBwNSVAM.html

标签:朱月华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672秒, 内存占用1.79 MB, 访问数据库17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