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视运动(周日视运动是地球什么运动)

 2023-09-21  阅读 18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周日视运动,以及周日视运动是地球什么运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什么是天体的视运动天体视运动( *** arent motion of celestial bodies) 地面观测者直观观测到的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对太阳系内的天体来说,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这些天体本身的空间运动也是形成天体视运动的重要原因.在太阳系外的各类天体中,一些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周日视运动,以及周日视运动是地球什么运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什么是天体的视运动

天体视运动( *** arent motion of celestial bodies)

地面观测者直观观测到的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对太阳系内的天体来说,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这些天体本身的空间运动也是形成天体视运动的重要原因.在太阳系外的各类天体中,一些近距星的视位置还要受到因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周年视差和太阳本动带来的长期视差的影响.此外,岁差和章动、光行差、自行和大气折射等也会引起天体在天球上视位置的改变,但这些通常都不属于天体的视运动的研究范围.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天体于一恒星日内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赤道平行的小圆转过一周.这个圆称为天体的周日平行圈.这种直观的运动称为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周日视运动是一切天体最显著的视运动.在用天体照相仪对北极天区所拍得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极附近恒星的周日视运动轨迹.在地球北极处,北天极与天顶重合,天体的周日平行圈与地平圈平行,天体既不升起,也不下落,永远保持同一高度.那里只能看到天球北半部的天体.在赤道处,天极落在地平圈上,天体的周日平行圈与地平圈相垂直,天体沿着与地平圈垂直的圆周自东向西作周日视运动.那里可以看到全天的天体.天体因周日视运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地平坐标,即方位角和高度.

天体在作周日视运动时,经过天球上一些特殊的圈(包括大圆和小圆)或点,这些现象在天体测量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天 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称为中天.经过包括天极和天顶的那半个子午圈时,天体到达最高位置,称为上中天;经过包括天极和天底的那半个子午圈时,天体到达最低位置,称为下中天.

出没 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地平圈时称为出没,也称升落.天体从地平圈下升到地平圈上称为出,反之称为没.永不下落和永不上升的天体没有出没现象.

由于地球公转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日期内天体周日视运动的轨迹是有变化的.对太阳系的天体,特别对太阳和月球来说,它们的赤道坐标在短时期内有显著变化,它们的周日视运动的轨迹变化较快,尤其是每天的出没时刻和方位以及中天的时刻和高度都会有显著的变化.但对于恒星来说,这种影响是极其微小的.

太阳的视运动 太阳除参与因地球自转引起的周日视运动外,还存在因地球公转引起的在恒星背景上的相对运动,即周年视运动.太阳因周年视运动在黄道上自西向东每天移动约1°.在一年的不同日期内,太阳的赤经、赤纬的变化,引起昼夜长度的变化.对北半球来说,一年内只有两天,即春分和秋分,太阳由东点出,西点没,昼夜相等.从春分起,太阳的出没方位逐渐北移,夏至日到达最北点.在这段时间内,太阳出的时刻逐日提早,而没的时刻逐日延迟.同时中天高度越来越高,白昼变长,黑夜缩短.夏至那天中天高度最高,白天最长.夏至以后,太阳的出没方位逐渐南移,中天高度逐渐下降.秋分以后,太阳的出没位置已在东、西点以南,昼短夜长.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冬至日为止.这时,太阳的出没位置到达最南点,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以后,太阳的出没点重新北移,到春分点时昼夜又相等,完成一年一周的运动.由于纬度不同,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纬度越高,夏季白天越长,冬季白天越短.极圈以北开始出现“白夜”和“黑昼”.在地球北极,则是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太阳不再每天东升西落.南半球的情况和北半球完全相同,只是冬和夏、春和秋,恰好相反.在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的长短是不变的.

月球的视运动 月球除了周日视运动外,由于它围绕地球每月公转一周,地球上的观测者还看到它自西向东在星座之间移动.月球的这种运动引起月球赤经、赤纬和黄经、黄纬的不断改变,使月球的周日视运动轨迹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年的不同日期内,月球的出没方位角和中天高度变化很大.因为白道很靠近黄道,月球一月之内在天球上运动的情况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相类似.同一月相在一年内不同月份的周日视运动轨迹也是不同的.以满月为例,在北半球的夏季,满月的运动情况与冬季的太阳相似,从东南升起,在西南下落,中天高度较低,照耀时间较短.冬季的满月则从东北升起,在西北下落,中天高度较高,照耀的时间也较长.其他月相也有类似的情况.月球平均每天东移约13°,因而升起的时间平均每天推迟50分钟左右.

行星的视运动 行星是太阳系内的天体,它们除参与周日视运动外,还因地球的公转和行星本身的绕太阳公转运动而不断改变其对于恒星的相对位置.行星在天球恒星背景上的相对运动与太阳和月球的情况不同.对太阳和月球来说,这种运动的方向始终是朝东的.对行星来说,则有时朝东,有时朝西,这是地球和行星二者的公转运动合成后在天球上的反映.行星的朝东运动称为顺行,朝西运动称为逆行.行星的主要运动方向为顺行.(看动画演示)顺行和逆行之间的转折点称为“留”,在留附近行星相对恒星背景的运动是很慢的.

以地球为中心,地球和行星的连线与地球和太阳的连线之间的交角在黄道上的投影称为行星的距角.距角为0°时称为“合”,这时行星与太阳的黄经相等,行星为太阳的光辉所淹没.距角为90°时称为“方照”.距角为180°时称为“冲”.行星相对恒星背景运动一整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行星运动的恒星周期;行星按同一方向连续两次经过同一距角位置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行星运动的会合周期.

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的距角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地内行星离太阳比地球近,它在任何位置上的距角都不会超过某一数值,因而不会出现冲和方照的现象.具体来说,水星的最大距角不超过28°,金星的最大距角不超过48°.在天球上,它们有时位于太阳以东,太阳落下后不久出现在西方地平线附近,称为昏星;有时位于太阳以西,太阳升起前不久出现在东方地平线附近,称为晨星.地内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距角有两次达到极大值,即东大距和西大距,这时是观测地内行星的更好度机会.地内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可以出现两次合:一次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称为下合;另一次它同地球分在太阳两侧,称为上合.

地外行星和地内行星不同,它们离太阳比地球远,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距角可以从0°变化到360°,可以出现一次冲、一次上合和两次方照.行星在太阳以西时称为西方照,在太阳以东时称为东方照.地外行星冲时,离地球最近.在行星轨道近日点附近出现的冲称为大冲,大冲是观测外行星,特别是观测火星的更好度机会.

地理周日视运动的详细内容

视运动,其实可以把人看成地面上的一个顶点,以这个人为中心看半圆形的天穹,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在天上划出的弧形轨迹,就是视运动图。(如果可以我真想画图给你)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这个轨迹也会变化,如果是在北半球,在春分秋分这两个节气,太阳是标准的日出正东,日落正西,过了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视运动图也会发生变化,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这是夏日太阳运动的表现),太阳划过的轨迹会长过春秋分,并且随着直射点北移,划过的圆弧会越来越大,到夏至会达到最大值,然后这个圆弧的会反弹回去。秋分再次日出正东,日落正西之后,圆弧的角度继续变小,此时太阳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这是冬日太阳运动的表现),直到冬至这个角度达到最小,然后再反弹,如此往复。

南半球反之。

就记得这么多了,有点搅,还是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恒星的周日视运动? 简洁易懂,准确一点!注意是恒星的!

因为地球的自转,看起来恒星每天要在天上转一个小小的圆圈,这个轨迹就叫做恒星周日视运动.

这就是拍摄的恒星周日视运动的照片.

星星的周日视运动反映了什么?

巨大的天穹无声息地自东向西旋转着,西边的星辰渐渐没入地平线下,在东边的地平线上不断升起新的星座,而南方的星星则逐渐偏向西方。众所周知,星星的这种东升西落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的反映,约每23小时56分星星沿周日平行圈运行一周,每小时运行15°。因此,从黄昏到第二天黎明前的整个夜晚我们可以看到当地可见的全部星星。一般说来,人们用肉眼可以看到6等星,全天星数约6000颗,显然这个数目会因各人视力不同而相差很多。此外,一个地方所看到的星的数目又因地理纬度的差异不同。赤道地区的人们一夜之间可以看到全天的星,而两极地区的观测者甚至在长达半年之久的夜晚也只能看到半个天空里的星星,其他纬度地方(例如,地理纬度为φ)的观测者永远看不到恒隐圈中的星星(即赤纬δ小于或等于—(90度—φ)的星)。地理纬度越高的地方,看到的星数越少。不同纬度的观测者看到的星空也有所不同,越往南,看到南天的星越多。我国海南岛三亚市地理纬度接近18度,在那里可以看到赤纬-72°以北的所有星星;而首都北京(φ=40度),就只能看到赤纬大于-50°的星星。通用的星等系统之一是U(紫外)B(蓝)、V(黄)三色系统;B和V分别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视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数。太阳的V=-26.74等,绝对目视星等M=+4.83等,色指数B-V=0.63,U-B=0.12。由色指数可以确定色温度。

恒星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的什么运动的反映

恒星周日是运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应,其周期即1个恒星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实周期——恒星日比太阳日要短。

周日视运动

天文学以恒星为标准量度地球自转的周期,叫做地球自转的恒星周期,也就是一个恒星日。1恒星日=平太阳日的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23小时56分4秒),也就是地球同一条经线对某一个恒星周期所需的时间。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是地球公、自转两种因素

在天文学上,定义恒星日的不是具体的恒星,而是黄道对于天赤道的升交点,即白羊宫第一点,就是北半球的春分点。但是春分点在不断的西移(岁差),所以天文学上的恒星日与太阳日是有区别的。

当地球位于A点时,太阳、 恒星、地心、地球上某一点O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B点时,地球已经自转了360度,O点又位于恒星与地心的连线上,所以,从A点到B点为恒星日。地球位于C点时,地球自转了360.59‘,此时,O点位于太阳与地心的连线上,从A点到C点为一个太阳日。

因为地球自转不断变慢,所以恒星日将越来越长。

天体的周日运动是什么?

天体周日运动是一种视运动.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天体于一恒星日内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赤道平行的小圆转过一周.这个圆称为天体的周日平行圈.这种直观的运动称为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周日视运动是一切天体最显著的视运动.在用天体照相仪对北极天区所拍得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极附近恒星的周日视运动轨迹.在地球北极处,北天极与天顶重合,天体的周日平行圈与地平圈平行,天体既不升起,也不下落,永远保持同一高度.那里只能看到天球北半部的天体.在赤道处,天极落在地平圈上,天体的周日平行圈与地平圈相垂直,天体沿着与地平圈垂直的圆周自东向西作周日视运动.那里可以看到全天的天体.天体因周日视运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地平坐标,即方位角和高度.天体在作周日视运动时,经过天球上一些特殊的圈(包括大圆和小圆)或点,这些现象在天体测量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周日视运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周日视运动是地球什么运动、周日视运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7c9Bj0LDQJWUgQ.html

标签:运动周日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1075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