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有一首诗小满(曾国藩有一首诗小满什么意思)

 2023-09-19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曾国藩有一首诗小满,以及曾国藩有一首诗小满什么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小满:花看半开酒饮微醉,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小满时节,田里的的麦子开始小满于粒,日渐丰实,河流里的水开始小满于岸,木叶尽绽,小得盈满即为小满。 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开始于每年的 5 月 20 到 2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曾国藩有一首诗小满,以及曾国藩有一首诗小满什么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小满:花看半开酒饮微醉,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小满时节,田里的的麦子开始小满于粒,日渐丰实,河流里的水开始小满于岸,木叶尽绽,小得盈满即为小满。

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开始于每年的 5 月 20 到 22 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将满未满,不急不忙,一切刚刚好,是盛夏之前的更好度时刻,亦是人生之中更好度的状态。

小满时节,大地万物生长稍得盈满,正处在生长之后,丰盈之前,还没有全满,但却丰收在望。

枇杷黄了,槐花落了,石榴花开了,蚕结了新茧,麦子开始成熟了,水稻抽穗了,水田里的水已盈满了,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将满未满。

此时,一切都很充实,阳光还不至于让人焦灼,江河湖溪也未曾泛滥,一切都是微妙的恰到好处。心生欢喜,满眼都是希望。

二十四节气中,小暑之后有大暑,小雪之后有大雪,小寒之后有大寒,但小满以后没有大满。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里,从来都追求给生命留白,物极必反,水满则溢。

曾国藩在给弟弟写的家书中,提到:“平日更好度‘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

小满则盈,大满将亏。小满,才是人生更好度的状态。

适当的给人生留白,才会长出更美的风景,碧海蓝天,山高水阔,任尔翱翔。

花未开,月未圆,酒微醺,风微起。

此时情浓景美,给人以希望,以追求更美好的境界。

花全开,继而就会凋谢,月全圆,马上就要缺损。而未全开,未全圆,会让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这是自然万物的更佳状态,也是人生意境的更佳之时。

在《如懿传》中,青樱求太后赐名时,太后所言,“你还年轻,不懂世间完满的美好太难得 ,若能如懿,便很不错。”

那时的青樱未能全然明白,一心只愿求一个月长圆,人长在,直到最后才恍然了悟,花开花落自有时,是一种自然规律,非你负我,而是月满则亏。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周莹与吴聘从相遇,相知,到相守,一切如童话般美好,世间多少女子在心中期望遇到这样一位良人,他温柔,善良,家事,背景,人品,样样兼优,可惜太过完满,终是留下她孤身一人,面对人世间的凄风苦雨。

莫言在《檀香刑》里写到: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适当的给人生留白,给生命之树留一些生长的空间,哪怕有裂痕,那也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有时候,给生命留一点遗憾,未尝不是另一种完美。

只是它以疼痛的方式不断向上生长,终有一天,会开成一片繁花似锦,以最美的姿态,展示着生命的不完美。

英国作家毛姆,在《真、美、善》一文中说:

“我觉得美就像高山的峰巅,你一旦爬到那里,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再爬下来。完美无缺是有点乏味的,这并非是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小小讽刺:我们更好度还是不要真正达到完美,虽然这是人人追求的目标。”

人生更好度的状态,不是花好月圆,不是洞房花烛,也不是金榜题名,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如此,才会有所期待,有所向往,留给生命更多上升的空间,让此生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

而花开则谢 ,月盈则亏,任何人任何事,盛极而衰,一直都是这个世界的普遍规律。

《红楼梦》中,当贾府的繁华达到巅峰时,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时,转而,却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衰败得很彻底。

曾国藩在人生巅峰之时,曾奏请朝廷,将自己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的两顶官帽,分一顶给别人。后来,两顶官帽之上又封爵位,于是,两年之后,他又请求解除自己的一切职务,仅留营维系军心。

自古位高权重者,能做到如此的人,少之又少,这是一种生存智慧。看似缺憾,于人生,却是恰到好处。

不求大满,反而可以沉淀下来,内心充盈,放眼更长远的未来,在宽阔的心境里奔跑,让生命的旅途,可以硕果累累。

不求全,不 荒长 ,不完美,却近乎完美。

小满未满,更爱欧阳修的一句诗,

“更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终归小满胜万全是谁的诗

这首诗的作者都写为“曾国藩”。

这首诗已经和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诗词一样,已经成为公共的“文化资源”,比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来表达对于母亲的思念与感恩。比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用来表达对于人生的感怀和爱情的憧憬。

“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所表达的就是不追求尽善尽美的人生豁达和境界。

“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这句诗出自哪里?是形容什么的?

出自 清  曾国藩 

《无题》

花未全开月未圆,

半山微醉尽余欢。

何须多虑盈亏事,

终归小满胜万全。

花未全开之时,为最美;月未全圆之际,是更好度。唯有此时:酒微醺,人微醉,半山黛烟半山城,人生有余欢,天地留佳趣,此情此意最阑珊。

曾公原文首句出自:宋·蔡襄《十三日吉祥探花》

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是多情更可怜。

花未全开,月未圆。可以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这句话,是曾国藩最的座右铭,也被认为是:惜福之道。

他一直告诫自己:“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万事半称心,一种“刚刚好”的智慧

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求缺斋”,大抵因为这个原故。

就是为了:时刻自省、自警;遇事谨慎;待人宽容;做人“求缺惜福”。

未满,才有上升的空间;未盛,方有进步的余地。

曾国藩小满诗句

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小满”理念的贯彻者。

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这句诗原为北宋名臣蔡襄所作,曾国藩先生给部将和弟弟写信时均引用过这句诗。

“花未全开月未圆”这一句诗两次出现在曾国藩的来往书信中。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九日,他在给湘军部将鲍超的信中写道:

“顷戈什哈王廷贵自京中回,沿京城及沿途道阁下威名甚好,至为欣慰。惟望阁下常守‘花未全开,月未圆满’之戒,不稍涉骄矜之气,则名位日隆矣。”

曾国藩听说京城上下皆盛赞鲍超立下的战功,但希望他不要日益骄躁,要谨受“花未全开,月未圆满”的道理,继续谦卑做事,名利和地位才会越来越高。

同治二年(1863)正月十八日,曾国藩给弟弟曾国荃写的一封信中,同样出现了这句诗:

“惟有时与弟意趣不合。弟之志事,颇近春夏发舒之气;余之志事,颇近秋冬收啬之气。弟意以发舒而生机乃旺,余意以收啬而生机乃厚。平日更好度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余于弟营保举、银钱、军械等事,每每稍示节制,亦犹本‘花未全开月未圆’之义。”

1860年十月,清 *** 与英、法、俄三国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 *** 战争结束。英、法、俄等驻华公使凭借不平等条约入驻京城,加强对清 *** 的控制。同治元年(1862),清王朝颁发上谕,正式宣布“借师助剿”,即借用英、法等国军事力量,帮助剿杀太平军。

早在太平天国兴起时,曾国藩就组建了湘军作为地方军事力量镇压太平军。他的弟弟曾国荃作为湘军将领,也投入到打击太平军的战事中。

在攻克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之前,曾国荃给哥哥写信抱怨最近有些烦闷之事,曾国藩认为他在生自己的气,于是便解释道;“我们之间只是想法和做事方法有些不同罢了。弟弟你意气风发,而我做事更加收敛些。

我平日里喜欢前人写的‘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这是更好度的持盈保泰之法。”想到自己拨给弟弟军营的粮饷数目跟他期望的数目对不上的事情,曾国藩说:“我每次拨给你粮饷军费时都比较节制,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的道理。”

曾国藩将“花未全开月未圆”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世人都追求花好月圆,而他却崇尚一种缺憾美,他知道圆满不是事物的常态,残缺才是,所以他警醒自己也告诫他人,凡事都要留一线,掌握好一个度,不能把事情做得太满,为人要收敛锋芒,谦卑待人。

而曾国藩在书信中所说的“昔人”,就是指写下“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北宋名臣蔡襄。

曾国藩有一首诗小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曾国藩有一首诗小满什么意思、曾国藩有一首诗小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828Bj0EAQJTWwQ.html

标签:有一小满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537秒, 内存占用1.7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