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斌丞(杜斌丞纪录片第一集)

 2023-05-31  阅读 17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杜斌丞,以及杜斌丞纪录片第一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杜聿明的特殊身份!既是蒋介石的嫡系大将,也是红军烈士的家属提起杜聿明,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此人的身份之多,世所罕有。他既是蒋介石的爱将,参加过远征缅甸、争夺东北、以及辽沈、淮海两大战役,在失败后还成为了四十三名 *** 头等战犯之一;后来他在功德林改造学习,积极要求进步,又成了最早被特赦的人员之一。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杜斌丞,以及杜斌丞纪录片第一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聿明的特殊身份!既是蒋介石的嫡系大将,也是红军烈士的家属

提起杜聿明,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此人的身份之多,世所罕有。他既是蒋介石的爱将,参加过远征缅甸、争夺东北、以及辽沈、淮海两大战役,在失败后还成为了四十三名 *** 头等战犯之一;后来他在功德林改造学习,积极要求进步,又成了最早被特赦的人员之一。因为女婿杨振宁的缘故,他还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的岳父老泰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杜聿明还是一位如假包换的红军烈属!

陕西米脂县,历来以出美女著称。“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说的正是米脂美女的美丽与勤劳。这里,也是杜聿明的家乡。杜聿明并非家中独子,他还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名叫杜聿德。杜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父亲杜良奎是前清的举人。可是这位学究却积极倡导革命,参加过同盟会,也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

在父亲的影响下,杜聿明、杜聿德兄弟俩都有着进步的思想,也都用功读书。后来,兄弟俩都考入了榆林中学。这所学校可以说是陕西革命的发祥地,校长杜斌丞(杜聿明的堂兄),后来成了民盟的早期领导人;两位教师魏野畴、李子洲,都是后来的 *** 党员。而杜聿明、杜聿德兄弟有一个同学,就是后来的陕北根据地建立者之一谢子长。

在这样一些进步人士的影响下,杜聿明两兄弟的思想受到了洗礼。杜聿明意识到了军事救国的重要性,考入了黄埔军校一期,成为了一名军人。而杜聿德则继续在校读书,成了一名学生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对 *** 进行了残酷的打击。这一事件不仅成了中国革命的分水岭,也让杜聿明兄弟的命运发生了转变:从此以后,杜聿明继续在蒋介石身边供职,而杜聿德却怒不可遏,奋不顾身的加入了中国 *** ,成了一名坚定地革命战士。

虽然杜聿德没有上过军校,但对军事的重要性却有清醒的认识。他加入了 *** 第21师军训队,学了3个月的军事,也算略有小成。在此期间,他多次劝说哥哥改弦更张,不要再为蒋介石卖命。杜聿明考虑再三,还是没有听从弟弟的意见,给自己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见劝不动哥哥,杜聿德决定自己干。1928年1月,他加入了 *** 第17军,任副营长,暗中进行兵运工作(17军是爱国将领杨虎城的部队)。当时的17军中,还有包括吴岱峰、杨重远在内的多位 *** 党员,大家一起领导军内的 *** 军委工作。他们利用招募新兵的机会,让大量的党团员和农民运动积极分子进入军队,参与训练,掌握军事知识。

时机成熟之后,魏野畴、杜聿德等人决定在1928年4月9日发动起义,这就是 历史 上的“阜阳四九起义”。可惜由于党内有人叛变,消息泄露,迫使起义在没准备完全的时候提前举行。加上当时天降大雨,部队之间失去了联系,致使起义部队受到了很大损失。杜聿德带领2团顺利起义,但孤掌难鸣,夺取县城的作战目的没能实现。不过因祸得福,杜聿德后来与农民暴动武装会师,建立了皖北苏区和皖北工农红军,还被任命为皖北工农红军副总指挥。要知道皖北苏区是安徽省境内的第一个苏区,他的建立,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蒋介石得知此消息后,怒不可遏,立刻调集重兵进行“围剿”。原本就力量薄弱的皖北红军损失惨重,被迫突围撤退。为了掩护主力转移,杜聿德带领少数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杀。1928年4月11日,寡不敌众的杜聿德同志受伤被俘。为了让他投降, *** 对杜聿德进行了残酷的拷打,同时开出优厚的条件,可杜聿德不为所动。被俘三天后,杜聿德英勇就义,时年仅22岁。

虽然 历史 上对杜聿德的记载并不多,但从他年纪轻轻便可以领导军事起义这点来看,他的组织能力和军事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比肩自己哥哥的一代名将。只可惜 历史 没有给他施展的机会,让人十分惋惜。

弟弟的死,并没有让杜聿明猛醒。此时的他已经在 *** 的部队中有了名气,加上政治理念的不同,最终杜聿明选择继续留在 *** 军队中。只不过由于杜聿德身份尴尬,杜聿明很少提及自己还有个红军弟弟。后来蒋介石知道了此事,还特意向杜聿明询问相关情况。杜聿明于是向蒋介石表了一通忠心,发誓说自己绝无二志。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弟弟的影响,杜聿明在 *** 中的感觉,一直让人感觉十分诧异。由于能力出众,杜聿明总是在危难之际,以“救火队长”的身份出现力挽狂澜。但是一旦情况好转,他又会很快被束之高阁。他这样的遭遇,还真的和蒋介石手下的其他嫡系有很大区别。甚至后来杜聿明的儿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自杀,蒋介石全程袖手旁观,为区区几百美元斤斤计较,实在让人无语。

随着全国战局的发展, *** 兵败如山倒,杜聿明也在淮海战场上遭遇了滑铁卢,成了 *** 的俘虏。而反观已经牺牲的弟弟杜聿德,却被新中国评为了革命烈士。后来杜聿明被定为战犯,送进了功德林改造,直到1959年12月4日被特赦。这段时间内,可能是杜聿明对自己当年的选择感到羞愧,绝口不提弟弟的事情。直到1978年他成为了光荣的人大代表,进入了政协,成了文史研究员,他都没有主动提起过自己烈属的身份。

陕西大力县的抗战英雄

个人简介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

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追随蒋介石。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校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指挥收复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

1933年以副师长身份指挥长城古北口对日战斗,激战三昼夜,歼敌2000余人。1937年,杜聿明受命组建 *** 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 1937年5月,首任装甲兵团团长。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7月任第200师师长。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使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受到重创,歼灭日寇4000余人,击毙敌旅团长,获昆仑关大捷。1942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滇缅对日作战。1943年1月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2月晋陆军中将,在解放战争时期被蒋介石视为股肱,堪称救火队长,奔波于辽沈、淮海两大主战场。1945年10月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指挥所部进攻东北解放区。1948年8月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0月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旋回徐州任原职。

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所率各部全军覆没,于现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张庄寨镇张老庄村为中国人民 *** 所俘。1959年12月4日第一批特赦,1961年3月,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64年被特邀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1981年病逝于北京。

杜聿明

青年时期

杜聿明于1904年11月28日出生在陕西米脂县东区吕家崄杜家湾。祖辈是当地封建地主。父亲杜良奎,是清末举人,在西安长安大学堂执教时,参加了同盟会,曾数度回米脂,鼓动县里的民团赶走了清 *** 官吏,并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生母叫高兰庭,出身贫寒家庭。杜有四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杜聿德。

杜聿明从小就喜爱玩弄枪支,常偷偷到野外去打野鸡,并偶有猎获。十二岁时,在李鼎铭( *** 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到过)办的成家坌小学读书。李是杜的表哥。杜在学习上得到了这位严师的指点。

不久,祖父母相继去世,当家的伯父杜良辅也病故了。杜良奎一直在外教书,素来不问家务,杜聿明只好承担管家的重担了。杜虽是少年当家,由于聪颖过人,居然很快掌握了一套经营家务、保全家业的本领。

杜十六岁时,他的父亲由榆林返家,见其因操家务,学业基本荒废,大为失望,决定将家务交侄儿杜聿成管理,杜便随父到榆林中学继续读书。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是杜聿明的堂哥。杜在读书期间,爱好体育,并且很快学会了步枪射击瞄准要领。他立下这样的志向:要么学好英语,能够出洋去看一看世界强国,学一学他们富国强兵的方法;要么投笔从戎,自己能够训练出一支保家卫国的精兵。毕业考试,他的英语成绩不佳,遂决心做一个爱国军人。

1923年,杜聿明在榆林中学毕业。同年8月,与比他大两岁的曹秀清结了婚。曹也是米脂县人,父亲是该县工商界的头面人物。她原先在家中学习诗文绘画,婚后才到榆林女子师范读书,曾参加中国 *** ,后来“清党”被清了出来。

正当杜聿明从榆林中学毕业后急于寻求出路的时候,他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 *** 。与此同时,他也在报刊上看到了吴佩孚办洛阳军官学校的招生 *** 。由于革命思潮的影响和杜斌丞的熏陶,经过慎重考虑,毅然选择投考黄埔军校。

杜聿明全家福

黄埔军校

1924年3月,杜聿明和堂兄杜聿鑫、陕籍青年阎揆要、关麟征、张耀明等十一人,从北京取道天津,搭乘英轮南下广州。因为于右任( *** 元老、曾在陕西担任靖国军总司令)向蒋介石的推荐,杜等全被录取,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于右任赠给他一幅对联:安危天下重,博大圣人心。杜编在第三队第三区队第九分队,队长为金佛庄,同学有陈赓、李仙洲、侯镜如、黄杰、关麟征等人。

开学不久,学校开始办理入党登记。杜聿明同时收到 *** 员和 *** 员两份登记表。他接受了 *** 党员登记表,成为正式的 *** 党员。

杜聿明受训六个月后,被分配到何应钦第一教导团第一营第三连当见习官兼军需上士。他精心安排士兵每月六元的伙食费,带着炊事兵上街买菜,然后又跟着下厨房做饭,全连伙食办得很好,深受连长和士兵的称赞,不久擢升为第二排副排长。他当副排长后,却对士兵要求苛刻,以致不得人心,处境困难。

1925年春,杜聿明随教导第一团参加第一次东征。时任该团宣传队长的陈赓,见杜在连里呆不下去,便把他调到宣传队当队员,担任检查部队军容风纪的任务。他发现任何一个官长或士兵,只要打破老百姓的一只碗或损坏一棵庄稼,都要有关人员照价赔偿,不稍假借,有时自己掏钱赔偿。攻淡水城时,蒋介石挑选敢死队员,作为爬城先锋,他自告奋勇报了名,但未被入选。

东征军攻克淡水后,杜聿明长了一身疥疮,请假回广州医治。疥疮治愈后,杜与其他三人回黄埔军校谒见党代表廖仲恺,廖不禁大喜,说:“你们来得正好,胡景翼(国民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河南军务督办)要办军官学校,连连打电报请广州派人协助,现在派你们到河南去,帮助胡筹备建校。”临行前,廖将一封信交给杜,要杜经过北京时,将信面呈孙中山先生。

同年3月初,杜一行四人到了北京,受到汪精卫的接待。他们见到了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孙中山。杜聿明将廖仲恺的亲笔信双手递给了孙先生的副官马湘,后写了一封致廖先生的信,汇报了孙中山的病情。接着,他们转赴开封,在胡景翼的直接领导下,协助苏联顾问,筹办军校。仅一个月之久,胡因病去世,新任军长岳维峻(原第二师师长)对苏联顾问和黄埔学生都不相容,杜等在河南没有容身之地,被迫返回陕北。

不久,国民二军高桂滋团补充营营长、大地主吴宝山为扩大日已的势力,用重金聘请杜聿明为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未几,补充营在榆次被晋军缴械解散,杜被押至太原监狱卜太原警备司令孪生达是老同盟会员,对黄埔学生抱有好感,将杜释放,还摆一桌酒饯行。之后,杜郑重地给广州革命大本营及黄埔军校分别写了书信,汇报自己的情况,请示行动。 *** 中央组织部即回信指示:希望杜聿明仍留北方,争取机会和马湘联系,参加在北京碧云寺停厝的孙中山先生灵榇的守护。这时,正好高桂滋奉令率部开赴北京,担任京畿的卫戍勤务,重新组编的吴宝山补充营也随团北上。到达北京后,高桂滋将补充营改为特务营,派该营进驻西山碧云寺静宜园,守护孙中山灵榇。杜聿明仍任该营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

杜聿明被俘

突围被俘

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宣言和平。杜聿明也觉得只有和平才是出路。但到1月3日,杜忽然接到蒋的命令,按原定空军掩护突围方案实行,自5日起投足三天的粮弹。杜见蒋还是选了下策,认为这下子没有希望了。

果真, *** 于6日发动声势浩大的攻击, *** 军一触即垮。杜急电空军轰炸支援。7日,李弥兵团司令部所在地青龙集阵地被突破,杜又急电请蒋在10日 *** 气弹,掩护突围。9日黄昏前后,杜到陈官庄第五军司令部,企图纠集残部,按照蒋介石的命令于10日上午突围。然而,邱清泉、李弥等人威胁式的劝杜,必须当晚突围。他被迫给蒋发了最后一个电报,说:“各部队已混乱,无法维持到明天,只有当晚分头突围。”之后,他仅带着副官、卫士十来个人单独行动,10日凌晨,即被 *** 战士所俘。

当杜聿明被俘的消息传出后,他的妻子曹秀清马上赶到南京,要求见蒋介石夫妇。蒋未接见,只批示:“杜已被俘,着速厚慰其家属。”曹不满,便到“总统府”吵吵闹闹,说:“我的丈夫身体有病,还要他率部突围,他走不动,突什么围呀!不是明明要他的命么?”当时小报登载“曹秀清大闹总统府”的文章,就是描写这件事。南京解放前夕,曹独携四个子女飞到了台湾。

杜聿明被俘后,受到了人民 *** 的优待。原来他健康状况不佳,患有多种疾病。多年来,在战犯管理所医务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杜所患的胃溃疡、.肺结核和肾结核等长年痼疾,终于逐渐好转、康复直至痊愈。特别是对他的脊椎炎的治疗,人民 *** 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医务人员除投以药石外,还为他特制了一具合身的石膏板,使他能够舒适地安眠入睡。就这样,杜的脊椎炎也获得痊愈。

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杜聿明有巨大的影响。开始,他对 *** 能否打败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国侵略军,是持怀疑态度的。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扫国内一部分人中存在的崇美、恐美思想,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也震荡着他的心灵。他深情地说:“我对于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感到无比兴奋和敬佩。中国人民在 *** 的领导下,确实站起来了。”

1957年,美籍华裔杨振宁博士获得诺贝尔奖金,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立即派人与杜聿明联系。此时,杜才知道自己的大女婿为何许人。他为大女儿高兴,也为自己高兴,更为中华民族高兴。他在一张十六开的无格信笺上写下:

亲爱的宁婿:

我祝贺你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是民族的,

你要注意政治。

杜聿明即草

同年秋,人民 *** 组织战犯到祖国各地参观访问,杜聿明喜出望外。杜随行参观了北京城郊、市区、官厅水库以及天津、沈阳、鞍山、长春等地,看到新中国各方面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受鼓舞,特别是参观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当他在装配车间看到从流水作业线上每八分钟开出一辆汽车时,心情非常激动。到了停车场,他还要求开了一下这种崭新的卡车。

从外地参观回来后,杜聿明被特许观看了1958年国庆阅兵式和群众 *** 的盛况。他感慨地说:新中国新在那里,我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新中国是真正的国家;第二,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第三,新中国开始有计划的建设。

1965年6月杜聿明先生在办公室

建国之后

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接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他声泪俱下地说:“党和毛主席对我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头等战犯,给予特赦,我无限感慨。誓在有生之年,继续学习马列主义、 *** 思想,使自己成为新人,永远跟着 *** 、毛主席走社会主义道路,无论遭受狂风暴雨的阻碍,生死以之,决不返顾!”

13日,周恩来、陈毅等 *** 同志接见了十名特赦战犯。杜对周总理说:“学生对不起老师,没有跟着老师干革命,走到反革命道路上去了,真是有负老师的教导,对不起老师!”周总理回答说:“不能怪你们学生,要怪老师没有教好。”说罢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杜又向陈毅副总理检讨说:“我在淮海战场刚刚被俘时,老总要见见我,我当时抱着与 *** 誓不两立的反动立场,拒不见面,确实是顽固透顶,应该罪加一等。”陈老总摆摆手,笑着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1960年7月,周总理、陈毅宴请来我国访问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邀请杜聿明作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是非洲战区地中海战场的指挥官,杜是中国战区中缅战场的指挥官,彼此闻名,互相倾慕。席间,英国元帅问他:“你的百万大军到哪里去了。”杜指了指坐在对面的陈毅元帅说:“我都送给他了。”陈毅却摇摇头,笑道:“你没有这样大方,是我们一口一口吃掉的。”事后,杜聿明说:“这当然是说笑话,真正说来,陈毅那句话我只能同意一半,因为 *** 军队有一半是败在自己手里的,这方面我有切肤之痛,在心里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就象过去机械化部队的战车,留在泥泞道路上的车辙……”。

杜聿明故居

1961年3月,杜聿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专员。他积极撰写文史资料,力求忠实地把过去的经历记录下来。

早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期间,杜聿明就通过我国 *** 的帮助,与在美国的大女儿杜致礼、女婿杨振宁博士取得了联系。1958年,又与由台赴美的妻子曹秀清取得了联系。经过长期的通信,曹秀清逐渐打消顾虑,于1963年6月由美国飞赴北京。

1963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精心安排下,杜聿明携妻同在北京团聚的战犯和他们的家属一起,到祖国各地参观一些建设项目,游览名胜古迹。

1964年11月,杜被特邀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写信给周总理,表达自己对党和人民 *** 的感戴心情,决心以有生之年,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竭尽努力。

1978年他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悼词中这样评价他:“他虽然走过曲折的道路,但他有光荣的后半生,为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民怀念他。”

关于杜聿明将军

杜聿明(1904.11.28-1981.5.7),字光亭,陕西米脂人, *** 陆军中将,爱国将领,著名的军事家、统帅。

杜聿明于1904年11月28日出生在陕西米脂县东区吕家崄杜家湾。祖辈是当地封建地主。父亲杜良奎,是清末举人,在西安长安大学堂执教时,参加了同盟会,曾数度回米脂,鼓动县里的民团赶走了清 *** 官吏,并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生母叫高兰庭,出身贫寒家庭。杜有四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名聿德。

杜聿明从小就喜爱玩弄枪支,常偷偷到野外去打野鸡,并偶有猎获。十二岁时,在李鼎铭( *** 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到过)办的成家坌小学读书。李是杜的表哥。杜在学习上得到了这位严师的指点。

不久,祖父母相继去世,当家的伯父杜良辅也病故了。杜良奎一直在外教书,素来不问家务,杜聿明只好承担管家的重担了。杜虽是少年当家,由于聪颖过人,居然很快掌握了一套经营家务、保全家业的本领。

杜十六岁时,他的父亲由榆林返家,见其因操家务,学业基本荒废,大为失望,决定将家务交侄儿杜聿成管理,杜便随父到榆林中学继续读书。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是杜聿明的堂哥。杜在读书期间,爱好体育,并且很快学会了步枪射击瞄准要领。他立下这样的志向:要么学好英语,能够出洋去看一看世界强国,学一学他们富国强兵的方法;要么投笔从戎,自己能够训练出一支保家卫国的精兵。毕业考试,他的英语成绩不佳,遂决心做一个爱国军人。

1923年,杜聿明在榆林中学毕业。同年8月,与比他大两岁的曹秀清结了婚。曹也是米脂县人,父亲是该县工商界的头面人物。她原先在家中学习诗文绘画,婚后才到榆林女子师范读书,曾参加中国 *** ,后来“清党”被清了出来。

正当杜聿明从榆林中学毕业后急于寻求出路的时候,他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 *** 。与此同时,他也在报刊上看到了吴佩孚办洛阳军官学校的招生 *** 。由于革命思潮的影响和杜斌丞的熏陶,经过慎重考虑,毅然选择投考黄埔军校。

1924年3月,杜聿明和堂兄杜聿鑫、陕籍青年阎揆要、关麟征、张耀明等十一人,从北京取道天津,搭乘英轮南下广州。因为于右任( *** 元老、曾在陕西担任靖国军总司令)向蒋介石的推荐,杜等全被录取,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于右任赠给他一幅对联:安危天下重,博大圣人心。杜编在第三队第三区队第九分队,队长为金佛庄,同学有陈赓、李仙洲、侯镜如、黄杰、关麟征等人。

开学不久,学校开始办理入党登记。杜聿明同时收到 *** 员和 *** 员两份登记表。他接受了 *** 党员登记表,成为正式的 *** 党员。

杜聿明受训六个月后,被分配到何应钦第一教导团第一营第三连当见习官兼军需上士。他精心安排士兵每月六元的伙食费,带着炊事兵上街买菜,然后又跟着下厨房做饭,全连伙食办得很好,深受连长和土兵的称赞,不久擢升为第二排副排长。他当副排长后,却对士兵要求苛刻,以致不得人心,处境困难。

1925年春,杜聿明随教导第一团参加第一次东征。时任该团宣传队长的陈赓,见杜在连里呆不下去,便把他调到宣传队当队员,担任检查部队军容风纪的任务。他发现任何一个官长或士兵,只要打破老百姓的一只碗或损坏一棵庄稼,都要有关人员照价赔偿,不稍假借,有时自己掏钱赔偿。攻淡水城时,蒋介石挑选敢死队员,作为爬城先锋,他自告奋勇报了名,但未被入选。

东征军攻克淡水后,杜聿明长了一身疥疮,请假回广州医治。疥疮治愈后,杜与其他三人回黄埔军校谒见党代表廖仲恺,廖不禁大喜,说:“你们来得正好,胡景翼(国民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河南军务督办)要办军官学校,连连打电报请广州派人协助,现在派你们到河南去,帮助胡筹备建校。”临行前,廖将一封信交给杜,要杜经过北京时,将信面呈孙中山先生。

同年3月初,杜一行四人到了北京,受到汪精卫的接待。他们见到了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孙中山。杜聿明将廖仲恺的亲笔信双手递给了孙先生的副官马湘,后写了一封致廖先生的信,汇报子孙中山的病情。接着,他们转赴开封,在胡景翼的直接领导下,协助苏联顾问,筹办军校。仅一个月之久,胡因病去世,新任军长岳维峻(原第二师师长)对苏联顾问和黄埔学生都不相容,杜等在河南没有容身之地,被迫返回陕北。

不久,国民二军高桂滋团补充营营长、大地主吴宝山为扩大日已的势力,用重金聘请杜聿明为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未几,补充营在榆次被晋军缴械解散,杜被押至太原监狱卜太原警备司令孪生达是老同盟会员,对黄埔学生抱有好感,将杜释放,还摆一桌酒饯行。之后,杜郑重地给广州革命大本营及黄埔军校分别写了书信,汇报自己的情况,请示行动。 *** 中央组织部即回信指示:希望杜聿明仍留北方,争取机会和马湘联系,参加在北京碧云寺停厝的孙中山先生灵榇的守护。这时,正好高桂滋奉令率部开赴北京,担任京畿的卫戍勤务,重新组编的吴宝山补充营也随团北上。到达北京后,高桂滋将补充营改为特务营,派该营进驻西山碧云寺静宜园,守护孙中山灵榇。杜聿明仍任该营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

1926年7月,广州革命 *** 誓师北伐。杜聿明获悉这一消息,决心南下归队。他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南京,不幸被孙传芳的稽查队抓获,关进老虎桥监狱。一天深夜,他约同牢囚犯数人, *** 逃出,乘船到达武汉。

杜聿明逃到武汉,就去见邓演达(时任 *** 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武汉行营主任,湖北省政务委员会主席等职)。邓向他了解北方一些情况后,问:“你现在准备到那里去?”他说:“我准备到南昌找校长。”邓只叫他到武昌南湖学兵团找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兵团团长张治中。

当时,武汉正发生“血花剧社”事件。张治中会见杜聿明时,问杜对此事件有何看法。他说:“我反对血花剧社有人提出反蒋的口号,我认为反对校长就是反革命。此中定有人捣鬼。不过我们 *** 的处理也有不当之处,这种小事不必弄成惨案,搞得舆论哗然,不利于革命。”张连连点头赞许,并提醒他,现在外面思想情况很复杂,一定要有自己的坚定信念。张还劝他,在南昌方面战局未定以前,不必去找蒋介石,可以留武汉工作。因此,杜聿明打消了去南昌的念头,在张治中学生兵团任第一营第三连中校连长。

宁汉彻底分裂后,武汉方面的倒蒋运动达到了鼎沸的程度。有一天,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在武昌阅马场召开大会,将枪决洪君器。洪是张治中的内弟,在学生兵团任职。洪的传令兵告密说:“张治中、洪君器等企图将学生兵团带到南京。”于是,武汉当局逮捕了洪。会上,当众人高呼“打倒蒋介石。枪毙洪君器”的口号时,杜既不举手,也不呼喊。当天晚上,三连召开 *** 员和 *** 员大会,对杜聿明提出质问,杜始终不回答一句话。最后,全连以党员大会的名义,决定将杜先行禁闭,待请上级彻底查办。有一天,他听到正在闲谈的一个守卫说:“这些都是反动分子,很快就要枪毙掉。”当晚,杜冒死逃了出来,扮成商人模样,乘船前往南京。

杜聿明到南京后,找到了张治中,此时张任总司令部训练处校阅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又带杜去见蒋介石。蒋很高兴,给了杜一些钱,并叫他到总司令部黄埔同学会登记处登记。张遂委任杜为校阅委员会中校委员。

同年8月,蒋介石被迫下野,张治 *** 国考察,杜聿明跟着也失了业。他只好靠南京黄埔同学会每月十二元津贴维持生活。

1928年夏,张治中考察回国,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令杜为该校杭州预科大队第二中队中校队长;次年初,杜回南京军校任第七期第四队中校队长;同年冬又任新编第一师第二旅参谋主任。1930年初,蒋介石成立教导第二师,张治中任师长,杜聿明任该师第二旅第五团一营中校营长,不久升为该师第六团上校团长。

1930年冬,教导第二师改 *** 为陆军第四师,杜为第十二旅第二十四团团长。他认为团长这个职务很关键,搞得好就能爬上去,搞不好就会一蹶不振,因此格外奋发努力。师长徐庭瑶要求邯属甚为严格,看到多数团队都是松松垮垮的样子,唯独杜团认真遵照其指示办事,教育训练各方面井井有条,操练娴熟,因而对杜大加赞赏。

1932年初,徐庭瑶的第四师奉命开皖北参加大别山“围剿”红军,在霍丘被红军旷继勋部击败。在关键时刻,徐令第二十四团全力反攻,杜聿明率部穿插,突入霍丘,使红军损失重大。徐庭瑶为他记首功,并上报晋升杜为少将团长。这年冬,徐升任第十七军军长,杜被委为该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旅长,不久升为该师副师长(师长关麟征)。

1933年2月,日本侵略军分兵三路进攻热河,第二十五师奉命从徐州、蚌埠一带开往通县集结,阻击敌人。3月9日,第二十五师到达石匣镇后,杜聿明和关麟征驱车往古北口,与东北军军长王以哲联系。王要第二十五师接替第一一二师的长城阵地,在第一线担任防守,关不同意接防长城阵地,坚持在古北口南城占领第二线阵地。双方相持不下。杜乃向关建议说,从地形上看,长城比古北口地势高,高屋建瓴,得之则占先制之利,可以瞰制来犯之敌,可是关不同意。结果,第二十五师占领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形成第二道防线。而第一一二师主力却撤守古北口以西高地,仅留一个团守备长城第一线。

第二天,日军西义第一军第八师团及骑兵第三旅团迅速突破左翼第一一二师阵地,进占古北口关口,并乘胜向第二十五师阵地发起攻击。关鳞征指挥所部张耀明第七十五旅反攻,在争夺高地时负伤。这时,杜聿明 *** 师长职务,指挥该师官兵,继续同日寇浴血奋战。3月12日,杜奉命将阵地交与第二师,率部撤至密云整补。

这年秋,杜聿明进入南京中央军校开办的高等教育班进修。学习期间,经同乡、黄埔一期同时毕业的马志超介绍,参加了夏兴社。

1936年春,杜聿明从中央军校高级教育班毕业。杜本应返第二十五师供职,但由于和师长关麟征相处不甚和谐,不太愿回去。徐庭瑶即向蒋介石保荐他到新成立的南京陆军交辎学校担任学员队队长。1937年,交辎学校战车营、交通兵第二团所属装甲汽车队合编,并补充一批战车,建成 *** 军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州,杜聿明委为第一任团长。“八·一三”淞沪抗日时,杜率领装甲兵团第一营的二、四两连,在上海汇山码头协同步兵阻击企图登岸的日军。

1938年,装甲兵团撤至湖南湘潭整训,不久该团扩编为第二百师,以杜聿明为师长。杜认为,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拥有优良装备只是条件之一,最重要的还须有能够使用这些装备的官兵,否则,优良的装备就是一堆废铁。因此,他集中全副精力大举练兵,决心在短期内将第二百师练成一支能够驰骋疆场与日军打硬仗的劲旅。

杜聿明主张练兵首先练官,练官首先练自己。他自从任装甲兵团团长开始,就很注意这个问题;当师长后,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为了掌握技术。他穿上工作服,刻苦学习驾驶和修理,常常钻到车底下修底盘;他还把新发现的问题,随时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如:战车和步乒联合战斗如何协同;单车与群车之间的配合;战车射击和伪装;战车与炮兵协同等问题。杜善于学习,做到不耻下问,深入探索,终于由外行变成内行,逐渐系统地掌握了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指挥要领。在他的带领下,全师官兵钻研技术蔚然成风,形成了练兵 *** 。当时, *** 随军记者评论说:“他虽非机械专科出身而钻研机械知识,极有心得。治军之暇,仍手不释卷,将来学问之造诣,兴事之成功,无可 *** 矣。”

杜聿明说:“我们不但要加强作战指挥和战斗训练,还必须注意到加强精神训练,丰富官兵文娱生活。”他特委了一批政治干部,经常向官兵灌输爱国主义思想,要求连队成立小型俱乐部,创办黑板报,教唱军歌,经常组织球类、田径比赛。这些措施,深受官兵的欢迎。

1938年12月,第二百师扩编成新编第十一军,从湖南湘潭移驻广西全州,杜聿明委为副军长(军长徐庭瑶)。不久, *** 又改为第五军,杜升任军长。该军是 *** *** 在抗日战争初期成立的唯——的机械化新军。杜提出:“操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新军具有“五除”(除骄、惰、伪、欲、恶)、“三习”(习精、诚、勤)的朝气。

这时,杜聿明把练兵的重点转移到步兵师的训练上来。杜认为,战场上决战的胜负,阵地攻防的得失,完全依靠步兵来完成,机械特种兵,只在火力协同,用火力的优势来压倒敌人,要达到攻必克,守必固,全部歼灭敌人于战场上,是要由步兵师来完成的:所以,他非常重视士兵体格,并注重射击、刺杀、投弹、夜战、近战等训练。他每到各团、营、连看士兵训练时,都一一做示范,同士兵用步枪、轻机枪射击比赛,提出谁打得满分,当场发奖金;发现教育上有发明创造的,当场讲评表扬,并传令各师派军官来观摩。后来重庆军事委员会派员来校阅,第五军的军事训练列为全国第一。此时,杜聿明年仅三十四岁。

为截断我西南国际交通线,从1939年夏起,日本侵略军集结兵力,准备开辟华南战场。11月17日,日寇在防城、北海登陆,进占钦州,19日,又突破小董防线,向南宁进击。杜聿明的第五军奉命从全州向南宁附近集中,准备攻击由钦州、防城登陆的北进之敌。

11月24日,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旅团长是中村正雄)进占了南宁,一个月后,又攻陷了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面对日寇气势汹汹的进攻,杜聿明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战局,估计了敌人的弱点,向重庆最高统帅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乘敌孤军深入后援未济之时,集结优势兵力,配合地方民众,迅速反攻,以击破侵敌而恢复国际之重要交通。”

12月16日晨,杜聿明奉命率第五军担任对邕宾路的正面攻击(参见昆仑关战役),意在先行击破昆仑关及八塘附近之敌。杜召集团长以上会议,宣读作战部署:以郑洞国荣誉第一师从正面进攻;戴安澜第二百师为总预备队;邱清泉新编第二十二师迂回敌后进出南宁以北;向六塘守敌攻击,以截断南宁、昆仑关交通联络,孤立昆仑关之敌。第二天,白崇禧和陈诚到谭蓬村第五军司令部视察。陈严令杜要如期攻克昆仑关,直下南宁。杜连声称“是”,毫无难色。

12月18日拂晓,反攻开始。在战车、炮火掩护下,杜聿明第,五军对昆仑关守敌进行了猛烈的攻击。郑洞国师与日寇展开白刃战,首先占领了仙女山。当晚各部乘胜进行夜袭,相继占领了老毛岭、万福村、441高地,最后占领了昆仑关。可是,19日午后,日军在大批飞机掩护下,进行反攻,昆仑关又被夺去了。此后,双方反复争夺,官兵伤亡甚重。

杜聿明在此期间,集中全副精力掌握战机。虽然敌人的炮弹纷纷落在指挥所附近,在杜的身边爆炸,但他极为镇定。从容指挥战斗。他随时传令嘉奖并用物质鼓励作战英勇的部队,以鼓舞士气。他每天随身携带一部 *** 机,一架望远镜,冒着敌军炮火的轰击和敌机的轮番轰炸,不计个人安危,来到便于了望的前沿阵地,观测敌情战况,因而对昆仑关周围地形和敌阵兵力火力,能够作出合于实际的判断,并据以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经过缜密的研究比较,并同各师长研究后,他决定采取“要塞式攻击法”,逐步缩小包围圈,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

杜聿明命令第二百师副师长鼓璧生率部从公路左侧越过昆仑关,形成包围之势;邱清泉师把战车埋伏在公路两旁的丛林地带;郑洞国师则加强右翼攻势,再度进入昆仑关内敌军纵深阵地,将敌指挥部及炮兵阵地摧毁。战斗整整打了十八天,于31日以中国军队获重大胜利而告结束。

昆仑关一战,日军损失空前巨大。据日本战后公布的材料统计,这次战役,第十二旅团班长及军官死亡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士兵死亡四千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在九塘被郑洞国的第三团击毙。中村正雄临死前在日记本上写道:

“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那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更强的军队……”

昆仑关战役中国军队获得重大胜利,捷报传出,举国欢腾。全国各地的记者纷纷前来采访。当时的《中央日报》在题为《记杜聿明将军》的文章中称:

“我国机械化部队开始歼敌,则自杜将军聿明督率始,在昆仑关大捷后,敌人开始认识到?我国军队已踏入世界近代军队行列。”

部队经过休整以后,杜聿明在巍峨的昆仑关上,建立了一座“第五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并亲笔写了四百多字的悼念碑文。他对记者说:“这次抗战胜利,各位在战场上都亲眼看到了,请如实宣传,用不着格外夸大,但有一点是需要着重宣传的,那就是要强调本军是民众的武力,民众是本军的父老,所以诸位要记载这一次胜利,千万要带一笔,本军的胜利,其实也是民众的胜利。”

1941年2月,杜聿明作为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成员,赴缅甸、印度、马来西亚作军事考察。

在考察完毕的那个晚上?杜聿明依据为期一百天审慎考察所得到的情况,进行了冷静的分析,然后,通宵达旦地在长达三十万言的“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上,执笔写下这样的结论:

“日本对于中国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将不是从中国境内截断,而是配合它对亚洲的政治战略整个策划的。日军侵略越南并与泰国建立友好条约表明,它即将向英国的远东殖民地进军,这样既可夺取英殖民地,又封锁中国,起一箭双雕的效果。”

有鉴于此,杜聿明提出中英两军为确保仰光海港之目的,应集结主力在缅甸边境预先构筑阵地采取决战防御。后来编成的《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由杜拟的中英缅共同防御计划草案。

当时正在缅甸的英国驻新加坡总督波普汉中将看了这份报告书,不觉大吃一惊,间杜:“象你这样富有理智而又刚强果断的将领,中国有多少?”

杜聿明自豪地回答:“俯拾皆是。”

“那末,胜利属于你们!”身着戎装,胸前佩着数枚勋章的波普汉中将站起来,两脚一并,给杜聿明行了一个军礼。

1942年初,日军第十五军饭田样二郎率四个师团分两路向缅甸进攻。中国派出远征军,杜聿明为第一路副司令长官。中国和英国军队集结后,策定作战计划,分三路南下迎击日军。杜聿明第五军为中路军,于3月9日接替英缅军在同古的防务(参见滇湎路战役)。

杜根据所获敌人文件,了解到当面敌情及作战意图后,认为当面之敌,最多不超过两个师团,决心集中兵力,利用同古有利地形,击破当面之敌,进而协同英缅军收复仰光。杜的方案,得到了罗卓英(第一路司令长官)、美国史迪威(参谋长)的同意。

3月20日,同古诸战开始,一连数日,敌陆、空配合并与炮兵、战车协同进攻。至26日,正面敌人以其三个联队向同古西北角猛攻,第二百师第六团阵地被突破;27日,新编第二十二师到达同古以北,与敌遭遇,双方彻夜对峙。28日,日军北守南攻,在同古北修筑工事,企图阻止新编第二十二师前进,而集中主力猛攻第二百师,并施放糜烂性毒气,第二百师官兵伤亡甚重。杜聿明即指挥新二十二师对当面之敌施行猛攻,进占南阳车站,以解第二百师之围,但日军凭借附近建筑物固守。两军反复争夺,激战至30日。

这时,远征军东路第六军,西路英缅军,均正与日军展开激战,不能如期按原协定进入前线,而日军从仰光派出的后续部队将很快加入攻击,对第二百师实行强行包抄。第二百师已连续战斗十二天,补给中断,粮弹两缺,有被敌各个击破的危险。杜聿明遂决心令第二百师突围撤退,以图集结兵力,俟机再与敌决战。

就在杜聿明下令第二百师突围的时候?吏迪威坚决反对,坚持以不足兵力向敌攻击,并派参谋窦尔登监督杜实施。杜以“保全战力,这是任何一个指挥官的常识和义务”为由拒绝,不服从史迪威的命令,开始实施有计划的主动撤退。经过缜密部署,杜令郑庭笈指挥第二百师城内部队向敌佯攻,主力迅速撤退,于30日退出同古;安全渡过色当河。第二百师师氏戴安澜事后深有感触地说:“下令冲锋,原本是步兵打仗的口头禅:紧要关头人敢于下命令撤退,才是指挥官的真功夫啊!”

第二百师撤退后,杜聿明鉴于同古被围的教训,制定了“利用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攻击”的战术,这就是中国抗战史上著名的斯瓦逐次阻击战。

30日晚,杜命令新二十二师在斯瓦河南北两岸构筑数个梯形阵地,两侧埋伏阻击兵,阵地正面埋设地雷。新二十二师采用这种战术,运用灵活,虚虚实实,使日军捉摸不透。远征军先攻继守,用逐次抵抗战术与日军五个联队激战达十二次之多,迟滞达半月之久,敌军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人员装备极大消耗的代价,达到了以少胜多,以劣制优的目的,成为抗战史上一罕见的战例。

4月13日,英军要求中国军队接替英缅军西路防区,企图浑战撤走,史迪威、罗卓英重新部署作战方案,准备在曼德勒会战,命令第五军、第六十六军分布在长达三百公里的平(满纳)曼(德勒)公路上。杜聿明认为这样分散兵力,会被敌人各个击破,一再申述棠吉的重要性,主张要么退守棠吉,守住腊戍前方门户;要么就在平满纳打下去,反对无准备的曼德勒会战,但未受到史、罗的采纳,杜只得从命,放弃了棠吉。于是日军重新进占棠吉,并直取腊戍,从西南面截断了集结于曼德勒准备大战的中国主力军后方,在曼的第五军,不得不向伊洛瓦底江西岸撤退。从此,远征军走上了惨败境地。

此间,史、罗丢下部队只身逃往印度,并电令部队全部向温藻撤退,而蒋介石又命令部队向密支那、片马转进。杜决心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执行,向国境撤退。

第五军各部回国经过之处,都是些崇山峻岭,人烟稀少的地方,给养困难,而又蚊蚋成群、蚂蟥吸血。沿途官兵死亡相继,尸骨暴野,惨绝人寰。杜本人亦感染重病,几乎殒命。第二百师师长戴安澜在同敌激战中负重伤,不治去世。

杜率第五军残部回国后,一再向蒋介石检讨说:“这次作战失败是学生指挥无能,未能完成任务,为国争光,请校长处分。蒋不仅没有给杜处分,反而擢升杜为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之职。

杜聿明就任新职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蒋介石和云南行营主任兼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矛盾非常尖锐,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冲突。蒋处心积虑要翦除龙云。杜深知如果不搞好与“云南王”龙云和同盟军美军两方面的关系,不仅自己在昆明蹲不下去,更重要的是不能完成“捍卫西南战略要点”的重任,有负厚望,弄得不好甚至会身败名裂。他冥思苦想,寻求妥善对策,几乎废寝忘食,最后,他横下一条心:“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决定对龙采取表面应付、内加警惕的方针。此后,杜和龙云周旋,恪守部下对长官的应有态度,执礼甚恭。如有关行营和地方 *** 的事项,在处理前杜都向龙云请示,经龙同意后再执行,决不专擅。数年间,杜渐渐取得了龙云的信任,表面上看来二人感情融洽,几乎无话不谈。对于龙云左右重要负责人员,杜则广为接纳,经常和他们打牌喝酒,参加一些 *** 集会,互相称兄道弟,以示彼此无所猜疑。杜对美军也小心照顾,美军有所要求,能办到的马上就办,尽量满足,不能办的,则婉言解释,免除误会。美军在公余之暇,经常举行各种 *** 和晚会,杜也去应付,凡接到美军邀请,大都准时到场,一道翩翩起舞。杜的这种做法,虽然引起了不少 *** 军政人员的非议,甚至有人向重庆控告。然而,蒋介石却对他抚慰再三,并开了一张巨额支票送给他,令其安心履行原任务。

1945年4月初,蒋介石突然电召杜聿明去重庆。蒋与杜一见面,就问:“你来的时候看到什么人没有?”杜答:“谁也没有看见。”蒋高兴地连声称好,接着说:目前准备对日本侵略军进行总反攻,必须先安定后方,统一云南的军事政治,保障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现在拟调龙云到中央任军事参议院院长,恐其不服从中央命令,你要在军事上作彻底解决龙云的准备,先将昆明附近的国防-正事全部控制,然后在我明令到达的同时,即以武力解除龙云的全部武装,限龙云于3日内到重庆。并问杜有何意见。他一口就承担了这个任务。蒋介石昕了很高兴,要杜即刻回昆明作准备。可是,何应钦(当时驻在昆明的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认为,劝龙云自动辞职是可能的,龙不会顽固恋栈,这样解决可免于动武。杜聿明也表明同意。于是,何和杜从多方劝龙云自动辞职,历经三个月之久,龙云却毫无退意。

是年8月9日,蒋介石再次电召杜聿明到重庆,面授机宜。蒋指示说:“你这次回去做解决龙云的准备工作,除军事准备外,还要对云南的通讯、交通及各机场作周密的布置,防止龙云逃跑。”

8月11日,杜聿明飞回昆明,立即进行解决龙云的准备工作。在军事方面,杜假借到沦陷区大城市解除日本武装作准各为掩护,对排长以上军官亲自教授沙盘模拟演习,对龙云在昆明的兵力、驻地作了调查研究,拟定了对策,以期在短时间内将龙云的武装彻底解决。昆明通全省的 *** 、电报、公路、铁路及飞机场,也制定了严密控制办法,使龙云与外界隔绝,无法逃走,只留五华山弹丸之地和一营卫队,让龙云自己决定去从。对于如何投送蒋介石命令,说服龙云就范也作了准备。这些工作秘密进行了一个月之久,才告完成。

杜斌丞 老婆是谁

高岗(-),10月25日生,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人。原名高崇德,字硕卿。贫苦农民家庭出身。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之一,中华共和国副主席。

年考入横山县立第1高级小学。受党员活动的影响,组织学生自治会,曾任学生会主席,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学校开除学籍。被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收入该校就读。

年1月,由时任国民革命军西安军事队大队长的吴岱峰介绍,入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2月加入中国党(一说年入党)。6月和横山党支部取得,举办农动通俗讲习所,成立农民协会等。

年秋到佳县、吴堡一带组织众抗粮抗捐。不久调肤施县开展地下工作。年被派往军阀部队开展兵运工作,任学兵队党的特别支部副书记。

年1月至5月任冯玉祥部骑兵第4师特别支部副书记。

年2月起任红军陕甘游击队交通员,后升任第2大队委员。

年8月至11月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委员。

年11月至年1月、年6月至8月任红26军第42师委员。

年1月至5月任第2路陕甘边区工农游击队总指挥部委员。5月任陕甘边区革命委员。

年2月至9月任西北工作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前敌总指挥部委员(同年5月起)。10月在陕北红军十五军团肃反时被捕,后被派人释放,11月底中组部对高岗和刘志丹等人。

年1月被派到内蒙古三边地区。6月至10月任蒙古工作委员会负责人。10月任陕甘省委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副书记,12月任书记。

年5月至9月任陕甘宁特区委员会执行委员,

同年8月至年4月任陕甘宁边区党委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书记。

年8月至年9月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委员(年1月起)。

年5月至年9月任陕甘宁边区委书记。

年11月至年5月任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

年1月起任生产运动委员会委员。同月至年8月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长、议长。

年冬至年8月任陕北公学董事会成员。

年9月至年5月任陕甘宁边区局书记。

年4月起任后方工作委员会委员。

年5月至年9月任西北局书记,

年6月至10月、年5月起任西北局部部长。

年6月起任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年9月至年4月任民族学院院长。

年10月起任干部审查委员会委员。

年6月起和任弼时一起负责陕甘宁边区系统分区学习委员会。同月起任西北局财经委员会成员。

至年7月,高岗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委员,

年至年9月任 *** 委员。

年5月至年2月任西北党校校长。

年12月起任西北局友军工作核心组主要负责人。

年5月出席六届七中全会,参加组织问题报告准备委员会和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

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主任率团出席中国党第七次全国,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在大会上作关于争取中间分子、生产、作风问题的发言,当选为委员。局委员。后奉命赴东北,任东北局常务委员。

年11月至年1月任北满军区司令员。

年5月至年5月任东北局副书记兼(年6月起),

年8月至12月任东北局 *** 书记。

年6月至年12月任东北联军副委员。

年1月至8月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副委员。同年6月至年3月任东北分会委员。

年6月兼任东北局办公厅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同年9月起),

年4月兼任财经委员会主任。

年8月至年6月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任东北军区副委员(年11月起)。

年5月起任东北局书记。同年6月至年9月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委员,

年11月至年4月任党委书记。

年8月至年1月任东北主席兼经济计划委员会主任(至年8月)。

年10月至年8月任中华共和国副主席。

年10月任革命委员,

年11月至年8月任副主席。

年10月至年8月任东北局书记,年8月至年4月任东北局第一书记,

年1月至年2月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

年11月至年8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年调工作。年2月在七届四中全会上因同饶漱石进行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受到揭发和批判。

年2月17日,第一次自杀未遂。

年8月17日自杀身亡。年3月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毛主席处理高岗的最初想法

年,和党揭露了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在揭露和批判高、饶反党联盟问题时,对高岗的批判是很严厉的。当时,有两个心情,一是认为在党的高层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出了这样的问题,说明建国后,我们的一些干部、尤其是一些高级干部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们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们开始争权力、争地位了,这使在震惊之余十分恼怒。二是他过去一直十分相信高岗,可是高岗却在背后搞阴谋。正如后来所说的,他“对于高岗、饶漱石,没有看出他们是坏人”。自己感到,他对出现高、饶事件,是有责任的。

尽管对高岗党、搞阴谋的问题十分气愤,也很恼怒,但他出于对干部的爱护之心,还是要挽救高岗的。由于高岗拒不承认自己存在党、搞阴谋的问题,迫不得已,只好决定将批评高岗的范围扩大,在全会上公开批评。但扩大归扩大,最后还是要挽救高岗的。而高岗却死心塌地,对抗组织对他的批评、帮助和挽救,还于年2月17日以自杀行为表示他的对抗情绪。2月17日高岗自杀未遂。

得知高岗自杀未遂的消息后,十分关注这件事。他指示有关部门,对高岗要特别保护,还同意了周恩来做出的对高岗实行隔离审查的意见。和周恩来都是出于对高岗的一片好心,怕他再出问题。隔离审查,就是为了保证高岗不出危险。隔离期间,对高岗的待遇是十分好的,他不但在生活上仍然保持国家副主席的水平,而且还照样阅看文件,各种书报。为了和缓一些,还决定,批评、帮助高岗的座谈会停开一天。后来接着开的座谈会上,大家对高岗批评的口气也放得轻松了一些。大家着重于和帮助,上纲的说法少了许多。座谈会后,决定让高岗停职反省,在家里写书面检查。那时,也没有向全党传达高岗的问题,在内部,对高岗批评的调门也逐步降低了。

、李和王首道对高岗的评价

延安整风时期,在《整顿党的作风》那篇著名讲话中,提到并且称赞了高岗。他说,许多根据地是八路军、新四军到后才创立的,许多地方工作是外来干部去后才发展的。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完全团结一致,只有本地干部大批地生长了,并提拔起来了,根据地才能巩固,我党在根据地才能生根。接着,同志比较了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长处和短处:外来干部比较本地干部,对于熟悉情况和众这些方面,总要差些。拿我来说,就是这样。我到陕北已经五六年了,可是对于陕北的情况的了解,对于和陕北的,和高岗同志比较起来就差得多。年以后出版的《选集》,勾掉了高岗的名字,把后面这句话改为“和一些陕北同志比较起来就差多了”。

年2月28日,审阅了周恩来在高岗问题座谈会的发言提纲,并亲笔作了一些修改。提纲中有一段话是:

“在的革命斗争中,高岗虽有其正确的有功于革命的一面,因而博得了党的信任,但他的个人主义思想(突出地表现于当顺利时骄傲自满,狂妄跋扈,而在不如意时,则患得患失,泄气动摇)和私生活的腐化欲没有得到纠正和制止,并且在全国胜利后更大大发展了,这就是他的黑暗面。高岗的这种黑暗面的发展,使他一步一步地变成为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实际 *** 人。高岗在最近时期的反党行为,就是他的黑暗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就是资产阶级在过渡时期企图、破坏和腐化我们党的一种反映。”

这段话中的“高岗的这种黑暗面的发展,使他一步一步地变成为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实际 *** 人”,和“同时也就是资产阶级在过渡时期企图、破坏和腐化我们党的一种反映”,是亲笔加写的。

年,李在一个座谈会上说:

“第一,年西北局高干会的路线是正确的;第二,高岗在边区党委和西北局的工作是执行路线的;第三,土地革命时期陕北有两个领袖——刘志丹和谢子长。”

年,王首道在一个会议上说:

“高岗在陕北同刘志丹等人,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是有功的。红军到达陕北以前,一度要把他们抓起来当作右派,后来我们给他们平了反,刀下留人,高岗是很感激的。但以后,高岗极端个人主义发展,走上了反党和自绝于的道路。”

陕西省榆林中学的校长简介

吴忠宝,男, *** 党员,1963年生于绥德县韭园乡吴家畔村,榆林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原绥德中学校长。大学本科毕业,教育硕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榆林中学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全国读书育人“乙种奖章”获得者,陕西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两次被评为陕西省教学能手,榆林市首届十佳杰出人才,榆林市拔尖人才,榆林市“152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绥德县第十五届党代会代表。

2009年2月15日,陕西省榆林中学全体教职工大会通过,任陕西省榆林中学校长。 满清时期(1903-1911)

光昭、刘思翥、王公亮、贾振镛、张启潘

民国时期(1912-1949)

杨舯宣(1912-1913)

郭维潘(1913)

杨舯宣(1914-1915)

高勤学(1915-1917)

王麟辉(1917-1918)

杜斌丞(1918-1927,1925年后由孙丽生、高宗山 *** )、

马师儒(1928)

马济川(1928-1931)

柳砚琛(1930)

赵弘文、翟大勋、阎广誉(1931-1932,共执校务)

徐绍林(1932-1937)

杨尔琛(1937-1940)

杜燮昌(1940-1945)

高振国(1945-1949,1947年后由姜纯粹 *** )

共和国时期(1994--)

霍仲年(1949-1956,兼,1953年后由崔焕九 *** )

李飘萍(1957-1967)

姚志英(1968-1970,兼)

姚崇华(1970-1971)

王逢耀(1971-1972)

刘哲(1972-1973)

田润生(1973-1975)

阎荣凯(1975-1977)

宗秀槐(1977-1984)

黄振国(1984-1993)

艾建国(1994-2001)

常胜富(2001-2009,2008年7月后,由吴忠宝、李自川 *** )

吴忠宝(2009--)

榆林第十中学怎么样?

榆林第十中学历史

深厚。我校校址历史悠久,已有115年的历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校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青砖红瓦,青砖照壁,红瓦塞顶;古色古香,拱形圆门,白墙灰瓦;校园书香氛围扑面而来,烘托校园百年古韵特色,散发古典气息。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陕北教育、革命的摇篮。杜斌丞、魏野畴、李子洲等在这里传播真理;刘志丹、谢子长、刘澜涛等从这里走向革命;张季鸾、柳青、高景德等在这里树立宏志。博爱、感恩、奉献、成功的慈善文化在这里生根;认真,负责,吃苦,严格的精细文化在这里展示;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红色传统在这里发扬。

学校名称榆林第十中学

所在地区陕西榆林

学校地址陕西榆林市北大街解放上巷20号

学校 ***

严格。学校“一切工作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一切工作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切工作为了培养优秀人才”。校园管理实现“午巡、夜巡、教训”三巡,餐饮管理实现集团公司委托经营,住宿管理实行楼管责任和班主任值班巡查相结合,保安管理实行了保安公司招投标,老师管理实现晨会和常规工作常态化。时间管理实现碎片化和整片化有机融合,初中部“激励机制,赏识教育”,高中部“精准指导,追赶超越”;形成了每天无空档管理,课余无偿指导,周末节假日全程陪伴,寒暑假深入家庭交流的工作常态,锻造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

榆林第十中学管理

学校构建“1-6-3”品德教育新模式。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坚持全员管理、全员育人、全面渗透、全面发展、全面育人、全体参与的原则,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一体。践行先 *** 、后成才的德育原则,德育积分卡保障全员育人,部分学生教育会落实精细管理,十个奖助学金资助项目全覆盖;衣恋阳光班、杜斌丞班、高景德班一批品牌班级的建设,升旗仪式、德育积分卡、弯腰工程、成才六项奖、十佳之星、主题班会、主题家长会、校史教育、“三爱”、“四自”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等为切入点;多渠道多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榆林第十中学理念

学校构建了“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讲练结合,激发学生智慧;深化了实验教学改革,重视实践锻炼,提升学生能力;率先在全市开启了“走班教学模式”,提升质量,对接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日会、周清、月结,基础知识点点落实,能力培养步步提高,综合训练融会贯通,专题训练层层深入”为教学原则,日渐形成“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的学风和“文明睿智、健康向上”的校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社会认同,在全市教师学科能力竞赛中我校高中数学取得五连冠的好成绩。

榆林第十中学师资

学校拥有一支爱校爱岗,敬业乐业,业务超群,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75名,其中研究生学历38人,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省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90多名,省市级优秀教师、品德模范、美德教师、优秀 *** 员、新媒体新技术、微课制作、全市学科能力竞赛决赛一、二、三等奖等150余人,彰显师资队伍实力;老、中、青结构合理,保障十中可持续发展;国家、省、市级课题,优秀论文,近400项教科研成果,凸显教师科研水平。

学校遵循“修德、精细、博学、发展”的校训,学校全面更新了设施设备,实验室、科技室等56个功能部室彰显时代特色;校园设施设备完善齐全,慈善展室彰显魅力,生物标本室独具特色,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阅览室、书屋、展室、15万册图书培育校园英才;学校拥有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完整的教学设备,“一部十八室”已全部配齐,理化生实验开出率100%。实现了网络班班通、校园有线无线全覆盖,五百兆光纤、智慧课堂助力十中人追赶超越,奋进不止。

榆林第十中学成绩

著建校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逐年攀升,高考升学率位居全市前列。2016年高考我校二本上线人数222人,二本上线率达52.9%,一、二本上线率均为历年最高。在我校2016届高三毕业生中,初高中皆就读于我校的苏敏同学,高考以605分的成绩获全市文史类第八名,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在2017年高 *** ,我校二本以上升学率由2016年的省级标准化高中第五位上升为第四位,高考目标任务完成率位居全市省级标准化高中第二,榆林城区第一;2017年高一新生录取分数线为482分,位居全市第三,创历史新高。2018年学校高考一本、二本升学率双双超额完成教育局下达的高考任务,双双超百,二本上线54%,位列榆林城区高中第三。

榆林第十中学口碑

学校在社会满意度测评中连续五年位居市直高中学校第一,在2016年度、2017年度市直教育系统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连续两年唯一荣获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的高中学校;在2017年市直高中学校三风专项督导评估检查中,各项指标满意度位列市直学校第一,受到评估检查组领导的好评。我校已成为学生满意、家长信任、社会认可、 *** 放心的好学校。

榆林第十中学成果

学校相继被评为“全国体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国际生态绿旗荣誉学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实验室标准化示范学校”、“陕西省绿色文明示范学校”、“陕西省规范办学示范学校”、“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陕西省“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慈善志愿者先进集体”、“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榆林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陕西省中小学慈善文化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等100余项荣誉称号。

先后获得了“陕西省奥林匹克竞赛(生物、化学)优秀组织奖”、“奥林匹克竞赛(陕西赛区)团体优胜奖”、“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新课程资源应用展示活动评选网站组二等奖”、“陕西省中小学国际象棋锦标赛三等奖、二等奖”、“榆林市城区中学生广播体操比赛高中组第一名”,等奖项38个。学校被审定为全国信息化教育示范基地、陕西省中学校长研训基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创新培养基地。榆林市第十中学正以蓬勃的姿态崛起于塞上名校之林。

杜斌丞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杜斌丞纪录片第一集、杜斌丞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859Bj0CBQ1SW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930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