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谐谑曲(门德尔松谐谑曲op16no4讲解)

 2023-09-21  阅读 13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门德尔松谐谑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门德尔松谐谑曲op16no4讲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门德尔松有几部交响曲?还有交响曲的简略介绍?5部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11Symphony No.2 in B flat Major, Op.52 (Lobgesang)Symphony No.3 in a mino

今天给各位分享门德尔松谐谑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门德尔松谐谑曲op16no4讲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门德尔松有几部交响曲?还有交响曲的简略介绍?

5部

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11

Symphony No.2 in B flat Major, Op.52 (Lobgesang)Symphony No.3 in a minor, Op.56 'Scotland'

Symphony No.4 in A Major, Op.91 'Italy'

Symphony No.5 in d minor, Op.107 'Reformation'

第一交响曲

门德尔松的这首《第一交响曲》,c小调,Op.11,作于1824年,呈献给伦敦爱乐协会,属他15岁生日之前的作品。在此之前,其实12-14岁期间,他作过12首交响曲,这是第13号,但布莱特科普出版社出版门德尔松作品全集时,因早期作品为习作,且已遗失,故这一首开始,编为第一号。这首交响曲明显同时受韦伯、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的影响,1827年2月1日在莱比锡首演。

共4个乐章:

1.很快的快板,c小调,奏鸣曲式,以音阶性进行与琶音所构成的第一主题始,这一主题有莫扎特主题的味道,但是门德尔松自己的进行。第二主题以小提琴呈示,以降E大调,小结尾与韦伯《自由射手》序曲风格相近。发展部很简洁,以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前的木管经过句及小结尾材料为主构成。再现部后以C大调而进入激情洋溢的终结部。

2.行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充满浪漫气氛,以门德尔松自己的六重奏慢板的开头主题相似的旋律构成第一主题,经过句后,木管加以强调,然后是第二主题。发展部极短。

3.小步舞曲,很快的快板,C小调,三段体,有谐谑曲性格。主题与第一乐章第一主题有关,使用模仿手法展开,中段有圣咏合唱的气氛。

4.热烈的快板,C小调,奏鸣曲式,与莫扎特与海顿的终乐章风格接近,发展部使用巴洛克风格的赋格,结尾部亦是赋格风格。

第二交响曲(颂赞歌)

门德尔松的《第二交响曲》,降B大调,Op.52。1840年6月为在莱比锡举行的现代印刷发明人格登伯格400周年纪念日而作,实际是为3位独唱者和混声合唱而作的交响清唱剧。在这首作品总谱上,摘录有马丁·路德的题辞:“我在赐予我们以一切艺术的主的奉献中,特别地想见到音乐。”其歌词选自马丁·路德的德译圣经,此曲呈献给萨克森王腓德烈·欧格斯德,1840年6月25日在莱比锡圣托玛斯教堂,由门德尔松自己指挥首演。此曲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交响曲。

第一乐章,庄严肃穆地,有快速而庄严肃穆的序奏,降B大调.由3支长号庄严地奏出全曲有庆典性格的基本主题。主部为快板,第一主题活泼地,第二主题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有类似之处。

第二乐章,稍为激动的稍快的快板,g小调,自由的三段体,相当于谐谑曲。第一段有船歌的韵味,中段为G大调,以管乐表现圣咏风格的新旋律,小提琴插人第一段主题,双簧管予以基本主题的变形。

第三乐章,虔诚的慢板,D大调,三段体,有《苏格兰交响曲》慢乐章的韵昧,中段为D小调。

第二部,合唱。

1.庄严肃穆的中庸的快板始,有一段管乐序奏,序奏后,基本主题高唱“所有的生灵都要赞美主.哈利路亚,赞美主”。这一合唱进入中段为很快的快板,歌词为“奏弦乐以赞美主,以你们的爱来赞美主,所有一切人都敬仰圣名。”然后回到第一段,女高音独唱与女声合唱温柔地:“我们诚挚的心,虔诚之情赞美主。”

2.男高音独唱的宣叙调与咏叹调,宣叙调歌词大意为:“你们必须唱出因主而得救,唱出主不得不从深深的苦恼和屈辱中,拯救我们。”咏叹调为中庸的快板:“必要时候,主将感受我们的眼泪.用他的语言安慰悲哀的人们。”

3.合唱,回到原速,中板.歌词大意为:“你们因主而从一切苦恼中获救。必要时候,主将感受我们的眼泪。”

4.女高音二重唱与合唱,行板,其旋律与门德尔松自己的《无词歌》相似,歌词大意为:“我心焦如焚地等待主,主赐予我好意,接纳了我的恳求,信仰主的将有福。”

5.男高音和女高音的宣叙调,稍为激动的快板,C小调,后半部转为激动而很快的快板。男高音唱:“死亡向我们靠拢,地狱的恐惧向我们袭来,我们在黑夜中徘徊……”女高音宣叙调则宣告:“黑夜已经过去。”

6.合唱,活泼而庄严肃穆的快板,歌词大意是“黑夜已经离去,放下黑暗中的工作,拿起光明的武器。”

7.圣咏合唱,二段体,第一段是速度快的行板,八声部无伴奏唱:“如今,众人都以心、口、手来叩谢主的神光。”第二段合唱为:“赞颂主,给主以光荣和荣耀。”这一圣咏合唱,巴赫曾用于第七和第一百九十二号康塔塔。

8.女高音和男高音二重唱,持续的行板,g小调,歌词大意为:“因为这样,我以我自己的歌永远唱出对主的赞美,我感谢主赐予的一切善意。”

9.终结部合唱,不太快的快板,以赋格方式构成的合唱,最后以庄严肃穆达到 *** ,歌词大意为:“请给你们民族、国王、大地、苍天、主予光荣和权力。所有人都感谢主,赞美光荣。”最后以“哈利路亚,赞美主”而浮现基本主题,庄严地结束。

第三交响曲(苏格兰)

门德尔松的《第三交响曲》(苏格兰),a小调,Op.56,作于1830—1842年间,而其创作灵感始于1829年5月,应伦敦爱乐协会之约首赴英伦之时。此年7月,门德尔松到苏格兰,在爱丁堡霍里路德古堡遗迹诞生了创作此曲的灵感。他在信札上曾写道:“日近黄昏时,我们来到霍里路德堡,玛丽女王居住、恋爱的地方。那里值得一看的是爬上迂回的楼梯后,可看到一间小屋。当年追踪者爬上楼梯,在这里发现李吉奥,硬将他从屋里拖出,在隔了3个房间的拐角处将他杀死。四周的东西已经朽坏了,从中还可以望见蓝色的天空。我今天就在这间古老的房子里,找到了《苏格兰交响曲》的灵感。”门德尔松所说的古堡典故为,1566年3月9日夜,深得女王幸宠、被称为“外交顾问”的意大利乐手维多·李吉奥被一群贵族所杀。这首作品呈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即霍里路德古堡主人——苏格兰女王玛丽的第九代孙女,1842年3月3日,由门德尔松自己指挥爱乐乐团首演。

这部交响乐共4个乐章:

1.奏鸣曲式,序奏为稍快的行板,a小调,主题哀婉地由双簧管与中提琴表现,宛如对古堡的叹息。主部为略为激动的快板,a小调,第一主题仍带忧郁,为苏格兰舞曲风格。这个主题加强后,进入灿烂的合奏表现的副主题,气氛转变后,单簧管以E小调表现第二主题。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交叉后,轻松地推进,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两个主题变化而发展,再现部两个主题的原型再现。终结部先情绪激昂地进入 *** ,静止后序奏的行板旋律尤如回忆而再现。

2.不太快的活泼的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有谐谑曲性格。以苏格兰民族舞曲风格的第一主题为中心,与朴素的第二主题形成对比。呈示部后,发展部与再现部以规则的形式进行,舞曲风格的主题呈现欢快的节奏。

3.慢板,简单的奏鸣曲形式,在d小调短小的序奏后,进入A大调主部。第一主题由小提琴表达,充满忧郁,单簧管则以阴郁的形态表现第二主题。在极短的发展部呈示后,第一、二主题追忆般地重现,似乎是对古堡周围景色与古堡氛围的回顾。

4.最活泼的快板,a小调,奏鸣曲式。一开始就表现富有激情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同样充满活力。长大的终结部后半部为很庄严的快板,A大调,类似苏格兰民歌的旋律,色彩无比灿烂。这一乐章据说采自爱丁堡风笛演奏军乐的印象。

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作于1831-1833年,1833年5月13日由伦敦爱乐协会首演,门德尔松亲自指挥。这部作品是在意大利期间创作的,其中采用了一些意大利民间素材,所以门德尔松自己称它为“意大利交响曲”。

作品包括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评论家认为开头木管的表达就象意大利明媚的阳光,而小提琴象在召唤人们去探险。随着乐章的展开,人们仿佛置身于意大利那片美丽的国土。这个乐章,门德尔松充满信心,他说他自己"觉得象个青年王子"。

第二乐章,行板。这个乐章又称"朝圣进行曲",据说是门德尔松在拿波里街上看到宗教行列后产生的乐思。

第三乐章,优雅的中板。这个优雅的乐章更接近于18世纪的小步舞曲。

第四乐章,萨塔列罗,急板。萨塔列罗是一种古老的意大利舞曲形式,这个乐章表达的是罗马狂欢节的喧闹场面。乐章的结尾,寻欢作乐的人们似乎四散逝去,但眼看要远去时却又 *** 迭起,效果非常强烈。

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

门德尔松的《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d小调,Op.107,作于1830-1832年,预定1830年6月25日宗教改革300年纪念首演,因天主教会 *** 而中止庆祝活动,后延迟于1832年春,门德尔松自己指挥在柏林合唱研究会首演。宗教改革由马丁·路德所领导。马丁·路德,德国萨克森州人,曾任天主教圣职,威登堡大学教授。1517年起对天主教非法敛财提出严厉指责,1518年出席奥古斯堡会议时因发表极端演说,1520年被罗马教皇开除教职。1521年他受命出席国会,接受皇帝诘问,未能自圆其说,后在萨克森侯爵保护下,在瓦德堡完成了新约圣经的德译本,1523年公布新教礼拜次序,确立新教,形成基督教内新旧教相对立的状态。

此曲共4个乐章:

1.奏鸣曲式,序奏为行板,D大调,开头的庄严旋律为《德累斯顿·阿门》的著名乐句。《德累斯顿·阿门》是17世纪左右始,德累斯顿宫廷教会启用的一种特殊“阿门”,目前已普遍为世界各地所唱的赞美歌所采用。序奏以此动机为基础构成,充满神圣的气氛。主部为热烈的快板,d小调,亦为序奏的发展。第一主题先有力地奏出,第二主题予以辅助,这两个主题以华丽的姿态发展。序奏片断出现后进人再现部,两个主题反复。

2.活泼的快板,降B大调,三段体,快速的谐谑曲。轻快的主旋律先以舞蹈般明亮的形态向前推进,经过优美的中段再回复主旋律。

3.行板,g小调,二段体,以抒情旋律为中心构成,充满宁静的气氛。因这个乐章短小,与第四乐章不间断演奏,故也可观为第四乐章的序奏。

4.序奏为流畅的行板,G大调,以马丁·路德为新教礼拜所作的《上帝是我们的坚强堡垒》(Ein’feste Burg ist unser Gbtt)旋律为中心。主部以自由形式、活泼的快板、D大调开始,转为庄严的快板。庄严的第一主题后经经过部出现赋格的第二主题,在发展中对位运用得极为出色。

门德尔松的作品

门德尔松全名为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更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个人作品:

注:MWV编号为门德尔松作品专有编号

管弦乐

(一)交响曲

1.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曲:

MWV.N.8 D大调交响曲(为弦乐队而作的《D大调第八交响曲》的管弦乐队版本,由门德尔松本人亲自改编),完成于1822年;

MWV.N.13 C小调第一交响曲(首演时称C小调第十三交响曲),Op.11,完成于1824年;

MWV.A.18 降B大调第二(颂赞歌)交响曲(亦交响康塔塔),Op.52,完成于1840年;

MWV.N.18 A小调第三(苏格兰)交响曲,Op.56,完成于1842年;

MWV.N.16 A大调第四(意大利)交响曲,Op.90,完成于1833年;

MWV.N.15 D大调第五(宗教改革)交响曲,Op.107,完成于1830年,出版于1868年;

MWV.N.17 降B大调交响曲(未完成,仅存片段),写于1839年;

MWV.N.19 C大调交响曲(未完成,仅存片段),写于1845年。

2.弦乐队演奏的交响曲(早期的作品,完成 于1821-1823年):

MWV.N.1 C大调第一交响曲,3个乐章,1821;

MWV.N.2 D大调第二交响曲,3个乐章,1821;

MWV.N.3 E小调第三交响曲,3个乐章,1821;

MWV.N.4 C小调第四交响曲,3个乐章,1821;

MWV.N.5 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3个乐章,1821;

MWV.N.6 降E大调第六交响曲,3个乐章,1821;

MWV.N.7 D小调第七交响曲,4个乐章,1821;

MWV.N.8 D大调第八交响曲,4个乐章,1822;

MWV.N.9 C大调第九交响曲,4个乐章,1823;

MWV.N.10 B小调第十交响曲,1个乐章,1823;

MWV.N.11 F大调第十一交响曲,5个乐章,1823;

MWV.N.12 G小调第十二交响曲,3个乐章,1823;

MWV.N.14 C小调交响乐章,1个乐章,1823。

3.玩具交响曲(Kindersinfonie,全部遗失)

MWV.P.4 玩具交响曲,写于1828年;

MWV.P.6 玩具交响曲,写作时间不明;

MWV.P.8 玩具交响曲,写作时间不明。

(二)序曲

MWV.P.3 E大调仲夏夜之梦序曲,Op.21(1826);

MWV.P.1 C大调管乐序曲,Op.24(1824);

MWV.P.7 B小调赫布里底群岛序曲,Op.26(1830,又名《芬格尔洞》序曲);

MWV.P.5 D大调平静的大海和幸福的航行序曲,Op.27(1828);

MWV.P.12 F大调美丽的梅露西娜序曲,Op.32(1833);

MWV.P.15 C小调吕伊·布拉斯序曲,Op.95(1839);

MWV.P.2 C大调小号序曲,Op.101(1826)。

(三)其它管弦乐作品

MWV.P.14 A小调葬礼进行曲,Op.103(1836);

MWV.P.16 D大调进行曲,Op.108(1841);

MWV.P.17 降E大调进行曲,写作时间不明;

MWV.P.18 降E大调进行曲,写作时间不明。

(四)钢琴协奏曲

MWV.O.2 A小调钢琴协奏曲(一架钢琴与弦乐队),完成于1822年;

MWV.O.5 E大调钢琴协奏曲(两架钢琴与管弦乐队),完成于1823年;

MWV.O.6 降A大调钢琴协奏曲(两架钢琴与管弦乐队),完成于1824年;

以下为一架钢琴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

MWV.O.7 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25,完成于1831年;

MWV.O.11 D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40,完成于1837年;

MWV.O.13 E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写于1842至1844年;

注:门德尔松本人并未完成E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它有部分管弦乐谱(其中只有第一乐章的前11小节是完整的,此外还有56小节不完整的管弦乐谱)和钢琴谱草稿,并未由作曲家本人亲自配器完成。第一、二乐章(分别为E小调、A小调)的钢琴谱草稿由门德尔松本人完成,第三乐章(E大调)的钢琴谱草稿未完成,仅有20小节。由意大利钢琴家普罗希达(Roberto Prosseda)于2006年在牛津的图书馆中发现这两份手稿,并求助于研究门德尔松作品的权威学者布法里尼,将之补写完成,并于2007年进行全球首演,后又与指挥大师里卡多·夏伊(Ricardo Chailly)和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合作录制了一张唱片。

(五)小提琴协奏曲:

MWV.O.3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把小提琴与弦乐队),完成于1822年;

MWV.O.14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把小提琴与管弦乐队),Op.64,完成于1844年;

(六)二重协奏曲:

MWV.O.4 D小调钢琴与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小提琴与弦乐队),完成于1823年。

(七)大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曾于1844年之后写过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不过此曲手稿后来遗失。

(八)钢琴与乐队作品(协奏曲除外):

MWV.O.1 D小调宣叙调曲(钢琴与弦乐队),完成于1820年;

MWV.O.8 B小调辉煌随想曲,Op.22,完成于1832年;

MWV.O.9 C小调辉煌变奏曲(Duo concertant en variations brillantes,两架钢琴与乐队),Woo.25,完成于1833年。

MWV.O.10 降E大调辉煌回旋曲,Op.29,完成于1834年;

MWV.O.12 B小调小夜曲与欢快的快板,Op.43,完成于1838年。

其他作品

1.合唱作品:

清唱剧有:《圣保罗》(1834-1836)、《以利亚》(1846-1847)、《耶稣基督》(未完成,1847);

交响康塔塔《颂赞歌》(1840,有人称之为第二交响曲);九首诗篇歌;九首经文歌。

2.戏剧音乐:

歌剧有:《卡马秋的婚礼》(1825)、《儿子与陌路人》(1829)、《洛雷利》(未完成,1847);戏剧配乐有《安提戈涅》 (1841)、《第一个瓦尔普吉斯之夜》(1831,1842)、《仲夏夜之梦》(1843)、《阿塔利亚》(1843-1845)、《俄狄浦斯在科洛纳斯》(1845)。

3.室内乐:

六首弦乐四重奏;三首钢琴四重奏(1822-1825);两首弦乐五重奏(1831,1845);弦乐六重奏(1824);弦乐八重奏 (1825);两首三重奏(D小调,1839;C小调,1845);小提琴奏鸣曲,两首大提琴奏鸣曲(1838、1843)。

4.钢琴:《升F小调随想曲》(1825);《E小调回旋随想曲》;六首前奏与赋格(1832-1837);六集《无词歌》。

5.管风琴:三首前奏曲与赋格(1833-1837);六首奏鸣曲(1839-1844)。

6.歌曲与主调合唱曲:十套钢琴伴奏的歌曲;十一套主调合唱曲。

门德尔松的谐谑曲是奏鸣曲吗

门德尔松的谐谑曲不是奏鸣曲,任何谐谑曲都不是奏鸣曲。谐谑曲(scherzo)的字面含义就是“戏谑”,它是音乐(器乐和声乐)作品中的一种独立的体裁,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活泼、自由。它主要用于独奏,但也可用于奏鸣曲(或交响曲)作品,作为其中某一个乐章(通常是用它代替小步舞曲)与整部奏鸣曲一起演奏。贝多芬有的钢琴奏鸣曲如作品15的第三乐章、作品18、106(《槌子钢琴》)的第二乐章就采用了谐谑曲,贝多芬最著名的第九(《合唱》)交响乐的第二乐章也是谐谑曲;此外浪漫时期的音乐家门德尔松、肖邦等许多人也都创作过不少优秀的谐谑曲作品。

钢琴考级每级曲目?

1、钢琴考级第一级曲目

《练习曲(跨栏比赛)》、《前奏曲》、《练习曲》、《诉说》、《塔兰泰拉》、《德国舞曲》、《小步舞曲》、《咏叹调》、《高兴的故事》等。

2、钢琴考级第二级曲目

《追逐》、《隐藏的杜鹃》 、《我的小羊去了哪里》、《俄罗斯的歌》、《忧伤 》、《中国娃娃》、《元帅》 等。

3、钢琴考级第 *** 曲目

《F大调歌调》、《急板》、《断奏》、《小奏鸣曲(第二乐章)》、《甜蜜的幸福》、《吹口哨者与小狗》等。

4、钢琴考级第四级曲目

《练习曲(小诙谐曲)》、《a小调布列舞曲》、《基格》、《云雀》、《波尔卡舞曲》、《小夜曲》等。

5、钢琴考级第五级曲目

《旋转的陀螺》、《a小调奏鸣曲》、《咏叹调》、《g小调旋律》、《波莎诺瓦》、《诗意的圆舞曲》、《谐谑曲》等。

6、钢琴考级第六级曲目

《练习曲(漩涡) 》、《三度的交替》、《库朗特》、《我和春天有个约会》、《G大调奏呜曲》、《摇篮曲》等。

7、钢琴考级第七级曲目

《古典风格的赋格》、《宫调式——小喇叭》、《号子》、《中板》、《新布鲁斯》、《回忆》等。

8、钢琴考级第八级曲目

《莫什科夫斯基曲》、《西贝柳斯曲》、《车尔尼曲》、《门德尔松曲》、《沈传薪曲》、《巴赫曲》、《海顿曲》、《皮埃松卡曲》等。

9、钢琴考级第九级曲目

《谢莱斯曲》、《沃伦豪普特曲》、《莫什科夫斯基曲》、《F大调奏鸣曲一乐章(K.494)》、《c小调奏鸣曲一乐章(Op.10 N.1)》、《二月—狂欢节》、《玛拉甘尼亚舞曲》等。

10、钢琴考级第十级曲目

《博士》(选自《德彪西曲》)、《卡本良斯基曲》、《f小调练习曲(Op.25 No.2)》、《斯卡拉蒂曲》、《bA大调奏鸣曲四乐章(Op.26)》、《辉煌的大圆舞曲(Op.34 No.3)》等。

扩展资料

钢琴考级的考核事项

1、音符的准确性,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弹对音。

2、节奏的把控性,控制节奏稳定的能力。

3、整体的流畅性,就是每个旋律段落能否自成一体层次分明。

4、力度表情的展现性,曲目中的力度转化和控制,表情的表现力能否完整呈现。

5、细节处理,难点技巧的指法运用,多声部的层次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琴考级曲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 *** 共三册)》

门德尔松谐谑曲有什么背景故事?

这个大师级的演奏更好。

门德尔松总的来说是浪漫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小差不多算养尊处优,家庭条件很好,作品多精巧优美,少有激烈矛盾……具体自行百度。

谐谑曲是一种体裁,诙谐幽默,个人很喜欢

维普网上有关的论文

我也在练,共享一下

门德尔松谐谑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门德尔松谐谑曲op16no4讲解、门德尔松谐谑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912Bj0LDAxYWgI.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603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