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杜审言是谁的祖父)

 2023-09-08  阅读 9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杜审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杜审言是谁的祖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杜审言的代表作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河南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

今天给各位分享杜审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杜审言是谁的祖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杜审言的代表作

代表作: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河南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

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初唐襄阳诗人杜审言

严爱华

初唐襄阳诗人杜审言(约645—708),家门中有两个比他名声更为响亮的人物:一个是其十一世远祖、晋代名将杜预,他曾镇守襄阳7年,在襄阳既有军功,又有政绩,还有学术专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被当时襄阳百姓敬称为“杜父”。另一个就是其嫡孙,无人不知的大诗人杜甫。

杜氏这样一个世代奉儒守官、诗书传家的门庭,照理具有温柔敦厚的家风,加之杜甫给人的印象总是一脸的忧国忧民、一本正经,不由人反过来推想,其爷爷也应该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吧?可是,史籍上对杜审言的描述,将人们这样的印象来了个彻底的颠覆。

据两唐书、《唐才子传》的记载,杜审言可是一个恃才傲世、目空一切的人。他说的好多话,在我们今天看来,简直就是漫天吹牛!其最经典的吹牛是:

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意思是,我的文章一定会使屈原、宋玉都成为手下,我的书法连王羲之也应该面朝北向我跪拜称臣。唐才子中见过许多自负的,还真没见过如此自负的。李白够狂傲了吧?也不过是“心雄万夫”啦“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啦之类泛泛的大话,没敢直接点名与古代文学宗师和书法巨匠叫板。

光自吹自擂也没什么,只当是个性张扬的才子习气好了,问题是他的自吹还同时兼以损人:

乾封中,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预选。试判讫,谓人曰:“苏味道必死。”人问其故,审言曰:“见吾判,即自当羞死矣!”

唐高宗乾封年间,苏味道任天官侍郎,杜审言参与选官,试判完毕,杜审言出去对人突然冒出一句话:“你们知道吗?苏味道一定要死了!”大家惊得赶忙问他怎么回事,杜审言说:“他见到我写的判文,就会无地自容,羞也要羞死了。”你说这话有多损!他拿屈原、宋玉、王羲之当垫脚,那都是古人,无法同他计较;可这苏味道当时和他齐名,世人并称为“文章四友”(另两人是李峤、崔融),对同时代的诗友如此嘲讽作践,这以后还见面不?

你可能觉得,这或许是文人之间开玩笑,不必当真吧?那再看下面一件事:

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

杜审言病重时,宋之问、武平一等人去探望,别人好心好意问他病情怎样了,他回答说:“我受尽了造化小儿的苦,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活着,老是压在你们头上,让你们出不了头。如今我快死了,这实在是你们最欣慰的事,只是我遗憾看不到接替我的人呀!”人们奉为神明敬畏的自然造化,在他口中却是“造化小儿”,这且不说;宋之问是同他时常唱和、友情甚笃的好友,二人都是修文馆学士,供职同一部门的同事,何况宋当时也是名满朝野的诗人,对不起,连做他继承人都还不够格。要知道,这是在病重时像是交代后事说的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说得如此真诚恳切,发自肺腑,你还忍心责怪他牛气哄哄、太瞧不起人了吗?

宋之问有没有为此而生气呢?或者说,他心里是否服气呢?杜审言死后,宋之问写过一篇《祭杜学士审言文》,在谈到“初唐四杰”后,紧跟着有这样一段话:

惟灵昭昭,度越诸子;言必得俊,意常通理。其含润也,若和风欲曙,摇露气于春林;其秉艳也,似凉雨半晴,悬日光于秋水。

意思是,杜审言显然超越了“王杨卢骆”诸子,杜的诗文言辞俊美,意理通达,它饱含滋润,就像曙光中的和风在春林中播撒甘露;它色彩亮丽,就像雨后初晴的日光照耀着秋水。后面还有“文翰共许,风露相浥”“识金石之契密,悔文章之交浅”等语,表达了与杜审言相处的融洽以及未能有更深诗文交流的遗憾,看来对杜审言还确实是心悦诚服的。

另一位初唐诗坛名家对杜审言也有高度赞誉。陈子昂认为,建安时的著名诗人徐干、陈琳、应瑒、刘桢,和六朝的优秀作家何逊、王融、沈约、谢朓都不足以与杜审言相匹敌。孙子杜甫也曾一再夸口说“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翳”。这简直把写诗当做他老杜家的独门绝技了!为拥有这样一个祖父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溢于言表。这样看来,杜审言的“吹牛”,确实还是有些资本的。

杜审言身后留有文集十卷,今已不传,流传下来的只有四十多首诗,主要成就体现在五言律诗上,他被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那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除篇中“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特别为人称道外,其他诗作中如“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日晦随蓂荚,春情著杏花”,等等,均体现了其善于把握变化莫测的风物和微妙情绪的能力。

杜审言的文才曾为武则天所赏识,作为武后时代的宫廷诗人,他也写了许多应制诗,但那些只为迎合圣意、粉饰太平的东西,注定生命力难以长久;他真正的好诗还是产生于“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的游宦经历中。他晚年被流放峰州途经襄阳时,又奉献了一首佳作:

杜审言: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首联以对句入手擒题:秋高气爽的九月,诗人登临襄阳城楼,纵目四望,心胸豁然开朗,仿佛这壮美的山川景物扫尽了游子心头的愁云。

颔联紧接着具体描绘眼前的山川美景:那城郊的万山、千山、岘山等,错落连绵,如同拔地而出;汉水宽广浩淼萦山绕郭,曲折流向东南,仿佛连天纡回,这确是站在城楼上所望到的襄阳山水的独特景象。“出”字“回”字,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动词,但与“横地”“接天”分别组合起来,就产生了奇异的传神写照效果,表现出山川的雄浑美。明代著名文学家胡震亨评这联诗说:“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就是说,这种写景之笔,显而易见是杜甫他家的看家本领。你把孙子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与爷爷的“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一对照,即可知胡氏此言不虚。

颈联展开想象,转入怀古抒情:“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并非望中之景,冠盖里原在岘山南去宜城的路上,章华台遗址就更远(有潜江、沙市、监利诸说),诗人站在襄阳城楼上都是望不见的,所以这都是想象之景。而“新”“旧”两字分别嵌入两个专有地名词中间,不仅解决了章华台直接入偶句末会导致犯忌的三平尾,还使构句新颖别致,句意流转回环,加强了慨叹的沉重。“冠盖里”已不见达官贵人冠盖如云,“章华台”也不过只留下往日陈迹,所有的荣华富贵都不可能长久于世,平静的叙述中透出诗人胸中的不平之气。

尾联以写景作结。襄阳名胜众多,而诗人却独独点出“习池风景异”,这不仅因习家池山水、亭台、楼阁甚佳,而且是晋人山简醉酒的地方,文学家习凿齿的故居。诗人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缅怀前贤,只说习池的风景奇异引来众多游人。而这个意思也只是通过侧笔映带,描写归路上尘埃弥漫,衬托出车水马龙的盛况。不难想象,流徙中的诗人茕茕孑立襄阳城头面对此景,心中泛起的那种迷惘与惆怅。《登襄阳城》虽作于逆境之中,但故乡熟悉的山水风物激发了诗人胸中的真情,其笔力也变得雄健横越,一扫他原来擅长的宫体诗的靡浮颓风,显出超凡脱俗的格调。

(原载2019年12月4日《襄阳日报》)

杜审言是杜甫的

杜审言是杜甫的爷爷。

杜审言,字必简,祖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义,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进士出身,为隰城尉,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又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不久,召回任国子监主簿及修文馆直学士,约63岁逝世,赠著作郎。

他的官做得并不大,“文章四友”中的那些人都官居高位,所以,他混得很不好,这个应该归结于的人个性,李峤是历五朝不倒宰相,苏味道是著名的“模棱宰相”,最差的崔融也是修国史的中书舍人,还混了个“文”的谥号,只有杜审言,混了半天,啥都不是。

如果按合并同类项来说,他除了与“文章四友”可并列外,其实同沈佺期和宋之问是一类人,他们都是致力于诗歌格律改革,开创唐诗向着正规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之人。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是他的代表作,名为《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此诗被明朝著名诗词评论家胡应麟激赏,将此诗同他孙子杜甫的《登高》一起,被评定唐诗五律和七律的巅峰,尤其是第二联,被历代所赞赏,从这点来看,他的狂还真不是毫无由头,还是稍稍有点底气的。

唐朝近体诗奠基人之一杜审言简介,杜审言对杜甫的影响是?

人物生平

杜审言(约645-约708) , 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做巩县县令 全家迁往巩义。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 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

司马周季童、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季童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季童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都。苏(廷页)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审言生子闲,闲生甫。(《新唐书·杜审言传》《唐才子传》)

杜审言是西晋杜预的子孙。在咸亨元年与状元宋守节同榜登进士第,任隰城县尉。审言凭借自己才能过人,为人高傲,被众人忌恨。苏味道任天官侍郎时,有一次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出来后他问旁人说:“苏味道必死。”听到此话的人大惊,忙问是何原因,审言回答说:“他见到我的判词,应当羞愧而死。”审言还曾说:“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赋也成为部下,我的书法使王羲之也成为学生。”他的自负傲慢就像这样。后来审言因事获罪,被降职为吉州司户参军。到武则天将他召回,准备重用他时,问他:“你高兴吗?”审言手舞足蹈,表示谢恩。武后命他作《欢喜诗》一首,诗写得令武后满意,受职为著作郎。后来他又任修文馆直学士,直到他病逝。当初审言病重时,宋之问、武平一曾去看望他,他对二人说:“我受尽了造化小儿的苦,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活着,老是让你们出不了头。如今我快死了,只是遗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审言年轻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并称为“文章四友”。他身后留有文集十卷,今已不传,流传下来的只有四十多首诗。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却在此时得罪同事郭若讷、长官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审言十三岁的儿子杜并为父报仇,潜入刺杀了周季童,杜并也被侍卫武士当场杀死,事态震惊朝野,皆称杜并为孝子。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F,还亲自为杜并作墓志铭。

武则天闻知此事,召审言入京师,又因欣赏其诗文,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后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不久,召回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

约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卒,赠著作郎。

杜审言的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以浑厚见长,杜甫云:“ 吾祖诗冠古。 ”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颇有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体诗中第一长篇。

家庭 夫人

薛氏

范阳卢氏,隋朝吏部尚书、容城侯卢柔五代孙女,渭南尉卢元懿的孙女,庐州慎县县丞卢元哲之女

子女

长子:杜闲(朝议大夫、兖州司马,杜甫之父)

次子:杜并

三子:杜专(开封尉)

四子:杜登

杜氏:嫁蜀县丞钜鹿魏上瑜

杜氏:嫁济王府录事河东裴荣期

杜氏:嫁平阳郡司仓参军范阳卢正均

杜氏:嫁硖石尉京兆王佑

杜氏:嫁常熟主簿会稽贺酰

墓地

杜审言葬于偃师的首阳山前祖茔。过了100余年,杜甫的遗骨也归葬这里,与祖父相伴。杜审言墓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城关镇杜楼村的城关三中(原杜楼中学),杜甫墓园就在校内,杜审言墓也在里边。

人物评价

王夫之评说杜诗时指出:“近体梁陈已有,至于杜审言者而始业叶于度。”

春日京中有怀是作者早年的一首诗,抒发了他春日在长安怀念洛阳的情绪,同时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愤闷.作品的造语新异,气势豪迈,在初唐七言律诗中是佼佼者.

纪昀:“起句警拔。入手即撇过一层,擒题乃紧,知此则无通套之病”。

胡应麟: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实为杜审言首倡。

个人作品 诗词 著作

有文集10卷,已佚。

宋刻《杜审言集》1卷,收诗四十三首。

杜审言是杜甫的什么人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

杜审言(?-708年),字必简,唐朝诗人、官员。在诗歌创作上,擅长五言律诗。在初唐时期的诗歌发展史上,一般认为排在初唐四杰之后,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

杜审言生年已无法确定。其卒年已知,但史书只记载他“年六十余卒”,据此推算只能知道他出生在648年或之前几年。不少文学著作多根据闻一多《唐诗大系》的646年为生年。

杜审言的文学评价

杜审言的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以浑厚见长,杜甫云:“吾祖诗冠古。”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颇有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体诗中第一长篇。

杜审言的诗有哪些

导语:杜审言的诗歌创作对于初唐诗风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诗歌吧!

杜审言是唐代的诗人,他是诗人杜甫的祖父,是“文章四友”其中的一位,他还是唐代“近体诗”的重要的先行者和创始人,杜审言的诗大多都是质朴不奢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登襄阳城》、《春日江津游望》、《大酺》、《泛舟送郑卿入京》、《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都是杜审言的诗中代表作品。

杜审言的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一首和诗,这首诗的背景是在他求官而外出时风生水起,却不能还乡的伤感情绪下写的此诗。古诗第二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虽然描写的是江南早春的美好景色,心里却依旧惦念着故乡的美景,独自在他乡的春天的美景里伤感。最后一句: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是全诗的点题,也是解释因为读了陆丞的诗才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思乡之情,任由着泪水滑落敲打着衣服。总而言之,诗人对待一切新鲜的事物都会因为其旧物的不同而觉得不习惯,欣赏一切美好的景色会因为情感而怀旧,只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色与诗句里。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是杜审言更具代表的诗词,这是一首五言排律,这首排律开启了长篇近体诗的大门。杜审言的诗大部分都是以描写景色为主,杜甫说杜审言的诗在古体诗当中是桂冠。王夫之赞杜审言的诗时说道,近体诗虽然在曾经就有过,但是到了杜审言这里才算是真正符合了律诗的标准。

杜审言的诗渡湘江的赏析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这首诗写于公元705年,当时杜审言被贬到峰州。当他乘船过湘江时,面对这源源不断向北流的湘江水,心中有所感,就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春天到了,阳光明媚,花开鸟鸣,一片夺目的景象。可是,这无非增添我的忧愁罢了。想往日,我也曾到此地一游,那时的心情是多么地愉快,而今,我这个被贬之人,哪有这赏花的心情呢?我看着湘江水源源不断,向北流去。我何时才能回到北方,一展我的宏图大志呢?真是令我越想越伤心。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春光明媚,花鸟依旧,不过物是人非罢了。曾经作者面对这种天气,也一度心旷神怡。而如今又经过这个地方,如此的美好只不过是增添忧愁罢了。接着,最后一联直接指明自己的处境。“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诗人为何会看到美好的东西,反而变得忧愁了呢?原来是自己被流放到南方去了,“独怜”两个字,表明自己此刻心情唯有自己能够体会,也显示出自己的无奈心情。面对湘江水,不断地向北流,而作者坐在船上,只能不断向南漂移,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呢?其中的辛酸与凄苦,真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得来的。

总之,全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被贬的心情,显示出作者的无奈之情,同时也显露出作者对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

送别杜审言赏析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这首诗写于公元698年,杜审言被贬,离开长安时来向宋之问道别。宋之问感慨万般,就写了此诗。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我这几天卧病在床,对于人事之事已经懒得去关心。突然听到你要被贬谪到远方,我不由得感概万千。就送你到河桥吧!就连江边的树木也脉脉含情,为你的离去而暗自伤悲。当年的孙楚虽说少有名气,但直到很久后才被任用;曾经的屈原,那么地忠贞,也只落得自投汨罗的结局。而你远去,要经过冯翊、湘江一带,正好可以去缅怀一下他们。我相信,那曾经被埋在地下的龙泉剑,迟早在丰城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诗歌比较难理解的是最后两联,孙楚当时诗赋名重一时,可是由于名气不好,直到四十才被任用。屈原曾经是忠贞之臣,结果受到排挤,无奈以自杀来见证自己的节操。而杜审言也是很有名气的人,结果也遭贬。通过历史人物之间的对比,饱含着作者对杜审言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关于龙泉剑,也有一个来历。有一天,雷焕告诉张华,丰城之上有宝剑之气,此气在天空上经久不绝。于是,张华就让雷焕当了丰城县令。张华便挖地四丈有余,发现了一个石头匣子,里面有两把宝剑,其中一把就是龙泉剑。作者这里借龙泉剑,来激励杜审言,告诉他不要灰心,迟早有一天会被再此任用。

总之,这首诗通过杜审言被贬之事,包涵着对杜审言的同情,也有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反映出要正确看待人生的起伏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需要。

杜审言作品大酺的赏析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日久属年丰。此诗为唐代诗人杜审言所做,这首诗很奇特,因为第一句短短七个字就写了三个地名,而最后字用“通”字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下来,描绘成了一种高深雄伟的境界。

诗中夸大的表现了庆祝活动的声势,而且用光彩来渲染庆祝场面的热恋壮观,颈联“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是写景的,主要以梅花飘落和柳树发芽来写,正是晚冬初春的季节,却还能看得到雪。一阵阵的寒风里夹杂着淡淡的香味,柳条也是那样的青,看着看着就有一种暖意进入心头。

杜审言的大酺描绘了一派万物复苏的景色,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期盼,也带了暖,柳树遇到了春风。在这里比喻百姓遇到了明君,暗含着皇恩浩荡就像那春风一样暖和。

尾联以赞扬和祈祷相连。“火德云官逢道泰”,是写武则天顺当时的民意,而文武百官也是碰到了好的君主,运气比较好。“天长日久属年丰”,承上句意,意思为为百姓祈祷福气,希望国家长久。百姓不会饿着肚子,其实在这里诗人的诗开始是以民情开始的,后来又以百姓的心愿结尾,首尾相结合,很是独特自然。

从这首诗李可以看出杜审言的性格,为人比较狂放,以自己的文章自负,但是他的文章还是有不少朴实的好文。

杜审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杜审言是谁的祖父、杜审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92dBj0AAwZTUA0.html

标签:谁的祖父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897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