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研究报告(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024-01-07  阅读 13  评论 0

摘要:你们好,我是九旅网的小编小九,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研究报告,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2、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3、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4、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5、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都是过年,后来变成了过岁(说法还是讲"过年

你们好,我是九旅网的小编小九,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研究报告,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

2、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

3、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

4、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

5、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都是过年,后来变成了过岁(说法还是讲"过年")。

6、年在古代汉族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

7、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

8、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

9、(引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除夕的故事》,并非现在错误版本,"夕"是怪兽)略说年字甲骨文刻作人负禾之形,会谷熟收成之意。

10、很可能由於收割是农业社会年中的盛事,而且古时禾谷一年一熟,於是「年」被(引申)用作周年之年。

11、详解现在通行的楷书「年」字,从字形看,可算是纯粹的「记号字」(参裘钖圭)。

12、其较早期的字形的形符及声符已不复见。

13、《康熙字典》把其字归入「干」部,看来是不得已的做法。

14、甲骨文年字形象人负禾,字作「秂」形,「人」既表义又标音(参王辉、沈培;按︰「人」、「年」同韵在某些闽南话中仍保留著)。

15、「秂」,《玉篇.禾部》训其义曰︰「欲结米」,《集韵.真韵》谓︰「禾欲结者」,即是禾将结实。

16、二字书所训正与「秂」字构形初义暗合。

17、禾熟可收割,捆成一束,人方可负禾。

18、故「秂」形构本义应是谷熟收成。

19、亦可指一年中庄稼的收成,这个意思保存在后世用语如丰年(丰年即丰收之年)、年景及年成。

20、又可能由於禾谷每年一熟,故以之作纪时之用。

21、西周以后金文字形讹变,原初所从「人」形中央或增圆点,或加横画成「千」形,整字作「秊」形。

22、其形为睡虎地简、小篆所承。

23、金文有的在「千」形下加一画,讹变成「千字下面加一横」形(按︰非「壬」形,参「」)。

24、一说古文字时增横画,无意︰从千乃从人所衍变,从乃从千所衍变(参李孝定)。

25、战国金文有字形下部所从讹作「土」。

26、小篆从禾千声。

27、王辉认为千字从十人声,年为人声之孳乳字,故可与人同音,可备一说。

28、马王堆汉墓帛书年字写得有点像后世的「手」形。

29、东魏楷书有将年字作从禾从干形的(见高湛墓志)。

30、而形近现在通行的楷书「年」字於南朝时已见(如萧憺碑)。

31、甲骨文用其本义。

32、卜辞常见「受年」一语,读作「授年」,意思是授予好收成(参陈秉新)。

33、又用作纪时名词。

34、古时谷一熟谓一年。

35、卜辞︰「贞自今十年(又)五」(《合集》24610),其中年即用作此意(徐中舒),表示十五年。

36、若此例之分析可信,则《尔雅》之说可商,因为殷人很可能已有以「年」作纪时之用。

37、《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38、」姑勿论《尔雅》之说可信否,郭璞之注仍可参︰「岁,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

39、」《邢昺疏》︰「年者,禾熟之名。

40、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

41、」金文常用「年」作年岁之年,其中「万年永宝」乃金文之习语。

42、另外,西周有以「禾」、「人」二字作「年」字用之例。

43、如北子觯︰「北子乍(作)宝尊彝,其迈(万)禾(年),孙子子永宝」(《集成》修订增补本6507)。

44、其中「万禾」,「禾」当读作「年」。

45、甫人父匜︰「甫人父乍(作)旅匜,[其]万人(年)用。

46、」方浚益、杨树达认为其中「人」应读作「年」。

47、「人」作「年」用的例子亦见於成白邦父壶及季朁罍。

48、战国文字中,年字除用为人名和本义外,均作时间单位用(参何琳仪、陈秉新)。

49、战国「年」字与农作物收成丰硕与否关系至紧,许慎对这一点有握要的理解,他的说法亦与传世文献十分吻合。

50、《说文》︰「本作秊。

51、谷熟也。

52、从禾千声。

53、《春秋传》曰:『大有秊。

54、』(按︰指《春秋经.宣公十六年》)」「大有年」之意可参《春秋公羊传.四.桓公三年》︰「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

55、」何休注曰︰「谓五谷皆大熟成。

56、」「大有年」即「大丰年」,而「大丰年」即是五谷成熟、大丰收之年。

57、「有年」之意可参《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有年。

58、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59、」古人重视农作物之收成,从他们对丰年之祈求可见一斑。

60、《周礼.卷廿四.籥章》︰「凡国祈年于田祖」,郑玄注︰「祈年,祈丰年也」。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967Bz0CBwdTVwYK.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723秒, 内存占用1.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