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青花(成化青花瓷最难仿的特征)

 2023-09-21  阅读 14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成化青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成化青花瓷最难仿的特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明成化青花为何价格居高不下?瓷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宋瓷,历来都是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藏项之一,也是全球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瑰宝,其市场价值不言而喻。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一个划时代的贡献,瓷器的好处有很多。明代成

今天给各位分享成化青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成化青花瓷最难仿的特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明成化青花为何价格居高不下?

瓷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宋瓷,历来都是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藏项之一,也是全球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瑰宝,其市场价值不言而喻。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一个划时代的贡献,瓷器的好处有很多。明代成化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古玩界有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说得就是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瓷器当中是最拔尖的。2.8亿港元天价鸡缸杯的各种事件和热议随著时间流逝趋于平淡,而成化斗彩瓷器则一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实际上,人们对于成化斗彩瓷器的热衷与追捧,并非仅仅只是停留在天价成交所带来的震撼,更多的还是对于成化斗彩瓷器本身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成化瓷器的精美,与明代朱?深皇帝有关。或许正是由于成化皇帝性格懦弱,导致那个时代的官窑瓷器有一种独特的淡雅之感,这种特殊的美学品位已经逐步被后世所认同。因而在去年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上,也出?了一?ü有趣的名称——“朱见深的世界,一位中国皇帝的一生及其时代”。

成化瓷器胎质在精细程度上不仅超越了元代,也超过了永乐、宣德时期,器物的胎壁也比除永乐以外的任何时期都要薄一些。器型惟重纤巧,大器较少,其碗、把杯、天字罐类,都出色地代表了当时轻盈秀致的风格。成化瓷器上的彩色仍然以青花为主,并有少量的酱彩,在青花矾红彩绘的基础上,又继续烧造出了釉上与釉下相结合的斗彩,而以往使用的釉里红器物尚未见到。成化瓷器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后代彩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明代瓷器拍卖成交价TOP10榜单中,青花包揽了七席,其中三件出自成化年。成化瓷器在2011年、2013年相继拍出高价,究其原因,明成化在我国历史上仅存在了二十几年,瓷器产量本来就不多,加之工艺严格,能够流传下来的更是难得的精品。另外御窑景德镇在这个时候恢复生产,这段时间也就成为我国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的青花也就成了明代青花瓷艺术的代表。除了刚刚拍出1.4亿港元的明成化青花宫碗,另外两件成化拍品,一件青花瓷供瓶,一件斗彩高足杯,也都以过千万的价格成功易主。

成化青花瓷器特点

1、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用手抚摸有玉质感。

2、釉色有偏青及偏白两种,无论何种釉色,其器物外底足和器身的釉色一致,是成化官窑瓷的重要特征之一。

3、青花瓷除早期用苏麻离青,呈色浓翠外,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成化官窑款,迄今已发现的仅为“大明成化年制”及“大明成化年造”六字楷书款。凡“成化年制”四字及“成化”两字款者大多为伪作。特别像“成化年制”的黑地绿款则成化朝根本无此制作。

5、斗彩的色彩鲜艳,其中姹紫色泽,为成化朝朝所创制,亦仅为成化瓷所成功的应用。

6、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谈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兰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成化青花部分成交价格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成交价:RMB111,438,360时间:2013-10-08

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纹宫?成交价:RMB54,199,400时间:2016-04-06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成交价:RMB44,390,920时间:2014-10-08

明成化青花内梵文海石榴纹卧足碗成交价:RMB51,175,000时间:2011-12-06

明成化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成交价:RMB30,160,350时间:2017-04-05

明成化青花仙鹤祥云纹高足杯成交价:RMB27,241,200时间:2016-06-12

明代成化时期产青花瓷有哪些特征

明成化青花瓷

明成化青花瓷是汉族传统名瓷,分官窑,民窑两种。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明成化青花瓷的款识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罐,上写“天”字款,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

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倒的。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别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上的衣字第二笔一横,不能越过右方的立刀,“制”字多半是上丰下敛。第五句是指“明”字左边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点与头平的,有点与肩平的,有点在腰间的。上述情况是绝大多数成化窑瓷器款的书写方法,但也有例外的,即“大”字第二笔上端只要过高,“制”字衣横必然越过刀外,这种写法笔道较细较草,不过在彩瓷中极为少见。虽然如此,但其整个风格仍与前述的一致。

民窑青花有书“大明成化年造”款,六字两行,字体草率而不规范,字外有粗细不一的青花双圈。民窑青花自成化朝起屡见“大明年造”四字两行双圈或双线方框款。除此之外,还有“甲辰(1484年)年造”干支款和银锭、方胜一类图记款。

由于成化瓷有极高的声誉,明清两代有大量仿品,其中以嘉靖、万历朝的最为逼真。嘉靖朝仿品有“成化”双圈六字楷书款的婴戏纹杯、盘。在成化器物中没有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更无四字黑地绿款。凡书“成化”、“成化年制”的都为后世伪作。

明朝成化时期青花瓷赏析

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胎体厚重的大件器物较少,多轻巧圆润的小件,故也有“成化无大器”的说法。

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立器接口痕迹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等足较直而且较高。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 *** 。俗称“米糊底”,上手摸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

成化民窑器虽比不上同时期的官窑瓷精细规矩,但在明代各朝中都是最突出的。民窑瓷胎体单薄,质地洁白细腻,瓷化程度好,胎体较明初民窑明显减薄。釉面光润肥厚。罐等琢器讲究修胎,接口不明显,多砂底,釉底较少。碗的足跟细圆,足径变小,足跟有一圈淡淡的枇杷黄窑红,多釉底。

除了前期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笔法也如宣德青花用小笔触,其青花发色浓重,有浓淡层次和黑褐色结晶斑,与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中晚期主要使用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称平等青。色料淘炼精细,含杂质较少,发色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最为突出。成化青花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其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

成化民窑青花瓷采用平等青料,青花颜色同样浅淡发灰。用分水方法渲染,轮廓线大多较粗,渲染之分浓淡两色,多为勾勒点染和单线平涂两种方法混合使用。风格上轻灵典雅,纹饰多数较明初繁复,纹饰常见香草龙、狮子、麒麟、海兽、荷塘鸳鸯、莲池、秋葵山茶、三秋、山石花草、折枝牡丹、婴戏、高士、结带宝杵等,有的纹饰画得柔和,有的画得潦草,无论哪种都透出潇洒活泼,从随意之中见其清丽。

有时代特征的纹饰有缠枝灵芝、蕃莲、牡丹或缠枝捧八宝纹等。葡萄一类藤本植物,藤画成弹簧状;湖石画成螺旋状,石旁画对称的花草或三果树。白描莲池纹以鳞次栉比的水波为地,上绘白莲水藻,水藻似黄豆芽细长,荷花对称并蒂莲。牡丹叶呈锯齿状,外廓留一圈白边,叶脉清晰,叶子画成鸡爪状,花果带藤须。圈足一般不用装饰,仅画两条蓝色弦纹。口沿常见的边饰有龟背纹、梵文,梵文过去单一作辅助纹饰,成化时组成立体图案,影响到弘治朝。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罐,上写“天”字款,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

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倒的。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别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上的衣字第二笔一横,不能越过右方的立刀,“制”字多半是上丰下敛。第五句是指“明”字左边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点与头平的,有点与肩平的,有点在腰间的。上述情况是绝大多数成化窑瓷器款的书写方法,但也有例外的,即“大”字第二笔上端只要过高,“制”字衣横必然越过刀外,这种写法笔道较细较草,不过在彩瓷中极为少见。虽然如此,但其整个风格仍与前述的一致。

民窑青花有书“大明成化年造”款,六字两行,字体草率而不规范,字外有粗细不一的青花双圈。民窑青花自成化朝起屡见“大明年造”四字两行双圈或双线方框款。除此之外,还有“甲辰(1484年)年造”干支款和银锭、方胜一类图记款。

由于成化瓷有极高的声誉,明清两代有大量仿品,其中以嘉靖、万历朝的最为逼真。嘉靖朝仿品有“成化”双圈六字楷书款的婴戏纹杯、盘。在成化器物中没有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更无四字黑地绿款。凡书“成化”、“成化年制”的都为后世伪作。

香港纪伯伦国际征集处刘生整理撰写

明成化瓷器的几个特点

成化时期瓷器的特点

1、成化时期瓷器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小件居多,俗称“成化无大器”,但也不是绝对的。

2、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斗彩为成化创新品种。

5、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谈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兰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6、成化瓷器釉面,以细润见著,俗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7、成化器足,凡饰有青花双边线很规矩,紧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跟无釉处,那条圈线,颜色较深重,上面一条则显清谈。可用这一点来做鉴定参考依据。

8、款识字体,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一般为“大明成化年制”,“大”字尖圆头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衣”字一横不越刀。

成化青花杯存在底釉不平吗

是的。

成化瓷器的釉质有两种:一为偏青色,一是洁白,都极肥润,抚之有玉质感,器物外底部的底釉往往有不平的波浪感。由成化年间所烧制的瓷器其胎质十分浓重。

青花压手杯著名的还是永乐时期。青花烧造在明代有永乐和宣德两朝的顶峰时期。明成化时期的青花显得淡雅朴素。所以成化更好度的是斗彩。但即便青花不如永宣时期,价值也不低。

成化青花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成化青花瓷最难仿的特征、成化青花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97bBj0LAAVZWwE.html

标签:成化青花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1676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