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2023-09-08  阅读 11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以及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诗词绝大多数与时事相关,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诗的特点风格杜甫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以及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诗词绝大多数与时事相关,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诗的特点风格

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沉郁顿挫。因其所在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他写出的诗都是表达对人们的深刻同情,跟揭露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从中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手法也很蕴藉沉著,从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01

诗圣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被后世称为是什么

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

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有很多杰出的作品和作家,根据其内容或风格,往往被后人加以赞誉,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始终忧国忧民,其诗沉郁顿挫,格律严谨,怀古诗歌和登高诗尤为著名,其爱国之心另后人敬仰,故称之为“诗圣”。

杜甫的诗作特点

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律诗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山水,还用律诗写时事,成功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而写时事的律诗,大部分是古体,比较少叙述,注重抒情与议论。

除此以外为了扩大律诗的表现力,他还以组诗的形式来表现一些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他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而《秋兴八首》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的律诗之作。

杜甫还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登高》更是被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他能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使人忘其为律诗,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杜甫被后人称之为“诗圣”,杜甫的诗被称赞是诗史,杜甫是唐朝最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提起杜甫,相信绝大部分人都知道,因为他很多诗被收录到教科书当中,因为杜甫的杰出成就,后人送给了他一个称号,那么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02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03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04

杜甫在他的有生之年以及他去世后的一些年,没有受到多少嘉奖和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在风格和格律上的创新所导致的,某些评论家认为其中的有些作品仍然很大胆古怪。在世时关于他的资料几乎没有,只有6名诗人共11首诗。而且这些诗关于他的影响这一方面,都没有提及他是诗歌和伦理观点的模范。

05

到了宋朝,杜甫的声名达到了顶峰,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探究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了“江西诗派”,之后的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了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而杜甫更广泛的影响是,杜甫的作品将律诗从文字上的游戏变成了抒发政治抱负的载体,对后来的诗人政治题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a27Bj0AAwVYUgI.html

标签:杜甫后人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396秒, 内存占用1.7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