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百家宴(泰顺百家宴时间)

 2023-09-12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泰顺百家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泰顺百家宴时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百家宴是什么民族的活动?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相传南宋时,三魁镇张宅村先人为躲避战乱,从河北清河逃难到此,张氏先人在

今天给各位分享泰顺百家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泰顺百家宴时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百家宴是什么民族的活动?

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相传南宋时,三魁镇张宅村先人为躲避战乱,从河北清河逃难到此,张氏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一起同饮团圆酒。“百家宴”的前身为“祠堂酒”,范围仅限于当地本家聚集一起共进午餐。渐渐的,后来逐渐演绎为联谊性质的聚餐——百家宴。据称在明清时极为流行。

泰顺县元宵节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相传南宋时,三魁镇张宅村先人为躲避战乱,从河北清河逃难到此,张氏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一起同饮团圆酒。“百家宴”的前身为“祠堂酒”,范围仅限于当地本家聚集一起共进午餐。渐渐的,后来逐渐演绎为联谊性质的聚餐——百家宴。据称在明清时极为流行。

对于祠堂酒,这在浙闽一带民间是再普遍不过了。每个姓氏,每年均有一次或两次的祭祖,之后都会在祠堂里办几桌酒席以供族人聚聚。只是参与人员始终局限在本族之间,一般地外姓人也不会主动介入,规模也就几桌十几桌而已。但泰顺百家宴的特殊即在此处——外姓人加盟了这个“酒会”,而且规模逐年上升。此次百家宴上,坐在张宅祠堂里吃饭的已不尽是张宅张氏的族人,也不全是三魁的本地民众。根据安排,当天张氏宗祠的大院里安排了来自泰顺县及其他地方的单位、部门的嘉宾,当地人基本上坐在沿街一字摆开的席位上了。

“百家宴”三个字是如今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概念。你如果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关搜索,即可跳出一串相应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全国其他地方,均有类似的大规模宴会。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的村民,在2007年8月3日,准备了150多桌饭菜供乡亲们享用。据报道,此地的“百家宴”过去用来调解各村寨之间的矛盾,如今已成为各村寨增进交流和友谊的盛大聚会。今年2月4日,《重庆晚报》报道了江津中山古镇的千米老街摆起百家宴,数千人同吃团年饭,共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报道称,从2006年起,中山古镇在春节前夕都要举行一场大型团年饭——“千米百家宴”。

对于张宅这个习俗的来源,从新编的《泰顺县志·岁时习俗》一节及该县使用较为普遍的老县志《分疆录》相关章节中,均未找到对应的说法,叶大兵所著的《温州民俗大全》中也未见其影子。用当地有关人士的话来解释,那就是泰顺民间的很多东西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像廊桥、木偶等。可见泰顺民间文化蕴藏丰富多彩。

行花年

 由古至今,百家宴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但该终没有脱离举办活动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举行盛大的典礼祭拜地方神祉陈十四娘娘和木偶戏神王乞佬。

举办百家宴之前,当地人还要祭祀张宅祠堂附近临水宫的陈十四娘娘,所以对祭祀用的糯米酒与猪有特殊的要求。据张宅村委会副主任张积昨介绍,用于酿造糯米酒的稻谷,是不可选择路边的稻田来种植,而是选择相对较为偏僻的山田。此外,在整个稻谷的生长期中,不允许施肥、喷药、除虫,而是顺其自然。用现代流行的词语来表达,那是地道的绿色食品。采用这种糯米酿造的酒,酿造人自己不允许事先品尝;对于猪的饲养,也有相当严格的规矩,首先必须选择经过 *** 的公猪,第二,猪仔在饲养的过程中,不可使用饲料进行喂养,而是吃一些菜或米糠。这两样为来年祭祀所用的供品,由专人负责,一年一养或一年一酿。在当地人看来,只能这样才显得圣洁,才能用以祭祀。不洁的东西来敬贡神灵,在民间那是天大的不敬!

今年是三魁临水宫福首们的一个行花年。行花年是当地民众的称呼,其起源或来历尚未得到考证,但这样的年份在当地福首们的心目中,是相当被看重的,因为这一年,他们不仅要举办隆重的“花树”来向陈十四娘娘还愿,还要将10年前由抓阄产生的福首们进行一次轮换。这样的抓阄,十年才有一次。

由于本次百家宴考虑到电视直播在时间上统筹安排,十年一度的福首“换届”仪式被提前了。记者事后才获知,因此错过了。据张积昨介绍,行花年的福首“换届”这项议程,以前都是在元宵节过后的正月十六晚上,由本轮筹办百家宴的福首们请大家吃饭,然后通过抓阄方式,产生下一个“十年”期的新福首。这次共新产生了400名福首,每40名负责一个年度的百家宴等事宜。张积昨称,大家都会以抓到阄成为新福首而高兴,对于没到抓到阄的人,会是很失望的。失望归失望,即使当不了福首,他们还是会积极参与来年的事宜,况且每位福首来年都得带上8个帮手来操办百家宴。

从张宅村委会副主任张积昨处了解到,对于百家宴来说,福首们是这场宴席的筹办人,对于陈十四娘娘出巡踩街,他们则是充当轿夫。当然,在抬佛像前他们是必须净身,换上洁净的衣服。祭祀时他们是主要的参与者,他们的名字将在祭典上从头到尾多次被道士念及。这也是福首们的权利。在他们看来,这样会获得神灵的佑护消灾,家人在来年也将平安吉祥。这是他们的良好祈愿。

陈圣母

临水宫的陈十四娘娘是民间传说中的神性英雄,因为善于“医病、除妖、扶危、解厄、保胎、送子”等善举,护国佑民,功德无量,圣迹远播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和东南亚等等许多地方,广为传诵和崇拜。

据了解,陈十四娘娘在泰顺境内的传说是:观世音天庭斗法导致两根白发,下界化为雌雄二蛇为害人间,手指上渗出三滴血化为红雨降临陈家,于是陈十四出生。陈家世代习茅山道法,百姓恳请陈家出山收伏蛇妖,陈因患病难以成行,遣二子法通、法青降蛇,法通被蛇公吞食,法青幸免逃归。南极仙翁荐陈十四至庐山学法,三年后学成归来,陈十四手持庐山镇山牛角,经过多次斗战,终于除灭了蛇妖。期间陈十四由于在降妖过程中,多次触犯“天条”,廿七岁阳寿便终。于是在民间获得了众人的拥戴。

在元宵当天举行的出宫踩街 *** 过程中,当地的善男信女甚是虔诚,她们持香列队相迎不说,佛像每到一处,人们放鞭炮烟花。记者跟随 *** 队伍才几分钟,手中的相机便布满了鞭炮烟花爆炸后的灰尘。 *** 队伍中的华盖下,不少男女手持香把拼命往华盖下挤。佛像边上更是挤满了人。大家似乎觉得与神灵挨得近一些更近一些,更能得到她的佑护。

温州元宵哪里最热闹

元宵佳节温州这些地方最热闹:

1、周岙挑灯——浙南最有韵味的元宵灯会

瓯海区泽雅镇周岙正月十三闹花灯这项古老民俗活动已有600余年历史,被称作是浙南地区保存更好度、最热闹、最有韵味的元宵灯会民俗活动。

2、泰顺百家宴——天下第一福宴

泰顺的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

3、乐清蒲岐抬阁——渔民个性的灯火

蒲岐抬阁是温州市乐清市蒲岐一带元宵节民俗活动的一部分,已有600余年历史。它是蒲岐人民独创的,体现了当地百姓热情奔放的渔民个性。

4、瑞安曹村元宵灯会——花灯齐出,热闹非凡

曹村花灯起源于宋朝时期,迄今己有千余年。每年的元宵节邻近各村镇居民聚集于此,大闹花灯,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苍南蒲城拔五更——花样百出的灯会

苍南的蒲壮所城,每年正月初四至十七,蒲城人请出城内东西两庙八尊晏公神,做道场、出巡、闹花灯、抬高阁、拔五更、抢杠、讨红等仪式,直至正月十七吃毕“福酒”才结束。

跑马灯是仿照马的形状用篾扎纸糊而成,也叫“竹马灯”。分马头与马身两段,捆缚在扮演马灯舞者前和背后,人居中间,走起来像骑马一样。元宵节前后,在城区大都由十岁到十三岁的孩童组成,跑起来能上下左右摆动,马铃叮叮作响,手中拿着一根竹竿当马鞭,晚上,马头、马尾中部都点上蜡烛,孩子们边跑边唱,加上舞蹈动作走成等各种队形,乐队齐奏,曲调婉转动听、曲词优美动听,颇具海岛特色。

洞头鱼灯是仿照鱼类的真实形状和表皮颜色扎绘而成,品种多样,有黄鱼、带鱼、鲳鱼、墨鱼、鳓鱼等常见鱼类,还有螃蟹、海蜇、虾蛄、龙虾等水生物,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10、平阳鳌江大龙

始于明万历年间,是当地渔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舱,或庆祝丰年,在每年元宵节前夕,兴起划大龙活动。浙江平阳县鳌江镇是鳌江大龙(灯)的诞生地。这里属江南平原水网地带。这里有一条全国著名的涌潮江,称“鳌江”。平阳鳌江迎龙,其龙身用毛竹彩纸装饰而成。长40米,龙头有丈三四阔的房子那么大。龙的大嘴张开着,里边衔有一个龙珠。龙珠的斜前方是空出成半圆球形的上唇,上面用彩色画着八仙和刘海。2009年9月,鳌江大龙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11、龙湾拼字龙灯

龙湾拼字龙灯以竹篾为骨架,用绸缎裹龙身,画上龙鳞等图案。龙身节与节之间距离为3厘米半,中间两节较长,4厘米半,这样安排是为了舞蹈时穿插不受影响。而龙尾、龙珠截然分开,头、尾、身无牵连,在滚舞中能灵活地拼示出“天下太平”、“人口太平”、“正元大吉”等20余个吉祥字来,以祝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企盼。拼字龙灯的舞者,需十多个年轻力壮的人,加上诸如背头牌等随行人员,得几十人。据传,拼字龙灯始于明,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泰顺三魁镇百家宴的习俗

对于祠堂酒,这在浙闽一带民间是再普遍不过了。每个姓氏,每年均有一次或两次的祭祖,之后都会在祠堂里办几桌酒席以供族人聚聚。只是参与人员始终局限在本族之间,一般地外姓人也不会主动介入,规模也就几桌十几桌而已。但泰顺百家宴的特殊即在此处——外姓人加盟了这个“酒会”,而且规模逐年上升。此次百家宴上,坐在张宅祠堂里吃饭的已不尽是张宅张氏的族人,也不全是三魁的本地民众。根据安排,当天张氏宗祠的大院里安排了来自泰顺县及其他地方的单位、部门的嘉宾,当地人基本上坐在沿街一字摆开的席位上了。

“百家宴”三个字是如今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概念。你如果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关搜索,即可跳出一串相应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全国其他地方,均有类似的大规模宴会。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的村民,在2007年8月3日,准备了150多桌饭菜供乡亲们享用。据报道,此地的“百家宴”过去用来调解各村寨之间的矛盾,如今已成为各村寨增进交流和友谊的盛大聚会。今年2月4日,《重庆晚报》报道了江津中山古镇的千米老街摆起百家宴,数千人同吃团年饭,共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报道称,从2006年起,中山古镇在春节前夕都要举行一场大型团年饭——“千米百家宴”。

对于张宅这个习俗的来源,从新编的《泰顺县志·岁时习俗》一节及该县使用较为普遍的老县志《分疆录》相关章节中,均未找到对应的说法,叶大兵所著的《温州民俗大全》中也未见其影子。用当地有关人士的话来解释,那就是泰顺民间的很多东西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像廊桥、木偶等。可见泰顺民间文化蕴藏丰富多彩。

2012年正月初六在百丈村开始了2012年的第一场百家宴有300桌

泰顺历史

一、浙江省泰顺县历史有谁知道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县,景泰帝以“国泰民安,人心归顺”之意赐名“泰顺”。

明景泰三年(1452),朝廷派兵镇压了浙闽边境邓茂七、叶宗留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遂析瑞安县义翔乡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5都12里和平阳县归仁乡三十八、三十九、四十3都6里置县,立治罗阳,景泰帝以“国泰民安,人心效顺”之意赐名泰顺。隶浙江布政使司温州府。清代,隶属未变。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浙江光复,泰顺属温州军政分府管辖。民国元年(1912)废温州军政分府。3年置瓯海道,泰顺属之。16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县直隶浙江省。21年,实施行政督察区制,泰顺属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旋改称第四特别行政督察区。22年,改称第三特别行政督察区,同年8月,又以特区驻地县命名为永嘉行政督察区。23年3月,改称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36年4月,全省改划行政督察区域,泰顺县一度划归第六行政督察区(今丽水地区),5月复划归第五区(温州)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1949年8月,隶浙江省人民 *** 第五专员公署。10月,第五专员公署易称温州区专员公署,旋改称温州专员公署,泰顺属之。1967年属中国人民 *** 温州军管会、支左联合指挥部管辖。1968年12月,隶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属温州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9月至今,隶温州市。

明清代县城东至分水排(今属文成县桂山乡)的平阳界130里(步行里程,华里,下同),南至樟坑的闽霞浦界100里,西至黄坭隘的闽寿宁界10里,北至上燕的景宁界100里,东北至平溪(今属文成县仰山乡)的瑞安界100里,至蟾宫埠(今文成县汇溪乡)的青田界100里,西南至东溪头的寿宁界10里,东南至月湖烊的平阳(今苍南县)界和闽福鼎界170里,西北至寿宁、景宁县界50里。

民国27年(1938),福建寿宁县第一区辖地葛藤(绳)岭、张家洋、卓家坑、东溪头、双港渡等村划归泰顺,并分别在李家山上村桥头、东溪头、双港渡三地树立界碑,此后两县以东溪(今名寿泰溪)为界,划入面积9平方公里。

民国37年,1948年1月,百丈区汇溪、两岸两乡及翁山(旧荣城乡)、白云(旧新川乡)两乡部分辖地划归新设置的文成县,面积计180.5平方公里,今为文成县汇溪、双溪、稽洋、东龙、仰山、桂山乡地。

1998年,泰顺县辖11个镇27个乡,人口34.33万人。

2001年,泰顺县辖11个镇(其中1个民族镇)、24个乡、1个民族乡,6个居委会、518个村委会,总人口348 069人。

二、请问我们温州泰顺的庄氏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我们现在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旦”。

“元”字原是“第一”和“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但在历史上,元旦到底指哪一天,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规定。

1911年,始将大年初一由元旦改称为春节。虽统称“春节”,但山城泰顺的乡民们仍习惯称春节为“过年”。

元旦佳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各地百姓们欢度春节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年节风俗。

它们有的已消失了,有的仍然存留,延续至今。泰顺各地的年节风俗总的来说是大同小异。

据调查掌握的资料来看,依笔者“井底蛙”之见,县内年节风俗之所以有差异之处,是否主要是受始迁地、民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年的经历,但对于过年风俗有过调查和研究的,却不会有太多。作为山城泰顺大山之子,我们是否应当了解或者调查、研究与我们的生存家园血脉相、不可分割的乡土文化。

我私底下想,只要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去做一些调查,不用几年,我们就可以收集到一大批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料了。 笔者的这些调查文字实属粗俗之作。

俗话有“抛砖引玉”之说,那么,恐怕我的这些文字连块“砖”都称不上的。不过,我却又心存有“过分”之嫌的念头,那就是希望能引动大家,一起来调查、研究我们的乡土文化。

如果我的这份调查资料可以让您耐心地读完,在感谢之余,我还有个希望得到您指教的愿望! 壹 年前扫尘 “有钱没钱,洗洗过年”。 无论贫穷富有,在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全家出动,将厨房、厅堂等处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箱笼橱柜、墙角床底也要除去积年尘垢,这就叫做“扫尘”。

扫尘时特别要将烟囱掸干净,因为灶神在二十四日回归天庭时,是化作一道青烟从烟囱走的,当然得将他的“行走”这路打扫干净。 据载,扫尘这一春节习俗,在我国已有四千余年历史。

到唐宋,年终扫尘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做之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裁:临安过春节,“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

明代的《大戴礼》中,还把岁末防尘规定为一种礼节。旧时,再忙人家也要做清洁,将室户垃圾一扫而光,寓扫除晦气和霉运,迎接新年的好气象。

据县内一些地方的传说,认为灶神走后,人间门户的事情并非没有天神掌管,玉帝又会派神下来代灶神打理几天“政务”,而这位天神非常讲究洁净,如果怠慢了他,他也会像灶王一样回去向玉帝打小报告,人们则要受到玉帝的处罚。所以在灶神上天,天神到来之前,一定要将门户打扫干净。

扫尘的日子视祭灶神的日期而定,如三魁、雅阳、龟湖、岭北是在腊月二十九祭灶神的,一般在腊月二十四左右扫尘。下洪等地,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神,则从腊月十六开始就要进行扫尘。

总的来说,必须要在灶神回天过年之前,进行一次扫尘。 扫尘这天,泰顺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关于除旧迎新的习俗。

下洪贝谷在扫尘这天,如果是年家里小孩不大平安,即俗语说的“不听话”,就要在衣柜中翻出一顶孩子戴过的帽子扔到山头上去。洋溪、司前一带则找一套孩子穿过的衣服扔到溪里随流漂走。

希望旧岁能带走不吉利的事情,在新春来临之际,让好运降临。 扫尘习俗,虽然很多内容都充斥着人们意愿中对美好祈求,但也不乏现实意义,经过打扫,灰尘脏物四布的宅院顿时变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显得气象一新,非常有利于人体健康。

贰 办年货·过年食俗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非春节莫属,饮食也最为丰盛。山城乡民在小年过后,着手置办年货。

泰顺各地赶集的日子不一,有的地方是逢三赶集,有的地方则每七天赶一次集。但是在腊月二十八日这天是专门为大家置办年货而设立的赶集日。

山外的南北货、山里的土特产等等,可谓是堆积如山,人流如潮涌,过年的气氛随着置办年货的热闹场面已越来越浓。 商家店铺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下午就早早地关门打佯,回家过年了,一直到正月初六、七才恢复经营,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用的必须物品,如鱼肉果蔬、烟酒糖茶、香纸蜡烛。

小孩们也要拉着大人的衣角,跟他们到集市上缠着要买自己喜欢的糖果,然后抱回一大袋,足够解馋一段时间了。对于小孩来说,他们之所以喜欢过年,或许除了在正月里可以不受大人的打骂外,最高兴的就是有自己喜欢的“过年货”可吃了。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节饮食更是形成了丰富的饮食民俗。

我国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米粮是人们的主食。泰顺乡民更是在“米”上大做文章,创造了具有地方风味的食品。

如罗阳的婆饼,泗溪、三魁一带用免子熏制的腊肉,龟湖一带用猪肉熏制的腊肉,仕阳、雅阳等地麦芽糖,等等。 大凡到过山城并上过山城饭店酒楼的人,无不盛赞山城那独具风味的亦饭亦菜的“婆饼”。

据说,制作婆饼很费功夫,须先将上等大米浸透,磨成浓淡适度的米浆,摊在烧热的平底锅上煎成一张厚薄均匀的完整饼皮,然后取出一张饼皮摊平,披上一层由碎精肉、香菇、木耳、虾仁、干贝、花生、芝麻、蛋丝、葱白等做成的馅心;再重上一层饼皮,又放上一层馅心;再重上一层饼皮,又放上一层馅心,如此反复数遍,然后卷成长条,压扁,置于平底锅上文火煎烤,。

三、泰顺廊桥的历史文化

由于泰顺地理偏僻,交通闭塞,20世纪7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人知道泰顺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的重要位置,真是“藏在深闺人未识”。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泰顺这个廊桥王国才被有识之士发现。泰顺的文物工作者夏碎香首先意识到廊桥的重要价值,开始调查和撰文宣传。

1980年10月,由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编写小组的专家到泰顺考察廊桥,认定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在民间并未失传,可以在泰顺得到确认。之后,不断有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到泰顺考察和采访,廊桥始有声名。

将泰顺廊桥全面介绍给世人的还是2001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泰顺》一书,书中“梦圆廊桥路”一章,着重对泰顺廊桥的历史、文化等进行阐述,使人们对泰顺廊桥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泰顺廊桥已成为声名不小的文化旅游资源,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到泰顺观赏美丽的廊桥,寻访那一段段质朴深厚的乡土往事。

泰顺境内不断有廊桥被发现,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各种造型的廊桥33座。这些历经风雨的廊桥能够完好保存至今,更显得弥足珍贵。

据《泰顺县交通志》记载,全县建国前修建的桥梁就有476座,包括33座各式廊桥,15座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座廊桥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 。

泰顺是中国现存廊桥最集中、最丰富的区域,成为中国拥有“国宝级”廊桥最多的县,被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泰顺、廊桥,已成为一种地理文化概念,是泰顺乡民富有特定的生命意味的文化符号。

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煌煌建筑,潜藏着泰顺古代先民的智慧,贴附着古人精神和思想文化的片段。 。

四、泰顺的民风民俗

泰顺被誉为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称号,境内涧谷纵横,山高路远,群峦起伏,群峰叠翠,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平均海拔490余米,下面就由宁波旅行社为您介绍泰顺风土人情_泰顺当地民俗介绍:

畲族风情节

2013年4月2日(农历三月初三),浙江首届泰顺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暨温州市第五届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在泰顺县举行。本届节庆以“ *** 山哈情”为主题,向人们多样化展示了泰顺浓郁的地域文化。

县歌

《采茶舞曲》(2005年确立)这首源自浙南茶叶之乡泰顺的歌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流行于大江南北,为周大风所作,因其浓郁的江南特色,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音乐教材”。

百家宴

泰顺“百家宴”史称“做福”,始于北宋时期,明清时期极为流行,源起三魁镇张宅村,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同饮团圆酒,以期“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2007年,泰顺因“百家宴”被省文化部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010年春摆下6000余桌,6万人赴宴,亦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药发木偶戏

药发木偶戏又称“琼花木偶”,2006年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为周尔禄。药发木偶在泰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通过火药带动木偶来表演,是所有木偶表演艺术中最特殊的一种,同时,泰顺药发木偶戏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的火药类保护项目。

五、请问我们温州泰顺的庄氏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我们现在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旦”。

“元”字原是“第一”和“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但在历史上,元旦到底指哪一天,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规定。

1911年,始将大年初一由元旦改称为春节。虽统称“春节”,但山城泰顺的乡民们仍习惯称春节为“过年”。

元旦佳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各地百姓们欢度春节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年节风俗。

它们有的已消失了,有的仍然存留,延续至今。泰顺各地的年节风俗总的来说是大同小异。

据调查掌握的资料来看,依笔者“井底蛙”之见,县内年节风俗之所以有差异之处,是否主要是受始迁地、民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年的经历,但对于过年风俗有过调查和研究的,却不会有太多。作为山城泰顺大山之子,我们是否应当了解或者调查、研究与我们的生存家园血脉相、不可分割的乡土文化。

我私底下想,只要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去做一些调查,不用几年,我们就可以收集到一大批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料了。 笔者的这些调查文字实属粗俗之作。

俗话有“抛砖引玉”之说,那么,恐怕我的这些文字连块“砖”都称不上的。不过,我却又心存有“过分”之嫌的念头,那就是希望能引动大家,一起来调查、研究我们的乡土文化。

如果我的这份调查资料可以让您耐心地读完,在感谢之余,我还有个希望得到您指教的愿望! 壹 年前扫尘 “有钱没钱,洗洗过年”。 无论贫穷富有,在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全家出动,将厨房、厅堂等处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箱笼橱柜、墙角床底也要除去积年尘垢,这就叫做“扫尘”。

扫尘时特别要将烟囱掸干净,因为灶神在二十四日回归天庭时,是化作一道青烟从烟囱走的,当然得将他的“行走”这路打扫干净。 据载,扫尘这一春节习俗,在我国已有四千余年历史。

到唐宋,年终扫尘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做之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裁:临安过春节,“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

明代的《大戴礼》中,还把岁末防尘规定为一种礼节。旧时,再忙人家也要做清洁,将室户垃圾一扫而光,寓扫除晦气和霉运,迎接新年的好气象。

据县内一些地方的传说,认为灶神走后,人间门户的事情并非没有天神掌管,玉帝又会派神下来代灶神打理几天“政务”,而这位天神非常讲究洁净,如果怠慢了他,他也会像灶王一样回去向玉帝打小报告,人们则要受到玉帝的处罚。所以在灶神上天,天神到来之前,一定要将门户打扫干净。

扫尘的日子视祭灶神的日期而定,如三魁、雅阳、龟湖、岭北是在腊月二十九祭灶神的,一般在腊月二十四左右扫尘。下洪等地,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神,则从腊月十六开始就要进行扫尘。

总的来说,必须要在灶神回天过年之前,进行一次扫尘。 扫尘这天,泰顺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关于除旧迎新的习俗。

下洪贝谷在扫尘这天,如果是年家里小孩不大平安,即俗语说的“不听话”,就要在衣柜中翻出一顶孩子戴过的帽子扔到山头上去。洋溪、司前一带则找一套孩子穿过的衣服扔到溪里随流漂走。

希望旧岁能带走不吉利的事情,在新春来临之际,让好运降临。 扫尘习俗,虽然很多内容都充斥着人们意愿中对美好祈求,但也不乏现实意义,经过打扫,灰尘脏物四布的宅院顿时变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显得气象一新,非常有利于人体健康。

贰 办年货·过年食俗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非春节莫属,饮食也最为丰盛。山城乡民在小年过后,着手置办年货。

泰顺各地赶集的日子不一,有的地方是逢三赶集,有的地方则每七天赶一次集。但是在腊月二十八日这天是专门为大家置办年货而设立的赶集日。

山外的南北货、山里的土特产等等,可谓是堆积如山,人流如潮涌,过年的气氛随着置办年货的热闹场面已越来越浓。 商家店铺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下午就早早地关门打佯,回家过年了,一直到正月初六、七才恢复经营,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用的必须物品,如鱼肉果蔬、烟酒糖茶、香纸蜡烛。

小孩们也要拉着大人的衣角,跟他们到集市上缠着要买自己喜欢的糖果,然后抱回一大袋,足够解馋一段时间了。对于小孩来说,他们之所以喜欢过年,或许除了在正月里可以不受大人的打骂外,最高兴的就是有自己喜欢的“过年货”可吃了。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节饮食更是形成了丰富的饮食民俗。

我国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米粮是人们的主食。泰顺乡民更是在“米”上大做文章,创造了具有地方风味的食品。

如罗阳的婆饼,泗溪、三魁一带用免子熏制的腊肉,龟湖一带用猪肉熏制的腊肉,仕阳、雅阳等地麦芽糖,等等。 大凡到过山城并上过山城饭店酒楼的人,无不盛赞山城那独具风味的亦饭亦菜的“婆饼”。

据说,制作婆饼很费功夫,须先将上等大米浸透,磨成浓淡适度的米浆,摊在烧热的平底锅上煎成一张厚薄均匀的完整饼皮,然后取出一张饼皮摊平,披上一层由碎精肉、香菇、木耳、虾仁、干贝、花生、芝麻、蛋丝、葱白等做成的馅心;再重上一层饼皮,又放上一层馅心;再重上一层饼皮,又放上一层馅心,如此反复数遍,然后卷成长条,压扁,置于平。

泰顺百家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泰顺百家宴时间、泰顺百家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a5bBj0GBwNRUQQ.html

标签:泰顺百家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822秒, 内存占用1.7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