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舞曲莫扎特(小步舞曲莫扎特钢琴)

 2023-09-12  阅读 13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步舞曲莫扎特,以及小步舞曲莫扎特钢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小步舞曲莫扎特歌词黄昏衬托贵族式的野蛮洒上多瑙河畔 投映雨后慵懒街角提琴手炫燿着平凡Si Mi Re Do Si Do 演奏着不平凡我转个弯 长发空中旋转我伸出手询探那一丝的温暖我轻轻叹 轻敲黑白浪漫音符城堡弥漫 飞不出这绚烂独舞着一圈一圈 轻踩着昨天随着仲夏夜 远离的童年独奏着一遍一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步舞曲莫扎特,以及小步舞曲莫扎特钢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小步舞曲莫扎特歌词

黄昏衬托贵族式的野蛮

洒上多瑙河畔 投映雨后慵懒

街角提琴手炫燿着平凡

Si Mi Re Do Si Do 演奏着不平凡

我转个弯 长发空中旋转

我伸出手询探那一丝的温暖

我轻轻叹 轻敲黑白浪漫

音符城堡弥漫 飞不出这绚烂

独舞着一圈一圈 轻踩着昨天

随着仲夏夜 远离的童年

独奏着一遍一遍 孤单的知觉

我一点一点不见

As shadows cast upon the dim moonlight

Turned sweet sweet lullaby into a captive night

I soar the sky, le *** e everything behind

Discover h *** en’s light beyond surreal disguise

旋律里谁看的见 囚困的音乐

缤纷的花园 布满了落叶

我随着音符穿越 华丽的铁链

发现蓝天依然遥远

独舞着一圈一圈 轻踩着昨天

弹一遍一遍 孤单的知觉

窗外音符和世界缠绕出传奇歌剧

我始终跳着一个人的小步舞曲

=速配歌词 配词

旋律里谁看的见 囚困的音乐

缤纷的花园 布满了落叶

我随着音符穿越 华丽的铁链

发现蓝天依然遥远

独舞着一圈一圈 轻踩着昨天

弹一遍一遍 孤单的知觉

窗外音符和世界缠绕出传奇歌剧

我始终跳着一个人的小步舞曲

1.《小步舞曲》是巴洛克时期一位伟大音乐家所作,你知道他的国籍和名字吗?

《小步舞曲》由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于1779─1780 年,原本是《D大调第十七嬉游曲》的第三乐章,后来常用作单独演出,是莫扎特最著名的音乐小品之一。乐曲采用三部曲式,乐曲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八 度齐奏呈现,音乐优美典雅。

莫扎特小步舞曲的曲式分析 ?

小步舞曲 作于1779-1780年,原本是《D大调第十七嬉游曲》的第三乐章,后来常用作单独演出,是莫扎特著名的音乐小品之一,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改编曲。据说,本曲是为庆贺萨尔兹堡贵族罗比尼希的长子齐格蒙德从萨尔兹堡大学毕业而作,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小步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具有明显的十七世纪宫廷音乐风格。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D大调,小步舞曲速度,3/4拍,乐曲的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八度齐奏呈示,音乐优美典雅。随后出现的主旋律,宛如连绵不断的涓涓细流,柔和而舒展。后来出现的中间部主题,以流畅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具有华丽而典雅的色彩。最后,乐曲再现第一部分,在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

 引言

关于莫扎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傅雷是这样评价的:“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创作数量巨大,品种的繁多,质地的卓越,是独一无二的。”傅雷对莫扎特的评价可谓相当高。在音乐史上,大部分人都比较关注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可以说,他们在音乐上的造诣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为什么艺术大师傅雷却对莫扎特的音乐情有独钟,给予如此高度的评价呢?这大概缘自莫扎特音乐创作中独具匠心的三大特点。下面就从以下三方面对莫扎特音乐的特点作一些粗浅的阐释。

一、无与伦比的流畅性与自如感

经常有人将莫扎特与贝多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大部分人都认为莫扎特的音乐与贝多芬相比,多少有点显得稚嫩。但总的来说描述莫扎特音乐的词汇,多半是“典雅、动听、抒情、欢快……”之类。莫扎特音乐风格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音乐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流畅性和自如感。据说贝多芬在作曲时,常常是汗流浃背,而莫扎特作曲时却如同写信一般轻松自如,这大概不是笑话,而是一种真实。莫扎特作曲时的流畅应该是源自他天生对音乐的灵气,创作时有如神助一般。众所周知,这位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神童。关于他6岁就能演奏钢琴、管风琴,并创作了第一首小步舞曲,9岁写交响曲,12岁已完成第一部歌剧的故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热爱他的人们往往津津乐道、赞不绝口。从音乐创作角度看,莫扎特能随心所欲地兼容各路流派。但莫扎特并不会被各路流派所限制,尽管风格繁杂,但在莫扎特的笔下,却从来都是随意自如,信手拈来。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使得莫扎特的音乐能够始终保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流畅性与自如感。例如很多学琴的孩子都弹过的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末乐章。闹剧的开场、嘹亮的号角、灵巧的走句,以及突如其来的忧郁沉思――这些似乎互不相干的杂乱图景,一经莫扎特的妙手,居然像水到渠成般自然流畅,的确让人为之深深感叹。又如g小调第40交响曲,充满了现代感的流畅旋律,让人听了便会记住。再如他创作的bE大调第39交响曲,自如流畅的旋律,使整部作品明朗愉快、充满了诗意。莫扎特音乐的流畅、自如,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真正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跳跃的美妙旋律。

二、深厚的功力与纯熟的技艺

聆听、欣赏莫扎特的音乐,在被其流畅悦耳的旋律深深打动的同时,还会被其深厚的功力和纯熟的技艺所折服。

第一,查看莫扎特的乐谱,随处可发现他创作时运用的各种复杂技术、创作经验老道的证据。比如第41交响曲“朱庇特”中令人耳目不暇的对位展示,或是著名的C大调弦乐四重奏(K465)中令人赞叹的不协和效果处理;又如F大调钢琴协奏曲(K459)末乐章所展现出的智力凯旋。在这些作品中莫扎特娴熟高超的创作技艺均有体现。

第二,莫扎特在乐曲体裁形式创作上做出的重大贡献,可以看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力。例如在协奏曲的形式上,莫扎特进行了有益探索,他继承和发展了J•C•巴赫的钢琴艺术,使钢琴协奏曲达到了交响性的高度。他的27首钢琴协奏曲,全方位地展示了他的音乐才华。他通过创作实践,对近代钢琴协奏曲形式的确立起了奠基作用,他所确立的18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原则是:

(一)三乐章的对比结构: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第二乐章,咏叹调式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舞蹈性回旋曲式或奏明回旋曲式快板;

(二)双呈示部结构:第一呈示部由乐队在主调上奏出,音乐较短,朴实简洁;第二呈示部由独奏乐器和乐队转属调或关系大小调奏出,篇幅较长,华丽且富于技术性,增加了新的主题,副部主题常有两个或三个;

(三)华 *** 段:在第一乐章再现部的结尾和尾声之间,乐队以主四六 *** 引进由独奏乐器即兴演奏的华丽乐段,以加强独奏乐器的地位和不同于协奏乐队的个性。

在这类体裁中,最为突出的是23首钢琴协奏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极具特色。

再如,莫扎特对古典奏鸣曲体裁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写了17部钢琴奏鸣曲,完成了古钢琴到现代钢琴的过渡。莫扎特在乐曲体裁形式创作上体现了他音乐才能的登封造极。从以上事实可以说明,莫扎特的音乐创作深厚的功力与纯熟的技艺。

三、迷人外表下的深邃内涵

“动听悦耳”仅是莫扎特艺术的迷人外表,在其迷人外表的掩盖下,更蕴涵着深邃内涵。很多人认为莫扎特创作时从来不假思索,无需理性帮助,因而也就谈不上高远与深邃。但如果你仔细聆听、品味、欣赏过后,一定会有不同的结论,正像柯克所言,理解莫扎特,更高的境界是领悟到其音乐中蕴含隽永深邃的人性内容。

第一,莫扎特音乐的深邃内涵在他的歌剧创作中体现的十分明显。莫扎特被誉为“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家”,其原因在于,他不但能以同情的心态体察人世的悲欢离合,而且还能以超越的眼光透视世态炎凉的内在品质。因此,在莫扎特歌剧作品中,都蕴含着令人回味的深刻内涵。例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虽然背负刻骨铭心的悲哀,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世界带来和解与希望。又如歌剧《魔笛》,刻画了不同角色的性格冲突,内容表达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光明终将取代黑暗的思想。

第二,莫扎特音乐的深邃内涵在他的器乐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在奏鸣曲创作中,莫扎特曾作有大约19首键盘乐器奏鸣曲,他在巴黎写的《a小调奏鸣曲》(K310),和声较丰富,织体凝重,就有“情感风格”的特征。在《c小调奏鸣曲》和《c小调幻想曲》,与他小调性的协奏曲一样,有着深沉的情感和较强的戏剧性。又如在室内乐创作中,莫扎特曾潜心钻研创作各种不同的乐器组合的室内乐,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都不乏深邃的情感,在他的23首弦乐四重奏中,更好度的是他献给海顿的6首《海顿四重奏》,体现了他与前辈之间的亲密关系,反映了他真挚的情感。再如,在协奏曲创作中,莫扎特成熟的协奏曲从不受图式的约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内涵,在其小调性的钢琴协奏曲(d小调K466,c小调K491)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从不允许他的学生轻视莫扎特,曾严肃地对学生说:“请记住,莫扎特就是我们的太阳!”让我们来共同铭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感受他的宽容与睿智、超脱与达观,学习他的功力与技巧。

简介:

专辑介绍:

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有编号的共十八首,本专辑中收录了十八首奏鸣曲和《C小调幻想曲》(K475),由

葡萄牙著名女钢琴家玛莉亚·若奥·皮雷斯精彩演奏,是喜爱莫扎特音乐朋友们的收藏佳作。

========◆CD1:C大调钢琴奏鸣曲K279、F大调钢琴奏鸣曲K280、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莫扎特于1772年春,自第三次的意大利旅行回来后,又于夏至秋天访问了维也纳,就在次年春天起,他的音乐开始带有温情的风格了。自1774-1775年里所写的六首钢琴奏鸣曲,就是在这个转变中所产生的作品。这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K279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作品从乐思的短小,装饰音的丰富等来看,很明显是为羽管键琴而写的,所以其中的任何一个乐章都充满着轻快的韵味。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由非常轻快的第一主题开始。第二主题经过a小调,进入属调G大调。展开部是由C大调开始,共有19小节,这一段有丰富的变化,显得十分华丽。最后第一主题再现,接着第二主题也以主调出现然后结束第一乐章。第二乐章:行板,F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在三连音的分解 *** 伴奏下出现。第二主题在属调出现,然后以短的尾奏做收束。展开部很短,一共只有14小节,使用第一主题的音型。在再现部里,第一主题缩短,第二主题稍加长。第三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长约10小节。之后是经过句,对比性的第二主题出现在属调上,展开部由第二主题的音型开始,然后第一主题承接。第一主题、第二主题都在再现部再现后结束全曲。F大调钢琴奏鸣曲K280,作于1775年。共3个乐章:1、很快的快板,2、慢板,3急板。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作于1775年。共3个乐章:1、快板,2、行板,3、快板,回旋曲。

========◆CD2: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282、G大调钢琴奏鸣曲K283、D大调钢琴奏鸣曲K284◆=======

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282,共3个乐章,第一乐章:柔板,第二乐章:小步舞曲,第三乐章:快板。

G大调钢琴奏鸣曲K283共3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首先出现第一主题。接着第二主题以属调出现。呈示部反复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中有类似插句性质的另一个新的旋律。在再现部所再现的第一主题加以变形这一手法与当时的海顿非常相似。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奏鸣曲式。一开始是第一主题。经过句后是第二主题。第三乐章:急板,G大调,奏鸣曲式。这也是多少有一点海顿风格的乐曲,展开部相当长而且华丽并含

有插入句的意味。

莫扎特在1774年底,为了上演他的喜歌剧而赴慕尼黑,他在慕尼黑逗留至第二年的三月初,即使是在这一段时间,他的创作仍然毫无松懈。D大调钢琴奏鸣曲K284这首乐曲就是他在这段时间完成的。由于这一作品是受了慕尼黑的巴伐利亚选帝侯麦希米良三世的侍从官杜尔尼茨之托所写的,因此有时也称为“杜尔尼茨奏鸣曲”。在这首奏鸣曲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法国式的优雅风格,大概与莫扎特在慕尼黑时,经常可以看到法国作曲家的钢琴曲集受到的影响有关。这种法国式的优雅风格倾向,莫扎特一直继续了一段时期,而且产生过为数不少的作品。而这一作品是这一风格的先驱。

=========◆CD3:C大调钢琴奏鸣曲K309、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A小调钢琴奏鸣曲K310◆========

C大调钢琴奏鸣曲K309是莫扎特为了与他有深交的曼海姆音乐家康纳比西的爱女罗莎而作的,因此,这首乐曲有明显的曼海姆音乐风格。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强音齐奏开始,这也是与速度记号一样有曼海姆的明显特征。主题的后半部夹着一段以活泼的上升音型而开始的经过句,然后就是属调的第二主题。展开部延长到35小节,这是在一般奏鸣曲的惯例上所没有的特殊情形。在此,第一主题成为中心,而且小调的音调效果非常优美。再现部中,第一主题的后半段移至C小调,第二主题开始时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调换位置出现,最后是短短的尾奏。第二乐章:稍慢的柔板,F大调,三部曲式。首先奏出的是带有装饰音的主题的反复。强弱的对比与精细的音符动态十分优美。第二部分是属调C大调的旋律。然后,回到稍加变形的第一主题。第三部分用丰富而细腻的音符做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变奏,最后4小节的尾奏以最弱奏来结束第二乐章。第三乐章:温雅的小快板回旋曲,C大调,回旋曲式。回旋曲主题以中强的力度作为乐章的开始。在这一轻快的主题后面是一段经过句,后出现以三连音动态为中心的属调第一插部。当回旋曲主题以主调再现之后,出现了下属调F大调的第二插部,同时诱导回旋曲主题第三次出现。最后在以回旋曲主题所构成的尾奏中轻轻的结束乐曲。

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共3个乐章,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内容明朗轻松,是一首具有非常喜悦气氛的乐曲。第一主题是轻快的。第二主题在属调,同样具有轻快的情调。展开部中主要展开第二主题。第二乐章富于表情的行板,G大调,回旋曲式。(也可以视为缺少展开部,并以第一主题为尾奏的奏鸣曲式。)回旋曲主题共有12小节,并加以反复。插部旋律(或第二主题)以属调呈示后,再以主调出现回旋曲主题,接着,插部旋律又以主调出现。回旋曲主题第三次皇示是以更为密集的音符出现的。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D大调,回旋奏鸣曲式。主要主题是欢快的。经一段强弱很明显的经过句之后副主题在属调出现。主要主题第二次呈示以后,出现了b小调的新旋律当华 *** 段结束时,主要主题第三次呈示,同时,副主题也以主调呈现。最后经主要主题进入尾奏结束。

莫扎特于1778年3月14日离开曼海姆后转赴巴黎。虽然于同年的7月,遭到丧母的厄运,但他的创作活动仍然非常的活跃,也创作了许多作品。a小调钢琴奏鸣曲,就是他在巴黎所作的最初的钢琴奏鸣曲。这首乐曲就像反映了当时莫扎特的紧张心情,也预示了丧母这一意外变故似的,灰暗而充满紧张感。这首作品在结构上、内容上,都比在此之前他所作的所有钢琴奏鸣曲更充实更完美。第一乐章:庄严肃穆的快板,a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充满强烈的灰暗的紧张感。经过由这一主题音型所构成的经过句后,在关系大调的C大调奏出第二主题。展开部中第一主题的节奏随着转调和强弱的变化,表现的十分多彩。到了后半段第二主题的音型进入,随后,进入再现部。第二乐章:富于表情的如歌的行板,F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之后,第二主题在属调C大调出现,这一主题因为有密集的同音反复和颤音,所以给人新鲜而奇妙的感觉。展开部用第一主题,后半段十分近似幻想性的韵味。再现部中,只在主调上再现第二主题后结束乐章。第三乐章:急板,a小调,回旋曲式。在这一乐章中,第一乐章的紧张情调又加以复活。在回旋曲主题之后的第一插部是由e小调奏出主题的高音部与低音部所构成,回旋曲主题第二次出现后,是A大调部分的第二插部旋律,此后又回到a小调第三次出现回旋曲主题。像这种以单一主题为基础的乐曲结构,是莫扎特后期已臻成熟之境的一种独特的作风。

=========◆CD4: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

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是莫扎特1778年的夏天在巴黎所作的作品,与其中在巴黎作的作品相比,规模虽然很小,同时也容易弹奏,但在内容方面却很丰富,也很有表现性,而且还有法国风味。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活拨的,之后是第二主题,在属调上呈示。呈示部最后是由4小节的尾奏做收束。在展开部,没有发展呈示部所呈示的主题,而是属于一段转调繁多的插入句样式的微妙部分,之后,音乐面给人新鲜的印象,一面依据规则再现。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F大调,三部曲式。主题是优雅甜美的。经反复之后进人第二部分,并转为同主音小调F小调,而这一段又是同样有对比性优美情调的旋律,反复两次,之后再现F大调主题。第三部分的进行从小调转为大调,随后结束。第三乐章:稍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轻快的。经过句之后,在属调上出现第二主题。展开部是自由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在再现部再现,后用尾奏结束乐曲。

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是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作品。在终乐章的小快板里,标有“土耳其风”的字样,很明显的有当时盛行的东方风味,这一点是促使这一乐曲成为非常大众化的原因。整个钢琴奏鸣曲的乐章结构是不规则的。第一乐章:优雅的行板,A大调,主题与变奏曲。主题由两段构成,前半段为8小节,后半段为10小节。主题虽然简单,但非常优美,明显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曲式概貌。第一变奏是以右手的十六分音符动态为中心;第二变奏则在左手的三连音伴奏下唱出优美的旋律;第三变奏转为小调,十六分音符的起伏显得非常优美;第四变奏回到A大调;第五变奏速度转为柔板,伴奏与右手均是三十二分音符的动态;最后的第六变奏回到快板,变为轻快而明朗的变奏曲,最后由尾奏结束乐曲。第二乐章:小步舞曲,A大调,是规模相当大并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以强有力的齐奏开始的小步舞曲主部有48小节。中间部转为D大调,左手与右手相互交替,中间又插入有齐奏的强奏部分。第三乐章:土耳其风的小快板,a小调,这一乐章由于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被称为“土耳其进行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经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乐章结构具有回旋曲特点,但它是由第一插部开始。第一插部主题是著名的舞曲性质的优美轻快的曲调。回旋曲主题具有土耳其军乐风格,用A大调呈示第二插部是一个华丽流畅的曲调,很像莫扎特歌剧中的花腔音调。尾声由上述几个音乐材料混合而成,这一异国情调十足的乐章,在极为华丽而辉煌的气氛中结束。

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是一首规模很大,章法相当稳重的钢琴奏鸣曲,终乐章有自由而富于幻想的性格。于一七七八年夏天在巴黎谱成。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一开始是12小节的由主 *** 的分解构成的第一主题。在第一主题以主音终止后,出现与之形成对比的主题。接下去的经过句是由d小调至c小调的表情性乐段。第二主题在属调呈示。展开部是以新的音型开始,也用了第二主题后半部分的音型。再现部中再现第一和第二主题,其中连接两个主题的经过句被加强。第二乐章:柔板,降B大调,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后半段从降b小调转为f小调,没有经过句直接进人D大调的第二主题。在类似尾奏的二小节后,没有展开部直接进人再现部。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这是非常热烈的终乐章,充分展示出莫扎特进入成熟之境的创作手法。第一主题是类似一段下降的华丽的快速音群。接下来是对比性主题,夹一段经过句后进入第二主题,先以c小调奏出,接着用C大调以对比性的音型做呈示部的收束。展开部是从第一主题开始的,是相当长的一个乐段。再现部中,省略了第一主题的最后一小段,第二主题在f小调再现,之后连接F大调的音型。尾奏开始时是强烈地,然后以渐慢、渐弱,像在无形中消失一样结束全曲。

==========◆CD5: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333、c小调幻想曲K475、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

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333,共3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圆滑而具歌唱性的第二主题在属调出现,有两个旋律。展开部以第一主题开始。在再现部中,将经过句与第二主题的中间部加长,最后以4小节的尾奏结束。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轻轻奏出的,第二主题同样轻轻的以属调出现。展开部由第一主题的变奏开始,也用了经过句的音型。再现部里,第一主题的再现有十分丰富的装饰。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第三乐章:优美的稍快板,降E大调,回旋奏鸣曲式。主题是轻快的。题反复之后,是短暂的经过句。副主题在属调F大调上呈示。接下去是主题的第二次出现-新的旋律呈示-主题的第三次出现-副主题以主调形态再次出现,之后是华彩段导出主题以至结束全曲。

《c小调幻想曲》,K475,作于1785年。此曲与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一起出版,呈献给特拉特耐隆夫人,是3首幻想曲最出名、更优秀的一首。这首幻想曲,柔板-快板-小行板-更快的快板-柔板。主题由前后两个动机组成,转成优美的旋律后加以反复。转为快板,在快速音群后有华彩,转为降B大调小行板,然后更快的快板有暴风雨般的快速音群,再转回慢板,有力地结束。

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作于1784年。此曲1785年由维也纳的阿尔达里亚出版社出版时,把1785年5月20日作成的《c小调幻想曲》(K475)作为开头,所以有把二曲合在一起演奏的情景。共3个乐章:1、快板c小调,奏鸣曲式。开头第一主题的后半段是半音阶下行的动态,与开头的分散 *** 形成对比。经过部由弱奏出现降E大调的新音型,第二主题为降E大调,呈示部尾奏强调第一主题开头动机。发展部主要发展第一主题,将降E大调音型改为f小调,再现部第二主题以c小调,最后是第一主题所构成的尾奏。1、慢板,降E大调,回旋曲式。在平静的主题后,第一个插句以属调降B大调伴随着细微动态,主要主题带着装饰再现后,第二个插句开始以降A大调,再以降G大调反复第三次主题以丰富的变奏形态再现。3、极快的快板,c小调,变化的回旋奏鸣曲式。在两部构成的第二主题后是两部构成的降G大调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第一主题,很短的插句由F小调转g小调再转c小调,第二主题再现,第一主题再以c小调再现,接f小调插句,然后以尾奏而结束。

==========◆CD6:F大调K533/K494、C大调K545、降B大调K570、D大调K576◆=========

F大调钢琴奏鸣曲K533/K494,创作于1786年。是莫扎特1790年将《快板与行板》(K533)和《行板回旋曲》(K494)合并而成。共3个乐章:1、行板,F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右手始,经过部使用第一主题的音型,第二主题在三连音符之后,由左手上行音开始,以三连音符构成小结尾。发展部由c小调始,两个主题一起出现,再现部呈示第一主题后,经经过部转调,以主调再现第二主题。2、行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互为映衬,第二主题用F大调,特征在右手下行分散 *** 。发展部第二主题加上三连音符动态而导入再现部,再现部尾奏由第二主题动态始,以分散 *** 收束。3、行板,F大调,回旋曲式。这个乐章就是K494,在主要主题后,以属调表现副主题。第一插句为d小调,降B大调的旋律承接后,回到主要主题小音阶部分,以f小调出现第二插句,再回F大调,主题、副主题再现后,以主要主题音型构成的尾奏结束。

C大调钢琴奏鸣曲K545,用莫扎特在他作品目录中所记载的话说,这是属于一首为初学的人而写的钢琴小奏鸣曲作品。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被认为是最容易弹奏的曲子。完成于1788年6月26日,刚好这一天是莫扎特完成他三大交响曲中的第1首降E大调K543的一天。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这是一首洋溢着喜悦心情的乐曲。第一主题只有4小节,极为单纯。接着是音阶式的经过句,然后在左手的伴奏下,以属调奏出第二主题。在左手与右手交互奏出分解 *** 音型之后,经过颤音衔接结束部。展开部则承接呈示部结束部的音型,由g小调开始。进入再现部时第一主题以不常见的方法采用了F大调,在C大调的第二主题出现之前,中间夹着一段音阶型的经过句。第一乐章在左右手交互的音群中结束。第二乐章:行板,G大调,三部曲式。这个乐章要用开朗的心情来弹,技巧虽然很容易,然而在音乐性的演奏方面却很难,要用连奏像唱歌一样来弹。主要主题是温柔地。这一主题以变奏方法进行反复之后,仍旧温柔地奏出D大调的像是由主要主题衍生出来的旋律。再经过主要主题的变奏部分的反复,D大调旋律以g小调出现,经过降B大调、c小调、g小调的一连串转调,引出主要主题的再现经过变奏之后,进人尾奏结束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小快板的回旋曲,C大调,回旋曲式。在这首奏鸣曲中这个乐章是最难的。乐章由回旋曲主题开始。接着是G大调第一插部,它是来自回旋曲主题中的八分音符音型。回旋曲主题第二次出现之后,便出现了小调的第二插部,也是在回旋曲主题中派生出来的。回旋曲主题第三次出现后,用八分音符的音群所构成的尾奏做结束。

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570,是莫扎特在生活上更加感到困难的1789年初,于维也纳创作的作品。在这首奏鸣曲里另附有小提琴声部,因此,这也是一首早为世人所熟知的小提琴奏鸣曲作品。这一小提琴声部并非莫扎特本人所作,而是在他逝世后,由别人加上去的。第一乐章: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是用主 *** 的分解构成的。主题呈示后,突然像从中被切断一样的,在 *** 里出现降E大调旋律。此后,在左手所奏的第一主题的分解 *** 的音型上出现了第二主题。在展开部里,首先出现的是呈示部中的降E大调旋律,然后是第二主题。当第一主题回来时开始了再现部。第二乐章:柔板,降E大调,回旋曲式。主部是前后都要反复的小三段体,接下去的c小调第一插部同样是小三段体连接句后,回旋曲主题做部分再现。然后出现第二插部,经过连接乐句,主题第三次出现,最后以尾奏终止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小快板,降E大调,不规则的回旋曲式。主部是三段体,主题是极为轻盈地。接着出现的第二、第三部分的结构都是三段体。最后,回旋曲主题再现接尾奏结束全曲。

莫扎特:小步舞曲及三重奏的介绍

MINUET小步舞曲:原是一种温文尔雅的法国舞曲,十七世纪中叶被采纳到艺术音艺之中,形成一种通行于巴洛克组曲与浪漫时期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之中的乐曲形式。NOCTURNE 夜曲:浪漫时期的一种简短,缓慢的乐曲,旋律与气氛非常丰富,通常为独奏钢琴面写。OPERA 歌剧:西方音乐中最伟大,最富丽与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大约于1600年在意大利产生。歌剧没有固定的形式,在四百年的历史中,已经有无数的结构与形式的改变。共同构成歌剧的要素有序曲OPERETTA 清歌剧:从喜剧衍生出来的一种轻松的音乐剧,以轻浮,世俗,甚至讽刺为题材写成,配上和谐,灿烂的音乐,可能不定期加进当时流行的舞曲,而且一定附有对话。OVERTURE 序曲:法文开启的意思,是歌剧,清歌剧,神剧,舞台剧或其他的作品之前的器乐前奏QUARTET四重奏:为四个人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也可以用以指这四位演出者。在声乐,特别是歌剧中,四重奏通常不定期有伴奏。常见的四重奏一般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组成,非常著名的歌剧有威尔第的《弄臣》中的《爱情的美丽女儿》与贝多芬的《费黛里奥》中的《我觉得很妙》。QUINTET 五重奏:为五个人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著名的歌剧五重唱有华格纳歌剧《纽伦堡名歌手》中的《幸福如阳光》与比才《卡门》中的《 *** 者五重唱》。RECITAL 独奏会:由一位主要演出者举行的音乐会,这个名词是由李斯特在十九世纪中叶到英格兰巡回演出时首次使用。REQUIEM 安魂曲:天主教礼仪为让死者灵魂安息而举行的送葬弥撒曲。RONDO 回旋曲:古典器乐中的一种重要曲式,其中的主要主题乐节(叠句)会与一段或多段的其他主题乐节(插句)交替出现。回旋曲由多种不同形式,很多奏鸣曲与协奏曲都以回旋曲作终结乐章。SONATA 奏鸣曲:意大利原意是“鸣响”,也相对于歌唱而称的演奏,是为一种或多种乐器面写的乐曲。SCNERZO 诙谐曲:意大利玩笑的意思,是一种活泼的乐曲,自从十九世纪初开始,取代小步舞曲在交响曲与奏鸣曲中的地位,有时也是独立的器乐曲,如肖邦的四首钢琴诙谐曲。但尽管名为诙谐,曲趣并不一定幽默。SERENADE小夜曲:字面意思即夜间的音乐。十八世纪时一种多乐章构成的弦乐与管乐曲。是经常于露天演出的,为庆典,庆祝生辰或余兴的音乐。小夜曲在十八世纪更流行。到十九世纪的浪漫时期已失去原来的风格,但这个名词依旧保留,可能用来指一首歌曲,一首情景乐曲或是大型的管弦乐曲。SOPRANO女高音:最高的女声或男童声,是复乐音乐中最高的声乐或器乐声部,也是一个乐器组中的最高音的成员,如高音直笛,高音萨克斯等。SUITE 组曲:由一系列的舞曲或其他乐曲组合成的一个整体。组曲由各种类别:巴洛克舞曲组曲,浪漫组曲;以及在音乐会上演奏,由芭蕾舞剧,歌剧,舞台配乐等大型作品的选粹构成的管弦乐组曲。在巴洛克时代中,组曲也是最重要的器乐曲形式。SYMPHONY交响曲:一种三或四个乐章的管弦乐曲,从不同的巴洛克曲式演变出来,而在古典时期完成确定的曲式。古典交响曲实际是管弦乐团中的奏鸣曲,开头是以奏鸣曲式写成的中等快速乐章,第二乐章是慢板音乐,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贝多芬以诙谐曲取代,并沿用至今),最后是活泼的终曲,经常是回旋曲式音乐。在海顿与莫扎特后期的作品中,交响曲的曲式与内容已达到理想的平衡。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从贝多芬之后,交响曲的个人与心理成分逐渐增强,但也有人力求维持平衡的古典形式。从贝多芬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开始,标题音乐开始渗入交响曲的领域。TENOR 男高音:最主的男声,也是任何乐器族中的次低的乐器,如次中音长笛,次中音低音号,次低音提琴等。TOCCATA 触技曲:意大利原文是“碰触”的意思,是一种以表现弹奏者“碰触”或技巧能力的演奏曲,而非演唱曲。触技曲是特别为键盘乐器面写,在巴洛克时期中触技曲是一种带有赋格插句的技巧性管风琴或古键琴乐曲。TRIO 三重奏:(1)三重奏,为三个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为三个人声写作的乐曲则通常叫三重唱。(2)三个演奏者构成的团体,及三重奏团。(3)诙谐曲或小步舞曲的中段。在室内乐中,三重奏有时是为弦乐器而作(多数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面谱,有时则是两把小提琴与大提琴),但更常见的则是钢琴三重奏(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

小步舞曲莫扎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步舞曲莫扎特钢琴、小步舞曲莫扎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a76Bj0GAABWVAM.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397秒, 内存占用1.7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