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录(一日禅最新一句话一日禅语)

 2023-09-08  阅读 13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佛语录,以及一日禅最新一句话一日禅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佛陀语录佛陀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佛陀语录,希望你喜欢。佛陀语录精选 1) 若人寿百岁──不见最上法,不如生日──得见最上法。 2) 应急速作善,制止罪恶心。怠慢作善者,心则喜于恶。 3) 若人作恶已,不可数数作;莫喜于作恶;积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佛语录,以及一日禅最新一句话一日禅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佛陀语录

佛陀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佛陀语录,希望你喜欢。

佛陀语录精选

1) 若人寿百岁──不见最上法,不如生日──得见最上法。

2) 应急速作善,制止罪恶心。怠慢作善者,心则喜于恶。

3) 若人作恶已,不可数数作;莫喜于作恶;积恶则受苦。

4) 若人作善已,应复数数作;当喜于作善;积善则受乐。

5) 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恶者方见恶。

6) 善业未成熟,善人以为苦。善业成熟时,善人始见善。

7) 莫轻于小恶!谓『我不招报』,须知滴水落,亦可满水瓶,愚夫盈其恶,少许少许积。

8) 莫轻于小善!谓『我不招报』,须知滴水落,亦可满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许少许积。

9) 商人避险道,伴少而货多;爱生避毒品,避恶当亦尔。

10) 假若无有疮伤手,可以其手持毒药。毒不能患无伤手。不作恶者便无恶。

佛陀语录最新

1) 若犯无邪者,清净无染者,罪恶向愚人,如逆风扬尘。

2) 有人生于(母)胎中,作恶者则(堕)地狱,正直之人升天界,漏尽者证入涅盘。

3) 非于虚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逃遁恶业者,世间实无可觅处。

4) 非于虚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不为死魔制,世间实无可觅处。

5) 切惧刀杖,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杀教他杀。

6) 奋勉常正念,净行能克己,如法而生活,无逸善名增。

7)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8) 暗钝愚痴人,耽溺于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9) 莫耽溺放逸。莫嗜爱欲乐。警觉修定者,始得大安乐。

10) 智者以无逸,除逸则无忧,圣贤登慧阁,观愚者多忧,如登于高山,俯视地上物。

11) 放逸中无逸,如众睡独醒。智者如骏驰,驽骀所不及。

12) 摩伽以无逸,得为诸天主。无逸人所赞,放逸为人诃。

13) 乐不放逸比丘,或者惧见放逸,犹如猛火炎炎,烧去大结、小结。

14) 乐不放逸比丘,或者惧见放逸,彼已邻近涅盘,必定不易堕落。

15) 轻动变易心,难护难制服,智者调直之,如匠搦箭直。

16) 如鱼离水栖,投于陆地上,以此战栗心,摆脱魔境界。

17) 此心随欲转,轻躁难捉摸。善哉心调伏,心调得安乐。

18) 此心随欲转,微妙极难见。智者防护心,心护得安乐。

19) 远行与独行,无形隐深窟。谁能调伏心,解脱魔罗缚。

20) 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坚者,智慧不成就。

佛陀语录集锦

1) 谁征服地界,阎魔界天界,谁善说法句,如巧匠采花?

2) 有学克地界,阎魔界天界,有学说法句,如巧匠采花。

3) 知此身如泡,觉悟是幻法,折魔罗花箭,越死王所见。

4) 采集诸花已,其人心爱着,死神捉将去,如瀑流睡村。

5) 采集诸花已,其人心爱着,贪欲无厌足,实为死魔伏。

6) 牟尼人村落,譬如蜂采华,不坏色与香,但取其蜜去。

7) 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

8) 犹如鲜妙花,色美而无香,如是说善语,彼不行无果。

9) 不眠者夜长,倦者由旬长,不明达正法──愚者轮回长。

10) 不得胜我者为友,与我相等者亦无,宁可坚决独行居,不与愚人作伴侣。

11) 『此我子我财』愚人常为忧。我且无有我,何有子与财?

12) 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愚人(自)谓智,实称(真)愚夫。

13) 愚者虽终身,亲近于智人,彼不了达摩,如匙尝汤味。

14) 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舌尝汤味。

15) 若见彼智者──能指示过失,并能谴责者,当与彼为友;犹如知识者,能指示宝藏。与彼智人友,定善而无恶。

16) 训诫与教示,阻(他人)过恶。善人爱此人,但为恶人憎。

17) 莫与恶友交,莫友卑鄙者。应与善友交,应友高尚士。

18) 得饮法(水)者,心清而安乐。智者常喜悦,圣者所说法。

19)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矫箭,木匠之绳木,智者自调御。

20) 犹如坚固岩,不为风所摇,毁谤与赞誉,智者不为动。

21) 亦如深池, 清明 而澄净,智者闻法已,如是心清净。

22) 善人离诸(欲),不论诸欲事。苦乐所不动,智者无喜忧。

23) 不因自因他,(智者作诸恶),不求子求财、及谋国(作恶)。不欲以非法,求自己繁荣。彼实具戒行,智慧正法者。

24) 于此人群中,达彼岸者少。其余诸人等,徘徊于此岸。

25) 善能说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达彼岸,度难度魔境。

26) 应舍弃黑法,智者修白法,从家来无家,喜独处不易。

27) 当求是(法)乐。舍欲无所有,智者须清净,自心诸垢秽。

28) 彼于诸觉支,正心而修习。远离诸固执,乐舍诸爱着,漏尽而光耀,此世证涅盘。

29) 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30) 彼作不善业,作已生后悔,哭泣泪满面,应得受异熟。

佛陀语录感悟相关 文章 :

1. 佛经典语录人生感悟句子

2. 佛门看淡人生的句子

3. 佛经典语录大全

4. 佛的经典语录大全

5. 佛学智慧经典语录

6. 佛说经典语录

7. 让人心静的佛语句子

8. 佛学中教人领悟句子

佛语经典语录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佛语经典语录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佛语经典语录 篇1

1、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2、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3、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4、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7、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8、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9、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

10、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1、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2、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13、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14、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15、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6、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17、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18、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19、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0、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21、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22、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23、许多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多甜蜜!过了不久,变成仇敌,变成冤家。可见得那种爱情不是真的,假的。

24、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25、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26、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7、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我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28、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30、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1、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玻。

32、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33、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4、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35、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36、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7、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38、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39、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40、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41、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42、慈悲是真正的爱情,永恒不变。

43、沩山禅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4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6、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47、忍苦扞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48、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49、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50、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51、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52、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53、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54、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5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56、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57、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58、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59、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60、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61、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2、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63、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64、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65、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66、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67、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68、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69、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7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71、高峰禅:「修行人如一人与万人敌,又如逆水行舟。

72、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73、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74、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75、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76、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77、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78、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79、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80、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说的话都靠不住,不要当真,你要当真,决定要上当。

81、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

82、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83、过去事,莫思量;未来事,莫愿莫求;此刻事,与一切事但知无着。

84、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85、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86、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87、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88、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89、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90、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91、不着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双空,并空亦空。

9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93、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94、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95、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96、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97、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98、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99、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100、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佛语经典语录 篇2

1、谁能够不懈地遵行我所说的教理,谁就能够远离痛苦的轮转,而令苦完全消失。

2、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无火如贪欲,无恶如嗔恨,无苦如五蕴,无乐胜寂静。

3、我思故我在,我观故自在。

4、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5、佛陀说:“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但是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6、莫结交爱人,莫结不爱人。不见爱人苦,见憎人亦苦。是故莫爱着,爱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7、如牧人以杖,驱牛至牧场,如是老与死,驱逐众生命。若以刀杖害,无恶无害者,十事中一种,彼将迅速得。

8、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9、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10、我之为我完全是因为自己是什么,而不因为别人改变自己。一朵芳香的花朵不因为憎恶的人到来而改变芳香的本质而发臭。

11、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12、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13、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奋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

14、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15、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16、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7、一个人要努力自求解脱,如来只是提供了修行的方法。就从禅定开始着手,真切地去做。最后终将解脱一切外在的束缚,心便得到了自由。

18、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

19、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20、我们一生所需如果只是为了达到维生所需,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就像一只鸟、一条虫,天地提供的其实足以满足它们的需求。

21、如果我们能看清“苦”的真相,看出苦由何处而生,由何处消逝,那么便容易做到不令苦的形成,也就能够控制苦。

22、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23、愚人的心攀缘外在,随外在的变化而起伏,怎能称自己为自己的主?智者保有自己,不因为别人的评断而改变自己的心,因此他是自己的主。

24、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25、心的不纯净是引发痛苦的来源。什么使得心不净呢?顽固、骄傲、自大是心理的杂质,这些杂质引出了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于是痛苦产生于此。

26、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解脱一切缚,不执著名色,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以不忿胜忿。以善胜不善。以施胜悭吝。以实胜虚妄。

27、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不让思想任意奔流而无法自我控制。他用警觉之火烧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烦恼。由于这样,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之道。

28、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29、贪欲是火能焚身,瞋恨是恶能害身,痴是无明能引起五蕴炽盛而苦了身心。要终止苦而达至安详快乐,惟有消除“我”、“我所有”的意识。

30、我们惟有舍弃内心的不良杂质,如贪欲、不满、固执等,才能解开它们对我们的系缚,心才得以自由。净化自己的心才能找到内心安详的道路。

31、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32、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著急。

33、修行者进入尘世,应该要像蜜蜂采蜜一样,不损伤花的色与香,轻盈地采取蜜汁,无害于花本体。

34、鱼生活在水中,所以我们见不着他的泪。

35、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36、“悟”,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作回旋。

37、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8、屋顶盖得粗糙,房子会遭雨水浸漏,未经修养调御的心,欲望贪念会入侵。懈怠是死路,努力精进才是生路。智者常努力精进以修缮他的心。

39、故彼于天欲,亦不起希求。正觉者弟子,希灭于爱欲。诸人恐怖故,去皈依山岳,或依于森林,园苑树枝提。

40、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41、凡夫误用经典的章句,只是把它拿来说说,而无身体力行。他只是得到章句的表皮,没有掌握到真谛。

42、我们若得不到益友、良友之时,宁可独自而行才不会扰乱自己的心灵。与善友为邻可以得益,与恶友为邻受害的可是整个身心。

43、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4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真实。追随贤人智者的脚步,将走向善地;与愚者恶人同游,将步向错误的方向。这就是真实。

45、此非安稳依,此非最上依,如是皈依者,不离一切苦。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由于正智慧,得见四圣谛。

46、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别人心目中的我,一个是心灵中的我。在孤独的时候,那个心灵中的我最易显现出来,这也是更好度的净化自己的.心的时候。

47、于求乐有情,刀杖加恼害,但求自己乐,后世乐难得。于求乐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乐,后世乐可得。

48、学悟,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49、不诽与不害,严持于戒律,饮食知节量,远处而独居,勤修增上定,是为诸佛教。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淫欲,乐少而苦多!

50、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51、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52、人的心像一间有六个孔洞的屋子,贪、嗔、痴、渴、爱、欲无时无刻地侵入,故欲得清净得先修缮自己的心。

53、阿多罗应知:此非今日事,古语已有之。默然为主诽,多语为人诽,寡言为人诽;不为诽谤者,斯世实无有。

54、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

55、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56、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

57、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贪欲生忧,从贪欲生怖;离贪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58、净心是远离痛苦更好度的方式。我们若能守护六种感官,不让欲望去影响我们的心,心不造作行为,痛苦便无从升起。

59、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60、从欲乐生忧,从欲乐生怖;离欲乐无忧,何处有恐怖?从爱欲生忧,从爱欲生怖;离爱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61、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是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62、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63、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64、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

65、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66、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67、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68、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

69、渴求离言法,充满思虑心,诸欲心不着,是名上流人。久客异乡者,自远处安归,亲友与知识,欢喜而迎彼。

70、苦与苦之因,以及苦之灭,并八支圣道,能令苦寂灭。此皈依安稳,此皈依无上,如是皈依者,解脱一切苦。

71、我等实乐生,贪欲中无欲。于贪欲人中,我等无欲祝我等实乐生,我等无物障,我等乐为食,如光音天人。

72、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73、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74、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75、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76、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77、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78、如果内心不再有坏的作用那一部分,我们便不再会从其中引起痛苦、烦恼,从而达到永恒的愉快、安详。

79、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80、要搞好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81、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不应惧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

82、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83、如果有人毁谤我,毁谤我的教义或是毁谤我的弟子,千万别因此而沮丧或心情烦乱。因为这样的反应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84、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85、我们要像一只大象一样,在战场上能承受箭的毒害而继续奋战不已。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侮辱和敌视,而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安详寂静。

86、己饮独居味,以及寂静味,喜饮于法味,离怖畏去恶。善哉见圣者,与彼同住乐。由不见愚人,彼即常欢乐。

87、供养供应者,脱离于虚妄,超越诸忧患,佛及佛弟子。若供养如是,寂静无畏者,其所得功德,无能测量者。

88、人必须在自我中觉醒,才能破除我执。

89、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90、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佛经典语录大全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少欲,则少烦。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

佛曰: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来)。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实在有违做人之道。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曰:羽化不是我的抉择,我也不是羽化的抉择,注定的眼睛,俯瞰着万物苍生。

佛曰: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老子曰: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佛曰: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杀,盗,淫。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意三者,嫉,恚,疑。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而我说:我愿意化做你窗外的那一棵树。

正如席幕容所说的,只求佛能让我长在你每天眺望远方的那个窗前,静静凝视你每天的来来往往每天的喜怒哀乐,直到老死。 在阳光下郑重地开满花儿,将我前世的今生的来世的期待都写在花瓣中叶子里。你可知道,那纷纷扬扬的叶子是我多长、多长的思念;你可知道,那落英缤纷的花瓣是我多久、多久的盼望。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而我说:那是真的吗? 是啊!那是真的吗?如果是,那么我要尽量多看你一眼,多看你两眼,再多看你很多很多眼。好让来生我有机会再见到你。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而我说:前世的姻缘在今生的匆匆一瞥中绽放着千年流转的美丽。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那么,我的前世是积攒了多少次的回眸啊,才换得与你相识相知 ……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我相信缘分,不信佛 而缘分信佛,不信我 是我自己么? ... 只因一声虚幻的

佛曰: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非本尘,何来有尘?

佛曰:佛说:一沙一世界,一尘一劫,仿佛我们每一次重逢和离别,如同三生石上刺破手指滴落的血。千里暗香拂过,铭刻着你我的生死契。

佛曰:劫难,是安很喜欢的词。也许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禅,也是无止尽的劫难,可是佛他不告诉我们,我们要经历多少才肯放过我们,他总是高高在上,笑而不语。

佛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让我们用生命中固有的顽强、抗争和韧性,打磨掉自身的浮躁和轻狂,打磨掉懒散和消沉,还一份深沉、持重、克制。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8.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1.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2.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3.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4.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6.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7.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8.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9.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0.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1.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2.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不可能修行。

23.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24.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25.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9.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30.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31.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32.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3.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4.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35.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36.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7.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8.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39.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40.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41.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43.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44.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45.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46.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47.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的人是愚者。

48.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49.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50.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51.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52.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53.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54.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5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56.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57.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58.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59.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60.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61.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62.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6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6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65.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66.世间的人要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67.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68.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6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70.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71.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72.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73.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74.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7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7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77.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7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79.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80.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81.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82.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83.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84.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85.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86.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8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88.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89.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90.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91.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92.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93.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94.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95.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96.沈默是毁谤更好度的答覆。

97.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98.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99.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佛曰: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镇难。

有劫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问曰:“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问曰:“何谓之根?”佛曰:“不可说。”

佛曰:出口即错。 人曰:说错即对。

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 人曰:人在莲台上,不动即佛。

佛曰: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动即亡。

经典佛学语录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语录吧,语录是对某些事理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的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经典佛学语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佛言:夫为道者,如 *** 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2、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3、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4、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5、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6、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7、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8、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

9、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10、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11、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12、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13、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14、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15、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17、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18、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9、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2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1、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22、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3、一切皆为虚幻。

24、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25、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7、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28、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29、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30、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1、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32、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33、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34、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5、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6、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37、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3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9、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40、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41、不可说,不可说。

43、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44、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45、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46、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47、刹那便是永恒。

48、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49、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0、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5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2、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53、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54、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55、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56、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57、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58、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9、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60、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6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3、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64、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5、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66、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67、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6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6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0、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7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7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7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74、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75、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76、修行用功,贵在一心。

77、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78、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79、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80、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81、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82、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8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84、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85、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86、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8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8、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8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90、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91、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92、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93、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94、古人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95、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9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9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98、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9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00、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10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02、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拓展:佛学经典语录

1、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2、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时,而它却会骗你辈子。

3、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4、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5、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7、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9、佛言:夫为道者,如 *** 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1、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12、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4、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15、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6、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17、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18、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9、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20、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21、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2、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23、多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4、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25、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26、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27、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28、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29、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1、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3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33、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34、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

36、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7、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38、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39、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40、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41、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42、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43、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44、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45、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46、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47、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48、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49、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0、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51、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佛家语录

佛家语录150条

001 若人寿百岁,怠惰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励力行精进。

002 惟有能在生活中体会生命美好的特质,在愉快中慢慢体会出实质的美妙生命,这种顿悟觉知才能长久永存。

003 我们不能在痛苦中强说生命是美好的,惟有在愉快中才真能感受愉快……佛陀说:“愉快是觉悟的开始。”

004 人生大多数的苦,其形成的原因都来自我们自己。自己造的恶业只能自己来承受,没有谁能代替得了我们。

005 修行之道就是寻求通往最终的道路,而悟出最终的真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极大痛苦之中顿悟;另一种则是在愉快中体会出生命的意义。

006 如果是以痛苦而得到的顿悟,当痛苦消失之后,这个顿悟也会随着痛苦的不存在而慢慢地消失。

007 当我们内心中再也没有“自我”、“我所有”的想法,就不会再有因为“我”而生出的苦恼忧患,故能平静安详而生法喜充满之乐。

008 如同箭工将箭调直一样,智者也会将自己走偏的思想像箭工调箭般地调正。就好像搁浅在岸上颤抖的鱼一样急迫地去摆脱心灵的魔境。

009 如果让心随自己的欲望摆布,我们便会意志狂乱而无法自我掌握……心控制得当,能够自我主宰就能够得到安详快乐啊。

010 别人都互相结怨,而我无怨结,所以我安详快乐。别人有苦恼,而我无苦恼,因此我安详快乐。别人有贪欲,而我无贪欲,因而我安详快乐。

011 我们的心是很难抑制的……它无时无刻动念轻 躁 ,难以调御……但我们得先调御这颗心,然后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安详快乐。

012 恶慧愚痴人,以其邪见故,侮蔑罗汉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毁灭,如格他格草,结果自灭亡。

013 灌 溉 农田的农夫擅长于引水;造箭的弓匠擅长于调直弓箭;木匠擅长于取材切木;智者擅长于自我控制身心。

014 修行净化心灵首先要学会控制感官的入侵,能控制感官便易自我控制内心的情绪,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学习观察心识的运作,以达成心随意行。

015 恶业实由自己作,从自己生而自起。(恶业)摧坏于愚者,犹如金刚破宝石。破戒如蔓萝,缠覆裟罗树。彼自如此作,徒快敌者意。

016 罪大莫过于愤怒。难能莫过于忍辱。故应努力习忍辱,种种方便作观修。

017 最炽热的烈火,莫大于贪欲之火。最大的恶莫大于瞋恨。而人生中最至高无上的安乐,莫乐于寂静!

018 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萎灭。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卧破折弓,悲欢于过去。

019 生命可贵,能活在这世间更可贵;能听到至高的真理是可贵的,正巧又碰到与佛活在同一时代更是难啊!

020 寡闻之(愚)人,生长如牡牛,唯增长筋肉,而不增智慧。经多生轮回,寻求造屋者,但未得见之,痛苦再再生。

021 狮吃兔子不觉得自己为恶,禾生稻米养人不觉得自己为善。人吃苦瓜不觉得苦。每个人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惟有努力自救,没有谁能救得了你。

022 若人于世间,施舍或供养,求福一周年,如是诸功德,不及四分一,礼敬正直者。好乐敬礼者,常尊于长老,四法得增长:寿美乐与力。

023 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主,没有其他任何人是我们的主。如果我们自己的身心能调御得很好时,我们就得到了难得的主。

024 生活于充满不满的尘世中而无不满;生活于病态的社会之中而能无病;生活于贪欲的世界之中而能无贪欲……

025 我们愉快地生活,不被物质条件所迷惑,精神的快乐是我们的原动力,就有如生活于光的世界之人。

026 我们是什么全因为我们自己,不随着外在的条件而改变自己。就像一朵莲花不因为它的环境而使得白莲变污莲。

027 严身住寂静,调御而克制,必然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诸有情,彼即婆罗门,彼即是沙门,彼即是比丘。

028 对自己身心害处最大的就是愤怒,一个人最难办到的就是忍辱。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勤学忍辱这件事,运用生活中所遭遇的事来修行忍辱的精神。

029 常正确地观察净心观照,看清感官输入所引起的心识作用,看清这颗心由快乐逐渐变成贪着,由贪着逐渐变成痛苦,又由痛苦逐渐忘怀而消失。

030 如果我们真能看清苦的形成和苦的消失,那么我们便不会再受制于苦,而达到没有苦的生与苦的消失的境界。

031 智慧的修行者们都知道守护自己的感官和知足,因此他的心远离了痛苦。

032 如良马加鞭,当奋勉忏悔。以信戒精进,以及三摩地,善分别正法,以及明行足,汝当念勿忘,消灭无穷苦。

033 智慧的修行者都知道过正确的生活方式:态度要诚恳,行为要端正。因此他生活于愉快之中,也在愉快中得到智慧的觉悟、消灭了所有的痛苦。

034 人心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 *** ,云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萧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

035 守护感官 *** 不令侵入以保持心灵寂静,调驭身心克制自己,这才是正确的净化自己之道。

036 彼之胜利无能胜,败者于世无可从,佛无边无行迹,汝复以何而诳惑?彼已不具于结缚,爱欲难以诱使去,佛无边无行迹,汝复以何而诳惑?

037 修行即是净化心灵的过程,能做到内心完全没有杂质、不造作,我们便抵达了没有痛苦循环轮转的彼岸,而永享快乐安静的寂静之境。

038 一个不杀害别人的人,就不会造成别人杀害他的原因。我们不希望别人加诸我们的,我们也不要加诸别人。

039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维,绝非常存者。

040 恶实由己作,染污亦由己;由己不作恶,清净亦由己。净不净依己,他何能净他?莫以利他事,忽于己利益。善知己利者,常专心利益。

041 愚夫造作诸恶业,却不自知有果报,痴人以自业苦,宛如以火而自烧。

042 真正了解真理、并依据真理所说方法去实行的人,能克服身心的贪婪、欲望、固执、无知、愤怒、恐惧等障碍,达到心灵的永远寂静安详。

043 慈悲喜舍,慈就是爱,清静的爱,无污染的爱;悲就是同情,虽不相识,亦能悲悯,就是同体大悲。时刻保持欢喜心,快乐无忧,就是喜。

044 所谓看开人生,决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

045 一、心如镜,虽外景不断变化,镜面却不会转动,这就是一颗平常心,能够景转而心不转。二、用宁静的心态观大地众生相,听众生之心声。

046 凡夫就是追求神奇怪诞,所以才会心乱。因为心乱,才会求助。实在说,修心很简单——要断贪。

047 人的寿命因为短暂,才显得珍贵,得来一趟人间,应问自己是否为人生发挥潜能,而不是一味地求享受和求长寿。

048 人命在呼吸间,生老病死,谁能阻挡?所以要好好珍惜。这来去无常的生命,让生命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

049 人心散乱有二:一是昏沉,一是浮动。昏沉即糊里糊涂,空度时日,懈怠懒惰,不思进取。浮动即心念不定,见异思迁,沉浮动荡,无法安静。

050 佛陀教化众生,远离感官的贪瞋痴,远离一切诱人的事物,明心断念地去修行,以达寂静之境,得智慧大解脱。

051 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052 如果内心不再有坏的作用那一部分,我们便不再会从其中引起痛苦、烦恼,从而达到永恒的愉快、安详。

053 佛陀说:“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但是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054 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奋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

055 贪欲是火能焚身,瞋恨是恶能害身,痴是无明能引起五蕴炽盛而苦了身心。要终止苦而达至安详快乐,惟有消除“我”、“我所有”的意识。

056 如果我们能看清“苦”的真相,看出苦由何处而生,由何处消逝,那么便容易做到不令苦的形成,也就能够控制苦。

057 在找到智慧之前得先找到快乐,找到快乐之前得先找到自己。人要寻求最高的觉悟,得先明白自己和自己与时空的关系。

058 如牧人以杖,驱牛至牧场,如是老与死,驱逐众生命。若以刀杖害,无恶无害者,十事中一种,彼将迅速得。

059 凡夫误用经典的章句,只是把它拿来说说,而无身体力行。他只是得到章句的表皮,没有掌握到真谛。

060 于求乐有情,刀杖加恼害,但求自己乐,后世乐难得。于求乐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乐,后世乐可得。

061 我们是我们的心灵的主人。不因为外在的毁誉顺逆而影响自己的心。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辱骂和敌视。

062 屋顶盖得粗糙,房子会遭雨水浸漏,未经修养调御的心,欲望贪念会入侵。懈怠是死路,努力精进才是生路。智者常努力精进以修缮他的心。

063 人的心像一间有六个孔洞的屋子,贪、嗔、痴、渴、爱、欲无时无刻地侵入,故欲得清净得先修缮自己的心。

064 不诽与不害,严持于戒律,饮食知节量,远处而独居,勤修增上定,是为诸佛教。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淫欲,乐少而苦多!

065 故彼于天欲,亦不起希求。正觉者弟子,希灭于爱欲。诸人恐怖故,去皈依山岳,或依于森林,园苑树枝提。

066 每个人要努力自求解脱,如来只是提供了修行的方法。就从禅定开始着手,真切地去做。最后终将解脱一切外在的束缚,心便得到了自由。

067 此非安稳依,此非最上依,如是皈依者,不离一切苦。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由于正智慧,得见四圣谛。

068 苦与苦之因,以及苦之灭,并八支圣道,能令苦寂灭。此皈依安稳,此皈依无上,如是皈依者,解脱一切苦。

069 谁能够不懈地遵行我所说的教理,谁就能够远离痛苦的轮转,而令苦完全消失。

070 净心是远离痛苦更好度的方式。我们若能守护六种感官,不让欲望去影响我们的心,心不造作行为,痛苦便无从升起。

071 供养供应者,脱离于虚妄,超越诸忧患,佛及佛弟子。若供养如是,寂静无畏者,其所得功德,无能测量者。

072 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不让思想任意奔流而无法自我控制。他用警觉之火烧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烦恼。由于这样,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之道。

073 我等实乐生,憎怨中无憎。于憎怨人中,我等无憎住。我等实乐生,疾病中无病。于疾病人中,我等无病住。

074 我等实乐生,贪欲中无欲。于贪欲人中,我等无欲住。我等实乐生,我等无物障,我等乐为食,如光音天人。

705 修行者进入尘世,应该要像蜜蜂采蜜一样,不损伤花的色与香,轻盈地采取蜜汁,无害于花本体。

076 我们一生所需如果只是为了达到维生所需,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就像一只鸟、一条虫,天地提供的其实足以满足它们的需求。

077 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无火如贪欲,无恶如嗔恨,无苦如五蕴,无乐胜寂静。

078 我们的好或坏全因为自己,我们修改自己是为了要舍弃坏而趋向好的方向,是为了善恶,而不是因为别人的批评。

079 己饮独居味,以及寂静味,喜饮于法味,离怖畏去恶。善哉见圣者,与彼同住乐。由不见愚人,彼即常欢乐。

080 如果有人毁谤我,毁谤我的教义或是毁谤我的弟子,千万别因此而沮丧或心情烦乱。因为这样的反应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081 如果有人赞美我,赞美我的教义或赞美我的弟子,不要因而过分欢喜或得意,因为这样的反应会妨碍正确的判断。

082 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

083 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

084 心的净化完全要靠自己。无论是多么神圣的人,多么神圣的经典,他们也仅能提供正确的方法。净化自己的心完全在于自己,无人可以替代你。

085 愚人的心攀缘外在,随外在的变化而起伏,怎能称自己为自己的主?智者保有自己,不因为别人的评断而改变自己的心,因此他是自己的主。

086 莫结交爱人,莫结不爱人。不见爱人苦,见憎人亦苦。是故莫爱着,爱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087 我们要像一只大象一样,在战场上能承受箭的毒害而继续奋战不已。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侮辱和敌视,而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安详寂静。

088 心的不纯净是引发痛苦的来源。什么使得心不净呢?顽固、骄傲、自大是心理的杂质,这些杂质引出了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于是痛苦产生于此。

089 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贪欲生忧,从贪欲生怖;离贪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900 我们惟有舍弃内心的不良杂质,如贪欲、不满、固执等,才能解开它们对我们的系缚,心才得以自由。净化自己的心才能找到内心安详的道路。

091 假如有人愚昧地对我做出恶事,我将回报以无限的爱。他愈是对我作恶,我愈是回报以善。无论别人待我如何,我永远放出净善的芳香。

092 我之为我完全是因为自己是什么,而不因为别人改变自己。一朵芳香的花朵不因为憎恶的人到来而改变芳香的本质而发臭。

093 从欲乐生忧,从欲乐生怖;离欲乐无忧,何处有恐怖?从爱欲生忧,从爱欲生怖;离爱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094 什么是真实呢?就是要追随优秀的人,跟他们一起行动,做有益的智慧之游,就好像月亮追随着黄道的星辰循环游走。这就是真实。

09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真实。追随贤人智者的脚步,将走向善地;与愚者恶人同游,将步向错误的方向。这就是真实。

096 渴求离言法,充满思虑心,诸欲心不着,是名上流人。久客异乡者,自远处安归,亲友与知识,欢喜而迎彼。

097 我们若得不到益友、良友之时,宁可独自而行才不会扰乱自己的心灵。与善友为邻可以得益,与恶友为邻受害的可是整个身心。

098 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解脱一切缚,不执着名色,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以不忿胜忿。以善胜不善。以施胜悭吝。以实胜虚妄。

099 阿多罗应知:此非今日事,古语已有之。默然为主诽,多语为人诽,寡言为人诽;不为诽谤者,斯世实无有。

100 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别人心目中的我,一个是心灵中的我。在孤独的时候,那个心灵中的我最易显现出来,这也是更好度的净化自己的心的时候。

101 全被人诽者,或全被人赞者,非曾有当有,现在亦无有。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智慧戒行兼具者,彼为智人所称赞。

102 宁可孤独修行,孤独地生活,也不要与愚人恶者为伍,因为他们会败坏了我们的心灵,增长感官的追寻。

103 从前心随感官的 *** 而必须恣欲,身随着欲望的追寻而无止息。现在我知道要切除外在感官的诱惑,静心观照自己,使自己成为身心的主人。

104 摄护身忿怒,调伏于身行。舍离身恶行,以身修善行。摄护语忿怒,调伏于语行。舍离语恶行,以语修善行。

105 怎么调御自己的身心呢?就是在处于感官快乐的情境时,静心观照守护自己的心,别让感官 *** 侵入……把自己从外在的诱惑中救出来。

106 如果不能与比我们优秀的人为友,连和我们同一程度的人也找不到时,宁可一个人独自修行,也不要和愚人相伴一起修行。

107 我们关照自己的心,了解引起痛苦的真正原因,就是由于我们的心起了心识作用,而去行有害于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乃至引发了烦恼、痛苦。

108 守护感官不令 *** 进入心灵,也不做引起内心激动、不安的错误行为。巩固自己的心有如卫士守护城门一样,这就是戒——行为与心灵的守护。

109 由于戒而心生安定,再加上正确的禅定,将心止于一处,平静不令它生起杂想妄念。这就是“定”——心识安定寂静,不造作诸端混乱。

110 如实正确地看待一切。这种没有自我执着、没有偏见的观点,便能更清楚地去看清真实。于是由“定”而生“慧”,智慧便自然地开展而来。

111 而为一个有思、有想、有自我意识的人,当然很自然地会追求个人的快乐。但在这之前,要先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有益、最永远的快乐。

112 人在知晓永恒的快乐之前,通常追求个人利益与感官 *** ,以获得欲望的满足。佛陀说:当人追求外在欲望的快乐时,这快乐就是痛苦的来源。

113 人无法从欲望的获得而满足,因为欲望满足了之后会增长更大的欲望,以致永远填不满,惟有追求心灵的满足,才是永恒的快乐方式。

114 追求世间的利益是一条路,追求心灵永恒的快乐又是一条路。在此岸追求世间利益的是凡夫众生,而抵达彼岸获得心灵解放的觉悟者们就是佛。

115 一切行无常,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及清净道。一切行是苦,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乃清净道。

116 追求世间的利益是一条路,通往永恒的寂静之道又是另外一条路。遵奉佛陀为师的佛弟子们啊,不要贪求世间的利益啊!应远离这条道路。

117 追求心灵的满足不用以欲望的追求来填补,因为欲望只会造成更大的欲望乃至生出痛苦,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的利益是不同的两条路。

118 当努力时不努力,年虽少壮陷怠惰,意志消沉又懒弱,怠者不以智得道。慎语而制意,不以身作恶。净此三业道,得圣所示道。

119 由瑜伽生智,无瑜伽慧灭。了知此二道,及其得与失,当自努力行,增长于智慧。

120 世界上这么多人当中,能净化自己的心而达至彼岸的很少。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追求个人的利益以满足贪欲,徘徊在痛苦轮转的彼岸。

121 人有两种状态,一是睡,一是醒。多数人只是随别人与客观环境而活,不自知,也不知要去哪里,只是随着世风而行,这样的人怎能说是清醒。

122 应伐欲稠林,勿伐于树木。从欲林生怖,当脱欲稠林。男女欲丝丝,未断心犹系。如饮乳犊子,不离于母牛。

123 身净、语静、心静,身心止于寂静之境。舍弃追寻一切俗世的快乐的人,才叫做寂静者。

124 以自己为保护者,自我保护;以自己为依靠处,自我依靠。我们应该要自我驯服自己的身心,就像驯马师在 *** 良马一样。

125 静心就是让心休息不工作,不以自我的立场去心生判断,更不以个人的利益心生出种种对未来的期盼而纷忧不安。

126 “雨季我住此,冬夏亦住此。”此为愚夫想,而不觉危险。溺爱子与畜,其人心惑者,死神捉将去,如瀑流睡村。

127 父子与亲戚,莫能为救护,彼为死所制,非亲族能救。了知此义已,智者持戒律,通达涅磐路——迅速令清净。

128 别人都沉溺于身心的放任而独他调驭自己身心的人,就像别人都在做梦,而独他清醒一样。智者就像原野中奔驰的马,控制自如,自由自在。

129 不能自我控制心识,被欲望所控制,怎能称为清醒之人呢?智者调伏自己的心,像骑士自如地控制马匹一样,这才是真正清醒驯服自心的人。

130 若弃于小乐,得见于大乐。智者弃小乐,当见于大乐。施与他人苦,为求自己乐;彼为瞋系缚,怨憎不解脱。

131 应作而不作,不应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长。常精勤观身,不作不应作,应作则常作,观者漏灭尽。

132 不放纵自己随欲望起伏的人才是真正的活着,不随着世间的韵律起舞的才是真正的存在。随世间节奏而行的,由于放纵而被世间吞没。

133 觉悟了的智者们深知这个道理,他清醒地保有自己,不随欲望情绪起伏,因此他成为自己的主人、生命的主人,他变成真正快乐的人啊!

134 如果放纵欲望奔驰,便失去了自主而随着欲望起舞,变成它的奴隶,虽生犹死。智者观照自己,清醒地保有自己,因此他自由自主,清心快乐。

135 智者为了修行而过着孤独的生活,并能乐在其中。他独坐、独卧、独行而融入于孤独,在孤独中观照自己、调御身心,高兴地融入山林的生活。

136 当我们的心洁净没有一切不良因子,没有自我、愤怒、贪欲、骄傲,便不会为害外在,也不被外在所为害,心才是自在无拘,才是自己的主。

137 更好度的功德莫过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乐莫过于心灵宁静;最清净的真理莫过于了解无常的真谛。

138 最崇高的宗教莫过于智慧的开展;最伟大的哲理莫过于教导我们如何在当下证实得到了成果。

139 了解正确的道理而付诸于行动,这就是真实!观心自净以达永恒的安详宁静,这就是真实。寻求智慧的开展品尝成果的甜美,这就是真实。

140 只是表面的念诵经典,象征的外在行为,而不能正确地净化自己的心,得到成果……这就是错看事实!

141 智者了解真理,因为他遵循真理所指的道迹而行,因此智者可以说是了解真理的两种用意,一是真理的含义,一是真理的实践之理。

142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即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别停火,否则重来就太费时了。

143 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太少了,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用智能探讨人生的真谛,用毅力安排人生的时间。

144 生命非常短暂,所以要加紧脚步,快速前进,不可拖泥带水,切勿前脚已落地,后脚还不肯挪开。昨日的事就让它过去,把心神专注在今天。

145 慈悲心就是清凉地。慈寄于乐,就是给众生以快乐;悲,就是同情心,能互相谅解、容忍,表现一份宽心、爱心、也就是悲心。

146 聪明不是智能,但是智能一定包括聪明。聪明人得失心重;有智能的人,则勇于舍、得。能舍就能得,得无限的快乐,得安宁的心境。

147 如果我们能做到无我的境界,那么外在的怨恨、苦恼、贪欲便没有一个可以作为我的怨恨、我的苦恼和我的贪欲。我都没有了,何来我的痛苦。

148 我们的心如果有喜爱之心,憎恶的偏见也就产生了。由于喜爱便会怕失去,由于憎恶便不希望它来临,于是痛苦便产生了。

149 应急速作善,制止罪恶心。怠慢作善者,心则喜于恶。若人作恶己,不可数数作;莫喜于作恶,积恶则受苦。

150 若人作善己,应复数数作;当喜于作善,积善则受乐。善业未成熟,善人以为苦。善业成熟时,善人始见善。 ;

佛陀经典语录精选60句

佛陀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你还知道哪些佛陀很经典的语录吗?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佛陀经典语录,希望你喜欢。

佛陀经典语录精选

1) 若人于世界,杀生说妄语,取人所不与,犯于别 *** 。

2) 及耽湎饮酒,行为如是者,即于此世界,毁掘自(善)根。

3) 如是汝应知:不制则为恶;莫贪与非法,自陷于水苦。

4) 若信乐故施。心嫉他得食,彼于昼或夜,不得入昧。

5) 若斩断此(心),拔根及除灭,则于昼或夜,彼得入昧。

6) 无火等于贪欲,无执着如瞋恚,无网等于愚痴,无河流如爱欲。

7) 易见他人过,自见则为难。扬恶如扬糠,已过则覆匿,如彼狡博者,隐匿其格利。

8) 若见他人过,心常易忿者,增长于烦恼;去断惑远矣。

9) 虚空无道迹,外道无沙门。众生喜虚妄,如来无虚妄。

10) 虚空无道迹,外道无沙门。蕴无常住,诸佛无动乱。

佛陀经典语录最新

1) 卤莽处事故,不为法住者。智者应办别──孰正与孰邪。

2) 导人不卤莽,如法而公平,智者护于法,是名法住者。

3) 过失知过失,无过知无过,怀此正见者,众生趋善趣。

4) 如象在战阵,(堪忍)弓箭射,我忍谤(亦尔)。世多破戒者。

5) 调御(象)可赴集会,调御(象)可为王乘。若能堪忍于谤言,人中最胜调御者。

6) 调御之骡为优良,信度骏马为优良,矫罗大象亦优良,自调御者更优良。

7) 实非彼等车乘,得达难到境地,若人善自调御,由于调御得达。

8) 如象名财护,泌液暴难制,系缚不少食,惟念于象林。

9) 乐睡又贪食,转侧唯长眠,如猪食无厌,愚者数入胎。

10) 我此过去心──任意随所欲,随 爱好 *** 。我今悉调伏,如象师持,(制御)泌液象。

11) 当乐不放逸,善护于自心。自救出难处,如象(出)泥坑。

12) 若得同行伴───善行富智虑,能服诸艰困,欣然共彼行。

13) 若无同行伴───善行富智虑,应如王弃国,如象独行林。

14) 宁人独行,不与愚为友。独行离欲恶,如象独游林。

15) 应时得友乐,适时满足乐,命终善业乐,离切苦乐。

16) 世中敬母乐,敬父亲亦乐。世敬沙门乐,敬圣人亦乐。

17) 至老持戒乐,正信成就乐,获得智慧乐,不作诸恶业。

18) 若住于放逸,爱增如蔓萝。(此)生又(彼)生,如猿求林果。

19) 若于此世界,为恶欲缠缚,忧苦日增长,如毘罗得雨。

20) 若于此世界,降难降爱欲,忧苦自除落,如水滴莲叶。

佛陀经典语录集锦

1) 我说此善事:汝等集于此,掘爱欲之根,如求毘罗那,掘去其甜根。勿再为魔王,屡屡害汝等,如洪水(侵)苇。

2) 不伤深固根,虽伐树还生。爱欲不断根,苦生亦复尔。

3) 彼具(爱)流,势强奔流向欲境,是则彼具邪见人,为欲思惟漂荡去。

4) (欲)流处处流,蔓萝盛发芽。汝见蔓萝生,以慧断其根。

5) 世喜悦(欲)滋润,亦喜驰逐尘。彼虽向乐求乐,但唯得于生灭。

6) 随逐爱欲人,驰回如网兔。缠缚于(烦恼),再再长受苦。

7) 超越泥泞崎岖道,并逾愚痴轮回海,得度彼岸住禅定,无欲而又无疑惑,无着证涅盘寂静──我称彼为婆罗门。

8) 弃舍欲乐于此世,出家而成无家人,除灭欲乐生起者──我称彼为婆罗门。

9) 弃舍爱欲于此世,出家而成无家人,除灭爱欲生起者──我称彼为婆罗门。

10) 远离人间缚,超越天上缚,除切缚者,是谓婆罗门。

11) 弃舍喜不喜,清凉无烦恼,勇者胜世间,是谓婆罗门。

12) 若遍知切──有情死与生,无执善逝佛,是谓婆罗门。

13) 诸天干闼婆及人,俱不知彼之所趣,烦恼漏尽阿罗汉──我称彼为婆罗门。

14) 前后与中间,彼无有物,不着物者,是谓婆罗门。

15) 牛王最尊勇猛者,大仙无欲胜利者,浴己(无垢)及觉者──我称彼为婆罗门。

16) 牟尼能知于前生,并且天界及恶趣,获得除灭于再生,业已完成无上智,切

17) 圆满成就者──我称彼为婆罗门。

18) 不以多言故,彼即为智者。安静无怨怖,是名为智者。

19) 不以多言故,彼为持法者。彼虽闻少分,但由身见法,于法不放逸,是名持法者。

20) 不因彼白头,即得为长老。彼年龄虚熟,徒有长老名。

21) 于彼具真实,具法不杀生,节制并调伏,彼有智慧人。除灭诸垢秽,实名为长长老。

22) 嫉悭虚伪者,虽以其辩才,或由相端严,不为善良人。

23) 若斩断此(心),拔根及除灭,彼舍瞋智者,名为善良人。

24) 若破戒妄语,削发非沙门。充满欲与贪,云何为沙门?

25) 彼息灭诸恶──无论大与小,因息灭诸恶,故名为沙门。

26) 仅向他行乞,不即是比丘。行宗教法仪,亦不为比丘。

27) 仅舍善与恶,修于梵行者,以知住此世,彼实名比丘。

28) 愚昧无知者,不以默然故,而名为牟尼。智者如权衡。

29) 舍恶取其善,乃得为牟尼。彼知于两界,故称为牟尼。

30) 彼人非圣贤,以其杀生故。不害诸众生,是名为圣者。

佛陀经典语录精选60句相关 文章 :

1. 60句佛陀哲理语录大全

2. 佛教经典语录60句

3. 佛家语录

4. 经典佛语录

5. 佛陀经典语录

6. 60句励志经典语录太经典了

7. 霸气经典语录60句大全

8. 精选60句英语经典语录

佛语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一日禅最新一句话一日禅语、佛语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bc6Bj0ADQZVWwE.html

标签:句话佛语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535秒, 内存占用1.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