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合一(身心合一电子书)

 2023-09-20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身心合一,以及身心合一电子书免费阅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哲学思考|身心合一哲学思考 推荐编辑: 四为堂主人 推荐理由: 身体和心灵都是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却并非总是统一的。当身心合一时人处于极度和谐的状态,巅峰体验即是心理学上的心流;当身心分离时人处于冲突状态,可以形成内耗。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并尽量保持身心合一?觉察到身心的状态,避免之间发生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身心合一,以及身心合一电子书免费阅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哲学思考|身心合一

哲学思考 推荐编辑: 四为堂主人

推荐理由: 身体和心灵都是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却并非总是统一的。当身心合一时人处于极度和谐的状态,巅峰体验即是心理学上的心流;当身心分离时人处于冲突状态,可以形成内耗。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并尽量保持身心合一?觉察到身心的状态,避免之间发生冲突,活在当下,是我们可以尝试去做的。

和朋友小聚,聊天说到一种感觉,和有些人在一起时会觉得“身心俱在”,和有些人在一起时却觉得“身在心不在”。仔细想想这种现象还挺普遍的,且不说“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经过学生生涯的人大概都有过体验,人坐在教室里心早就飞走了,想着要吃什么零食,想着下课了要找谁聊天,想着周末要怎么去玩,甚至目光望向窗外,恨不得能置身操场呼吸自由的空气。

身体和心灵同属于一体,但又似乎是两个独立的存在,并不常常同步,相比于身体受困于时间和空间,心灵往往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身体和心灵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身心合一,什么时候身心分离?

身体和心灵是人的一体两面,分别对应生理和心理,两者都体现出基因、环境、社会文化和自我意识的共同作用。比如一个人的身材,从生理层面看存在着胖瘦的状态,这取决于个人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当时环境下的饮食习惯、时代的审美倾向和自己对身材的观念。很明显一个体形偏胖的人在唐朝和在现代,就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这意味着人的心理同时也包含着对生理的认知、和环境的融合、社会文化的影响。

身体和心灵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清晨我们经过一夜的充分休息自然地醒来,柔和的光线、怡人的温度、亲切又熟悉的环境,感觉到身体精力饱满,从而产生了神清气爽的感觉,身体和心灵同时感觉到活力、朝气、希望、舒适,这种时候身心统一 。这种体验还不少,足球运动员射门得分时内心的狂喜表现出身体的夸张动作、失去亲人时内心的悲伤表现出脸上流下的泪水、被激怒时身体的止不住的颤抖。

身体和心灵具有分离的特征。当外界的环境不被我们所感觉愉悦或接受时,身体不可能迅速离开,心灵却能够抵抗环境做出逃离,我们都不缺少这样的体验,在听着父母重复了无数次的唠叨时、在领导无聊地大发评论时、在话不投机的应酬场合,我们人在现场,却开始想像着别的事情,开了小差。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人身体经历恐怖可怕可悲的事件后,心灵抹去了关于不愿意面对事情的记忆,是身心分离的最典型形式。

从上面的情景可以看得出来,身心合一般出现在比较愉悦的场景,身体因为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东西而感觉到舒适,心灵不会排斥这种舒适,甚至会扩大这种良好的感觉,形成开心、愉快、美好等情绪。而身心分离往往是身体处于难以离开却抗拒的环境,心灵产生与环境完全无关的念头,以抵抗身体面对不好的环境时可能会产生的伤害或负面情绪。

所以朋友说和有一些人在一起时“身心俱在”,大抵是因为三观合、聊得开、相处时心情愉快;而和另外一些人在一起时“身在心不在”,多半也是因为和不来,价值观不在一个层面,虽然集体生活要求大家有必须在一起的时刻,但是心里却是抗拒的。

身心合一和身心分离会导致什么样的状态?

身心合一的更好度状态就是 心流,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多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心流时刻,人们会感到一种浑然忘我的自失状态,这种体验,与宗教的神秘体验,哲学上的审美体验,禅宗的入定,殊途同归。

心流是一种极致的巅峰体验,几乎接近于神性,所以说莫扎特是上帝记谱员,李白是诗仙,马拉多纳是上帝之手,这些人在某些时刻达到了非常人所能想像的状态。

身心分离的最差状态就是 内耗, 内耗几乎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当我们对自己不满、怀疑自我并压迫自我时,当我们回避某些感受时,当我们试图在思维里自我辩驳、说服时,当我们试图控制、压抑、否定或漠视特定的感受与思维时,当我们想要控制他人、环境甚至社会时,我们所做的,就是持续激发内耗的自我战斗。

对个体来说,内耗危害极大。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我们的心理资源,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自控力和判断力等,都是有限的、可被消耗的。当我们将资源用于大脑内部看不见的自我战斗时,可用于面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身心资源将会变得匮乏,我们将很容易出现疲劳、麻木、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问题。

内耗是一场战斗,对手是自己,这是一场注定不可能胜利的战斗,而且白白消耗能量,以至于没有精力做真正有价值的事。

身心合一和身心分离是人的两种状态,反应着人的平衡和冲突,在不同的环境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是人保护自己、追求快乐的本能。

如何尽量做到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要求我们 在现场 ,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全部的注意力、精神和心灵。这听起来并不难,在带年幼的孩子出去玩时,出于对安全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爱,我们的目光会一直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这不就是在现场吗?这当然算身心合一,是因为你的身体和心灵对于孩子的爱这件事上没有分歧,你笃定对孩子的关注是最重要的事。反例也很容易,一个内向的人参加一个热门的宴请,身体在现场做着合乎场合的事,内心却可能万分焦躁只想早点离开,想离开和不应该离开两个念头展开战斗,什么都没做的人可能已经累得不行。

尽量避免身心的冲突。 身体和心灵两个因素里,一旦发生冲突就会产生内耗。人的生活最重要的在于平衡,当处于平衡态时,一切正常有序,而失去平衡就会有各种状况发生,或身体生病或精神失常,即使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也会形成压抑、强迫、抑郁等心理隐患,而负面情绪的积累又可能产生身体的反应。所以尽可能调节身心保持和谐,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不别扭。

减少内耗,保持平衡,感受身心合一的美妙,是我们幸福的重要途径,在这条路上,增强自省,看清自我的身体、情绪如何运行;在这条路上,调节身心,使其更加统一;在这条路上,我们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世界。

什么叫天人合一,什么叫身心合一?

天人合一:当代的解释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能够领 *** 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的结合。

身心合一:精神和肉体高度的协调。不仅修禅的人追求身心合一,习武的人更是要追求身心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

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

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

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

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

扩展资料

宗教思想:

1、道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2、儒家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

什么是身心合一的状态?

这里是暖阳君陪伴你的388天

身心合一可以这么理解:字面意思就是身体和心灵处于一种更佳的融合状态。

身体舒服,心灵愉悦。

也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该工作时做到专注投入,该休息时做到入眠即睡。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心态。

王阳明icon心学有云:心若不动,万事从容。虽然时代在变迁,外在环境不断在改变,如果我们能够看透和超越外在环境,从内心寻求强大的力量,关注内在心灵成长。那么做到身心合一亦不难也。

知行合一乃身心合一,这正是王阳明心学在如今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需要成长的部分。

#心理 *** #家庭教育#

什么是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是什么意思,

我们常常希望自己开心,快乐。我们希望我们脸上每天都洋溢着笑脸,就像孩子。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不光笑,还哭。孩子是自然情绪的流淌,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这就是身心合一。

你是否允许自己像孩子一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不开心的时候就拉着脸呢?

说起自己抑郁的一段经历。

很长时间不允许自己是不开心,以为是不开心造成的恶果。

。我们知道张国荣,因为患抑郁症而自杀的事情,在他自杀的前几年有人看到他不开心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开心呢。于是他回答说。”因为我得了抑郁症。我没有办法开心”

。看到这句话我知道。他希望自己是开心的,他不接受不开心的状态。

并不是不开心会造成抑郁症。而是因为我们不接受我们在别人面前不开心,才会导致有那样一个结果。

。我认识的一位治抑郁症的医生。他是整个省里更好度的医生之一,我每次见到他,他的脸都会拉长,看上去好像欠了人家好几百块钱的样子,很少看到他的笑脸。只有当病情出现转机的时候。他才会露出点笑脸。他每天都是那样的一个表情。好像不高兴。所有患者,好像都谈论过这个问题。

。说这个医生不怎么理解人,不高兴。但是找他看病的人依然很多,

。我想。这个医生天天都是那副表情。他没有什么开心或者不高兴的事,他怎么没得抑郁症。所以说不高兴。不是抑郁症的根本,你不接受你的不开心和不高兴才是抑郁的根本。

我们只想在别人面前。充满着阳光。给别人带去开心和快乐,还有完美的样子,当你无助的时候也会这样假装开心。这样才有问题,不高兴了,就是不高兴。你都不允许自己有那样的情绪流露。你总是装模做样。不得病才怪。所以。不高兴,就让自己的不高兴出现吧!

。这才是疗愈你自己的根本,允许自己不开心。允许自己就是那样的。这样你就不会矛盾了。你就会身心合一,身心合一,并不是说你只快乐着。而是无论是快乐,痛苦。悲伤。幸福。就那样感受着她。允许他是自然的发生。这才是身心合一。

怎样才能使身心合一?

上乘的武功都讲求身心合一,所谓身心合一,就是精神和肉体高度的协调。不仅修禅的人追求身心合一,习武的人更是要追求身心合一。因为精神和肉体的分离,将使你无法进行任何有效的攻防。精神的武器是“意识”,肉体的武器则是人身的“七拳”(既头、肩、肘、拳、胯、膝、脚)。“意识”是头脑、是统帅,“七拳”是武器、是士兵。合一就是要将它们协调统一起来,要把它们训练成为一个完美的、浑沦无间的整体。达此境界,意识才能统领和指挥肉体,去进行各种协调和完美的运动。那么要怎样做才能使身心合一呢?更好度的办法,就是通过站桩、 *** 来使你的身体获得内在的能量。因为只有内在的能量,才能使你的身体产生敏感和觉知。如果没有敏感和觉知,你的头脑既无法调动你的肢体做任何动作,而你的肢体也无法执行头脑所下达的指令。你首先要觉知到你身体的存在:你要能觉知到你的每一个肢体、每一个手指、每一个脚指、每一个关节;进而觉知到你的每一根经络、每一个细胞和每一个毛孔,并且使它们充满了内在的能量。接着要做的,就是通过圆融的方法,将你内在的能量从头到脚全身融为一体。让它们在你体内不断地充盈、澎涨、直至圆融无碍的境界。然后,你就可以以意识来指挥你的身体来做各种沉浮、呑吐、开合和旋转的动作,先是轻松地、缓缓地做,就象耍太极那样,当感觉动作己协调顺畅,并且充满内在的能量,就可以加强快速和发力的意识。无论你在做什么动作,都要把你的整个身心都贯注和融入那个动作,这样一来,你的精神和肉体都在同步进行那个动作。这就是身心合一的方法。精纯的动作无疑是易与意识协调的先决条件,但雄浑的能量和内在的精神才是产生威力的主因。真正的合一,不仅仅是精神与肉体的协调,而且还要充满内在的能量。空净禅师201.6.22

身心合一

人们常讲身心合一,天人合一。而身在此处,心在他处,即为身心分离。

人最大的痛苦其实就是身心分离。身心分离会导致迟钝,这其中更深的逻辑是:有假自我的人为了保护真自我,把身体与自我切割,并把真自我割裂到一个与身体无关的空间里。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知行合一就是身心合一。也是阳明心学在实践中运用的力量源泉。身心合一,就是王阳明说的存天理,就是致良知,就是我心光明,就是不动心。

当我们试着把身体与自我割裂开时,会觉得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些生命动力是不好的、鄙俗的,甚至肮脏的,因此会压抑、否定它们,而去追求纯净。

然而,如果你追求的纯净精神不能和你的身体合一,那么很可能你活在假自我的虚幻中。因为在这份纯净中,你的身体可能被他人所控制,沦为了别人的奴隶,于是越来越差。

我们的身体来自大自然,我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完美创造,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奇迹。我们的身体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与自然融为一体,只是我们的意识、念头与自然分离了。

感恩与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使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人。

而“更好的人”所指的是整合分裂的自己,让自己的身心合一,再也不需要委屈自己、讨好他人、戴着面具过生活。珍惜自己的一切,提升生命的质量。

宋明理学讲“存天理,灭人欲”。彻底否认人欲,也就是彻底否认身体,没有身体做支持,所谓的天理就变得越来越玄幻。当你摒弃了你的人欲,远离了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就可能会被其他人所控制,于是身体沦为了别人的“奴隶”。

所谓人欲即身体,天理即纯精神性的真自我。上述说法就是一种身心分离,而王阳明的心学,提倡的是身心合一。

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身心合一,真正的幸福就是身心合一,真正的成功就是身心合一,真正的圆满就是身心合一,真正的富足就是身心合一,真正的健康就是身心合一。

相信只要你愿意,融于自然,身心合一,就一定能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身心合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身心合一电子书免费阅读、身心合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c2fBj0LBQNVWwU.html

标签:身心电子书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471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