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根基是)

 2023-09-14  阅读 16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心理卫生,以及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根基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关于心理健康的资料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战胜疾患的康复剂,也是获得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要素。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2、充分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心理卫生,以及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根基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关于心理健康的资料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战胜疾患的康复剂,也是获得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要素。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 *** 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但可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儿童。有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现实。

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5、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影射着自己特别是对自己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8、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9、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人士称之为心因性幻觉。不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遗言,不能视为病态。

10、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保持心理健康的11个方法

心理健康意味着拥有幸福感,在日常生活中得心应手,并且在面对挑战时有自信心。与身体健康一样,也有许多活动能帮助你改善心智健康。可以遵循以下步骤促进幸福感并保持心理健康。

1、人际交往

与周围能支持和丰富你人生的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个人关系的质量对幸福感有很大影响。拿出时间并付出努力建立强大的人际关系能带给你许多好处。

2、拿出时间享受生活

给活动,兴趣爱好和喜欢的事情留出时间。玩填字游戏,到附近的公园散步,读一本书,缝一床被子,给孩子画一幅画,与宠物玩耍,这些都能给你带来想象力和创造力。

3、参与并分享兴趣

参加一个能与你一起分享兴趣的俱乐部或社团。与有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对你的心理健康有好处。如乐队,晚间步行,跳舞班,以及读书会等。

4、为社区做贡献

拿出时间做志愿者。帮助邻居,为朋友做点好事等。有许多贡献方式能带给你良好感觉。在改善其他人的生活同时也能促进你的生活品质。

5、照顾好自己

适当运动并吃好,这能帮助你保持身体健康。生理和心理健康紧密相关,身体好也会让心理感觉好。不一定去健身房锻炼,做园艺,打扫房间,跳舞和徒步都是很好的健身运动。身体锻炼结合均衡饮食能滋养身心,让你从里到外都保持良好感觉。

6、挑战自我

学习新技能或挑战一个目标。如制定健身目标或学习烹饪等。在实现目标,掌握新技能,获得自信和成就感的同时,学会如何改善心理健康。

7、应对压力

了解诱发压力的原因并掌握应对方法。可以避免一些诱发源,并学会控制其它因素。压力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并会以不同方式影响我们。只有在它让你感觉不舒服或痛苦时才会成为问题。平衡的生活方式能帮助你更好的应对压力。如果感觉难以平静,尝试深呼吸,瑜伽或冥想,这些活动或许对你有帮助。

8、休息与调整

确保充足睡眠。定时上床睡觉,并养成睡眠的好习惯。睡眠能修复心理和身体。然而,如果在醒来后总是匆匆忙忙,仍然会让你有疲惫感。因此,在白天拿出一些时间放松和调整很重要。

9、注意此时此地

每天拿出时间留意自己的感觉。感觉脸上的阳光和微风,并注意呼吸的空气。我们很容易陷入对过去或未来的思考,而不是体验现在。专注于当下是做到这一点的好方法。有意识的内外联合对身心健康很重要。

10、寻求帮助

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存在,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与可信的朋友或家人沟通,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也对保持你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心理卫生的原则是

我国的心理卫生工作尚未受到社会上应有的重视,致使人们比较重视生理卫生,而忽视心理卫生,甚至有少数人还没有听到过心理卫生这个词。在不少人的观念里,讲究卫生只限于房间清洁、衣服清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换句话说,讲究卫生就是搞好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心理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讲求心理卫生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良好的心理特征

3、建立现代化的生活节奏感

4、有规律地生活

5、健康的身体

6、良好的自我意识

最后,个人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将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影响你周围的人。 运动虽然可以改善体质和幸福感,但是精神卫生的投入不仅可以改善自己的心理和情感健康,还可以帮助改善家人,同事和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

1、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自尊、自强、自爱、自强、自立。

2、青春期要正确认识身体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反应。

3、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等。

4、生活方面的心理健康,适应学校环境,与他人相处的人际关系等。

5、未来生涯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包括的方面有: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根本的心理前提。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对自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于自负。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

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卫生教育?

心理卫生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此项工作,建议如下:

1、学校领导要重视。没有学校领导的重视难以开展,即使开展,步履艰难。

2、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心理卫生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拥有心理卫生知识就可以胜任,还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具有适合的人格特质,尤其需要热爱这项工作,才是比较适合的人选。

3、进入课堂,实行课程化教学。心理卫生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需要长期教育,甚至终身学习。身心 健康 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程化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

4、全员参与,多学科渗透,形成心理卫生 健康 教育的大教育观。心理卫生 健康 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除了专门的课程教学,每个学科都可以也都应该渗透心理卫生 健康 素养的意识培养、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学校的各环节、各方面工作都要有利于面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卫生 健康 意识的全局观念。

5、立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卫生教育活动。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欢,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6、利用现代 科技 网络多媒体技术平台,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是心理卫生 健康 教育的基础。

当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小到大,由简入繁,不断发展。

一点拙见,抛砖引玉。

心理卫生 健康 教育是真正的人的教育。在应试教育之火越烧越旺的今天,真正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学校不多。

但是,这样的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多。因为这符合人发展的需要,最终也符合国家 社会 的需要,必将也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这需要时间。

心理卫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根基是、心理卫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c3eBj0FBA1YVwM.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759秒, 内存占用1.7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