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2023-09-18  阅读 8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凌烟阁,以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关于凌烟阁的诗句1. 凌烟阁的相关诗词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或飘翰凌烟,或潜泳浮海。” 唐 骆宾王 《送王赞府上京参选赋得鹤》:“虚心恒警露,孤影尚凌烟。”唐 虞世南 《飞来双白鹤》诗:“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凌烟阁,以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关于凌烟阁的诗句

1. 凌烟阁的相关诗词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或飘翰凌烟,或潜泳浮海。”

唐 骆宾王 《送王赞府上京参选赋得鹤》:“虚心恒警露,孤影尚凌烟。”唐 虞世南 《飞来双白鹤》诗:“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唐 白居易《题酒瓮呈梦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9666665得》诗:“ 凌烟阁 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

唐 李明云 《雁门行》诗:“别却朱檐妻子泪,肯执玉龙问凌烟。”唐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诗:“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 张籍《赠赵将军》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水浒传》第五四回:“且教:功名未上 凌烟阁 ,姓字先标 聚义厅。”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 汉 唐 陋矣,其殊勋盛烈,亦纪官爵,图形貌,有 麒麟 、云台 、凌烟 之目,夸 其得意。”元 马谦斋 《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夏》曲:“先生豪放,诗狂酒狂,志不在 凌烟 。”

明 张居正 《寄严少师三十韵》:“所希垂不朽,勋业在凌烟 。”明 陆采 《明珠记·返旆》:“罢干戈,功写 凌烟 谁似我,声名千古壮京都。”

清 孔尚任《桃花扇·迎驾》:“不要取笑,日后画在 凌烟阁 上,倒有些神气的。”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十场:“不求图画凌烟阁 ,只为家邦致太平。”

近现代 郁达夫 《题 *** 答荃君》诗之三:“儒生无分上 凌烟 ,出水清姿颇自怜。”。

2. 谁帮我解释下一句诗叫“请君暂上凌烟阁

请君暂上凌烟阁出自朝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

全文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

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请君到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

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问而不答,留一

悬念.

结合两问,看起来这位“书生”不再想当书生,而是投笔从戎,谋求以

“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军功封万户侯了.这里面,当然有削平藩镇、实现统一

的责任感.但对作“书生”没有出路的愤激之情,也表现得很强烈.在那山河

破碎,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一般地说,拿笔杆子不如“带吴钩”.何况李贺这

位书生连考进士的资格也都因父亲的名字中有个“晋”字而被剥夺了呢?然而

要立战功也并不容易.他反问道:“何不带吴钩?”那么,究竟“何不带吴钩”

以两问成诗,声情激越,为七绝创作别开生面.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吴钩,去收取那被藩镇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这首诗是李贺恨自己是个文弱的书生,无法为国家建功立业。

3. 李贺的诗句

《马》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①南园是李贺在家中读书的地方。《南园》是一组写景和咏怀的诗,共十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

②〔吴钩〕刀名,刃稍弯。

③〔关山五十州〕泛指当时藩镇割据地区。

④〔凌烟阁〕楼阁名,在唐朝首都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在阁上画了24位开国功臣的像。

⑤〔若个〕哪个。

⑥〔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指很高的爵位。

凌烟阁 是什么

凌烟阁 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褚遂良题之,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这二十四人的姓名与事迹如下: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为友,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导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赵郡王李孝恭第二。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祏,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莱公杜如晦第三。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及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其死深为李世民痛惜,死后极尽哀荣。 郑公魏征第四。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李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梁公房玄龄第五。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及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贞观二十三年病故。 申公高士廉第六。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鄂公尉迟敬德第七。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李元吉,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 卫公李靖第八。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祏,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 *** ,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 宋公萧禹第九。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褒公段志玄第十。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贞观十六年病故。 夔公刘弘基第十一。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李世民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蒋公屈突通第十二。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于贞观元年病故。 勋公殷峤第十三。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闼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更先去世的一个。 谯公柴绍第十四。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贞观十二年病故。 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李世民长孙后之叔,外戚。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病故。 郧公张亮第十六。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但其后逐渐名声败坏,贞观二十年谋反,受诛。 陈国公侯君集第十七。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泄被杀。 郯公张公谨第十八。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谋划。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卢公程知节第十九。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及玄武门之变。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病故。 渝公刘政会第二十一。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莒公唐俭第二十二。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英公李绩第二十三,李绩即徐世绩,徐懋功,又称徐茂功,后赐姓李,为李世绩,为避讳太宗李世民,改名为李绩。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 “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祏。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逝。 胡公秦琼第二十四。字叔宝。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为玄武门之变的主力。后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病故。 后公元764年十一月(即代宗广德二年),代宗在凌烟阁为郭子仪画像,以表彰他的兴唐之功。 其实这二十四个人里面,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曾经是唐太宗的“死对头”。尤其侯君集,后因 *** 被关了一阵子而心怀不满,怂恿另一个功臣张亮与自己一起造反。张亮密报唐太宗,太宗却道:“与君集都是功臣,如今君集只对你一个人说了,如果让你们二人对证,君集一定不承认,我应该相信谁?”于是不再提这件事,“待侯君集如初”。 后来,侯君集“有负圣望”造了反,被抓住了,唐太宗亲自审讯,并对他说:“你是国家功臣,我不想让你受刀笔吏的羞辱,因此亲自来将事情弄清楚。”证据确凿,唐太宗又召集文武百官说:“君集有功于国,我将乞求饶他一命,诸位能够答应么?”群臣都说:“君集之罪,天地不容。” 造反本来是要灭族的,但太宗念他曾有功于国,饶了他妻儿的命。临刑前,太宗与他诀别,哭着说“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 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 唐太宗 贞观 十七年画功臣像于 凌烟阁 之事最著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天子画 凌烟 之阁,言念旧臣;出 平乐 之宫,实思贤傅。”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褒锡》:“ 贞观 十七年, 太宗 图画 太原 倡义及 秦 府功臣 赵公 长孙无忌 、 河间王 孝恭 、 蔡公 杜如晦 、 郑公 魏徵 、 梁公 房玄龄 、 申公 高士廉 、 鄂公 尉迟敬德 、 郧公 张亮 、 陈公 侯君集 、 卢公 程知节 、 永兴公 虞世南 、 渝公 刘政会 、 莒公 唐俭 、 英公 李绩 、 胡公 秦叔宝 等二十四人於 凌烟阁 , 太宗 亲为之赞, 褚遂良 题阁, 阎立本 画。” 唐 白居易 《题酒瓮呈梦得》诗:“ 凌烟阁 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 唐 李贺 《南园十九首》诗:“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水浒传》第五四回:“且教:功名未上 凌烟阁 ,姓字先标 聚义厅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不要取笑,日后画在 凌烟阁 上,倒有些神气的。”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十场:“不求图画 凌烟阁 ,只为家邦致太平。”

凌烟阁诗词典故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 *** 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凌烟阁诗词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典源出处 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旧臣; 出平乐之宫,实思贤傅。”《旧唐书·太宗纪》:“ (贞观) 十七年……诏图画司徒、赵国公无忌等勋臣二十 四人于凌烟阁。”《旧唐书·代宗纪》“ (宝应二年) 功臣皆赐铁券,藏名太庙,画象凌烟阁。”

释义用法 凌烟阁为唐代长安太极宫中的殿阁名,唐太宗、唐代宗都曾为追念、表彰功臣,而将他们的像画在凌烟阁上,垂之后世。庾信文虽更早,而事不详。后以此典指建立勋业,名垂史册。

用典形式

【凌烟】 宋·范成大:“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

【上凌烟】 宋·黄庭坚:“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画凌烟】 清·文廷式:“有六韬奇策,七擒将略,欲画凌烟。”

【冠凌烟】 宋·张元干:“如公真徇国,绘象冠凌烟。”

【凌烟阁】 唐·白居易:“所恨凌烟阁,不得画功名。”唐·杜牧:“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宋·王珪:“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

【丹青褒鄂】 清·黄景仁:“冠金花冠衣只孙,丹青褒鄂森有神。”

【图像凌烟】 元·萨都拉:“笑掷金龟上酒船,不须图像在凌烟。”

【凌烟功臣】 唐·杜甫:“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凌烟阁是什么意思?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后毁于战乱。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十三首》

凌烟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c98Bj0EAARZUQ0.html

标签:功臣二十四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394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