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怎么繁殖(蕨类植物怎么繁殖出来的)

 2023-09-06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蕨类植物怎么繁殖,以及蕨类植物怎么繁殖出来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蕨类植物要怎么繁殖?2、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3、蕨类植物靠什么繁殖4、蕨类植物怎么繁殖5、蕨的繁殖过程是什么蕨类植物要怎么繁殖?要掌握蕨类植物的繁殖,熟悉一下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很有必要。蕨类植物会在成熟的叶片上产生孢子,由每一个孢子长成一棵新植株,这是典型的蕨类植物生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蕨类植物怎么繁殖,以及蕨类植物怎么繁殖出来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蕨类植物要怎么繁殖?2、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3、蕨类植物靠什么繁殖4、蕨类植物怎么繁殖5、蕨的繁殖过程是什么

蕨类植物要怎么繁殖?

要掌握蕨类植物的繁殖,熟悉一下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很有必要。蕨类植物会在成熟的叶片上产生孢子,由每一个孢子长成一棵新植株,这是典型的蕨类植物生活史。

蕨类植物的典型生活史:1.孢子体2.产生孢子囊的羽片3.孢子囊4.孢子囊散出孢子5.孢子6.孢子萌发7.幼小的原叶体8.成熟的原叶体9. *** 器10. *** 11.颈卵器12.卵13.受精后的幼胚14.年幼的孢子体

孢子播种后3~6个月(有些种类需要1年),才会长出能完全独立生活的幼小植株。绝大多数蕨类植物需要2年时间才能完成它们的全部生活史。在特殊情况下母本植株的某一部分,如一小段根、根状茎或叶都能形成新的植株。概括起来,蕨类植物有两种繁殖方法,即孢子繁殖(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无性繁殖)。1.孢子繁殖:蕨类植物的孢子囊成群地生长在叶片的背面,当孢子囊开始成熟时,由绿色变为淡褐色、 *** 、桔 *** 或深褐色。通常,外壁无破损和看上去丰满的孢子囊里面大多充满着孢子。在干瘪和外壁破损裂开的孢子囊内,孢子已被弹出。形状萎蔫的孢子囊不能产生孢子,或仅产生无活力的孢子。将采下的叶片放入一个干净光滑的纸袋中,密封折叠。一般把叶片在纸袋中放1~2天,使绝大部分孢子弹射到纸袋里,然后再打开纸袋取出叶片,袋中剩下极细微的尘状物,就是蕨类植物的孢子。

播种前要对孢子进行消*。一般将孢子包在滤纸中,放到5%的漂*溶液中浸1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几次,即可播种。

播种基质可用1~2份泥炭土,加1份细沙,有时也可再加1份沃土。这种混合基质要经过很好地过筛,然后把它们平铺于浅盆或花盆中。孢子播于基质表面,盆上覆盖玻璃或塑料膜,保证盆内有足够的湿度。

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还可采用营养液法,即将消*后的营养液注入容器,把孢子轻轻播撒在液面上,然后加上盖子,播种后必须保持孢子漂浮在溶液之上,千万不能移动和晃动容器,以免孢子下沉。同时需要将容器的盖子略微倾斜,使凝聚水珠沿边缘流下。营养液配方见表3-1。

几种无机盐营养液配方

如用自来水配制营养液,不需要另加微量元素。

也可采用琼脂培养法:琼脂培养基的常用配方是:1升上述营养液中,加10克琼脂,加热使琼脂溶解在营养液中,然后把它倒入培养皿或浅盘中,厚度通常为1厘米,然后加盖,冷却后播种。

播种后,放在光线、湿度适宜的地方。

光线要求低或中等强度的光线。如果是人工光照,用2根40瓦的日光灯,距离为3~10米,每天光照时间为8~16小时。

温度:最理想的温度是在20~30℃之间。恒温会减少容器盖子的水滴凝聚。

浇水:播种后最初的一段时间不必浇水,在必须浇水的时候,不能直接用水喷浇,只能把花盆放在有水的盘中,让水慢慢渗入。如果是塑料盆,则可用细喷雾轻轻喷洒。

施肥:在孢子出现绿色后,可每2~3星期施1次稀薄的无机溶液(配方浓度减半),但是在营养液或琼脂培养基中播种则无需施肥。

移植:当出现肉眼可见的绿色原叶体后,就可以开始移植。移栽基质需经过精心过筛,并保持一定的湿度,通常栽培基质以半沙半泥炭土配成。移植后的原叶体需进行喷雾。平时在花盆上宜加上玻璃盖。当原叶体上面萌生出幼小的孢子体后,再进行第二次移植,直到蕨类植物长至2~3厘米高再行定植。2.无性繁殖:利用根状茎、根和叶等部分直接产生新的植物,称为无性繁殖。

分茎繁殖:分茎时首先要注意,在根状茎上必须有萌生新叶的生长点,而且在分茎之前更好度已经开始发育。在分茎过程中,可选用锋利洁净的小刀将茎段切下,然后用小铲将其掘出,挖掘时应避免损伤生长点,并将其横卧浅植于土壤表层中。用细喷壶浇水,随后移植到遮荫处2~3天。

芽繁殖:有些蕨类植物也能产生出新的植株,有些蕨类植物的叶芽生在叶片顶端,当叶下垂触地时,顶端的芽在不离开母体的情况下落地生根,形成一棵新植株。还有些蕨类植物直接在叶片上萌发成小植株,一旦叶芽的根系发育充分,就可移栽。

3.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它能使成年植株中极细微的组织生长成新的植株。在一般情况下,当培养的植株长到约3厘米高并已生根时,即可移栽。组织培养不仅节省地方和培养材料,更重要的是能使一些无法或很难进行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种类,有效地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

蕨类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有性繁殖方式是孢子繁殖,即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成丝状体,发育成配子体,其上的 *** 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胎,长出幼孢子体,继而为成熟孢子体的过程;而蕨类植物的无性繁殖又可以细分为珠芽繁殖、分株繁殖等。

无性繁殖就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复制,它的亲代和子代没有差异,无性生殖还有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种子植物一样具根、茎、叶和输导系统的分化,能适应陆地生活,获得更多的营养,从而产生和种子一样起生殖和传播作用的孢子。虽然孢子没有种子在结构机能上的许多进步特征,但由于它的量大,体积小,能被风吹到很远地方,总有一些会遇到适宜的环境而萌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便于繁殖。

蕨类植物靠什么繁殖

蕨类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两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无性繁殖又细分为珠芽繁殖、分株繁殖等。

一、有性繁殖

蕨类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是孢子繁殖,即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成丝状体,发育成配子体,其上的 *** 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胎,长出幼孢子体,继而为成熟孢子体的过程

蕨类植物怎么繁殖

除了正常的孢子生殖外,蕨类的根、根状茎及叶,都能依靠产生的无性芽孢和顶端分生组织产生新植株,所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蕨类植物应采取不同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是蕨类无性繁殖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有横走茎或丛生的种类。分株过程很简单,将蕨挖出后用利器分成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植株,每个小植株至少要有1个芽,并给母株留有足够生长的根状茎就行了。姬蕨的地下茎蔓延很快,可在早春到夏初出现新芽时将其分株。骨碎补科植物,根总是暴露在培养土表面,只需切取带有足够根系和新芽的部分,适当剪去老叶,栽于腐殖土中,很快就能长出新根和新叶。有气生根的蕨如槲蕨,多成丛地附生在树干或岩石上,根状茎肥厚,能贮存水分,分株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根。对于丛生性或直立根茎的蕨如鳞毛蕨、蹄盖蕨等,可用利刃一分为二,分别栽植。

蕨的繁殖过程是什么

蕨类植物的繁殖

蕨类植物的繁殖分为孢子繁殖、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分栽不定芽、组织培养等几种方法,下面分别介绍。

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的孢子,多产生叶片背面的孢子囊内。当孢子开始散出时,连同叶片一起剪下,放入纸袋内。为不损伤叶片,也可用干净的新纸袋或塑料套住叶片,轻弹使孢子落入袋内。收集后要尽 *** 种,因为孢子越新鲜,发芽率越高,发芽越快。为 *** 孢子萌发,播种前可用300毫克/升的GA3溶液处理15分钟。

育苗土壤多用腐叶土、泥炭土、河沙等混合配制而成,常用配方为腐叶土、壤土、河沙按6:2:2的比例混合。以上各原料必需过筛后拌匀,蒸气灭菌后才能使用。另外,播种用的育苗容器也必需消*。播种后,温度要控制在25、空气湿度80%以上,每天光照4小时以上,从播种到叶需要2至3个月。当孢子体长出3~4片叶后移栽,仍用混合土作为基质,苗高10~15厘米时栽入花盆。 孢子繁死技术要求严格,需要高温高湿环境,一切用品包括容器、栽植材料和室内窨都应严格消*,并保持清洁卫生。夏季干燥季节,要保持室内潮湿。

分株繁殖

一般于春季结合翻盆进行。把植株从盆中倒出,根据需要将一株分成数株,每株需带有根和叶。分株时要小心,切勿损伤生长点,保持根部有尽量多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损伤的叶、根。按照原来的土壤水平线重新栽植分株,浇水。分株繁殖无严格的季节要求,若需要,一年四季皆可进行。

扦插繁殖

有的蕨类植物,叶片扦插可以生根,能用此法繁殖。取叶片插入沙床中,生根后移入容器中进行培育,成苗后上盆栽植。

分栽不定芽

有些蕨类植物,如铁角蕨、鳞片蕨等,在叶腋或叶片上能长出幼芽,可以直接把幼芽从母株上取下培养。将河沙与泥炭土按1:1混合作基质,将幼芽一半埋入基质,伤口更好度用杀菌剂处理,以免腐烂。充分浇水,用玻璃覆盖。

组织培养

对产生孢子量少或不产生孢子以及用孢子繁殖困难的种类,或对名贵种类迅速扩大繁殖,可用组培法进行离体快繁。要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商品生产,也需要用组培法繁殖。

(别人回答的,认为有道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d43AT0ABgBXUQE.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946秒, 内存占用1.7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