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2023-06-04  阅读 12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秦末农民起义,以及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对秦末农民起义的评价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大陆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秦末农民起义,以及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对秦末农民起义的评价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大陆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余人被征发去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东南)遇大雨误期,根据秦朝法律,戍卒误期到达目的地的一律处死。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发动反秦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史称“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推举陈胜为王,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 *** ,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

起义军迅速攻下蕲县(今安徽宿州南)。当义军进据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已拥有步兵数万。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任命吴广为假王,但是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导致大泽乡起义失败。

在起义过程中各地纷纷响应,其中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刘邦最终攻破咸阳推翻秦王朝。

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了,但打击了地主阶级。

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 ,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 起义军迅速攻下蕲县(今安徽宿州南)。当义军进据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已拥有步兵数万。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西击荥阳,命武臣、张耳、陈馀北攻赵地,邓宗南征九江,周市夺取魏地。

意义:①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汉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②首创精神,树立榜样。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对汉初“布衣将相”的影响。

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人物与过程,你都知道吗?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陈胜、吴广为屯长。途中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根据秦朝法律,过期要斩首,于是陈胜、吴广组织群众,揭竿而起。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为了扩大影响,他们夜晚在驻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wàng)”的呼声,被民间传为神话。起义军占领大泽乡、攻下蕲县,很快攻占了五六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 *** ,陈胜为王。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起义军在几次战斗中都损失惨重。一部分起义军后来与项羽、刘邦等人领导的起义军会合,继续同秦军战斗。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

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你认为是什么?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

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各地总量的农户大起义。秦始皇执政阶段,规模性地兴建宫殿和帝陵,及其筑万里长城,修驰道,对匈奴人和南越国的用兵之道,消耗了大批量的人工和资金,巨大地加深了人民的徭役和地方税压力。与此同时,还制定酷刑酷法,使人民动则触犯刑律。

秦二世称帝后,赋敛益重,戍徭无已,使用方法也更加苛深,导致天地困疲不堪,人民陷入深沉的痛苦当中。秦二世年间(前209)七月,一队被征发到渔阳(今北京通州)镇守的贫困农户,行驶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碰到连日暴雨,路面堵塞,没法按时抵达到达站。依照秦法要求,误期当斩。

在这样的情形下,戍卒中的2个屯长陈胜和吴广密议,如今逃跑是死,起来谋反也大不过是死,为何不拼命干出一番工作来呢?因此,他们运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等计谋启动戍卒起义,杀掉监押的军人,明确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宣传口号。陈胜独立为大将,以吴广为都尉,用秦始皇大儿子扶苏公子和楚将项燕的为名呼吁人民群众起义。

起义军快速占领蕲县,然后往西挺入,又占领了秦代名镇陈。这时,起义军已有着兵车六七百辆,骑兵队数千,步兵团上万人。起义军在陈建立了“张楚”政党,陈胜被举荐为王。张楚政党的创建,推动了全国各地区域内反秦抗争的 *** 迭起,全国各地农户陆续杀长吏,回应陈胜。

陈胜以陈为核心,分兵数路,四出涉足,以扩张革命 *** 的危害。吴广率主力军西进,提前准备直抵咸阳,在发展战略名镇荥阳遇阻,与秦军争执不下。陈胜又派周文率军直驱陕西关中,抵达函谷关时,起义军已有着装甲战车数百辆,将兵数十万人。周文军所往畅通无阻,快速占领了戏,靠近秦都咸阳。

秦二世大幅慌乱,赶忙饶恕在骊山修墓的几十万刑徒,匆忙构成一支部队,由少府章邯带领,向农民军反攻。周文军因孤军深入,又欠缺练习和作战工作经验,通过几回奋战,连续挫败,迫不得已退出函谷关。最终渑池对决,再度落败,周文自杀。秦将章邯乘胜追击东下,进迫已经围堵荥阳的吴广所部农民军。

吴广因久攻不下荥阳被部下田臧所害。然后,田臧率军西向应战章邯,敖仓对决,田臧兵败被杀。章邯消除了起义军对荥阳的包围着后,倾全力以赴向起义核心猛扑。陈胜亲自率军应战,悲剧落败。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陈胜溃败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被内奸庄贾残害。陈胜吴广领导干部的起义坚持不懈了6个月,终告不成功。

但它厚重地严厉打击了秦王朝的腐烂执政,为打倒秦代确立了基本。之后,全国各地农户起义军再次坚持不懈反秦抗争,总算打倒了秦代。陈胜吴广起义所主要表现的改革创造精神和英勇气概,鼓励了后人成千上万农户抵抗专制制度的抗争。中国秦末农民起义农户起义。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的农民战争。陈胜字涉,阳城人,早些年为人正直佣耕。

吴广字叔,阳夏人。秦二世年间七月,朝中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她们行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暴雨所阻,不可以按时抵达。依照秦法,到期要斩头。陈胜,吴广便启动戍卒起义,明确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宣传口号。陈胜独立为大将,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公子和楚将项燕的为名呼吁人民群众反秦。

起义军快速攻下蕲县。当义军进据陈县时,已有着步兵团数十万。陈胜独立为王,帝号张楚,任职吴广为假王,率军西击荥阳,命武臣,张耳,陈馀北攻赵地,邓宗南征九江,周市夺得魏地。

秦国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475年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此时天下大乱,中原大地群雄并起,战争性质也发生变化,由春秋时期的讨伐性战争演变成兼并性战争。战国时期是真正腥风血雨、弱肉强食的时代,最终由秦国脱颖而出,秦王嬴政仅用了10年时间横扫六国,完成统一霸业。大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希望自己的功业能传承千秋万世,所以自称始皇帝,其子为秦二世,后世代代相传乃至万世。可是用武力征服天下的暴秦,其统一霸业仅仅延绵了十五年便走向了灭亡。秦朝灭亡的导火线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从而拉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序幕,起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天下苦秦久矣”。

秦始皇先祖秦穆公一生致力于东扩,但东扩之路被东边庞大的晋国牢牢控制,秦穆公无奈之下向西发展,秦穆公之后十几代国君大多碌碌无为,直到秦孝公即位开始广纳贤才,重用商鞅推行变法,从此以后秦国走上富国强兵之道路,之后几代国君可谓是处心积虑向东发难,最终东方诸侯国被秦王嬴政消灭殆尽,完成先祖遗业统一天下。此时秉承“重法轻礼”的商鞅变法走到它的尽头,可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然沿用之前的强国之策。秦帝国的严刑峻法、暴政不断让老百姓哀声载道、苦不堪言。百姓生活艰难,纷纷揭竿而起。秦帝国的暴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严刑峻法】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春秋时期统治者大多秉承儒家思想,主张“以礼治国”,而商鞅秉承法家思想,他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商鞅变法主张“以法治国”,这里的法治跟我们如今的法治有所区别,秦国的法律极其残酷。

商鞅认为战国时期弱肉强食,只有实施严刑峻法才能富国强兵,“以礼治国”只能惨遭兼并,所以商鞅提出以“法治”代替“礼治”,从而扭曲了秦国人的价值观。他们视严刑峻法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和唯一工具,以及衡量功过得失的唯一标准,对儒家的仁义视而不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继续沿用商鞅变法残酷之法律,殊不知商鞅变法只能帮助秦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后商鞅变法便失去效应,可是秦始皇仍然唯法是从、奴役天下。

商鞅变法其中有一项就是实施“什伍连坐法”,顾名思义就是一家犯法十家受牵连,揭发罪犯者可升一级爵位,包庇罪犯处以腰斩。这样一来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或者为了逃避法律的责任互相告发。甚至有些百姓为了加官进爵肆意诬告。最终秦帝国穿囚衣之人挤满街道,监狱里犹如集市一样挤满罪犯。据统计每年秦帝国判刑的罪犯多达约百万余人,罪犯大多被罚做苦役。

《汉书·刑法志》:“当夷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诅詈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

秦帝国法律种类颇多,单独死刑就多达二十种左右,而且极其残酷。史载秦帝国诛灭三族者先处以黥、劓(挖掉鼻子)、斩断左右趾之刑,随后鞭刑至死,最后碎其骨肉抛于集市,若诽谤和诅咒者将舌头割之。秦帝国酷刑荼毒生灵,让百姓悲愤交加,哀声载道。刘邦深知百姓受秦帝国酷刑毒害已久,所以他入关以后反其道而为之,实施“仁政”,备受百姓拥戴,以礼为主、以法为辅的刘邦便得道多助,而视严刑峻法为根本的秦帝国只能失道寡助。

【不体恤民力】

《史记》:“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秦人好战,秦始皇更是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工程,本需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伟业,他却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超负荷劳动使得老百姓不堪重负,我们来看看秦帝国老百姓的负担有多重。

军役,秦王嬴政耗全国兵力约六十万灭楚,其统一中国后继续开疆扩土。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发兵五十万南征百越,公元前214年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据史学家统计秦朝总兵力约在一百五十万至一百七十万之间。

徭役,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为了加强对六国故地的管控,兴修“驰道”,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高速公路,驰道宽三十丈(约合69米),路面用铁锤夯筑,使之变得坚固厚实,每隔三丈(约合7米)种一颗松树。驰道东至齐国、燕国故地,南至楚国故地。往北通向九原(今内蒙古包头以西)为直道,全长约900公里,直道约一半在山上,沿途开山填壑,工程十分浩大。往西南通向蜀汉,修建“栈道”,栈道长约千里,宽约五尺。史载秦始皇修建长城动用人力约40万人,修建皇陵动用人力约70万人,秦始陵墓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用时39年。

后勤保障,李开元教授估算,修秦始皇陵后勤服役人员约350万人,南征百越约400万人。其他的兵役徭役姑且不算,就这两项后勤人员就多达约750万人。

强制迁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止东方六国遗民复国,强制迁徙,有些为秦始皇守皇陵,有些则被赶至偏远地区做开矿等苦役工作。秦始皇在位期间一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人口迁徙运动,累计迁徙人口约200万人,40万户,举家迁徒加重老百姓负担。

史学家范文澜认为秦朝全盛时期人口约2000万,葛剑雄则认为有3000万。秦朝军役、徭役及后勤服役人员加起来已超过900万人,这个数字几乎占据全国人口近一半。史载,秦朝成年男子皆需披甲从军,成年女子皆需负责后勤服役,民不聊生。

【兴建宫室】

《史记·秦始皇本纪》: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秦始皇喜好营建战败国之宫室,秦国每吞并一个诸侯国,便下令将战败国更具有特色之宫殿绘制成蓝图,随后在秦都咸阳以北之地,按照蓝图逐一复制修建。修建完毕,再将从列国掠夺而来的奇珍异宝填满整个宫殿。这些宫殿南临渭水,延绵约200里,随后再修建复道、周阁将两百里内大大小小的二百七十座宫殿连为一体。秦始皇生前修建宫殿约七百余座,关中三百余座,关外约四百座。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渭水南岸修建极庙,再从南岸修建甬道经过骊山直通咸阳,秦始皇晚年热衷于研究修道成仙之事,对神话故事深信不疑。神话故事里天帝拥有北极紫宫,但是他却没有,于是秦始皇将渭水比着天河,在渭水南岸修建阿房宫,在渭水上方架起空中双层阁道,跨过渭水,象征着天桥,秦始皇把自己看成神仙,可是阿房宫还尚未竣工,秦始皇便驾崩了。

【赋税沉重】

《汉书·食货志上》:“至於 始皇 ,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颜师古 注:“泰半,三分取其二。”

秦始皇统治时期筑长城、修陵墓、修赤道,劳民伤财使得民不聊生,常年不断的徭役和军役,当然需要财力支撑,而秦始皇将赋税转嫁到老百姓头上。西汉政治家董仲舒曾说,秦帝国强制收税,单独田租一项二十倍于古,就是土地收入的20%,力役是三十倍于古。秦朝超过15岁的男丁皆需服杂役。老百姓除了田租税之外,还有更赋(代役税)、口赋(人头税),所有赋税加起来,一户人家要将自己总收入之三分之二上缴国家。而且秦国为增加税收,一户人家有两位青年男丁必须分家,一户人家依靠一位壮丁赋税沉重,老百姓生活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老百姓通过天降陨石表示对秦帝国暴政的不满】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秦国统一中国前秦王嬴政曾多次遇刺,却幸免于难,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巡游博浪沙,张良派人刺杀秦始皇也以失败而告终。张良是韩国贵族,历任五代韩王之国相,现在却成为亡国之臣落魄不堪,张良刺杀秦王,从此名声大涨。

张良代表六国贵族,除贵族之外,老百姓也对秦帝国之暴政心生怨恨,因此老百姓利用“天降陨石”来互相传播对秦帝国的不满。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天降陨石于东郡,老百姓在陨石上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以此来表示对秦始皇的不满,意思是始皇帝快快死去,这样六国就可以复国了。随后百姓互相传播,以此来表达秦帝国所作所为触怒了上天,陨石为天象示警,天要亡秦,则地可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舆论在古代社会具有高度的杀伤力,蛊惑人心。

【大泽乡起义爆发】

《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陈胜年轻时和一群雇工在田间劳作,工作劳苦而报酬非常低,大家互相抱怨,唾骂雇主和官府,陈胜跟一起耕田的雇工相约将来他们之中若是有人富贵了,不忘一起吃苦的兄弟,陈胜仗义为之性格特征。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与900名穷苦农民被朝廷派往燕京戎守渔阳,一行人行至大泽乡时,连续几日倾盆大雨,将去往渔阳的道路阻断,眼看期限将至,他们却无能为力,按照秦朝严酷的律法,戍边之人延期而至,处以极刑。他们现在的处境横竖都是死路一条,陈胜认为与其窝囊至死,不如选择为国牺牲,方可名留青史。陈胜感叹秦帝国之残暴,发出“天下苦秦久矣”之叹。于是陈胜联合吴广在大泽乡宣布起义,附近深受秦帝国荼毒的百姓纷纷起事,前来响应,中国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此爆发。

陈胜在攻克楚国旧都陈县之后,以陈县为都建立“张楚”,陈胜打着“张楚”之旗号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加入反秦洪流之中,起义仅仅过去五个月,在农民起义军的推动下,各地贵族纷纷起事反秦,东方六国再起,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已成为燎原之火,大秦帝国摇摇欲坠。各地著名反秦领袖人物有刘邦、项羽等人,最终由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秦帝国的统治。

【结语】

秦始皇大量征集农民服徭役和军役,据估算每年服役人员多达300万人,加上后勤服务人员约900万人,而秦朝全盛时期人口约2000万,每年动用全国人力约15%(不含后勤人员),几乎超过全国青年男丁总数。秦始皇不体恤民力,不关心百姓疾苦,长年累月的徭役、兵役使得农民青年男丁缺失,导致大量土地荒芜,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老百姓生活负担沉重,难以维持生计,阶级矛盾激化。加之秦朝律法以连坐制为核心,一人犯罪株连亲朋好友,导致穿囚衣者挤满街道,而且刑法极其残忍,百姓为了活命纷纷起事反秦。

战国时期是人民最为苦难的时期,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他们更需要的是儒家的“仁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然沿用之前的强国之策,没有给老百姓喘息的机会,一个国家靠牺牲百姓的福祉和利益来换取政绩,那么这个国家也不会长久。用几百万将士们的生命换来的大秦帝国,在建国不到十五年就在起义军的呐喊声中灰飞烟灭,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伟大功业终究昙花一现。

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后,为了避免重蹈秦帝国覆辙,重用儒士,刘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汉武帝时期也尊重儒家学术,汉王朝避免了二世而亡的悲剧,延绵400多年。

从秦朝到唐末时期的农民起义有哪些按顺序来?

秦末农民大起义:①陈胜吴广起义: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爆发了反秦起义。陈胜以陈为根据地,号称“张楚王”,建立农民革命 *** ,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口号。起义持续了半年就失败了,但是起义首倡反秦大旗,冲击了秦朝的统治。

②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斗争:巨鹿之战;前207年,子婴向刘邦投降,秦亡。

绿林赤眉大起义:王莽改制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17年(天凤四年),荆州一带发生饥荒,饥民推举王匡、王凤为领袖,以绿林山为根据地,发动起义。22年,起义军兵分两路,西进的称“下江兵”,与刘秀、刘縯领导的反王莽力量联合;北上的称“新市兵”,新市兵在攻打随县时,获得一支有生力量,称“平林兵”;同年,琅琊人樊崇起义,起义军以赤色染眉,故称“赤眉军”。23年,绿林军为扩大影响,立平林兵的汉朝宗室刘玄为帝,恢复“汉”的国号,改年号“更始”,更始 *** 排斥赤眉军。24年,赤眉军讨伐刘玄,同年攻陷长安,处死刘玄,但因补给问题被迫撤离长安,在东进途中受到刘秀军队的伏击,全军覆没,至此,绿林赤眉起义失败,起义推翻了腐朽的王莽 *** 。

黄巾起义:184年(汉灵帝中平元年),太平道领袖张角经过长期准备,举行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起义军首裹黄巾以为标志,称“黄巾军”。由于起义准备时间长,起义军声势浩大,起义很快席卷长江以北地区。但是由于黄巾军起义仓促提前,尤其是在首都起义的计划未能实现,使得东汉 *** 可以有组织地进行镇压,将起义军分割在各个地区,逐一击破,起义历时9个月终告失败。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

隋唐时期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末,由于山东地区[1]土地兼并严重,加之作为进攻高丽的基地各项力役、兵役沉重,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困苦。故隋末作为全国矛盾的焦点区域,山东首先爆发起义。614-617年间(大业十年—大业十三年),农民起义达到 *** 。隋末农民起义是继黄巾起义以来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历时14年,斗争遍及全国。起义推翻了腐朽的隋王朝,扫清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打击了地主阶级,封建依附关系有所减轻,封建土地占有形式有了很大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得唐初统治者行使与民休息的政策。隋末农民起义的三支主力起义军:①瓦岗军:大业七年起义,在贵族出身的李密的谋划下,先后攻取荥阳(今河南郑州)、兴洛仓、回洛仓(今河南洛阳东北)、黎阳仓(今河南浚县东南)以及附近州县,是中原地区最大的起义力量。此后,瓦岗军领导内部分裂,削弱了起义军的战斗力。李密后率军降唐,之后被杀。②河北义军:领导人是窦建德,于617年(大业十三年)建立农民 *** ,在境内鼓励恢复发展生产。 武德四年,窦建德率兵与唐军作战,兵败被杀,其余部也很快被李建成击败。③江淮义军:领导人是杜伏威和辅公祏,控制了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并威胁隋在这一区域的军事重镇江都(今江苏扬州)。武德六年,辅公祏率兵反唐,兵败被杀。

黄巢起义:咸通十四年起,关东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874年(乾符元年),王仙芝聚众起义,次年,黄巢起义响应,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此爆发。五年,王仙芝被杀,余部北上和黄巢军回合。起义军推举黄巢为领袖,建立了农民 *** ,为起义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起义军控制两广地区后北伐,880年(广明元年)攻陷长安,同年黄巢称帝,建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大齐 *** 建立后,起义军满足于眼前胜利,未能追击唐朝残余力量和消灭藩镇与中央禁军残余势力。次年,唐军反攻,至884年(中和四年),黄巢兵败自杀,起义至此失败。其残部坚持抗争到901年(天复元年)。黄巢起义的特点是流动作战,没有建立较稳固的根据地。但起义削弱了唐王朝的力量,使唐朝名存实亡;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彻底扫荡了汉魏以来的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削弱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阶级关系的变化为五代和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起义首次提出“平均”“均平”的思想和要求,虽然不是明确的政治口号,但反映了农民的政治、经济要求,表明了农民的认识水平和革命思想已有很大发展;打击了藩镇割据势力,打破了原来藩镇之间的均势,藩镇林立局面得以遏制,有力地推动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秦末农民起义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秦末农民起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dc8Bj0BBgNZV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456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