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吴国盛事件怎样处理)

 2023-09-14  阅读 10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吴国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吴国盛事件怎样处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十三邀吴国盛老师这期的感慨关于十三邀的这期吴国盛老师的节目,我上周已经好好看过视频了,感慨颇多,但又不知道如何说,太丰富或者太深刻?但没有想到的是在 *** 朋友圈里,朋友发了她的留言被置顶精选了,特别佩服!公众号链接,里面有视频有兴趣直接可以看《 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

今天给各位分享吴国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吴国盛事件怎样处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十三邀吴国盛老师这期的感慨

关于十三邀的这期吴国盛老师的节目,我上周已经好好看过视频了,感慨颇多,但又不知道如何说,太丰富或者太深刻?但没有想到的是在 *** 朋友圈里,朋友发了她的留言被置顶精选了,特别佩服!

公众号链接,里面有视频有兴趣直接可以看《 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十三邀×吴国盛 》。

大概是被 *** 了一下,觉得这一年多所谓哲科也看了不少,但是自己却写不来东西,我从小就属于数理化特别好语文又比较拖后腿,尤其作文更是拉低不少分。来逼着日更也是期望自己能表达能力更好,将自己的感悟能更好的写出来!

吴国盛老师的课,最早是通过朋友推荐去购买了高山大学的线上课,里面有去哲学发源地的录播课,带领讲课的就是吴国盛老师!当时此课倒是好好听了,但让我去讲又部知道如何表达了,所以我准备去重新听课,然后将他的课程写一个系列,锻炼自己又同时分享给喜欢哲科的朋友!

我很认同,要搞好真正的科学必须要理解科学的起源和底层,而不是脱离土壤直接搞技术。直接搞科技虽然短期可以在现有的科学基础上进步很快,但终究会发现拿别人的东西总归不是自己的,想要自己真正去做科学的事情,就能量不足了。因为存粹的科学研究,一般都不是功利的,可能当时的研究在当下是无用的,过了百来年发现这个东西实现了。这跟哲学当下的思考对于活着的人也许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却是引导人类不断前进的能量!

我还发现自己好像不能去人多的地方,然后去听一些过于现实的东西,UpUpUp我不反对,因为很多人的确是很现实的生活问题,但是我似乎身体有排斥反应了!也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运,我也要少做功利的事,多做分享的事,对于现实无用未必对于未知无用!权当是未知的指引…

清华大学如何处理吴国盛

昨天,我在标题中写了一句话,我说:吴国盛、松田和刘华杰是很久以前著名的“反科学三人组”。一个朋友看到的时候有点疑惑。他在群里问怎么回事。偏偏吴国盛在小组里批评《三体》。据悉,清华教授吴国盛对《三体》的评价曾引发争议:他说《三体》的流行程度令他吃惊,他认为科幻在所有文学科目中表现不佳。它只是顺手用了一些科学元素,但真正打动人的是故事中的人性。

那么,吴国盛所谓的人性是什么呢?事实上,我认识吴国盛多年,非常了解他的思想脉络。基本上可以总结为:1。尊重自然,所以科学要“循规蹈矩”;2、提倡回归农村,拒绝工业化;3.希腊的理性科学思想无法进化成科学,基督教是科学之母。没有基督教,现代科学不可能诞生。4.科学越发展,人越失去价值,而不是解放人类。

因此,吴国盛的所谓“人性”就是围绕着以上几点展开的。但是,既然刘的作品里没有他喜欢的元素——神学上的尊重和拯救宇宙的“人性”——被他嫌弃也是正常的。刘的《三体》所揭示的冷酷、残酷、竞争的世界,非但不会让人憎恨,反而必然会让这个所谓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感到不适。吴国盛自称研究科学史,但他研究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证明宗教在科学史发展中的至高无上的重要性。他的“学术水准”很高,文章遣词造句令人眼花缭乱,但归根结底,他和松田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贬低科学的重要性,让科学尊重宗教,或者至少接受哲学的领导。否认它就是“科学主义”和“科学霸权”。他认为,这样的科学意味着“不敬畏自然”,必然导致自我存在价值的丧失。可以说,吴国盛是一个比松田更隐蔽、对科学有偏见、有反科学思想的传统人文主义者。

关于吴国盛批评《三体》没有“人性”,沈鹏前天就此发表了一篇文章,写道:

吴国盛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那个时代的一些东西已经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如果你看他所谓的“科技史”著作,其实就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科技史”。在他看来,西方是一个从意识形态到文化的星系...吴国盛可能只看到了《三体》中的“不择手段的前进”。他以为这是“没有人性”,其实他没有看到作为弱者的人类的坚持、挣扎、博弈、牺牲的悲剧美。这也是“人性”,这才是真正的“教化岁月”。吴国盛是标准的“反思派”,他认为文艺作品最大的功能是“反思”。他说,“西方科幻文学以科幻和预言的方式揭示科学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中国科幻文学缺乏这种反思,基本上是对科学的热情讴歌。”《三体》为代表,反映了一点,但还不够。”听到刘这段话的时候,真怕自己不笑死。三体确实是在“反思”,但不是在反思“科学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而是要反思“科学不够先进,人类不够强大??”的恶果。

吴国盛 清华大学怎么处理

撤了职,现在职称降为讲师,不能 在上课。

吴国盛(1964年9月- ),男,湖北广济(武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8)。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科学史系系主任。 [1]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第七、八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吴国盛1979年(15岁)考入北大地球物理系,硕士和博士阶段改从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但都属于哲学专业,博士导师叶秀山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他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历史专业训练,因此他虽然是科学史教授,但不能以历史专业的角度评价他“落后不一定挨打”这类观点。

科学精神在虚己接物?

科学精神在虚己接物? 记者 何中花

达尔文曾说:“我始终努力保持自己思想的自由,我可以放弃任何假说,无论是如何心爱的,只要事实证明它是不符。”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思想自由之人必定是一个人格独立、富有创造力的主体,这一主体亦能承载求实、创新、怀疑、宽容的科学精神。

对于“科学精神”,可能有人会说太空、太形而上学,没有探讨和研究的必要。事实是这样吗?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我们又为什么需要科学精神?带着这些疑问,本期杂志专访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他表示,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如果一个民族或文化丧失或缺乏自由这个维度,这个民族或文化就不可能真正拥有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在中国

人们常说,一个国家没有科学精神,就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呢?在吴国盛看来,科学精神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析,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为着不同的目的,可以强调不同的科学精神。

“我的看法是,在中国目前的语境下,尤其需要强调‘自由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真正起源于希腊,不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对出自希腊的这种自由的精神最为陌生。”因此,东西方的科学精神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征。

“在我看来,科学精神独独出现在西方,东方文明缺乏科学精神。近两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完成着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从仁爱文化向自由文化转型、从礼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型,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完成这一转型,就必须大力弘扬自由的科学精神。”吴国盛坦言。

自由的科学精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知识的独立价值,不强调知识的功利性,主张“为科学而科学”、“为学术而学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二是用内在演绎的方式,构造出一套理性体系,这一体系自己决定自己、自己推演自己,形成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形式逻辑、演绎数学和体系哲学。

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指出市民社会“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形成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理论。科学精神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体现,它的培养和普及对国家、社会

吴国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吴国盛事件怎样处理、吴国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e80Bj0FBAZTUgM.html

标签:吴国盛事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801秒, 内存占用1.7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