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戚(走亲戚日记100字)

 2023-09-15  阅读 14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走亲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走亲戚日记100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走亲戚需要带什么礼物及风俗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继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走亲戚带礼物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下面我来为你介绍走亲戚的风俗特点。走亲戚要带的礼物 在我国这个人情社会里,走亲戚主要体现个“礼”,正所谓“千里送

今天给各位分享走亲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走亲戚日记100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走亲戚需要带什么礼物及风俗

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继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走亲戚带礼物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下面我来为你介绍走亲戚的风俗特点。

走亲戚要带的礼物

在我国这个人情社会里,走亲戚主要体现个“礼”,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中国人看重的是个礼节、情意和相互来往,而不在乎物的多少。因为在以前那个经济匮乏的年代里,绝大部分家庭都比较贫寒,实在没有多少礼物可拿,有不少农户亲戚来了拿个礼条也不舍得吃,又用来去走别的亲戚了,有的礼条、果子包能巡回走几家亲戚,以至于礼条因时间长有外味了还在拿着走,但也都不在乎,已经习以为常了。小孩们眼巴巴的盼着想吃顿肉,也只能等亲戚走完了,到正月十五煮干礼条时解解馋。

在传统习俗中, 春节 走亲戚的伴手礼可是一门学问。一般先去舅家、舅爷家,这些亲戚去的时候相对礼物要重一些,必须拿礼条(一条4斤左右的猪肋肉),再配把粉条或点心,返回时娘家不能稍别的礼物,北方传统是带回几个腊月二十三炕的火烧馍,也算是让吃了娘家的饭。其次才是走姑家、姨家及其他亲戚,礼物一般两包点心(一种油炸的甜食品,也叫果子)就行了,下午返回时,亲戚家会给带点炸的麻叶(油炸的菱形面叶)、点心、饼干等。

一般走亲戚的话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能够表示自己的心意,更好度能够投其所好的送一些礼物。如果亲朋家里有小孩子,还要准备好压岁钱,装在大红封套里,可写上祝愿语。

走亲戚的风俗特点

在我国传统民俗中,春节走亲戚是一项很重要的礼仪活动,每年过罢正月初一,从初二起人们就开始走亲串友了,无论城市或乡村,在通往各个集镇、村庄的道路上,带着各色礼物、穿戴一新的男女老幼来往穿梭、熙熙攘攘,就像赶年集一样,非常热闹。

千百年来,我国各地都形成了节日期间亲戚来往的习俗。走亲戚的风俗缘于历史上的农耕时代,平时大家一家一户在田里耕作都比较忙,趁春节期间没啥农活比较清闲,亲戚们之间相互走动、瞧瞧看看,聊聊话叙叙旧,以增加感情亲情。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传统走亲戚的习俗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现在的姑娘们结婚一般三天就回府省亲了,回门礼也不再拿“四色礼”,而用现金代替了。

走亲戚习俗简介

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继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它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

传统的亲戚就是娘舅家、姑家、姨家,以及派生出的表亲戚,而现代的同学、同事、战友、老乡、朋友等之间的相互走动似乎也在走亲戚的行列,兄弟间的相互看望或是给上司送礼托人办事,就实难算作走亲戚了。-

走亲戚还是有一定的规矩或是格式的。规矩是有“走”也有“回”,“回”就是回节,一般亲戚收了礼不回节不礼貌,是要遭断亲的。春节走亲戚长辈要给小孩子封压岁钱,原来三毛两毛,现在五十一百。时间上也有讲究,一般大年初二闺女回娘家、外甥(女)走舅家,初三以后可以按亲戚的远近走 其它 的亲戚,亲戚多的,正月十五还在走。有的老亲戚,路又远,或是怕赶在春节要封钱,就放在春上(农历二三月份)或是麦罢(收完小麦)再去看望。

走亲戚的次序

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猜你喜欢:

1. 春节走亲戚都有哪些讲究

2. 过年走亲戚的习俗是什么

3. 走亲戚作文

4. 关于走亲戚的日记作文4篇

5. 过年走亲戚话题作文

走亲戚到底在走什么?

新年走亲戚、回娘家,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它是亲人之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以前人们会提上大包小包的礼品走到亲戚家去,大家眉开眼笑,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特别融洽,那是真的很亲。别说过年了,就是平时走亲戚,也会好酒好菜招待一番,感情好的甚至还会住上几天,亲戚们坐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而如今的社会总是以金钱去衡量一切,即便是在农村里,走亲戚也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好些人都只是流于形式而已,因为习俗还是要遵守的。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对走亲戚排斥的,甚至还是畏惧的。因为他们害怕在亲戚家里待太久了,亲人们问这个、问哪个,心里不自在也没有面子,更害怕被亲戚瞧不起。

小时候曾热衷于走亲戚 那时候走亲戚意味着能带来压岁钱和好吃的 今日的走亲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而那些旧时的回忆却会涌上心头,雪再大,路再滑 亲戚该走还要走 这朴实的乐观让人感动。

现在的年是超市里的拥挤,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饭菜谁都吃不下(有的甚至连忙活都省了,直接定个年夜饭,超市买包饺子)是天南地北的奔波。生活越来越好,可那份快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了笑着笑着就哭了。亲人的聚餐也变成了形式化的仪式,饭一吃,各自抱着手机,各种疲惫各种无聊。

老家年俗之过年走亲戚

大年初二过完了年,之后的几天就是走亲戚的时间了。走亲戚的时间就从大年初三到初七这几天。

走亲戚就是中午去亲戚家里坐席,等吃完酒席就可以回家,算是走完了。走亲戚的日子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初几去哪家都提前定好。以前通讯不方便,都是那天就直接去了,对方也知道会有人来走亲戚。现在通讯方便了,要是不去了或者要去都要提前通知一下对方。比如,初三舅舅家里的亲戚都去舅舅家里坐席,初四姨家的亲戚都去姨家里坐席,初四姑姑家里的亲戚都去姑姑家里坐席,初五自己家里的亲戚都来自己家坐席等。只要把时间排开,都能走到就可以。

早上九十点钟就可以收拾着去走亲戚了。走亲戚不能空着身,要带着礼物,一般带的礼物都满满当当的。礼物中一般要至少有一箱白酒,除了酒,还可以视情况带些烟、点心、鸡蛋、牛奶等常见的礼物。当然,如果只有家里女人去走亲戚的话,就可以不用带酒了。但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一般走亲戚一定要有男人去。当然,这个礼品也是随着时代变化的。记得小时候,走亲戚时要带活公鸡、一大篮子蒸馒头,富裕的话还带些猪腿肉。

把礼物收拾好后,就可以出发了。以前村里穷,走亲戚都是骑自行车,甚至走着去,好在亲戚家都不算远。因为距离“远”,所以走一回亲戚就显得特别隆重。现在走亲戚交通工具已经换成电动车甚至汽车了。交通工具可以大大缩短距离,不止是空间上的距离,没有了空间距离,心里的距离就缩短了。

等到亲戚家里后差不多也就十点多或十一点多了,但离午饭时间还有一段时间。这时,主家的人就要给来客沏茶,边喝茶边聊天。主家还要提前请好陪客的人,陪客都是本家的人。陪客要提前一天找好,因为走亲戚时间集中,所以陪客不好找,往往找到一个陪客但是已经被人更早约了去别人家,所以陪客很是紧俏。这时候陪客也都到了,主要还是请来的陪客跟客人喝茶聊天,彼此客客气气的,稍显正式。随着到的客人越来越多,聊天氛围也就越来越热闹。在陪客跟客人聊天的时间里,主家就在准备饭菜。其实,主家在早上吃完早饭就开始准备中午来客人时用的饭菜了,一直忙活一个上午,主家忙不开时,陪客有会做菜的也帮着忙活。客人有到得早,有到得晚,但即使到得再晚,也得先坐着喝会儿茶再开席。男人们喝茶聊天的同时,女人们在磕瓜子拉家常,小孩子们在一起打闹,甚是热闹!

看饭菜准备得差不多时,就开始一个个的炒菜了。炒一个菜就上一个。当然,上菜时要把坐席的八仙桌子备好,还有凳子、马扎和酒筷、盅子、茶碗都要一并准备好并按照位置摆好。喝的白酒要先放在热水盆里烫烫,以免喝时过凉!等菜上到6个或8个时,就可以让客人们先行坐下了,也就是开席了。

正式坐席前陪客的要很客气地引着客人先洗洗手,以示敬重或者重视。洗手间客人们之间也会彼此谦让一番。洗完了手,接下来就该为座次谦让了!坐席的人经常会为谁做座次而谦让很久,经常会拉拉扯扯的把人拽到座位上去的情况,甚至几个人拽一个人。一般如果有明显年长的客人或者主家的人在的话,肯定会做第一把位子,此时这位有年纪的会稍微谦让一下也就坐下了;但如果几个客人年纪与主家陪客的人差不多的话,就会免不了一番“生拉硬拽”。按照习俗,一般是年长的座次高、客人座次高、辈分高的座次高;如果客人年纪比陪客的人年轻很多甚至辈分小一辈的话,客人座次就低了;而这些个“生拉硬拽”一般发生在客人与陪客辈分相同,只是年纪小点的情况,陪客以尊客为重让客人坐上座,而客人以年长为重让陪客坐上座,就产生了分歧,这种情况就看谁能坚持到把对方说服或者“制服”了。

老家酒席是用的八仙方桌,因为堂屋门口是朝南的,所以席位第一把手是最里面东边的座位,二把手是最里面西边的座位,第三上位是东边紧挨着一把手的座位,第四上位是西边紧挨着二把手的座位,依次往下,最小座次是在西边离门口最近的座位,如果是单人的话,最小座次是离门口最近的中间位置。坐在下面的一般是陪客的年轻人,负责酒席热酒、倒酒、倒茶等打下手的活。

所有人落座后,就开席了,或先夹菜(俗话叫“dao”菜)或先喝酒。夹菜时,陪客的要很客气地让着客人多夹菜。刚开始时尤其是热菜刚上桌时(因为做的菜多,开席后也会有菜还没有做好,酒席上的人喝酒的同时,主家的人就炒着下一盘菜),在一个人的倡议下,所有人就夹同一个菜吃;后面或夹同一个菜或按各自口味夹自己爱吃的菜。一般,人们吃了一口菜后就把筷子放下,或聊天或喝酒,不会一直拿着筷子。酒席上喝酒讲究也多。一般是统一喝几盅子或几口(茶碗盛酒时),然后就商量着怎么个喝法。一般是“转酒”,就是从辈分最小的人开始喝一盅或一口,接着或从左边轮或从右边轮着也喝一盅或一口,从左边还是右边轮要看刚开始喝的人用哪只手端酒,用左手那就从左手边轮,用右手那就从右手边轮。等这一轮所有人喝完了,再吃吃菜聊聊天,接着喝第二轮,等第二轮喝完了后就开始旁边的人开始“坐庄”,依次每个人都要坐“庄”喝两轮才算转酒结束。转酒结束后,这个酒还不算喝完。接下来的项目就是各自找人喝了,一般都是主家的人与客人先喝,这时陪客的要主动找客人一对一得喝,一般碰一下要喝两个(第一个酒碰一下,第二个酒不用再碰,如果第二个酒也碰了,那就再多喝俩酒)。一般是年纪相仿的进行一对一的喝,如果是差了辈分的不会一对一的喝。如果差了辈分的俩人一对一喝的话,一般是辈分大的客人主动找小的喝两个酒,或者俩人虽然隔着辈分但年纪相仿也可以相互碰杯喝俩酒,或者是主家辈分小的给辈分大且年长的客人敬酒(老家叫“掀酒”),陪客掀酒要在主家小辈掀酒完后再进行。

掀酒是坐席的一个重头戏。主家掀酒时要看时机,看酒席上的人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找个空档给年长的人掀酒。掀酒的人是主家的小男孩,掀酒时,要准备一个酒盅和酒壶或直接拿着一瓶酒,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一起。两个人时,一人拿着酒壶或者酒瓶一人拿着酒盅,拿着酒盅的人负责递给要敬的人,拿着酒壶的人负责斟酒。斟酒时,拿酒盅的人两只手要捧着酒盅,具体姿势是两手并拢伸直并且小拇指一侧接触成直角,酒盅放在那只平着的手上,另一只竖着的手就轻轻接触酒盅以防酒盅歪倒;而拿酒壶的人,要慢慢往酒盅里斟。如果是一个人掀酒时,那就先把酒盅平放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拿酒壶斟了之后,两只手再变成捧着酒盅的姿势。

掀酒要掀2个或4个,掀4个时第一个酒倒一点点意思一下,盅子里有酒就可以,而接下来的第二个或第三四个要比前面一个满一点,直到最后一个斟满;而掀2个酒时,第一个就可以多一点,这样第二个就可以直接斟满。当然,斟酒的多少还要看喝酒的人的酒量多少,能喝的多斟,不能喝的少斟一些。客人站起来接过掀的酒时,有的还会说一些对小辈祝福的话,然后一般都会干了,实在不能喝的也会少喝一点或者抿一口意思一下。喝完后这时掀酒的人要劝着客人赶紧吃点菜以缓解一下酒劲,接着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这几个酒下来,量也挺大的,客人坐下来或吃菜或喝茶解解酒。掀酒时是按照座次大小来的,敬完第一把手然后接着就给二把手掀酒,这里不分客人或陪客了,只要是年长辈分大的都会喝到小辈掀的酒。但也有年长陪客不让掀的,这就要看情况了,但是年长辈分大的客人是一定要给掀酒的。等给所以年长的人掀完酒后,剩下的平辈或小辈就不用掀酒了,而改成几个人一起喝两个酒就可以。这样掀酒就结束了,如果主家男孩都要掀酒,主家的侄子也可以看情况掀酒。主家这边的人都掀完后,如果陪客中有小辈也想掀酒的话也可以提出来,不过一般都不会让他们掀,因为这个礼节对于陪客来说有点重了。不过有的要坚持的话,只给辈分大且年长的客人掀就可以了。

等所有人都掀完酒后,大家再按照之前的节奏继续进行,或继续转酒或继续找人一对一喝酒或者几个人一起喝。喝到后面,酒劲上来,大家就会放开了,话也多了,酒也越喝越多,甚至会喝个酩酊大醉。陪客的任务就是要让客人好好喝,所以基本每次走亲戚总会有一个喝醉,要么是客人,要么是陪客自己把自己喝醉了。小时候喝醉酒的人很多,一到过年走亲戚的时节,大街上总是能看到喝得醉醺醺的人,甚至走路都走不利索的人也到处能看到。而且有的人酒品不好,喝醉了酒就爱闹事,往年喝酒打架闹事的不在少数,所以这也很麻烦。不过,现在社会提倡健康生活,喝酒的人少了,尤其是喝得大醉的人更是少了,大家喝得稍醉酒可以了,也都不再继续喝下去了,陪客的也不再像往年一样使劲劝酒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了吧。

等大家都喝完了之后,就开始吃饭了。或吃饺子(老家管饺子叫包子,管包子叫大包子)或吃馒头,以前基本上是吃饺子的,近些年来,大家都嫌包饺子麻烦,所以都改成馒头了。馒头是那种买的机器馒头,十一二公分高、直径六七公分的长筒型馒头。不过,母亲有着深厚的饺子情,倒不会嫌包饺子麻烦,所以每次家里有酒席基本都是饺子,尤其是过年来亲戚时。吃饭时,有的人可能酒还没有喝完,那也可以接着喝,美其名曰“饺子酒”。等大家吃完饺子或馒头后,就可以散席到旁边找个地方坐着喝茶聊天了,当然也得有陪客陪着;也有聊得投机的陪客,很客气地邀请客人去自己家里坐坐喝喝茶,以示友好盛情;也有的陪客吃完也就回家了,尤其是喝得不行的人。

往年家里坐席,女人是要等男人们喝完酒后才能吃饭的,不过这是旧社会陋习。现在随着女人社会地位的提升,老家的陈旧观念也在改观,现在坐席虽然也是男人为主,不过已经男女分开,男人们喝酒的时候,也单独给女人小孩子们摆一桌和主桌一样的菜,这样就不会耽误她们吃饭了。这也是个社会文明提升的表现。

在客人们聊完了天、茶水也喝得差不多了之后,就可以准备准备回家了。当然这个也得看时间,一般酒席坐两三个小时也就差不多了,但也有时会喝酒喝四五个小时,到比较晚才散席,太晚的话,喝完酒就直接回家了,也不再聊天喝茶了。一般,女人们都会看着自家的男人不要喝醉了,以免回家不方便甚至闹事出洋相。她们看出有一点状况,就会从席外过来提醒一下甚至训斥一下不要再喝。以前骑自行车的年代,大醉骑着自行车栽倒的人大有人在,父亲就曾经出过这种洋相,栽在地上给破了相;现在更多的是骑电动车甚至开汽车,那就不敢多喝了甚至不能喝了。所以即使女人不提醒,男人也会注意尽量不让自己喝醉。

客人回家的时候,还要给他们回点礼,当然是回跟来之前带的礼不同。有的是直接用一家客人的礼回另一家客人的礼,总归不能一样就行。当然,回礼的时候也会免不了一番谦让争夺,客人争着不拿回礼,主家争着一定要让客人把回礼带回去,又是一番生拉硬拽,最后也得看是谁能说服谁或“制服”谁,有的直接骑着车立马走人,不给主家回礼机会,这样就避免了一番争夺。有时,主家的人或陪客还要先推着车送客人一段路程,等送出村外就可以各自走了。

等客人们都回家后,最后的陪客也就可以回家了,当然,在主家坐坐聊聊天也是很受欢迎的。总之主家和陪客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安排,我们家的二叔三叔一般都会再坐坐聊聊最后再散去。这样,哄哄闹闹的一天就结束了,第二天如果还有亲戚要走或者家里要来亲戚,那就接着准备第二天的事情,一直到走完几家亲戚也就算告一段落!

走亲戚是什么意思

走亲戚意思是探望亲戚。

走亲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春节时期亲戚之间交流感情的活动。春节走亲戚、回娘家,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它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有些地区把走亲戚说成是“逛亲戚”。

说起走亲戚的代步工具,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早年间人们用小推车推着孩子和礼物,或肩挑笸箩携妻带子步行,近距离一天打个来回,远距离的亲戚往往要准备留宿。后来有了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公共汽车、私家车,出门走亲戚快捷多了。

走亲戚时间:

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续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过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门,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说法。

如今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胶东人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从这种演变上看,生活节奏在加快、妇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走亲戚不能不带礼物,礼品各个时期各有特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是带馒头、包子、糕点、肉类、鸡蛋、烧酒等;八十年代末,是桃酥、罐头、白糖、柿饼、烧饼、蛋糕、美酒、蜂蜜等;九十年代,除了酒以外,鱼肉、奶粉等也开始盛行。

二十一世纪,多是水果、奶、茶、等;雅一点的,还有鲜花、书籍、音乐唱片等。

走亲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走亲戚日记100字、走亲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f07Bj0FBw1SWww.html

标签:亲戚日记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336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