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推行中式教学法(中式教育vs英式教育结局)

 2023-09-21  阅读 13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英推行中式教学法,以及中式教育vs英式教育结局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乌鸦向百灵乌请教什么的好方法?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英推行中式教学法,以及中式教育vs英式教育结局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乌鸦向百灵乌请教什么的好方法?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

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怏(不服气,不满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乌鸦和百灵鸟的现实意义:学生学习靠天道酬勤

英国教育部宣布进行数学教学改革,英格兰半数小学将采用中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孩子从5岁开始就要进行计算练习,除了保证正确率之外,还要不断加快运算速度。英国此举让我们对“中式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近年来,在素质训练、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中式教育”似乎被打上了“死记硬背”“填鸭教学”“题海战术”的标签。这里有可怕的“狼爸虎妈”、有手拿教鞭的老师、有做不完的试卷和只会考试的学生。

诚然,“中式教育”存在唯考试论、唯分数论的现象,但其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什么英国要引进中式数学教学法?就是因为如果只讲“天性自由”、任凭个人发展,到头来,培养出的可能是连最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能独立运算的人。而这显然算不上全面、成功的教育。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反复记忆背诵的过程或许痛苦,但是终有一天,你会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熬夜泡图书馆的日子或许艰辛,但成功之后,你会发现每一个奋斗的夜晚都如此宝贵……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所以,别再一味抱怨“中式教育”有多苦,也别再盲目羡慕“西方教育”有多好,因为学习不易,天道酬勤才是不变的真理。

中西教育有差异吗

在许多人看来,中西教育之间是有差异的,不但有差异,而且差异很大,不但差异很大,而且西方教育要比中国教育好。这个西方,主要指的是美国和英国。于是,近年来漂洋过海远赴异乡寻求“好的教育”的孩子如过江之鲫。有条件的要出国,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出国。过去家长的问题是,我的孩子要不要出国?现在家长的问题是,我的孩子什么时候走合适?这些家长唯一没有思考的问题是,到了美国和英国,就能够得到他(她)们所希望的“好的教育”吗?

近年来,一些旅居国外的人士根据体验和经历,对中西教育差异进行了比较。这些比较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于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但另一方面,模式化、概念化和抽象化的二元对立也损害了我们对于教育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概括说来,比较常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在教育目标上,西方教育是公民教育,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在教育理念上,西方教育强调自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中国教育强调纪律和秩序,泯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在教学方式上,西方教育是温和的启发诱导式教育,中国是严厉的填鸭灌输式教育;以及,西方教育是平等、对话和交流,中国教育是虎妈狼爸式的高压,等等。

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脸谱化”比较在去年夏天那部很火很火的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教育》中达到了 *** 。在那部纪录片中,中式教育被塑造成一副僵化、刻板、严厉的“狰狞面目”,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最后的考试较量中,它竟然战胜了英国人引以为豪的英式教育,并由此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关于中西教育比较的讨论。令我困惑的是,尽管讨论铺天盖地,但几乎很少有人去质疑这部纪录片的真实性。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纪录片是假的;我的意思是说,纪录片是真的,但纪录片所展现的问题可能是假的。当初,第一次看片子时我就产生了一丝疑惑,中英课堂之间的差异有那么大吗?纪录片里所展示的所谓“中式课堂”,看上去更像是按照一个事先写好的剧本导演出来的。事实证实了我的猜测。五位中国教师中的三位,目前都在英国工作和生活,而那位被认为是最“中国化”的严厉老师,实际上从1997年起就定居英国了。他(她)们真的了解今天中国课堂里所发生的事情吗?另一个被披露出来的事实是,在拍摄过程中,当中国教师试图根据真实情况做出调整时,却被导演组要求必须按照事先确定好的模式去呈现所谓的“中式教育”。也就是说,“面目狰狞”的“中式教育”很可能是BBC纪录片导演组想像出来的产物,未必符合今天的中国教育现实。事实上,它只想实现一个戏剧性的传播效果:一个不被认可的中式教育模式最后战胜了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英式教育模式。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也许早在开机拍摄之前就被预设好了。那些呈现了“中式课堂”的中国教师,不过是BBC招募的演员罢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部“真实记录”中英教育差异并引发巨大关注的纪录片甚至招致了英国本土人士的不满。从某种意义上说,BBC纪录片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目标,却并没有同样成功地帮助我们增进对教育的理解。

我的观点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乃至气候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中西教育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现象上的差异,但是从“好的教育”出发,事实上二者之间并无本质差别,至少差别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大。

在开始下面的讨论之前,我想严肃指出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中式教育,并不只意味着当下中国的教育,而是包含了自孔子以降中国数千年来的教育理想、教育传统和教育精神。我们之所以对当下中国教育产生诸多不满和批评,并不一定说明中式教育本身存在多么严重的问题,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现在背离甚至丢弃了古代中国教育先贤的优良传统。解决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不仅仅需要眼睛向外,学习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更需要的是眼睛向内,从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论语》是人类的教育圣经,那才是中国人取之不竭的思想宝藏。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那些“脸谱化”的中西教育比较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西方强调价值观教育是事实,今天中国缺失价值观教育也是事实,但在我们的老祖宗那里,价值观教育却始终是教育的核心。这个价值观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孔子的最高教育理想是“仁”。“仁”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什么是“仁”?子曰:“爱人”。孟子也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的教育理念,不仅与西方最有影响的柏拉图的“哲学王”教育思想、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而且要远比后者更为丰富和超越。

在古代中国,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道德,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当实践了孝悌信爱仁等一系列道德目标之后,还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去学习文化知识。《大学》则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韩愈的教育世界里,“传道”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授业”则在其次,先后顺序十分清晰。

20世纪以来,痛感于专业化教育所带来的狭隘和封闭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所产生的局限性,西方顶尖大学纷纷进行了以通识教育为标志的本科教育改革,中国大学目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为了克服高等教育中日趋严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凝聚社会的共识,培养出一个对于自身、对于自身在社会和宇宙中的位置都有着全面理解的完整的人。这样的思想其实早就存在于孔子的教育实践之中,而且境界要更为高远。因为西方教育只意识到了“通识”的价值,而孔子则强调的是更高层次的“通德”,“通识”尚在其次。道义要远重于职业。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分列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其中,德行为最高科,言语次之,政事又次之,文学(即知识)在最末。德行科的代表人物颜渊——也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即使学了满身本领,倘若违离于道,则宁可藏而不用。位列文学科的子夏也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技巧虽然重要,但恐怕会妨碍远大事业,所以君子不去从事它。最极端的例子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那简直是怒不可遏,直接咒骂樊迟是小人了。“小人”是孔子最严厉的批评,比起批评大白天睡觉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要严重多了。这种“重道轻术”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古代中国,技巧被称为“奇技淫巧”,那是连青楼女子都不屑为之的末技,为什么今天反而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了呢?

今天,人们在批评中国教育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往往非常推崇西方教育对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尊重与培养。殊不知,尊重学生个性恰恰是古代中国教育思想的精华。孔子对中国教育所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因材施教”的伟大思想。子路和冉有问的是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孔子的回答截然相反,完全根据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2000多年前就能实现的教育理想,今天反而做不到了呢?手里捧着老祖宗的金饭碗,我们又何必舍近求远,去西方寻求教育的真经呢?

今天,人们在批评中式教育强调统一标准答案的同时,往往非常推崇西方教育的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其实,即使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也从来没有提供统一的答案。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比比皆是。比如,同样一个“仁”的问题,子张、樊迟、宰我、子贡、颜渊、仲弓和司马牛问过,孔子的答案都不一样。其中,子张问过两遍,樊迟问过三遍。关于问政,子贡、齐景公、子张、季康子、子路、仲弓、叶公和子夏问过,孔子的答案也不相同。类似的例子还有“孝”、“君子”,等等。为什么我们现在反而一定要强调统一标准答案了呢?实际上,强调统一标准答案恰恰是西方“标准化考试”的结果。特别是在推行大规模机考之后,只有采用唯一答案才能被电脑快速识别——这恰恰是人被机器奴役的一个明证。标准化考试在为西方大学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入学依据的同时,也受到西方教育界有识之士的严厉批评,并由此导致顶尖大学的招生录取不依赖于标准化考试的分数而代之以对学生的整体性评价。那些在西方教育界也未必形成共识的“标准”,我们为什么反而还要奉为圭臬呢?

今天,人们往往推崇西方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的重视,尤其是一些在中国好像什么都不行的熊孩子,一旦到了美国,马上就变成了优秀人才;不像中国的中学,只盯着那几个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尖子生,其他学生全是“陪读”。这的确是事实。然而,古代中国的教育不是这样的。孔子说,“有教无类”;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主动地给我点见面薄礼,我没有不尽力教的。为什么我们今天反而要把学生按照考试成绩高低分为三六九等了呢?

今天,人们往往十分推崇西方的诱导式教学,批评中国的填鸭式和满堂灌。其实,诱导式教学法虽然源自苏格拉底,但在西方教育界的大规模流行不过是二战之后的事情,而且目前对此仍然存在颇多争议。至少在美国,特别是在殖民地时期建立的以培养牧师为目标的学校里,教学方式是不折不扣的填鸭式。不管理解与否,学生必须死记硬背大段的圣经和拉丁文文献,并以此通过考试。在哈佛建校后的头两个世纪里,学生每天都要背诵规定的学习内容。这甚至引发了1834年持续一周的骚乱,并导致几乎所有的二年级学生被开除。而恰恰在古代中国,教学反而是诱导式的。孔子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用自己的志向、学问、行为举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所以颜渊才会由衷地慨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今天,人们在批评中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对学校管得过多过死的同时,往往拿几乎什么都不管的美国教育部做对比。其实,老子早就说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教育之道在无为,“自化”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他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不能翻来覆去,多事琐碎。对于今天我们层出不穷像“翻烙饼”一样的教育改革措施而言,这难道不是当头棒喝吗?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中西教育到底有哪些差别,更重要的是要问为什么我们现在丢弃了古代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不在于我们到底要向西方学习哪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在于如何挖掘古代中国的教育智慧并进行创造性转化。西方教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从“他者”的角度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问题,但教育的“真经”其实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也不只是训练技能,甚至不完全是培养能力。归根到底,教育和文化紧密相连,要使学生更加成熟,更富于智慧,帮助他(她)们建立起文化归属和文化认同。教育要让人认识到,你是谁,你身在何处,你的根在哪里。恰恰在这一点上,把孩子早早送出国,他(她)们会迷失自己的文化之根。那些现在一窝蜂把孩子送出国的家长,迟早有一天会后悔。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但他(她)已经不再属于你,不再属于中国,甚至也不属于他(她)所在的地方。操着满口流利的英语,拥有超凡出众的能力,也许还能在跨国大公司中获得显赫的地位,但他(她)却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也不知道他(她)是谁。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样的痛苦和打击是毁灭性的。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一代中国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的使命:如何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承担起教育的本土责任?让我们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接受到好的教育,每天可以见到爸爸妈妈,遵循自己的天性健康快乐地生长,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一天天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的负责任的公民。这是我的梦想。我相信,在每一位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个梦想一定会早日实现。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影响与评价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结果是,中国老师对英国学生作出很差的评语:无礼、懒惰以及被福利宠坏了。在课堂上,当老师把作业发给学生时,只有半数学生愿意配合。另外一半则在聊天、吃东西,还有女生在化妆。教科学的杨老师不明白,为什么一名女生在听说英国男孩组合单项乐队中的一名歌手离开乐队时,会哭着离开教室。参加该项目的15岁学生罗西则抱怨,自己被像机器人一样对待,而且总被期待做到更好度,课堂环境让人感到封闭且充满压力,学到的就是迅速地记笔记和听老师讲 。

博航特中学校长尼尔·斯特劳格尔对BBC说,在项目开始前,中国教师的决心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上课第二天,就听到学生们表现恶劣的消息。中国的教学方法和英国青少年的文化和价值发生冲突。他认为,中国的学校缺乏想像并且训导过多,英国的教学优于中国。英国学生习惯于可以向老师提问,并期待他们的观点能得到尊重。而且,英国学生们希望差异性学习 。

而这正是中国老师提出挑战的地方。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杨老师的话说,英国的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个体能力制定的,但中国只有一个教学大纲,一个统一标准,学生要么被淘汰,要么胜出,全凭自己。在中国不需要课堂管理学生的技巧,因为每个人都很守纪律。该报评论说,这种教育模式让上海此前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排名中多项夺冠,而英国仅位居20多名 。

BBC说,这些中国老师的结论是,这些孩子缺乏管教的行为与英国优厚的福利体制有直接关系。教中文的魏老师认为,如果英国削减福利将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在中国,学生们知道他们必须要努力学习来养家糊口,因为没有那么多福利来依靠 。

“我们应该像中国人那样教孩子吗?”不少英国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每日电讯报》前驻华记者里查德·斯宾塞在该报撰文说,虽然有人批评中国学校僵化呆板,但事实胜于雄辩,即使是在西藏那样比较边远的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学校,中国学生的表现都超过诸如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学生。英国著名时事评论家詹金斯则持相反意见。他在英国《卫报》的评论文章说,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当中国都在从愚蠢的教育方法中觉醒时,为什么英国如此急着要复制它呢 ?

不过,在4周的相处后,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的关系变得好起来。斯特劳格尔说,一些学生甚至开始表达对中国式教育的偏爱。他们喜欢从黑板上抄板书,认为这能帮助记忆。更多学生也喜欢中国课堂的讲课方式。罗西说,她认为这些中国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很有热情,而且很酷。其实英国老师也有教学热情,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

对于BBC这部纪录片引发的争议,英国官方没有做出更多回应。英国文化部负责文化外交事务的官员尼克尔4日对《环球时报》说,无论怎样的争议出现,英中两国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解,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他认为,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还有很多,因此外界也不必盯着这一部纪录片不放 。 其实这部纪录片,可以看到很强的剧本痕迹。与国内真人秀里面旅行系列大同小异。先可劲的制造麻烦,顺带黑下你,再慢慢的展示你的努力,帮你洗下白,没什么差别。不过我想,这是涉及文化冲撞的节目,像大学生了没的两岸学生交流,或者是BBC的这类节目,一定会引起巨大讨论。

在第一集里面,有个点很关键,就是中国老师与英国老师在小考之后谈到,英国有多套大纲,英有IGCSE,英国有BETC课程,适应不同的学生水平。这似乎就是整个在第一集里面从体育课开始,到各类课程里反复强调的一点 。除此之外,英国老师们表示很有教学方法也在这一集里面被强化了,具体来说就是数学课与体育课。英国的老师看起来总是这么有方法,他们能够进行所谓的“因材施教”,坐在学生中间一个个解答问题。相对的,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以前总是针对性的说高考问题。不过我这次倒是想避开这个来谈,因为毕竟每个国家的学生想入大学都要考试。以我曾就职的国际学校来说,一开始大家都是学IGCSE,可以拿到最漂亮的分数去好学校。可是如果你拿不到升往高二年级需要的分数,你自然就只能去学一个相对弱一点的课程体系了,然后你能申请到的学校与专业就开始变得有限——这就是英国老师所言的,有时候你可能需要牺牲掉一些难点知识去讲一些基础的知识。因为如果换成弱一点的课程体系,就像从高考直接变成职高考试,这个变化对于孩子们教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这样,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他理解得了的东西,他都能有一种满足感。但是无奈的地方就在这里,中国的家长往往宁愿拿到通过高考的那个分数,不愿意过早的就把他的孩子给审判了。一年以后,有的孩子将不得不去往不同的课程体系时,就会有家长质疑,为什么我的孩子只能读这个体系了,那他以后的升学就会有很多限制,等等。如果我交了同样多的学费,你却在高一结束就告诉我,我的孩子技不如人,要去读技校,而不是等到高三那一纸分数下来,这有些强人所难。所以,因材施教在国际学校内的推行尚有阻力。

嗯,再谈论些课程吧..

我重点以纪录片中的教师为主体,谈数学课与体育课。体育课,学生要跑1000米与800米达标,这符合中国国情吗,符合。有小胖次跑的不过关。这时候我们当然可以说制度是冷漠的,这里面的中国老师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只会拿着秒表掐时间的机器,而那个英国老师在不停的鼓励学生。我很感动那位英国老师的很多激励,这是肯定的。但关键是,中国的老师真的就那样的“冷漠”吗。也许是很无奈,因为必须要让学生达到标准。可是对于一个普通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也常常鼓励身边的人“do your best”,或者“尽力就行”。中国老师真的连关心与鼓励学生都不做么,连类似的话都不会说么,这真的值得让人深思。当然,虽然英国老师从话语上更具人文关怀,但是我不认为这里体现的面向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可貌似的确具有代表性)。数学课 数学课形成的二度对比在于,学生们上中国老师的课没有听懂正弦余弦,而上英国老师的课听懂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里的几分钟内发生了什么事。其实我没觉得中国老师做的有任何不妥的地方。从黑板上能看出,他从定义来讲这个概念。而且他也用了一个三角形,勾股定理算三边后,开始讲正弦余弦为哪边比哪边。英国老师难道不是讲正弦余弦的定律吗?他是的,只是他从读音出发,告诉学生们怎么记忆。所以知识点是一样的,方法上有所不同。英国老师的方法更容易让英国学生接受。这里也是有点不公平的地方。毕竟对于老师与学生而言,英语都是他们的第一语言,这是很容易想到的方法。我也看过台湾的培训机构,是用歌声的方法让学生去记忆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看的时候总觉得很荒谬,想着正弦余弦多大个事儿还要唱歌。但是在这里,我们似乎从这个纪录片中传递的观点是,英国老师很有方法,学生们一听就懂了,这多少反而有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了。我们当然希望数学课也变得有趣,可是从概念出发的讲解,与把握发音的记忆,这不过仅仅是方式不同而已,要传递出高下的概念,我觉得有点勉强 。结论:

我觉得在这部影片中,BBC的初衷是有意思的,毕竟文化的交流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但是剪辑出来的偏向性,多少有点严重了,我们甚至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在最后的考试中,中国的学生,要么没有英国学生考得好,要么考得好了一丁点,丁点到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实际上bbc承认了中国老师分数上教育的成果)这仅仅是因为水土不服吧。如果中国的老师教中国的学生,英国的老师教英国的学生,最后考试一下,这才是更公平的考试吧。不过很多人又会说了,咱们能不以成绩论教育的高下吗。我当然也不想用成绩来论断,我只是针对BBC的这种评判标准,提出质疑。 (然而最后第三集也的确有一场考试...)最后来说一点,我当然觉得西方的教育,从关照学生的角度做的更好,从人文性做的更好,但是仅仅从这样一个案例进行推导,我觉得还是值得商榷 。本集中有一句话我是最赞同的,教育这个事情本身,一两天本来就看不见成效,得靠等。老师一边想办法一边有耐心,学生慢慢,一步步适应着老师的节奏来,课下与老师更熟悉更信任,课上更配合。四十天的结论,还是有点草率了。更何况,还是中途临时让学生转换跑道,就更难了 。

如何看待 BBC 纪录片「中式学校」 里中国班赢了?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中国的高考(基础教育)是和大学教育脱节的,然而这个问题又是无解的。后来他详细地解释了这个说法,我简述如下:1、高考的实质是套用标准化的答题模型。这位老师本人是高考历史命题人,他说他出过的高考题基本上都遵循一个基本的逻辑模型,从原因推导出结果,语言上很少有晦涩的地方(近年来则向学术语言倾斜),逻辑思考的过程也很清楚。只要学生掌握了题目中包含的大纲知识点就能做对。也就是说,他认为高考不仅是考历史,也要考逻辑,是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的结合体。2、目前的大学教育正在向博雅教育和科研转型,要逐渐的和曾经的工程师教育划清界限。放到实际情况中就是:淡化新生专业区别,加强通识教育,强化高等基础教育等。3、中国的十二年基础教育制本身是固结的,很少有实质性的变动,其实这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以前的苏式工程师教育准备的,但由于大学教育的博雅化和大学职能向研究型转变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况了。以至于现在大学的改革进退维谷:你要博雅,但是学生的基础教育跟不上;你要工程师,就不适合向研究型的转变了。所以,要改变的是基础教育。4、他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通识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教师的水平问题。现在普通公立学校教师收入低,导致好老师不愿意去,好学校的同学现在已经大杀全场虐翻四方,如果推行通识教育肯定会加剧不公平。目前的中国还没有发展到容许阶级固化的程度(即穷人还太穷)。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教师收入低→好学校虐翻→阶级固化加剧→贫富差距更大(好学校更好差学校更差)。所以基础教育又不能变。5、所以基础教育不能变,高等教育也不能变,只能保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脱节的现状。6、他只好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来改变现实:在高考题中强调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剩下的都是些政治不正确的话,就不转述了,以免为他带来麻烦。

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的区别有哪些?

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的区别:

1、中英教育最大区别在于中式教育一般以教师教,学生听、练为主要授课方式;英式教育学生小组活动多,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主动性强些。

2、其次是中式教育组织教学搞得好,学生纪律严明;英式教育好像不太强调课堂纪律,学生比较随意。

3、中式教育教授为主,内容要深入,训练广也深;英式内容就浅显了。特别是数学学科,英国学生学习内容简直……比如99乘法口诀,比如生活中的超市找零……孩子曾说过他同学有几张20英镑的钞票,是按照加法来数钱数的。

4、英式教育注重鼓励学生发展擅长的方面,中式教育高考是指挥棒。

哪个国家 *** 采用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方法?

英国 *** 采用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方法。

根据数学教学改革计划,英格兰半数小学将采用亚洲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对此,英国教育部负责学校改革的国务大臣尼克·吉布称,这种数学教学方法应该成为英国学校的固定标准。吉布说,他将在数学教育顾问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讲话,宣布向数千所小学提供支持和培训,以改用上海的数学教学法。同时, *** 将斥巨资用于提供教科书和培训教师。

教学方式

采用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小学将摒弃“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转而采用重复、训练以及“粉笔加口授”式的整班教学方式。英国小学教师将就如何实行“上海数学”教学法得到相关教材,接受培训和意见指导。

1、中式数学教育

以课本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所有的学生通过不断的运算和练习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后才开始学习下一阶段的内容。特点:重复性、多次训练、粉笔加口授、整班教学。

2、英式数学教育

以个体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班里的学生根据不同水平分组,各组按照各自的水平学习不同难度的材料。特点:学生为中心、专注于把数学应用于真实场景、分组教学。

英推行中式教学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式教育vs英式教育结局、英推行中式教学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f0dBj0LDQRUVAY.html

标签:中式教学法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272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