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2023-08-10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院内感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篇1 1、加强 *** 管理 *** 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 *** 场所的特殊性。为了减少 *** 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 根据 *** 具体情况开

今天给各位分享院内感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篇1

1、加强 *** 管理

*** 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 *** 场所的特殊性。为了减少 *** 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 根据 *** 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种管理 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区域化管理 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

1.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 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 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

2、严格执行消毒

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 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对高危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探视,且采取探视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视后对室内进行通风、消毒擦拭、喷雾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细菌培养,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养,以保证病房的清洁。

2.2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 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 *** 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因素。所以,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物品应进行认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 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因为被污染的手是 *** 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保证手指带菌数不超过15cfu/cm2。

2.4 终末消毒 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对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擦拭并消毒,以达到彻底终末消毒的目的。

3、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 *** 。有报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应对患者做尿的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4、减少开放式治疗

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持续膀胱冲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盐水冲洗,因重力缘故不需要排气管及连通管,换袋工作由护士进行,仔细检查每袋生理盐水,避免有混浊及杂质的液体冲入膀胱。连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闭式,管颈粗,不易堵塞且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妥善固定后冲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

5、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物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执行医嘱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常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和换药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注意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进,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静注或静滴,有些抗生素配伍后,虽然药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由于药液相互作用,可出现药理上或化学结构上的改变,失去活性,丧失或降低抗菌作用。

6、缩短住院时间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疗法,在提高医疗质量前提下,缩短住院时间。对一些老年慢 *** 患者,在其慢性疾病病情稳定后,应嘱其尽快出院继续治疗并定期门诊随访。

总之,做好预防 *** 内感染的管理工作,全体医护人员是关键。只要严格遵循以上规则,院内感染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另外,应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从这几年的各项监测指标可以看出,以上预防措施大大减少了 *** 感染的发生。

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篇2

院内感染是自 *** 产生就存在,随着 *** 的发展而变化的。近年来随着 *** 规模的扩大,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侵袭性操作破坏了病人的防御屏障,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再加上各种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成为 *** 感染的主要问题,感染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给临床医学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护理带来很大的困难。院内感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影响 *** 的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率和治愈率,降低了医疗质量。控制院内感染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也是当前 *** 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医疗护理质量的综合体现。

1、造成院内感染的常见因素

1.1病人自身因素

1.1.1早产儿、新生儿、老年人及有严重疾病者。如患恶性 *** 、免疫功能异常症、代谢障碍性疾病、重症血液疾病、胶原组织疾病、营养障碍等。

1.1.2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癌剂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1.1.3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易产生菌群失调即导致自身感染。

1.1.4接受各种损伤性(侵入性)诊断、治疗,如:手术、内镜、注射、血管及脏器内导管置入。

1.2医务人员的因素

1.2.1接诊条件不够完善。某些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合就诊,入院后卫生处置不健全,病人入院时未经过更衣、清洁等就直接进入病房,从而增加感染机会。

1.2.2空气污染。病房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病床的间距不足,密度增加,通风设施不足或通风时间不够。病房清洁消毒不及时,不彻底。

1.2.3没有严格执行探视及陪护制度。病区的人流量增多,尤其是患上呼吸道感染或传染病带菌者进入探视,通过空气、飞沫或手的接触,易造成院内感染。

1.2.4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如洗手不及时、不认真或洗手后用污染的毛巾擦手,因而双手成为传播细菌的工具,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1.2.5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或操作用物清洁消毒不符合要求。如血压计袖带、止血带未经常规消毒处理就直接使用。

2、防止院内感染的措施

2.1 *** 建筑要求设置布局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教育,提高各级护理人员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感,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熟练掌握常用消毒隔离技术。

2.3加强病人病区管理

2.3.1保证病床的`间距符合要求,通风设施保持良好,保证通风时间每天两小时以上,定期紫外线消毒,保证空气质量。

2.3.2严格执行探视陪护制度,最低限度减少陪护人员。

2.3.3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灭菌制度是切断传染途径,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1)对科室各类物品和房间有固定的清洁消毒时间。重视病人床单元的管理及消毒,注意病人物品的摆放,地面清洁及卫生管理,如一床一扫、一桌一巾,病人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2)做好特殊病人的隔离工作。 隔离包括传染性隔离和保护性隔离。传染性隔离以防止传染病人在传染期间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医务工作者和病人为目的。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是防止 *** 内一些对感染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多种条件致病菌的感染。

(3)供应室人员要明确岗位职责,无菌物品经严格检查后方可发放、下送。保证无菌物品合格率达到100%。

2.4对感染病例要早作药敏试验,首选敏感窄谱的抗生素,严格适应症,谨防二重感染,保证抗生素对病原菌的敏感性。

2.5手卫生:在注射、输液、发药、吸氧、诊疗等操作前要认真洗手。处置两个以上患者时要洗手或手消毒。

2.6尿路感染及预防。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尿路感染,其发病率与导尿操作不当和留置导尿时间长短有关。预防方法如下:

(1)严格掌握导尿的适应症,能用尿液储存袋的就不用导管。

(2)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尤其应注意洗手、手消毒及无菌器具的使用。耻骨上膀胱造瘘者,尤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做好尿管、尿袋的护理和管理。

(3)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应用清毒棉球擦洗1—2次,做好会 *** 的护理。

(4)导尿系统应保证密闭、引流通畅,无逆流,注意各连接处不被污染,根据病情及早停止留置导尿。

(5)对具有传染性或患有其他感染症状的特殊泌尿系感染的病人,应施行隔离,必要时可安排隔离室。

2.7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提高对呼吸道 *** 感染的认识,熟练掌握防治环节及技术。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呼吸道 *** 感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加强呼吸治疗装置的管理。

2.8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

(1) 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日,按规定做好清洁及手术部位皮肤的准备,做好胃肠道手术病人的肠道准备工作。

(2)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手术室环境、人员、药品和器械的管理。

(3)手术后的预防,加强换药室的管理。在进行切口的治疗前后及处理不同切口之间,必须进行手消毒。直接接触开放或新的切口,应戴无菌手套。每天观察切口,及时更换敷料。切口分泌物不得浸透外层敷料,有感染征兆应换药并对切口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感染药物,严禁局部使用抗感染药物。对患有可传播感染的切口或皮肤感染的病人应实行相应的隔离。患有单纯疱疹、链球菌感染、金 *** 葡萄球菌感染等的工作人员,治愈前不能接触病人手术切口。

2.9做好病人健康教育:管理好病人与病房秩序施,控制病人陪住率,以减少病房的人流量和空气中的染菌数,对保护住院病人安全和减少感染机会都能收到良好效果。护理人员要向病人宣传预防疾病及 *** 感染知识。对于传染病人,特别要讲明隔离的目的和意义,不随意乱串病房。使他们主动自觉地配合医务人员做好隔离、消毒工作,使之顺利度过隔离期。

控制院内感染是 *** 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护理工作在 *** 感染中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临床的许多工作,都需要护理人员去实施,而消毒、灭菌和隔离就是切断微生物的传播,预防 *** 感染的基本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护理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预防 *** 感染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护理管理是防止 *** 感染的基础。严格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控制院内感染,加强医护人员操作的无菌意识具有关键的作用。控制院内感染不仅是医疗任务,也是社会责任,要通过严格的管理来实现。

*** 感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 感染的三要素感染源、传播途和易感宿主。

*** 感染也可以称为 *** 内感染、院内感染或 *** 获得性感染。

*** 感染,主要是指住院患者在 *** 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 *** 内获得,出院以后又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 工作人员在 *** 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 *** 感染。

它可以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又称为交叉感染,是指携带病原体的 *** 内患者、工作人员以及探视者,以及 *** 环境中细菌的侵袭或定制造成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也可以称为自身感染,是指患者自身的皮肤、口腔、咽部和胃肠道等处寄生的正常菌群,由于数量或者寄生部位的改变而引起的感染。

*** 感染发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

1、感染源

感染源是指被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并且能排出具有增殖和致病能力的病原体。分为内源性感染源和外源性感染源两大类。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感染源传到新宿主的途径和方式。外源性感染通常有以下四种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2)空气传播(3)共同媒介传播(4)生物媒介传播。

3、易感宿主

又称易感人群,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 是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易发生感染和感染的流行。

院内感染的定义

*** 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为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住院前获得的感染、住院时正值潜伏期或于住院后发病者不能作为 *** 内感染;反之,住院期内获得的感染,出院后才发病者,应作 *** 内感染计。

症状体征:

1、 *** 内感染:寄殖于胃肠道的细菌或褥疮病原菌污染尿道口后,可借助导尿管侵入膀胱或通过导尿管和尿道粘膜间的薄层液体达膀胱,通过导尿管腔是细菌入侵的最常见途径,细菌在污染导尿管,引流管和尿液收集器后进入导尿管腔,由工作人员的手造成的保留导尿管系统交叉污染在散播细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细菌尚可通过污染的冲洗液和各种药物溶液,未严格消毒的膀胱镜等进入尿路,一次导尿后发生菌尿症的机会为1%~5%,放置保留导尿管而无闭式消毒收集装置者,48h后菌尿症可见于90%的病人;有闭式消毒收集装置者,菌尿症仅见于20%~25%的病人,感染发生率随导尿管放置时间而增加,每放置一天出现菌尿症的机会为5%~10%,放置2周后50%以上的患者将发生感染。

2、外科伤口感染:金葡菌为伤口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感染一般于术后3~8天发生,手术期间接触传染较空气传播重要,术后病房内病人间的交叉感染或来自工作人员的带菌者,一般皆由接触传播,某些金葡菌伤口感染可能来自病人本身,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属也为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很少自手术室内获得,多发生于病房内,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伤口感染约占全部伤口感染的60%,包括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除外源 *** 原菌外寄殖于病人肠道,呼吸道等处的细菌也可作为伤口感染的致病菌,如胃肠道手术和腹部穿刺伤后腹腔内和伤口感染即主要为内源性的脆弱类杆菌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类杆菌等厌氧菌也是妇科手术后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3、下呼吸道感染:咽部寄殖的致病菌可能来自病人胃肠道,也可由病人间交叉感染或通过 *** 工作人员手的传播而获得,呼吸器,喷雾器,增湿器等皆可成为细菌传播的媒介,某些治疗器具有液体贮存器设备者可为革兰阴性杆菌生长创造了条件,气管切开病人丧失了咽部防御功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非无菌或创伤性吸痰,污染的冲洗液体,抗生素的治疗,老年人长期卧床,吸入的分泌物未得到清除及污染的间歇加压呼吸器等皆为促使肺部感染发生的因素,胸部和上腹部手术后约20%的病人发生临床明显感染,达半数病人有X线证据显示某些术后肺部并发症,吸烟,原有肺部病变,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等将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肺炎一般于术后2~4天发生,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多见,约占60~80%,尤以克雷伯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杆菌等肠杆菌属更为常见,亦可为流感杆菌,金葡菌,肺炎球菌,嗜肺军团菌等,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引起有荚膜细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所致肺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易引起曲菌,念珠菌属,卡氏肺孢子虫,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非典型分枝杆菌属,嗜肺军团菌等肺部感染,昏迷,休克等病人可因吸入口腔分泌物而发生厌氧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杆菌属等)或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为2周岁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

4、败血症: *** 内败血症的发病率为0.3%~2.8%,原发性败血症(原发感染的病灶不明显或由静脉输液,血管内检测及血液透析引起的败血症)约占败血症的半数,其他则来源于尿路外科伤口,下呼吸道和皮肤等感染。

5、消化系统感染:

假膜性肠炎

病毒性肝炎

胃肠炎

6、皮肤感染 *** 内皮肤感染占全部 *** 内感染的5%左右,包括金葡菌所致的脓皮病,疖病,脓疱疮等,溶血性链球菌脓皮病以及带状疱疹等,金葡菌所致的皮肤感染发病率较高,常造成流行,多数婴儿在婴儿室住院超过4天以上时,即有金葡菌在脐,鼻和皮肤寄殖,某些婴儿室婴儿细菌寄殖率可达25%,但不一定发病,30%的婴儿室工作人员也可有金葡菌在鼻部寄殖,金葡菌也可存在于床上用具,衣服,地板,桌椅等,金葡菌在婴儿室系通过接触传播,工作人员的手对交叉感染起着重要作用,空气传播较少见。

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于颅脑手术及脑脊液分流术后发生,病原以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金葡菌,表葡菌,及不动杆菌属为多见,偶可为白色念珠菌,病死率高。

院内感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培训、院内感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f3fBj0CAgZUVwI.html

标签:院内感染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380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