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仁格竹的典故有什么道理 王守仁人物简介

 2023-09-30  阅读 12  评论 0

摘要: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守仁格竹的典故有什么道理 王守仁人物简介这个问题,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答案,那么小编今天就去收集了一些守仁格竹的典故有什么道理 王守仁人物简介相关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接着往下看。守仁格竹的典故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并不是只向外格物,增进知识固然重、但提高境界要并重,并且希望用增进知识来帮助提高境界,并不能只注重增进知识而忘了心灵的境界。通过守仁格竹的典故我们

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守仁格竹的典故有什么道理 王守仁人物简介这个问题,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答案,那么小编今天就去收集了一些守仁格竹的典故有什么道理 王守仁人物简介相关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接着往下看。

守仁格竹的典故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并不是只向外格物,增进知识固然重、但提高境界要并重,并且希望用增进知识来帮助提高境界,并不能只注重增进知识而忘了心灵的境界。通过守仁格竹的典故我们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

守仁格竹:指明朝大思想家王守仁年轻时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圣人之理的典故。

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一心想成为圣贤,一直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为了实践,他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从此,王守仁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王守仁通过对格竹子之理失败的经验的总结,认为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中,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的事物,认识的方法是外在的观察,认识的目的是增进知识。王守仁对朱熹的这种“格物致知”论非常不满,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学说。所谓“致良知”,就是说认识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心灵,认识的方法应该是向内的自我体验,并将自己的体验即心中的天理推广到外部事物之中。当然,对作为认识的最终目的即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来说,它们之间没有原则性的区别。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f40BD0KAA1RUw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584秒, 内存占用1.72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