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长(谢子长白乐亭)

 2023-09-12  阅读 8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谢子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谢子长白乐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谢子长的人物生平谢子长(1897年~1935年),原名世元,后名德元,号浩如,化名秋阳,陕西省安定县人。1897年1月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19年考入西安省立一中,翌年转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在榆中未及毕业,即回家乡创办小学。1922年秋,考入阎锡山办的太原学兵团,

今天给各位分享谢子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谢子长白乐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谢子长的人物生平

谢子长(1897年~1935年),原名世元,后名德元,号浩如,化名秋阳,陕西省安定县人。

1897年1月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19年考入西安省立一中,翌年转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在榆中未及毕业,即回家乡创办小学。1922年秋,考入阎锡山办的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1924年,回安定办县民团,任团总。1925年,为联络陕北旅京之军界学界人士,进行反对陕北军阀的活动,奔赴京津地区,与陕西旅京学生中的 *** 党员及 *** 北京党组织负责人接触较多,接受了革命思想。同年,经白超然、白志诚介绍加入中国 *** 。

1925年底,受 *** 北方区委派遣,回陕北与 *** 绥德特别支部负责人李子洲等人取得联系。根据党的指示,在安定县任县民团团总。其时,谢子长的友人、 *** 党员李象九利用和井岳秀部下石谦的同乡关系,当上了安定县巡官。不久,谢、李2人都任石团的连长,利用公开身份,在安定县一带进行革命活动。

1926年秋,在 *** 北方区委的领导下,陕北的革命运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此时,石谦升任旅长。次年春,石旅 *** 党组织由特支改为直接受 *** 陕甘区委领导的军支,谢子长为委员。在军支和谢子长等人的努力下,石谦及其部属大部分官兵倾向革命,在营、连都建立了党组织,100余名官兵加入了共青团和中国 *** 。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8月初, *** 陕西省委派魏野畴、唐澍、白乐亭等人秘密来到清涧县巡视工作,指示谢子长、李象九等人继续留在石谦部队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做好武装反抗军阀的准备。为了加强军队中党的力量, *** 陕西省委决定留唐澍、白乐亭同谢子长、李象九等人一起开展工作。8月下旬,同情革命的十一旅旅长石谦在榆林被井岳秀派刺客暗杀,李象九、谢子长等立即召开党的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会后,根据 *** 陕西省委指示,成立了陕北军事委员会,唐澍任书记兼支部书记,谢子长、李象九、白乐亭任委员,并在清涧县城召开了党员大会和排以上干部会议,决定驻清涧的4个连首先起义,然后会合延川县的另一个连南下宜川,与宜川其他3个连会师。10月12日晚,在一片“为石谦旅长报仇”的口号声中,清涧起义开始,起义部队里应外合,歼灭了驻军两个连并一个营部。10月20日,清涧、延川起义部队赶到宜川城下,敌代旅长康子祥弃城逃跑,3支暴动部队在宜川胜利会师。宜川会师后,部队驻守宜川,被敌包围进攻,遭受重大损失。谢子长带领一部分人马冲出重围转战韩城。按照 *** 陕西省委指示,重组了军委,部队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游击第一支队,唐澍、谢子长任总、副指挥,阎揆要任参谋长。1928年1月,部队在陕甘边界处打游击,因攻宜川城和数次战斗失利,损失过重,起义失败。

1929年初, *** 陕北特委第二次代表大会作出关于在陕北开展军事运动的决议。会后,谢子长受命到宜川凤凰山作争取改造梁占魁土匪部队的工作。同年底,谢子长又受命到宁夏,在平罗、贺兰的立岗、姚伏一带从事兵运活动,曾在国民革命军骑兵第四师苏雨生部任旅长职务,并从陕北组织、派遣100余名 *** 党员和进步青年到宁夏从事兵运工作,建立了 *** 特别支部。随后,又同刘志丹打入陇东地方军阀谭世麟部,任团长、营长,利用公开职务收集了各地躲避反革命追捕的一部分 *** 党团员,争取民团、哥老会,在敌人力量薄弱的陕、甘、宁边界地区活动。

1930年8月, *** 陕北特委为了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决定成立 *** 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谢子长任总指挥。10月中旬,谢子长奉命调往上海 *** 中央特科受训。次年春,回陕北继续在甘肃平凉一带从事兵运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急剧上升,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形势高涨, *** 陕西省委决定把原杨仲远、阎红彦等人领导的晋西游击队和刘志丹领导的部队合编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谢子长、刘志丹分任正、副总指挥,为在陕甘建立和扩大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1932年2月,根据 *** 陕西省委指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正式改编为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2月13日,谢子长率部消灭了旬邑职田镇民团,陕西军阀急令警卫团三营和彬县、旬邑、长武3县民团约1000余人向职田镇扑来,妄图消灭红军。当敌先头部队进入阳坡头村边时,谢子长指挥两个步兵大队出击,将敌击溃,歼敌500余人。战后,游击队南下避开敌人,转移至耀县照金,向敌兵力薄弱的铜川、宜君地区行动,准备袭击山河镇,开辟根据地。山河镇是敌正宁县府所在地,城内驻新编十三师陈珪璋部100余人。1932年3月19日夜,游击队袭击山河镇,因走错路,战斗失利。1932年4月13日,在当地赤卫队和农民1000余人的配合下,游击队再袭山河镇,驻西峰之敌前来增援。谢子长指挥游击队集中力量打敌援兵,歼敌200余人。这时,旬邑县地下党组织向游击队报告,旬邑城内只有敌警卫团两个连及民团一部驻防,谢子长遂决定奔袭旬邑。1932年4月20日,游击队从四村原出发,星夜兼程。次日拂晓,全歼守敌,解放旬邑。

1932年9月,谢子长率部攻打保安失利,又重新部署进攻,但敌军大量增援,我军再战失利。1932年10月上旬,游击队撤至人烟稀少的合水平正川一带,处境极为艰苦。谢子长知道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尽量不打扰群众。游击队买到粮食运不回来,他和留守人员一起去背。游击队筹得少量衣物,谢子长总是先发给伤病员,自己在篝火旁过夜。他这种吃苦耐劳,以身作则的精神,深深地教育大家,战胜了重重困难。

1932年12月下旬,陕甘游击队改编为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宜君杨家店进行整编。这时,省委书记杜衡再次来到游击队,诬蔑谢子长、刘志丹犯了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土匪路线”“梢山主义”错误,蛮横地撤销了谢子长、刘志丹的领导职务,并擅自决定给谢子长以留党察看的处分(后撤销这个错误决定),送上海 *** 中央局“受训”。

1933年夏,谢子长在上海中央局“受训”期满,先到天津,后又被派往张家口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部第十八师(师长许权中)工作,协助许权中指挥作战。11月, *** 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派谢子长回陕任驻西北军事特派员。当时,陕北根据地尚在初创时期,谢子长到安定后,根据 *** 陕北特委的决定,立即着手恢复第一支队,进一步发展武装力量。经过一段工作,第一支队正式恢复,在 *** 陕北特委的领导下,谢子长带领部队打土豪,筹经费,采取夜战奔袭的作战方式,打了几次胜仗。还协助地方党组织成立了赤卫队、少先队、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建立了安定、延川根据地。

1934年8月15日,谢子长率红四十二师第三团和陕北一、二、五支队由南梁到达安定地区。8月17日起,在景武家塌及绥德张家圪台作战数次,连获胜利,大大鼓舞了士气。8月下旬,谢子长等决定攻打河口,26日晚战斗打响。敌人凭借有利地形和工事负隅顽抗。红军连攻数次,直到天明,仍未攻克。这时,谢子长亲自到前线指挥,重新组织力量,予敌以重大杀伤,迫使敌人不得不放弃该据点逃往清涧县城。在这次战斗中,谢子长不幸中弹,继续指挥战斗,直到胜利。战后不顾重伤在身,又率师北上,攻打安定董家寺,击溃敌人一个营,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1934年9月15日,谢子长仍带伤指挥部队,攻入安定县城,击毙团总李丕成,并收编了李丕成的民团。1934年9月18日,部队转至安定崔窑沟,根据 *** 陕北特委神堂沟会议精神,陕北游击队一、八支队共200余人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第一团,谢子长授了军旗。

1934年12月,刘志丹率红二团和陕甘边五、六支队亲赴安定。翌年一月中下旬,多次到红柳沟、灯盏湾、韩河里等地探望了正在养伤的老战友谢子长。两人就当前形势、两地区和两军统一领导等问题交谈很久,谈得十分融洽。刘志丹临走时,摸着谢子长盖的薄被子,关切地说:“你的被子太破了,应当给你换块好的。”谢子长笑了笑说:“只要能把伤养好,被子破点没关系。”刘志丹走后,谢子长对身边的同志说:“老刘来了就好了。”

谢子长在战斗中总是亲临前线,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在身负重伤后,虽经同志们再三劝说,仍坚持不离开战斗岗位,直到身体实在难以支持,才被转移到杨道峁村休养。敌人时刻侦察谢子长的行迹,图谋杀害。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为避开敌人追踪,把他从杨道峁转移到周家 ,再转移到磁圪湾,后又转移到安塞县韩河里村。春节前,谢子长的伤情恶化。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伤无好转的希望时,痛苦地对家里人说:“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在安定县灯盏湾与世长辞,时年39岁。同年, *** 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

谢子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的创建人,是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 曾两次为谢子长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为子长墓写了碑文。

谢子长:牺牲时仅38岁,儿子官至正部,侄孙女曾任汉中市副市长

谢子长,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刘志丹的战友。

1934年,谢子长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不顾个人安危,不幸胸部被敌弹击中,身负重伤。1935年2月5日,被选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他的伤势不断恶化,于2月21日在安定县灯盏湾逝世,时年38岁。

去世前,谢子长一直在等着战友刘志丹,2月初,也就是春节后的一天,刘志丹终于来了。

据谢子长的儿子谢绍明回忆,一进门,两人就热情地拥抱在了一起。随后,两位老战友就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的革命形势和问题进行了交流。谢子长当时气息微弱,深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说:“老刘,我伤到了这个程度,西北军委主席由你来担任。”

刘志丹不肯,说:“只要你在一天,这个主席就得你当。”

两人为此发生了争吵,直到谢子长最后下达“命令”,争吵这才平息下来。

临走时,刘志丹摸摸被子和褥子,对谢子长说:“太薄了,换一下,不要受冻。”谢子长说:“不薄,这是热炕,薄一点也不冷。”通过这两句对话,人们可以看到当时革命条件的艰苦。

谢绍明1925年出生,1935年已经10岁了,就站在门边上。刘志丹对他说:“双玉(谢绍明小名),长大了干什么呀?”谢绍明说:“跟刘叔叔一起当红军!”炕上的谢子长听后非常满意:“对,和刘叔叔一起当红军!”就这样,谢子长算是把自己的儿子谢绍明托付给了战友刘志丹,但他去世一年零两个月后,刘志丹就牺牲在了战场上。时间是1936年4月14日,年仅33岁。

父亲和刘叔叔都走了,谢绍明跟随继母史秀云到了延安,成为延安鲁迅师范学校的第一批学生。1939年,谢绍明加入中国 *** 。次年入延安自然科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学习。1948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回国后,历任哈尔滨飞机发动机厂副厂长,沈阳新乐电工厂厂长,第八机械工业部生产局局长,国家科委三局、 科技 管理局局长,中纪委驻国家科委纪检组组长,国家科委正部级特邀顾问。

革命的事业前赴后继,谢子长有一个模范的革命家庭。谢子长的父亲谢彪鹏,以务农为业,兼开柴草店。谢子长从小随大哥谢德惠、二哥谢占元在家劳动,父亲谢彪鹏出钱出物支持儿孙们参加革命活动,让儿孙们一个个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谢德惠10多岁便执掌家业,如慈父般带大兄弟姊妹。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在方圆百里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谢老大”。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4月加入中国 *** 。曾任安定县(今子长县)西区农会主席、 *** 区委书记等职。

谢德惠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家产无私地献给了革命事业。他的6个儿子,3个参加了红军,两个战死沙场;他先后将几十亩土地,两头牛、1头驴、1匹马、100只羊变卖,所得银元全部用作游击队购置武器弹药和活动经费。

谢德惠是谢子长走向革命道路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也是谢子长回陕北发展的第一批党员。1924年春,谢子长在他出钱出物援助之下,组织了一支40多人的农民革命武装;1925年,谢子长为了进一步寻求革命真理,准备赴京,他变卖家产为谢子长准备了盘缠。

谢子长走后,谢德惠一面操持家务,一面进行宣传组织群众的革命活动。1927年1月,担任安定西区农民协会主席,领导农民烧毁了地主豪绅的文契账簿,废除了苛捐杂税。同年4月担任西区区委书记后,用自己的家作为区委办公和联络地点,先后发展了6名 *** 员,成立区委领导下的第一个党支部。

随后,谢德惠利用合法身份开展工作,组织西区农民和伪县长为首的反动势力作斗争,迫使伪县长取消了掠夺农民的“三头”(即人头、羊头、树头)税,后被伪县长逮捕,1930年8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谢德惠将家中更好度的8垧地变卖成白洋300元,用做游击队活动经费。此时,他基本将家产变卖干净了,但没钱了出人,1933年4月,陕甘游击队一支队成立,他先后动员3个儿子2个侄子参加游击队。

1934年2月,谢子长准备派人到天津我北方局汇报工作,因没有路费不能启程。谢德惠看着空荡荡的家,万般无奈之下,打起了小女儿谢玉香的主意。他忍痛将谢玉香偷偷许给前村张姓大户作儿媳,将所得的四十块大洋彩礼全部交给谢子长,用作前去天津汇报工作的经费。谢玉香是谢德惠的“心头肉”, 乡亲们说,谢玉香人长得眉清目秀,心气也高,一心想嫁个能耐人,但她却被自己的父亲谢德惠给“卖”掉了。

1936年12月,由于过度疲劳,谢德惠在毛家砭与世长辞。此时,距谢子长去世不足两年,临终前,为了躲避敌人追捕,谢德惠白天隐蔽在深山老林中,晚上回到石湾镇一带张贴标语、散发传单,鼓动群众坚持斗争,把最后的一丝能量与力气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谢子长的二哥谢占元,被敌人押进监狱进行严刑拷打,最后惨遭杀害……据谢子长的侄孙女谢京帅统计,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谢氏共有26位亲人投身革命,17人加入了中国 *** 。 历史 的丰碑上镌刻了谢氏9位英烈的名字:谢子长、谢德惠、谢占元、谢福成(谢德惠二子,在甘泉县下寺湾战斗中英勇牺牲)、谢绍安(谢德惠三子,在榆林鱼河堡通过敌人封锁线时阵亡);其余还有:谢财娃(谢德惠四子)、谢绍斌(谢占元二子)、谢福玉(谢占元五子)、谢玉梅(谢占元 *** )。

谢京帅说,这些牺牲的亲人义无反顾地追随谢子长左右,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毫不退缩;他们嗔目以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昂首相向血淋淋的屠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谢京帅是谢德惠的孙女,1963年12月生,1980年参加工作,从子长县李家岔乡 *** 一般工作人员做起,曾任子长县史家畔乡副乡长、乡长,洛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宜川县委书记,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汉中市委常委、汉中市人民 *** 副市长、党组成员等职。2018年9月,任陕西省委巡视组组长。

谢京帅写过不少回忆先辈的文章,主要有《我爱家乡的山丹丹》《追忆谢子长烈士》等。她说,她非常爱家乡的山丹丹花,如火如荼的山丹丹花,开得清香流溢,英姿勃发,摄人魂魄。又说:“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如今,一个个年轻、俊朗而鲜活的生命相继化作尘土,遍洒于西北苍茫的大地上。他们就是那一簇簇灿烂的山丹丹花,就是那一个个竞相绽放的生命之花,那么鲜活靓丽,永不凋谢。”

谢子长的人物简介

1919年起先后入西安省立第一中学和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读书。1922年考入太原学兵团学军事。1924年回安定县办民团,任团总。同年赴天津、北京,参加反帝斗争。

1925年加入中国 *** ,1926年初根据党的指示,回安定县继续办民团,利用团总身份进行革命活动。同年到陕北军阀井岳秀的部下、政治倾向进步的石谦旅的一个团里任连长,并在该团秘密发展 *** 党员,建立 *** 特别支部。1927年2月被选为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主席团成员和农民协会促成会委员。曾创办青年军事干部训练班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教育;组织和领导农民协会打击封建官僚,惩办土豪劣绅,被群众誉为“谢青天”。

1927年 10月,谢子长与唐澍等组织领导清涧起义,任西北革命军游击支队营长、副指挥。1928年 5月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兼革命军第 3大队大队长。起义失败后,回陕北开展武装斗争,任 *** 陕北特委军委委员。1930年8月任 *** 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总指挥。1929年至1931年,先后在陕北、宁夏、甘肃等地做兵运工作。1931年10月,和刘志丹等将南梁游击队和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任总指挥,率部转战陕甘边,创建革命根据地。

1933年夏被派往察绥抗日同盟军第18师,负责 *** 组织的工作,协助师长许权中指挥作战。同年11月回到陕西,任 *** 中央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恢复了陕北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壮大了第2、第3支队,建立了第4、第5支队,并协助地方党组织建立赤卫军、少先队、妇女会等,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建立了安定、延川根据地。1934年7月,谢子长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率部奇袭安定县城,占领县 *** ,救出被捕的 *** 党员和革命群众,使红军军威大振,推动了陕北游击战争的开展。8月兼任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率红42师第3团及陕北游击队第1、第2、第5支队,进行陕北、陕甘边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连续取得清涧河口、横山董家寺、安定县城等战斗的胜利。在河口战斗中,谢子长不顾个人安危,在前线指挥作战,不幸胸部被敌弹击中,身负重伤。他忍住剧痛,坚持指挥,直到战斗完全胜利。

1935年2月5日,谢子长被选为 ***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他的伤势不断恶化,于2月21日在安定县灯盏湾逝世,时年38岁。

同年, *** 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39年, *** 陕甘宁边区党委和 *** 决定将谢子长的遗骸移葬于他的家乡枣树坪并修建了谢子长烈士墓。

*** 亲笔为谢子长墓题词: “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为谢子长墓写了277字的碑文。

在谢子长逝世后10年; *** 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 *** 又为谢子长在瓦窑堡修建了陵墓,1945年2月19日,举行了隆重的移葬公祭,凭吊者逾两万人, *** 再次为谢子长墓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朱德的题词是:“子长同志,陕北人民领袖,前仆后继。” *** 中央西北局的挽联上写着:“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当时, *** 中央、中央军委的其他领导人 *** ,周恩来、任弼时、彭真、贺龙、刘伯承都为谢子长墓题了词。

1946年, *** 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 *** 在瓦窑堡修建了子长烈士陵园。

谢子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 *** 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谢子长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谢子长的介绍

谢子长(1897—1935),原名世元,曾改名德元,号浩如,化名冬阳,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枣树坪人。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1934年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1935年任 *** 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指挥部队粉碎了 *** 军对陕北苏区的“围剿”,谢子长在长期征战中,多次负伤,1935年2月21日逝世;同年, *** 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46年, *** 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 *** 在瓦窑堡修建了子长烈士陵园 ,并举行了隆重的公葬仪式。

谢子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谢子长白乐亭、谢子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f54Bj0GAQdWVAI.html

标签:子长白乐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984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