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紫云(徐紫云贺新郎)

 2023-09-13  阅读 12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徐紫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徐紫云贺新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中国历史上有断袖之癖的名人名事有哪些断袖之癖"这个成语,从字面上来看,十分的隐晦,不去做一番考证还真是不能明白其中的真意。 刘欣,这个西汉王朝的昏君,竟然是一个至真至爱之人,在两人同榻而眠的时候,当他有要事要离开时,董贤的身体压住了他宽大的袖子,他不忍吵醒自己的爱人,断袖以离去,

今天给各位分享徐紫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徐紫云贺新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中国历史上有断袖之癖的名人名事有哪些

断袖之癖"这个成语,从字面上来看,十分的隐晦,不去做一番考证还真是不能明白其中的真意。

刘欣,这个西汉王朝的昏君,竟然是一个至真至爱之人,在两人同榻而眠的时候,当他有要事要离开时,董贤的身体压住了他宽大的袖子,他不忍吵醒自己的爱人,断袖以离去,这一分细致,对爱人的那一份真爱,足以使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感到汗颜。

当然他的另一半,董贤,也是一样,他在哀帝刘欣死去的第二天,就在家中自杀,死的时候,他还保留着哀帝留给他的玉玺。

不幸的是,这一对恋人是两个男人,也就是被我们今天很多所谓的正人君子所不齿的同性恋。

所以,"断袖之癖"也就成为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中国的同性恋具有长久历史,个中人物从帝王名士到平民倡优,构成了古代中国一个暧昧的人群 *** 。

(1)卫灵公与弥子瑕、宋朝

卫灵公与弥子瑕之间产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未尽,遂以其半遗君。

灵公食而甘之,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后来弥子色衰爱弛,灵公便拿此说事,责怪道:“是曾啖我以余桃!”孔子和他们同时,曾经出仕于卫,受到了卫灵公的礼遇,他的学生子路和弥子瑕是连襟关系。

卫灵公还喜欢宋国公子朝。

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灵公宠幸,又与灵公夫人南子有私。

*** 路人皆知,一次卫太子过宋,宋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说:你们求子的母猪已经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于是后世出现了“娄猪艾豭”的说法,艾豭指靠着与家主的同性恋关系而私通家主妻妾(娄猪)的人。

(2)公为与汪锜

公为是鲁国公子,汪锜为其嬖僮。

在齐鲁之间的一次战斗中,他俩同乘一辆战车奋勇拚杀,一同战死,一同停殡。

国人因汪锜年纪甚轻而欲以殇礼葬之,孔子听说后则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

(3)齐景公与羽人

齐景公面姣,有一个负责征集羽翮的小臣竟敢向着他注视,面带倾慕。

公怒,将欲杀之。

相国晏婴劝道:“拒欲不道,恶爱不祥。

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

”景公觉着有理,便表示:“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

(4)楚宣王与安陵君

安陵君的固宠手段可以为后宫美人树立样板:一次宣王出游,兴致甚高而发出感问:“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下而言曰:“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

”也就是愿意从死,不再乐生。

于是,赢得了宣王更加的爱宠。

(5)鄂君与越人

鄂君子皙是楚国令尹,一日他泛舟水上,闲雅雍容。

有一划船的越人暗生倾羡,便用越语歌吟,意思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鄂君即刻回应以行动:“乃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其实就是与之同床共寝了。

后世用“鄂君绣被”表示对同性恋伙伴的怜爱。

(6)魏王与龙阳君

龙阳君的固宠手段也很高明,他的名气比安陵君更大,“龙阳”是古代经常使用的男宠娈童的代称。

一次魏王与之同船共钓,龙阳忽然泣下,王问原由,对曰:臣所得之鱼越来越大,故欲将前鱼弃置。

而今四海之内美人甚众,皆欲趋于王庭,则臣亦将见弃矣,安能无涕出乎?魏王大受感动,于是布令四境之内:“有敢言美人者,族!”

(7)汉高祖与籍孺

汉朝的这位开国帝王甚好男色,以后西汉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此好。

(8)汉惠帝与闳孺

闳孺和籍孺都没有什么才能,只是以婉佞贵幸,公卿皆因关说。

二人的际遇很受人羡慕,以至惠帝之时,为能获得皇帝的垂青,侍中等官在穿带打扮上都向着他俩看齐,帽子上插着羽毛,脸上涂着脂粉。

(9)汉文帝与邓通

邓通出身低微,成为文帝幸臣后常为帝吮痈。

文帝赐给他蜀地严道铜山,可以自铸铜钱,遂富无比。

但是文帝死后,即位的景帝立刻就将他贬黜,最终“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大富极贫的邓通的经历很能体现出人生无常的含义。

(10)汉武帝

汉武帝幸臣众多。

韩嫣是他的少年同学,当时就已相爱。

后来韩嫣因宠而富,在长安市中把金丸当弹球,一天遗失十余个,以致当时谚云:“苦饥寒,逐金丸。

”贫家儿童紧随他的身后,看到金丸的落处就敢紧去抢拾,成为京中一景;倡优出身的李延年在宫中做太监,善为新声,是历史上有名的音乐家。

他“与上卧起,甚贵幸”。

并且虽为阉宦却未曾彻底净身,竟能与宫人为奸;卫青、霍去病分别是武帝卫皇后的弟、侄,靠着这层关系先后在武帝身边做侍中,帝对卫青随便到了“踞厕而视之”的地步。

不过二人虽为嬖幸却能雄豪自振,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声传古今,历为当时及后世所称扬。

(11)汉成帝与张放

这两人虽为君臣却又像是兄弟。

张放“与上卧起,宠爱殊绝”。

经常陪从成帝微服出游,斗鸡走马长安市,风流浪迹五陵中。

但后来在太后和朝臣的压力下,成帝不得不将张放外遣出都,不久复又征入。

又受压力,只好再遣。

屡征屡遣,直到成帝崩逝,张放则思慕哭泣而死。

(12)汉哀帝与董贤

他们之间产生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恋典故,即断袖故事:董贤美丽自喜,哀帝悦其仪貌而幸之。

一次,董贤白天压着哀帝的衣袖安睡,帝欲起而不欲惊贤,便将自己的衣袖割断,可见恩爱之深。

古代没有“同性恋”这一名词,“断袖”是对同性恋现象最典型的概念表达。

(13)霍光与冯子都

霍光是西汉权臣,冯子都是他的宠奴。

两人的同性恋关系使得子都身份虽贱却很得势,百官以下都要仰承他的鼻息。

霍光死后,冯子都与光妻私通。

(14)梁冀与秦宫

梁冀是西汉权臣,秦宫是他的宠奴。

两人的同性恋关系与霍光—冯子都在各方面都很相似:秦宫也很有权势,曾与冀妻私通。

在后世,人们常用这两个事例来说明家主—奴仆同性恋对家庭伦理所造成的危害。

(15)晋废帝海西公司马奕与相龙等

海西公“不男”,也就是阳茎短小, *** 低下。

可他的两个美人却生产了几个男孩,原来他是让外嬖相龙等与美人交接,生子,以为己子。

百姓歌云:“凤皇生一雏,天下莫不喜。

本言是马驹,今定成龙子。”

(16)后赵主石虎与郑樱桃

石虎字季龙,是东晋列国时期非常残暴的一位君主。

他称王前宠惑优僮郑樱桃而杀妻郭氏,更纳清河崔氏女,樱桃又谮而杀之。

按总的来看,历史上的郑樱桃应当是一位女性,但因“僮”字,把他看成为男性的人也不少,在后世郑樱桃是名优美伶的代称。

(17)前秦主苻坚与慕容冲

氐族苻坚在东晋列国时期是一位名主,几乎统一了北方。

在攻灭鲜卑前燕后,燕国清河公主和他的弟弟慕容冲同时被纳,宠冠 *** 。

后来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慕容冲、姚苌等便起兵攻之。

最终苻氏受缢而死,慕容冲则成为西燕主,但不久后亦为部将所杀。

这两人之间的“同性恋”是乱世男风的典型,个人感情夹杂于民族仇恨、宗族恩怨和政治纷争当中,变化极富戏剧性。

(18)陈文帝与韩子高

韩子高容貌美丽,状似妇人,离乱当中得宠于陈文帝陈蒨,竟也能屡立战功,拜爵封将。

两人之间的故事后来被写成了《陈子高传》,子高变为陈姓。

在明代杂剧《男王后》里,陈子高更是被封做了正宫王后,事愈传而人愈奇。

(19)周小史

周小史是晋代出名的美男,有人作诗咏道:“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

鲜肤胜粉白,慢脸若桃红。

……

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

娥眉讵须疾,新妆递入宫。”

(20)桓温与郄超

桓温是东晋权臣,郄超为其心腹谋士。

某晚二人同宿,早晨谢安等前来议事,偶然发现郄氏犹在睡帐当中。

谢安笑谓:“郄生可谓入幕宾也。

”入幕之宾的典故由此而来。

(21) 桓玄与丁期

桓玄是桓温之子,宠爱丁期。

在宾客聚集的场合,期恒坐玄后,食毕便回盘与之。

后来桓玄叛晋,兵败临死之时,期乃以身捍刃。

(22)张畅与张辑

南朝宋·张畅爱其弟子辑,临终遗命,与辑合坟,时议非之。

(23)王僧达与王确

南朝宋·王僧达与王确是叔侄关系,确年少美姿容,僧达与之私款。

后来王确不想保持,将避往它地。

僧达大怒,暗中在住所屋后做大坑,欲诱确来别,杀而埋之。

事泄乃止。

(24)沈约齐—梁间

著名文学家沈约曾经作有一篇《忏悔文》,其中写道,他“爰始成童,有心嗜欲。

分桃断袖,亦足称多。

此实生死牢阱,未易洗拨”。

(25)庾信与萧韶

著名文学家庾信与梁宗室萧韶有断袖之欢。

韶为幼童时,衣食所资,皆信所给。

后来萧韶做郢州刺史,庾信路过,待之甚薄。

信“乃径上韶床,践踏肴馔。

直视韶面,谓曰:‘官今日形容大异近日!’时宾客满座,韶甚惭耻”。

(26)元悦

元悦为北魏宗室,他“为性不伦,俶傥难测。

又绝房中而更好男色,轻忿妃妾,至加捶挞”。

(27)李承前与称心

李承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太宗即位后为皇太子。

有乐人年十余岁,美丽善歌舞,承前特加宠幸,号曰称心。

太宗知而大怒,收称心而杀之。

承前痛悼不已,再加上其它原因,竟至于密计谋反。

事泄后见废,在徒所中死去。

(28)闽主王鏻与归守明

王鏻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国王,有嬖吏归守明者,以色见幸,号归郎。

后鏻得风疾,归郎便与王后陈氏奸通。

鏻命锦工做九龙帐,国人歌而讽之曰:“谁谓九龙帐,惟贮一归郎。”

(29)明正德帝

正德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淫皇帝,不过其淫并非只是针对女色。

他宠幸八虎、钱宁、江彬,所收义子在百人以上。

在淫窟豹房当中,他醉后常会以钱宁的身体做枕头。

百官不晓皇帝起居,一见钱宁则就知道圣驾将出了。

(30)明万历帝

万历皇帝宠幸十俊,都是年青慧丽的小太监。

沉溺其中,以致有朝臣直谏道:“幸十俊以开骗门,此其病在恋色者也。

”有一次他去万寿山拜谒皇陵,中途还要向一位少年护卫寻些断袖之欢。

(31)明天启帝

天启和正德都是顽童皇帝,不过后者性格暴戾,而天启则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他不好女色,总喜欢与内监在一起玩耍,又捉迷藏,又划冰床。

小说里讲他“日幸数人。

太监王安屡谏不听,只得私禁诸人,不得日要恩宠,有伤圣体”。

(32)严世藩

严世藩号东楼,是明代权相严嵩的儿子,依仗父势为所欲为,玩弄男色。

他喜爱名优金凤,“昼非金不食,夜非金不寝”。

后来严嵩势败,世藩被杀,金凤便“复涂粉墨,身扮东楼焉”,演得当然会是惟妙惟肖。

(33)张凤翼

张凤翼是有名的戏曲作家,七八十岁犹好男色。

有一倪生为他所赏,后来此生娶妻而容损,他便用吴语调谑道“个样新郎忒煞矬,看看面上肉无多。

思量家公真难做,不如依旧做家婆。”

(34)袁中道

袁中道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三袁之一。

受时习影响,他“分桃断袖,极难排割,自恨与沈约同病”。

“因少年纵酒色,致有血疾。

见痰中血,五内惊悸,自叹必死。

及至疾愈,渐渐遗忘,纵情肆意,辄复如故。

”袁氏的这些表现典型反映了晚明士人的生活态度。

(35)张岱

张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其感怀之作《陶庵梦忆》等充分展现了明末社会的淫奢景象。

身处其中,张岱在年青时享尽了斗鸡走狗、锦绣肥甘的贵公子生活。

他“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骏马,好梨园,好鼓吹”。

诸好当中的“好娈童”也就是好男色。

(36)郑芝龙

郑芝龙是明代最大的海寇,郑成功的父亲。

他年青时曾经靠着面姣色媚而受宠于其他海盗首领,并以此逐渐发迹,成就了显赫一时的海上霸业。

并且男色之好在郑氏家族里可能是一种风气,并非郑芝龙一人如此。

(37)张献忠与李二哇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军首领,李二哇为其嬖僮。

二哇美而勇,曾经射伤明将黄得功。

后得功将其生擒,笑谓:“闻贼夜卧汝腹上,本镇亦能抚汝,何不速降?”二哇不允,绝食而死。

(38)孔四郎

孔四郎是明末北京的一个优伶小唱,与勋卫常守经相得。

李自成军队攻占北京后,常守经被杀,四郎报仇未果,自刎而死。

清初有人称叹道:“巾帼怀贞犹称士行,况四郎实男子耶?名之义士,谁曰不谊?况今日举世人尽妇女矣,即谓四郎为从一而终之淑媛可也”。

(39)清乾隆帝与和珅

和珅是乾隆朝的权臣,他出身一般,但年纪青青就骤然升至高位,因而引起了人们的许多猜测。

有一个传说讲乾隆把他看成了自己念念难忘的某妃的转世,从而一见有缘,倍加怜惜,“遂如汉哀之爱董贤矣”。

(40)清同治帝

同治之死迄今仍为疑案,有人说他是患天花,有人说是梅毒。

如是后者,那么在当时的京城风气下,他因狎昵男优而染毒的可能性就值得受到重视。

李慈铭是清末名士,其《越缦堂日记》史料价值很高,其中曾经明确记载同治帝是“耽溺男宠”之人。

(41)陈维崧与徐紫云

陈维崧是清初诗词大家,他与优伶徐紫云的深厚情谊在清代四处传扬,成为了一段风流佳话。

他的《贺新郎·云郎合卺为赋此词》是同性恋文学史上更具文彩的一首词,内中写道:“六年孤馆相偎傍。

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飏。

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

只我罗衾寒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

休为我,再惆怅。”

(42)林嗣环与邓猷

清初文学家林嗣环口吃,曾与侍僮邓猷共患难,“绝怜爱之,不使轻见一人。

一日宋观察琬在坐,呼之不至,观察戏为《西江月》词云:‘阅尽古今侠女,肝肠谁得如他?儿家郎罢太心多,金屋何须重锁。

休说余桃往事,怜卿勇过庞娥。

千呼万唤出来么?君曰期期不可。

’”

(43)郑燮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即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

他曾明确宣称自己“好色,尤多余桃口齿”。

还曾从男色心理出发,主张改刑律中的笞臀为笞背。

身为县令,一次不得不对一犯赌美男施以杖责,竟至于差点当堂落泪。

(44)袁枚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力倡性灵,赋性通脱。

凭藉翰林骚客的名士身份,他受到了不少优美男伶的仰慕。

年近七旬时他还收了年青貌美的刘霞裳秀才做学生,师徒偕游,重致疑惑。

有人认为这是风流本性,有人认为这是好色 *** 。

(45)毕沅与李桂官

毕沅是清代著名学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状元,官位上做到了湖广总督。

他在未第时生活比较拮据,京中优伶李桂官不时予以资佐。

且“病则秤药量水,出则授辔随车”。

毕氏大魁天下后,桂官便也获得了“状元夫人”之号,成为了与才子相配的特殊的一位佳人。

(46)杨秀清

在太平天国当中,天王洪秀全、北王韦昌辉、北伐军首领李开芳等可能都有男风之好。

其中反映最集中的人物是东王杨秀清,他的宠嬖有侯裕宽、侯谦芳等。

他曾经 *** 幼童以供使役,选择其中姿容秀丽者傅粉裹足,着绣花衣,号为男妾。

(47)邢大

邢大是直隶(今河北)人,孤贫而貌美,17岁时投靠富人洪大。

洪令其畜发穿耳,扮作妇人,对外谎称其妹。

后又“嫁”给同里刘六为妻,百般迷惑之下,刘六甘之。

忽又声言有狐仙附体,便在乡间为人看香治病。

事发,于嘉庆十二年(1807)被处绞刑。

这是清代很哄动的一件师巫邪术案。

(48)张吉

张吉是福建人,少年时有一总角友,形影相随,恩爱非常。

后友夭殂,吉遂依棺而居,每食必旁设杯箸,十余年不离如一日。

屋主讼其占屋不迁,官判迁居。

吉不得已,只得将契友的尸骨下葬。

号泣终夜,自缢墓门。

有人就此感叹道:“古来愚忠愚孝,每出于至微极陋之人,良有以也。”

(49)陈皇后与楚服

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曾经很受宠爱。

后宠衰,女巫楚服自言有术能让皇帝回心,需昼夜祭祀,合药服之。

“巫著男子衣冠帻带,素与皇后寝居,相爱若夫妇。

”事发,楚服伏辜,皇后废处长门宫。

按上述记载是出自六朝小说,可信性需打 *** 。

(50)曹宫与道房

汉成帝时,中宫使曹宫与官婢道房“对食”。

应邵注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甚相妒忌也。

”可见对食是指宫中女子之间的同性恋活动。

像曹宫和道房这样真实确切、有名有姓的女性同性恋人物在历史上是为数极少的。

另外找的一些“嫌疑人”:

一、黄帝:黄帝被我们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但同时他也是传说中最早的同性恋爱者。

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中说:“杂说称娈童始黄帝。

”娈童是古代同性恋的又一种说法。

二、屈原:有无聊学者根据《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等诗句,考证出屈原是一位同性恋爱者,他的同性恋伴侣就是楚怀王,屈原跳江自尽的原因就是年老色衰失宠。

三、汉高祖刘邦:这位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的大英雄竟然也是一位同性恋爱者。

据《史记》记载,刘邦的男宠叫籍孺,经常与他同寝。

[/size]

四、汉武帝刘彻:汉代刘家搞同性恋是具有遗传因素的,即使被毛主席与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的刘彻也不例外。

韩嫣是他的少年同学,上学时二人就已相爱,后来韩嫣因宠而富,在长安市中把金丸当弹球,一天遗失十余个,以致当时谚云:“苦饥寒,逐金丸。

”;倡优出身的李延年在宫中做太监,善为新声,是历史上有名的音乐家,但他“与上(刘彻)卧起,甚贵幸”。

五、前秦主苻坚:成语“投鞭阻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中的主人公前秦主苻坚,他虽身为氐族,但也是同性恋爱者,在攻灭鲜卑前燕后,燕国清河公主和他的弟弟慕容冲同时被纳,宠冠 *** 。

六、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人根据他们同窗三年,竟然男女不分,指认他们全为男性,想结合但遭到家庭的反对愤而自杀。

后世的戏剧描述是为了迎合封建礼教而把祝英台的性别人为地改为了女性。

七、贾宝玉:《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虽然是一位生在女儿国中的情种,但他同样也是一位同性恋爱者,他与秦钟、蒋玉菡(琪官)、柳香莲、北静王爷之间的同性恋关系,书中有不少的描述。

八、乾隆与和坤:据野史记载,和坤之所以受宠幸的原因,是因为他长的与乾隆死去的一位爱妃十分相像,乾隆爱乌及屋,也就移情别恋到了和坤身上,正因为有了这一层关系,乾隆对于和坤的贪污行为才视而不见,以至闹出了“和坤跌倒,嘉庆吃饱”的千古奇闻.

只我罗裘寒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什么意思

“只我罗裘寒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意思是:

只有我孤单一人,盖着丝绸的被子,像铁一样寒冷,拥抱着竹夫人难以入睡,艰难的熬到天亮。

诗句解析:

罗裘是一种丝绸的被褥,桃笙是用一种桃支竹做的竹具,通常是指竹席,但诗人用了一个拥抱的拥字,所以不能理解为竹席。这里桃笙是指用桃支竹做的竹夫人,竹夫人是一种竹编的长圆柱形纳凉用具,人们夏天抱着纳凉。

诗句的背景:此夜是诗人情人的洞房花烛夜,香艳温暖;而诗人却形单影只,倍感寒冷,长夜难以入睡。但即使这样,诗人也要抱着个竹夫人,不忍撒手,仿佛还是抱着情人。

诗句全诗

诗句出自明末清初诗人陈维崧的词《贺新郎·云郎合卺为赋此词》,全诗如下:

小酌荼蘼酿。喜今朝,钗光鬓影,灯前滉漾。隔着屏风喧笑语,报到雀翅初上。又把檀奴偷相。扑朔雌雄浑不辨,但临风私取春弓量。送尔去,揭鸳帐。

六年孤馆相偎傍。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飏。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只我罗衾寒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努力做,稾砧模样。休为我,再惆怅。

全诗背景

作者与同性情人徐紫云一起同居了六年,感情浓厚。徐紫云大婚之日,作者前去祝贺,写下了这首词。词句情深意切,感人至深。

况周颐《蕙风词》之痴

况周颐号蕙风,一生坎坷不遇,晚年居上海,鬻文为生。民国十二年(1923),于病中自制挽联云:“半生沉顿书中,落得词人二字;穷居海上十年,未用民国一文。”不仕二朝的遗民情结不言而喻,鼎革之际,这样的选择也许平常。而令人感喟的是“落得词人二字”,以蕙风渊博饱学,大抵是不甘心于此。这正如姜白石《玲珑四犯》“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蕙风《高阳台》“红笺枉费珍珠字,甚江关词赋,不抵金貂”,说的无非是文章无用为世所轻。

蕙风晚年收赵尊岳、陈蒙庵为弟子,也曾襄助刘世珩校曲多种,写给刘的信中自言:“杜少陵赠斛斯六官句云:‘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乃目前之贱状也。”又:“日来催租期届,正在咏‘满城风雨近重阳’也。”系以杜甫、潘大临之典自嘲困穷潦倒。王国维民国六年(1917)八月写给罗振玉的信里也说他在沪颇不理于人口,尚有志节,文采远在缪荃孙之上。郑孝胥民国十一年(1922)日记中也提到况夔笙向他求助安葬母亲的费用,他托朱祖谋转交。蕙风逝世后,陈三立作《挽况夔笙先生》:“卖文为活孤芳在,抱古何求万恨真。倘起陶公咏贫士,名垂成就甑生尘。”

几生修得到无情,最难消遣是今生

民国十四年(1925),姻亲冯开示旧作,蕙风读至“乱世人才比落花”句,为之泣涕不已。同年他将自己一生的词作选定123首,收入《蕙风词》,上卷29首(作于民国之前),下卷94首(作于民国之后,其中6首为少作,曾收入《存悔词》),弟子赵尊岳为刊行。赵尊岳的《蕙风词史》后来被看做是对蕙风词作最重要的解释,尽管其中错漏很多。《蕙风词》不只是况周颐对一生创作的重新审视,更是对自己人生最后的检阅。而我以为“几生修得到无情,最难消遣是今生”(《减字浣溪沙·绿叶成阴苦忆阊门杨柳》),作为这部词集的注脚,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着古典的节制,在诗词的世界里,自言是无情的,常常正是最多情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与草木之不同即在于此,姜白石《长亭怨慢》:“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许。”钱钟书《管锥编》引鲍照《伤逝赋》:“惟桃李之零落,生有促而非夭;观龟鹤之千祀,年能富而情少。”又云:“谓无情之物,早死不足悲,不死不足羡耳。”

《满路花》:“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这般哀感在《蕙风词》中并不少见,《倾杯》曰:“浮生事未信,全是似月难圆,比云更幻。”《蕙风簃随笔序》云:“‘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忧郁而内伤。’蒙自己未南辕,眴更十稔。所处之境,诚如灵均所云:‘不为可已之事,何以遣不得已之生?’”不禁让人想起项鸿祚《忆云词》自序中所说的“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暗隐着垂垂老矣的心态。然而在晚年对于人世已有更多体悟,内心的取舍也早已分明,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在漫长岁月中更为从容笃定。

蕙风一生,经历了太多亲人的离去。光绪十年(1884),蕙风离乡,此前原配夫人赵氏已逝世;光绪十六年(1890),桐娟过世;光绪十八年(1892),其子小羊已经过世;光绪二十三年(1897),次儿额儿克殇;民国八年(1919),又逢丧女之痛;民国十三年(1924),卜娱过世。只剩下他自己,《西江月》:“何处伤心不极,此生只恨难休。”而人生暮年,知交零落。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祥龄去世;民国八年(1919),缪荃孙过世;民国九年(1920),梁鼎芬、易顺鼎先后辞世;民国十一年(1922),沈曾植离世。至晚年,蕙风人生中最重要的师友几乎只剩下朱祖谋和冯开。此时只有追忆过往,所以在《蕙风词》中,怀人之作尤其多。上卷词中,忆及昔年游赏及四印斋夜话,怀念曾与王半塘等人素心晨夕,只可惜“吟赏忒匆匆”。下卷词中,虽有与程颂万唱和的《临江仙》八首,也极多赞美梅兰芳表演的词作,却更多伤感情调,如《八归》题张祥龄的《半箧词》,此时张祥龄已经过世十二年;《绕佛阁》怀半塘,此时王鹏运已过世近十五年;《莺啼序》题王定甫《媭砧课诵图》,此时王拯也已离世四十年。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天无地着相思

从现存的词作看来,蕙风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是桐娟和卜娱。冯开《墓志铭》:“配赵淑人,继配周淑人、卜淑人。”其中“赵淑人”即蕙风原配赵氏,光绪五年(1879)归蕙风,光绪十年(1884)之前就已经过世,具体时间不详。所云“继配周淑人”不知是谁,然因为蕙风于作品中未及周姓女子,故有学者疑桐娟或姓周,惜无确切证明。据《蕙风词史》:“先生渐游广州,回临桂,再出由杭而苏,于苏纳桐娟,始回京师。桐娟妍丽而不禄。《玉梅》一卷,大抵为桐娟咏。其署玉梅词人,亦自此始。故卷 *** 多艳词。”又“由杭而苏,赋《寿楼春》《高阳台》。其‘玉梅花下相思路,算而今不隔三桥。怨良宵。满目繁华,满目萧条’(《高阳台》),先生最喜诵之。此盖其识桐娟之始,以艳词而出以秋声,所谓乐极而不自知其怅触无端,此真词心所流露,而笔力又足以胜之者也。”

桐娟逝世于光绪十六年(1890),《玉梅词》作于光绪十七年(1891),故《词史》以为“初识”时所作,是为误记。《词史》所云“于苏纳桐娟,始回北京”,蕙风何时纳桐娟,具体时间不可考,现行说法多本《词史》。而《青山湿遍》:“我亦哀蝉身世,十年恩眷,付与斜晖。况复相如病损,悲欢事、咫尺天涯。”似乎暗示与桐娟有十年深情,惜暂无其他佐证。《青山湿遍》为纳兰自度曲,悼念亡妻,蕙风选此调,并以汉武帝思李夫人之情来表现他对于桐娟的深刻眷恋。“念我青衫痛泪,怜伊玉树香泥”(《青山湿遍》),这样的痛彻心扉,却只能感慨“十二回栏凭欲遍,海棠浑似故人姝。海棠知我断肠无”(《减字浣溪沙》)。据说为女子思所欢不见,洒泪处生草开花,即断肠花,又名秋海棠。可惜已无再见的可能,只能是“何日是欢期,他生重见时”(《菩萨蛮》)。

《蕙风词话》卷五“蜀语入词”条自注云:“桐娟浙产,生长蜀中,为余言之,不忍忘也。曩庚寅(1890)客羊城,假方氏碧琳琅馆藏书移写。时距桐娟殂化,仅匝月而。有《鹧鸪天》句云:‘殡宫风雨年如夜,薄幸萧郎尚校书。’半塘老人最为击节,谓情至语无逾此者,偶忆记之。”惜检蕙风词集未见此句。这是蕙风现存笔记中关于桐娟事唯一明晰的记录,但是也仅仅只能就此知道桐娟的籍贯和去世的时间。除了《词史》中认定的为桐娟所作的几首词外,《锦钱词》收录《石州慢》(秋夜,检书麓,得亡姬桐娟对联稿本及手书昉格):“棐几分灯,长记翠闺,芳思清发。无端彩笔,香销忍见,旧题花叶。(自注:有“兰花手、柳叶眉”一联)银钩铁画,想象弱腕能工,玉台标韵今休说。(自注:昉格书《玉台新咏序》“天情开朗,逸思雕华”数语)故纸忒禁秋,怅昙云一霎。凄绝阿侯娇小,珠玉聪明,也拌摧折。断墨零笺,梦里付伊收拾。青鸾问讯,莫也瘦损朱颜。西风回首尘生箧,仅未卜他生,奈坤灵鸾牒。”在这首词里,大体可以推断桐娟颇通文墨,也应蕙质兰心。

尽管《词史》对桐娟的记载有错漏,蕙风其他著作中对桐娟也鲜少提及,而在晚年选定《蕙风词》之时,仍选入这首《青山湿遍》,此时距《玉梅词》创作已三十年,距桐娟过世已三十多年。这般念念不忘,白石所言“少年情事老来悲”,大抵如是。

桐娟过世后,光绪十八年(1892),蕙风纳卜娱,即《墓志铭》所云“卜淑人”。《蕙风词》中收录的关于卜娱的词仅有《祝英台近》一首,选定词集时,卜娱尚在身边相伴,或许共同商定,也未可知。卜娱实则是陪伴蕙风最久的人,据《墓志铭》卜娱生子二:维琦、维璟;生女二,长女适陈巨来,次女适冯贞用。卜娱与蕙风三十二年间情深缱绻,不仅蕙风为其多有词作,而这种深情,更体现在卜娱的《织余琐述》中。虽然学者对于这部小书究竟是况周颐自作托名卜娱,还是卜娱所作多有讨论,私以为当出自卜娱之手。

况周颐《织余琐述序》云:“《织余琐述》泰半蕙风之言。间有一二心得,蕙风容或弗克办,是则关系性灵,于掌录舌学曷与焉。溯昔壬辰春,清姒始来归。绸发覆额,未能任织,何能有述。越数年,略能通雅训诸字谊,耆读稽神括异诸小说、唐宋名家诗词。吾清姒近十年来然脂弄墨,能为数十数百言,而《琐述》于是摩作。即吾清姒亦冉冉老矣。以二十余稔珠玉华茂之光阴,廑乃易此一知半解、薷星冷淡之陈迹,吾清姒感慨系之矣。环堵之室,图帙四壁,同梦摩其中,百年犹不足,曷止偕老云尔。尝戏语蕙风:‘吾二人诚比目鱼,然而非鲽,适是蠹。’尔时或粉奁脂盂,羼杂入故纸堆,需之亟而弗获,则相眠而笑。当是时,无论尘事淡忘,虽饥寒,曷尝为意矣。”在这篇简短的序言中,从卜娱初归之“绸发覆额,未能任织,何能有述”,到渐渐“略能通雅训诸字谊,耆读稽神括异诸小说、唐宋名家诗词”,最终“以二十余稔珠玉华茂之光阴,廑乃易此一知半解、薷星冷淡之陈迹,吾清姒感慨系之矣”。这其中固然有卜娱的聪慧好学,也离不开蕙风的悉心指导。在这篇序中,蕙风以优游容与的笔调细述了这三十多年来,二人在贫寒清苦时日中淡忘世事,默然相守。每读至“即吾清姒亦冉冉老矣”“百年犹不足,曷止偕老”时,不禁感慨欷歔,想来卜娱初来时娉婷娟好,蕙风已过而立之年;而今卜娱已老,蕙风则更是垂垂老矣。言辞之间温柔满溢,情意绵延,尚觉不负一生情缘。

卜娱《织余琐述》时时提及蕙风,如“《琐述》之作,蕙风亟奖藉之。平时校读群籍,见有艳字新谊,则必诏娱为之讲解,俾笔之于书,增益其篇幅,伊兹事之可乐。”又“《玉照堂词》宜雨亭咏千叶海棠云:‘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便晴色。养得胭脂透。’宋邵康节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此更于未开时著眼。岂稼轩词所谓‘惜春长怕花开早’耶?蕙风外子句云:‘玉奴羯鼓悔催花,花若迟开应未落。’才人之笔,往往旨趣略同。而抒词愈变愈工也。”如此这般,“以视归来堂赌书泼茶,有过之无弗及也”。就是这样的庸常琐碎,却有着清风朗月的美好。在这本女子的笔记里,时时可见她的聪慧淡然,对清贫的处境从无怨言,素心自处,亦丝毫没有文人的酸腐。想来女子的世界不及男子的宽广辽阔,但往往更为细碎厚重,没有怀才不遇,没有立言不朽。

民国十三年(1924)十二月,卜娱卒。两年后,蕙风离世。晚年丧偶,其心情之沉痛可想而知,他致信程颂万,程颂万赋《法曲献仙音·寄夔笙悼亡和草窗韵》以为慰藉。夏静观《忍古楼词话》有云:“夔笙昔与予居为邻,习知其妾甚美而贤,自其妾殁,而夔笙不数年亦下世。”

何曾修得到梅知,不辞人说是梅痴

《蕙风词》关于亲人师友的词作之外,最令人注意的是他写给梅兰芳的词作。仅《蕙风词》中就有《塞翁吟》《八声甘州》《西子妆》《减字浣溪沙·听歌有感》(五首)等十首。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云:“蕙风《听歌》诸作,自以《满路花》为更佳。”对于这首词,《蕙风词史》有很详尽的解读,不再赘言。蕙风写给梅兰芳的词,多有小序。如《莺啼序》序云:“梅郎自沪之杭,有重来之约,其信然耶?宇宙悠悠,吾梅郎外孰可念者,万人如海,孰知念吾梅郎者。王逸少所谓取诸怀抱,因寄所托。《乐记》云:言之不足,故长言之。唯是梦蝶惊鸿,大都空中语耳,不于无声无字处求之,将谓如陈髯之赋云郎,则吾岂敢。”这里自谦他写给梅兰芳的词不及陈维崧赠与徐紫云的。陈维崧曾作《贺新郎》:“只我罗衾浑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休为我,再惆怅。”赠与新婚的徐紫云,其中悲凉伤感,低回曲折。又《塞翁吟》序云:“彊村(注:朱祖谋)屡听歌鲰生竟弗与。虽旷世稀有,如《嫦娥奔月》一剧,不足以动其心,懒不可医耶?抑兴会不可强也。”这些词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于梅兰芳的喜爱和欣赏,如《塞翁吟》“凭阑见、嫦娥自昔,浑未肯、多情向人”,《八声甘州》“便三生,愿为香土,费怨歌,谁惜翠眉颦”。《黛玉葬花》《嫦娥奔月》为当时梅兰芳擅场之作,故词中常以嫦娥来比拟,又时时化用《红楼梦》故事,如《减字浣溪沙》:“碧海青天奔月后,良辰美景葬花时。误人毕竟是芳姿。”《莺啼序》:“人天几劫,何曾换却华鬘,葬花怕无香土。”

《秀道人咏梅词》中蕙风亦云:“君如低唱,我便吹箫,香词娇韵,当不让白石老仙夜泊垂虹时也。”白石《过垂虹》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已过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其事详见陆友《研北杂志》。蕙风以此自喻,不得不令人遐想。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甲子以前,梅兰芳数来上海演戏。……叔雍亦思以捧梅自彰,因资浅,故求况公合作。况公(本好男色者)遂欣然允之。其时珍重阁主(按:即赵叔雍)之捧梅文章,日见《申报》副刊,况公亦时填长调,捧之如狂,积近百阕。叔雍又为专刊一集(集名已忘,况公正式词集中,似只留一首而已)。于是况、赵二人齐名矣(惜为专指梅党南方二巨头也)。”

《秀道人咏梅词》序云:“庚申春暮,畹华重来沪滨,叔雍公子赋《清平乐》赠之,余亦继声,得廿一解,即以题《香南雅集图》,博吾畹华一粲。”大有千金买笑之势。这二十一首《清平乐》中,提及愿为梅兰芳佩戴的白玉连环,赞美其种的牵牛花,珍爱的鸽子,甚至其中一首的自注中云:“近以秀盦自号,《惊梦》曲中之一字也”,原来“秀道人”即源于此。

《香南雅集图》是当时梅兰芳在上海演出时,何诗孙、吴昌硕合作赠送的,一时名流郑孝胥等人多有题咏。以当时蕙风在词坛之地位,为梅兰芳这般填词度曲,实为罕见;更邀王国维为其题词,其推崇可见。据《餐樱庑漫笔》:“何诗逊先生画不轻作,或以重值求之,经岁犹不能得。辛酉暮春,畹华南下,香南雅集,仅越日而图成。付装潢竟,图后有余纸,复为作《云山远思》图,寓惜别之意。并题《清平乐》一阕,先生与沈乙盦先生并齿尊望硕,深居简出,连日为畹华莅歌场,深坐逾子夜,未尝有倦容。陈伯严先生亦从金陵命驾来沪,伯严亦不常听歌者也。”郑孝胥民国九年《日记》也多有记载。甚至他人提到梅兰芳的剧作,蕙风也表示愿意为之作词。其《餐樱庑漫笔》:“北来者言畹华《太真外传》,妙绪环生。凤城士女,相率赏音。近又有花蕊夫人之制,摩诃清浅,玉骨冰肌,一代韵事,微畹华胡以传?极盼其定场点拍,早付新声,实则本事词之可以作曲者,正复不少。但得慧心为之选订,鲰生固亦愿预斯役者也。”蕙风一生为梅兰芳赋词极多,《浣溪沙·自题修梅清课》:“清课修梅五十词,何曾修得到梅知。不辞人说是梅痴。痴不求知痴更绝,万千珠泪一琼枝,华鬘回首我谁伊。”颇多自嘲口吻。程颂万《浣溪沙·题夔笙修梅清课词册》:“痴到无人见处真,有谁真见见花人。为羞花见奈词新。几许浮生能比瘦,宁知抵死要酬颦。云阶月地总前因。”可为知己之论。

然而在梅兰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中,仅有一处提及况周颐,而且还是一次集体的回忆:“那时拜客的风气,还没有普遍流行。……凤二爷只陪我到几家报馆去拜访过主持《时报》的狄平子、《申报》的史量才、《新闻报》的汪双溪。……我们还认识了许多文艺界的朋友,如吴昌硕、况夔笙、朱古微、赵竹君等。”梅兰芳在这本回忆录里多少有些回避的姿态,或者与建国后梅兰芳的身份有关,彼时的梅兰芳已是人民艺术家,而况周颐至死都是对清朝念念不忘的遗老。或许这种身份的差异与不和谐让梅兰芳难以在自传中详尽的记载与蕙风的交往,而实际上自从人生的初次相识之后,况周颐曾多次与梅兰芳等人聚集,这般隐秘在岁月里,渐渐成了故事。

很难说蕙风对于梅兰芳的喜欢,是因为梅兰芳的演出令他想起了过去,还是因为梅兰芳本身。毋庸置疑的是,蕙风以词对梅兰芳的大力追捧,在当时对提高梅兰芳的声誉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其“目空一切”,殷勤如此,实属难得。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梅有一特点,不忘故人之恩者,每见必站立而恭询况公后人情况善否,余告以甚好,始坐下谈天。余尝借故提及况公,则又必垂手侍立,而连称是是了。”由此看来,对于况周颐对他的帮助与颂扬,梅兰芳从来也没有遗忘。蕙风尝自言:“余为畹华作词近百阕,翰墨因缘,不知其所以然也。”这句“不知其所以然也”,足以令人感喟,汤显祖《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即谓此乎?

况周颐的哀感,不仅源于“重到长安景不殊,伤心料理旧琴书”,也因曾经“年时此日,笑语深闺”,可惜无以排遣,只能是“伤心一语抵天涯”。过往的种种已经逝去,不复存在,而当下难惬人意,回忆又徒增伤感。然而蕙风的特别,在于他对于人生的不幸看得更为透彻,《水调歌头·落花》:“了他春事,不是风雨妒残英。风雨枉教人怨,知否无风无雨,也自要飘零。”蕙风对此句颇为得意,屡屡提及。历来文人写风雨送落花,其中多有风雨妒花的怨念,蕙风以为春天的结束,不是因为风雨,那原本也是宿命般的结果。蕙风曾云:“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

词的上半阙写的是徐紫云婚礼的场景,那场景越是欢乐,就越令陈维崧心酸。

爱人成亲,他却只能笑脸相对,他的心中该有多痛。

重重的屏风,也阻隔不了那阵阵的欢声笑语。

听着这些笑语,陈维崧的心在滴血,可是他的脸上笑容满面,他亲自将徐紫云送入洞房,而后转身离开。

接着的下半阙写的是他的回忆,以及对徐紫云的殷勤叮嘱,道尽了相爱不能相守的悲痛,令人伤感。

首句的“孤馆”指的就是陈维崧在江苏如皋的住所——水绘园。

他在水绘园中读书写文,而陪伴在他身侧的就是徐紫云。

“孤馆”的那段岁月,是他一生最难以忘怀的日子。

可惜的是两人中道分离,徐紫云另娶他人,过起了“妇随夫唱”的生活。

只剩了陈维崧独身一人,枯坐到天亮。

“只我罗衾寒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这两句将他失去爱人,辗转难眠的孤独落寞写到了极致。

但是即使他难以割舍,却能理解徐紫云。

最后的他发出了“休为我,再惆怅”的感慨,他希望对方能忘了自己,不要再为他惆怅。

纵观全词,上半阙极写婚礼的欢乐场面,下半阙道尽了分别的痛苦,读来令人伤感。

然而“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男女之情,对于陈维崧和徐紫云同样适用。

成亲后的徐紫云并没有像陈维崧所言“休为我,再惆怅”,他始终忘不了陈维崧。

陈维崧离开如皋前往京城,徐紫云也紧随左右。

后来陈维崧在好友的帮助下,要到中州任职,徐紫云又跟着去了。

在中州,陈维崧娶妻生子,而徐紫云仍然以好友的身份陪伴着他。

几年后,陈维崧的儿子一病而亡,他的妻子也弃他而去。

在他人生低谷时,一直是徐紫云安慰着他,鼓励着他。

在他终于重新振作之际,徐紫云却病倒了,没多久就撒手人寰。

悲痛欲绝的陈维崧写下了很多悼亡之作,“只有小坟新冢,谁修薄祭”,道尽了相思之苦。

两人的恋情让世人明白了,原来同性之恋也可以如此令人断肠。

不过也有人觉得这两人就不该娶妻生子,白白耽误女子。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陈维崧简介,陈维崧代表作是什么

人物生平

陈维崧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陈维崧

的祖父陈于廷是明朝的左都御史、东林党的中坚人物。父亲陈贞慧与商丘的侯方域交善,二人为“明末四公子”其二,曾因反对“阉党”,同罹阮大铖之祸。

明天启五年(1625),陈维崧出世。少年的时候便拥有了才名,冠而多须,浸淫及颧准,陈髯之名满天下。尝客如皋冒氏水绘园,主人爱其才,进声伎适其意。陈维崧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吴伟业曾誉之为"江左凤凰"。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陈维崧才20岁。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接触社会面较广。又因早有文名,一时名流如吴伟业、冒襄、龚鼎孳、姜宸英、王士G、邵长蘅、彭孙y等,都与他交往,其中与朱彝尊尤其接近,两人在京师时切磋词学,并合刊过《朱陈村词》。清初词坛,陈、朱并列,陈为“阳羡派”词领袖。侯方域将女儿许配给陈维崧的弟弟陈宗石后,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康熙己未(1679年),召试鸿词科,由诸生授检讨,纂修《明史》,时年五十四。

越四年(1682年)卒于官。

文献记载

清《河南通志卷六十九》:“皇清,陈维崧,字其年,宜兴人,祖于庭,前明左都御史。父贞慧与商丘侯方域交善,同罹阮大铖之祸。方域避乱阳羡以女许维崧弟宗石后,宗石入赘,遂为宋人,维崧亦寓宋,与弟同居。维崧为文长于排偶。长洲汪琬称为七百年一人,后以博学宏词粘翰林检讨,纂修《明史》,卒于官。”

断袖之癖

即使是出身在这样一个气节之重享誉天下、书香仕宦之家的陈维崧,也颇好男风。陈维崧与名优徐紫云的一段生死缠绵情事,曾使无数清代士人为之倾倒,似乎成了他们心目中理想情爱的标准。据野史笔记载,陈维崧对徐紫云一见神移,当时正值梅花盛开,他就天天“携紫云徘徊于暗香疏影间”,从此开始了两人长期的形影相随的同性恋生活。陈维崧为徐紫云写作了大量的诗词。其中《惆怅词二十首·别云郎》中满是如“旅愁若少云郎伴,海角寒更倍许长”、“独坐待君归未归,不归独坐到天明”、“检点行装,泪滴珍珠,叠满箱”之类的浓浓痴语。陈维崧还请名画师为徐紫云作肖像,其中仅《紫云出浴图卷》就有名士七十四人题诗一百五十三首、词一首,卷中充斥着诸如“莫怪君王勤割袖,漫同罗倚浣春纱”、“江南红豆相思苦,岁岁花前一忆君”等缠绵诗句。虽然这些题诗的士人未必都是同性恋者。

虽然陈维崧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性恋者,却对异性恋持欣赏态度。陈维崧家有妻妾子女,徐紫云成年也要娶亲,他在紫云洞房花烛夜时写了一首《贺新郎》相赠:“六年孤馆相偎傍。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r。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只我罗衾寒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休为我,再惆怅。”陈维崧对徐紫云的相思依恋跃然纸上。徐紫云婚后,二人仍亲密来往,后陈维崧携徐紫云归宜兴老家居住。徐紫云病逝后,陈维崧又写了大量动情怀念的感伤诗句,词句凄婉,令人伤感。

部分作品

1

.岁暮杂忆 2.虞美人·无聊 3.题秦邮露筋祠 4.蜀山谒东坡书院 5.同前题

6.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 7.五人之墓 8.夜行荥阳道中 9.送姜西溟入都

10.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读纬云弟京邸春词 11.南乡子·邢州道上作12.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13.癸丑除夕 14.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 15.咏美人秋千

16.纤夫词 17.感旧 18.冬夜不寐 19.秋怀 20.醉太平·江口醉后作

21.送蘧庵先生之广陵,并示宗定九,孙无言,汪 22.卜算子·租风瓜步

23.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 24.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

25.江行 26.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27.作家书竟题范龙仙书斋壁上芦雁图

28.好事近 29.题曹实庵珂雪词 30.投金濑怀古

31.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评话》 32.岁暮杂忆 33.秋雨过红板桥

34.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 35.雨 36.咏滇茶 37.怀阮亭 38.咏菜花

40.纪艳 41.七夕感怀用尤悔庵原韵

42.荆南词 43.夏日吴中寄内 44.秣陵怀古

46.甲辰广陵中秋小饮孙豹人溉堂歌示阮亭

47.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 49.咏菜花 50.席见狮儿

51.怅怅词 52.蜀山谒东坡书院 53.江南忆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韵

55.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

56.泥莲庵夜宿,同子万弟与寺僧闲话(庵外有白

57.夏五月大雨,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

58.游京口竹林寺 59.纪艳 60.岁暮杂忆 61.赠何生铁(铁,小字阿黑,镇江人,流寓泰州

62.伯成先生席上赋赠韩修龄(韩,关中人,圣秋 63.将归留别练塘诸子 64.咏滇茶

65.梁溪顾梁汾舍人过访赋此以赠兼题其小像 66.清明感旧 67.咏马贵阳画册

68.陈郎以扇索书为赋一阕 69.蜀山谒东坡书院 70.乞巧同蘧庵先生赋 71.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

72.江村夏咏 74.秋怀 75.夏日吴中寄内 76.送三韩李若士省亲之楚(若士尊公时提督湖广

78.阻风江口 79.癸丑除夕 80.怀阮亭 82.赠成容若 85.同友人过野寺 86.荆南词

87.江南杂咏 89.二月十一日夜风月甚佳过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 92.读屈翁山诗,有作

93.秋夜听梁溪陈四丈弹琵琶

94.岁暮杂忆 95.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

96.读孚若长歌,即席赋赠仍用孚若原韵

98.本意(癸丑三月十九日,用明杨孟载韵) 99.投金濑怀古

102.家善百自崇川来,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闻百

104.新安陈仲献(名策)客蜀总戎幕府,尝赎一俘 105.乞巧同蘧庵先生赋

106.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107.过虎牢

108.汴京怀古(博浪城) 112.席见狮儿 113.和少游原韵

114.秋日经信陵君庙 115.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 117.夏日吴中寄内 120.汴京访李师师故宅

123.感旧 125.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 127.许月度新自金陵归,以《青溪集》示我,感赋

131.何明瑞先生筵上作 132.钜鹿道中作 133.乞巧同蘧庵先生赋 134.点绛唇·夜宿临虫

136.赠苏昆生(苏,固始人,南曲为当今第一。曾

词集节选

《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望江南·岁暮杂忆》

江南忆,少小住长洲。夜火千家红杏浚春衫十里绿杨楼。头白想重游。

江南忆,白下最堪怜。东冶璧人新诀绝,南朝玉树旧因缘。秋雨蒋山前。

江南忆,懊恼十西湖。秋月春花钱又赵,青山绿水越连吴。往事只模糊。

江南忆,罨画最风流。白屋山腰烟内市,红兰水面雨中楼。楼上漾帘钩。

《南乡子·江南杂咏三首》

户派门摊,官催后保督前团。毁屋得缗上州府,归去,独宿牛车滴秋雨。

鸡狗骚然,朝惊北陌暮南阡。印响西风猩作记,如鬼,老券排家验钤尾。

万艘千船,今年米价减常年。乍可宣房填蚁穴,愁绝,不愿官家言改折。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

钟山后湖,长干夜乌。齐台宋苑模糊,剩连天绿芜。

估船运租,江楼醉呼。西风流落丹徒,想刘家寄奴。

《夜游宫·秋怀》

耿耿秋情欲动,早喷入、霜桥笛孔。快倚西风作三弄。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银盘冻,照不了、秦关楚陇。无数蛰吟古砖缝。料今宵,靠屏风,无好梦。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每到三更素商泻。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

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使气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箭与饥鸱兢快,侧秋脑、角鹰愁态。骏马妖姬秣燕代。笑吴儿,困雕虫,矜细。

龌龊谁能耐?总一笑、浮云睚眦。独去为佣学无赖。圯桥边,有猿公,期我在。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如此江山徒莽苍。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思与骑奴游上党。趁秋晴,莲花,西岳掌。

词作赏析

《南乡子 · 江南杂咏六首》

天水沦涟①,穿篱一只撅头船②。万灶炊烟都不起。芒履③,落日捞虾水田里。

鸡狗骚然④,朝经北陌暮南阡⑤。印响西风猩作记⑥。如鬼,老

券排家验钤尾⑦。

注释

①天水沦涟--水波荡漾,与天相接。②撅(juē嗟)--翘起。③芒履--草鞋。④骚然--骚动不宁。⑤阡、陌--田野间的小路,南北向曰阡,东西向曰陌。⑥猩--红色,指印戳的颜色。作记--在契据上盖印章。⑦老券--管理债据的小吏。排家--挨门挨户。钤(qián前)--图章。验钤尾--查验契据底端的印记有无遗漏。

讲解

农村题材的词在词史上不多见,直面农民之惨痛疾苦的就更少。然而在清初的阳羡词派手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现实精神与历史责任感使这一类型成为了他们着力抒述的重大主题。陈维崧作为该派宗主,自然首当其冲,《南乡子·江南杂咏六首》即是其中一组力作。这里选的是组词的第一首和第四首。前一首写水灾。在天水交接的浩茫中,一只小船穿过篱笆。这是词人在苍苍泽国中给我们摄取的一个特写镜头。寻找湮没在水下的可怜的财物?或者寻找一点可以果腹的吃食?词人不说,但一种苍凉已透现纸端。由此展开去,岂仅这一只小船在孤寂地漂泊?千家万户其实都在饥寒交迫之中!他们只能穿着草鞋,迎着夕阳,捞几颗虾来作一家人的晚餐了。可是即便这样萧瑟的生涯,依然还不能躲开令人窒息的苛捐重税。后一首开篇就是酷官暴吏的《下乡图》。所谓“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柳宗元《捕蛇者说》中这怵目惊心的一幕依旧不走样地上演于每一寸土地!词人不作评论,轻轻点染以“如鬼”二字,即已活画出了暴吏们狰狞可憎的面目与民众发自心底的极端愤懑之情,笔调冷峻之极。以词特别是小令的形式抒写类似杜甫《三吏》、《三别》的主题,是陈维崧的创新,足以见出他的真胆识、真精神。用笔则意不说破,锋芒内敛,若绵里藏针。评论家多有为迦陵词不能“沉郁”而感到遗憾的,此类作品可正其谬。

《点绛唇夜宿临虫洹

①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③。稗花盈亩④,一寸霜皮厚⑤。赵魏燕韩⑥,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虫淇冢黄叶中原走。

注释

①临虫--在临彻厣柚玫逆湔荆在今河北省永年县西,为古时冀晋豫地区交通要道。②晴髻--比喻的说法,形容晴空之下,群峰起伏,有若发髻。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云:“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此用其意。离离--排列密集貌。③太行山--山名,蜿蜒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由临虫湮魈骺杉。④稗(bài败)--即稗子,杂草名,形状似稻。稗花--指稗子抽穗,远望如花开。⑤霜皮--月光照着稗草,表面如霜般清冷。⑥赵魏燕韩--古国名,为战国七雄之四国,位于今河北、河南、山西一带。

讲解

一般说来,小令由于篇幅短狭,很难写得波澜壮阔,腾跃激扬。陈维崧则以他出众的才华和惊人的创造力在令词中描绘出一般只能寓于长调的慷慨沉雄境界。这无疑是他对词的发展作出的又一贡献。本篇作于康熙七年(1668)十月。这年夏天,陈维崧由避祸八载的如皋冒襄家入京谋职,虽得到龚鼎孳等大僚的激赏,仍失意而归,去河南商丘探望入赘的四弟陈宗石。初冬日,途经临虫渫端蓿在苍茫夜色中俯仰今古,感慨万端,故国之痛与身世之悲一并兜上心头,因有此作。词上片写眼中景,开头便连用两个奇特的比喻:一是把岩峦静矗之状比作发髻,一是把山岭跃动之势比作蝌蚪。前者犹可,后者则气魄特大,眼界特高,词境顿时为之一振。此种句子非胸吞云梦者不能道,最能见出迦陵的独异处。三四句写近景,以盈亩的稗草暗示连年兵祸带来的荒凉灭寂,为下文吊古之幽情伏笔。其“一寸厚”三字质感逼真,力透纸背。下片转入抒情,激荡的情思漩起。“赵魏燕韩”诚然是吊古,却也未始不是一个“故明”的符号。就在不到三十年前,此地不还是血火交映,满目疮痍?而自己心怀黍离之悲,行役天涯,日暮途穷,此时心境又怎一个“愁”字了得?于是,悲风怒叫,黄叶飙飞中,一个词人踽踽独行、苍凉悲愤的形象纤毫毕现。“悲风吼”三句凌厉之极,那吼声里也正包涵着词人的郁勃心音。

词作风格

陈维崧工骈文及词,尝与朱彝尊合刊所作曰《朱陈村词》,传世有《湖海楼诗文词全集》。(《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其弟宗石序其词集云:“方伯兄少时,值家门鼎盛,意气横逸,谢郎捉鼻,麈尾时挥,不无声华裙屐之好,故其词多作旖旎语。迨中更颠沛,饥驱四方;或驴背清霜,孤篷夜雨;或河梁送别,千里怀人;或酒旗歌板,须髯奋张;或月榭风廊,肝肠掩抑;一切诙谐狂啸,细泣幽吟,无不寓之于词。甚至里语巷谈,一经点化,居然典雅,真有意到笔随,春风物化之妙。盖伯兄中年始学为诗馀,晚岁尤好不厌,或一日得数十首,或一韵至十馀阕,统计小令、中调、长调共得四百一十六调,共词一千六百二十九阕。先是京少有《天藜阁迦陵词刻》,犹属未备,今乃尽付梓人。自唐、宋、元、明以来,从事倚声者,未有如吾伯兄之富且工也。”近人朱孝臧题云:“迦陵韵,哀乐过人多。跋扈颇参青兕意,清扬恰称紫云歌,不管秀师诃。”(《村语业》卷三)维崧词具有创作天才,固宜其不为前人所囿矣。

陈维崧词作的风格。自宋代以来,词的风格分类不外乎两种,即婉约与豪放。陈的词是明显属于后一种的,这点无可非议。我们知道,宋代的豪放词派主要以苏轼和辛弃疾等人为主,虽然也有刘克庄、张元干、陈亮等,但成就远逊此二人。如果加以留意的话,我们会发现,苏东坡的豪放词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旷达,而辛弃疾的词则是雄深雅健,在刀光剑影中仍不失儒雅的气度。陈维崧的词不但延续了他二人的写作格调,还增加了一种霸悍之气,更加咄咄逼人。这种霸悍之气主要表现在抒情的爆发力上。我们不妨在此与稼轩的词风作一下比较。我们常说稼轩的词“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多抚时感事之作,雄深雅健的词风匹世无双。这种词风的构成,一种说法是来源于邹祗谟所说的“他的词是从南华、冲虚中得来”,即受老庄的影响更为深远,这是辛氏的词深的一大原因;另一种说法是刘熙载在《艺概》中论述苏、辛词时指出的“潇洒卓荦,悉出于温柔敦厚”,就是说受到了儒家诗教的渗透。另外,稼轩所处的时代,他本人的阅历、学识、身份、个人禀赋等也决定了他的词风。那么为什么陈维崧的词风与稼轩有那么大的差异呢。前面已经讲过了,陈维崧经历了历史的巨大动荡,这对他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代儒家曾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事原则,但沧海桑田的变化淡化了陈维崧的老庄思想,心理的重创和身世的磨难,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冲刷了他温柔敦厚的观念,他的悲怆心绪,他的无可排解的愤闷化作了“i然啸空”之音。压抑的情怀在词中得以激射出来,因而使他的词中有一种独异的霸悍之气和巨大的冲击力。这霸悍二字,应当这样理解,从艺术风格的概念来说,是骨力劲挺,气势浑茫磅礴,神思飞扬腾跃,情致酣畅淋漓。这种气势,一是他在词的写作艺术上达到了自由超越的程度,以往的观念难以再作束缚;另一方面,又由于他精通历史,有史才,同时将歌行和赋等笔法充分运用到了他的词中,纵横议论,洞照古今的手法使他的词在抒情的空间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宽。所以,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他的词能够另拓疆域,自辟门径,发挥了苏、辛的短处,成就了非凡的造诣。前面我们讲了陈维崧的所处的时代、词的历史地位和他的艺术风格。下面,我想结合他的几首词来分析一下他的词的艺术特点。

陈维崧是位比较全面的词人,他不仅擅长写长调,写豪放一类的词,而且也兼擅小令和慢词,且艺术性都比较高。但如果从他才力展现的角度来看,长调则是最能体现他的才情和驾驭能力的。而且在长高调中,豪放类的词居于主要地位,这就构成了他的词的主要风格。要总结他的词的特点的话,我想就我的看法而言,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他精于用典。这和他熟读史事关系很大,他往往一首词中参杂着十几个典故,如果不熟悉这些典故的话,就很难理解词中所含的深意。我在此举一首词为例。陈维崧曾写过一组汴京怀古的词,调子用的是满江红,共十首。这十首词,结合地理、历史、人物等,用了大量的典故。其中第四首写的是“吹台”,全词如下:

太息韶华,想繁吹、凭空千尺。其中贮、邯郸歌舞,燕齐技击。宫女也行神峡雨,词人会赋名园雪。羡天家,爱弟本轻华,通宾客。梁狱具,宫车出;汉诏下,高台坼。叹山川依旧,绮罗非昔。世事几番飞铁凤,人生转眼悲铜狄。着青衫,半醉落霜雕,弓弦砉。

这首词写的是汉梁孝王一系列豪华的生活场面,感叹世事变迁,人生易老,无以为怀,其中寓含理趣。这些我们都先不说,只说用典。首先,吹台是什么?吹台又名繁台,是梁孝王修的,后来有个姓繁的人居住其侧,所以后人又称作繁台。现在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邯郸歌舞这句中,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古时赵女善歌舞,所以王维的诗中有“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之句。燕齐技击,技击是一种用于搏斗的武术,《荀子.议兵》中说,齐王隆技击,就是说齐人好以武力斩敌人也。神峡,说的就是巫山神女,宋玉的《高唐赋》中有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典故,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解释了。名园,是指梁孝王所筑的兔园,后人称为梁苑或梁园。赋雪也有典故。《文选》中谢灵运的《雪赋》中说: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嘉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为寡人赋之”。天家,是帝王的代称,这里说的是汉景帝。爱弟: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轻华,是指年轻而有才华。通宾客,就是好宾客的意思。这里也有典故。《史记、梁孝王世家》中说: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皆游梁。这是上片的用典。

下片的梁狱具,说的是一段历史。历史上说,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因为有功,得到天子赐的旌旗,他可以自由出入王宫。梁孝王非常宠信羊胜公孙诡。栗太子废了的时侯,太后就想立梁王为太子,但是被袁盎等人给谏止了。梁王因此十分恨袁盎,就和羊胜、公孙诡等人密谋,暗地里派人刺杀了袁盎和他的十几个议臣。由此汉景帝对梁王产生的怀疑,后来经过调查,证实果然是梁王所为,就派田叔去抓捕羊胜和公孙诡,羊胜与公孙诡得知消息后自杀。这时太后因为梁王的事整日忧心忡忡,寝食不安,日夜哭泣不止。汉景帝也感到不安了。于是梁孝王上书请罪,太后和景帝非常高兴,敕免了梁王。但是从此以后却疏远了梁王。汉诏下,说的是梁王死了以后,汉景帝下诏书,将梁王的属地分为五国。铁凤,说的是世间的事就像铁凤凰那样飞逝了。铁凤出自《西京赋》:宫阙上作铁凤凰,令张双翼,举头敷尾。是指在宫阙上的装饰物。铜狄,是指铜人,这个典一般读史的人都了解。唐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中提到过,神明台,是汉武帝所造,上面有承露盘,有铜仙人伸出手掌捧铜盘玉杯承云表之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个人成就

(一)词方面

陈维崧的词,数量很多。现存《湖海楼词》尚有1600多首。风格豪迈奔放,接近宋代的苏、辛派。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说:"读先生之词者,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韦可,以为《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亦可。……取裁非一体,造就非一诣,豪情艳□,触绪纷起,而要皆含咀酝酿而后出。"虽嫌夸张,但陈维崧以豪放为主,兼有 *** 娴雅之作,是为事实。更难得的是陈维崧各体词都写得很出色。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国初词家,断以迦陵为巨擘。""迦陵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填词之富,古今无两",《湖海楼词》最为可贵的,是能注意反映社会现实,如〔贺新郎〕《纤夫词》,写清兵征发10万民夫替战船拉纤,"列郡风驰雨骤",使得"闾左骚然鸡狗",还写到一民夫与"草间病妇"的"临歧诀绝",情状凄惨。〔南乡子〕《江南杂咏》揭露官府对劳苦人民敲骨吸髓的罪恶:"户派门摊",使卖屋纳税的农民"独宿牛车滴秋雨",而官吏的凶恶却"如鬼"。此外多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及国家兴亡之感,如〔点绛唇〕《夜宿临□驿》、〔醉落魄〕《咏鹰》、〔夜游宫〕《秋怀四首》、〔夏初临〕《本意》、〔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韵》等,伤时感物,豪放苍凉。〔沁园春〕《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词,则把历史故实、眼前新事、画面景色,作者胸臆全都摄纳词中,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为:"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这说明陈维崧能将不同风格冶于一炉,而能抒写自如。此外,〔念奴娇〕《读屈翁山诗有作》,雄奇壮阔,兼富情趣,〔唐多令〕《春暮半塘小泊》信手拈来,口语入词;也显示出他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望江南〕、〔南乡子〕等组词,以清新笔调,写江南、河南的风光和社会生活;〔蝶恋花〕《六月词》写农民入城的情态;〔贺新郎〕《赠苏□生》写艺人的遭遇,这些词又显示出陈维崧词题材广阔的特点。陈维崧词的缺点是有时倾泻过甚,一发无余,便缺余蕴。稍嫌轻率。

(二)诗方面

陈维崧亦能诗,但成就不如其词与骈体文。他的骈体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毛先舒为其作序,评为:"具龙跳虎卧之奇","得歌行顿挫之致";毛际可作序,评为"言情则歌泣忽生,叙事则本末皆见。至于路尽思穷,忽开一境,如凿山,如坠壑……"。《与芝麓先生书》、《余鸿客金陵咏古诗序》、《苍梧词序》等,都写得跌宕悱恻,有很强的感染力。著作有《湖海楼诗文词全集》54卷,其中词占30卷。

名家集评

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

读先生之词,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韦可,以为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亦可。盖既具什伯众人之才,而又笃志好古,取裁非一体,造就非一诣,豪情艳m,触绪纷起,而要皆含咀酝酿而后出,以故履其阈,赏心洞目,接应不暇;探其奥,乃不觉晦明风雨之真移我情;噫其至矣!

谭献《箧中词》二

锡鬯、其年出,而本朝词派始成。顾朱伤于碎,陈厌其率,流弊亦百年而渐变。锡鬯情深,其年笔重,固后人所难到。嘉庆以前,为二家牢笼者十居七八。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

国初词家,断以迦陵为巨擘。后人每好扬朱而抑陈,以为竹独得南宋真脉。呜呼!彼岂真知有南宋哉?迦陵词气魄绝大,骨力绝迹,填词之富,古今无两。只是一发无馀,不及稼轩之浑厚沉郁。然在或初诸老中,不得不推为大手笔。迦陵词沉雄后爽,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若能加以浑厚沉郁,便可突过苏、辛,独步千古,惜哉!蹈扬湖海,一发无馀,是其年短处;然其长处亦在此。盖偏至之诣,至于绝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却走,其年亦人杰矣哉!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徐紫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徐紫云贺新郎、徐紫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f75Bj0GAgdTVA0.html

标签:紫云贺新郎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1059秒, 内存占用1.8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