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念佛(打坐念佛手怎么放图片)

 2023-09-20  阅读 12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打坐念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打坐念佛手怎么放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打坐和念佛打坐有什么区别,哪个效果更好?各有千秋吧,念佛是有加持力的。打坐容易进入昏沉定、无想定或灭尽定里,如果白天进入之后,可能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白天入了前述等定,夜里就容易精神好没有睡意,出现失眠现象。白天念佛念咒语就不同了,有佛号咒语要持,就不会入昏沉、无想、灭

今天给各位分享打坐念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打坐念佛手怎么放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打坐和念佛打坐有什么区别,哪个效果更好?

各有千秋吧,念佛是有加持力的。

打坐容易进入昏沉定、无想定或灭尽定里,如果白天进入之后,可能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白天入了前述等定,夜里就容易精神好没有睡意,出现失眠现象。白天念佛念咒语就不同了,有佛号咒语要持,就不会入昏沉、无想、灭尽等定,另外佛号咒语还有殊胜的加持作用。

如果平时工作太忙,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那就专心的去做事吧,白天做事肯定很劳累,可以在下班后抽出一点时间进入无想灭尽定里休息一会,补充能量恢复状态,但是千万不能在里面待太久,半个小时基本上就够了,到时间一定要马上出来。如果白天琐事太多,心非常乱,下班后依旧安静不下来,这种情况就不要再去打坐入定了,可以念佛念咒,通过加持力让心回归平静。

如果平时没事干,无聊的很,闲的妄念纷飞,杂念四起。这种情况更好度不要用打坐去打发时间,因为如果白天长时间的在无想定灭尽定里,出来后会精力旺盛,导致夜里毫无睡意。如果白天进入的是昏沉定,那就有点相当于白天睡觉了,也会导致夜里毫无睡意的。所以,这种白天没事干的情况,更好度是念佛念咒,一念代万念,又不入昏沉无想和灭尽。

(仅供参考)

怎样打坐念佛

南怀瑾老师说打坐

还没有办法坐双盘足,就用单盘好了。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或右足放在左足 上面。如单盘也不行,没有关系,就把两腿交叉架住就好了。注意:把坐垫弄好,坐下去时,臀部下面要稍微垫高一点,免得身体重心向后仰。脊梁直竖,自然一 点,不要过分用力。两手圈结在小腹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二个大拇指轻轻相柱,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应 就好。头要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二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双目微张,好像半开半闭的视若无视。目光放在座前七、八尺处。舌头 轻微舐抵上颚。把脑神经及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脸上笑一点。另外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把毛巾盖在双腿上。好,就是这样。

老师说,在他的《 *** 修 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上也说过:“一棵树木盘根曲折在泥土之下,得到日光、空气和水以及土壤的营养,才能生长茂盛。人呢?却和植物颠倒相反,他的根在头部, 他的土壤就是虚空。人体的四足,好像人参的枝叉,所以把两足盘起来,等于把一株人参或松枝卷曲成结,使他的生发能力,不致再向外而分散,反归根本而培养它 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壮。所以盘足曲 膝不但无妨人体的健康,而且从适当的练习开始,对健康长寿,是绝对有利无害的。

老师说:坐着并不难,而是如何用心。如果把一念空了,就好了,如何把心念一下清净下来,方法很多,如眼睛平视前方,对着前面的人或像,或一个目标,眼盯着看,心念就会慢慢清净下来。如果有妄念,思想,不要设法去除妄念,每一个妄念来时,不去理它,它自己会跑走的,不用我们去管它。

如 果我们上座后,都想把妄念空掉,多笨,如果妄念空得掉就不叫妄念了。因为它本来空,是假的,既然是假的还理它干什嘛!为什么在那里空妄念?纵然您把妄念空 了,那个空的境界,也是一个大妄念,况且您那个空的境界,如果不作功夫,不打坐,也就没有了,又变走了,可见空也是妄念。

心念静下来,就可以学习“定”,什么是定呢?大家认为什么都不知道叫定,觉得自己还清醒,就不是定。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叫定。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到底是什么 样子?若说没有样子,那您正昏沉,若说有样子,那您正散乱。若说您坐在这儿,像蓝天一样的清明,即是幻想境界,要真做到没有身心的存在,而与天空一样的 清,无界无边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若能如此,就差不多了。

还有一个重点,一切妄念都是妄想,当你知道是幻想,那个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个方法,如观想啦,炼气啦等等,去除那个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为什么?因为作功夫才有,不作就没有,所以是靠不住的。

我们平常的生活习惯,一点都解脱不了,放不下来,转不了。我们作功夫修行要自己反省检查,找出自己的毛病,管理自己,改正自己。我们自己检查一下,打坐不落在散乱,即落在昏沉,再不然落在简略,做不到作意的专一。作意就是注意,修止修定的初步,非要作意不可。

修定的第一步,要作意才能得止,道家的守窍,密宗的观想,净土的念佛,禅宗的参禅、参话头,都是作意的意思。第六意识没有坚固形成一个境界以前,是不能得止的。

心境没有专一,不能得定,如果您修空定,一切妄念不管,能看住这个妄念,把这个作意毕竟专一,也算是得定。

打起坐来,表面上看来严然修道的样子,实际上心里头的贪嗔痴等心所牢固得很,根本烦恼、随烦恼都来了。

也就是您所有的心,妄念,贪嗔痴等心理行为他们一点都没有转化的话,怎么能得定呢!

现在一般人学禅,盘起腿来,坐上半个钟头也好,一个钟头也好,都在内守幽闲;再不然就是空心 *** ,连顽空都不如。所以修持要有成就,必须要有所缘。这个有所缘,就是知觉部分,就是把第六意识部分,缘在一点上面。

先 是这一念无中生有,观起来是假观,就是作意。把他观成了以后,身心忘了以后,再把自己造作的所缘空掉,就是“空观"。到空观现前,放下万缘的空,才是真正 的空。然后要空就空,要有就有,这就是“中观";在道理上叫作能真空,能妙有,变化无量。总之,非经过这个修持不可。什么是顽空修法呢?上座后,心里头什 么也不想,只念个“空”,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现在再回过头来讲,我们修“止”,必须要修所缘,意识假造一个东西。比如缘呼吸,为什么要心息相依呢?就是把呼吸变成一个所缘的对象。

我 们盘起腿来,都在搞身体上的感觉,腰发酸,腿发麻;再高明一点,觉得这时清清静静,这清静也是感觉上发出来的,我们多半被感觉拉着走,再加上看过书,学过 密宗,唔,要通夹脊了;嗯,命门这关通了;都是第六意识后天加进来的知识配合,在那里制造境界。打坐坐在那里忙得很,道家的,密宗的,都搬进来,然后自己 还要加上注解,加上自己的幻想,把自己的幻想又加上注解,而且把这个当成功夫。真正修持,就要严格检查自己的这种心念才对。

您必须坚定于所缘,不被气脉的感觉牵走,身上有一点感觉反应,要统统不理,这个就要靠智慧解脱了。真正达到不受感受的牵制,真能不理这个感受时,真气脉就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生理上的感受境界是真的,不是假的。但大多的人想专一于意识境界的所缘境,都做不到。

坐在那里,一念求定,静 *** 下去,知道自己妄念来了,知道自己散乱,知道自己昏沉。散乱、昏沉来了就知道;没有散乱、昏沉也需要知道,永远保持这个,就是我们的所缘境界,但是我们就做不到。

打坐无所成的人,其原因为他们第六意识作意的所缘境界,始终没有达到专一。不要以为能 *** 几个钟头,气脉也有一点反应,就算是什么成功,没有用的,靠生理来的不是道,因为生理机能一衰退就没有了。如果一上座就保持自己灵明觉知,不用什么假想,那是更好度的了。因为假想往往会配合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很多幻境,幻境就是魔境,看见什么光,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味道,等等都来了。这些幻境,都是我们阿赖耶识下意识里存在的观念所造成,自己并不知道。幻境每个人不同,因为各人所带来的阿赖耶识种子不同的缘故。

有些人看到魔,有些人看到鬼,实际上都是我们下意识的鬼名堂,自己很难检查出来。

其实真正灵明清净很容易,只要上座的第一下保持着就行,但这也是所缘,要永远保持这一念,中间不落于昏沉杂念思想中,就保持这一知,不过有了这一知,心心 念念知道清净,心心念念保持那一知,那一知就成了妄念。第一刹那那一知,就是了。如果还一直念着,我要保持这一知,那就又过头了。我们知道这一知清净,清 净以后就不理了,就过去了,不就对了吗?如果还一直念着清净这一知,就又不对了。

这样保持以后,生理是自然起变化的,这就是四禅八定一步一步的修持功夫,都离不开这个身体。

现在以见地、修证、行愿三样一起来讲,我们修行的真正目的就是行愿。什么叫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是没有发出来的行为,一切 的行动是思想的发挥。我们想求得它,这是在追求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追寻能够发生思想的根源。在行为上,思想上真正作到了空,几乎是不可能的。假定有人做到 思想完全空变成无知了,那又何必修道呢?所以空的道理不是这样。

我们作功夫,打坐不能进步,以为方法不对,拼命找名师求方法。不是的,不要受自己的骗。功夫不能进步,为什么不能得定,是因为心行没有转。心理行为一点都没有改变的话,功夫是不会进步的,见地也不会圆满。我 们修行,先看空这个人世间,所以先求出离,跳出来不管。因为跳出来不管,慈悲就作不到。所以口口声声谈慈悲,自己检查一下心理看看,慈悲作到多少呢!第 二,贪嗔痴慢疑,我们又消除了多少。还有功夫作得好的人, *** 的境界尽管好,下坐以后,所有的行为同静的境界完全相反。理论讲得好,作出来完全相反。有些 人,只要学佛打坐三天,然后“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起来了,这个心行没有一点转,怎么能得定呢!修道没有证果,不能证到空,就是心里行为自己转化不了。所 以坐起来,只抓到意识境界造成的一点空,以为那就是道了。真正作到谦,才真能做到菩萨的慈爱。道家老子云:“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不 敢为天下先就是谦。佛家讲到什么程度呢?讲到“无我”,谦虚到了极点就是无我。

所以我们在静定中,随时要检查自己,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认为有个方法,有个气功,什么三脉七轮啊!或念个咒子啊!那是不正常的,我们要真正地去反省自己,检查自己。我们多行一点善,念头转善一点,您的定力自然就增加一分。所以我们打坐为什么静不下来?检查起来就是烦恼。烦恼里头隐藏许许多多罪恶的种子,许多罪恶的因素,都是由烦恼而来。假如我们转掉了烦恼这个东西,完全转清了,这个时候,心境会比较清明一点点,然后我们才能够检查自己念头的起灭。

自己每一天要随时检查自己,看看心理的行为中,烦恼罪恶的状态解除了多少,检查今天善行作了多少。功夫到了气住脉停,只能说明心的功能,证明唯心所造的功 能,的确可成就这些功夫,神通等。愿呢?更难谈了,行愿不到,见地不会到的,换句话说,行愿不到,修证功夫也不会到。坐的好有什么用,我们打坐是在那里偷 盗,而同一时间,社会上那么多人却为我们在忙碌,所以我们检查自己,我们的行愿就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也就是说,随时要想到不如我的人的痛苦,要想 到怎样去帮助他们。可是我们做到了没有?

我们要从心理行为上改进自己,渐渐的,功夫、见地自然进步。这不是说教,是我的亲身体验,不从这里下功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会证果的,心行的改变比打坐,比修证重要的多,而且只要心行改正一天,您的定力,打坐就随之进步一天。所 以说,为什么不能得定,甚至连打坐都坐不住呢?你在心行上去追求,不要在功夫上去追求,在功夫上追求是空的,偶然可以,过了几天就没有了,盘腿打坐与定没 有绝对的关系。至于坐在那里,您身心能不能转过来呢!其实道不在打坐的姿势,要在心行上检查自己才是究竟,才能够谈到定。

见地到了就是法身,修证到了就是报身,行愿到了就是化身,三身都在一念之间,这个修证不到,不谈!现在社会上,一般讲的功夫都有问题,因为全世界都在心理变态的状态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证到,都是自欺欺人之谈。你们自己好好地去体会一下吧!

以上都是老师单独教导学生所说的话,我在旁边听过好几次,也在老师的书上《 *** 修道与长生不老》及《如何修证佛法》看到过,同时也会背,所以特别抄在这儿,为的是使大家知道,打坐不是就坐在那儿,而是要由心里,自己的行为上做修正,打坐只是方法不是目的。

念佛就随时随地的想起来佛号,念佛

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

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

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无论行、住、坐、卧,各种形式都可以念佛,其中打坐念佛比较普遍,比较容易收摄身心,打坐念佛本身就是一种放松自我的休息方式。下面介绍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

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1

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

不同的法门中,对入定的要求也不同,佛家入定,要求“物我两忘”,那么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到底是什么呢?

1、修者德为先

打坐念佛的人,平时要注重自己的品德培养,并不是担心你学到了高深高夫去伤害别人,而是你的品德不够,根本就无法修炼出高深功夫。打坐念佛入定,也是高深功夫中的一种,如果不注重品德的培养,就无法让自己进入定中。

2、清净心

在打坐念佛的时候,要达到一心不乱,去掉杂念,清净思想,才能很快进入定中。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妄想执著,不被外界的各种“相”所带动;当你的心清净了,打坐念佛才能定得下来,心不清净,打坐念佛再久也是无法入定的。等到在生活中,将任何事情看淡了,一切随缘,心态才能逐渐地清净,打坐念佛时才能真正地一坐就定下来。

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2

打坐是什么意思?

打坐,指跏趺而坐,使心入定。是僧道修行坐禅的一种方法,即将双腿按一定姿势坐好,而双手结印,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打坐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

打坐有好多种层次,普通人打坐,叫作 *** ,目的在于养生,此可从身心的健康长寿为著眼。印度的瑜伽士打坐,目的在于习定,此可包括世间的四禅八定,及出世间的九次第定。禅宗也用打坐的方式,目的则在利用一个稳妥的坐姿,一味参禅。

打坐是要慢工出细活的,要有恒心、毅力,要保持每天定时打坐,成为习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积月累,必有收获。到了那个程度,若有一天不打坐,都会觉得生活有些失序。非有长期打坐经验的人,难以体会到混乱的思绪与井然有序的思惟之间有绝大的区别。

打坐时如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是因为心不能安定,心里不自在的缘故。时间的长短跟心情有绝对的关系,心不能适应,就觉得时间长,心能适应,便觉得短。所以佛经里说,在地狱觉得时间特别长,在天堂觉得时间特别短。当心不能适应时,便需要予以调整,方能得自在。

打坐的好处

打坐的功能有三项:第一是达到身心平衡,第二是达到精神稳定,第三是达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开发。

身心平衡:就是身体平衡和心理平衡,这就是身心健康。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强壮像水牛,心理脆弱像老鼠,就不能说健康。

精神稳定:精神的含义比较难理解,那不是心理,也不是生理,但是跟身心有关,它会产生无形的功能,会从有形的行为表现出来。

智慧及慈悲的开发是什么?如果有了身心统一,以及自己和宇宙统一的经验,精神就能统一。如果把精神和身心的执着超越了,就有智慧力及慈悲心开发出来。这里说的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学问,而是绝对的决断力。

打坐的姿势及方法

(一)暖身运动

早上起床后,未活动前勿打坐,应先做一套简易的暖身运动,让筋骨松软后再打坐。

1、扭身甩手:两脚站开与肩同宽,转腰甩手,脚不动,身体尽量向右后转,左手掌顺手打到右肩上,再向左后转,做同样动作,左右分别甩打十次。

2、腰部运动:双手插腰,眼睛睁开,先以顺时针方向转动上半身与腰部,再逆时针转动,分别各转十次。3、扭腰画圈:双手伸直高举,身体做三百六十度旋转,顺、逆时针分别各十次。

4、甩手屈膝:一边双手前后摆动,手臂尽量提到与肩平,同时双脚随着手的摆动原地踮脚顿脚,做一百次。

5、擎天触地:双手交叉,手心向外翻掌,掌心朝上,手往上抬,脚跟同时提起,越高越好。再向下弯使手掌触地。

6、膝部运动:双脚并拢半蹲,双手扶在双膝上先顺时针转十圈,再逆时针转十圈;最后站立转动右脚踝,及左脚踝各十次。次数多寡可自行斟酌增减。

(二)头部运动

每次坐禅之前,不论有否做上述之暖身运动,均需作下述的头部运动。

坐下蒲团后,先将两手平置于左右两膝,勿用力,身体坐正,再做头部运动的四个步骤:⒈头向下低,再往后仰;⒉头向右倾,再往左倾;⒊头向右后转,再向左后转;⒋头以顺时针方向,向前、向右、上仰、左转,再逆时针方向,向前、向左、上仰、右转。每个步骤身体不动,肌肉和神经放松,各做三次。动作缓慢柔软,眼睛睁开,呼吸自然。头部运动的目的,在使头部血液减少,降低思潮起伏的动力;使头脑清新,渐渐宁静。

做完头部运动,把左右手掌放在丹田(脐下约三指)处,双手两拇指相触,成一倒三角形,深吸一口气,接着慢慢吐气并向下弯腰,双掌压小腹帮助把气吐出,直至气完全吐完,连续做三次深呼吸。做深呼吸的目的在使体内的浊气排出,换取新鲜带氧的空气,使血液循环顺畅。

(三)七支坐法

做好预备动作,便可开始坐禅了。正统的禅坐方法,是七支坐法。所谓七支坐法是:

⒈双足跏坐——此有二式:

⑴如意吉祥坐——通常是以左脚在下,右脚置于左大腿上,再将左脚置右大腿上,称为如意吉祥坐。

⑵不动金刚坐——将右脚在下,左脚置于右大腿上,再将右脚置于左大腿上,称为不动金刚坐。这两种坐法,对于年长及初学的人,很难做到。

初学的人如无法双盘,可改为单盘的半跏坐,只要将一只脚置于另一边的大腿上即可。左脚在右小腿下或右脚在左小腿之下均可。

对于无法双盘及单盘的人,开始时还可以采用更简易的坐法。如:

⑴交脚座——两脚均置于地,向内向后收,两脚掌向上,置于两小腿乃至两大腿之下。

⑵跨鹤坐——即双膝跪下,将软垫置于骻下,如骑在鹤背上,两脚的大拇指上下交迭,将臀部坐落在骻下的`垫子上。

⑶天神坐——左脚坐如半跏式,曲向内,置于身前;另一脚曲向外,置于身后侧。南传上座部佛教徒,席地闻法时多用此式,乃至坐禅寺时的初步坐法也用此式。

⑷如意自在坐——此式系模仿菩萨八相成道,自兜率天下降人间之前的坐姿,左脚坐如半跏式,曲向内,脚跟置于会阴前,右脚垂立、曲膝置于右胸前,左右两手平覆分置于左右两膝,或合抱于垂立的膝盖。

⑸正襟危坐——以上各种坐法,均系席地而坐,此式则坐于与膝同高的椅子上或板凳上,两脚平放于地,两小腿垂直,两膝间容一拳的距离,背不可依靠任何东西,仅臀部坐实,大腿宜悬空,与小腿成一直角。

以上各种坐法,仅坐姿及手姿略有不同之外,其他仍采用七支坐法规定的标准。功效最大最快且能经久稳固的坐姿,仍系最难的跏趺坐。因此,初学的人即使无法双盘,至少要多练习惯于单盘。

⒉背脊竖直——腿盘好之后,挺起腰干,勿挺胸部,头顶天垂直,下颚内收,颔压喉结。

⒊手结法界定印——两手圈结,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拇指轻轻相接结成圆圈形,轻轻平置于丹田下的骻部腿上。

⒋放松两肩——将两肩肌肉放松,自觉如无肩无臂无手的状态。

⒌舌尖微舐上颚——舌尖舐在门牙上龈的唾腺处,不可用力,若有口水则缓缓咽下肚去。

⒍闭口——无论何时,只用鼻息,不可张口呼吸,除非有鼻病。

⒎眼微张——闭八分开二分,视线投置于身前二、三尺处的地上的一点,不是要看什么,只因睁大了眼睛,心易散乱;闭起了眼睛,则易昏沉。如果睁眼过久觉得疲劳,不妨闭上一会儿。

(四)放松身心

一般的圆蒲团,不宜整个坐满,看个人情况可坐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利于腰干之挺直;腿下可置硬软适中的方垫。打坐时身心要完全放松,所以身上尽量不要戴项链、手表或眼镜等物品,更好度穿宽松之衣裤,腰带放松,让身体完全无压力负担。

大家坐好之后,开始把身体放松,在心里依序告诉自己头部、眼球、脸部肌肉、颈部、肩部、双臂、背腰、小腹、腿部一一放松,把重心放在臀部,把气沉到丹田。任何部位甚至皮肤都要完全放松,只要有压力就会紧张,紧张便会影响神经系统,乃至于消化及分泌系统。

身体完全放松之后,眼睛微张约二、三分眼,眼球不要用力,头脑不想任何事,脸部肌肉放松略带微笑,心里要有喜悦感,舌舐上颚、下巴内收、腰椎挺直,两个手在脐下结法界定印,左手掌上、右手掌下、双手两个大拇指相接。之后便不再注意身体,将重心放在臀部和坐垫之间,开始注意自己的呼吸。此时把身体交给蒲团,把心交给方法。

如果有瞌睡或昏沉的现象,把眼睛睁开睁大,等精神好了再微闭。注意呼吸是非常无聊的事,容易昏沉或胡思乱想,脑中妄想纷飞。我们应该上课的时候专心上课,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做任何事都要把心专注其上。

(五)数呼吸

注意呼吸时间久了,可能觉得很无趣,现在教给各位另外的方法:⒈数呼吸(数息法),⒉念佛号。这些方法同样是要达到心无二用,令心念专注之目的。

先练习数呼吸,注意呼吸之出入。一般人呼吸,出息时间较长,入息时间较短,所以我们数呼吸时,只数出息,不管入息,每一次呼出的时候数一个数目,到了吸入的时候,仍停留在该数字上,到下一口气呼出的时候,才换下一个数目。

平常人每分钟呼吸大约十四至十六次。不能故意控制呼吸,否则胸部会不舒服。

当打坐经验相当丰富之后,呼吸自然会逐渐慢下来,到每分钟四至五次,那已经要入定的程度了。一般呼吸到了每分钟十次,心已经相当安定、平稳。

如果呼吸急促必然是非常烦闷、恐惧、急躁、兴奋的现象。呼吸和脉搏是息息相关的,呼吸有问题,脉搏必然也会有问题;脉搏快,呼吸也一定有问题,所以要用平常的呼吸方式呼吸。

数息法是在每一个出息时数一个数字,从一数到十,然后重回到一再数到十,周而复始,反复地数。数息的时候,一旦起了妄念或杂念,无论中途数到多少,都得重回到一数起,因此往往无法顺利从一数到十,不是数不到十,就是数过了头而不自觉。开始数息可能觉得新鲜,等数了一段时间后也会觉得无聊,所以要练习着对于每一口气的每一个数目,经常保持新鲜感。

(六)数佛号

有些人不数息,呼吸很正常,一旦数息,呼吸便急促不自然。如是这样,可试试念佛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圣号。

念佛之法,除了单纯地念佛号之外,也可念佛数数,即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圣号,数一个数目,如何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也是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其目的宗旨在让自己的心念能集中专注。

念佛数数法与呼吸无关,不需配合呼吸,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不疾不徐,念一句佛号数一个数目,清清楚楚的知道这个数目的存在,再继续往下念第二句佛号第二个数目,很清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数的数目上,与数息法在每一个出息上数数的意义是相同的。

各位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作工夫,随意法、数息法、念佛法、念佛数数法均可,但更好度只选一样,不要一下用此法,一下用彼法,要专心一意在同一个方法上调心。

(七)调心方法

调身、调息、调心的调,就是调整的意思。打坐时候的动作、姿势与调身有关;调息则与呼吸的出入有关。注意呼吸的出入,心自然而然会平静下来。心息相通,心能平静,各种胡思乱想,种种心理活动及冲动,自然也会稳定下来,是为调息、调心。

念佛与呼吸无关,与调心有关。心绪非常昏乱,念佛可以念得急促,心绪相当平静,念佛就当缓慢。念佛数数也是从一数到十,再回头重复的原因,是为防止变成机械式的数数,即口在数数,而脑在胡思乱想,数目却仍数得很好。我们从小就已会数数,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数息时一不小心,一数就数到一百、二百,并认为数到二百比数到十还容易。

每十个数字要回头一次很麻烦,但我们的目的不在数数,是要使我们的心随时随地专注在一点上,不离开这个范围。亦即心不离开我们用功的方法。数息不离呼吸出入的感觉,念佛不离佛号,也就是把心收回来摄在一点上。其目的是希望达到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肯定的功能。若对自己的心念活动不清楚,即表示对自己是不够了解的;若对自己的了解越深刻,则对自己的信心便越坚固,能发挥的能力也越强大。对自己越不了解,越容易做错事、说错话,那是因为心不由己地胡思乱想,口不择言地胡说八道,身不由主地轻举妄动,这些在在都显示自己不了解自己,所以无法掌握自己。

想避免发生这些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的现象,就必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对自我了解越清楚,发生错误的机会就越少;相对的,自我的思考、判断及言行举止,也会越正确。当我们对自己的心念越能掌握,对自己的信心便越加强,就能达到从自我认识而自我肯定而自我成长的目的。

(八)起坐前的全身按摩

打坐结束,要起坐(出定)之前,心要先动,告诉自己要起坐了,身体跟着慢慢摇动,双手合掌,双手放在膝盖上,将身体做较大幅度的摇动,把每一个关节都摇动后;把腿放开,然后做全身的按摩。

按摩的顺序是先搓热两掌,用拇指背轻轻按摩双眼眼眶,并用搓热的手掌心敷压眼球;再用双掌按摩脸部、额头、后颈、两耳、双肩、两臂、手背、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尤其是两臂腋下多淋巴结处、后腰肾部及命门,多多按摩有益健康;接下来右边大腿、膝盖、小腿,左边大腿、膝盖、小腿及轻柔转动双足脚踝。打坐的人,后腰非常重要,应多按摩。

按摩小腿时从膝盖骨下三指的足三里处,往下一路按下去,会有点痛,但对胃肠有调节作用。

当生活、工作紧张,压力大时,火气大,肝火上升,容易便秘。在肚脐眼左、右两侧各三指处,用二或三个手指稍微用力压下去,压三、五次就有效了,大便不通比气不通还不舒服,也会影响打坐的兴趣。

此自我按摩的运动法,可使初学坐禅而感到的疲劳,完全消除,身心感到柔和温暖与舒畅。按摩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掌心或指头。整套按摩约十五分钟可做完,如做得简单些,则约三、五分钟亦可做完。除了打坐之外,平常感觉疲累、困倦时,都可做做全身的按摩,对消除疲劳很有功效。

打坐的注意事项

1、当脑筋清楚,体力充沛的时候,最适合打坐,更好度养成每天固定的时间打坐,例如早上早些起床,晚上洗完澡睡前各坐一次,每次至少十五至二十分钟,如能坐到半小时至一、两小时更佳。

2、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后,喝些温开水再坐较好,如觉得累,喝一杯咖啡提神亦无不可,没有严格限制,但不要喝太浓的咖啡,会使心脑兴奋,不易定得下来。

3、吃太饱、喝醉酒、太疲倦、做过剧烈运动或刚有过性行为者,身心均处在乏力状态,不宜打座。

4、向来有子、午二个时段不宜打坐的说法,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与以前的人不同,如碰上只有子、午二个时段才有时间打坐时,只要坐的时间不是太长,亦是无妨的。

5、我们要学习放松,随时练习在使用头脑时能不用眼睛,用方法使眼睛、小腹放松,可以节省很多能源,此外,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使能做到「开源节流」。

6、能源充足能使我们身体各管道没有阻力,气脉便能畅通,那么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也都能通畅,我们用打坐、运动的方法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是属于健身(调身)。

7、打坐时腰干原是挺得很直的,坐久了,会慢慢弯了下来,如不是弯得很厉害,不需刻意调整姿势,那会使自己紧张。如果气通了,背椎腰背会自己挺直的,完全是由气带动,不是人为地操控,这是非常奇妙的现象。

8、不常打坐的人单盘腿就可以了。如果是瘦子,双盘时双腿会卡得很痛;如果是胖子,则两腿的腿肉会把双腿卡成一高一低,也不舒服,单盘比较平稳。

打坐念佛的正确方法

打坐念佛的正确方法:

打坐前准备:

1、打坐房间的光线不能太亮,否则光线 *** 眼睛,无法入静。

2、打坐更好度在早晚进行,空腹打坐效果更好度(但是更好度不要有饥饿感),如果只能白天打坐,也要尽量争取在饭后两小时后进行。

3、打坐前要上好厕所,使肠胃和膀胱都处于很清净和舒适的状态,身上的衣服、坐垫以及周围环境要舒适,可以在座旁放一杯水随时供饮用,放手表或闹钟看时间,膝盖上盖一个毛巾或毯子,因为打坐时膝盖部位会有冷的感觉,如不保暖,容易生杂念,影响入静。

4、要把手机和座机都关掉,如有条件,把房间从里面锁上,也可以在门上贴个条子“请勿打扰”,这样可以防止家人大声敲门、大声喊叫你的名字、或者小孩和其他家庭成员突然进来使你受到惊吓,在深入静中很容易受惊吓,若受到惊吓后要立刻克制嗔恨情绪,要马上收功。

打坐过程:

1、打坐姿势

更好度是盘腿姿势,松盘、单盘、双盘都可以,其它姿势例如坐着、站着、躺着也可以(躺着仅限病人和默念者),但是盘腿效果更好度。一般人双手可以打坐禅的手印(见下图),放在肚脐外侧,离开肚脐1-2厘米,肩膀要放松下沉。双手也可以自然放在腿上或其它任何自己认为舒服的地方。

2、口念佛号

可以是大声、小声、默念都可以。如果杂念多就跟着念佛机或光盘大声念,念得速度快一些,要用佛号伏住杂念,不给自己生杂念的机会。杂念少或者没有杂念时可以慢速念或默念佛号。如果打哈气就默念,不打哈气时就出声念佛。

如果快速大声念佛也压不住杂念时,可以观想佛菩萨的金色相片,想着自己全身都融进佛菩萨的金光中,但是要注意,杂念退去后还是要持名念佛,除了阿弥陀佛佛号外什么都不想才能真正进入念佛的三昧(入静)状态。

3、打坐的时间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睡觉之前和之后(刚起床时)各打坐30-60分钟。

4、收功

首先要用意念反复告诉自己要收功了,然后搓搓手和脸(干洗面),揉一揉肚脐和涌泉(脚心)就可以了。也可以做一下眼保健操或八段锦作为收功内容(主要是一些穴位的按摩,网上到处都是)。最重要的是一边收功,一边要诱导出哈气,要尽量多打哈气,直到没有哈气为止,要学会打哈气,一开始是诱导,以后身体就自动化了。

5、衡量打坐和收功成果的标准

看头脑是否清晰,情绪是否宁静、爽快和愉悦,精力是否旺盛,身体是否清净和安逸。

打坐时可不可以念佛

置心「一处」,不能两处! ………… …………念佛也一样!…………「师父,打坐时可以不可以念佛」?打坐的时候念佛是「念佛」法门,和「数息法」不一样;打坐时「数息」、打坐时「观心」、打坐的时候「参话头」,那都是「一门深入」呀! 打坐时「念佛」,要想办法「置心一处」,将心安在佛号上!你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念到只剩一个「佛」、一个「阿」,或是一个「唵」,都可以! 「心」必须要只安在那一处,不能在两个地方;所以,要成就唯有「一门深入」,是指你在修法的时候,除了一门深入,没有其它的方法,我们叫作「置心一处」──把你的心安住在一处、不能两处! 把心安住一处,无事不办! 你要安在两处,无有是处! 你要记得,修行就是这样!………… 当你透过「置心一处」在用功,真正心静到一个程度时,整个境界会完全展开,叫作「观境现前」,生命的境界就会现前!你每次进入,大都可以去到那里,叫作「成就」!每次到那个地方,十次里就有十次,全部都能够到达那种境界,叫作「成熟」!十次中能有两、三次、就算「成功」;十次中可有七、八次、算是「成就」;十次有十次的话、那已经是「成熟」;达成熟时、就会开始跳越、会超越! 所以你要知道,「修行」是从成功到成就,继续由成就到成熟,成熟要翻四十二个位次、四十二个「大超越」,才能成佛!──

如何打坐念佛

这是《南禅七日》中南怀瑾老师关于打坐的讲解,详细明了。关于念佛,有很多方法,下面几种是南怀瑾老师提供给初学最适用最方便的方法L:

第一种:叫做瑜伽念佛。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在那里默念。念佛思念要集中在胸膛以下,肚脐以上,差不多在心下胃上的位置,不在前面,而在中间,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另外有理由,不去管它。你总要把思念集中在这里,耳不听外边,要听这里在念佛的声音;眼不看外边,要看这里:本来看不到,好像看得到,这时心情安静,只听到内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字字听到清楚,慢慢的念,而都听得到。如果听不清楚,便是心跑到外边去了。便要重新念起,念到一字一句都听清楚,连念到一百零八句,也都能够听得清楚,这样虽没有得定,但与定也差不多了。因为念到一百零八句,能没有妄想杂念,做到一心不乱,是很不容易的。你尽管念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久而久之,突然间念佛念停了,念不起来了,你再想念,还是提不起来。这时候你感到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时候就是定。此后更需勤加练习,愈练习愈好,能做到这一步,是千难万难的事。

第二种:念佛为微声念佛。坐着念,念的声音只有自己的耳朵恰恰听到,旁的人如果没有挨得很近,是听不到的。嘴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字字清清楚楚,耳听得到,眼好像仿佛也看得到。每连续念了十句,暂停一下再念。当念的时候,当然没有妄想杂念,偶有妄想,这是初学的人常有的事,不去管它,还是十句的念下去。念了十句,休息一下再念。念时必需听得清清楚楚,到后来连自己身体都忘记了,到了这境界,既不散乱,也不昏沉,也可以得定。因为散乱和昏沉,多半为身体所障碍。

第三种:念佛为大声念佛。但也不要大喊大叫,把气叫开来,因为这样不但不会得定,而且没有好处。所以要把声音归纳到身的内部,一口气一口气地念。等这口气念完了,闭起嘴巴,等一会儿,由鼻子吸气,待气吸得充满了再念。这样念上一百天,保你身体都会健康起来,一切内病外病都会好。不但如此,因为这是配合气来念,便是无上气功,所以念过一百天,把膀子一拉,可以发出劲来。这种方法不但内心得清静,身体也会好。但要注意一点,念时绝对要用鼻子吸气吸得饱满,如果念得上气不接下气,用嘴吸气,那不但不会得定,而且反有害处,身体会搅坏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当气不足,念不下去时,就得停,进行吸气后再念。照这样念法,心身才会得到益处,而且容易得定。念到最后,你不想念了,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就是定。这种念法采取大声念佛,同时会发出金刚之声,那是念的声音好像金石之声,这种声音,可以影响旁人,他们听到了也会清静,有这样大的好处。还要注意一点,初步练习时,应当静静的念,嘴唇不过很轻微地动,牙齿不动,只有舌头在弹着,气由体内发出,这样身体才有益处,也容易得定。

打坐念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打坐念佛手怎么放图片、打坐念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fd8Bj0LBwxRUgE.html

标签:念佛打坐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1430秒, 内存占用1.81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