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包(快书包创业失败的原因)

 2023-09-21  阅读 15  评论 0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快书包,以及快书包创业失败的原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多抓鱼”的一点点使用体会Logo 是一只猫,下方有几个不认识的单词 déjà vu,据说是法语“既视感“的意思,翻译成中文叫“似曾相识”。大意是说面对二手商品,推动你的买的情感因素不是“必需”,而是“有缘”,能买二手书的目标用户,如同喜欢抓鱼的猫,很衬Logo。 据公开资料称17年5月上线以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快书包,以及快书包创业失败的原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多抓鱼”的一点点使用体会

Logo 是一只猫,下方有几个不认识的单词 déjà vu,据说是法语“既视感“的意思,翻译成中文叫“似曾相识”。大意是说面对二手商品,推动你的买的情感因素不是“必需”,而是“有缘”,能买二手书的目标用户,如同喜欢抓鱼的猫,很衬Logo。

据公开资料称17年5月上线以来,公众号已有超过 30 万用户,累计卖出超过 20 万本书。12 月开通全国所有城市后,目前平台每天稳定售出2000本书,卖出一本书的时间中位数是 19 小时。同时,用户黏性和单个用户产生价值也较高,平台客单价是 74.68 元,复购率 32.91%。卖书最多的用户,在多抓鱼一共卖出 1146 本书。

不用分析什么模式,初创公司有自己的业务探索,战略的事情,交给产品的决策人。我就安心做个消费者,记录中间遇到的问题,吐槽是最低成本的产品经理。

如上截图所示,《狗狗的那些事儿系列绘本》总计4本,扫描或手动输入只能计为1。换个角度,其中任意1本,都可以当做整个系列绘本上架。

不管对卖书的人,还是潜在买书的人,都会有巨大的困扰,数量多点,售后问题也是揪心。

书号越来越贵的今天,不知道算不算噩耗。突然想起3月5日某出版人在微博中振臂高呼,随后被删。

查询一下规则,什么样的书不收,然后对比了自己的 这本书 ,豆瓣评分7.1,并且是全新。也许过一段时间这本书会进入可回收队列,只是那会儿不晓得如何提醒我了。

略可惜,但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第一次交易的效率影响好感度与口碑传播。不妨考虑下新手,是否有首单优惠,比如只要4本,或者满20元就可以卖。

我相信会提供导入书单的功能,否则我真不好奇怎么达到对外说的某个用户“一天卖出1146本书”,光扫码这件事就要累死人啊!工具导入的图书,不仅是订单的转化基础,也为平台运营提供了支持。

我现在使用的“晒书房”,基于书籍 *** 来识别图书信息,生成个人电子版的线上书库,并有一些社交元素,两者挺适合互补。

支付环节,余额88折, *** 支付不打折,问题是对第一次操作的我来说,看到很惊喜。

我站在命运的分岔路,思考要不要先退回去先 *** 。但最后发现,余额目前只支持提现,不支持 *** 。

符合了二清的合规性要求,防止了卷款跑路、无法按时体现或者是售后追责,但是并不方便。

下单时无法获悉二手书的品相,但是相信不差。特别是了解到只收没有物理硬伤的书,所有书都会经过重新修整打磨,以及臭氧机,并加上无菌塑封,最后通过顺丰快递寄送,不论速度与服务都已是更佳。

到这个环节都是满意的,除了封面上有一点点黄渍,但是拆开封塑,还是有一点气味,我就放在太阳下晒了两天。

“多抓鱼”值得表扬的地方也不少。

1、 *** 公众号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就不搞App,轻、快的MVP,很容易让人接受,关键节点的信息推送干净、准确。缺货的商品已 *** 、订单状态已支付、已发货与已送达。

2、惊艳的书单管理,不是传统的按照类型、出版社、作家的分类,也不是简单的按照价格高低、热门程度做过滤,品类管理上花了不少心思,国内很多阅读App上的运营人员都应该反思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只是原材料的搬运,而非加工。

截止2018/3/17,总计38个书单:

关于图书,或者说阅读的互联网产品,至今在印象中有印象的是产品有两个,虽然商业层面他们都失败了。

一个是“快书包”,另一个是“拇指阅读”,都是在图书的细分领域里做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2010年创建的“一小时送达”服务,而且非常小清新的用蓝色印花布包装书籍。最终在2015年把自己卖掉了。

快送图书这件事,在部分爆款书籍上可能非常奏效,但是实际:

一定有人希望越快收到越好,类似“滴滴打车”也开始送外卖,那自然也可以送书,我也试过让朋友通过达达配送给我送充电器。问题是买书的人对于送达时间并没有那么敏感,甚至买书也不像通勤属于高频、强需求。

我还是在电脑上收着各家平台的的图书推荐、优惠信息;快书包的线下资源也做不到全国铺开,上海、西安、成都、长沙、杭州、深圳,已经是入不敷出,我所在的南京是一直没有分站,所有需要的线下铺设的资源都是烧钱,烧钱,烧钱。

我心中最精致的阅读App,诞生于2013年的拇指阅读,于2015年年中,卖给了京东。

书籍排版小而美, *** 主打“严肃阅读” ,从巨有腔调的App启动页开始,就注定了其审美趣味与阳春白雪的基因。可是:

自身毫无资源筹码的前提下去跟传统的出版社一家家谈,显然没有不足以撼动大象。也许还得感谢当年京东30万电子书版权的输血。我还记得在微博上问过拇指,既然号称“严肃阅读”,怎么迟迟还没有“三联”, *** 当时的回复隐约透露出一种无奈。

iOS、Android的原生App不说,还有iPad版,这对初创企业来说简直是成本灾难,在每一个客户端的细节打磨上都是被用户催着前行。

当年没有保存自己的书架与笔记,现在觉得好可惜,只能回溯相关新闻里的截图了。

这两款产品的光芒,是附加在“人”上的价值,这是属于买不走的财富。

CEO是更爱产品的人,常年蹲点在微博或者App内做 *** ,关注用户的反馈。

徐智明(快书包CEO)在微博,会第一时间给到答复,这绝对不是一般的热情。

我在“拇指阅读”的读书社区里反馈的问题,参与的读书交流的评论,社区氛围非常沉浸。

左志坚(“拇指阅读”CEO,社区ID:老左)也是常年 *** 关注,经常参与讨论。很可惜当年没有留下截图。

两位老板都是资深的媒体人,换句话说,业务过硬。

快书包会员邮件非常文艺,正文内容精致撰写,会推荐一两本读物,渗透着自己的愿景。我现在还在邮箱里存着不忍删除,看看标题,到第五期,也是最后一期的时候已经看到“吃力”,开始从卖书,既然卖其他零食等周边。

而“拇指阅读”,从版权的切入就能窥探一二。勉强找到的微博上留下的 一周限免活动 (主要是运营拉新)内容,书刊内容包含:

完全不是霸道总裁爱上我,员外与俏丫鬟的路数,回头看,不免一阵唏嘘。网易云阅读也变得不忍直视,只能再转蜗牛读书。所有产品人的路,都浇注了几许辛酸泪。

阅读类互联网产品,也别放大技术的作用,何况人工智能暂时比不上人工的智能。

互联网创业《爆品战略》读后感

【篇一】爆品战略读后感

虽然自己是商学专业的,但说实话,很少看和商业有关的书,所以这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说一下书的设计,这也算是书的一部分吧。这本《爆品战略》最让我喜欢的一个设计是它的思维导图,书最外面的那个封皮背面是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以往我们读书,有很多公众号在讲如何读书如何做思维导图,而这一次直接附带了,更加节约了我们的时间。因为作者在书里面涉及的案例非常多,如果单纯靠自己整理这些案例可能还真有些费时间。

然后说下书的内容。首先作者的语言非常的简洁,毕竟不是学术性的,看起来很轻松,不会特别费脑筋,可能也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的原因,里面的一些概念感觉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其次,内容由浅入深,从什么是爆品开始,循序渐进的将我们带入一个爆品的时代。

这本书的几大优点:

一、通过案例,更加容易让我们理解。比如 *** 红包,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用的一个功能,实实在在的一个爆品,让我们对于爆品有个更深的认识。

二、案例的比较。

书的开始,作者就给我们介绍了福特汽车的成功,与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做出比较,让我们深刻的理解,时代真的变了,曾经单纯靠机器变革,靠质量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所以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作出改变。单靠 *** 已经并不可行,爆品就是我们面对变化做出的创新,也是一种观念的转变。

三、每章节的总结。与读小说等类型最大的不同就是,《爆品战略》已经给我们做好总结,阅读小说更大的心理上的愉悦,而这本书主要是想向我们传达一种新的观点,定义一种新的概念,每节的总结让我们理清楚思路,带着清醒的头脑进入下一部分。

总的来说,清清爽爽的一本书!条理清晰,容易理解,不区分年龄,大家都可以阅读。

最后我想向大家推荐一下这本书。因为作者这本书中的案例非常多,而且非常接地气,以另外一种角度重新我们看待身边的一些事物。非常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作为商学专业的学生,让我学习了非常多的案例。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这些案例,读完这本书,会让你对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篇二】爆品战略读后感

前年开始,很多传统企业听到“互联网转型”就有种恐慌和不安,感觉世道变了。尤其是小米这种2010年成立的公司,市值很快突破10亿,更让人不得不多想一些。顺便说一句,虽然书本书《爆品战略》里提了不少小米的案例,但是就我的个人观点是速成者必速朽,早熟就是早衰。同样书里提到的公司有些未必能走得很远,但是他们的方法因为其曾经取得的成功而值得关注与学习。

从这个角度解读本书,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创新思维下的产品案例集,值得一读,也需要需要深入思考。

书的核心理念是提出了“爆品研发金三角”法则,即痛点(一级)、爆点(用互联网方式)、尖叫点(超越用户预期)。法则简单有效地说出了一个爆品所需要具备的内容,同时是个很好的测量公司产品的工具。书里的案例与其他几个模型也给了我不少启发。

痛点必须是一级滴。意思是如果非必须,那就别做。书里举的例子是徐智明的快书包,徐兄算是我认识的一位朋友,能力是一等一的,比谁都不差,之前做过龙之媒,出过不少有影响力的书,包括最早引进大卫奥格威的自传《一个 *** 人的自白》,后来兵败快书包——原因很可能是快并非是读者真正的一级痛点。虽然我很关注快书包,但从未用过他们的服务,原因就是就书而言我仍然想品类多而价格低,多等一天甚至一周对于我而言问题并不大。如果有人因为送的书而加价,我始终接受不了。正面案例用的是小米的第一代手机,主打高性能(硬件配置高,价格低),而高性能确实是当年手机用户的真正需求。小米当年从别家“手机性能高就贵,便宜就性能差”的缺陷入手,完成了自己的一次飞越。

爆点法则是利用互联网方式引爆 *** 。书里提到了董明珠卖手机的趣(xiao)事(hua)。格力是很值得尊敬的企业,对传统 *** 理解的很深,自建渠道、自建门店后因为返点问题炒掉国美一样活的不错,但是世道变了——变得更加合理以及更加有利于用户(也许这才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董老师看别人都做手机,于是也想自己做一个,开机画面是“董 *** 向你问好!”后果可想而知,格力的手机成了业界学(chao)习(xiao)的案(nao)例(ju)。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种传统企业并没有掌握真正的新玩法——,基于黑暗丛林法则(书里有提)以用户为核心做事,而不是什么以渠道为中心,没有用户渠道P都不是,门店只会浪费商家宝贵的资源。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书里又举了小米(这么看雷布斯应该包销一部分),最早靠挑选出来的100个精英粉丝群体起步,小米发展出“米粉”这个群体成为自己的消费主力,牢牢占住了消费入口,之后除了买手机,还买手环、平衡车、电池等(我并不看好小米刚推出的笔记本电脑,雷老师已经开始耗损自己的信誉了),虽然也跟产品做到极致有关系。但是如果没有用户,以上都是徒劳。

尖叫点法则,意思是让产品超出用户预期。这方面的成功者之前是乔布斯,后来是雷布斯(罗胖子想试一下,现在看来不太成功)。很多事情说说是很容易的,做到比登天还要难,只谈情怀也是不成的,还是得有硬货才成。从这个角度上看,罗永浩只是优秀的人民表演艺术家,能吊打王自如,后者完全不具备表演艺术家的潜质。之后,罗胖子产品不给力,估计也多少影响了自己表演艺术家的形象。没有让用户体验之后嗷嗷叫的品牌,还是别拿出来的好。陈年的凡客应该也是个典型,此人 *** 做的再好,卖的东西(衬衫)质量不成,用户只会用脚投票。至于之前陈年在某节目里黑周董,感觉应该是智商的真实体现——脑子好用的人一般会去打磨自己的产品。

最后,书里确实总结出39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在最后还附上了结构图,说到做到就挺好的。整体而言,读过本书之后,我很有收获。

【篇三】爆品战略读后感

金错刀邀请我给他的新书写点什么。他说,这是一本关于怎么做产品的书。我做了20多年的产品,我在想,我们到底是怎么做产品的。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有很多产品明明差别不大,但是有的产品就火了,有的产品就是无人问津。这是为什么呢?

从软件行业到互联网行业,很多的产品经理都在拼命地尝试应该做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这个时代的需求,来获得市场的青睐。对于这个问题,我也经历了很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直到有一件小事,触动了我。

我还记得那是1999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走在北京的知春路上。北京的秋天挺冷的,街上不像夏天那样热闹。但是有一家小餐馆门口,却是排起了长队。它也不是什么豪华的馆子,我很好奇,于是问同事知不知道这里,为什么这么火。同事说,这家馆子在这一带很有名,总是有人排队。其实也没啥,就一道招牌菜,据说做得非常地道,而且,价格很实惠。

我突然有点触动。一条冷清的大街上会出现一家门口排长队的小店。口味是一种极其主观的感受,而消费者有自己的选择。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那些在这个信息时代,无法脱颖而出的产品,其实是因为做得还不够极致。

我想做一个像这家小餐馆那样的企业,有一道好菜,让用户都喜欢吃,让用户都愿意到门口来排队,吃完了还愿意再来一次的小餐馆。

金错刀在这本书里举了很多案例,其实讲的就是这个“招牌菜吃遍天”的故事。在很多时候,如果你比你的竞争对手再多一些极致,在最后市场竞争的结果中,你就可以甩开他们很多。

拿出更好度的产品,定出最低的价格。产品性能要不打 *** ,竭尽所能做到更好度。定价的标准绝不是比别人更低,而是根本不考虑任何竞争对手,先预测自己能做到的销量,再核算成本。

说到底,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

金错刀在书中写到一句话:“在这种无尽黑暗中,只有爆品才能绽放一朵烟花,被更多的用户看到。几朵小烟火都不行,都会很快被黑暗吞噬。”

是的,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要想成功,必须要做出爆品,有引爆市场的产品和策略。温水你哪怕做到99°C,也没啥用。唯有沸腾之后,才有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

所谓爆品战略,就是找准用户的需求点,直接切入,做出足够好的产品,集中所有的精力和资源,在这一款产品上做突破。也就是我们讲的单点突破。互联网最核心的打法就是单点突破。

我在小米内部展望未来的时候,我跟我的同事们讲我在乎的是什么。不是什么销售额,也不是销量数字。我在乎的是,我们能否持续地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只要用户还在对我们的产品保持尖叫,我相信所有数字都会水到渠成。随后两年小米的发展也印证了我的判断。在我们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仅是小米手机,还有更丰富的小米生态链企业,也推出了各个领域的“爆品”,相继引爆了市场。

我觉得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地在中国验证了Google那句了不起的企业信条:“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所谓“以用户为中心”,就是说:别想别的,先把产品做好吧!做成大家都想要的爆品!

我看到,用爆品打造的新国货时代,就在眼前。

爆品的三大陷阱

在做爆品的路上,也有很多陷阱。第一个陷阱就是痛点不够锋利。

先看一个失败案例: 快书包之败 。快书包是一家2010年成立的公司,一小时快送图书,送书时的包装袋是一个印花布。四五年之后,在电商江湖中基本被吞噬。

快书包创始人徐智明自己反思:必须有特别锋利、清晰的 *** ,才能够戳到用户痛点。

光找痛点还远不够,必须找到最锋利的一级痛点,就是用户最痛的需求点。“一小时快送”是个痛点,但不是一级痛点。特别是在图书市场上,“一小时快送”不是一级痛点。品类全和打折多才是一级痛点,所以,它很容易被京东、当当秒杀。

锋利,就是把单点做到极致。大刀阔斧做减法,甚至只做一个点,但是要把这个点做到可以挑战京东、天猫。

痛点够不够锋利,是拷问产品的第一个难题。不仅拷问创业者,也拷问企业家大佬。

举个例子,首富 王健林的互联网转型之败 。王健林是一个转型强人,他有一句话特别赞:转型就不怕打破瓶瓶罐罐。万达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王健林的转型史,先是逃离住宅地产,后来做商业地产,再做旅游地产,现在又要去地产化,做电商。

在传统产业上,王健林的转型动作和找痛点非常锋利。比如,2000年,王健林决定从住宅地产转型商业地产,收租就可以有稳定的现金流。但所有的万达高管都反对,投赞同票的只剩他一人。那时,没有人知道商业地产是什么样,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人不敢面对。但是王健林没有退缩。2006年,王健林转型做电影院和百货。2009年,王健林又开始转型做旅游地产。

王健林还是个很霸道的产品经理。万达所有的创新都是他一手推动的,他也是个好的产品经理。做商业地产,万达磨了5年才找到城市综合体这种中国特色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考验和坎坷。王健林亲自带队到美国学习,而且他本人也成了商业地产的专家。据说,万达的几乎每一张图纸他都看过,每个周六他都会到万达设计院看一整天的图纸,提出很多意见。

像很多大佬一样,王健林下一个转型的方向是互联网。他在内部要求:副总裁以上必须拥抱互联网思维。

转型曾是万达的核心竞争力,但现在却成了一个大坑。万达商业地产的成功,是因为强控制、强执行的管理模式和文化;而今互联网、文化产业是万达转型的方向,这些创意类行业,强控制只能适得其反。

万达的互联网转型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声响,万达电商高管已经如走马灯般更换了好几批。

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找痛点上不锋利。这种不锋利,首先缘于创始人的不锋利。

什么叫极致?

极致,就是在一个单点上往死了做,形成一个对手都没法抄袭的价值锚。比如,京东自建物流,不仅做了,而且做得很极致,投资了十几亿美元,对手当当、天猫都望洋兴叹。

万科 总裁郁亮有一段时间带团队集中参观了几家互联网公司,腾讯、阿里巴巴和小米,做了一个反思:不极致。郁亮说:“我们以前对客户好,但不是极致。比如我们开发这瓶矿泉水,我们觉得是长寿之乡的水,好不容易找到了水源,要多卖点钱,每瓶多卖两块钱。但多卖两块钱,其实是在勾引你的竞争对手。假如你的竞争对手只多卖一块钱,第三个对手只多卖五毛钱,到第四个就不赚这个钱,只卖出去就行了——我们以前就这样做的。看了小米手机的做法后,我们觉得,同样都在做好东西,关键在于如何让客户对你真正好,如何发自内心地对客户好。”

不极致是互联网上做产品最大的一个陷阱,也是做爆品最大的一个坑。比如,顺丰嘿客30亿元烧出的一个转型大坑。嘿客是顺丰的一个O2O项目,顺丰嘿客大概有1.6万员工,3000多个店面,投资估计在30亿元左右,但这一模式并不成功。

其实顺丰是一家做产品很极致的公司,在快递行业,很多中国快递其实是“慢递”,顺丰把“快”做到了极致,而且服务很好,不靠 *** ,完全靠口碑建立了一个商业帝国。

但是, 顺丰的O2O产品嘿客 ,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不极致。嘿客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布局快递、探索电商和社区便利店。

首先是布局快递。嘿客一般选址在高档小区附近,考虑到去居民楼、写字楼上门收发件成本过高,所以采取用户到门店寄件、门店取件返2元的模式,最大程度节省人工成本。而收发快递属于低频业务,用户每月平均使用2~3次,进店率低导致门店冷清。同时高档小区用户不会因省2元而到店取件,他们更希望获得上门收发件服务。

第二是探索电商。2011年O2O概念尚未流行开来,2012年O2O线上线下结合被广泛接受,顺丰认为必须转型升级,于是上线顺丰优选探索电商模式。但是电商属于重模式,不能大面积覆盖。

第三是社区便利店。从2014年开始,顺丰在3000家嘿客门店推行O2O,嘿客隶属于商业事业部,员工1.6万人,并引进大量零售业高管,店内摆放各种商品,采取现场销售取货的模式,即用户在移动端下单后可享受上门配送服务。社区便利店 *** 使嘿客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门店展品销售收入过少,即使加上主营快递业务收入,也不足以支撑门店的正常运营。

这种产品的不极致,直接导致被“流量黑暗森林”吞没。

在做爆品路上,最难抵御的陷阱,就是老的爆品被新的爆品干掉。

人人网 曾经是电脑时代的一款爆品,是学生必上的社交网站,也被称为中国版的Facebook。

但是,随着微博、 *** 两个新的爆品的崛起,用户大规模地逃离。比如,人人网上的不少红人,后来基本都转为微博红人、自媒体红人了。

*** 为何绝杀人人网?就是因为 *** 抓住了熟人关系的一级痛点:通信。反观人人网,过去人人网有三宝:分享、状态、求交往。做熟人关系,在通信这种强需求面前,要弱很多。

这样的例子很多,任天堂Wii就是这样一款被颠覆的例子。

为什么Wii这样伟大的爆品也会被颠覆?

先看看Wii制造的颠覆背后:交互界面的质变。

2002年夏天,岩田聪接掌任天堂社长时,这家百年老店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危境。2006年11月19日,任天堂发售了游戏家用主机Wii。加入了Wii Remote控制器后,使得Wii创造一种全新的游戏方式——体感游戏,甚至有健身的目的,全家都可以参与。

岩田聪也许想到了,也许没想到,他引发了游戏行业的一个“质变”。第一,从重度游戏向轻度游戏的转变,从双手操控的交互到体感交互的质变,正是这种质变让Wii成为一款超级爆品。截至2014年10月,主机Wii的全球销量达到了1.09亿台。

再看看Wii的失败:多点触控的质变。

2011年是任天堂的转折之年,任天堂的经营业绩急转直下,销售额同比暴跌36%,年终财报亏损373亿日元。2012年,亏损364亿日元;2013年亏损232亿日元。

为什么?因为手游对传统游戏的冲击。换句话说,一款新的爆品在产生颠覆。

智能手机为什么能对传统 *** 产生颠覆?因为一个新的“质变”发生,那就是多点触控,让用户的手指变成鼠标。

可以说,爆品最大的敌人就是行业的“质变”,而真正的幕后推动者则是用户。

那些革命性的爆品都源于行业的“质变”,而且这种“质变”不是围绕技术发生,而是围绕用户发生。有几种质变最可怕。

第一种是基于交互界面的质变,如手游的多点触控对传统重度游戏、体验游戏是一次“质变”。

第二种是基于商业模式的质变,比如小米之于传统手机。传统手机是赚硬件的钱,小米的本质是把硬件当软件做,赚软件的钱。

第三种是交易方式的质变,比如Uber、滴滴之于传统租车,传统的交易方式完全被颠覆。

这种质变,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正在各个行业全面发生,也会催生出新的爆品模式。

岩田聪有句话说得很好,他谈的是玩者之心:“在我的名片上,我是一个公司总裁;在我自己来看,我是一个游戏开发者;在我内心深处,我实际上是一个玩家。”

看看Wii的现实,你会发现,玩家是最善变的,用户也是如此。

爆品战略-读书笔记20

快书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快书包创业失败的原因、快书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fe9Bj0LAwZWWgc.html

标签:书包失败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900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