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测定(密度测定方法)

 2023-08-04  阅读 8  评论 0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密度测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密度测定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测量密度的方法一、天平量筒法方法:直接用天平测质量m,量筒测体积v。注意点:1、固体(1)密度大于水的固体质量在体积前测量,避免沾水后质量偏大;放入水中要排除去气泡,避免体积偏大。(2)密度小于水的固体1)按入法:用细铁丝和大头针将物体恰好全部按入水中,便于测体积。2)助沉法:

今天给各位分享密度测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密度测定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测量密度的方法

一、

天平量筒法

方法:直接用天平测质量m,量筒测体积v。

注意点:1、固体

(1)密度大于水的固体

质量在体积前测量,避免沾水后质量偏大;放入水中要排除去气泡,避免体积偏大。

(2)密度小于水的固体

1)按入法:用细铁丝和大头针将物体恰好全部按入水中,便于测体积。

2)助沉法:在量筒中先将助沉物全部浸没水中,测出总体积V1;然后将待测物体和助沉物一起浸没,测出总体积V2,求出待测物体体积V=V2-V1。

2、液体

方法: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再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求出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质量m=

m1-

m2;同时从量筒读出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

(m1-

m2)/v。此时质量和体积相应,误差较小。

若先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求出液体的质量m2;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也可。但由于烧杯沾有液体,体积偏小,密度偏大。若先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然后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求出液体的质量m,又质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二、漂浮法

1、漂浮的质地均匀的规则柱体

可用刻度尺量出物体的长度L1,让物体漂浮在水中,测出物体漂浮在水中时,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2,设底面积为S,根据漂浮条件和所测数据,可推出密度ρ=ρ水(L1-L2)/

L1。

若再将其放入另一种待测液体中使其漂浮,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3,根据漂浮条件,可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ρL1/(L1-L3)。

注:也可直接测出水下部分的长度。

2、不规则物体

在量筒中放入适量水,记 *** 积V1;将物体放于量筒中,使其漂浮,记下总体积V2;再将其放入水中,便其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V3;则可计算出密度ρ=ρ水(V2-V1)/(V3-V1)。

注意:如是下沉物,可想法使其漂浮(如橡皮泥可捏成空心碗状)。若用柱形容器代替量筒,则可按上述步骤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水的深度h1、h2、h3,设容器底面积为S,如上可推导求出密度ρ=ρ水(h2-h1)/(h3-h1)。

三、称重法

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量水中下沉物体的密度

步聚:1、用弹簧测力计测中空气中物体的重力G,

2、将其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计算密度为:ρ=Gρ水/(G-F)

四、替代法

1、固体

方法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把物体浸没水中后取出,称出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为两者之差m1-m2,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密度。

方法2: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用线吊着物体浸没水中(不碰容器底),称出总质量m2,则两者之差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v=

(m2-m1)/

ρ水,求出物体的密度ρ=mρ水/(

m2-m1)。

2、液体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或作好标记),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将水倒干,装入同样多的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2:计算密度ρ=(

m2-m)

ρ水/(

m1-m)。

五、U型管法(压强平衡法) 

1、U型管法:适用于与水不相容的液体

在U型管法中注入一定量的注水,再注入一定量的被测液体,分别测出液体交界面到达水面和液体面的深度h1、h2,根据两液体对交界面的压强相等,由p

1=p2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ρ水h1/

h2。

如何测量密度

测定密度步骤:

1、测量物体的质量。

2、测量物体的体积。

3、将该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一个物体的密度由其单位体积的质量所决定。在地质、冶金等物理科学中,密度是岩石、矿物以及金属的特征属性之一;同时,密度亦用于计算物体在一已知液体能否漂浮。

1、测量物体的质量。一个物体的质量,简单来说,就是它包含了多少东西。你可以通过天秤或者弹簧秤来称量该物体从而知道其质量。如果该物体在称量的时候装在一个容器里,比如说装在带有刻度的量筒里的液体或者粉未,这样的话必须先把该容器在空的时候的自身质量测量出来,如此,容器内的物体的质量便是其总质量减去容器的自身质量。

2、测量物体的体积。一个物体的体积即是其所占的空间。不同的物体体积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通过不同的方法测出:如果该物体是具有规则形状的固体,测量其长、宽和高(或者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根据其形状我们可以计算出体积。不同的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圆柱体和锥体等等具有不同的计算体积的公式。

3、将该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这个值即是这个物体的密度,其单位是质量每单位体积。例如,对于一个质量为20g的体积为5 cm 的物体,其密度为4 g / cm 。

测定密度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可以用密度计,就是把密度计放入液体中, 直接读取就可

也可用质量除以体积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开发学生思维,本人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测量方法:

一、 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

2)、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 液体的密度:

1、 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 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2、 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M1;

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

3)、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

计算表达:ρ=ρ水(M3-M1)/(M2-M1)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子

步骤: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2)、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G/;

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

计算表达:ρ=ρ水(G-G//)/(G-G/)

4、 U形管法:

器材:U形管、水、待测液体、刻度尺

步骤:1)、将适量水倒入U形管中;

2)、将待测液体从U形管的一个管口沿壁缓慢注入。

3)、用刻度尺测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测液体的高度h2.(如图)

计算表达:ρ=ρ水h1/h2

(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5、 密度计法: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密度测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密度测定方法、密度测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ast-sy.com/eaff2Bj0CBgdVVAw.html

标签:密度测定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34378
  • 积分0
  • 金币0

Copyright © 2022 四叶百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ZFCMS 1.1.2

页面耗时0.0511秒, 内存占用1.7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粤ICP备21035477号